《史记》书评

出版社: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1988
ISBN:9787805201177
作者:司马迁
页数:1016页

史记阅读

滑稽列传 儒林列传 西南夷列传 卫将军骠骑列传 吴王濞列传 袁盎晁错列传 张丞相列传 平原君虞卿列传 伯夷列传 伍子胥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早在进入史记的世界之前,就对战国四公子充满了好奇心,究竟他们是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历史之中,又以怎样的姿态周旋于看似out的王侯之间。一时间竟也以此作为研究对象,每天穿越与现实与古代。四公子中最崇拜的便是信陵君和平原君。虞卿姑且不谈,想对平原君做些许浅论。战国四君子之一赵国平原君赵胜,广招门客。但与魏无忌的养士有所不同,赵胜的养士看来不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不是将宾客集团当作个人政治活动的工具,而是为了博取好士的名声。赵胜在自己的一生中,其政治目标和君主始终一致,没有追求独立于君王的政治利益,因而没有挟宾客以自重的情况,他的养客主要是以一种奢侈手段来取得时兴的社会声誉。就平原君杀妾来看:他在处世上有一种大度纳言,勇于改过之风。也正是如此,就赢得了好士的贤名。可是在此事件中因宾客的一句“君不杀笑躄之美人,众皆咈然,以君爱色而贱士,所以去耳。臣等不日亦将辞矣!”就将妾杀死确是有点果断。但是,也有不足之处。毛遂自荐中可以知道平原君身边并不是没有贤能之士,只是不善于发掘罢了,不过这点并没有损害平原君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他的目光短浅缺乏战略在此我就不多说了。他确是一个翩翩公子。但也不缺乏智。在我看来,平原君是个好好先生,总笑,总对人笑。在邯禅大街上,总可以看到他,每天一大早,他就在大街上走一圈,街上的铺子都开门了,他也回府了。平原君就是这样。

读史杂感之一:傻子扶苏

那个人,为国不忠,为子不孝,对友不仁,对已不义。他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傻子。傻子!傻子!傻子! ̄ ̄ ̄ ̄ ̄     1电影《功夫》片断:少年的周星驰被一口齿不清的不良少年按在地下施以尿水,并嘲弄的大叫:他是个傻子,傻子 傻子.......银幕前,三十多万秦铁血将士,铮铮男儿,以戟为杖,半跪在地。泣不成声,不能仰视。2那封父亲与给儿子的亲笔信,一定被那三个人烧掉了,只有化成灰,化成烟,化成彻底的虚无,那些人才会安心。一定是的, 绝对!                  火光掩映下,密室中三张明灭的脸。你只需稍微想一下,这微弱的的火焰,竟烧塌了一个帝国,烧扭曲了至此以后的所有的历史;烧掉了不知多少人的身家性命,爱恨情仇;烧得多少人生离死别。妻离子散;直烧得山河破碎,故国成灰;烧得尸横野,血流成河。你就会明白那三张随着信的灰飞烟灭而慢慢欢喜起来的脸是何等的碎裂、狞狰、与恐怖。3那是三张魔鬼的脸。  4必须承认。整个阴谋近乎完美,这是个魔咒。 可是既然是阴谋。那就一定有破绽。破解魔咒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两个字:复请。多么轻灵!何其老辣! 据研究发现,即使是从秦专用军事高速公路‘秦直道’从边疆到咸阳最快也要一个月。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让一切都暴露于阳光之下。一个看似雷霆万钧,挟天地之恕的绝杀就这样被那个将军轻描淡写的化解了,优秀!问题的关键其实不在于‘复请’,而在于复请之前的一句话:‘安知非诈?’ 一旦得到军用飞鸽的传书证明始皇也死,即缟丧、大哭、发丧。使使存恤诸老,致意宗室。布告天下,告以止徭息役,省刑约法之意。数李斯,赵高,胡弑君伪诏大逆不道之罪,有生得三人者,裂地封王,有献三子头者,其赐处女2006名,房屋庭院狗马珠玩鸡鸭牛羊他物称是。罪止首罪,余皆不问,有敢附逆不道者诛百零八族。说到底,还是主席说的好,枪杆里出政权那。问题的关键其实也并不在于是否‘安知非诈’。 而在于。始皇帝是否也死。如果没有死那么什么都没得说。如果死了。别说那封信不是始皇亲笔,即使是亲笔又如何?只要扶苏愿意,那是黑的可以说成白的,白的可以说成透明的,最终:黑的可以说成透明的。何况,本来就是白的。5造反有理,革命无罪。杀!杀杀杀杀杀杀!杀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京剧念白)。6  史上的扶苏,给人感觉是那样的模糊,破碎。他仿佛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真实的活于这个世上过,而只从来都活在他人的对话和交谈里。  他是一个始终若隐若现的幽浮于他父亲死后及此后的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一个影子。一个人肉背景。  唯一一次正式的出场也短短一瞬, 昙花一现:与恬对话,泣,自杀。完。他是个配角。可是,在他父亲的剧本里,他本应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帝国继承者,他是唯一的绝对的不容有丝毫质疑的主角。他是主。  他是率土之宾,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的王。他是天子,是活于人间的神。他作威作福!他杀人活人!他,光芒万丈!      他是光,他是电。他是信仰。 是主宰,是真理。他是唯一。    7  设想一下,如果扶苏像他父亲一样雄才大略,英明神武,阴鸷强暴。赵高一想到他就想死的心都有,还敢造反?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爱你,you are my super star !8历史的尘烟中,一个瘦削的男子一袭长衣,站在高高的沙丘上为风吹得猎猎着响,是仰首望的侧影。是旧相片般的灰黄色:锈蚀、阴冷、与绝望。死有轻于鸿毛,死有生于泰山。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即自杀。 何其轻率。另‘使臣将三十万众守边,公子为监,此天下重任也。’一个人可以当自己的命不当命,但是可不可以把父亲的重托不当重托?  那么,就让如刀的风,如投石般砸在脸上的沙,如青铜般粗犷的大漠风景锻造出一个敢担当,会分析,有决断的钢铁般坚强的儿子。来做我死之后的帝国的继承和希望吧!那是一个可以延续千世万世而不绝的王朝的二世。但是,他辜负了他父亲。9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扶苏割在自己的脖子上的剑。不但要了自己的命,也刺穿了蒙恬的心。他在他生死与共的战友最渴望和他并肩战斗时候抛弃了他 ,这样说,不过分!!!10事情是这样的,这个人,在他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他背叛;在他父亲最信任他的时候,他辜负;在朋友最需要他的时候,他抛弃;在自己人生到了最紧要关头的时候,他放弃。这个人,为国不忠,为子不孝,对友不仁,对已不义。他是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傻子。傻子傻子傻子傻子!~~~~~~~~~~~~11那封父亲给儿子的信。笔迹一定有些扭曲和凌乱吧?父亲握笔的消瘦的手,一定也在不受控制的轻微的颤抖。信异常的简单;有着一个父亲一如既往的严肃与威严。但是他身边的臣子读懂了那信的含意。看到了在威严与严肃之后,那无限的爱怜与慈祥。它是如此的简略,甚至少了一封在那种情况下最应该交待的内容,确切的, 昭告天下的:即皇帝位及训诫或勉励的话。可是或者事情是这样的:你本来就是这个帝国的理所当然的继承和拥有者,这个天下的人都知道,还有必要再说明吗?儿子,我死了,你来,把我埋葬。从此以后,这个帝国就是你的了,儿子,好好干,你是最优秀的。我相信你。......   12好想要有个博物馆,里面有始皇帝与给扶苏的那封亲笔信:与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还要有始皇帝亲笔所写与给妻子邓氏的那首诗: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该多好!

