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糊窗(精装水墨版)

ISBN:9787301270747
作者:车前子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车前子
﹌﹌﹌
1963年生于苏州。诗人,散文家,水墨工作者。
80年代朦胧诗兴起时的代表诗人。
2000年以后除了继续写诗之外,专攻散文和水墨。
其散文多次获奖,被认为是独树一帜的文体大家。
其绘画,被著名画家、颇受毕加索赞誉的张仃称为国内“真正的文人画”。
目前,出版有诗集与散文随笔集二十一种,举办过个人画展九次。
对他而言,“诗人作品中的自我,仅仅是一件艺术品”。

书籍目录

目录
国子监街 ...1
嗅觉带我找地儿 ...5
玻璃灯罩 ...7
一个无名小站 ...10
青 花 ...12
凳 子 ...15
罗汉果 ...17
绣球花 ...20
菖蒲花 ...23
悬铃木 ...26
香 椿 ...28
西 瓜 ...30
花 ...32
辛夷花和太湖石 ...35
金 鱼 ...36
鸟 ...39
羊 ...42
偶 记 ...44
西洋画本 ...47
猜谜语 ...65
我们是赤裸的 ...69
盛夏的声音 ...73
白烟囱 ...75
张宗子 ...77
郁达夫 ...79
沈从文 ...81
老 舍 ...83
我的朋友邹静之 ...85
生活在学校附近 ...89
沉睡的花朵 ...95
粉红摘 ...100
苍茫的影子木马 ...104
童话 ...109
《古诗读物》序 ...111
十四田虫 ...112
有公鸡的地方 ...115
锦盒散页 ...117
貌似格言的脸面 ...124
腊月九忆 ...136
尘 埃 ...142
诗歌故事 ...146
如期而来如期而去 ...154
纪念一只纸箱 ...156
《影影集》两则及说明 ...159
筷子和《筷子的故事》 ...170
剥壳非为啖肉 ...173
被羽毛携带或携带羽毛 ...175
粗 枝 ...179
折鸟事件 ...182
偶像之城 ...184
自画像的片断与拼贴 ...189
瘦鹤病梅 ...193
叶落石遗 ...195
雨之集 ...197
紫一章 ...201
绿 H ...204
找 人 ...208
乡下纸牌 ...212
年底的织布机 ...217
随想蝉蜕 ...224
工业化的怀旧 ...242
县城和鸡毛 ...245
节气与哮喘,或农历中的梨 ...248
被唤醒的身体 ...254
在一根大烟囱下 ...257
明朝市井 ...260
佛 头 ...264
2000年故乡夏天 ...269
民 间 ...278
晚期风物 ...280
瓜田李下 ...283
城南旧事 ...286
这么多人混在一起 ...294

作者简介

菖蒲 香椿
金鱼 公鸡
老舍 郁达夫 古人 乡人
纸箱 锦盒 城南旧事
杂文中杂到颗颗粒粒的极致
反而如冰渣一样熠熠生光
﹌﹌﹌﹌﹌﹌﹌﹌﹌﹌﹌﹌﹌﹌﹌﹌﹌﹌﹌﹌﹌﹌﹌﹌
金农一分,周作人三钱。评弹祁调半分,言菊朋两瓣,玉华台淮扬菜厨子顾三哥四分,古董败子何先生二两,白石一块,八大一方,约等于车前子。
——著名编剧邹静之
﹌﹌﹌﹌﹌﹌﹌﹌﹌﹌﹌﹌﹌﹌﹌﹌﹌﹌﹌﹌﹌﹌﹌﹌
本书是著名诗人,画家,作家车前子的随笔集,作为当代随笔大家,本书代表了他的鲜明文风和卓越水准。
作者充分发挥了杂文的特质,杂到极致。既写花鸟虫鱼,手艺物件,又写到中外作家,江湖四方。写老舍、郁达夫、艾青、张兆和,也写艾略特、川端康成、毕加索、凡高;写古人、乡人,也写妻小、小县居民;写文人雅事,也写纸箱、锦盒、水井、尘埃。
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在作者独具的慧眼揣摩之下,就如放大镜下的一把沙子,颗颗粒粒都是熠熠生光的。


