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06060028
作者:金雁,秦晖
页数:379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村社“平均”与等级壁垒 农村公社的内部的“分化”程度如何,是一个经历了世纪之争的老问题。传统上,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者与自由主义者在“价值判断’’上较接近,而自由主义者与民粹主义者(包括官方斯拉夫派)在“事实判断”上较接近。自由派与民粹派都倾向于强调村社有较强的平均机制,能较明显地阻碍农民的分化进程,不同之处在于民粹派对此津津乐道,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俄罗斯传统美德,并且包含着理想的或“社会主义的”种子,而自由派则对此摇头不已,认为这是一种“懒汉”拖死勤奋者,“醉鬼”连累明白人的大锅饭弊症,严重地影响了俄国的发展与近代化。马克思主义者(尤指1906年以前的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两派社会民主党人)在不以村社为然这点上与自由派有共同语言(因此才一度有过“同路人”联盟),但在事实判断上却否定上述两派都认同的村社平均职能说,倾向于强调村社根本不能阻止分化,农村阶级斗争很尖锐——当然以上的概括也不那么绝对,例如列宁在其早期也是讲过“懒汉”拖死勤奋者这类话的。 苏联时期的学术界遵循其意识形态传统,基本上言必称“阶级分化”,十分强调村社中的贫富差别。极而言之,似乎从基辅罗斯时代起农民就分化得差不多了。但到了70年代后,苏联学界对这一问题有所放开,如B•A•亚历山德罗夫在1976年就说:“应该承认,在我们研究的这个时期——17~19世纪——绝大部分具有劳动能力的公社社员没有赤贫现象。”苏联解体之后,学界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更为歧异,有的学者回归到自由派观点,从强调村社的“大锅饭”弊端走向肯定斯托雷平改革;有的则回归到民粹派主张,从强调村社内在和谐的生命力走向肯定“特殊道路”(如泽利亚诺夫),但如前所述,两者在承认村社平均机制这点上是相似的。 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各派用以论证自己观点的统计依据。一般地说,由于村社份地的分配是公认比较平均的,而其他一些指标(如实际收入之类)又较难收集到可信数据,因此马克思主义者(在这方面以列宁的名著《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尤为典型)多倾向于以农户拥有的马匹和份地以外的土地(租佃地、购人地等)为指标来研究分化问题。而民粹派统计学则以1884~1903年间任职于沃罗涅什省自治局统计部门的著名学者•A•舍尔比纳创立的“预算研究”学派为代表,该学派上承F.勒普莱的西欧预算统计学,强调抽样调查与静态分析,抽样的范围自然不如普查式统计,但好处是指标详尽,对被抽样的经济单位实际情况了解比较透彻。民粹派否认村社中分化现象的“平均需求规律”论就是以这种统计模式为依据的。而自由派统计学偏重于城市统计,在乡村统计方面方法比较多元化,以H•H•切尔年科夫开创的“动态研究”学派为主流。该学派也强调抽样调查,但对抽样指标不求详尽,而求能对关键指标进行长时段跟踪调查,以便进行动态分析。

内容概要

秦晖,生于1953年12月,著名历史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并获历史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客座研究员,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农民史、经济史。
金雁,女,1954年生于西安。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苏联-俄罗斯、东欧问题研究专家。秦晖的夫人。

书籍目录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再版序
绪论“农民模式”还是“反农民模式”?
一、作为“发展中社会”的俄罗斯
二、俄国道路的“农民背景”
三、“反农民”还是“农民化”?
