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

出版日期:2015-9-1
ISBN:9787550014175
作者:普里莫·莱维
页数:202页

内容概要

普里莫•莱维(1919-1987),意大利化学家,也被誉为意大利国宝级作家。他是奥斯维辛幸存者,第174517号囚犯,也是二十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公众喉舌,备受索尔•贝娄,菲利普•罗斯、卡尔维诺以及安伯托•艾柯等文学大师的推崇。
莱维于1947年出版第一部作品回忆奥斯维辛经历的《这是不是个人》时,卡尔维诺即为他撰写书评,直至该书于1958年推出修订版,莱维才终获文坛认可。从此,他的创作如源泉喷涌,涉及诗歌、小说、回忆录等各个领域。1963年出版的《终战》,描述他从集中营得救回到意大利的经过,这部作品不仅被选入意大利语文教材,还于1997年被改编为电影《劫后余生》。
出版于1975年的《元素周期表》是莱维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

书籍目录

目录
幸存者的声音——导读 王浩威 1
氩Argon 1
氢Hydrogen 15
锌Zinc 23
铁Iron 31
钾Potassium 41
镍Nickel 51
铅Lead 65
汞Mercury 77
磷Phosphorus 87
金Gold 101
铈Cerium 111
铬Chromium 119
硫Sulfur 129
钛Titanium 135
砷Arsenic 141
氮Nitrogen 147
锡Tin 155
铀Uranium 163
银Silver 171
钒Vanadium 181
碳Carbon 193
翻译莱维 牟中原 201

作者简介

《元素周期表》是普里莫•莱维风格最强烈的关于二战经历的小说。作家具备同时具备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用二十一种元素截然不同的特性,在化学世界、生活世界和词源学之间建立了微妙的隐喻和类比。在莱维的文学世界里,只有通过非生命的物质,我们才能理解生命。
《元素周期表》也和莱维其他直接反思奥斯维辛罪恶的作品截然不同——莱维用惰性气体“氩”来隐喻他成长的犹太社区和皮埃蒙特地区其他族裔之间的隔膜;用“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的气体来指代当时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而用元素“锌“惰性、必须需要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的特性来有力讽刺了当时希特勒鼓吹的“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祛除的杂质”的荒谬言说。
击败达尔文的《进化论》,有史以来最好的科学著作。——《卫报》
化学对于莱维来说,也是一所 “政治的学校”。 ——《纽约时报》