韩安国——不该为将的名臣

韩安国,可能是一个稍显陌生的名字。他的一生中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有的只是成熟稳重的性格和惨淡的战绩。因此,这让他看起来更象一个好的文臣,而不是一个好的武将。而这,也就成了他悲剧人生的主因。韩安国的优点,在于他忠厚大度,不睚眦必报。当初他犯法抵罪坐牢时,被一个叫田甲的狱吏羞辱。韩安国说:“你就不怕我死灰复燃?”田甲此人很幽默:“你复燃,我当洒尿灭之。”后来韩安国被免罪拜为梁内史,田甲知道后准备逃走。韩安国更幽默地说:“不逃走就不杀,如果逃走,就灭其九族。”田甲不敢走,向韩安国认罪。韩安国笑着说:“现在你可以撒尿了!”最终还是还善待了他。这就是韩安国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气度。与之相比,李广、卫青两家冤冤相报,就显得过于气量狭小了。然而,韩安国有一个更加鲜明的特征,就是他的“持重”。综观他的战斗生涯,他几乎从未主动进攻,而一直是以防守为业:七国之乱时,他在梁地防守;后来提升为北地都尉,对匈奴还是防守;进京当了御史大夫,仍然主张防守为主;到最后迁往上谷、渔阳,仍然是对匈奴防守。而若要说到他对朝政的看法,一段史料可供佐证:魏其侯和武安侯在武帝面前争执,互相告发对方谋反。当武帝征求群臣的意见时,韩安国居然说,魏其侯说的是,武安侯说的也是,就看您怎么裁决了。这,几乎等于装聋作哑。可以说,韩安国的这种“持重”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将领。为将需有锐气,需要当机立断的果敢,可像他这样三思而行,或者说首鼠两端,决定了他不可能打胜仗,只能最多不败。果不其然,在渔阳驻守时,卫青出关大破匈奴,他就捕获了一些散兵邀功,接着就松弛武备,放士兵回去屯田了。孰料,一个月后匈奴大举进犯,汉军匆忙迎战,不胜,就回去固守。匈奴于是就抢走了1000多人,和不计其数的牛羊。韩安国犯下大错,从此不被武帝信用,抑郁不乐,最终呕血而死。韩安国的悲剧,就在于他的性格与将领应有的品质格格不入。他申请让边民屯田,是为了照顾他们的日常生活,殊不知这是边疆,稍有松懈就可能遭到打击;他长于坚城防守,是为了不轻易损耗士兵,却不知这正中匈奴“打草谷”的下怀。他爱民、爱兵,却因此畏缩不前,这决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名将,可他偏偏又是个武将。于是,他只能成为当时的名臣,却为卫、霍等人耻笑,永远在历史中籍籍无名。长孺公,不亦悲夫!心怀悯民之心,却须作杀人之职;其能足以位相,而其业却为将,丧师败北,抑郁而死,其不然哉?而又何痛也!天生汝才本文臣,何必为将统重兵?宅心仁厚变瑕玷,徒然无功留庸名。党争关头作聋哑,敌寇来犯成瞽翁。惜哉仕途四十载,为相不成将无名!

血泪之书

张舜徽非常推崇《史记》,认为它站在当时学术的最高峰,真正做到了通古今之变。读岳麓书社的白文本,还慢慢的体会到一种文字之美、气势之美。司马迁的古文,不像后世古文家,比如韩愈、苏轼等,文字很考究,遣词造句很注意,它的美,在通篇连读,和内容仿佛血和肉一样,不可分。考究的文字,反而是那么纤巧、虚弱。太史公直视人生的残酷、苦闷,写出了人们的血性。“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确是的评。

读史记

我读过史记之后认为这本书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贯通古今,网罗百代的通史名著。无论说它是古代中国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还是说它是世界古代史学史的最辉煌成就,都毫不为过。正因为《史记》能够会通古今撰成一书,开启先例,树立了榜样,于是仿效这种体裁而修史的也就相继而起了。通史家风,一直影响着近现代的史学研究与写作。而且它建立了史学独立地位.在我国古代,史学是包含在经学范围之内没有自己的独立地位的。所以史部之书在刘歆的《七略》和班固的《艺文志》里,都是附在《春秋》的后面。自从司马迁修成《史记》以后,作者继起,专门的史学著作越来越多。于是,晋朝的荀勖适应新的要求,才把历代的典籍分为四部:甲部记六艺小学,乙部记诸子兵术,丙部记史记皇览,丁部记诗赋图赞。从而,史学一门,在中国学术领域里才取得了独立地位。饮水思源,这一功绩应该归于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史记》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司马迁的文学修养深厚,其艺术手段特别高妙。往往某种极其复杂的事实,他都措置的非常妥贴,秩序井然,视线远,见识高,文字生动,笔力洗炼,感情充沛.但必须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司马迁受时代的限制,《史记》也存在某些缺点与不足之处。例如,存在“天命”、灾异和历史循环论的神秘思想的影响。在《六国年表序》论述秦并天下的原因时,指出这是“天所助”的结果。《高祖本纪》带有“三统循环论”的色彩,以为“三五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在《天官书》中,记述各种特殊的自然天象时,常常与人事联系在一起,更多地表现了灾异的神秘思想。这些说明《史记》在“究天人之际”时,仍然没有摆脱“天人感应”神学思想的影响。史记》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总体上来说,《史记》作为我国第一部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基础和多种可能性。  《史记》所写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实有人物,但是,通过“互见”即突出人物某种主要特征的方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对比,以及在细节方面的虚构,实际把人物加以类型化了。  在各民族早期文学中,都有这样的现象,这是人类通过艺术手段认识自身的一种方法。只是中国文学最初的类型化人物出现在历史著作中,情况较为特别。  由此,《史记》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

从一个方面看史记

读完了整本史记,不禁让我感叹:这样壮丽的3000年历史在这样一位史官笔下分明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个故事,它们有的成为了千百年来的佳话,有的让人至今想来也觉得遗憾,有的故事让我们热血沸腾,有的故事让我们潸然泪下……这样的故事数也数不过来,但是也许司马迁本人也没有想到,这本史记在几千年以后依然为广大人民所喜爱 。史记的优点无需我再过多枚举,因为真实就是力量,史记的真实是一直受人称道的,也是我们尊重的地方。“不虚实,不隠恶”,这样的做法何其简单却又何其难也!皇帝不高兴,可他就是不买帐,就要为那些有冤屈的人说上几句话!好了,言归正传,在史记的众多文章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酷吏列传》,下面我从这一个角度来看史记。提到酷吏两个字,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请君入瓮的典故。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似乎只会对“犯人”严刑拷打,且不说是真犯罪或是有嫌疑,反正只要是到了他们手里就没有不是罪犯的。他们总会想出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总之,在我们心中他们可不是什么好人,是朝廷的走狗,只会巴结上司,对百姓残忍,然而当我读了《史记》的酷吏列传后却改变了这种看法。在《酷吏列传》中,司马迁用最多的笔墨介绍了张汤。小时候,他家里老鼠偷去了肉,他父亲回来后鞭打了张汤。张汤于是把老鼠抓住,拿出剩肉像审案一样定案,将老鼠分尸,还写了判决辞,连他父亲也对判决辞的老练的语言感到震惊。从这时起他就开始了一生与法律相伴的人生旅程。张汤制定了严苛的法律约束官吏,审案也很有能力。但是有人说他善于钻营,汉武帝推崇儒术,他就根据《尚书》、《春秋》修改法律,有一些案子他会先试探汉武帝的意思再做判决。不过,在这之中有一个细节我要非常突出地写出来:如果所审之人是皇帝要加罪的,他就交给严酷的人去办;如果是皇帝要宽恕的,就交给执法轻而公平的人去办;如果处理的是豪强,则一定玩弄法律条文,巧妙地进行诬陷;如果是平民百姓和瘦弱的人,则常常向皇帝口头陈述,虽然按律应判刑,但请皇上明察秋毫,于是皇上往往宽恕他所说的人。这最后一点给我的触动很深,原来他也是照顾平民百姓的,他向上钻营不是为了欺压百姓,而是要更好地让法律运行起来。但是,他的处境的确很尴尬,他在官场树敌很多,一旦皇上听信了谗言而怀疑他,等待他的只有死亡。张汤为官清廉,洁身自好。然而却得罪了丞相庄青翟的三位长吏和赵王,三位长吏向庄青翟讲了张汤的许多坏话,于是就借着一个案子牵连张汤,以“向商人通风报信从中获利罪”,派赵禹来审问他,有趣的是,赵禹就是以前同张汤一起制定法律的人。结果,张汤自杀了,临死前说,陷害他的是三个长吏。张汤死后官府查抄他的家产发现总共不到五百金。下葬时,他的母亲用牛车拉着棺材,而且棺材没有外椁。天子听说后深究此事,三位长吏全都被杀,丞相庄青翟也自杀了。后来张汤的儿子张安世渐渐得到提拔,至此,故事总算有了一个还算令人欣慰的结局。我觉得司马迁给“酷吏”的定位非常好,进入他酷吏列传的大都是严峻执法,洁身自好,却也有些小瑕疵的正直的人。他们都有一颗高傲的头颅,在他们的思想中,只有两样东西,一样叫天子,一样叫法律。他们尽心竭力地为皇帝办事,却又能维护法律的公正。像郅都,连列侯和皇族的人见到他都不敢正眼看他,称他为“苍鹰”。因此,我认为,我们当然不提倡用酷刑厉法作为统治工具,但是这些“酷吏”们正直的品质却是值得学习的。司马迁坚持的“不虚实,不隠恶”的历史实录精神也为我们全面地展示了真正的“酷吏”内涵。而那些普通意义的酷吏,永远只配当个小吏,不配进入列传。这一点在“太史公曰”中说到了,最后,让我以这个为结尾,算是为哪些捍卫法律尊严,洁身自好,又能关注到百姓疾苦的“酷吏”们大声疾呼,正正名:……但郅都刚烈正直,辩说是非,对国家有益的事据理力争。张汤懂得观察君王的脸色而投其所好,皇上与他上下一致,国家因他而得到好处。……廉洁者完全可以成为人们的师表,污浊者足以做人们的鉴戒,他们谋划策略,教化民众,禁止奸邪,一切作法皆斯文有礼。执法虽然严酷,但这与他的职务是相称的。至于像广汉郡李贞擅自肢解百姓,蜀郡太守冯当凶暴地摧残当地人……水衡都尉阎奉拷打逼迫犯人花钱买宽恕,哪里值得陈说!哪里值得陈说!呵!好一篇激浊扬清的文字!好一首动人的诗篇!这就是史记!这就是二十四史之首!这就是我们赞扬的史记!历史的执笔者们,假使他们都有司马公的精神,我们的历史不是能更好的流传后世吗?这使得我不禁又想到了之前的日本篡改历史一事,唉,他们真该向这个“东亚病夫”学学,如果一个写历史教育后代的的重任被政治来利用,可悲!读来史记,不亦爽哉!

