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偏北之詩

ISBN:9789865915405
作者:張光昕
页数:390页

内容概要

男,1983年12月生於吉林省蛟河市,現為中央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在讀博士。

书籍目录

導言 沒有拜物教的物神──昌耀詩歌的潛命題分析
第一節 土星,噩夢,語境
第二節 複寫,轉換,自救
第三節 惰性,情結,夢想
第四節 元素,講述,物神
第一章 水和慾望的五重根(1955─1967)
第一節 慢:聖戀
第二節 鏡:自戀
第三節 浪:血戀
第四節 柔:父戀
第五節 渴:她戀
第二章 建築師的空間語法(1978─1984)
第一節 空白練習曲
第二節 建築學轉向
第三節 空間諸形態
第四節 倫理學泥團
第五節 詩性微積分
第三章 火的意志及其衰變(1985─1993)
第一節 淡季,或烘烤主義機器
第二節 認識論斷裂,或火的重建
第三節 魔鬼化,或以頭撞牆
第四節 詩歌月經期,或愛情話語
第五節 雙重匱乏,或雙重火焰
第四章 遊吟之氣:詞的躍遷史(1994─2000)
第一節 散文時代,晚期風格
第二節 晚期風格,千座高原
第三節 千座高原,呼吸之間
第四節 呼吸之間,雙軸範式
第五節 雙軸範式,目光之城
結語 漢語好人
昌耀簡明年譜
後記
參考文獻

作者简介

昌耀是中國當代一位孤獨的詩歌苦行僧。在艱難而動盪的時代生活裡,他依靠生命體驗和自我修煉進行創作,堅守著自己獨立的精神家園和發聲方式,為讀者貢獻了駁雜、厚重和卓異的漢語詩歌。
本書借重物質想像的方法,將昌耀詩歌的各個創作階段分別視為水、土、火、氣這四種物性法則的生動演繹。這一「物質性航程」風格鮮明地標的出詩人生命裡事的起承轉合,詮釋了他在文本中體現的個性和氣質,甄別出他在寫作中適時更換的聲調和語氣,展示了詩人命運裡一道四元一次方程的求解過程。


