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情悟道说红楼》书评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40768638
作者:李晓雪
页数:339页

另眼看红楼

《红楼梦》至今看了三遍,最早一次是在小学六年级放暑假,那个等待升初中的长长的假期,捧着厚厚的书似懂非懂看了一遍。竟也违反了少不看红楼、老不看三国的古训。为什么少年不能看《红楼梦》呢?我理解,庞大的组织结构和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还有宝黛钗的爱情,让一个少年无法理解和体会其中的奥妙。如果将来我的孩子想在少年时读红楼,我也不会阻止他,能早早体会这本伟大的文学瑰宝的魅力,体味这本巨著带来的欢畅,是人生一大幸事。这一次借由李晓雪的著作又一次重新疏理了《红楼梦》的脉络,在她的带领下,又一次领略了《红楼梦》的伟大魅力。李晓雪应该是精读过多遍《红楼梦》的,里面的情节和细节熟记于心,了然于胸。古往今来评价和分析红学的书籍不胜枚举,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分析的著作均有涉猎,要想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红楼梦》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李晓雪从几个主人公的情感纠葛入手,解读他们的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并加以评论,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红学世界,这里面有李晓雪的情感蕴涵和价值观,因此读起来更有趣味。应该说,李晓雪完成了一次拆书之旅。所谓拆书,是把书的结构与内容,结合理解和实践,对原著作进一次再塑造。但拆解这样一部鸿篇巨制谈何容易,如果不能对原著作的内容驾驭和掌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完成这次解读工作的。作者从宝黛钗的情感入手,拆解这三人的喜怒哀乐和悲欢情仇,刻画得丝丝入扣。在她的笔下,又一次感叹宝黛的爱情,体会他们爱而不能的悲凉。爱一个人,恰好那个人也爱,但是各种现实的屏障又让他们的爱情成了永不能逾越的鸿沟。所以,李晓雪对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情感分析着了更多的笔墨,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这是我对读《红楼梦》最真切的感受。常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如果到一个荒岛上,只能带两本书,会带什么?对我来说,其中一本肯定是《红楼梦》,我太需要时间把其从头至尾再细细看一遍,对里面的诗词和隐喻细细琢磨。当我又重温这部书中的片断,不禁感叹曹雪芹的文字魅力,人物刻画、对话描写,不多一字,不少一字,恰到好处,这样的功力非一般人能比。解读《红楼梦》的书很多,而这本是从女生视角、宝黛钗的爱情入手,从另一个侧面看红楼。

《红楼梦》的另外一种解读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也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是中国的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以至于以一部作品构成了一门学术性的独立研究学科——红学,这在文学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红楼梦》无疑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以至于问世以来,使得无数大师、学者迷恋其间。而李晓雪认为,《红楼梦》的最伟大之处:在于开示了因情悟道的法门。在她所著的《因情悟道说红楼》,她就是这样解读《红楼梦》。从这个角度切入,真的是很有意思,也觉得很新鲜。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情感贯穿其中,不难理解。但如果说是一部道书,有很多人就不一定认同。 “道可道,非常道”,《红楼梦》中处处藏着道的玄机。在这些道学思想的引领下,李晓雪和读者们一次次领悟到慈悲与觉悟,以至于让我每每看到书中文字,便满含热泪,感叹慈悲的伟大。“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因情悟道的法门正是《红楼梦》的主旨。这一法门填补了宗教的空白,为人类探索情感世界以及走上觉悟做出了深刻的探索与指引,它伟大而不朽的价值值得我们继续认知。《红楼梦》中一开始就是《好了歌》,把人生的很些东西都说明了了。《红楼梦》中的所有人物的命运,都辉映着道学的思想,每个人都有他的必然性。有因就有果,种什因结什果。《红楼梦》言情,千古一绝。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缠绵悱恻的爱情。《因情悟道说红楼》这本书紧扣《红楼梦》的“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这一主旨,通过对几个主要人物的分析,力求揭示出修证的路径,其中涉及到爱情、性爱、友情、文人情怀的剖析,以及对世间权利与灵魂堕落等的探讨,也堪一绝。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一章中,黛玉这从胸中喷薄而出的《葬花吟》,缠绵悱恻、反复感慨,展现了敏感生命极为复杂丰富和惆怅悲愤的情感,随着一句句诗词在情感上的推进,对生命归宿的探求也在层层深入。李晓雪这样解读:那怜春、惜春、恼春,对红颜易逝、生命飘零的感伤,与无人怜惜的凄冷、风刀霜剑的炎凉和净土难觅的悲愤,层层叠叠的在心头翻涌,这波涛一浪高过一浪,使得满腹的愁思象横天的飞瀑,直泻万里!难能可贵的是,在《因情悟道说红楼》这本书中,李晓雪是将“情”和“道”捆在一起解读的:“风流冤家”是前世的宿命,这宿命是未偿的情债,有债就需得要还,不还无以了结。宝黛的情债竟是如此特别,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宝黛的爱情悲剧向我们揭示了爱情的虚幻,更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虚幻。宝黛爱的深处竟成了人生痛的深处,这至真至深的爱情最终却连同黛玉的生命一同逝去了。最终,宝玉远离了颠倒痴狂,洞彻了宇宙的实相。经历了如此的幻缘,宝玉自会完成“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的生命探索,也许这才是爱情对生命的真正启示。编辑是这样推荐《因情悟道说红楼》这本书的,抄录如下:1、本书由情入手,独辟蹊径,回归红楼,深入到人物心灵世界,围绕情爱、世道、人心、悟道,进得去,出得来,呈现一个原汁原味、五彩缤纷的红楼世界;2、本书文笔优美、语言纯净,充满哲理,将文学之情与哲学之思融为一体,由情入道,开启生命智慧之门,打开灵魂之窗,让人领悟到一个别开生面的红楼世界。

