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出版日期:2015-7-1
ISBN:9787510828724
作者:廖信忠
页数:423页

内容概要

廖信忠,来自宝岛台湾,现居上海。百万级畅销书作家,在大陆最畅销的台湾年轻作家,也被读者评价为最会写台湾的作家。
2009年11月出版《我们台湾这些年》,轰动两岸,登上畅销书榜首,超过上百万册的销量,被誉为六十年来第一本让13亿大陆同胞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2014年4月出版《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2014年11月出版《我们台湾这些年2》。

书籍目录

基 隆
基隆,是一座阶梯的城市,每天在海潮中苏醒,轻拍的白浪,仿佛是母亲温厚的双手;腥膻的海风,是记忆风化过后唯一留下的气味。
台 北
每次看到关于台北的文章,笔调很自然很莫名地就变得文艺地、充满小清新式地淡淡忧愁起来,仿佛台北就应该是那样的。
新 北
新北的市区和台北市区明显比不上,但是那些自然风光,人文情调,却经常是世界级的,恐怕,这才是新北市最自傲的地方。
桃 园
作为台北的卫星都市,桃园最大的特色就是没特色,什么都跟台北很像却又少了一点什么。
新 竹
新竹古称“竹堑”,是台湾北部最早开发的地区,但它又有个名气更大的名字——“风城”。
苗 栗
苗栗的观光主打就是客家小镇风情,越来越多的台湾人每到周休二日,就涌进这些山中宁静小镇,偷得浮生半日闲。
台 中
白天的台中,就跟温驯的小绵羊一样,可是一到晚上,台中就变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那样奔放。
彰 化
若认真在这里生活,清新微凉的空气是每天早晨的惊喜,便宜大碗是乡下人做生意的诚意,这里有点乡下有点热闹,还有点可爱。
云 林
南 投
嘉 义
台 南
这种介于鲜明与淡远之间、悠然静默但却踏实的存在,是台南的特质,也是台南人的特质。
高 雄
高雄是个有山、有海、有城市、有乡村,有现代文明和传统保存的市区与郊区,族群语言多元、信仰文化悠久的南方大地。
屏 东
金黄色的耀眼阳光,透过白色云朵,刺眼却温暖地照射在这美丽的土地上,那美得如画一般的地方,是充满绿色的屏东。
台 东
云雾缥缈在纵谷间,骑着自行车,穿过金黄的油菜花,处处见到生活的惊喜与美好。台东,那是个会让人自然而然放松下来的环境。
花 莲
来到花莲出了火车站,很快你就能感觉到这里的步调,就是“ 慢” , 慢慢走、慢慢看、慢慢地活。
台11 线
环台行程中的青春热血公路,尤其是骑车环岛者,绝对不可错过这一段,如果你觉得你的旅行离不开海洋,那么你就走一趟这里吧!