四、“农民”与“农民社会”的定义问题
五、俄国的“农民”与俄国的“知识分子”
第一章 农村公社与“俄罗斯精神”的起源
一、“诸种文明会聚”的大平原
二、维尔夫公社与基辅罗斯
三、“黑乡”、“黑土”与“黑农”
四、从自由米尔到农奴制米尔:“土地公有制”的出现
五、“公社”的起源与土地重分制的起源
——关于“公社论战”的新评价
第二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上)
一、土地“公有”,定期重分
二、连环保与“大锅税”
三、劳动组合与“共耕地”
四、强制聚居与强制耕作
第三章 “公社世界”的鸟瞰(下)
一、“村社民主”与“畜群式管理”
二、“集体表象”与村社思维方式
三、村社“平均”与等级壁垒
四、农奴制、专制主义与农村公社
第四章 从“要否分家”之争到“如何分家”之争
一、躁动的乡村:离土离乡不离“农”的困境
二、农奴制改革:第一次“父”夺“子”利
三、“父不父,子不子”:两次改革之间的村社与时局
四、1905年革命:“如何分家”之争
第五章 从“如何分家”之争到村社复兴运动:由改革走向革命的村社俄国
一、斯托雷平改革:第二次“父”夺“子”利
二、“斯托雷平奇迹”:甜头与酸果
三、走向村社复兴之路
第六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与俄国思想界(上)
一、村社的困境与政治——思想界的尴尬
二、“路标”改变:自由主义的没落
三、从革命民粹主义到“警察民粹主义”
第七章 灰色的、青色的与红色的:村社的变迁与俄国思想界(下)
一、社会革命主义:村社危机与民粹主义复兴
二、民粹主义与社会民主主义的双向异化
三、“雪崩”在宁静中酝酿
结语 与余论从奇吉林到卢多尔瓦伊:公社传统与俄国历史的怪圈
一、奇吉林事件:向束缚者企求保护的农民
二、卢多尔瓦伊事件:更强大的“保护”与更严酷的束缚
三、卢多尔瓦伊之后:极端的“保护”与极端的束缚
附录 历史的启迪:再谈俄国的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并答杨震、吕新雨
征引文献

编辑推荐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编辑推荐:当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年的锤镰星红旗黯然降下,作为20世纪象征的社会主义事业,在占全世界1/6的这片广袤土地上经过74年实践后,终于告一段落。当中国人从“以俄为师”到“以俄为鉴”的世纪行同时,俄国人的中国观却出现了从“以华为鉴”到“以华为师”的演变。中俄两国的命运为什么会有如此奇特的纠葛?俄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与社会主义模式的实践,无论是好是坏,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列宁曾把老托尔斯泰比喻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同样,我们也可将俄国的改革、革命比喻为现代中国的一面镜子,因为“走俄国的路”,几乎成为现代中国的一种“宿命”。由于这种历史的相近性,所以无论作者是有心还是无意,我们在阅读《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一书时,不能不时时“以俄为鉴”来观照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与现状。或许,这便是这部研究俄国现代化之路的著作的意义所在,也是其在大陆学界广受重视的原因所在。《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初版至今已经16年,但是关注者仍然不少。也正如当年俄国人谈论“普鲁士道路和美国式道路”实际上是在讨论俄国问题,秦晖金雁夫妇对俄国问题的的研究无疑也有着明显的中国问题情结。

作者简介

本书主要谈俄罗斯近代改革与革命中的农民问题,基本分为篇幅相若的三部分。首先,以分析村社的起源与特征,相当有力地说明村社是与帝俄国家体制共同发展,并且因而不断强化的一种宗法共同体,对农民起了束缚与保护的双重作用。其次,它讨论了世纪中叶的农奴改革运动与世纪初的斯托雷平村社改革,以中国人所熟悉的“分家”观念来阐明为什么在这两次改革运动中,广大农民都感到愤懑的根本原因。第一次改革中最大得益者只是“家长”,即地主在第二次改革中得益的却是“长子”,即少数单干富户。最后两章论及村社问题与大革命的吊诡关系。斯托雷平改革基本上是废除村社制度在经济上成功,在社会上则产生强烈不满,从而引致日益高涨的复兴村社呼声。