 懒糊窗(精装水墨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读《懒糊窗》作者:苏术刚看完车前子的《味言道》又开始翻《懒糊窗》。翻着翻着突然觉得车前子的画真的不错。说实话,书的前几页都有车前子的画。一共六幅,诗情画意。>>>绕不回来的车前子这算是我第一次看车前子的散文,看着看着又回到了《味言道》的感觉,上段不接下段,散的一塌糊涂,似乎想到哪里就写哪里。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常人都道: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我平常也偶有写散文,讲究的也是这种形散而神不散。乍然间看见车前子的散文,思维跳跃,你觉得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他也能给你合在一起。我又想起金圣叹,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十分重视“闲笔”这一重要文法。车前子写散文,也是如此。要有闲笔。“只有闲笔才能让散文荡漾起来。好的散文,就是’荡漾’二字。”何为荡漾开来?车前子说:“就像水波一样,最外面一圈就是’无’。最后的边际空茫的,不要强烈的轮廓线和界面,这个界限很难把握。”车前子把散文的闲笔比作水波,荡漾开来,有即是无。鲁迅说,写散文不妨“忘破绽”,车前子则是处处是“破绽”。把“无”字发挥的淋漓尽致。>>>小隐隐于诗,大隐隐于市车前子是个奇怪的人。他原名顾盼,后改车前子。写诗出来的人,没想成为大诗人,却也写过经典的作品《一颗葡萄》。《懒糊窗》虽说是散文,可也能看出车前子写诗的本性。有一篇我非常喜欢,讲的是一个叫“邹静之”的人。邹静之,不能说熟,只能说我也知道人家是《诗刊》的编辑。车前子说邹静之是个古人,什么都古人的作派。车前子多次想写他,却一直觉得时机未到。如今下笔,似乎也是巧合。邹静之是诗人,车前子一直说邹静之是朋友,可文里行间都是满眼的敬畏。他说:小隐隐于诗,中隐隐于事,大隐隐于市。邹静之就是大隐,而自己却还在小隐的路上,迈中隐吧,却老是被俗事所扰。我很少遇见真的达到大隐地步的人。听车前子这样说,就非常想看看邹静之先生。我知邹静之先生写的《康熙微服私访记》,也看过张铁林演的电视剧。看的时候只觉得张铁林演得好,把皇帝演的惟妙惟肖。后来又看了《铁齿铜牙纪晓岚》,又觉得张国立演的纪晓岚非常好,王刚演的和坤实在讨厌,张铁林演的皇帝,又爱又恨。邹静之先生诗人出身,却也把编剧做到极致,成为中国第一编剧的诗人,可不是一抓一大把的。人到了一定高度或者说到了一定年纪,当他对外界事物有了另一番看法和领悟后,就会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从诗歌到散文绘画,车前子给人的感觉散而不散。“诗歌和书法是独白,散文和绘画是对话。任何可以被商业化的东西都是对话,诗歌和书法是人的心电图,不能被消费的。”我眼前似乎又出现了那个瘦骨嶙峋的身影,孤独,又高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联系QQ:1147679123
  •     清风有信苏州慢,明月无声懒糊窗读2016年北京大学出版社《车前子随笔精选集》文/方木鱼北大社的王立刚编辑送我一套《车前子随笔精选集》,共分为《苏州慢》《懒糊窗》《茶墨相》《味言道》四辑。在每一本的扉页上,都随形不拘地钤着一个“车”字的章,圆形的像象棋子的“车”,方形的像一个无心的繁体“团”字。车前子以中药名闻达于诗画两界,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熠熠生辉的真名字叫顾盼,这个生于苏州的北京人集合了江南的灵气和北京的大气,有着诗人、散文家、画家的多重身份,就像他这套风格迥异的随笔集。《苏州慢》,才子柳香川曾以此词牌名吟出“天下俊采钟吴郡”的佳句。在书前的几幅插画里,有一只蟋蟀,这让我一下子想起《诗经》里的句子:“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我想他画这幅画时一定想到了家乡的蟋蟀,甚至老屋。