重温

忠肝义胆,穷寇枭雄,一曲《神话》道出无尽感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价值,生与死折射的到底是什么?英雄,以硬朗的姿态阐释灵魂的伟大。唯美的神话却脱离不了真实的见证,小川两千年的守候,换来的又是什么,爱?一种冲动想再次重温历史。

一片桑叶引发的血战

http://gc-daniel-0318.spaces.live.com/blog/cns!B6826F6CF83C99E!2611.entry一片桑叶引发的血战以下来自史记·楚世家: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锺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锺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锺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翻译一下吧,就是俩国家接壤的地方,俩小孩采桑叶打起来了,两家的大人也介入进来互相打,一家打赢了,于是另一家所在村子全出动攻打这一家所在的村子,于是战斗不断升级,最终成了两国的一场大战,结果呢,那个先占了便宜的那家人所在的国家还打败了,吓的迁都这事吧,就算记载在最严肃的正史里,就算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就算是史记,我也稍微有那么一点点的怀疑……这实在是太好笑了吧20:43:40 | 添加评论 | 发送消息 | 固定链接 | 查看引用通告 (0) | 写入日志 | 科普

盜版史記

我買的是盜版岳麓本裏面是錯的一塌糊塗甚至還有很多漏字、漏句當然,要是單純這麽看那肯定有些彆扭於是,借了一冊正版的,把盜版的順手校讀了一遍從此,覺得盜版書也很有用処阿,呵呵

识其小者

在看《史记》,岳麓书社的普及本,密密麻麻全是字,无注无笺,除了周谷城一篇序,剩下便是正文了。就这样,还有厚厚一大册,量下,去掉前后硬封面,13.5公分,翻去后面看字数,乖乖,78万。想想那是汉朝,字都写在竹简上,算它一片竹简20字,得39000片,再加平常搜集资料,清誊整理,10万片总要的吧?难怪当时史家都为父死子继的公务员,不说别的,单竹简一项也是笔大开销。太史公这部名著乃中国私家著史之首,可笔墨竹简多少也假公济私揩了公家不少油吧?两千年前一部私人著作,风风雨雨传到现在,还那么完整,比之它的历史、当年的物质条件,其间些微错漏简直微不足道。仔细思量,还真神奇。古人得书不易,苏东坡这样的大文人家里还凑不齐一套四史,因此注重背功,童蒙习之,直可玩味到老。怨他眼界小也不错,只是涵泳温习,体会之深也是现代人所缺。难得有顿美味,吃过,幸福是很深的;天天山珍海味,比如公款开销吃了几千亿的公仆们,味蕾早已麻痹,暴殄天物而已。现代人获得信息太方便,如今上了网更方便,看什么都浮光掠影,这是一股“势”,顺者昌逆者亡。故,我虽热爱古典,对读经、汉服、孟母堂总觉痴人说梦螳臂挡车,白白误了子弟。好之不如乐之,有兴趣就找个乐,还能怎样?当饭吃?

西汉风云之我所见

作为一个小女子,对于浩瀚的历史风云也不敢妄自乱加评论。但是平日里也喜欢去了解历史,看看关于历史的读物和电视节目。就说说小女子的浅见吧。因为《史记》而进而喜欢上了这英雄辈出的西汉年代。乱世出英雄这句话真的很正确,在乱世里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们纷纷站在了社会的高端把握着社会的进程,影响国家的兴衰。比如像刘邦其实就是社会的地痞流氓一类的人,蒋介石也一样,因为处在乱世里,给了他改变自己命运的机遇,因为他的豪爽,因为他的大气,重情重义,很多豪杰聚集到他的身边,而这些枭雄最终帮助了刘邦打下了大汉天下。而项羽最终落得霸王别姬,江东自刎的局面。其实论个人能力来说项羽绝对要比刘邦来的高的多,而家族背景也很强,是原楚国的重将后代。而刘邦有什么呢,农民出生,地痞人物,30多岁还在别人家里混吃混喝的。可是历史就是垂青于刘邦,给了他左膀右臂,肖何和韩信,当然还有其他许多人才,张良,陈平等等。但是项羽心胸狭窄,疑心病很重,最终输在这场人才大战上。项羽表面上对部下都是以礼相待,也还算的上是一个君子。可是我觉得他是一个伪君子,只做表面功夫,论实际的奖赏却吝啬,只是一味的关照自己家族的成员,而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却舍不得有什么大的赏赐,而且总是对部下猜疑。有才能的人怎能不离他,而项羽最后的一个忠实的谋臣范增,也因为刘邦的反间计而让项羽猜忌,最终范增也不得不黯然离开,走之前对项羽说,他必败于刘邦。而刘邦对于人才是极度的渴求与爱护,比如对于肖何的态度,是绝对的信任,而且肖何作出的计策和引进的人才,刘邦全部能够接纳。刘邦脾气不好,有的时候对部下,破口大骂,但是却没有疑心病的毛病,对有功的部下都能够大大的奖赏,也愿意好好的倾听部下的意见。对于从项羽那里投奔过来的人才,也毫不介意。由于他的包容性,越来越多的人才聚集到他的身边。最关键的是韩信,韩信一度左右历史的进程,韩信的带兵之道,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韩信势力最强的时候,他的部下说,他若是忠于刘邦则刘邦胜,如果倒向项羽则项羽胜,若是自立为王,则会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可是最终韩信还是没有背叛刘邦,所以刘邦也最终胜了项羽。可是仿佛历史上开国武将总是得不到很好的结果,因为功高盖主,总是会让皇帝忧虑。像朱元璋,斯大林,文革等等,仿佛有功之将都要被铲除。韩信也逃不了这个厄运,可谓是成也肖何败也肖何,在肖何与吕后的共同商谋之下,韩信设计被拿下,韩信也极度后悔当初没有听部下的话自立为王,但是为时晚矣。刘邦曾经问韩信,他们两个人谁带兵更厉害,韩信毫不犹豫的说是自己。刘邦进而问,那为什么是自己做皇帝而不是他韩信呢。韩信说到因为你善于带将。是的,刘邦就赢在会带将!