宜 兰
宜兰自古以多雨闻名,台湾有俗谚云“竹风兰雨”,就是描述新竹多风而宜兰多雨的现象。
澎 湖
澎湖是个多变的地方,有纯美的沙滩,有清凉如碧的海水,有生猛的海鲜,还有丰富的历史文物,就像散落在台湾海峡蓝色海洋中的宝石。

作者简介

经常有大陆的朋友跟我分享他们去台湾的旅行,我突然发现他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台湾。我去书店买了大量的台湾旅行书,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我决定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角度写一本与台湾有关的书。
26万字,19个地方,从台北到澎湖,从城市到小镇,从热门景点到夜市、码头、老街、环岛公路、庙宇、高山族区、铁道,从台湾小吃到太平洋的风,从台湾的人到台湾的民俗,从台湾人的真实生活到台湾的小故事,从街上随处可见的现象到台湾的历史,我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了我从小认识以及热爱的台湾。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先后读过一些关于台湾的书籍。我有时会暗自问自己:为什么对台湾有种独特的情愫?因为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好奇台湾,喜欢阅读台版书,喜欢阅读与台湾有关的一些书籍或是新闻事件。原因有几:一是有好友生活在台湾;二是从小了解的那些关于台湾的历史,始终让我觉得台湾就像是一位与母亲分离的小孩,明明知道他就在那里,可是却无法一下子拉回到身边。但是我们都还是会一直相信,孩子早晚会回到母亲的身旁。即使暂时是分离的,但是心依然是牵系在一起。三则是因为台湾独特的海岛地理以及海洋性气候,造就了那里独特的物种和风光,作为一个吃货来讲,我会记挂台湾水果还有那些馋人的台湾小吃。所以一遍遍地跟自己讲:我要去那里。我要去台湾!小时候的笔记里夹着的台湾的风景图片,一次次地翻看,深刻地印在脑海里。友人们去台湾,也总是寄来问候的同时夹带着海岛的气息让我们越加向往。廖信忠,一位来自台湾的青年作家(七零末生人)出版过《我们台湾这些年》、《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畅销百万册,他从客观的视角用文字搭起祖国和台湾岛之间的桥梁。如今,我读到他的这本《这就是台湾 ,这才是台湾》,是他以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角度来写台湾,不是单纯的旅行指导书,它远比一般的台湾旅行指南更深入。书中按台湾的地理、行政区域划分,描写了台湾的19个地方。而每个大地方下面还有各个小地方,从城镇到乡村、从热门景点到街区公园小巷夜市,既写台湾的自然风光,也有台湾的风俗文化,还有台湾的各式美食小吃……是廖信忠自己从小了解、认识并且喜欢着的台湾,他以主人的身份在带领客人参观自己的家,又好像以兄弟姐妹的身份在陪同自己的亲人来了解自己现在的居住生活环境。一幕幕拉开,不是苍白的走马观花式的介绍,而是能看到有融入了人文情感的兼有真实故事或是民众之间一直流传着的神话故事的台湾历史和景观。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台湾,也因为激发了我们更想亲近台湾了解台湾的兴趣。厚厚的四百多页的书,有图片,有故事,也有历史民俗典故;看到台湾人民的真实生活,也从中知道了这些年来台湾的文化社会发展。台湾就在这里,等着我们翻开书来了解它,也等着我们踏上宝岛去看看它。文/ashley
