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

出版日期:2016-7
ISBN:9787301271166
作者:李剑鸣
页数:496页

内容概要

李剑鸣,湖南常德人,曾执教于湘潭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著有《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等。

书籍目录

引言
20世纪美国史学的基本走向
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
种族问题与美国史学
意识形态与美国革命的历史叙事
美国革命史研究的新动向
伯纳德·贝林的史学及其启示
戈登·伍德与美国早期政治史研究
埃里克·方纳笔下的美国自由
在现实关怀与学术追求之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中国的美国早期史研究
探索中国美国史研究的路径
后记

作者简介

所谓“克罗齐命题”,即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的名言“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所包含的思想,触及历史知识的形成与当前生活的紧密联系。在实际的历史研究中,这种联系主要体现为“现实关怀”和“历史写作”之间的张力。本书以中国和美国近期的美国史研究趋向为中心,探讨历史学家所处的社会和时代如何引导乃至塑造其历史写作,而历史学家又如何以自己的专业方式回应社会和时代提出的问题。书中各篇文章论及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学术思潮和史家群体的变化在美国史研究中所产生的影响,并评析伯纳德·贝林、戈登·伍德、埃里克·方纳和杨生茂等学者的治史路径和史学主张,以此对“克罗齐命题”做出某种回应:现实关怀可以合理地引领史家的研究兴趣,有助于他/她从广漠幽暗的过去世界中发现有意义的问题;然而一旦进入解读史料和构建历史解释的环节,现实关怀就必须接受学术准则的审查,并受到历史主义的阻击。


 “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是李剑鸣老师的最新著作,本书由作者在新世纪撰写的文章集结而成,主要论述了中美两国的美国史研究所走过的历程,属于一本专业的美国史学史著作。由于作者本人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美国早期史(以美国革命为中心)和政治史,因此本书尤其侧重于这两个方面。本书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共八篇文章,讲述美国史学史;下半部分四篇,勾勒了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的发展过程。因为是由独立成篇的文章构成,所以可以从任何一篇文章开始读起,我是先阅读下半部分的四篇文章,再来阅读上半部分。克罗齐命题——“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史学界几乎无人不知,而一般的历史爱好者也都听说过“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两句话都强调了历史文本的相对性,即受到不同时代意识形态的影响,史家对同一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解读是不同的。新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主要是为了批判美帝。改革开放是一个逐步走出革命意识形态的过程,中国的美国史研究也在慢慢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因与美国打交道及现代化的需要,中国的史家迫切希望加深对美国的了解,借鉴美国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中美建交之后的关系起伏不定,在中美关系恶化之际,尽管有学者经常会跳出来批评美国民主人权的虚伪性,但总的来说政治与学术的关系逐步得以厘清,学者对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不过受到科研基金的影响,也产生了现实性很强的选题。李剑鸣认为历史学者具有现实关怀无可厚非,但学术研究与现实应保持一定的距离,如过分贴近现实需要,不断变化研究方向则很难产生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不利于一个学科的发展。熟悉李剑鸣老师的人可以看出,他其实就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一直坚持以美国早期史为研究方向,不受外界气候变迁的影响,先后出版了《美国历史的奠基时代》、《隔岸观景》、《“克罗齐命题”的当代回响》,每一本都是非常扎实、言之有物的著作。上半部中关于三位美国史家(伯纳德·贝林、戈登·伍德和埃里克·方纳)的文章尚未来得及读。不过抛开这三篇文章本书也能自成一体。在五篇关于美国史学发展趋势的文章中,作者清晰地阐明了不同时期美国学者研究范式的变化。从主导19世纪的“辉格史观”,到二十世纪初的进步主义史学,再到二战后的共识派以及六十年代的新左派,美国史学家对于本国历史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这四个阶段。并且,由于新史学的出现,历史学向社会科学借鉴理论与计量方法,导致传统政治史研究遭受冷落,政治社会史和政治文化史这种交叉领域的研究开始兴盛。不过,与其扼腕叹息传统政治史的衰落,不如拥抱更多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这样才能得到一个更加多面、更接近真实的历史。美国史学界最大的转折出现在60年代,随着黑人民权运动、女性运动与反传统文化运动的爆发,以多元文化主义、女性主义、平民主义为视角的美国史著作越来越多。史学家开始关注历史上的被忽视的群体,平民、黑人、妇女、印第安人等边缘和底层群体的历史成为研究主流。建国之父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反遭忽视。许多激进史家将精英与平民、白人与黑人及其他少数族群,男人和女人对立起来,这些史家大多本身就带有为某一群体代言的属性。他们过分强调这些边缘群体在历史中的自主性、自觉性。这种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关注边缘群体的研究也给美国史学带来了困境,如何将他们的历史纳入到传统的历史叙述中,形成一部能整合不同族群、性别和阶层的历史呢?李剑鸣认为在这方面成功的尝试很少。这种研究视角的不同也会造成解释上的矛盾。如在美国革命史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民众是革命的,精英是反革命的,黑人无论加入哪一方都是为了争取自身的自由,因此加入英军的黑人和美国的黑人都是革命的。李剑鸣认为应该分清美国革命的主流和直流,区分“美国革命史”和“革命时期的美国史”,不“依据后来的社会状况和意识形态来为历史上的革命制定‘议程’”,不应过分强调边缘群体的重要性和自主性。另外,由于历史上关于边缘群体的文字记载较少,对他们进行研究也面临资料不足的问题。不论何时何地,历史研究总会受到意识形态和现实需要的影响,而历史人物与事件也总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展开的。要想让历史研究更接近真实,一方面史家需要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尽量加以避免,同时对历史抱有一种同情之了解,不用当下的历史进程来衡量过去的事件与人物,如此才能得出比较公允的结论。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敢于自我批判的精神实在难得。例如下面两处:“我本人在20世纪80年代曾连续发表几篇关于西奥多·罗斯福与进步主义改革的文章,在主题、材料、内容和论点等方面重复颇多,这样的‘论文’数量也没有什么意义。”“我本人在《美国革命时期民主概念的演变》一文中,粗心地将塞缪尔·亚当斯写给约翰·亚当斯的信误作约翰·亚当斯写给塞缪尔·亚当斯的信,并对信中一段话的含义做了错误的诠释。”我就喜欢这样的学者,诚实可爱有水平。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就是好
  •     美国史
  •     一本优秀的研究综述集
  •     是论文集……有点失望……怪我自己没看目录就买了,感觉标题是强行扯克罗齐嘛哈哈哈。
  •     不愧是被北大用两套房抢的人(虽然后来又被复旦挖了墙角)
  •     美国史初学者必看的论文集。看完整本书,对美国政治史研究、美国早期史研究以及中国的美国史研究现状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作为初学者,了解学术史和各种史学范式是基本功。啊这本书我看了好久啊啊啊。
  •     前半部分写美国的美国史研究完美 后面说中国的美国史研究感觉太无奈了 幼稚的时候也曾想过以他山之石做出一番事业 想要给每个问题以现实的关照 可是做学生还是要先采铜于山 然后慢慢雕琢 急功近利的话伤害学术也伤害自己
  •     下海营个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