 元素周期表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小说已死”的悲歌已唱了不少时候,大抵是那样的说法——十九世纪的时候小说就已经被写完了,剩下的只是模仿。这样的观点未免悲观,也不切合实际,至少有《元素周期表》这样的作品存在,小说就完全没有死。作为小说来说,《元素周期表》是个很特别的存在,普里莫•莱维有着化学家和作家两个灵魂,他把化学知识融进小说创作中,将整本书分为二十一章,以二十一个化学元素作题目,来讲述一名意大利裔犹太化学家的一生。惰性气体“氩”,是对祖先脉络的追溯;“氢”“锌”“铁”是讲述化学家的成长;“磷”“金”是讲述集中营生活。“铬”“钒”是讲述战后生活……在整个故事中,莱维的笔端都充满对化学,对气体,对矿物既实用又独特机智有趣的描述——电解水使氢氧分离,却因为跟朋友赌气,点燃火柴,结果引起小爆。铅是种代表死亡的金属,象征死亡,但这章讲述的是充满冒险意味的探矿之旅。关于铈,既然甘油是肥油分解的产物,它一定能提供卡路里,就强迫自己吞甘油……仔细说来,化学家莱维的一生,只能算是这本书的隐形线索。书中二十一个故事可以割裂来看,是“二十一个恬静、梦幻、感慨、悲痛、奇趣的化学元素故事”,每一篇都可以完整成篇,有着诗意的人生象征,比如“汞”,这种不稳定、易挥发的的气体,象征的是服膺于希特勒的意大利知识分子;“锌”必须需要杂质才能进行化学反应,正是对希特勒“犹太人是一种必须要怯除的杂志”的反击;“铁”的特质,就是是坚强的同学桑得多的特点,他拥有强健的体魄和精神,象铁打的一样,但他因为参加游击队,被法西斯俘虏,被打穿了脖子,实在令人唏嘘。索尔•贝娄曾说,所有伟大的现代作家都试图定义人性。莱维在《元素周期表》的每一章,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描述。他写了很多人,朋友桑得多。在集中营死去的难友阿尔贝托甚至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帮助蒙维回到意大利的“希腊人”摩多•内厄姆……每一个故事都细密丰富,不仅对个人的故事进行讲述,还对人类共性的东西进行探讨,读后不禁掩卷深思。当然,这还来自于莱维富有独特个人色彩的叙述方式,因为是翻译作品,不了解意大利语的小说文字如何,但从翻译方面看,文中蕴含的严谨、好奇、激烈、灵活、井然有序是确定的。莱维既有小说家的激情,又有化学家的严谨,正是这两者的结合,才让这部叙述绵密,充满科学家严谨气质的小说同时充满一种人文气息。这些特点,令这部《元素周期表》散发一种别样的气质——小说几乎涵盖了作者普里莫•莱维的真实经历,意大利裔犹太人,出生在都灵,有一群可爱的亲友,爸爸是工程师,口袋里总装着书,认识所有猪肉贩子。莱维从小喜欢化学,上大学也学习了相关知识,这也有助于他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挺过11个月并幸存下来。战后,莱维必须面对现实的需要,重新架构自己的世界。所以,把这本书看作是回忆录,一段历史,一曲挽歌,都没有问题。但它同样是一本小说,莱维一支妙笔,让整个故事生动细腻,充满传奇性,还有对矿业等故事的描写。场景丰富,趣味十足。作为科普读物,也非常有分量,所有细节都很考究。这几者无缝隙的融合,成就了这本亦真亦幻的小说,这是小说一个不容忽视的创新。创新总是艰难的。作为读者,我们需要的却是这种不断创新,不断让小说有新形式新面貌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会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就如同莱维在书中最后一章所写的元素“碳”一样。碳是一种“时间不存在”的元素,可以被不断循环,永远存在。生命无常,语言无力,但真正好的作品,会永远被铭记。
  •     已近年底。今年是反法西斯胜利七十周年,所以在这一年里,以“二战”为主题的事情有很多。其实苦难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做这样的事,只是为了活着的人的心安罢了——惩罚是有期限的,反思只能在静默里完成。关于普里莫•莱维的名作《元素周期表》,很多人对他的评价是带有一些失望的,因为这部作品并没有正面去写莱维作为一个集中营幸存者的受难经历,这显然不符合我们通常讨论事物的方式:我们要谴责罪恶,因为残暴,我们痛斥;因为野蛮,我们鄙夷——如果没有揭开伤疤来看的触目惊心,又怎能换来跳上桌子慷慨陈词的激昂,或是痛哭流涕呢?可是莱维的笔触却是冷静的,更确切地讲,他所讲的故事是“精确的”——这符合他作为一个化学家的职业习惯。作品以化学元素作为章节标题,每一章都以元素为主题讲述一个故事。这显然不是一部讨论化学的书,可也并非是名不副实的作品,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它是一本微观历史,是行业志,记载它的胜利、失败和痛苦”。当我们把视线聚焦在某个事物、某个个体的颠沛流离时,我们体验的将是关于所有时间的一种叙事——未经的并非遗憾,因为尚存的已是全部。相较于人类认识世界的其他方式,化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所着眼的是无差别的微观世界——当一切在以化学的方式描述时,物质的差别仅仅存在于排列组合之中。于是从本质上说,组成这世界的一切物质之间有着共同的基础。