苏州是车前子的故乡。他在自序里说:“谁没有故乡呢!我是不是大惊小怪,居然不知不觉写下几百万字书苏州,好像前世欠它的债,这世偿还。”车前子写苏州,无处不可落笔,无事不可成文,他笔下的苏州风物,粉墙黛瓦,流水人家,网师园,虎丘塔,桃花坞,评弹昆曲,香樟桂花,腊梅海棠;苏州市井,男女性情,如诗,如画,如古装剧中的长镜头。按我的理解,车前子应该是有侠客情怀的,否则他怎会说,“我并不是太喜欢江南,无论是词,还是物,都有点软,有点粉。”他又说,“我眼中的江南很小,我常常把江南堪称苏州。”他对现代人改造的苏州是不满的,以至于说出“赔我一个苏州”的话来。《懒糊窗》,这几个字营造出来的意境,余味悠长。恰如作者所述:“懒糊窗,首先得要有窗,还要老式那种,一推,差点掉下来。”然后,“若干地方,若干山水、朋友、鸡鸡狗狗和市井。”这些东西,推窗可见。书里明显带了许多的北京印记,比如开篇的《国子监街》,起笔便是“雍和宫香火很旺”,看他写罗汉果、绣球花、菖蒲花、悬铃木、香椿、西瓜,又让人想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明显有了寓居的一丝隐隐的忧愁。他写古人、乡人,妻小、花鸟虫鱼,手艺物件,也写到中外作家,江湖四方:老舍、郁达夫、沈从文、艾青、张兆和,也写艾略特、川端康成、毕加索、凡高。他写文人雅事,也写纸箱、锦盒、水井、尘埃,杂到极致。在窗也懒得糊的日子里,我们在这些悠悠的文字中看他写字,画画,读书,一招一式,尽收眼底。《茶墨相》,这才是文人的风骨,文人的魂魄。茶,遇水而成千百滋味,墨,遇水而生万千情状。喝了不少好茶,看了不少名画,读了不少法帖,听过琴,游过园,做过梦,所以,写了不少好散文。他对茶是真爱啊,你看他写《紫砂之旅》《茶意五帖》《回忆茶》《茶梅》《茶渍记》《茶渍又记》,你看他《在虎丘喝茶》《在紫金庵喝茶》《在假山石后边喝茶》,他从茶里边喝出禅意:“好的茶香,香之意味回到空无。”他说自己某年在兴福寺方丈室画了一下午画,黄昏时上山转,发现一棵茶树,他的第一反应说它永无出头之日。他对这棵树心生怜悯,因为他觉得,他和它是兄弟。你再看他读那些法帖,有名的《韭花帖》,还有残缺不全的《夏热帖》,欧阳修的《灼艾帖》,苏轼的《一夜帖》,他说,苏东坡说中国最会聊天的人。其实他才是,他从那些龙飞凤舞的字中,看到一个个行走的古人,他们活过来,走到他眼前,坐在他身边,就像朋友和兄弟之间,然后,喝酒、聊天,聊聊茶叶和笔墨纸砚,还有那些镇纸、笔山、月份牌、藏书票、印章、玉石等体现文人情趣的小物件。《味言道》,文坛盛产吃货。古代的比如张岱、袁枚、李渔,近人如汪曾祺、林斤澜、陆文夫、老舍等,现在活跃的则有香港的蔡澜,和导演了《舌尖上的中国》的沈宏非。车前子却能吃出不一样的味道,好比他在自序里说:“草草杯盘,昏昏灯火,你信不信?我一口吃出一幅北宋山水,够这辈子回忆的了。”于是,慈姑、菱角、蟹黄、河豚、江南点心、山西面食、饭局、酒聚、玫瑰竹夫人、青木瓜女子……他写江南的夏天,杯盘草草灯火昏,咸鱼咸肉、咸鲞鱼炖蛋、茭白或榨菜炒肉丝、毛豆子炒萝卜干,然后夏天就过去了。秋天:“秋天吃糖炒栗子,一件美事。秋天吃新橘,一件美事。秋天的吃中,一吃螃蟹为最隆重之事。秋天还有两样好东西:鸭梨与水萝卜。”然而,纵然吃遍天下,车前子说,“于是我怀念薄荷小院。”还有人说,烧鸡也比不上俺老家的猪头肉。是啊,纵然你吃遍千山万水,天下美食,最美的味道依然是家乡和妈妈的味道。在这本书的最后,柔软的舌头与香甜的美味背后,车前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的母亲见过一个孩子活活饿死,车前子质问母亲为什么不分给他一点吃,母亲只说:“人在自身难保的时候,怎么可能却救人。”民以食为天,只有吃的味道是人类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记忆。车前子是真正的文人,他以天地为师,与诗词歌赋、书画琴曲为友。