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末日與黎明前

出版社:東販
出版日期:2009/09/24
ISBN:9789862510278
作者:淺野一二O
页数:276頁页

内容概要

1980年生,茨城縣出身。高中時代開始投稿於「BIG COMICS SPIRITS」,‘98年於同誌增刊「Manpuku!」以搞笑漫畫出道。2001年於「SUNDAY GX」開始單篇連作系列『美好的世界』,單行本躍升暢銷書,逐漸受到矚目。於『YOUNG SUNDAY』的『SOLANIN』結束後,於’07年開始連載『晚安布布』,後移籍至『SPIRITS』,並持續連載。其他作品還有『光之城』『虹之原Horograph』(太田出版)。擁有算盤檢定準2級資格。

书籍目录

無題
黎明前
ALPHAα
週日、下午、六點半。
超妄想A子的日常與憂鬱
度過假日的方法
17
多美好的人生
東京
世界末日
時空大戰超蛇人

作者简介

獻給在這個國度的一角、等待著黎明的所有人。
由出道連作的續篇「多美好的人生」、構想6年的渾身力作「東京」等動人心弦的故事所交織而成……一本收錄了10+α篇的短篇作品集,另還收錄了未曾發表過的加畫新作。異才.淺野一二O令人期待的初短篇集!!


