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中华民国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214044563
作者:[美] 柯伟林
页数:356页

章节摘录

  经济萧条与有限的成功  “中国研究学会”对一个巨大而尚待开发的中国市场表现得极为乐观。理夏德·威廉在1930年出版的《中国经济心理》,布鲁诺·里施(BrunoRisch)1930年出版的那本论述外国机器在华市场的著作,以及工业联合会考察团那份广为流传的报告,都是在往升高的期望上煽风点火。  尽管考察团的报告和工业联合会的文化宣传活动均强调开拓中国市场需要较长的时间,但也面临着不少急功近利的压力。有人声称,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转变的阶段”。如果德国工业界不能尽快在那儿扎下根来,那么它定会被关在未来的大门之外。另外,当德国产品的出口需要随着经济萧条的到来而日益增长之时,渗透中国市场的需要也显得尤为迫切了。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指出,德国工业界对中国市场“固执的乐观主义”,是出于其“不惜任何代价逃避一场严重经济危机的愿望”。德国国家银行董事,也是考察团成员的席佩尔说得更直截了当:“只要在对中国出口上加一把力,德国巨大的失业率就能一举消灭,信贷问题也能因此澄清。”  信贷确实是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一些公司曾要求国家为其参与中国建设的合同担保,但都遭到拒绝。自1929年初将可能实行的贷款策略明确表述之后,信贷的短缺就变得尖锐起来。从那年起,战后德国工业依赖甚殷的美国短期贷款降至1928年总额的20%,同时早期的贷款也到了偿付期限。因而,德国大公司的工业投资从1928年的15亿德国马克降到了1929年的11.7亿,1930年再降至9.07亿,到1931年更降至只有5.22亿德国马克的低点。

前言

  中德关系史,是近代中国对外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中国史学界在这方面缺乏研究。80年代初,各地学者开始关注民国时期的中德关系,整理出版了一批资料,并发表了一些研究性的论文,为促进中德关系史的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是,与西方国家’学术界比较,近十多年来我国中德关系史的研究,进展仍然缓慢,成果亦不算多。德国、美国的历史学者,都已对中德关系史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郭恒钰教授、罗梅君教授,德国柏林洪堡大学费路教授,法国弗赖堡大学伯恩·马丁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柯伟林教授等,都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其中,柯伟林教授的著作Germany and Republican China,代表了西方学术界在这一领域中的研究水平,在国际学术界有良好的影响。陈谦平、陈红民、武菁、申晓云四位民国史学者,将这一重要著作翻译成中文出版,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相信它对中德关系史的研究,会起有益的推动作用。  近代中德关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复杂的演变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德两国之间只有一些简单的海上或陆路商业贸易往来。鸦片战争以后,德国开始积极参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和划分势力范围的侵略活动。但是,很长一段时间它并非侵华活动的主要角色,而是跟在英、法等国后面分享一杯羹。19世纪以来,随着德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德国帝国主义迫切需要向海外扩张,因而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的掠夺。

内容概要

美国东亚研究会主席,哈拂大学教授。

书籍目录

鸣谢
绪论
第一章 1914年之前德国在中国
第二章 德中关系的重新起步
第三章 联系的建立1926―1931
第四章 国民党的工业战略1931―1933
第五章 新的关系1933―1936
第六章 朴素、法西斯主义和“新生活”
第七章 德国与中国的现代化1935―1937
第八章 尾声1938―1941
结语
缩略语
参考书目
新版译后记

作者简介

1927年南京民国政府建立后,蒋介石在积极依靠美国、日本的同时,注意发展同德国的关系,寻求德国的军事、经济支持,稳定本身的政治、军事统治。作者利用了档案、回忆录等资料全面研究了这一时期的中德关系,对于我们研究民国历史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德国与中华民国》目录
第一章 1914年之前德国在中国
第二章 德中关系的发展
第三章 关系的建立1926-1931
第四章 国民党的工业战略
第五章 新的关系1933-1936
第六章 朴素、法西斯主义和新生活
第七章 德国与中国的现代化
第八章 尾声

