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H》书评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108045546
作者:[日] 妹尾河童
页数:552页

一个少年的十年

《少年H》,在我的书桌上已停留了将近一个月,眼看着马上就到还书的截止日期了,而这本书却还未曾观赏,想来也是极为沮丧的。之所以从书架上借阅《少年H》,也是因为小河的推荐。无奈这本书太厚,却一直未曾动过。幸好战胜了惰性,借着这个周末,今天下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庆幸自己没有与这本书擦家而过。1937-1947,一个日本少年的十年,战乱中动荡的十年。于此同时,中国也同样深受其害。这样动荡的十年,齐邦媛《巨流河》有过记载,聂华苓《三生三世》也曾回忆过。也曾在回忆西南联大的书中得知一二。但是,以一个日本少年的目光探寻在历史深处的这十年还是第一次。 这十年,七岁到十七岁,从童年的无忧时光,到少年深受战争创伤。H想当一个河流中的一根木桩,但是所有人都随泼逐流,他曾懊恼也曾愤怒,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曾想要卧轨自杀,最后火车轰隆隆从头顶驶过,自己却未能死成。此后自我安慰:“别去管别人会怎样,或是这个社会哪里又错了。只要忠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从今以后,要为自己而活”。后来H搬到学校废弃的美术教室,开始他的绘画之旅。 虽然是战乱中动荡的年月,还是为H感到开心。H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父亲盛夫民主开朗,虽然战后他开始变得沉默,但一直理解并支持着H。母亲敏子,信奉基督教,一直秉持着爱的信仰,并且将这份爱带给周边的人,这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尤为可贵!《少年H》,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常识永存

在学校图书馆惊喜的找到这本之前就想读的书,立刻借来。平时也有怠惰,断断续续的在一个月里读完了。读的时候有许多感触,然而最大的感触就是:常识永远存在,不论官方的声音和民间的声音带有怎样的情感与狭隘,只要个人能保持思考的态度,就会知道,在那样的年代,一定有哪里出了问题。这是我第一次正儿八经的看到在同一场战争中敌对方的国土上到底都在发生着什么。首先改变我的固有印象的是征兵时民众的反应:母亲会因为儿子接到征兵令而流泪——与正常的心疼儿子的母亲是一样的。曾经的我真的以为日本民众是集体狂热支持这场战争的。在政府军方和报刊的各种搪塞语言下,即使是H这样十几岁的少年都明白这一定是不对劲的。在亲眼见到过炮弹的轰炸后,要他怎么相信平时呼吁的那种邻里接水作战是有效的?受到重创后看到的轻描淡写的报纸报道又让人们怎样相信报纸上的话是真的?大家都有常识,只要肯稍微动动脑子,大家就会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H叙述下的日本让我想到我们的特殊年代。人人自危,有“思想罪”的存在,有许许多多的口号,随意更爱教学内容,鬼畜美英,万不得已要使用焦土政策——全员肉搏,学校几乎成为小型军事基地,赤色分子被追捕,食物短缺,战火连天......在H的家人中,我最敬佩的就是H的父亲,其次是H。他们在非理智的氛围下,都能够保持独立思考。H的父亲在本身是基督徒的情况下,能够对H母亲讲出“如果把其他宗教叫做邪教的话那么基督教被人家叫做邪教的时候也就不能反驳咯”的话,以及在各种夸大的宣传下能够冷静的判断日本的情况。大概也是得益于这样的父亲,H也能保留这样独立的思考。在空袭时拉着母亲逃走,十七岁就自己去找老师做学徒做工。最后战争结束,许许多多的人早就接受了。人们都懂得责怪政府和军人,却只有H暗暗地想着为什么天皇没有责任。看到H失常那一段其实很感动很心酸,他看到有的人在战时是狂热战争分子,战后迅速开始提倡自由主义,他还是少年,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面对困难的食物供给,他再也无法忍受母亲爱世人的心态,自己一人偷偷搬到学校教室住。在那个年代,还有无数个少年A、少女B、少年C、少女D......他们的世界被破坏,谁负责了呢?