 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才云鹏《中国农村科技》201307期http://wuxizazhi.cnki.net/Magazine/JKCN201307.html本书同《市场的昨天与今天》一样,都不是新书,但都能在今天连续再版,一方面表明了秦晖先生非同一般的敏锐而深远的洞察力,一方面说明这样的书是当下中国人必须深读的。请注意,我说的是深读,并且,要好好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书?出版社为什么要出这样的书?否则,就还会发生像杨震和吕新雨炮轰秦晖却漏洞百出那样的可笑场景。没错,想知道我们应该向何处去,首先要解决我们现在的体制是从何而来的问题,所谓“没有前生,焉有后世”?本书对俄罗斯问题的深刻解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的兴衰、一群政客的泼赖、亿万愚民的无奈!顺着秦晖、金雁两先生的笔触一路读下去,先了解俄罗斯米尔村社的千年来龙,再深嗅农奴制改革和斯托雷平改革的历史尘烟,我的心突然狂跳起来:一定是这样的!我懵懂的预见显现出微妙的正确性。本来,按照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行将就木的公社组织本该就地圆寂,然而,居然在后浪推前浪的一次次革命中,突然就掀起了村社复兴的大潮,是深受压迫的人民喜欢玩复古?我的心在这一刻被刺痛了!如果不读此书,我就错过了了解苏联所谓的“十月革命”真相的终极版本!然而也就在这一刻,我也突然不合时宜地笑了:历史,果然不是什么伟人创造的,去他娘的“一连串”伟人!任何历史都比小说更惊人,本书揭示的历史真相就是如此,尽管它包裹在作者深深的理论山谷中。实际上,本书中也有两个主人公,斯托雷平和列宁。苏联时期的斯托雷平被普遍描绘得十恶不赦(除了索尔仁尼琴那部与主流对着干的《红轮)),而在“剧变”后则又成了正面人物,并受到“新沙皇”普京的重视。这不奇怪,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让我们读读秦晖先生的文章吧,我们就会明白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很显然,斯托雷平的改革是以剥夺更广泛农民利益为基础的,因此招致社会的动乱,暂且不论列宁对他的反对是出于何种考虑,但随后以人民专制代替这种资产阶级革命的前阶段,就伟光正了吗?列宁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说民粹派为了实行“主义”可以不择手段,列宁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权力,可以不择手段地改变“主义”!本书中的精彩论断比比皆是,但估计很多读者会对书中最后的一篇反驳文章更感兴趣,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知察了一个被秦晖拂去了光环的符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同志”。在俄罗斯大转型的今天,普京热捧斯托雷平是何居心?在中国大转型的今天,国内炮轰秦晖先生的那些人,无论是膜拜斯托雷平的新右派,还是推崇米尔公社(实际上是推崇腐朽的农奴制)的新左派们,又是何居心?当年斯托雷平的改革,对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增长的确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却因此陷入更加沉重的桎梏中,那就是 被剥夺后的“无质感”。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较改革开放头三十年的确有长足的进步,然而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也使国人的不满同样接近了暴动的极限。此书对当下中国的警醒不言而喻。俄国农村的发展史就是中国的一面明镜,俄国的衰败与动乱就是中国的前事之师。同样是大国,“治大国若烹小鲜”,老百姓不喜欢政府瞎折腾,秦晖笔下的“尺蠖效应”,让我们看到了底层百姓们的深度无奈以及埋藏在心底的反抗情绪。对中国来说,光有强大的国库资源是不行的,光有权贵经济的奢侈天下是不行的,老百姓只有一口饭吃(凉热不管)更是不行的,给更广大的普通人民以充分的自由,包括身份自由、言论自由、行走的自由等等(统称为正义),这是天赋的人权,这是一个国家成长的根本,这才是从骨子里改良政治体制的唯一途径!否则,在动荡不安的、花样百出的、换汤不换药的瞎折腾中,说不定某一日,暴民的大革命将横空出世,谁都无法预料到这一天是近是远!更说不定,在浩瀚人群的背后,同样有一位口若悬河的阴谋家斜刺里杀出,像本书中提到的苏联第一政客那样,大义凛然地、巧妙绝伦地、毫不客气地篡取了愚民靠愤怒而非理智夺来的胜利果实,到那一天,我堂堂华夏,彻底之危矣。读书是用来干什么的?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在王小波死后的第十六年整,这句话越发应该让我们这些“愚民”深省。