图书封面


 德国与中华民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过年,没带几本书回家,不知是过年鞭炮的气氛,还是寒冷的天气,鞭炮的热闹和电视里的喧闹,让人变得浮躁起来,看不下书,或许这就是过年,尽管自从长大似乎就不怎么向往和憧憬过年了,热情已然不在,很多时候像是在应付。 书翻阅着看,其中还看了电影《末代皇帝》,书中再次提到,对于1911年在清王朝崩溃的基础上,中国不可避免地要卷入国际激流的漩涡,是一种危险与希望同在的现实。中国人引入外国模式的一种方法是将其作为“主义”,即作为普遍适用的政治或哲学框架而引进的。立宪主义、共和主义、社会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20世纪30年代某些国民党领袖的眼里,法西斯主义是一种动员和寻到民众的好方法(新生活运动)。 19世纪60年代,大英帝国在华拥有垄断的地位;20世纪的最初十年中,日本能够轻易地使中国找到一个可供借鉴的模式,它提供了易于接触西方技术与思想的机会,日本短期内的进步,已经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一跃而成一个强国;1928年-1938年国民党统治中国的十年,这是德国影响中国的十年,中国为重整军备的德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战略原材料(特种金属钨),在军事和工业方面频繁交流;40年代,美国成为了自由中国的头号伙伴,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抗日战争;1950年代苏联在中国具有压倒性的影响力,其中的确包括一个具体的“苏联模式”的经济发展计划。中苏意识形态。 军事现代化,自清代起,按西方模式组建中国的武装力量已经成了国家生存的先决条件,在解除了苏联顾问后,对身为军人的蒋介石来说,没有什么能比转向德国这个世界上主要的武器出口国和传统的军事科技强国更自然的了。中央军,主要问题,人数太多,精锐太少,蒋介石想用将军队之舟与水相分离的方法,避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危险。而蒋所需要一支既能统一国家、又能抗击日本侵略的军队,然而穿上德式军服并不能给这支军队带来威望和声誉,声望是要靠战场上赢得的。而且蒋介石多年经营的新式的军队(先进的德式装备)在1937年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军事现代化更大的困难是资金,资金只能通过原材料的出口换回。中国对德国出口的产品依然是她所独有的未经加工的原料。在1932年以前,满洲的大豆和豆制品在对德出口中占有统治地位,但日本占据东北后。为了补偿这一损失,1934-1937年中国芝麻、花生以及其他油料对德出口成倍地增长。然而,最引人注目地改变还是金属矿方面的出口。锑和钨是两种最重要的战略出口金属,锑的一个重要用途在于使用于制造弹药的特种铅合金变得坚硬。对于钨的全球性抢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它首次被德国人用于切削工具并使军火生产大大增长。钨于“一夜之间成为所有战时金属中最重要的”。在已知的所有金属中,钨的熔点最高。钨铁的首次制造,以及克虏伯公司在20年代生产出碳化钨,并取得了这种“军事金刚石”的专利。它被进一步用来制造生产装甲、穿甲弹、枪管和飞机所需的坚硬、抗高温的钢材,它也可以用来制造电话机、灯丝和钟表零件。中国有丰富的钨矿藏,1933年,中国生产的钨占世界产量的一半,气候和经济方面的条件也有利于中国的钨矿开采:钨矿地区温暖、潮湿的气候致使沉重的石头风化侵蚀,钨矿砂终年暴露在外,大部分能由廉价的手工劳动来开采。(最主要的是钨)钨矿业,1934年后,黑钨矿开始向北方出口,国家逐步开始统制,江西大余县西北约10公里,离广东边境约20公里的西华山,有一块世界上最大的钨矿床,在政府统制之前,矿区被划分许多小块,每一块独立经营,漫山遍野充斥着杂乱无章的露天矿区和浅矿道。像采矿业本身一样,矿砂的备制过程以中国特有的手工劳动方式来进行。用锤子将含矿的石头敲成小块,然后将矿砂到进漆黑的竹底篮子,放进一个大水箱里使劲摇晃、颠动。这个过程重复几次,矿砂便从石头里分离出来,沉到水箱底部,看上去更像黑砂。(听说至今我们老家还有人在延续这种古老的纯手工方式开采钨矿,用着生命和体力换取大米和食物)。这时矿砂的氧化钨(WO3)含量50%。然后将矿砂卖给政府加工厂,工厂里通过一个简单的磁性分离器提取锡,再把矿砂放到一个特制的炉子里熔炼,去掉砷(砒霜)并将之作为副产品加以回收。书总是能带给你,令人赞叹的知识和崭新的视野,所以摘抄写书中的知识点,记下来。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云云……蒋介石想用将军队之舟与水相分离的办法,避免这种危险。他对军队的社会作用有如下看法:军队可以成为全民团结与遵守纪律的道德楷模,它的“精神”足以成为民众的榜样。更重要的是,他试图通过集中供应和使用所有物资的办法,从物质上把军队与社会分开,以此来改变中国军队有史以来的地下地位,军队历来是靠人民供养的,人民视之如瘟疫。回顾过去,人们就会发现,这是所有力图创立一支成功军队的中国当权者所能选择两条途径之一。另一条是毛泽东的路线,要使军队成为人民的一部分。毛比荀子更高明,把军队融入民众之中,他说:“军队是鱼,人民是水。”…………今天的中国仍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一支用世界级水平训练和装备起来的职业化军队,能够抵御现代化军队的入侵吗?或者说,在中国相对贫穷但人口资源丰富的条件下,防御性的“人民战争”真实合乎逻辑,且在政治上也算是明智的选择么?作者是个美国人,从这些文字也能从一个侧面了解美国人是怎么看待中国军队的……
  •     读了作者的中译本序言,击节赞叹,期望值陡然升高。但读完全书,多少有些失落。不知道是柯先生所受的经济统计知识训练不够,还是受困于原始统计资料的缺乏,一些及重要的经济数据缺乏参照对比性。比如,作为重点话题的矿产钨,柯先生只列举了中德钨交易的绝对数量(还是二手数据);但是,这些钨价值几许(提到了价格暴涨10倍,但无具体数值)?占中德易货贸易的价值比例是多少(或者说,相当于换回了多少飞机大炮)?各年度中国钨在德国军火工业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如何?等等。没有这些数据,就失去了理解当时的中德政治军事关系的价值参照系,也失去了作者阐述观点的必要佐证,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总之,这篇中规中矩的博士论文,前言与后记都很犀利,目前尚无可替代的论著,可列入近代史必读书目。