从苏州到北京,从车前到窗下,他以一个最能传承文明的生活世界营造出一个文人的江湖,让疲惫的心灵安顿皈依。这份分享,大概是作者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     夏日懒糊窗1夏日午睡醒了,最宜读车前子的《懒糊窗》。糊窗,是小时候的一抹记忆。也或者是小时候听奶奶讲起过,不记得了。但是对于糊窗,有着清晰的画面在脑子里。不透明的毛纸,把白面粉熬好的浆糊涂在纸的四边,这白面粉熬制成浆糊很有考究,煤火,小苗,奶奶用铝勺放了一点面粉,一点水,慢慢地搅动。一只手搅动,一只手拿着铝勺,放在小火苗上,几分钟,浆糊熬好了,然后从铝勺扣在一个白菜帮上,这个白菜帮是方才从墙根那竖放着的长白菜上扒下来的。然后,涂好了白面浆糊的不透明的毛纸,就拿来糊在窗格上。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窗棂,糊好了的窗,外面透过来的光把纸变得半透明了,光不再那么霸道了,柔和了许多。这样躺在炕上午睡,都不用有窗帘了,光照之下,毛茸茸的,瞌睡虫就来了。想起这些也不容易,因为都是年代久远的事了。想起这些,是因为读了车前子的《懒糊窗》。车前子的童年与我的童年经历有些相仿,只不过一南一北,他写的尽是南方的事,我在北方长大,这没关系,他写的文字里,我能窥见,有一样的,或者差不多的童年。午睡醒了,夏日的知了都歇了一会儿,窗外有风。还想再慵懒一会儿,打个盹,拿起《懒糊窗》。恰巧看到那一篇写小时候的“偶然”。他被父母送到爷爷奶奶家中,待周末才接回,他起初不愿意每周六的回家,后来却很盼望了,只是因为他偶然钻入父母床下,发现有捆蒙尘已久的书。他偷偷地剪开那发黄的绳子,摸索着,趴在床底下,借着手电昏黄的光亮,囫囵吞枣,读上半晌……而我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我约摸是在三四岁时,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渐渐长大,偶尔才有机会见到父母,每次见面都甚为别扭,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疏离感。独独吸引我的,却是父亲床下,藏着的那些发黄的书籍。那时候父亲认识几个画画的叔叔,他们竟然有毛姆的几本书,好像是绿色封皮的《克雷杜克夫人》,还有一小本的《月亮和六便士》。还有一些手抄本,写着爱情的故事,《一双绣花鞋》、《第二次握手》都是被反复摩挲翻烂了多页的手抄本。我小学毕业到上初中那阵子常去父母家,打个招呼,就偷偷地窝在阳台的一个角落里,读这些书。虽然读得一知半解,却有满满的快乐。午睡醒来,还需要醒盹……有时读车前子的文字,有醒脑的作用,让人不由忆起往事,不胜唏嘘。2躺着读《懒糊窗》,最神仙。早些年,舅舅家种梨。到我上了大学,暑假里从天津去涿县的舅舅家,还能在午后去梨园中玩。有些人家为了看管梨园,会在园子里搭起简易的三角窝棚,窝棚里可以铺上凉席和被褥,两头的敞口处晚上可挂上布帘,早上收起来,像极了观景棚。我最爱躺在窝棚里的凉席上,任凭园子里清爽的风从身上拂过。嗯,梨园里的风,有点香气。再摸出《懒糊窗》看,竟然就想起那一阵子的梨香气,想如果能在那时的梨棚里午睡片刻,醒来,摸出《懒糊窗》读一段,那也是极好的事吧。但是,舅舅家早已不种梨树了,成片成片的梨树,在某年某月都被砍了,不只是舅舅家砍了,他们村子里都被砍了,说是不赚钱,土地有限,改种别的了。拿着《懒糊窗》去梨园的梨棚里躺着读,这念头刚出现,就只能掐死了。车前子说他读张宗子的《陶庵梦忆》,睡在北京的躺椅中,双脚搁在暖气片上,是神仙日子。看了一本书,老能想起自己经历过的事,这也是奇了。摸出书,读一小段,已是神仙片刻。车前子的文字,我还是看浅了许多,差着境界,差着阅历,也差着南北。《懒糊窗》里的行文时松时紧,有时散漫而灵动,有些杂乱却精致,躺着闲翻,翻到哪篇算哪篇,这么读书,就更是夏日午后的欢宜。散散松松地写来,如灯花坠月,似柳枝逆风。