少年L

读完妹尾河童先生的《少年H》,合上书,总想写点儿什么。《少年H》上部俨然是卷少年成长史。H的日常何其普通而富有趣味。H喜欢看街头的西洋镜表演,连续听了五遍,把《卖菜女阿七》的戏码背得熟熟的,可惜戏文里有个果蔬铺子,卖阿七喜欢的长茄和“从头到尾长着毛的玉米棒”,父亲要求H不要再唱了,尤其是不要在虔诚的基督教信徒的母亲面前唱,因为带有色情意味。虽然H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茄子和玉米棒会色情,但是只能嘟囔了事。H已经是小学生了,但是晚上还会尿床。父母和妹妹都好心地从不称“尿床”,而是叫作“地图”,可是少年敏感的心怎么可能因为称呼的变化而抹去耻辱感,为了能不再画地图,H愿意去做灸疗,母亲为了安慰他,做完治疗还会带着H去吃顿亲子丼。可惜亲子丼吃了不少,地图还是照画不误。就算父亲的西服号受到了战争的影响日渐萎缩,相识的人们不断受到征兵令一去不返,学校里的金属雕塑要被融掉铸枪,因为各种保护法的关系连大海也不能眺望,可这些战争的阴影,藏在H明晃晃的生长中,难以掩盖掉他拔节的声音。直到西服号难以维持,瘦小的父亲成为了消防员,H背着“打倒鬼畜英美”的口号进入了中学,那些无处不在的雾霾,终于让生命沉重起来。中学生本不应该进行的严苛的军事训练和繁重的工农作业,日复一日的空袭警报,与母亲在空袭的燃烧弹大火中的奔逃,被宪兵强迫一同抓捕美国伞兵,得知战败后的轻松与沮丧,越来越烦躁不安的心情,一度想要自杀的举动,层层重重,缠缠绕绕,让我这后半部分看得越发压抑,像是冬天阴云沉郁的天空,呼吸一口都是呛人的雾霾。那个叫作H的少年,他的身后是一段不愿面对的历史和满目疮痍的现在,然而他有博爱甚至到无原则的母亲,单纯真诚又有点吵的妹妹,还有审时度势宽容成熟的父亲,也就是说,他还有个家。他有一双画画的手,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愿舍弃这点爱好;他总有一颗自主思考的头脑,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想随波逐流。我之所以为这篇起名叫《少年L》,是因为我的爷爷和河童先生同龄,如果我能在这厚厚的一本书中读到些许的家国断代史的痕迹,那我同样也能在我的爷爷——少年L身上,找到一些时代的痕迹。因为文化、民族、环境、性格而无法共通的少年成长生活,在我看来却都一样闪闪发光。少年L出生在农村,母亲出身没落的农村大家庭,父亲是个教书先生,L还有个弟弟。L的童年自然没有街道、电车、大海和基督教教义,农村的生活单纯而清苦,还好L家中还有些田地,能够租给别人,以供生活。L的童年趣事,春天是放风筝,冬天是打爬犁、抽冰尜,夏秋时节,常常和族里的小叔叔一起去钓鱼。L是个钓鱼的高手,曾和叔叔一起守着河边一夜不睡地钓,自然收获颇丰,但是一个不小心,这些收获就“怎么来的就怎么走了”。L不但会放风筝,更会做风筝,白纸竹条风筝,在春天的时候,飞得又高又远。L也上学,国文算数两门,村子的学校原本是座关帝庙,有个看庙的老头。后来上了三四年级的时候,因为合并,L又去了另个村子上学。直到小学毕业,升入高小,去了五里地外的县城老城上学。L一直都记得老城里的鼓楼和街道,赶集的时候也有热闹的人群。因为路远难走,每到冬天天气寒冷不适合早晚赶路的时候,L和同学们就会在老城找一处住宅,自备干粮菜蔬,住到那里,自己烧火做饭。冬夜漫长,空寂无聊,食味寡淡,可是也这样慢慢坚持着学了下来,从没想过就不念书了。这大概也是传统,L的村子,几乎是没有文盲的。L所在村子和另外些村子,只有一个日本兵在驻守,其余都是警察和伪军,也就是所谓的“大鬼子”和“二鬼子”。日本人会定期巡查,而且会检查卫生。日本人总是穿着长靴带着长刀,用白手套去摸门框门槛检查。那个时候也吃不上米饭,如果你吃了白米饭是要被当成“经济犯”来处理的。那个时候,L也是十来岁的年纪,和H是一样的。L没法写出那些少年和身后的历史片段,我也没法写。我无法揣测当年的L究竟心中想了些什么,他对那厚重苦难的少年时光,究竟有怎样细微的不可言说的感受。我的朋友说,她能明白河童先生这本书的珍贵之处。她说艰苦的生活,对我们来说像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对H和L来说是活生生的经历,是生命。生命在时代和社会的潮流中无知无觉地前进,少年们还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啊这类形而上的东西,但就是一股天生的生命力让他们拔节成长。他们先生活,再思考,疼痛最后都会转化为无知无觉,尽管并不是真正的无知觉,而河童先生,却把沉默写成了有滋有味。我赞同。每部历史都是个人史,每部历史也都是断代史,从小我到国家,从个人到民族,每个人都是H和L,他们的历史是一颗颗水晶,折射出自己短暂人生画卷。我总觉得,回忆过去,除了记录和反思,更多是为了寄托,让从这一刻以后的未来,看上去比现在更加美好一些。《少年H》结尾处,H和老板在对话中正是说着这种寄托:人,其实是菲尼克斯火凤凰,它能浴火重生,永远不死。