 西北偏北之詩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西北偏北之诗》台湾版后记1本书是在我的硕士论文基础上扩充和修改而成的,也是我的第一部学术著作。作为一个学徒期的诗歌研究者,在这部略显急躁和稚嫩的小书中,我勉强地表达了自己对昌耀作品的一点粗陋的阅读体会,开辟了一条充满各种曲解、偏见和危险的土星式的阐释旅途。但愿我的这种谈论方式,最好不要平添了困难,而是揭示了困难。当下的汉语诗歌界对昌耀作品的研究尚在萌芽阶段。所幸的是,我的一些前辈学人(如骆一禾、耿占春等)能够敏感地意识到昌耀诗歌的独特价值,贡献出了他们的宝贵见解。这些研究成果是我写作的北极星。如今,越来越多的批评家和读者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昌耀是中国当代屈指可数的大诗人。他的作品雄浑而厚重、苍凉而深远,带有深入骨殖的英雄主义基调,这是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赞赏的。对于他的文学史地位和评价,却远非诸如“归来者诗群”或“西部诗群”这样的番号所能涵盖的。在昌耀漫长的写作历程中,他的诗歌灵魂和写作风格经历了极其重要的断裂和变化,本书斗胆拒绝了传统的诗歌解读方式,而是采用水、土、火、气这四种物质元素作为认识论,力图从更靠近本源的阅读经验出发,探索昌耀诗歌与世界的切近关系。昌耀的诗歌写作贡献了一种“狰狞”的汉语,这常常令他的读者感到匪夷所思,造成了语句自身在气息上的积极打断。那些诗句要么太长了,要么被那些古奥、生僻或凶险的词语所凭空劫持,成为阅读的屏障和苦役。盖因如此,他的诗歌其实并不适合朗诵,它们并不仰仗着听和读,而是更接近看和写。这也暗示出现代诗歌正在开展从朗诵腔向碎碎念的偷渡。昌耀诗歌的优异性正是被这种复杂性所定义的,这种复杂性也凸显出当代诗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德语诗人保罗•策兰在《子午线》演讲中提到了“换气”或“呼吸转换”的法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昌耀诗歌在语言上呈现出的这种困难。作为一个汉语新诗的写作者,昌耀既面临着从已然废弃的古汉语向尚不成熟的现代汉语的“内部换气”,又遭遇着横向楔入的西方翻译语体逼视下的“外部换气”,这种双重转换的困境在昌耀的写作中发生了奇妙的化合,锻造了他卓异的诗歌语言,同时也导致了被委以重任的诗人在呼吸上的不可能性。作为一个依靠生命体验写作的诗人,昌耀携带着肺的重负,先知般地瞥见了他呼吸中的深渊,这也是中国当代诗人共同面临的深渊。晚期的昌耀希望借助散文来拯救奄奄一息、命垂一线的诗歌,在呼吸的不可能性中开拓出一种可能性,在散文中为诗歌换一口气,不妨可以看做是一种力挽狂澜的尝试,只奈何诗人自己没能泅过命运中更加凶险的渊薮。诗歌在困境中有出路吗?策兰找到了他的“子午线”,那是某种既通过两极又穿越回归线而回归自身的循环。按照他的提示,诗人在回归他出发的地方时,也在寻找他起源的地方。对于承担双重呼吸转换的汉语新诗,对于被时代流放的诗人昌耀,我们隐约辨识出一种蓝图:昌耀大半生偏居祖国的西北内陆,仿佛被丢弃在诗歌王国里那片荒无人烟的旷野之上。昌耀的位置也是诗歌的位置,那里是汉语新诗无法选择的出生地,是它现实的纬度;无论这个位置与中心相隔多远,无论要迎接多少痛苦和孤独,每一条纬线上的诗人都有权利在内心里架设出他们各自的“子午线”,帮助他们直接与两极相连,铺就他们回归起源的通道,指认出那颗在迷途中给予永恒方向的北极星。昌耀的写作勾画出了这种蓝图,他的作品塑造了一种诗学姿势——西北偏北——一种汉语诗歌呈现出的英雄主义、力挽狂澜以及“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书写品质。昌耀为他的读者馈赠出一册西北偏北之诗。在对北极星的眺望中,诗人编织了大地上的星座。这也是本书标题的由来。众所周知的是,“西北偏北”乃是大导演希区柯克著名电影的片名,我喜欢这个文字游戏,所以我抄袭了他。2本书写作的缘起是2008年,当时我还在读研究生一年级,对汉语新诗半生不熟。某日,我的导师敬文东先生约我到学校西门的“李师傅”拉面馆见面,在两瓶燕京啤酒的缝隙间,他把这个写作任务作为硕士毕业论文选题布置给我。昌耀是他极端热爱的诗人,他希望我能将这项研究工作进行下去,并嘱咐我要尽量广泛地涉猎各家人文学科的知识,努力兼顾论证的绵密、见识的精当和文辞的优美,最后能够形成一篇荡气回肠的研究论文。与他当时的那些期望相比,如今的这本小书又真正实现了它们中的几成呢?我真的不知道。期待不久后的某一天,我也能穿过两瓶啤酒的缝隙,把这份作业恭敬地交到敬先生手中,让这部小书在时间中划出一道承诺的“子午线”,用它来回应我与他当初的约定,回报他给予我的谆谆教导。真心感谢敬文东先生对我在读书和生活上的悉心栽培和家人般的关怀。本书正是在他的举荐和帮助下才有抛头露面的机会。感谢他的知遇之恩,让我在今天这个坏时代里,能够对自己向往的事业保持一贯的热情和斗志,并且从中汲取到难得的快乐。