史记书评

一提到写史记的书评我就挺头疼的,说来惭愧,自从留下这个作业,我花了一个学期加上一个假期的功夫,终于读完了......一半主要是因为只要一看史记就先要把字典准备好,没看两句话就要查查字典,大大的降低了我的效率,导致一段时间因过于麻烦而把读史记的任务忽略掉了,经过这一假期的努力终于完成了5本《史记》(共十本)的阅读,并且由于没有译文所以我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所以我只能把我读得最明白的《滑稽列传》当做书评的主题了读了《滑稽列传》之后我不得不折服于古代人的才智和对人性的了解。《滑稽列传》所记录的所有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让听你说话的人相信你所说的。自身的经历也好,自己编的故事也好都能让听者相信,并且能让听者从中明白一些道理或事物。这才是最难得的,比如:淳于髡这个人,他用一只飞鸟和自己喝酒的经历(是真是假另说)来劝诫齐威王不要彻夜宴饮、逸乐无度。我认为他的做法十分明智,既不直接指出君王的错误,又能很好的教育君王,要是每个人都像海瑞那样指着皇上鼻子一顿臭骂,不光是大臣们被杀光的问题了,估计皇上也得气疯了,所以说语言是门艺术,要在不同时间对不同人说不同的话,只有学会了说话才能在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史记

好!!!!!!!!!!!!!!!!!!!!!!!!!!!!!!!!!!!!!!!!!!!!!!!!!!!!!!!!!!!!!!!!!!!!!!!!!!!!!!!!!!!!!!!!!!!!!!!!!!!!!!!!!!!!!!!!!!!!

关于如何看待《史记》中人物故事的文学性的一些意见

关于西方文学的来源,好像有种说法是脱胎于吟游诗人的说唱故事。而中国史官的来源却很明确,是探查宿命的星官。我觉得严谨的说来,《史记》还是不太好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分析的。虽然她在文笔上有文学性,也可能确有作者个人主观意图的表露,但其根本目的依然是对既成事实的收集与记载(不管获得的历史资料是否真的是“事实”,至少史家总是努力寻求的)。一方面,大型通史的史料来源是数代人的集体记忆,另一方面,即使整理者是史家个人,但其读者主要针对的也并不是大众,而是当时的政府与高级知识分子阶层,目的是以史为鉴。所以史书必须把“果”的详尽展示放在首要位置,并予以最大尊重,至于“因”,以及“因”与“果”的联系,那可以由读者来分析推测,史家有参与探讨的自由,但并不是他的责任。而除历史小说外的文学作品正相反,即先有创作动机的“因”,后有内容的充实“果”。正是本着这个实际的出发点,正史书还是不能当作一种发自个人的心灵诉求的“创作”来看待的。和《左传》《资治通鉴》等可信度较高的编年体史书相比,《史记》之所以显得更有文学性,因其开创了纪传体形式,对历史人物的描述方式是跨时间维度的单独列传。所以司马迁不得不对人物的人生历程有一个线性的展示,凡在当时得到公认的重要事件以及结局,他要设法以一种宿命的方式连接起来,并把当时别人对该人物的说法填充进去。即使在这个“连接”过程中有所发挥,那也是要参考一下是否符合当时的普遍看法。从《太史公自序》里对自己年轻时四处游历的描述,以及对继承史官父亲遗志的强调,就可以联想到司马迁所秉承的著书态度。那《项羽本纪》、《高祖本纪》、《伍子胥列传》、《魏公子列传》、《淮阴侯列传》、《刺客列传》等名篇里,怎么看待司马迁对部分事件的大篇幅化以及对私人对话的详细描写呢?我觉得司马迁是有一定发挥,但依然是有具体依据的。首先,作为史官能够查阅到的史料在当时肯定是全国最丰富的了,其次,当时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也不只一两位,而是文人卿士阶层普遍的知识储备,民间对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还会有各种传说,所以对一个事件的描述往往可以有很多种途径获得,而且在司马迁接手前应该已经开始文学化了。而司马迁要做的就是,拣选出其中比较能贯通人物的宿命感,并符合当时人们的思考逻辑的那些史料与说法。譬如,司马迁对项羽,陈胜,刺客,游侠的部分肯定,对当朝的高祖刘邦的缺点展示,似乎在二十四史里后无来者,实际与当时儒家还未成为统治性的社会观念有关。当时的社会本来就还残留着重义好侠的风气,况且武帝时期距离秦汉之际也就百年上下,是司马迁上三代至四代的人所亲历过的。所以,刘邦的阡陌出身与大大咧咧,项羽的赫赫战功与威慑力,还在当时老一辈人里记忆犹新,这就像我们对建国初期乃至民国时期的回顾依然是一种集体记忆,即使是传说故事,仍然是一种“集体传说”,而司马迁便是这一“集体传说”的汇总与记述者。如果有很多细节是他虚构而与“集体传说”不符的话,当下就会引起广泛质疑,不可能得到长期的认同。只不过西汉对社会的思想禁锢还不算严酷,《史记》也还是半官史,半私史性质,所以“官方善恶史观”的味道还不浓。又譬如,《刺客列传》作为对社会下层人物的事迹描述,照理除了刺杀过程外,其他细节尤其是人物间隐秘的对话应该是不容易流传下来的,可司马迁依然对每个刺客都有比较清晰的人格展示,这似乎有点传奇的味道。但要考虑到他们的刺杀对象都是当时处于社会顶层的统治阶级,因此社会影响大,各个阶层的人都会有所震动。尤其是民间底层的弱势群体更是会对他们的勇气倾慕有加,从而使他们的事迹能够长期经口头流传,并让其性格描述越发完善,英雄色彩越发丰富。而荆轲刺秦(前227年)虽是战国末期,却离武帝时期(前141~87年)才百年左右,刺杀的又是未来一统天下的始皇帝,这就像西安事变一般是妇孺皆知,太脍炙人口了。各种正史、野史乃至传说性质的史料来源自然是多如牛毛,层出不穷,完全足够司马迁拣选整理出一套相当完整的线索了,此即典型的较有可信度的“集体传说”。因此《史记》中绝大多数的篇章依然是对人物事件的记录,除开修辞造句方面的文学形式外,其叙事上的文学性则多是历史的结晶,而非纯粹个人的文学创作。对于战国末期到武帝时期,由于史料较丰富且口耳相传,则人物故事既详细生动又比较前后一贯。一些人物的名言与慷慨悲歌不管真实与否,应该也是在社会上早已流传的了。而越往远的年代推,如果史料与传说已残缺破碎到无法把人物描述前后贯通了,则司马迁就会提醒读者是否为传说故事,并会把不同说法罗列出来。只是在春秋至战国初期这一最容易把传说与史实混搅的尴尬时期里,可能司马迁自己也把一些传说故事当作信史来看待了,才会难得出现像“赵氏孤儿”这样的在过程上有相当虚构性的“完整故事”。当然,司马迁毕竟是人,而且是史家中少有的经过了极残酷的肉体打击后继续挣扎着活下去的精神破缺者。由于时代与个人条件所限,他没有为抒发内心的悲愤而专门去创作一套完整的文学作品(当时承担这一任务的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歌)。但在对大量史料的编篡整理中,当遇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具体细节与他的人生经历与心理挣扎有强烈的共鸣之处时,他确实会进行偶尔的大肆发挥。譬如,在《伯夷列传》里,对司马迁对伯夷叔齐的事迹叙述只占了小部分,却罕见的用更大篇幅表达了自己对所谓无德者多安享富贵,有德者多遭遇灾祸这一“不可胜数”的现实的感叹,乃至发出了“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这一强烈的质疑。这显然是对自己和李陵的遭遇的映照。而“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湮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哉!”这段更是一副与古人同病相怜的心理写照!并隐含表明了自己要为“同道人”著书立传而扬其名于后世,由此,通过这种精神上的相互扶持而为自己对现实的悲愤给予一定的慰藉。含有个人情绪流露的最典型例子则莫过于《淮阴侯列传》里蒯通对韩信一而再,再而三的游说细节了。这段两人间屏开左右后私下里游说“反汉”的文字详尽地竟然达到千字以上,在《史记》里显的尤为醒目!显然有着司马迁特殊的寓意。蒯通先是从客观的角度来对天下大势进行分析,提醒韩信拥有鼎足天下的良机。韩信表示感怀刘邦的知遇之恩,不忍背信弃义。于是蒯通又举出大量的实例对君臣关系进行分析,警示韩信功高盖主必遭猜忌,过去再有君臣之恩、亲友之情、朋友之义,都难免在利益面前彻底翻脸,化友为仇。终于发出了“野兽已尽而猎狗烹”这一名言。这段游说对读者而言针对的已不只是韩信与刘邦两人间的关系,而是借蒯通之口大胆揭示整个君臣体系的本质所在,明显带有司马迁对个人际遇的强烈感悟了。而韩信依然犹豫不决。于是,蒯通干脆从主观的角度把他对事成者的观点和盘托出。“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什么仁义道德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抓住机会,当机立断。说到底,有野心,敢行动,抢占实际利益才能成大事。这无疑把掌握生杀大权的统治者的本来面目与成功秘诀彻底的揭露在读者面前。由此观之,司马迁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详述了蒯通的游说内容,一方面对韩信有着相当的同情,为他错失良机而可惜,另一方面更是用春秋笔法对统治者的阴暗面进行了一次愤懑不已的揭露。作为一个史官,更由于在人生后期作为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宫人,司马迁实际是没有进行个人文学创作的自由的。所以他唯一留下的私人文字《报任安书》才如此珍贵,其中的肺腑之言才最具文学味道。而后来的正史著者,尤其从唐朝开始,要么是吃官饭的,要么直接就是当朝上层官员,从内容的灵魂上讲,与文学精神可说是两不相干了。传奇,戏曲,历史演义故事乃至汇合而成的小说作品由于服务的对象不再只是士大夫与统治阶层,而是包括了平民在内的各阶层人群,很多作品也先是以手抄的方式私下流传,这才开始了作者的个性化和针对读者的商业化,其故事性才更值得研究,也更容易研究。