中二癌晚期

一个家住神户的普通(中二)少年,父亲是个接触过很多外国客人的西装裁缝(后来就因为曾经与大量外国人交往过而被怀疑阴谋叛国),母亲则是个天天只会说“要爱所有人”的狂热基督教徒,不幸地在战争中度过了自己最中二的岁月。报纸上的不实报道、学校里洗脑般的爱国主义教育,激起了少年的逆反心理,他不相信大人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在内心坚信让大家陷入如此穷困与痛苦之中的战争必然会失败。虽然出于少年天性中狡猾“卑劣”的一面作祟,他没有公开发表自己的看法,却在心中暗暗等待着战败的那一天,并想要以此来证明只有自己才是对的。而后,果然,在广岛和长崎被原子弹轰炸之后,日本投降了。前一天报纸上还在鼓吹着穿白衣躲在掩体里就能抵抗盟军的“新型炸弹”并要求国民团结起来战斗到最后一刻,第二天所有的国民就被号召起来听天皇的玉音放送,听那一长串绕来绕去的敬语表示日本无条件投降了。少年心想,看吧,我早就知道了。你们这些当初让大家去死的人,这回总该哭着道歉了吧?可是谁也没有道歉。当初天皇无条件投降的时候大声叫着要是美军要是敢登陆接收日本,自己一定要杀几个美国人陪葬的教官,到了新社会也依然活得如鱼得水。发动了战争的天皇更是没有作为战犯为这场战争负责,也没有对那些因为他的命令而死的人道歉。于是,少年想——战争期间的自己,就好像立在河中的木桩。起初水流和缓。可是,战争开始之后,水流变得愈来愈急,为了不被冲走,木桩只能竭尽全力站稳。可是,到了颁布“终战诏书”那天,才刚觉得激流突然停了下来时,水流方向这回竟然一百八十度逆转,开始朝与过去完全相反的方向流动。H观察人们接下来会怎么做,发现众人都很巧妙地随波逐流。就如同H潜入海中所看到的裙带菜一样。裙带菜会随着潮流晃动而不抵抗。可是,根部依然附着在岩石上。或许应该活得像是裙带菜一样才自然。“不过我办不到,我不要当裙带菜。我又得继续当抵抗水流站立的木桩了。”H心里想。妈的中二度爆表了好吗!总之,因为战争中神户被轰炸,少年的家被燃烧弹烧毁,战后只能住在廉租房里。房板上都是洞,要用纸糊住,住他们隔壁的是一个丈夫死在战场上的寡妇带着两个小孩,小孩子每天忍饥挨饿,在家里没事儿干,就在墙纸上戳出了小洞,偷看他家在干什么,还一直在他家开饭的时候叫“好饿好饿”,把少年逼得精神衰弱,于是少年一记头中二癌发作了,跑出去就准备卧轨——当然最后没有死,否则也就没有这本自传体小说了。其实我本来对妹尾河童的印象很普通的,以前倒是看过《窥探印度》那个系列,但也就是看的时候觉得蛮好玩的,并没有特别喜欢,这本《少年H》却是从头到尾都深得我心(大概也是因为我中二癌病得不轻)。小说整体写得非常细腻,对一些细节的追溯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但这是日本小说的常态,而且故事背景如此沉重,中间穿插一些有趣的小故事来调节气氛也挺好的。好比说看到少年H在黏胶里掺水卖给同学以赚取差价骗得零用钱来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曾经以蝌蚪一毛钱五条三分钱一条的价格在小学里做过好几个春天奸商的我,自然是感觉熟悉又亲切,那是必须要会心一笑的。