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雪因缘图记(精装全3册)

出版社:北京古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4
ISBN:SH10205-6
作者:完颜麟庆

作者简介

清麟庆著《鸿雪因缘图记》,是作者记述身世和经历的作品,共三集,每集分上下两卷,一事一图,一图一记,共二百四十图、记二百四十篇。“鸿雪”二字出于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麟庆把自己的经历,请当时著名画家汪英福(春泉)、陈鉴(朗斋)、汪圻(甸卿)等人先后绘出,自作文字记述,使生活的印痕得以保留下来。作者曾宦游大江南北,性好山水,不废登临,故在书中记录了全国各地山川、古迹、风土、民俗、风俗、河防、水利、盐务等等,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
二百四十图所作山水屋木、人物走兽、舟车桥梁,包罗万象,纤毫毕具。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麟庆门人王国佐曾将《图记》初、二集付之剞劂,因\"图帙缜密,未得镌手,故只刊记文,未刊图画。\"麟庆死后三年(一八四九年),其子崇实、崇厚始在扬州觅得良工,将包括初、二、三集全部图画文字内容的《图记》刻板印行,刻工十分精美。一九八四年,北京古籍出版社据原刻影印,三十二开,一图裂为两面,整体感遭到破坏。原画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郑振铎《中国古代木刻画史略》P195叶注录此书,称其“以图来记叙自己生平,刻得很精彩,可考见当时的生活实况。《鸿雪因缘图记》凡三集,卷帙最为浩瀚。”