  •     这本书很良心,从食、住、行、看等各方面对台湾的各个地方有比较深入的介绍,全书全彩页,包邮的服务做的也不错,书本很完整,对于我这种恋书式处女座来说很满意。但是是否适合作为一本随身携带的旅游攻略呢?答案明显是不。一、因为书太大、太重,如果去台湾有想往大陆带物品的旅客背这个肯定是不妥的。 二、太具体,各地的景点全部都在里面,甚至还搭上了不少的背后的故事。个人觉得旅游还是要保留一点惊喜感的。 三、里面有一些风格类似的市,对于观光旅游者来说类似景点选一两个看比较实际,全部依照这个方向比较浪费时间,当然如果准备在台湾花半年行走的旅者,这本书倒是可以随身携带。 建议把这本书在去台之前当做大纲看,根据里面的描述选出自己想去的景点做功课。因为台湾旅游也有淡季和旺季,住宿这个大头会有变动,行的话大体方向上做了知道,细节上自己可以先看看公共交通工具。书上描写了很多风土人情和动人的故事,对于政事也没有避讳,彰显了台湾人媒体人的风范,不止这本书“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这个作者也“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得很呐。
  •     ----------读《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 文/ 纪汐2009年11月《我们台湾这些年》甫一出版,就轰动两岸,并超过上百万册的销量,这本书甚至被誉为六十年来第一次让13亿大陆同胞了解台湾普通民众真实生活的书。而作为书本的作者--廖信忠也一跃成名,成为了大家所熟知的台湾作家之一。之后还陆续出版了《台湾这些年所知道的祖国》,《我们台湾这些年2》等书。这些书基本上都是从政治上,经济上解读台湾。而《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显然更接地气味儿。通过旅行的视角重新解读台湾,让大家了解一个更真实的台湾。作为隔海相望的福建闽南人,从小就对台湾有莫名的亲切感,因为无论从饮食习惯还是风俗文化,台湾很大一部分都是传承了一海相隔的福建。据说台湾除了当地的土著原始人们外,外来人口还是从福建迁徙过去的占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的心有莫名的亲切感,更多的时候就像是在欣赏自己故乡的风土文化。26万字,厚厚的422页,虽然看到这个厚度,让我有点后怕,然而翻开书后,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被深深的吸引了。开篇的目录选取了19个地方对应的特色照片+简单文字介绍,简单清晰,一目了然。而每一篇的开头,又先对“住”和“行”做了简单的介绍,让大家的旅行多了一份体贴。而其实每一章节就算你跳着读或者挑你喜欢的城市或者景点慢慢领略,亦是可以前后独立成章,没有啥关联性,我想这页不失为本书的一个特色,那点点后怕的感觉也应该会因此被剥离掉吧。所以有时候会觉得这本书更像是攻略书,甚至之于网上别人发布的。当然或许因为那么多的相似性,无论是过“中元鬼节”还是拜拜的香火鼎盛的庙宇,亦能读出作者对于台湾的热爱。还有那埋藏在字里行间的对故乡的喜爱和深深眷念之情吧。从台北到澎湖,从城市到小镇,从景点到夜市,从公路到庙宇,从台湾小吃到台湾民俗,廖信忠不单单和你讲历史,廖信忠还和你聊现在,谈未来。如果你还没去台湾,那就先看这本书过过眼瘾,如果你已经去过台湾,那你也要再读读这本书,或许你会有更深的感触。也愿意再次踏上那座美丽的岛,再一次亲近它。看完这本书,我想起了一首闽南歌,歌词这样的:“ 有几间厝,用砖载砌,看起来普通普通,时常出现,我的梦中,彼就是我的故乡,住一阵人,真正善良,面上拢带着笑容。 安分守己,士农工商 彼就是我的故乡。。。。”2015年11月25日 本文均属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只看了台北和周边部分,还是挺靠谱的,有在地人的视角和故事,也有独到的小众指南。
  •     喜欢这个封面
  •     很全面,介绍的人文,游历功略也很贴心。
  •     很厚重的一本书,环岛游的话真的很实用。不过,我依然觉得台湾还是要深度游,找时间再去喽^u^
  •     想你 美丽岛
  •     这不是台湾,仅仅是景点简介
  •     很全面,每个县城每个乡每条街,该说的都说了,看完好像很熟悉台湾,但却意外的什么也不了解。打着情怀的名号来推荐旅游景点,唉,一星半。
  •     那里是台湾,她的名字叫做中华民国。
  •     对台湾蛮感兴趣的,有机会一定会去!