刻画得非常成功的角色也有不少。故事一开头就写到住处附近原本在剧团里演女角的“娘小哥”,为了照顾生病的老母亲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在电影院里谋得一份放映电影的工作,却被强行征兵,最后为了逃避上战场就在附近的废屋中上吊自杀的故事,一下子就给整本小说染上了沉重的气氛(顺便说电影版的《少年H》里这个角色是早乙女太一演的,他上吊之后被人卸下来平静地躺在板车上的侧脸真他妈好看啊真他妈好看啊真他妈好看啊,我觉得这一幕是电影版最值得看的地方!!!!)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中也有妙人儿 。到战争快要结束的时候,日本全民都被动员参与战争和军需生产,学校里要么做军事训练,要么就只能给工厂做工,工厂则偶尔以小圆面包回报。当时物资紧张,学校怕有流民抢面包,派了五个学长去领,一次工厂给错了数量,本来应该给600个,不小心给成了700个,发现这个错误的学长们没有声张,以五人之力在回学校的路上奋力吃掉了50个面包(也就是一人吃了十个……),然后拿余下多的50个面包贿赂了老师。所以等最后工厂来追讨面包的时候,也就因此没有追究学长们的责任……当然也有特别沉重的地方,比如射击社里平时很严肃不太亲近的学长,在他们做打靶练习时,故意带他们走过打靶场中间的战壕,听着头顶传来同学们打靶时飞行的子弹声,H被吓得尿了裤子,事后才发现,学长其实是在想尽一切办法想让他们稍微学会一点点求生的技巧,好在战场上能多一点机会活下去。整本小说里塑造得最好的大概是父亲这个角色。与妹尾家交好的传教士从美国寄了纽约的明信片给他们家,H曾经兴奋地拿给好友看,没想到美日开战之后,H的父亲便被怀疑是通美的间谍,起因就是这张自美国寄来的明信片。H认为是好友背叛了他,想要去找好友算账的时候,父亲却阻止他说,你想一想,到底是谁把明信片给朋友看的?你觉得这张明信片没有什么,想炫耀就拿出去了,那好友也是一样的,他也许也只是觉得新奇,就跟别人说了,不是吗?然后H便找到好友,对他说“我不怪你”,好友则哭着表示“我们一辈子都是最好的朋友”(当然这本书里的基情其实不在这里,我觉得学长们更有看头,具体懒得说了,自己去看)。看《出版大崩溃》的时候,说到这本《少年H》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初版上市当年就狂销一百万册,看过小说的内文之后我觉得这个数据应该不是出版社浮夸的宣传虚报。倒是电影版的改编要一直到2013年才上映,显得略有点晚。而且电影版里主要的着重点在小说的前半段,后半段的内容缩编得很厉害,最后对天皇的质问也都删掉了,大概对日本社会来说也是比较敏感的缘故。但如此改编就把整部小说批(zhong)判(er)的主旨都改成了“虽然经历了灾难但日本人民一定会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让人觉得有些恶心。总之还是推荐大家读小说版啦……