我为拥有他这样的导师和朋友而感到心满意足。如同我承认在标题上模仿了希区柯克一样,我也承认,在这段最初学习写作的道路上,我也在偷偷模仿我的导师。我渴望成为像他那样的学者,然而,当我越是靠近他,就越是感到走向他的路是何其漫长。在此感谢和缅怀张枣老师,正值我论文写作期间,传来了他英年早逝的噩耗。作为深受我们爱戴的诗人、师长和友人,他来去匆匆,在诗歌和酒杯中与我们短暂相聚。在他生命中最后的冬季学期,尽管病魔缠身,他依然坚持早起从遥远的住处赶来为我们上课。他的离去,也带走了我们身上一小部分生命。在他回德国图宾根治疗前的最后一次课上,身体虚弱的他得知我的论文选题是昌耀,还专门组织大家阅读昌耀的作品并展开讨论。那次珍贵的课堂讨论,为我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极富启发性的观点。我写昌耀,其实也慢慢写成了他。在此,我愿把这本不尽成熟的著作献给他。与张枣老师其他的学生朋友一样,我坚信他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本书的前半生是我在中央民族大学为申请文学硕士学位递交的学位论文,权当作我攻读研究生阶段阅读和思考的一个总结。它的完成,要得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白薇、刘淑玲、杨天舒、徐文海、冷霜和刘震等诸位先生对我的教导和点拨,在此一并致谢。本书是一件黑夜的产物,至今还记得我颠倒黑白地整晚独自在电脑前写作的情景。感谢我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潘峰,他将自己那间位于理工楼的实验室腾出来供我夜里使用。我在那里找到了难得的宁静。本书有近一半的文字在那里落成。本书的后半生是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逐步增订完成的。感谢章治萍先生将他从互联网上收集来的昌耀研究资料提供给我。感谢燎原先生,他的大著《昌耀评传》,是我了解昌耀相关生平和创作的最重要的参考资料,附于本书正文后面的“昌耀简明年谱”,也基本是从这部著作中整理、编排而成的(为昌耀编写年谱的建议,来自参加我论文答辩的黄凤显教授,在此向他致谢)。借参加2011年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之际,我有缘在西宁见到了肖黛女士,这位颇具侠气的、昌耀先生的生前挚友,对我的研究给予了鼓励,并为我生动地讲述了她与昌耀交往的一些细节,我要在此谢谢她。与夏可君先生的相识,是我读书生涯中一个令人激动人心的增长点,此后,我对学问的理解似乎焕然一新了。他的思想和著作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将这股力量也带进了本书的修改过程中,导致他险些成为我模仿的第三个人。感谢张桃洲教授的赏识,本书的导言部分得以幸运地发表在他主持的那期《新诗评论》上。本书的部分论述也曾精简为一篇一万余字的论文,在肖学周先生的邀约下,发表在《武陵学刊》上。他们的信任是对我这样一个初级研究者最好的激励。本书的写作也得到了颜炼军、刘德江和曹梦琰等同门师兄妹的鼎力支持,在本书出版之际,愿他们能同我一起分享这份喜悦。由衷地感谢我的父母,正是他们心甘情愿的辛勤工作和省吃俭用,才保证了我能够一门心思地过着象牙塔里的贵族生活。我把他们的爱融进了这本小书中,再做成一件礼物回献给他们,惟愿他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很高兴这部著作能够率先在台湾秀威书局出版。如果本书能将诗人昌耀和他的作品介绍到美丽的宝岛,并引起台湾诗歌界的关注和重视,那将是我的福气。同时我也诚恳地接受海峡对岸的学界同仁们的批评。我要特别感谢蔡登山先生的厚意,感谢姣洁小姐和奕文小姐为本书的编辑所付出的劳动。感谢我的学妹陈芬和李大珊,她们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承担了本书的校对工作。感谢我的私友马威、张瑞丰和韦登龙,我们如今分别混迹于北京城相距甚远的角落和行当里,承蒙他们无价的友情,才让我有底气为梦想而不懈奋斗。我亦以此书为他们祝福,纪念我们一起度过的那段狗脸的岁月。本书是我青春期写作的一种纪念。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初尝了言说的困难和写作的艰辛,而比它们更难理解和预料的则是生活本身。感谢诗歌让我认识和学习了生活,并赐予我美妙的形式和良机,让我一睹灵魂的侧影。生活的道路还很长,写作的征程上才刚刚吹响号角,我愿把自己的灵魂安放在这项事业中。弗尼吉亚•伍尔夫的愿望也是我的愿望,作为一个慢慢向三十岁靠近的中国写作者,我真他妈地想拥有一间自己的屋子!2012年10月24日,北京法华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