 鸿雪因缘图记(精装全3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与《鸿雪因缘图记》的因缘大凡收藏者都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求精、求全。昨天得了块眉子纹,今天就想金星金晕,今天得了块坑仔岩明天就想水归洞大西洞,恨不得将天下宝物都据为己有,但最终成就者却很寥寥,这不仅取决于眼光财力,还取决于运气。我收藏多种版本的《鸿雪因缘图记》,靠的就是运气。《鸿雪因缘图记》是清代麟庆用图画的形式记述身世和经历的作品,目前大陆共有四种不同的版本。麟庆,字见亭,满州镶黄旗人。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以嘉庆十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升兵部主事。道光三年,出为安徽徽州知府,四年调颍州知府,后历任河南开归陈许道、河南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湖北巡抚、江南河道总督兼兵部侍郎,后又兼署两江总督管两淮盐政。由于作者各处作官,接触朝野,所作《鸿雪因缘图记》涉及山川古迹、风土民俗、河防水利、盐务等多个方面,反映了道光年间广阔的社会风貌,加上文笔流畅简练,配图写刻精美,从一出版就广受藏书者的爱好,成为近代藏书家追逐的目标。初识《鸿雪因缘图记》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那时候刚刚读了几本古籍收藏方面的书,踌躇满志地想在古籍收藏上一拭身手,这时,机会来了,一位在文化市场搞经营的朋友告诉我,有一位朋友托他出售一套古籍书,问我想不想看看,我当然一口答应。这是一套六册的线装《鸿雪因缘图记》,由点石斋光绪二十二年石印,当时我还对石印的概念还不很清楚,但对书上每页一幅的绘画大为欣赏,心情一激动,价格不固定,未几回合,便慷慨解囊买将下来。回家细细一研究,才知道石刻和木刻价格之悬殊,心有悔意,好几次想找朋友退书,又怕别人讥笑,一拖再拖,这套书便在我处沉淀了下来。到上世纪末的几年,开始进入我古籍收藏的黄金时间,那时候,古籍拍卖已经进行了几年,许多沉积的古籍被翻腾出来,而社会上对古籍的认识还不是很深,涉猎的人很少,星期六在曹县路峄县路交界处的大沟旁边,(那时候还没有正式的旧书市场)经常有成套的古籍出现,而且价格不是很贵,特别是在认识了经常卖旧书的小Z先生之后,我的钱包就开始放假了,对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一语的含义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记得那天小Z又给我打来电话,说有一套好书问我要不要,“好书?什么书?”那时候,我既希望他打电话来又怕他打电话来,希望他打电话来是期待着能买到一些好书,怕他打电话来是因为一来电话就要马上到处借钱,那个滋味就像你在快要饿昏的时候有人要送你三亩良田,使你悲欣交集,分不清伟大理想和权宜之计的关系。但这次当我听说是一套带图的古籍的时候,我还是咬着牙答应了下来,因为那个时候带图的刻本书已经炙手可热了。通过讨价还价,以现在看来非常便宜的价格买了下来。(和我当时买其他的古籍相比就算贵的了)这就是道光二十七年所刻六卷本的木刻本《鸿雪因缘图记》。谁知过了没几天又接到小Z的电话,说有两本《鸿雪因缘图记》的残本问我要不要?残本?我已经有了一个全套的,还要个残本干什么?但是我不敢回绝他,因为回绝他以后他可能就会转而寻找其他的买家,今后的买卖可就不太好做了。所以我还是坚持着说拿来看看吧。既然是残本,那就得按残本的价格,于是这两本书就又到了我的手里,回家一看,大喜!原来这不是残本,而是道光十八年的初刻不带图的《鸿雪因缘图记》,就这样,线装的三种版本的《图记》就在我的手上凑齐了。按说,事情到了这个时候,也就算结束了,可奇就奇在还有下文,那是在2003年,我到北京去参加一个培训,趁着周末的时间,到潘家园去睺睺,在那里,我买了一套超大开本的活字本陈氏家谱,还买了一套缺了两本的万历版淳化阁帖,在向后走的路上,我看到一个专卖古籍刻版的摊位,原想买上几颗木活字回家欣赏,没想到人家一买就要买一盒,我感觉没有必要,就在那一大堆木刻版里胡乱翻弄着看。这些木版大都是一些刻制很粗糙的私塾书籍或是民国广告,就在我准备起身离去的时候,忽然看到了一块刻制比较精致的木版,再仔细一看,原来是鸿雪因缘图记的刻版,我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难道真有那么巧?我赶紧拿在手里,生怕被别人捷足先登。最后,我以八十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木版,回家一对,和道光十八年版当中的两页严丝合缝。这样我就又有了一种该书的书版。2006年,又花240元在孔夫子旧书网上购得一套北京古籍出版社依据道光二十七年六卷本影印本《鸿雪因缘图记》,三厚册,出版时间为1984年,当时定价11.8元。有必要说一下这几套书的情况。道光十八年(1838)初刻2册本:半页10行21字、19.4*13公分,白口软字四周双边,开本规格为29.5*17厘米。首册有戈载题写鸿雪因缘书名,有“戊戌冬日刊云荫堂藏版”牌记,及阮元、祁寯藻、郎葆辰序(手写上版),钟世耀、了璞序。之后是汪英福(春泉)所绘“见亭夫子三十九岁小像”,以及吴县戈载的像赞。再后是80篇图记目录及正文,最后是受业王国佐所作后跋及戈载为80篇游记逐篇题词。第二册:卷首有赵廷煕和龚自珍序,时间均标注为道光二十一年,和牌记上的道光十八年对应不起来,可能是此部书从开雕到结束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吧?再往后是胡骏声绘“见亭先生五十岁小像”并了璞所作像赞。目录和正文之后有姑苏吴青霞斋局刻字样,最后仍然是戈载为图记题词80篇。此两册共收录游记160篇,除去两幅木刻画像外,没有其他图画。道光二十七年(1847)6册本:半页10行21字、19*13.5公分,白口软字四周双边,开本规格为30*17.4厘米。仍用戈载题记。分三集,每集两册,牌记:道光丁未秋七月重雕于扬州,全篇未见刻书局和刻手的的标记。第一集卷首新增潘世恩、许乃普序,重刻初版已有之阮元、祁寯藻、郎葆辰、钟世耀序。第一集后重刻王国佐后跋。第二集前有金安澜序(新增)、重刻龚自珍、赵廷煕序,缺初版本戈载逐篇题词。第三集全部为初版本所未见。上册有但明伦序、阮亨序、李肇增序。后有贺世魁(焕文)绘见亭先生五十三岁小像。下册后有毕光琦和麟庆之子崇实、崇厚所作后跋,崇实、崇厚跋中对该套书籍的出版作了说明,道光十八年前二集脱稿刻印时因为“未得镌手”故只刊记文未刊图画,“似不合图记命名”,第三集文字脱稿于丙午年,但同年秋麟庆过世,后有其幕客陈朗斋自京归扬州,将所余画稿完成,觅江南高手连一二集全部重刻,历经两年而完成。点石斋石印《图记》时间为光绪二十二年(1897),开本规格为17.7*11.6厘米。卷前留潘世恩、许乃普、阮元、祁寯藻、郎葆辰钟世耀、王国佐序,在木刻六卷本当中的序言也都在二三集的前面采用了,首卷仍用戈载书题,但所有的六册均增加了问潮馆主人沈锦垣的篆题,道光二十七年刻本毕光琦和麟庆之子的后跋没有采用。对六卷本240幅图画悉数缩印,遗憾的是文字、画面太小,看起来有点费劲。据了解,点石斋石印版本还有光绪5年、10年等版别。北京古籍所出的《图记》是1984年依据道光二十七年六卷本影印出版的,牌记上所记道光丁未年应为1847年,也就是道光二十七年,可书前的出版说明说是依据道光二十九年本复印的?也许是因为有些序言标注时间为道光二十九年吧?那道光十八年初刻本上有的序言还标记为道光二十一年呢,确切的出书时间应该如何确定,这还真是个问题。此套三本书现在网上已卖到四五百元了。这就是我和《鸿雪因缘图记》的一段因缘。《图记》初刻在苏州,二刻在扬州,三印在上海,四印在北京,经历多少兵燹文祸,经过多少人赏玩递藏,最终却在我的书斋璧联珠和,这不是一种因缘又是什么?这些书在我的书斋也是暂时客寓,那么,它们的将来又会是什么?还记得东坡的那首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记东西”。诚哉斯言!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一事一图,一图一记。古人的一生能成书能回味。
  •     只看了第二集
  •     当年老子还花过这没用钱这多余时间看这书,真他娘的太文艺了
  •     n30
  •     查字典要死
  •     今日刚刚入手,开心。
  •     我只读了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