车前子这是形容郁达夫的条幅。我看了他的文字,竟也有同感。散散松松地,落了一地的碎月。清凉。3车前子,我没亲见过。但知道他是著名诗人,散文家,美食家,水墨工作者。曾也看过一个他水墨画的折子,《懒糊窗》里也附着了几页,瘦、漏、透,有着禅意,也略有古意。不用猜,也知他是南方水乡里出来的人。不过他却也北漂。所以,书中也有写北方的点滴,北京的人和北京的食,有赏的,也有贬的,话说的娇俏,也有些挠痒痒。不如他写苏州,爱恨分明。诗人的气质,写出的文字,跳跃性很强,用我们工科人的思维定势,这行文属于漫无边际,逻辑顿失。一本《懒糊窗》看下来,多有经不住推敲的杂意。其实一推敲,反而上当。文章中隐着一种狡黠,诗人在嬉笑怒骂,却又点到为止。这杂文或散文比诗文来得透彻和痛快,却也没有论文的严谨,所以,一推敲,反而上当。如此,放松了读《懒糊窗》也就好玩儿了。即便是暗有所指的话,也就觉得车前子这个怪人,自说自话,有没有同感,放下书再思量。比如,他说,荷马够累的。好端端不骑马而荷马行走,怎么不累呢?但我们常常如此。4《懒糊窗》读得有些慵懒,夏日的午后也差不多就过去了。这书中说,一粒米回到稻壳之中,仿佛美女熄灯睡到床上,她在暗夜里胡思乱想,美女的胡思乱想也美,白天看到蝴蝶,此刻就能起飞。就像跟着车前子做了一回夏梦。从小时候父母床底下,到他儿子把《米罗画风》读成“十四田虫”;从塞尚、高更、卢梭的西洋画本,到郁达夫、老舍、沈从文的文章妙处,还有被他渗了古意的邹静之;从带了脸面的格言,到如呓语般的随想蝉蜕;恍恍惚惚地,好好地游荡了一回。夏日午后读书,脑子不是特别清醒,这些梦游很有些古意,想着最近微信里有一组红楼意淫的表情包,其中有一个斜倚在榻上的美女,一旁潦草地写了“生无可恋”四个字,就又想到《懒糊窗》里写的稻壳美女,一粒米回到稻壳之中,已不习惯稻壳之中的暗夜了,她雪白的肌肤已被蹭黑,偏偏想在肌肤上背叛它,这种背叛不一定肤浅,但已无话可说。“这么多人混在一起”,车前子说。有时候他想,蚕死到临头才结茧,而母鸡天天生蛋,它们的创作方法或者生活方式真的不同。细细思忖,我也想说,这么多年我也依然跟“这么多人混在一起”,还得继续混下去。懒糊窗,屋外的光都不再那么霸道了,经年往事所思所想也不那么锐利了,一切恰好。夏日午后,这光景恰好。《懒糊窗》这书名恰好。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四本里最特别的一本。展现车前子的诗才,兼艺术评论。文笔比较飘渺,有先锋意识流的些许特征。
  •     4.0 当初是被书名吸引 觉得意境很赞 看完的确很喜欢车前子字里行间的跳脱随意的思绪。算是我偏爱的散文类型 适合闲时窝在沙发上翻阅。
  •     狗屁散文
  •     闲来灯下读几篇,颇有趣味。
  •     文字很感性,思维很跳跃,不过,要想发现思辨和哲理的话会有所失望。散文要深度和文采并存的确有点难。
  •     有才,任性。
  •     杂到极致的文茶墨相,车前子关于苏州风物的散文,有诗的感觉,也有水墨画的韵味。
  •     反正我不喜欢,所以我给两星
  •     从前各集的精选
  •     不如高中读他时的观感,是好文笔好想法,惜文人气重。
  •     喜欢对车前子的想象。这篇集子是任性的,凡题目必离题万里去写,梦中万里途山。写邹静之,谈的是古风即喜气,如颜回。写明朝市井,写决斗关公。“果肉这么小,壳却如此之大”,蛮有意思。写画写花写人,都好看。张岱是一截松紧带,郁达夫是斜姿,梵高的画像开水。
  •     文笔很跳跃性,诗人画家特征明显。
  •     看来不及味言道。车前子的语言,自有一股韵味。
  •     闲散江南
  •     内容是迷宫,形式才能简约
  •     很久没看过这么地道的随笔了。
  •     很不错的一本散文集,需要我们静下心来阅读
  •     不错,勾起了我自己的回忆
  •     不太感冒的一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