共同的基础产生相似,相似提供隐喻,所以在这本“行业志”之中,莱维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描述了这个世界——每个个体都像是一种元素,这世界便可以成为一张“元素周期表”。它看似井然有序,实则隐藏着无数种组合、变化和失控的可能。尽管选择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表述方式,但莱维的叙事手法却承续了意大利文学独有的浪漫与想象力,这也就难怪他会受到包括卡尔维诺、安伯托•艾柯在内的意大利作家的一致推崇了。在写自己的家族史时,他选用的是“氩”这种惰性气体,隐喻了自己家族骨子里的懒散、轻浮却充满玄想,他写自己叔叔巴伯布拉敏想要娶一个异教徒女孩的段落,让人有种在阅读卡尔维诺的似曾相识:“他和女孩没说什么,但告诉他父母他要娶她。他双亲马上发狂,叔叔就躺上床,然后留在床上二十二年。”这样微妙而离奇的安详,最终却被野蛮打破。可对那残酷岁月的描述,最终消融在他对人物刻画的迷恋之中。他写自己那如“铁”一般强壮而意志坚定的伙伴,最终杳无音信;而一个以淘金为生的走私犯,在牢里期许着像河中沙金一样无尽的日子与自由……到了最后,他写自己,写所有人,其实都像碳一样,变迁转换着,直到在不存在的时间里,寻到一片安详之地。没有哭泣,没有斥责,其实所谓野蛮,不过是漫长时光里的一次错格——它会使无数美妙凋零,可原本的美好总能重生。于是野蛮不必对抗,伤痛也无需纪念,这世界自有其组合方式。只要人足够专注,心思足够澄明,一切想必依旧如初,运转自如。
  •     佳作。把它定义为佳作并不是因为它多好看,主要是因为构思的与众不同及其不平凡的意义。本书的开头花了7页来描述了各个不同词语,对于不懂这些的读者来说花费的篇幅实在太多,包括我。当然无可否认这对接下去的描写肯定具有意义,更无可否认对于懂的人来说这是有趣的,可惜其中不包括我。第十页倒数第二行错别字“镇日”,应该是“整日”吧。第二章“氢”才让我感觉真正进入正题了。文中讲述了21种元素,作者讲的惰性元素或说是稀有元素,因它们不与其他元素进行化学反应,因而在其他元素被发现很久以后它们才渐渐被揭开面纱,作者通过每个元素一个故事来把它们与人世间的人与事联系起来,这是一种新的写作手法,也是只有同为化学家与作家的写手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其实让我这种对化学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去看这部作品肯定是没有达到作者心目中读者的形象,但至少当元素与事件相连时,我能对这个元素的特性有些许了解,这也算是非个人领域的一种小突破了吧。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最近看的书似乎都比较压抑~看完这本要选一本正能量的,嗯嗯 已读完,把化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或许可以做个化学入门者了解。关于二战的事讲得并不多,更多的是对元素有关故事的描述 那个时候的化学家基础知识好扎实!
  •     比想象中冷静
  •     好吧,虽然我曾经热爱化学,但是…个人并不喜欢这本书…或许是它和历史和种族歧视有关,对这些不感兴趣。好吧,不能说它不是好书,我只能说,我暂时还理解不了这种感情
  •     很巧的構思,罷特不是我的茶。
  •     将各元素作为象征和隐喻,有着丰富学科知识的支撑,一场深刻的反思。不过老实讲,我还是更爱看直接描述奥斯维辛生活的作品一点(一看我就没什么思想
  •     脑子真好……
  •     有趣诶,文理皆可推
  •     如果莱维不是化学家,并不那么幸运地在研究室生活,他还会选择平等对待,选择原谅吗?
  •     邂逅:2016.8.图书馆; 旅程:2016.9.-2017.2.7.; 地点:德里、坡; 开篇一些犹太词汇的翻译导致很难进入阅读状态。从桑得多戴马斯楚的死亡开始,莱维式的震撼便全部回归了。
  •     对汞印象深刻。 我是真的要卸豆瓣了。
  •     最后一篇《碳》最迷人。
  •     文本的疏密与节奏很差。
  •     [罪疚是指在某些场合中,尽管主动选择的可能性是渺小的,但还是有可能时,幸存者对自己没有抵抗或没有救助他人(虽然当时的情况根本不可能)而永远承受自责。耻辱既是个人的也是集体的。幸存者必须个别地承受别人质疑的眼神:为什么别人都死了而你还活着?同时也承受着集体的耻辱:我居然也属于这般禽兽的人类的一分子。]回应了我对于幸存者主动放弃生命的那份合乎情理和心存疑惑。对于那些在某一点充满热爱的人,那一点成为他本身的一部分,这种接纳是很自然的。所以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与之相关,一切本就是一体的。与其说这种思维奇妙,不如说这份真诚可敬。
  •     分别以二十一种化学元素为题隐喻相关人性,勾勒出二战前后作者及周围人的生活命运,更是通过对非生命的物质特性的描写,探索反思战争中人性的善恶。
  •     印象深刻的一点是他的浪漫,带着忧郁又磅礴,像巨大的冰山。他写跟随助教的事,“他直接吐出福音书上的二字“跟我。””,我对这个描述几乎是先行一步匍匐在地了。