史记人物评论——郭解

史记人物评论 《史记》中的文章都很经典,人物特点也很突出。这也使得当我读起来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新发现,或者是一些不一样的意见,评论起来无从下笔。 然而当我读到《游侠列传》中的《郭解无辜被族》时,一个疑惑产生了。为什么郭解这样一个大好人,好到连卫青都能为他说话,司马迁都十分敬佩他,我却对他的命运丝毫不同情,反而认为他不是什么好人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又读了几遍,仍然困惑不解,对这位“大好人”没有好感。是不是与他有关的杀人事件太多了?我决定列举一下: 1. 有一次他的姐姐的孩子对待他人不讲理,强制客人饮酒,客人不会饮酒,他就强灌,最终把客人惹怒,动手杀了他。郭解得知此事,并没有调查杀死杀人凶手,而是在暗中得知凶手的行踪,在凶手自首之后,他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害他,而是询问了真实情况,得知是自己外甥不对之后放了凶手,厚葬了自己的外甥。 2. 郭解遇到一人“箕踞视之”并不责怪,而是暗中照顾,最终赢得那人的尊敬。 3. 雒阳有人结仇,当地贤豪十几人调解未成,郭解夜间前去,解决了问题,而且不愿让别人知道。 以上就是郭解做过的几件好事。 郭解真的这么好吗?再看看下面几件事: 1. 少年时经常杀人,窝藏亡命,抢劫,私造钱币,挖掘坟墓。 2. 哥哥的儿子杀了杨季主的儿子。 3. 有人杀了杨季主,上告郭解的人也被杀了。 4. 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害死了籍少公。 5. 说郭解坏话的儒生被过节的门客杀了。 虽然大部分都不是郭解亲自所为,但后果绝不比他做的好事少。如此看来,郭解倒更像个黑帮老大,而黑帮老大通常也不会亲自杀人,说句话,或使个眼色,事就办了。为什么郭解自己一身清白,周围的人却杀人如麻呢?恐怕就是这个原因吧。 如果我是郭解,在做好事的同时,一定不能让别人因为自己做不该做的事。郭解的义固然可取,但其他方面,还是引以为戒吧。

我有一个非常严肃非常严肃的问题!!!

我的问题就是,怎么有的史记可以装成那么多本,十本。为什么这一本就是一本。可能不是便宜的问题哦。是不是要少很多内容啊。

李斯

读《史记》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先挑了几个认识的读读,还是觉得列传的确比较好看。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李斯列传》。可以说李斯的一生承载的是秦帝国的兴衰,他在嬴政时期为秦立下过汗马功劳,力谏阻止“逐客”,使秦国人才不断、尽早灭了六国统一天下。完成了统一大业之后,李斯在平定四方的少数民族中李斯也出了不少力,又力主依法治国,所谓“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为了维护君主的权威,除了明确法度,“焚书坑儒”的构想也是他提出的。李斯的前半生虽说有功有过,不过总的来说算是出于对秦始皇和秦帝国的绝对忠诚了。秦始皇一死,李斯犯下了一个绝对致命的错误——拥立胡亥,设计扶苏、蒙恬。虽然他不情不愿的感叹道“独遭乱世,既以不能死,安讬命哉!”不过终于还是他贪图禄位的心战胜了他的忠诚。之后他看着秦帝国走向衰败,法令被用得满目全非,他不得不忙碌于弥补他所犯的错误。不过密谋这种事从来就很玄,要么会结成忠实的同盟共进退,相互信任依赖,像二世和赵高,要么使人心存芥蒂,恨不得杀人灭口,像二世和李斯,再加上赵高的一“忽悠”,李斯的下场不言而喻。《史记》上的记载,李斯下狱后更多的是骂二世的昏庸无道,上书为自己辩护,不知道他有没有过后悔和自责。李斯的下场可以说是自作自受,秦国还有一位“自作自受”的是商鞅。很巧,都是为秦做出过杰出贡献的,都是秦国人自己容不下他们了,都是死在自己力推的严刑峻法下的。但说到商鞅时多少为他因不畏权势而埋下祸根惋惜赞叹,而说到李斯却略带嘲讽了忍不住还要发点牢骚,还看了几篇本纪,不如列传精彩,甚至有点失望。《秦始皇本纪》里竟然出现大量《过秦论》的内容,不知道是谁抄谁^-^。《吕太后本纪》看完之后感觉吕先是残忍的杀害戚姬母子,后来又和几个赵王过不去,掌权之后就大封诸吕,其他的什么都没干的样子。

历史风流人物——游侠

历史风流人物——游侠——史记列传有感通过阅读史记中一些经典的篇目(貌似篇篇堪称经典),不仅了解了更多的古汉语常识,跟重要的是学会了一些做人的基本素养,使我受益匪浅,接下来谈谈自己的感受。史记中大多数的列传是为高官与名人而写的,这些人之所以在当时有很大名气,是因为他们德才兼备,为人方正,从不违法乱纪。是世人学习的楷模,但是也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也有卓越的才能的品德,但是行为上却不是很检点,有时候犯一些小事。人们同样很敬重他们,这些人便是游侠,他们的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游侠往往出身贫贱,家中资产不多,但是他们行侠仗义,经常施舍穷苦人们,得到了人们的爱戴,这些人之所以成为当时人们心中的偶像,我觉得这与他们讲义气是分不开的。他们往往是正义的,并非人们所想的无恶不作。在这些游侠中,令我影响最深的就是郭解这个人。郭解小时候不懂事,经常做一些伤杀其他人的事情,大家很怕他。当时当他长大之后,他悔过自新,常做一些善事,不再蛮横。有一次他的姐姐的孩子对待他人不讲理,强制客人饮酒,客人不会饮酒,他就强灌,最终把客人惹怒,动手杀了他。郭解得知此事,并没有调查杀死杀人凶手,而是在暗中得知凶手的行踪,在凶手自首之后,他没有不分青红皂白地杀害他,而是询问了真实情况,得知是自己外甥不对之后放了凶手,厚葬了自己的外甥,得到很多人好评,当地的人开始仰慕他。正是有了这些善事,引得当时的很多士人投靠他,他也成为当时十分著名的人物,被破格允许迁徙到茂陵,同当时的富商,名人住在一起。但是这也成为了他的不幸的开始,他的门人没有把中央看在眼中,最终被以“大逆不道罪”处死。郭解的行为是将“义”这个字作为行事的核心,凡事都是以义气当先,最终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值得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他,千古留名。其实史记中的游侠不仅仅只有郭解一个,史上留名的游侠也不仅仅只有他一个,而它却是游侠的一个代表。这些游侠尽管没有高贵的身世,但是他们都有一颗为大家伸张正义的心,这是十分可贵的,也是我们大家要学习他们的地方啊!除了游侠列传,史记还有很多名篇,在这里想向大家推荐: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 第九史记卷八十 乐毅列传 第二十史记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 第二十五 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史记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 第二十七 史记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 第二十八史记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 第四十五 史记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 第四十六史记卷一百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 第五十七史记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 第六十四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随便

