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省域森林资源碳汇贡献及其补偿问题研究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03868962
作者:朱永杰
页数:207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2.3生态文明与化石能源 2.2.3.1对于生态文明定义和基本内涵的讨论 当前,生态文明已经成为理论界和社会讨论的热点问题。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则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和实际管理人员纷纷就生态文明的概念、内涵、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生态文明问题,无论从概念、内涵,还是具体指标体系的研究方面还停留在社会文化的一般层面上,对于一种涉及全人类文明发展形态的研究讨论,还没有对生态文明这种新的文明形态的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这三个生产力基本要素进行深入探讨。 2001年廖福霖编著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一书认为,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从各种有关生态文明概念的表述中,多数学者都认为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遵循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刘文静(2009)将生态文明理解为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从维护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有效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由单纯追求经济目标向追求经济一生态双重目标的转变,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持续生存、稳定发展的文明。 虽然专家学者对于生态文明的表述不一,但基本概念包含了以下共同点:生态文明特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陛循环、全面发展的物质和文化形态的总和。从生态文明的内涵来看,樊小贤(2005),姬振海(2008),俞建国(2008),陈学群(2008)等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等同的文明形态,但在论述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书籍目录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 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背景、现状及其述评 1.3.1生态学对于森林碳汇的基础研究 1.3.2运用生态足迹方法对于资源占用的研究 1.3.3有美森林碳补偿市场的研究 1.3.4对于相关研究的评述 1.4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5研究方案 1.5.1研究方法 1.5.2研究技术路线 1.6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 1.6.1主要特点 1.6.2创新之处 2研究的理论基础 2.1森林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1.1可持续发展与化石能源——当前相关研究的进展 2.1.2度量和评价的基本尺度研究 2.2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 2.2.1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与化石能源的关系 2.2.2绿色经济与绿色增长 2.2.3生态文明与化石能源 2.2.4生态文明与生产力 2.2.5经营可再生资源的理论与实践 2.3化石能源消耗与林业的关系 2.3.1森林资源同时具有物质资源和环境资源两个基本特性 2.3.2林业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领域之一 3中国化石能源研究数据来源和基本账户 3.1基本数据来源与化石能源账户 3.1.1基础数据来源 3.1.2基本化石能源账户 3.2化石能源分类及其应用概述 3.2.1煤炭 3.2.2石油及其制品 3.2.3天然气 3.3中国化石能源消耗的概况 3.3.1化石能源消耗相关研究的背景 3.3.2中国全国化石能源消耗的时间序列分析 4中国化石能源区域和行业状况统计描述 4.1中国省域化石能源消耗空间分布统计描述分析 4.1.1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的区域分布 4.1.2化石能源分类账户区域消耗量 4.2各类产业部门化石能源消耗统计法描述分析 4.2.1基本数据来源 4.2.2统计分析涉及的基本账户分类和涉及的范围 4.2.3三大产业化石能源消耗总量统计描述分析 4.3工业部门化石能源消耗统计描述分析 4.3.1工业部门内部化石能源消耗的概况 4.3.2工业部门内部分类化石能源消耗 4.4本章小结 5中国森林资源时空分布描述研究 5.1中国森林资源的总量的时间序列变化 5.1.1中国森林资源概述 5.1.2不同区域森林资源的变化 5.2天然林和人工林资源时间序列与空间分布变化 5.2.1基于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的天然林和人工林空间分布 5.2.2天然林资源的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变化 5.2.3人工林资源时间序列和空间分布变化 5.3中国森林碳库的时空变化研究 5.3.1研究的理论基础的基本方法 5.3.2森林碳库空间分布 5.4中国森林资源增长潜力研究 5.4.1研究基础 5.4.2各省林业发展排名实证分析 5.4.3结论与分析 5.5研究结论 5.5.1比较分析 5.5.2本章小结 6我国林产工业的空间分布研究 6.1林业产业发展概况 6.1.1林业产业飞速发展的10年 6.1.2不断扩张的林产品国际贸易 6.1.3主要林产品产量 6.2中国林业产业省域聚集状况 6.2.1研究方法 6.2 2四大经济区域的产业聚集度 6.2.3 31个省市区产业聚集度 6.2.4各省林产工业经济效益状况 6.3人造板子产业聚集状况 6.3.1人造板产业发展概况 6.3.2我国人造板产业的区域分布状况 6.3.2我国木竹地板生产状况 6.4我国家具子产业区域分布 6.4.1家具子产业发展概况 6.4.2家具子产业的区域聚集 6.5我国造纸子产业聚集状况 6.5.1造纸子产业的发展概况 6.5.2造纸子产业的区域分布 6.6林业产业发展的机遇与途径 6.6.1林工商一体化经营方式开始形成 6.6.2各种现代技术与管理手段发挥积极作用 6.6.3林业产业发展的外部机遇 6.6.4林业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6.6.5促进林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本途径 7基于生态足迹方法的森林碳汇贡献研究 7.1森林吸收CO2排放贡献与化石能源用地相关问题的讨论 7.1.1生态足迹方法及其对于自然资源占用的研究 7.1.2化石能源用地占用和承载力的计量方法及其讨论 7.1.3 中国区域化石能源用地占用和承载力计算结果 7.1.4研究论与讨论 7.2基于化石能源足迹的化石能源与GDP关系研究 7.2 1研究方法 7.2 3研究结论 8森林碳汇效益的补偿问题研究 8.1森林生态效益的理论基础 8.1.1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8.1.2碳交易市场的几个基本概念 8.1.3将森林纳入碳交易市场的基本要素和环境条件 8.2森林碳汇效益的直接经济补偿 8.3化石能源经济补偿对象的选择 8.3.1汽油消耗的区域分布 8.3.2煤油消耗的区域分布 8.3.3柴油消耗的区域分布 8.3.4燃料油消耗的区域分布 8.4各产业部门石油消耗状况 9研究结论与讨论 9.1研究结论 9.2建议 9.3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中国省域森林资源碳汇贡献及其补偿问题研究》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国省域森林资源碳汇贡献及其补偿问题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的背景;国内外研究背景、现状及其述评;研究内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林业适应对策研究”,第六专题第二子专题研究成果。


 中国省域森林资源碳汇贡献及其补偿问题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