 世界末日與黎明前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欧美人对世界末日有着更字面意义上的理解。他们所想象的世界末日,一般都是核战争、瘟疫、政治迫害或饥荒,技术上说,脱不开圣经所划定的末世论(eschatology)主题。正因为如此,《异尘余生》、《惊变28天》、《人类之子》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难以忘怀的作品。不幸的是,对于日本人来说,这些他们都真真切切经历过了。他们发现,这些其实也没什么。我妈曾经给我转述日本人面对灾难的冷静,以及我们的新闻报章对此的归因:法治、人口素质、教育、卓越的组织领导……我很轻描淡写的回应了一句:绝望。没有人比日本人更有理由绝望。我们的苦难也不少,但出于政治上的需要,还被藏着掖着,对苦难的认识还很模糊,很善于遗忘。日本人有机会了解人类所有可能经历的苦难。不管胡主编和同僚们怎样宣扬日本威胁论,还是掩盖不了这个事实:日本是地球上最不可能挑起战争的国家之一。据说东京是地球上在文艺作品中被毁灭最多次的城市,我想绝大部分这类作品都是日本人创作的。正因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已经如此丰富,他们已经不太会为猜测末日的任何可能性而感到兴奋。现代的日本选择把自己埋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之中,选择中产阶级的生活把自己麻醉。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中产阶级生活的失落、中产阶级价值观的崩溃,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这本书所讲的正是有关这样末日的故事。
  •     我坐在駕駛艙裡運籌帷幄的操控著飛機眼前是一片藍藍的天和白白的雲像是永遠吃不完的棉花糖我是最厲害的機長突然 一陣逆流飛機就要墜落只聽見叮鈴鈴的警鈴聲我有些害怕的閉上眼睜開後我怎麼突然就成為了大人
  •     看完,有一种难以言状的心情。我承认自己并不是个喜欢看漫画的人,却因为喜欢一个人看了这本。我承认,自己是想,通过这本去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到头来,窥探的,却是自己。每个人,都会有那种平凡的小瞬间吧。平凡,可是却能让自己突然去思考了人生。每个人,内心都有对生活小小的感慨和悲哀吧。在看这本的时候,我的心一直很安静,安静得沉重,沉重得绝望。可是,到每个故事的最后,却都是一种看到黎明和阳光的感觉。其实,那种悲观之后,都是乐观和淡淡的微笑吧。曾经,我也以为只要闭起眼睛,就可成为任何人。如今,我也多么希望睁开眼睛发现这一切都没发生,就这样回到了孩提时代。其实,世界末日和黎明前,同时都存在每个人的心里吧。所以,你的心里,其实也是如孩子般干净纯澈的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最喜欢东京,黎明前,多美好的人生,周日下午六点半,其他短篇也多少有几个片段有触动。听着the best pessimist 看这个超级超级棒。关于已经长大还未成熟的,疲惫现实与英雄梦想的,平静日常与回不去曾经的,城市人的寂寞与温暖的那些老生常谈总是能戳到我。看老师的漫画,就像等着黎明,看天空一点点亮起来一样。不管经历过怎样的黑暗,黎明总会公平地来到每个人的面前
  •     「现在的自己,最终还是只能做现在的自己而已吧.」
  •     用力有些过度
  •     昨晚停电的时候看完的,想起某时的一些人
  •     画工和台词都设计得很好。很有逼格的一个小说。
  •     无论故事还是画面都很赞。有点冷漠有点疏离有点绝望,但果然还是怀着一颗慈悲的心在每一个黎明相信着美好,努力传达着温暖,这个世界还是值得期待的,对吧?
  •     以这本的H量来说,我全程公共场合看完,心也是蛮大的。
  •     真的是好久好久没有看过漫画,以为早就过年龄了,可是在“院子故事”无意间翻到这本还是情不自禁看完了。看上去风轻云淡,实则才真的是人生的故事集。去找他其他的来看
  •      Night after night, I waited in the cathedral of spells.
  •     看完百感交集。
  •     本來只準備以小清新的心情去看的,結果看出眼淚來了,也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小清新嗎。如同相信著世界末日一般的絕望和愚蠢,但是人果然還是要相信著什麼比較好呢。
  •     真够矫情的,引来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孩叫喊着,啊,这世界还是可以期待的吧。。。。
  •     青年漫万岁
  •     听宋冬野不如读淺野一二O
  •     可怕,触及了自己灵魂中最柔软的部分……才怪!
  •     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
  •     没办法随便定义的漫画
  •     夏日尾声的夕阳让我想起城堡的结尾。
  •     Night after night, I waited in the cathedral of spells.
  •     “总之,世界既没有像当时的我所想象地变好或变坏,今日也如往常一般,在许多人的欢笑以及许多人的哀伤中,就这么理所当然地来到并且经过。”只有短短的一卷,却许多交织的故事,一滴滴展露生活
  •     虽然黎明对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降临,但是每个人所遇到的黎明一定是不一样的。
  •     有一天,我是不是也会变成他们其中的一人呢?
  •     最后一篇是黎明(ps:浅野也是一个希望过漫画之神附体的人呢..)
  •     画着孤独,回忆着童年的文艺电影
  •     无感
  •     说了句我回来了拉开我们再度离别的序幕,仿佛只是告诉你,我还记得你,希望你也记得我,再见。
  •     疏离感
  •     http://manhua.dmzj.com/shijiemoriyulingmingqian/
  •     最喜欢这种懒散又不堕落的调子。《周日下午六点半》的叙事手法点个赞。作画太良心了,极喜欢浅野老湿的光影处理。
  •     闲的没事重翻了一遍,比上次少了些恶感。画风尚属温暖平易,对白漂亮,对人与事的观察也不算迟钝,努力深入人物内心描写生活的孤独与自我的超然,整体氛围让我想起村上春树,当然也包括两人共同的愚蠢之处。
  •     太美了 看到的第一眼就忍不住马上订了一套正版
  •     無從打垮世界,但也不被世界給打垮。
  •     听过一句网络上很出名的话:没在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对于那些孤单的在深夜里格外难过的人来说,黎明到来之前或许真的是世界末日也说不定。但是浅野一二零之所以是个温柔的漫画师的原因就是,他会告诉每个看他漫画的人,黎明一定会来到,即使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迟到,但是一定会来的,阳光会重现照射在你脸上的。干巴得啊!
  •     看了很压抑,有一些不是很懂,以后有机会重看
  •     文艺+色情。文艺闷骚男想象中的青春。
  •     作者对H的执着追求,有种国产西北文学的既视感
  •     我就是很喜欢浅野的这种风格(哭
  •     日本式的忧伤,初觉惊艳,久觉温吞。
  •     多年前看过CMJ画过的几个温情脉脉的短篇,风格与之如出一辙。年轻人的愤怒、忧愁、迷茫、失落也是中外同调。不过对于熟悉CMJ风格的读者来说都认得出那是他藏起獠牙时的样子,愤懑是溢于纸外的,所以我猜想浅野一二O也有其极度愤世的一面才对。真正的文艺是会陪着你一起发出反抗的怒吼,也会拉着你的手,流着泪告诉你一切都会过去的。
  •     略诡异啊
  •     “在眼前的人潮之中…… 无论是她, 或者是不知何时失去的某些东西, 对我而言, 是否都已经无法再找回了呢?”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自己曾拥有过什么。而那恰恰是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多么讽刺,重要却被糟蹋。对此,我无比后悔。我也成为不再重要的东西。人啊,总会找到自己觉得重要的东西,只要有相信的东西,就会感到幸福。
  •     其实在尽量无视或者避开自己的负面想法,但是不断挖掘用多个角度去讲述自己的这种想法的话也许并不坏。看了之后这样觉得。
  •     难忘《东京》里的时光机
  •     不适合曾经或现在有抑郁症的人看,会不舒服。
  •     实验性表达方式颇多,有时候不太get得到,浅野老师匠气还是重了点
  •     我喜欢这书的编排结构,很有想法,互为表里,故事蛮好的
  •     A子和东京两篇绝赞,其他的未免太小资了……
  •     第一眼很惊艳,隔了一天接着看又觉得实在不怎么样,仔细想想,还是因为这种短篇集的质量参差不齐。1
  •     冷淡 绝望 希望 新生
  •     不就是本鸡汤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