里面讲过了很多的历史故事,有些可以触动你的心灵看了之后也可以学学习习······ 我觉得是一本必读之书看看吧······

《史记》:史书与艺术

早该把它读完。一者,无论是历史学还是文学角度,它都备受推崇是业界人士必读书目。二者,有无数人呕心沥血苦口婆心地推荐它。三者,突破了文言的障碍,它是如此精彩。我说的这本书是《史记》。当年还是大二学生时,这是一本必读书目。一年的时间都没读完。这个寒假在卫生间零零散散的把它读完了。有一次正洗澡,突然想便便,就关了淋浴光着身子坐在那里看《史记*李斯列传》,结果就感冒了。不过还好,总比李斯被弄成一片一片的强。相比于孔子推崇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我更加喜欢司马迁记录事实,仅在最后独立点评的做法。不要把自己的评述与真相混在一起,那样真相就不再是真相了。所谓春秋笔法,把审判的结果混入其间而让人不觉,悄然间已掩盖了史书应该尽量纪实的本质,成为著书人宣扬自己观点的工具,和现在那些把立场在行文中明摆出来甚至篡改史实的书实属一类。今天在柴静的博上看到她介绍的美国C-span如何报道国会:只是把摄像机话筒架在那里,没有报道者的剪辑评述。媒体只是想给更多的人制造在场的机会。史书也是。要让事实独自呆着,要使用那些最没有感情的词语。想起武则天的无字碑:当局者迷,一切留与后人评说。个人著史,因为没有了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的顾忌,虽然也会局限于个人的胸襟与才华,却会有一些在官史上不可能言明的事实,当朝者不能容忍的立场。《史记》究竟有多真实,这是历史学家们争鸣的问题。作为一个门外汉,我无疑更加相信司马迁记录的那些事实。即使有不妥之处,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害处呢?我读史本就不是为往圣继绝学,或者从中悟出帝王之术驾驭之道。我喜欢那真实的故事中,反映出的人面百态,世事变迁,命运起伏。《史记》弥漫着悲剧色彩。文学是不计较利益得失的,只听那一声哀戚的绝唱。多少王侯将相起起落落,仅在《卫将军列传》中,就有封侯封爵又贬为平民复又封侯封爵者众多,更不要说盛极而衰立有独传的始皇项羽李斯苏秦韩信英布等等。却又有幽谷迁乔的刘邦一干人。还有怀璧其罪的扁鹊又怎料得到他医者竟不自医?章诒和在自序中引:“终日借酒消愁闷,半世悠悠困风尘……”,若这些人千古之下仍有魂灵,定也会像她一样耳热眼潮,只是那不仅仅是半世,而是一世。

关于刺客

在茫茫中被隐没在历史的云烟之中,没有给人留下过任何有价值的资料,这才是刺客,他们的代言永远是黑暗。刺客是世间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太史公在《史记》中也特别为刺客们写了《刺客列传》,武侠小说关于刺客更让人感到心惊肉跳。李白的《侠客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鲜明地刻画了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纵览中国的历史长河,刺客们竟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史记中最有创意的刺杀当属专诸,鱼腹之中的匕首突然间出现在刺杀王僚的手中,专诸当即也被侍卫杀死。公子光趁对方群龙无首,速命埋伏的甲士攻击王僚的侍从,尽数将其诛杀。为感念专诸,吴王阖闾加封专诸之子为上卿。---这件事改变了吴国的形势,公子光雄才大略,任用孙武,伍子胥等把吴国治理得整整有条,一跃成为大国,破楚国都,威震中愿。后来的吴越争霸也一定程度受专诸杀吴王僚而产生。大家可能还不知道,“卧薪尝胆”中的男二号夫差正是公子光之子。专诸的一次刺杀对日后争霸的形式竟然产生了如此的影响,让我再也不敢低估刺客的作用,最后,再次向那些生活在黑暗之中的刺客致敬吧。

李将军列传

谈到李广,最著名的有什么?一是射术,二是难封。李广的射术相信大家是没有质疑的吧,李广出身将官世家,自幼擅长骑射,一手弯弓百发百中,而且力道十足,最著名的例子大概就是有一次李广出门打猎,以为有猛虎出没,抬手一箭射入石头这件事了。不过李广只是等人走近了再打,很容易被围困,这也为他之后的被俘埋下了隐患。关于难封一事,其实不光是李广,而是当时汉将的普遍遭遇,只不过李广是其中最个性鲜明的一个,继而经过民间的加工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那是没有定位系统,又是深入无人的沙漠,且不说容易迷路,就是不迷路也不易找到匈奴的位置,这些恰巧都让李广赶上了,也难怪李广死时哀叹天意弄人。李广共有两次犯罪,一次是带军碰上匈奴大部队,受伤被俘后夺过一个匈奴的战马逃回。被匈奴俘获,按罪当斩,但李广用钱赎了罪,另一次与右将军赵食其在漠北迷路,误了行程,李广不愿受辱自刎而死,举国哀悼。为何第一次死罪不肯死,第二次不是死罪却自刎了呢?我认为还是李广想要立功,第一次时李广还在壮年,而且在汉朝在匈奴都有一定的声誉,他知道一旦边疆战事一起,他肯定会再次挂上将军印,所以想要戴罪立功,第二次时,卫青等一代青年将领的崛起以及李广的衰老使他没有多少杀敌立功的机会了,他又想在晚年留个清名,于是自刎而死。李广的命运艰难坎坷,但因其符合民间文化以及大众的审美要求,所以代代流传,以至今日,李将军的故事还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千年尘埃化成土

没有人会否认史记的成就,一史传千年,一书含世界。千年历史千年土,千年的事没人道得完,史记也没说完,或许也没人说得完。只是,这不完整的史记却道尽了中国人千年来坚持的一切。这才是百年的文章,万年的名

当感到生活不如意时重读史记

心情不好时看电视只觉得更加的浮躁,打开抽屉,捧出史书,读上几段,发现是那样的舒服。古时的历史人物,一生也都很坎坷,有一生都得不到认可的,有穷困饿死的,有被妒忌陷害的,不管什么留名于后世,只是觉得那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的直面生活的态度让人振奋。生活的繁杂的事很容易让人躁动,失去自我,浑浑噩噩的,没有真正的快乐。而读这些历史人物让我体会到,快乐不是纯粹的,面对困难坚持下去,态度积极一些,就是快乐。而这可能就是生活的真实,随着我们不断的长大,慢慢地知道了生活的原本面目,而以前我们的想法也许过于单纯。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主要就是详细的介绍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三千年间的历史。并且《史记》的内容分为五种:本纪·表·书·世家·列传。而我本人比较喜欢看专门说皇帝和统治很大国土相当于皇帝的人的“本纪”以及写某个人和他所发生的事的“列传”。《史记》是一本写的比较详细的历史著作,它不像其他的历史著作一样,一板一眼,只是单纯的叙述史实,而是生动具体的描绘历史,让人感觉到很有意思。

平准书--外推王朝的崩溃

最早喜欢《史记》里的人物,一个个跃然纸上;其后喜欢史记里边的兴亡事,求其存亡之道;现在反而对其中经济社会部分特别感兴趣,往往能够找到与现代中国如出一辙的现象。比如游侠,其实是一个个的小的头面人物,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那种,在法治和政府不作为的环境中,起到调节社会利益的作用。再比如中央集权。为了集权,减少各地的分离倾向,秦汉重要的手段是迁豪强富户充实京畿,把各地的精英家族都搬迁到长安附近,造成京师对地方人事、经济和战略的优势,进一步减少地方的发言权。这个政策在汉代没有实行彻底,东汉时期形成了豪强地主割据,看来这个并非长久之道,直到科举制度形成,才有了长期的正规的渠道。地方生产的钱粮,被大量供给京师,而且越往后供给量越大,直到地方大部分民众勉强果腹而京师还在挥霍,王朝就快崩溃了。史记中平准书给出的数字,开过时期供给京师几十万石粮食就够用,到汉武时期已经膨胀到六百万石,尚且时常捉襟见肘。由于中央集权,造成京师和地方的权力失衡,权力高端的京师恶性膨胀,直到把整个帝国的经济拖垮,这似乎是中国每个大统一王朝崩溃的同一条道路。即便现代中国,虽然有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京师和央企还是在不断的膨胀,不知道是否会强大到挤掉前者的主体地位,使得中国重新回到老路上去。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站在历史的面前,我们都是旁观者。历史可以改变一个人一生的命运,同样的,每个人都能去创造历史。但是一部千古绝唱的史书,只有一百三十篇。诚然机会均等,名垂千古的永远是少数。他们的天赋抑或是人品,都是一种“超能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让凶悍的匈奴人闻风丧胆,数年不敢妄动的大将军,便是李广。当只率领百人误入敌人腹地,被弓箭手包围的时候,当士兵们“大恐,欲驰还走”的时候,李广只有一个字:“前!”果敢又不武断,佯装诱兵,使敌人误以为大敌当前,急忙撤军,从而得以巧妙的全身而退。善用计谋临危不乱的大将风度,是李广将军的法宝之一。“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近食,广不尝食。”对于士兵,从不苛刻霸道,军中生活让人人感到方便,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意外。因此,李广才能深得士卒敬重,士卒也都愿为他拼死作战。不是作威作福,而是同甘共苦。将士们有士气,在百姓那里自然也有口碑。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忠诚报国,为人正直的李广将军却从未被封侯,并且命途多舛,落得一个自刎而死?我想,除了不够幸运,大概是和李广追求完美的性格有关。《史记》中写道:“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用此,其将兵数困辱,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他不会做没有把握的事情,难免会因为保守而错失一些绝佳的机会。因此他也多次被敌人包围,身陷绝境,导致被贬谪。骁勇善战的将军却总是缺少酣畅淋漓的胜利,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广老将军便愈发的暗淡了。  即便有这样的遗憾,也没有人不去敬重他。毕竟他为大汉朝出生入死,年过花甲依然请缨“先死匈奴”。当李广的死讯传来,所有的人都为他哭泣。再没有一个人拥有“射虎中石”的箭术,再没有那样一颗忠贞不渝的心让所有人敬仰,再没有一个三朝元老“飞将军”。没有霍去病的锋芒毕露,也没有卫青的功成名就。但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  