精彩短评 (总计37条)

  •     最有趣的是第八章 朴素、法西斯主义和“新生活”。钱端生、丁文江、蒋廷黻、陈之迈等人30年代对于德国式独裁的倾心:“我们无需隐瞒,我们正需要中国的墨索里尼,中国的希特勒,中国的斯大林!”
  •     如果不被日本侵华打断,民国师法德国当亦能走上光明大道,且与美国相比,德国军事理念就像那身德式军服一样更为适合中国军人。
  •     很细致,结论部分写得尤其简练精彩~
  •     此书是费正清学派的代表著作。也是对柯文《中国发现历史》强调中国具有“特色”,强调东西差异观点的一次有力还击。看过此书你会惊讶的发现此文的核心观点竟然是“要想和中国人打交道,首先你要给他们面子。”——这就不难理解沈阳中德交流节上,为什么德国人诸多”抬爱中国人“的举动了。现在日本和德国,美国的一部分人始终是最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国家。这点一定要警示
  •     原来的译名蛮合适的……建立在军事经济上的两国交往发生在德国和南京政府之间,没有太多我想象中的对社会各阶层的互动和文化影响……如果有,也是使两国关系密切起来的前提,蒋对统一、民族复兴和面临日本军事威胁的需求,总之是极好的书
  •     “我们无需隐瞒,我们正需要中国的墨索里尼,中国的希特勒,中国的斯大林!”——类似的描述在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也可见到。巧合的是,这批人恰恰是深受西风熏陶教化名校出身的社会精英,所谓当今“波士顿人”的祖宗
  •     中德日的关系好复杂 呵呵 航院当年还是希特勒和蒋公合作的时候建设的风洞呢 就在清华 呵呵 还有一个不错的楼耶
  •     两个地缘政治方面关联不大的国家,以未来战争为目标的紧密关系,在战争中走向破裂。
  •     历史已然证明与德、美为伍远胜于和苏,而结局恰恰是后者,虽然这都是徒劳的挣扎,解救国运的终是世界潮流。
  •     回顾历史,我们总是不禁会想“假如……”,“假如双方在最终爆发的那场战争中都能打得更出色的话,中德关系会演变到什么地步。”历史没有给中德继续合作的机会,令人惋惜……
  •     内容广度,材料丰度,分析深度远过《敌乎,友乎》。揭示了大炮公联俄的时候不忘联德联日联英美;蒋公和德国的意识形态共同度。D829.516/4924-2
  •     2016已读55。看得如痴如醉,第六章和结尾部分相当出彩。几个点非常有启发意义:1.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在30年代的中国精英阶层引发了广泛关注,但不同群体对其理解存在区别,从而导致中国并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法西斯运动。“新生活”运动是蒋介石试图全面控制国家党政军事务的尝试,虽受德国的影响,但其基础在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2.八一三抗战和南京保卫战令蒋介石损失了宝贵的新式整编军,使其再度沦为依靠派系统治的领袖,为日后的败退台湾埋下伏笔。3.希特勒上台之后奉行的强权政治和纳粹政府在世界战略上的鼠目寸光断送了十年蜜月。4.抗战的全面爆发,一方面在于日本对中国的低估,一方面则源于中国对自身实力的高估。
  •     这本书就是拿来打FF黄金十年脸的,中国工业现代化之艰辛可见一斑。另外为30年代的围剿提供了另一个解释的角度。
  •     不知是否因为资料匮乏,此书给人一种蜻蜓点水的泛泛感,很多关键性数据并未列出。内容偏重工业与政经领域,对于军事方面的合作与成果就一笔带过了。这本书即便是目前为止有关题材最全面详实的著作,仍远远不够。这一题材似乎还需要更多更深入更细化的研究。
  •     总有很多不知道的历史
  •     一段被忽视的历史
  •     读了第六章
  •     没想到湘潭那时有如此多的建设计划