因情悟道

说实的,读完这本书后我久久不敢动笔写评。这其中最大因由,是因为我惶恐。因为纵使我认真地读了这本书,读过之后对整本书的思想都还一知半解。我想我这等凡夫俗子之人,整日于俗世之中打滚营生,庸庸扰扰的生命,灵魂里终究缺乏那一丝追寻道法自然的慧根哪。《红楼梦》这部伟大的鸿篇巨著,也许是作者曹雪芹自身的人生经历,见证了大家族的没落潦倒,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人事,盛世的繁华,潦倒的悲凉,世态的炎凉感同身受。把这一切经历的情怀倾注于文字里,成就了伟大红楼,这样一部折射出没落时刻生活全部真实影子的巨著。难怪称一部红楼就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五味杂陈的人生。于是这样一部伟大的红楼作品,自她问世以来就一直吸引着无数的红迷去解读。尽管我也曾读过刘心武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以及王蒙老师的《王蒙的红楼梦》,领略过这些红学大师对红楼的不同解读。然而像李晓雪这本《因情悟道说红楼》那样从儒释道方面解读红楼,以情入手,循情契入一条宗教修行之道,引领有慧根者修证通向圆满之路,这真真是新鲜而另类啊。“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各自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感悟,阅读就有了永远说不完道不尽的各种解读。于是我特别地留意了一下作者李晓雪的介绍,“信仰佛教十余年,专修数年。从事对佛学、国学文化的弘扬”。一个修佛虔诚者,难怪她能够从红楼中悟得证道。尽管我不是那么容易理解她的解读,但我还是确信她的思想证悟可以使人开启一道心境清凉之门的。因情悟道。李晓雪的解读,在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结当中,宝钗始终是心明如镜的。虽然她同样爱着宝玉,但她完全了悟爱不是拥有,而是成全,所以她只在门外观望,以美好娴静之姿态成全宝黛爱情。不忧不忌,怡然接受,以一份慈悲情怀接受命运的安排。于是李晓雪这样评价宝钗是:了悟了宇宙真理,了悟了永恒虚空和短暂存在,所以她安住在实相里,无一丝执著与期盼,不被无明搅扰。不受执著困扰的生命获得无分辨的智慧…..所以能够超然于爱情苦乐之上,使生命充满喜乐。还有剖析宝玉自由自在任凭来去的洒脱人生和黛玉充满诗情的生命,无不开启着修证之门……读这本,你必须要静心阅读,还必须要有那么一点证觉的慧根,才能有所悟识。

淡极始知花更艳,任是无情也动人

《红楼梦》,可能看了三遍了吧,每看一次感受就都不一样,每看一次也如新看一般,领会也大不同。这是一部值得读一辈子的书,值得看了又看。它像是一部百科全书。它的好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就是心头喜欢。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前边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因情悟道说红楼》这本书也对主角之一的薛宝钗的人生境界进行了分析,作者就宝钗的性格、为人处世等进行分析,“愿我们能像宝钗一样无畏的对生命进行探索”,李晓雪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薛宝钗。薛宝钗一出场,曹雪芹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薛宝钗给我很深的印象,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 《因情悟道说红楼》这本书也对主角之一的薛宝钗的人生境界进行了分析,作者就宝钗的性格、为人处世等进行分析,“愿我们能像宝钗一样无畏的对生命进行探索”,李晓雪让我看到了另外一个薛宝钗。《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长期以来,在《红楼梦》所塑造的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中,宝钗无疑是最难定性的一个,人们无法简单的将她划入“好人”或“坏人”的行列。对于宝钗,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作为评语再好不过。她既是“无情”的,也是“动人”的。


 因情悟道说红楼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