想不通为什么司马迁写史记要用纪传体

http://gcd0318.wordpress.com/2011/07/19/%E6%83%B3%E4%B8%8D%E9%80%9A%E4%B8%BA%E4%BB%80%E4%B9%88%E5%8F%B8%E9%A9%AC%E8%BF%81%E5%86%99%E5%8F%B2%E8%AE%B0%E8%A6%81%E7%94%A8%E7%BA%AA%E4%BC%A0%E4%BD%93/2011年07月19日想不通为什么司马迁写史记要用纪传体Filed under: 文化 — gcd0318 @ 01:29对于历史,从来就有很多看法,让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两种:一种是以连续的观点来看历史,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前后勾连着,一件事情的结束就是下一件事情的开始,此起彼伏,历史也因此可以滚滚向前不断的发展;还有一种就是认为历史事件中存在各种变化的因素,有些事件的出现未必是顺着之前的趋势向前,而是反潮流而动,甚至和潮流毫无关系,完全就是一个突发的事件,这就是历史当中的变数。就如钱钟书先生所谓的,一个习惯如果长期存在,就形成了传统,而传统又会不断的遭到新潮的挑战,传统有惰性,不想变,但是被新潮挑战时又不得不变。不过在我看来,传统和新潮的较量,往往是传统吸收了新潮的某些特点,而新潮也被传统同化掉,最后分不清谁是谁,很难说是传统固守住了自己的阵地,还是新潮成功的瓦解掉了传统的势力。而这种传统和新潮之间的较量,才是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中国的史书有很多种形式,最要紧的三种就是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纪事本末体,大抵原因也就在此:我要看故事,看事情的发展,前后的演变,以及去参详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考兴替明得失——所以事情的经过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至于其他什么年份人物,因为我懒惰,所以不在乎,这些都可以模糊一些,于是纪事本末体很自然的就入了我的法眼纪事本末体的好处就在于,事情讲的清楚明白,不会被不相干的记载打断——好过编年体——也不必横七竖八的去翻查好多人的传记来拼凑一个故事——好过纪传体——还可以看到各种相关的资料,这样有助于弄清楚故事的来龙去脉。故事明确了之后,再把一个一个的故事拼接起来,就可以看到互相彼此之间的相关性和比较意义,把事情搞清楚,然后才能看到事情的起承转合所以为什么司马迁口口声声“通古今之变”,写史记却要用纪传体呢?不解

人物描写在史学巨著中的魅力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中,能真正称得上伟大的作品不多。它们有些是禁锢于古代作者思维的局限性,有些则明显受限于古代封建君主权威,而唯独有一部西汉人司马迁作的《史记》无论是从对历史的反应还是从其文学性和思维性方面都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称其为伟大丝毫不过分。每次看《史记》总是惊叹于作者竟然能塑造如此众多的类型各异的人物,而又将人物的个性描写的如此鲜明突出,在艺术成就上达到了无人企及的高度,它以大量的个人传记组合成一部宏伟的历史。而组成这部历史的人物又各有特色,有从市井之徒混迹到上流社会并最终称孤的成功者刘邦,有不善于抓机会并最终乌江自刎的失败者项羽,有言而有信不计前嫌的仁义之将韩信,也有小肚鸡肠的不仁之相李斯,还有终生力据匈奴但至死不达的悲剧英雄李广。当然我们还能从中看到戴着各式各样的脸谱的普通人,但是他们却又都是不可缺少的。司马迁以这种方式为我们展现三千多年的历史全貌,给了我们后人以丰富的人生体验。这点的确值得后生门仰视的。在这里,我斗胆用不成熟的语言来从司马迁的写作手法方面来探究史记中的人物塑造。对比手法为人物描写平添几分魅力很多人读史记都津津乐道与刘邦和项羽这两位的传奇事迹。但其实我们如果把他们两个人分开来看,他们的魅力就小了许多。因为中国历史中并不缺乏这样的人物。刘邦之于刘备,项羽之于吕布,他们中还是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但我们通常的理解中的刘备和吕布是放不到一起的。而刘邦和项羽就不同了,这多少得归结于司马迁的功劳,他会巧妙地把很多他们的事迹加以对比,那么二人性格和行为方式上的不同就跃然纸上了。其中最为精彩的一段就是二人遇到秦始皇出游的不同表现了。刘沛公只是在人群中说了句“大丈夫当如此也”其野心是隐藏的,并不外露。而项羽就直接说了句“那个人,我可以取代他”其没心计可见一斑。至此我又不的不想两个人的各自经历。刘邦从一个近似“不务正业的无赖”的平民到创建大汉帝国?。这个有着卑贱出身的人,文不能书,武不能战,但却利用秦末动乱提供的机遇,成为历史的弄潮儿和幸运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而他的对手项羽却可能是历史上最让人叹息的一个人。想想中国五千年历史,谁力拔山兮气盖世?谁能温柔乡里创功名?项羽少年即发事起兵,身经七十余战,每战必身先士卒,亲自抄戈杀敌。后来楚汉相争,在最后的败落中,项羽被诸侯兵重重包围,纵使乌江亭长已经把船停在岸边等他,他仍然选择了自杀,一次成就了一个让后人无数次落泪的西楚霸王。可以说这样的对比是无坚不摧的,任何人都会感慨于这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的悲剧力量——成者王侯败者寇。但同时又会静下心来理性思考——是时代和二人性格造成了两人截然不同的命运啊。细节描写传神逼真,侧面描写更显精彩我们常常惊叹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用的惜墨如金,在这一方面《史记》这样一部史学著作中也不例外,但我们又会经常看到一些例外,对某些人的细节会花上巨大的篇幅,如果单纯从史学价值来探讨,有点不可理解。但当我们从文学角度去度量,他是用这样的细节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某些特点。《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出身的描写加入了诸多神话色彩。为突出刘邦的与众不同,作者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强调他身上的帝王之气。并且每一遍都描写的具体生动。这其中有他的传奇般的出生,有对他相貌的描写,还有武负、王媪和吕公看到他的帝王之气等等很多而且每次都不是一带而过而是对这样的细节大加渲染。又如,李广在上郡抵御匈奴进攻的时候,李广总共就下了六道命令,而作者也就把这六道命令一一陈列,详尽描写了李将军的每一次命令每一次动作,这就充分为我们展现了李广杰出的军事才能,一个用兵如神的将军形象马上显现在我们眼前。另外,我们还不得不说史记中的侧面描写,这点在李将军列传中体现最为明显。李广的才能很多是通过别人之口来展现的。文帝说“可惜呀,你未遇到好时候,假如让你生在高祖时代,封个万户侯哪还用说呢!。” 典属国公孙昆邪哭着对皇帝说:“李广的才气,天下无双,他自伏本领高查强,屡次与敌虏肉搏,恐怕会失去世他。”而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的名字,称他是“汉朝的飞将军”都不敢再进攻汉朝。不避嫌的人物,不迎合的口味我常常怀疑作为一名史官的司马迁怎样在那样一个中央集权的时代写出这样的著作,因为其中的好多篇章是触及帝王权威的,但我想这也许正是史记的巨大魅力之一吧。它的态度是中性的,我们可以看到他在追求不偏颇,不贬低,也许他唯一想的就仅仅是尽到他作为一名史官的职责,而能真实的反映历史却是最可贵的。他笔下的人没有完人,即使是当朝的开国皇帝也有缺点!它反映了刘邦的诸如狡诈、虚伪、损人利已的种种劣迹,还有在写高祖为亭长,一老父为其全家“看相”,老父告之“君相贵不可言”时,高祖听后非常感激,并说:“诚如父言,不敢忘德。”但司马迁紧接着横加一笔,“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正是这样一笔才体现出真实的刘邦。丝毫没有要迎合的意思。另外,他写汉朝的大将李广时候也写出了李广记恨霸陵尉曾经对他的侮辱,遂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掉,即使我们可以从作者以前的叙述中看到他对李广总体还是持赞扬态度的。这样会给读者一种历史真实性,同时也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司马迁不赞美平庸、猥琐、苟且的人生,每每读史记最使人们感动的往往是英雄人物的悲剧命运,如项羽的兵败自杀,如李广的不愿以久经征战的余生受辱于笔吏,如屈原为了崇高的理想抱石投江•••这给人的是一种人生的大气,是经历了地狱之火的终极涅槃——他们的伟大根深蒂固与中华历史之中,这也要拜谢两千年前那位忍辱著史记的卑微史官呀。写了这么多,不想再赘言,史记人物描写技巧高超,也绝不仅仅是吾辈所能评价殆尽的。史记的伟大是用任何文字来形容都不过分的,这不愧于那句经典的评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秦皇扫六合