父母成就独特的H

初读几篇就折服于河童的文笔,简单的文字构建鲜活的人物,情节生动又感人,更感叹那浓浓的温情,从教育的角度也可以发现盛夫和敏子的高明之处,成就了日后独特的H

一个少年的十年

《少年H》,在我的书桌上已停留了将近一个月,眼看着马上就到还书的截止日期了,而这本书却还未曾观赏,想来也是极为沮丧的。之所以从书架上借阅《少年H》,也是因为小河的推荐。无奈这本书太厚,却一直未曾动过。幸好战胜了惰性,借着这个周末,今天下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庆幸自己没有与这本书擦家而过。1937-1947,一个日本少年的十年,战乱中动荡的十年。于此同时,中国也同样深受其害。这样动荡的十年,齐邦媛《巨流河》有过记载,聂华苓《三生三世》也曾回忆过。也曾在回忆西南联大的书中得知一二。但是,以一个日本少年的目光探寻在历史深处的这十年还是第一次。 这十年,七岁到十七岁,从童年的无忧时光,到少年深受战争创伤。H想当一个河流中的一根木桩,但是所有人都随泼逐流,他曾懊恼也曾愤怒,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曾想要卧轨自杀,最后火车轰隆隆从头顶驶过,自己却未能死成。此后自我安慰:“别去管别人会怎样,或是这个社会哪里又错了。只要忠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从今以后,要为自己而活”。后来H搬到学校废弃的美术教室,开始他的绘画之旅。 虽然是战乱中动荡的年月,还是为H感到开心。H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父亲盛夫民主开朗,虽然战后他开始变得沉默,但一直理解并支持着H。母亲敏子,信奉基督教,一直秉持着爱的信仰,并且将这份爱带给周边的人,这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尤为可贵!《少年H》,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反战何须分你我?

  《少年H》一书是去年底在《新闻1+1》节目中白岩松提及的,在此之前我不识妹尾河童,至今除了此书,我对他舞台设计的本职依旧陌生。  妹尾在这个自传中很少以“我”的字眼出场,他习惯自称H,父母也是以“盛夫”和“静子”的真名出场。他像一个旁观者,貌似在和你我讲别人的故事一样,也正是这种叙事风格,让我们得以更加冷静地看待那个熟悉的国家,那个陌生的年代。  我很好奇少年H对战争的冷静和排斥——未经世事的少年不应该像我们一样有个军色的梦吗?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只能猜测那是战争年代的一种真实——当下国内民族主义甚盛,我们既有的历史悲情和当下的舆论宣传,都制造出了一种战争狂热和饥渴。时下的年轻人恨不得横扫南海,荡平东京。可,真让你跨马披戎,这种政治浪漫或许就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处在战争年代里,我们也要同少年H和他的童年玩伴一样,面临着家人被战争动员的惶恐,面临着战火里逃生的危险。  作为一个遭受过战争侮辱的民族,我们很难想象那些侵略者背后还有一群平静温和如你我一样的人。妹尾作为那个年代的一个日本少年,他和他的家人都怀着满满的爱和善意。或许妹尾的家庭环境确实不大一般,他爸爸的裁缝店曾有很多战时敌国的顾客,他母亲又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们家中无人从军,战争给他们带来的只是谎言和变故,他们所以能够对战争如此冷静,如此保持距离。可H的那些邻人,对战争有着好感或者态度积极者也是寥寥,木模厂的小哥收到召集令后,母亲劝他“为国立功的事,没有就算了,不要成了遗骨被送回来”(P162),这就是战争年代的真实心理,我们都不愿失去家人。在逃避大轰炸的路上,H遇到一个被燃烧弹轰掉了胳膊的男孩,同妹妹一样大的年纪,就在妈妈怀中眼睁睁的失血而死(P345);在避雨的破烂铁皮屋内,他们遇到了饥寒交迫的爷孙两人,老人说“两个儿子被征召入伍战死沙场,儿媳妇也在空袭中身亡,知道战争中一切要看破,可东条英机是应该切腹的人”(p471)。这些都是亲临战争的人,我相信这不是个别的,而是所有后方,甚至是部分前方军人的心理告白。  他们如此惧怕战争,何以又会在战场上如此残忍和变态?!我想,人性是个经受不住考验和绑架的东西,就像所有的战场都有肮脏一样,战争本就是一个能把人变成鬼的东西。我们都是人,可一旦被国族主义的东西绑架,人性就会变成次要的东西。  看《少年H》的时候,我想起了高畑勲的《萤火虫之墓》,未曾看过原著,我翻来电影看一遍,一部催泪感十足的影片。有网友说这是片面的反战影片,制作虽精良,但三观不正。  可我想说——反战,是不分你我的。高畑勛的情景设置固然只是美军反攻日本所带来的战争灾难,而未能涵盖整个二战的大背景,但你我看罢《萤火虫》之后,控诉的是美国,还是战争呢?同情的是日本人,还是那小兄妹呢?这是反战影片,不是反美影片,这讲述的两个少年兄妹的遭遇,而非仅仅是他们日本人的灾难。这只是一个反战片,又不是一部复仇片。  读罢少年H,与其说重新认识了那场战争,不如说重新认识了我们自己。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通,但我们知道人是情同此感,心同此理的,我们其实对战争有着一样的恐惧和反感。人性或许并不美好,但是被国族主义绑架的人性必定不美好。那些战场前方噬人的恶魔,何尝不是战场后方的良人,他也曾是孩子,曾是兄长,曾是父亲。  人类需要交流和扶持,疆界只是一种政治存在。暂住证和通行证遍地的大一统,还不如那互免签证来的方便和实在。国家,有时只是一个骗人的幌子。