  •     以史为鉴,国共历史上许多相像之处,值得学习,值得警醒。德国精神自从民国时期确立以来,形象一直没有改变。当代中德仍有广阔的合作空间,因此类似的政策也继续进行着。此书总体说蛮有意思,但是有些偏。注重军队建设和钨矿开采,但是缺少数据。其他方面描述也较少,因此遗憾。不过的确开阔了视野,值得一看。
  •     此书是费正清学派的代表著作。也是对柯文《中国发现历史》强调中国具有“特色”,强调东西差异观点的一次有力还击。看过此书你会惊讶的发现此文的核心观点竟然是“要想和中国人打交道,首先你要给他们面子。”——这就不难理解沈阳中德交流节上,为什么德国人诸多”抬爱中国人“的举动了。现在日本和德国,美国的一部分人始终是最了解所谓“中国特色”的国家。这点一定要警示
  •     比中德关系更有趣的部分是侧面摆明了花生米为什么会转进到小岛上去。“毛比荀子更高明,把军队融入民众之中,他说:军队是鱼,人民是水。”显然应该让果粉们也来读读。
  •     关于所谓“黄金十年”里,德国跟中国关系史的名著。充分运用德国、美国和中国海峡两岸的历史档案,详细论述德国在民国政权建设、经济军事发展和意识形态构建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书中关于两国关系的分析,都基于各自国家利益和国内外形势的变迁而展开,更结合国民性与国民心理进行论述,非常让人信服。
  •     在我看来好的历史书有两类,第一类以思想见长,比如说《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第二类以史料见长,比如说这本。在写中德关系的论文,翻了好多本这本最有料了。
  •     书本身内容不错,不过这浓浓的翻译腔熏到我了……
  •     全书的翻译大体算是流畅,以陈红民先生翻译的前三章最为出色,不仅翻译流畅,且对原著的史实错误进行了更正。而申晓云翻译的第四章可以用恶劣来形容,让人不禁怀疑是柯伟林的英文不好还是申晓云的英文不好?最后才明白,原来是申晓云的中文不好。译者直到第七章才想起来解释“合步楼”。而三章之后,译者基本没有对于原著的史实错误进行更正。比如原著引用荀子“民犹水”一句,但原著的引用并不准确,其所引出自《孔子家语》。荀子原句为“君者,舟也”出自《荀子·王制》。
  •     一直赞慕魏玛民主的钱端升转而拥护集权政府,陈之迈,丁文江,蒋廷黻都拥护独裁,除了胡适对民主无力的表扬。蒋介石,梁启超,曾国藩:道德完善的领袖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
  •     国民党黄金十年的重要依据。不过抗战的准备确实是值得关注的,比如晋绥与河北的准备
  •     1984年,34岁的柯伟林时任助教,凭借此书为世界汉学家瞩目,至今在此领域内竟还无人超越,不禁佩服
  •     蔣介石苦心經營了十年的新編德式部隊,卻因為与日本倉促決戰,六個月內損失六成。德國也因為希特勒的盲目,損失了德國軍商界在中國艱難擴大的勢力。不僅失掉了來自中國的珍貴戰爭礦藏,也失掉了自己的軍工市場。法西斯的東漸在中國卻是一種誤讀。沒有法西斯的運動,而只有法西斯的統治。好書。
  •     William Kirby does not fit his position and reputation.
  •     思路清晰,主次得当。不过55-70页印重复了,太不小心
  •     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战争的首要问题
  •     有关于民国的我们以前很少提及的一面。
  •     就喜欢这样的国关史。有人,有事,有情。
  •     纳粹德国对中国现代化的帮助算是很大的。但希特勒向来鄙视中国人,不少中国人却一厢情愿地编造些段子。不过,如果当时中德苏能形成轴心,冷战或许会提前而且更加持久吧。
  •     : D829.516/4924-2
  •     当时的中国民国只能靠出卖自己的资源来获取别人的帮助,吾辈当自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