也许很多人和我一样,读史喜欢读战争史。战乱纷飞的年代,也是造就英雄的年代。秦始皇嬴政,无论他在统一中国后有着怎样的功过,都无法掩盖其并吞六国的壮举。秦国统一中国,是顺应时势,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然而为什么历史将统一大任托付给秦,这就是困扰我一时的疑惑。于是我翻开了《史记》。通读《史记》后,我大概明白了许多,秦统一中国,无非是内因和外因。内因是嬴政与其祖先们的成功,外因则是六国的失误。其实,嬴政的祖先们,一直在为嬴政打下良好基础。从襄公立国,到穆公东扩,再到孝公变法,昭王称霸,嬴政的祖先们从军事、政治、文化等等,都在与时俱进,不断顺应时代的变化。终于到了嬴政,秦国已成为一个集军事力量强、人才济济、政治清明(相对于六国)于一体的超级大国。而嬴政自己没有躺在祖先们的成果上,停滞不前,而是积极笼络人才。嬴政身边有许多了不得的文臣武将。武将首推王翦、王贲父子,其次蒙氏祖孙三代(蒙骜、蒙武、蒙恬)也是嬴政统一天下的股肱之臣。而文臣,秦王手下集结了吕不韦、李斯等一批能臣。秦国重用人才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唯才是用,2.用人不疑,3.礼贤下士。与秦国相比,魏国则是不断使人才流失,如吴起、商鞅、孙膑、范雎,甚至魏王的弟弟,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在大败秦军后也不得重用。在秦不断壮大自己时,其他六国却由于不断地犯政治错误,削减了自己地实力。首先被灭的是韩,韩亡国主要是不占地利,不懂外交,改革不全面。而不懂外交、改革不全面、不彻底,则是六国通病所在。曾经由苏秦策划地五国抗秦,是最有希望扳倒秦国的,但五国不同心,各打自己地如意算盘,所以使秦国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这次战国期间最强劲的抗秦行动。总之,历史不断眷顾秦国,而嬴政也是地地道道的历史的宠儿。秦统一天下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偶然,统一天下成就了嬴政一代英主的地位。

读史

家里有本文言文版的史记一直没有看最近仔细看了一下 确实不错啊才知道 原来好多电视剧都是骗人的啊

史记

《史记•儒林列传》主要记述了西汉中前期的儒学发展和几个儒学大家的事迹。刘邦建汉后,叔孙通定朝仪,确立了君臣之间的礼仪规范,这是儒术在汉朝发挥重大影响的开始。后面接着写了如伏生、辕固生、申公、高堂生等几位儒学大师,从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几位大师均是桃李遍天下,影响巨大。这似乎预示着以后的儒学在天下的普及和影响.但是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现象:这几位儒学大师于儒家经典大多数仅仅通其一,如申公传《诗》,高堂生传《礼》,伏生穿《尚书》,这也说明儒学自孔子到西汉中前期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有一种分裂的趋势,经学大师们对经典的解释各不相同,又造成了经学的兴起和经学取代儒学,这绝对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史记•儒林列传》的中心人物无疑是公孙弘和董仲舒。两人虽然都以儒学造诣而得高位,但是两人对儒学发展的影响的侧重点却是大异其趣。公孙弘以儒术而拜相封侯,引得“天下之学时靡然乡风矣”。公孙弘又是儒学政治化的主要推动者和执行者,制订了一系列的以儒术治国、取士、断狱的规章制度和法律程序,对天下读书人对于儒学的重视起了巨大的作用,促进了儒学秦以后的复兴。但是他也造成了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结果,从此大多数读书人只学习官方规定的经典而不理其它,很明显,这会抛弃儒学的一些重要的精义,不利于儒学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与公孙弘不同,董仲舒主要从理论层面生对儒学进行建设、发展和改造。“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也就是说董仲舒把天象天灾与阴阳变化、四时运行联系起来,进而与政治联系起来,从而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天人感应”学说。这个学说的兴起反映出一种趋势:儒学吸收诸子之学来发展自己,诸子之学托付儒学发展自己,儒学与诸子之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合流。董仲舒发展的儒学包括了除儒学以外的阴阳学、五行学、术数学等许多诸子的学问。这样的趋势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儒学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儒学一定程度的变质和后世对儒学的曲解。比如说董仲舒的“三纲”,后人一直把它理解为单向的、绝对的、为君主专制服务的。其实,“三纲”是相对的,双向的。正所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由于这种曲解,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比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打倒孔家店”,(虽然这个孔家店,实际上是朱家店,但它却肇始于西汉中前期的儒学容诸子之学的发展(法家)),对儒学进行了过激的批判,也造成了整个中国传统的中断,而这一切可以说都萌芽于西汉中前期的这种趋势。总的来说,西汉中前期既是儒学大盛的再兴,又是儒学分化的重要时期。以后中国两千年的儒学发展道路和近来人们对儒学的态度及改造,在西汉中前期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那份似乎已丢失的东西

《侠客行》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这是李白称赞信陵君窃符救赵之作,应该说很佩服信陵君的这份勇气。信陵君名魏无忌,中国战国时代魏国人,是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四公子”。应该说他是一个很平易近人的人(原谅我实在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去评价了),他礼贤下士,广招门客,敢于窃符救赵,虽然最终也还是因谣言而郁郁而终。说了一些很“官方”的东西之后,还想写些别的,恩,应该说佩服的就是他那份勇气,敢于冒着丢性命的危险窃符救赵,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都敢做的事情。其实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也同样是如此,也许我们会为了金钱,权利或是其他一些我们所“追求”的东西,而放弃了我们最初的那份坚持,那份执着,那份勇敢,在强势下,我们怯懦了,屈服了,畏于“形势”等等。像他那样见义勇为,恐怕是难找了,有的时候口上说着为朋友两肋插刀,而关键时候却插朋友两刀,呵呵,这就是现实···恩,就写这么多吧···

战国之前的历史连太史公也遗憾

不管是因为焚书坑儒的原因也好,还是因为汉儒们对古文化有选择的舍弃也好,如果不是有竹书纪年这本盗墓贼们发掘出的这本先秦史,我们还真得靠《史记》和《左传》、《春秋》来认知了。太史公骨子里是儒家的世界观,他大概也没有看到竹书纪年这本珍贵的资料,所以先秦部分只能依靠那些简单的不行的秦国的史书,所以他在自述中也深感遗憾。天涯煮酒论史版块的的鋭圆哥哥在‘’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里开篇就讲:人人是刀斧手,个个是权谋家。《资治通鉴》,一部相砍书。中国历史何尝不是一部相砍史呢?如果不是竹书纪年,我们可能永远会沉醉于古代的先人们高尚的禅让里不能自拔。


 史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