  •     金雁、秦晖两位先生是学术界的金童玉女,同为博士生导师,他们一个执教清华大学,一个执教中国政法大学。两人合著的这本《农村公社、改革与革命——村社传统与俄国现代化之路》是一本非常严肃的学术书籍。这样的书能够在初版16年后再版,本来就是对其价值的一种最高肯定——它所探讨的学术问题深度的契合了当前中国的改革与转轨进程。这本书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大块,其一,是介绍了俄罗斯农村公社的历史起源和基本特征,并以此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俄罗斯的社会结构、民族精神和社会变迁;其二,是介绍了俄罗斯传统社会受“西方瘟疫”的影响陷入重重危机,社会矛盾日趋激烈,1907年至1917年间因农村公社的存废而爆发“普鲁士道路和美国式道路”之争,如何由斯托雷平改革走向了革命,以及知识分子在其间的地位和作用。读完全书,作为学术的门外汉,我对于两位先生的学术观点实在不敢置评。但是,从俄罗斯,我还是想到了我们同时代的中国,想到了同样是农民国度的中国。20世纪初,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两个老大帝国几乎不约而同的开启了改革进程。1906年,俄罗斯帝国在首相斯托雷平的主导下开始了土地的私有化改革,意在摧毁宗法村社制度,解决趋于死结的农民和土地问题,以挽救危局。而就在此前几年,作为俄罗斯的南方邻居,中国也开始了艰难的改革,戊戌变法之后又有晚清十年新政。但是,此后几年,由改革出发的两个国家却又双双变道,陷入了革命的漩涡。在俄罗斯,1905年由君主立宪制实现宪政民主的转型失败后,1911年9月斯托雷平被刺杀,他推行的土地法案被废除,直到1917年1月激进的革命一派仍然不具有多大的号召力,根本就是被放弃的选项。到了2月,却风云突变,仅仅由于面包店里面包脱销就引发大规模罢工,致使延续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在几天之内几乎未经流血就土崩瓦解,由此开始了由传统专制向宪政民主的艰难转型,到次年又意外的演变成为“专制”到“专政”之间一场改朝换代式的战乱,最终的结果是苏联。而在中国,本来是“体制内抗争”的辛亥革命,却意外的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平稳过渡到了中华民国,但之后便革命迭起,袁世凯之后更是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深渊,最终的结果是共产党建国。究其原因,金雁、秦晖两位先生对俄罗斯走向革命分析到,是由于斯托雷平的改革造成了社会不公,削弱了社会忍受不公的精神耐心,培植了一种一哄而起、趁乱发泄的心理土壤,开辟了哗众取宠的“激进比赛”,最终由“不公正的改革导致反改革的革命”。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反改革的革命中,布尔什维克依靠列宁本人的权谋取得了对孟什维克竞争的胜利,农村公社制度非但没有解体,而且在社会主义的名义下得到进一步强化。无独有偶,对于中国清王朝的灭亡并走向革命,马勇教授在《清亡启示录》一书中表达了与非常相似的观点,革命起先并不是首选,只是由于对初选的皇族内阁、铁路干线国有化,以及俄、日有关东三省的去留等问题处理不当,再加之清政府将新政成本向民间转移造成民怨沸腾,才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土壤,并由此后的权力争夺战中一再发酵、膨胀,并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可见,从旧政府的灭亡到革命专政政权的建立,并不是先前历史教课书中所写的那样,是什么主义的、道路的胜利,而是由一系列的政策性、技术性失误,以及领导者个人的权谋等阴差阳错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而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俄罗斯在苏维埃政权建立74年后却一朝轰然倒塌,重又回归了斯托雷平所开辟的道路;而在中国,则凭借改革开放,避免了社会的大幅度动荡,不能不说是一种幸运。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当下社会面临着诸多矛盾,腐败丛生、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等,有些已经非常尖锐,社会的忍耐度已经几乎压至极限。对于当下问题的解决办法,左与右、极左与极右等思潮相互对立,水火不容,这与20世纪初的俄国,和清末十年的局面高度相似,以致有些人不无忧虑的认为,我们又一次到了革命的边缘。回顾百年多来的中俄关系史,我们经历了“以俄为师”、“以俄为敌”、“以俄为戒”、“以俄为友”几个阶段。