  •     假如在读高中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本书,那我很可能大学会读化学。作为化学家,作者年轻时在简陋实验室极其艰苦的甚至危险的条件下做化学实验,那单纯而热烈的求知欲让人愧叹不如。想如今我在功能强大的通风橱里工作三个小时,都会心理暗示自己是不是吸了太多甲苯蒸汽而感到很累,急着要休息。作者为了查找资料,需要通过无能又无礼丑八怪图书馆管理员的考验,去到冬天没有暖气只有凳子开放时间又短又不定期卡片混乱的图书馆。而如今,想知道什么知识google一下就是大量的网站和论文,而我时常没有耐心和注意力读完哪怕一整段话。 在集中营里食物极度缺乏的状态下,他将偷来的石蜡氧化成脂肪酸来充饥,用卫生棉花做烙饼。‘化学这行业教你要克服,忽略某些不必要或天生的禁忌,相信物质就是物质,既不神圣也不下流,可以无限转化,它的来源不是很重要
  •     如果能严丝合缝地构思一个故事,能超然冷静地观察众生,那么怎么就做不到心平气和地梳理自己?!
  •     锌容易和酸反应,但是很纯的锌遇到酸时,倒不太会起作用。人们可以从这里得到两个相反的哲学结论:赞美纯真,他防止罪恶;赞美杂物,它引导变化以及生命。
  •     比较巧妙
  •     有些段落和篇章写得非常好。但由于行业和语言上的隔膜,有些体验是很难感受到的。后半部分感觉写得太轻薄了点。
  •     作为一个化学教师,我羡慕莱维丰富的化学人经历。作为一个想读书,愿思考的普通人,我尊敬莱维的经历,幽默和沉思。书中无处不在的隐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情感的赞美,对智慧的领悟。
  •     先给五星。等再读几本,可以回看。和化学结合的巧妙,精彩绝伦的文本实验,到最后才舍得写奥斯维辛,一种克制,多看到更多人的本性和事。有几段不是很懂。
  •     莱维确实是长久以来我终于发现的一个最喜欢的作家。他的认真,他的傲气,他对语言的细致雕琢,以及透过他的回忆和执着表现出的可爱……最重要的是我一直觉得他对待奥斯维辛的态度像一个犯了错的小孩子——愤怒和羞耻,因为恰是人类创造了这么个地狱。与我而言,喜欢莱维并不是因为奥斯维辛。
  •     原谅我对外国人名的抗拒,对读本书有一定困难。我觉得想彻底理解还得去阅读作者其他的书籍。大家都说莱维伟大。伟大的人都经历过苦难。
  •     读吧 你会爱上它
  •     还有)这是不是个人
  •     故事零碎,译文也不流畅。书末译者说这是根据英文译本而非意大利原文所译出。
  •     201610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一部科学与哲学完美结合的书,奥斯维辛就像对人类社会的一次压力测试,感谢像莱维这样的幸存者,用不那么激昂的语调回望过去,最后用一个碳原子的循环结束,比起未知宇宙,生命无常,语言无力,人类何其渺小又自私。
  •     其实我不知道怎么打分诶。感觉好高深啊。这是看的莱维的第二本书。准备开始看“这是不是个人”,希望能更惨透吧。看大家都打的五星,难道我是弱爆了吗
  •     米沃什辞典即视感,不过仍然很棒
  •     化学和文学的巧妙结合
  •     我不是多喜欢莱维,但喜欢莱维的作家——索尔贝娄,卡尔维诺,艾柯——我好像都挺喜欢的
  •     我的男票他不娶我
  •     要想真正理解这本书,必须兼具文学、化学及作者本人的集中营生涯等诸多信息。作者的感悟与反思就隐藏在这一个个元素隐喻之中
  •     化学元素真是一个绝妙的隐喻工具箱。
  •     对奥斯维辛及前后的私人叙述,年轻的战前化学岁月永不再来;沉默而悲悼的生活艺术,激愤而中肯的人性覃思;终章《碳》写尽文明之渺然尘埃。
  •     巧妙绝伦
  •     年度 最
  •     一个皮埃蒙特犹太人的回忆录
  •     如果是理科生读,感觉脑海会画面感更强
  •     我给八星啊啊啊啊
  •     战争、恶劣种族环境下鲜活的记忆,与元素交缠,在化学中沉浮,毫无牵强别扭;译文大赞,翻译后毫不失色,一个个人物犹在眼前;没有想象中夺人眼球的奥斯维辛的回忆,反而从头至尾有许多共情之处,这种整体感读来很让人满足;读完虽然并未觉得有顿悟之处,但从化学角度来看待世界十分新颖,正文结束部分更是仿佛把天空扩展开来,视野更加广阔,这也正是阅读给予我们的额外奖赏;除此以外,“我们仍然要反复听残存者的声音“。
  •     在《被淹没的与被拯救的》后读的第二本莱维的书,みな都是一个个C原子。
  •     看第一章时候还有点云里雾里,后面的太好看了,尤其喜欢的是“铁“他说“连走错路都不允许,岂不辜负了二十岁的青春”;”磷”他写骑车送心爱的女孩和双眼中的阴影;“钒”命运安排遇见对手见面前却突然辞世。“铅”和“汞”两个虚构的故事超级surreal,看完竟不知说什么好。。。
  •     .......翻译
  •     一个犹太化学家的视角,一段残酷的背景,一些仍旧试图努力正常生活的人,与其说是控诉战争,更像在记录和歌颂在战时坚强生存的芸芸众生。最后一章“碳”,是写给全人类的说明书
  •     一本片片断断的自传,文字给我可爱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牟中原的翻译。跟奥斯维辛这个名字的联想是无法摆脱的,但是整本书我总读出一种炼金术士的浪漫。
  •     五分未满,四分有余。本书倾向于化学人文,基本与二战经历无关。宣传封页上的评论明显偏离主题。
  •     一些章节,非常动人
  •     有点看不进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