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

“用你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这是少年H的父亲盛夫对H说的话,也正是少年H思其所观,在历史洪流中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他才给世人留下了这样从一个平凡日本人眼中观察到的战争。从H的眼中我们这些在海洋对岸,曾经敌对的人民,好像也看到了自己的今天。日本,这个我们曾经的敌对国,二战的战败国,在中国人眼中的印象似乎一直不怎么好。“恨屋及乌”,对疯狂右翼的反感似乎也映射到了日本普通的民众身上。但是,就算在军国主义疯狂统治这个国家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在书中看到像H一家善良而又理性的人民,这也许与他们所信仰的舶来的基督教有关系,但我始终相信,他们在这个民族中绝对不是个例。而绝大多数人,不管在哪个国家似乎都是一样的,都是沉默中的大多数,按照H的话来讲是“海底随波逐流的裙带菜”。海流流向哪边就指向哪边,舆论支持哪边便倾向哪边。在书中,我看到了H对这种现象的反感,但是这就是社会的现状,就算奋起反抗也会被舆论洪流所吞噬。于是H的父亲才会对H说那句深刻哲理的话。在洪流中即使不去反抗也不要推波助澜,就如同书中所提到的“踏绘”一样,就算做出了与自己内心相悖的时期,就像书中提到的逼迫基督徒去踩耶稣像一样,可以照做,但是自己心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信仰—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信念”。然而,这些沉默中的大多数,虽然单个无害,但是在那样一个举国疯狂的年代也的确会有助纣为虐的作用。可能大多数人麻木不仁,H在学校听到了军国少年的言论,说什么要与美国人决一死战,班里却有一群人导向,而H在这个事情上的犹豫却又被异化为“非国民”,而大加批判。虽然我们常说“日本人民还是善良的”,但是正是沉默的人民,才因个别人的教唆,酿成了举国的疯狂。而我们数年前的“反日运动”不也是这种不幸嘛。带头起事的也许就是个别的愤青,或者民族主义青年,却引来了群众的一片叫好,事件最后才落得不受控制,落到“中国人伤害中国人”的惨剧。也许,要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多一分理性,煽动,好事之人才不会有支持者的市场。也正是因为有理性的人们,巴金才能有在文革后深刻反思,才会有这篇反战的少年H。文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也足以表现其反战的主题,甚至可以与“大片”一词来形容。从广播中插播的中部防空司令部的敌机来袭的消息,在到燃烧弹从天坠落的如同“燃放焰火”的末日美感,在到母女两人逃命的惊心动魄,一切都是那么的真实而又残酷。绝对值得现在在网上天天喊跟日本开战的愤青们好好思考,一味的宣扬战争的快感,而不顾自己的人民,这又跟当时东条英机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区别呢。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都有可能因为一场发动的战争而毁于一旦,而他们,真的想让自己体验一下“人生二十年”的感觉么?战争已经过去,最重要的是铭记战争,在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自相残杀中吸取教训,这也就是反战作品存在的意义。