历史就象一个轮回,时隔百年,中国又一次走到了改革与革命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向何处去,怎么办,改革还是革命?我相信,读过这本书,对照俄国上世纪初的政治局面与走向,剖析其由改革向革命嬗变的真正原因,再加上对中国清末十年间社会变动的参照、审视与反省,每个人对这个问题都会有自己的思考,都会对中国当前的改革与转轨进程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这便是这本书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也是它事隔16年能够再版的原因。
  •     金雁、秦晖老师是研究俄罗斯问题的专家,本书是1996年版本的再版。与初版的区别在于增加了附录——本书中的观点做为学术问题引来的一些批评,作者用回应形成了附录。这对我们理解书的内容有帮助。此外,就是改了一些错别字的,其它地方没有修改。书到手1个多月零星看了两遍,说实话因为对背景知识了解不多和理解能力的问题没完全消化,不过仍然有不少收获。首先是书的生命力。16年以前出版的书现在仍然值得一读,在当下的很多作者看来简直就是不可能。我们身边太多速成速朽的东西,我知道个作者书出了不到2年连人带书一并消失的无影无踪。身为作者应该认真思考"什么值得去写?",很多时候就不要给印刷厂增麻烦了,省省纸也是好的。其次是让我认识到旧时代沙皇的角色——并非完全压制农民(像某些教科书里讲的),而是“在对村社农民实话警察式束缚的同时也积极扮演保证人的角色。”亚历山大二岸就提出过“俄国的一切不是为了强者,而是为了弱者”的口号民。第三是初衷与结果未必一致。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本来是为了维护沙皇统治的——自由脱离村社,保护富人,巩固统治,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加速了这个体制的死亡。社会改革影响的因素方方面面,除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之外,有预案,有对问题的应对措施,有刹车的方法都很重要。还是那话,俺其实没完全吸收和理解书的内容。有空会再去读读。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这本也可打5星,夫妻档合作的典范
  •     在我心中金雁+秦晖,是王牌组合啊,很合我口味的好作品!
  •     查缺补漏
  •     论证充分,非常详实,
  •     很不错的书籍,有思想深度,意义很深远。
  •     书是好书,只是现在没时间看,不是很通俗的,要静下心来,值得收藏
  •     有部分同《倒转红轮》,可纠教科书之毒,很好的梳理了俄国的农奴制以及改革对俄国思想界的影响,1861年的改革不彻底,正是因为不彻底才会有斯托雷平的改革,才会导致俄国思想界的转向,澄清这点非常重要~
  •     绪论精彩。
  •     作者试图用丛林法则来理解历史和现实,亦即狮子代代是狮子、绵羊代代是绵羊,在合乎“自然法则”的秩序中各安其位、各听其命。阿门。
  •     这套新出的文集非常好,希望能够将两位的所有著作最后都收入其中。这本书读后便会被一种强烈的现实关照所打动,其序言更是令我有很多豁然开朗之处,对很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对两位作者的学问一直非常佩服,希望两位能有更多新的作品问世。
  •     全书正文已叫人佩服不已,没想到附录文章更是精彩,读来笑声不断。吕新雨这种水平,也敢在学术界厮混?
  •     村社制度是俄国传统的农村制度,但国内外学界对于俄国村社的起源(自然还是权力塑造)莫衷一是。该文有几个关键点:1861年农奴制改革,沙皇废除了农奴制,但是这次改革是有限的,土地仍然被村社、地主掌控,农民没有土地,矛盾很深。1907年斯托雷平改革,废除村社传统,推行独立农庄与家庭农场,虽然土地私有,但是农民获得的土地极少,私有也仍旧归于村社,大部分土地被地主贵族拿走。农民因此反对给改革,这次改革声称“改革是为留给强者的,只有强者可以生存”因此,农民逐渐开始反对国家。这似乎导致了1917年的革命,是农民革命,而不是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
  •     2016第一书。最后两章对俄国自由主义、民粹派、马克思主义在1861年改革和斯托雷平改革中的嬗变的梳理非常精彩,附录黑新左派(吕新雨)和铅笔社(杨震)也非常犀利,让人读后开怀大笑。
  •     在这样一个寒意深重的深秋,读这样一本沉重的书,居然有阵阵暖意,颇为神奇。
  •     秦晖先生的书不用说,绝对值得一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