  •     2016(21)跟穷游的攻略差不太多……
  •     嗯,好想去看新台北,淡水,阿里山,日月潭的黎明……
  •     书中配图很美,留白很多,可以带着边走边记。看看自己记下心得和作者眼中的台湾是不是一样的呢~
  •     读毕大笑三声,台湾人民真是可爱又迷信。前半本私货很多,热门地读起来也没有重复感,很多有趣故事。也能看出来作者是有倾向性的,对于自己不感冒的地方着墨很少。总之非常有助于做攻略。
  •     就是一本台湾游记攻略 豆瓣也是一群台湾吹 本来我们台湾这些年写的就够肤浅的了 这本更是大跌眼镜 纯圈钱
  •     感觉偏攻略一点。不过也挺好的,带上这本书去旅游的话也不太需要导游了
  •     眼见为实
  •     决定重游台湾 大部分的地方都去过了 所以想找一些冷门但有特色的地方 这本书很细 很全面
  •     是个好东西,可是容易把人的步履打乱
  •     感觉上,这是一本作者成名后被约稿、甚至催稿而成的作品吧,纯景点简介,简直平白如水,淡而无味,一小时内就可草草读完
  •     还可以,不同角度了解台湾,偶尔还有作者的各种吐槽。读着读着就想起了之前见过的一个台湾爷爷,他有自己的博物馆,一个下午我们聊他的石头,聊他的博物馆,最后分别时我们约定如果去台湾一定去他的博物馆找他。如果以后去台湾,一定会去他的博物馆,不过他应该早都不记得我了吧。
  •     这上课的一个月,应该可以很快的消耗掉我的存货吧,不错不错哈哈哈哈哈
  •     细读了台北这一部分,对一些地方的来历有了更深理解。
  •     推荐。讲民俗/历史的部分深入浅出,介绍不同的地方都会加上年代,古往今来的一些发展。每个地方对于台湾人的意义,现在旅客常去的地区等。读书感觉是和不同社会属性的台湾人对话。满足。
  •     20160921
  •     在作者笔下所有的地方都值得一看……
  •     下次再去台湾有目的地了
  •     超值的一本台湾旅行书,去台湾时必备压箱底!
  •     说穿了就是一本旅游攻略而已
  •     挺完整的一本以文化为背景的旅游指南,包含了整个台湾的各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风俗,小众景点,历史背景等等,带着你细细品位台湾,从作者的笔尖感受到了那片土地的温情
  •     一切都是自我的体验 没有那些吹嘘感给的不真实 从高中开始读了许许多多的游记 应该算喜欢的其中之一
  •     原来九份的咖啡店和八楼的二路公车异曲同工
  •     事无巨细,适合做台湾攻略参考。口口声声说以后再也不会去台湾啦,但是读着读着又想带心爱的人再去浪一圈。
  •     为台湾之行多了解一些当地的文化
  •     一很小的篇幅介绍每个景点 作为一个旅游攻略来说确实很完整 但是作为随笔来说,缺少太多自己的东西.没错,这就是台湾,然后呢?
  •     这是我看过旅游游记里面写得最全的了吧,我本人很喜欢台湾,几年前也去过台湾,觉得台湾很美。买了作者的其他几本书,也把台湾写的很美很吸引人。
  •     比旅游网站的攻略更有帮助
  •     【要免费MOBI豆油我】
  •     很棒!
  •     理论旅行么,真的没有任何吸引力......
  •     去台湾前做攻略的读本,还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     20161005-1117满满的都是回忆。自以为自己去过很多冷门的地方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冷门又想去的地方没去过。一本本地人写的旅游指南,不仅仅是景点介绍,还有历史、民俗、轶闻等。推荐。【豆瓣小站赠书】
  •     很详细
  •     20161119
  •     很棒的一本书!如果不愿意看字,可以去喜马拉雅听书,对于去台湾旅行,帮助很大,但又不仅仅是一本旅游攻略书,它的目的是让你更了解这里。推荐!
  •     台湾岛地方不大,历史很曲折,人员构成很复杂,文化很多元。不论是在当地,还是回来看书,总觉得他们很安生立命,很热爱自己脚下的土地。
  •     额,怎么说呢,和我想要看的还是有点差距,不知道算导游书还是算介绍册。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去台湾看看
  •     天啦,发现家禽腿部保健正是廖信忠本人后三观颠覆。不敢相信和这么有趣(神经病)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城市!
  •     军训读完,介绍很详尽,去台湾的时候带上。
  •     跟着这本书的推荐 不走寻常路去到了很多地方 知道很多有趣的小故事 和台湾朋友聊起来瞬间缩短距离 十分好用
  •     应该是最强攻略吧,看来得去买一本。看了这么多关于台湾的书,不去的话,会不会尴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