大时代的小人物—人生二十五年

我一直挺讨厌日本的,或者说憎恨以前的日本。虽然会日语,看动漫,追日剧,但想起以前的战争,看以前的历史,还是会升起一股怒意。这本书没有讲反战,一个平凡少年的人生,一个大时代在小人物身上的投影,深深体会到在历史洪流中一个小人物的想法和行为是多么无足轻重,就像海底随波逐流的裙带菜,想要扎在洪流中,却被潮水推的滚滚向前,等习惯了潮流,突然水向一变,反应不过来早已遍体鳞伤。在无思想群体中保持思想,未免太难了。战争的演变是不知不觉完成的,看着书,看着一件件事情发生,H从小到大的一个个故事,周边的一个个人,不再是战场上,历史书中的模版形象,残忍,嗜杀。他们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会动会笑,有自己的思考,有自己的喜好,面对战争有过犹豫,有过抗拒,最终却还是被卷入,成为促使战争的一份子。书中政府的种种行为让人好气又好笑,所有属于敌国的东西都要禁止,包括一个个单词,坐着火车要拉着窗帘防止犯下间谍罪,原子弹只是威力稍大一点的炸弹,挖个槽上面盖个东西就能防住,而站在背后观看,在这里,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舆论是如何被政府操控,又如何带领人民投入一场无望的战争。在大时代的小人物能做什么呢?无非是被绑上战车要么一路碾轧过去,要么车毁人亡。站在历史我们以旁观者角度能清晰的明白,身处历史我们如何能否分辨自己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少年H呢?

妹尾河童笔下的反战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日本从发动战争到战败的时期,也是妹尾河童的少年时光。《少年H》是一本自传性小说。妹尾河童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借少年自己的双眼,让我们得以一窥当时的社会与人心。妹尾河童擅长描绘细节,少年的敏感、率真,夹杂着几分小狡黠一一跃然纸上,读来让人心有戚戚焉。H和同学逃课看电影,瞒着母亲卖胶水挣零花钱,偷偷骑马出来被社团开除。但他不仅有顽劣的一面,也有从不止息的好奇心,坚持练习绘画的上进,对抗残暴教官的勇气,以及保护家人的责任感。父亲盛夫鼓励H坚持正义,也教会了他忍耐。母亲敏子则一直秉持着基督徒“爱众人”的观念,带给H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一个家庭的成长与变化史,只不过恰好在特殊的战争时期,也因此引出了本书的另一层意义。《少年H》的基调是反战的。作者以普通日本国民的身份,感受到战争的种种残酷,讲述平凡人家在战争中经历的动荡不安。书中的少年H讽刺政府的虚伪,直言中学军事训练愚蠢,预测战争必将失败。这份超越年龄的聪明未必是当年H的真正所思所想,更像是步入花甲之年的妹尾河童借H之口,表达自己的战争观。这是另一视角的反思,战争带来的是两个国家的伤害:战时的日本,民众的衣食需统一分配,武器短缺到连铁纽扣都要收缴作为原材料。而严厉的精神管控则导致民心惶惶,连中学生都能感受到氛围之紧张。战败后,民众不再信任日本政府,东条英机被视为导致无数家庭破碎的罪人和没有勇气切腹的懦夫。书中的H痛恨满嘴谎言,只会写些虚假报道,欺骗国民遮掩事实的政府。但作者不仅表达了对政府的抨击,对于周围的民众,他也有所怀疑。因为战争而蒙受苦难,家破人亡的民众,也是“纪元二千六百年”时高呼:“神国日本万岁”的民众。战后弹起吉他,演奏夏威夷音乐的中学生炭山岩,在战时却时刻将大和魂挂在嘴边。普通人被政府所谓保卫国体的口号冲昏头脑,对战争有着狂热的支持。还有些投机者,在天皇宣布战败后,一夕之间,从主张军国主义变成民主主义者。战败后h询问周围人的看法,他试图探究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所谓的为天皇为国体而战又有何意义。但没人能回答出来,作者最终也是浅尝辄止。《少年H》一经出版,就在日本大热,销量破百万,但这也助长了一种主流观念的形成,即通过讲述普通人的痛苦,得出士兵也是受害者的结论,从而巧妙掩盖了民众应为这场战争所付的责任。这大约就是战败国的政治正确了。而这种“人道主义”观念,在近年来的文艺作品中并不鲜见,陆川的《南京南京》即是一例。但,这是思维的简化与含混。它避开了对战争本质的追问,它避开了对人性的质疑。人民善良,政府邪恶,世事难道是如此黑白分明吗?没有一滴水认为自己导致了洪灾,同样的,为战争推波助澜的人们大概不会、也不愿意去反思自身的责任。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不少优秀的反思战争作品,小林正树《人间的条件》展现一个有良知的人如何被疯狂的时代摧毁。德国电影《浪潮》告诉世人,从普通人到纳粹,只有五天距离。真正的杰作往往以人性为立足点,对于战争,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政府,还有人类自身。虽然在思想层面略有逊色,《少年H》仍旧值得一读,也有许多中国作家应该学习的地方——即使是艰难的岁月,妹尾河童描写的仍是少年的通性。在中国,主流叙述中往往致力于表现这段历史的残酷与灰暗。但在妹尾河童这个亲历者眼中,生活也有不少乐趣,或许是少年心性的乐观,或许是我们太过强调战争的黑暗面。本书虽不算杰作,但也是本佳作。它的意义在于给残酷历史注入一丝温情,这种对普通人的描述,更能让人感同身受,反战也显得更加有力。

抗战10年,日本少年的成长史

《少年H》,在我的书桌上已停留了将近一个月,眼看着马上就到还书的截止日期了,而这本书却还未曾观赏,想来也是极为沮丧的。之所以从书架上借阅《少年H》,也是因为小河的推荐。无奈这本书太厚,却一直未曾动过。幸好战胜了惰性,借着这个周末,今天下午,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庆幸自己没有与这本书擦家而过。1937-1947,一个日本少年的十年,战乱中动荡的十年。于此同时,中国也同样深受其害。这样动荡的十年,齐邦媛《巨流河》有过记载,聂华苓《三生三世》也曾回忆过。也曾在回忆西南联大的书中得知一二。但是,以一个日本少年的目光探寻在历史深处的这十年还是第一次。这十年,七岁到十七岁,从童年的无忧时光,到少年深受战争创伤。H想当一个河流中的一根木桩,但是所有人都随泼逐流,他曾懊恼也曾愤怒,却找不到发泄的出口。曾想要卧轨自杀,最后火车轰隆隆从头顶驶过,自己却未能死成。此后自我安慰:“别去管别人会怎样,或是这个社会哪里又错了。只要忠于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从今以后,要为自己而活”。后来H搬到学校废弃的美术教室,开始他的绘画之旅。虽然是战乱中动荡的年月,还是为H感到开心。H生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父亲盛夫民主开朗,虽然战后他开始变得沉默,但一直理解并支持着H。母亲敏子,信奉基督教,一直秉持着爱的信仰,并且将这份爱带给周边的人,这在战争年代,物资匮乏的时候,尤为可贵!《少年H》,一本值得慢慢品味的书!


 少年H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