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使命》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小说 > > 重力使命

出版社: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8
ISBN:9787536460300
作者:哈尔·克莱蒙特
页数:182页

科幻小说的极致

《重力使命》把“科幻小说”的概念体现到了极致。很“科”、很“幻”、很“小说”。哈尔·克莱蒙特营造了一个高度重力的世界,构想了这个世界的环境和生命,以及环境和生命之间的关系。这所有的构想,还有着严密的物理学依据。而这样一部“硬度”非常高的作品,其作为“小说”却毫不逊色。主角伯纳兰的身上,有着作为商人的精明、作为船长的坚毅以及作为探险者的好奇心。这个麦斯科林星球的“麦哲伦”率领着他的船队完成了一次远较麦哲伦伟大的航程。

一流技术、二流故事、三流情节——点评《重力使命》

哈尔.克莱门特的《重力使命》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十部影科幻小说之一”。说它硬,是因为这部以技术含量见长的小说中向读者展示了一颗惊人的星球,一个拥有着超级重力的生态环境。这部小说在对于技术细节上的描写堪称经典,完全配的上“最伟大”的赞誉。如果说阿瑟.克拉克的硬科幻是建立在科学技术惊人的预见性上,那么金.斯坦利.罗宾逊的小说就硬在对技术细节的事无巨细,如同工具说明书一样的详细描写;而克莱门特的科幻小说中,对技术的描写是往往是一个配角,是一种对故事发生场景的交待,而非重点,这和很多硬科幻的大师是完全不一样的。最明显的对比就是凡尔和威尔斯的小说,两者都喜欢技术至上,但是对技术描写的用途却并非一致。在哈尔.克莱门特的小说中,技术已经被当成了一种附属物,一种故事展开不得不交待的背景,并非是唯一的兴趣爱好。他把技术当成了一种玩具,科幻的硬核在他的小说中是所有有趣故事展开的前提。在这本《重力使命》中,他需要一颗重力超大的星球来配合那些冒险故事的发生,加上这个完美主义者技术至上的想法作祟,所以才有了那些在高重力情况下存在的生态环境,才有了基于这些环境上让地球人和麦斯克林星上的“毛毛虫”人都很尴尬的境地。正如有人评价的那样,哈尔.克莱门特对技术的设定采用的是很原始的办法——摆出一个设计,不管三七二十一,尽量增加一些新的东西来满足这个设定,来使得这个设定更加的圆满。于是,这种设计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也正是科幻作品惊喜之处,能让读者体验完全不同于地球的环境。《重力使命》中的对这些环境细致的刻画,的确让人眼前一亮,这是一颗多么调皮有趣的星球啊。公转和自转周期完全不同于地球,而大气的成分和海洋的构成更是颠覆了传统观念,至于里面的生物更是让人忍俊不禁。这些类似毛毛虫的小家伙俨然是颇有气势,和地球人合作,一起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所以,如果仅仅是就技术含量上而言,《重力使命》无疑会获得很高的分数,得到很高的赞誉。中意硬技术流的读者肯定大呼过瘾。而这部小说中慎密的科学架构是最大的亮点,称为“一流的技术派科幻小说”并不为过。而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理工科流派写作的弱点。一切以技术至上的小说中,我们并没有看到一个很精彩的故事,本身为背景的技术在文章中似乎有喧宾夺主之嫌,抢过了故事本身的风头。以前有人评价一部科幻小说时,曾这样说道,“科幻小说首先是小说,其次才是科幻,以故事为核心的写作技巧直到今天仍然适用。”如何写一部好的科幻小说,而非一部好的技术小说一直是大师们追求的目标。SFW上南希阿姨的写作课堂上所教授的更多的是如何写好一个故事,也非如何做好一个科学的技术设定。然而,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五十年代的科幻小说依旧没有摆脱最初科幻小说诞生时就旗帜鲜明的技术流的范,似乎没有强大的技术内核的支撑就无法写好一部科幻小说,我想哈尔.克莱门特写作这部《重力使命》也正是在这种技术流风气的指导下完成的,不然他不会忽视情节到如此的地步。故事本身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重力远大于地球的星球引起了人类的兴趣,但在高重力的影响下,人类的探测器坠落了,于是,人类只能求助于麦斯克林的毛毛虫人们,这些当地人在地球人的帮助下,以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故事的展开和发展甚至是高潮都显得有点苍白无力。作者似乎有意要把毛毛虫人伯纳兰塑造成英雄,而赖克兰在全文中也被作者刻意塑造成了一个配角,人类的作用除了当一个指南针当一个地图当一个卫星导航的作用以外,没有了更大的作用。我们看到的是一帮当地人在缺乏响应科学技术的支持下进行的冒险。从这个冒险元素上看,故事很完整,但是除了完整之外,我实在看不出有那种让人惊喜的情节和桥段。从某种意义上讲,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火星三部曲》是延续了《重力使命》所秉持的那种硬科幻的老传统。科幻从诞生出现之日开始就展示了一种典型有异于其他文体格式的文本样式,而这种以科学技术为基础的要素正是传统硬科幻卫道者们所固执坚持的。故事本身不重要,情节不重要,我们需要的是铁铮铮的技术,需要的是相当硬扎值得推敲的设想,我们享受的是这种衍生于科学技术,发端于科学技术的想想魅力,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很多硬科幻尽管故事讲述、人物塑造还是情节搭建上都诟病颇多,却依旧能赢得一片喝彩。哈尔.克莱门特的《重力使命》我想就是这样一部固守着某种传统科幻写作观点的作品,它不想向世俗的市场供需屈服,如同纯正的理想主义者一样,依旧坚持着科幻的传统阵地,而且还坚守得颇有一番成果。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说,我是很佩服哈尔.克莱门特的,老人家的在传统硬科幻的写作上依旧值得褒奖和掌声的。所以当如果我们不是那么在乎故事本身,而是一个传统科幻的坚守者,那么我们肯定会认为这是一部好看的小说。但是,我仅仅是一个读者,一个靠读书取乐的俗人,所以当看到大师笔下对故事本身的忽略或者说用心不多时,所以很自然地认为这部小说仅仅属于那种叫好不叫座的艺术片,而非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片。当科幻目前在中国还并不普及,甚至属于小众娱乐的文学样式时,我们更需要的是一部科幻核心和故事情节都能两者兼顾的小说,尽管这种小说的出现依旧很稀少,但是我们依然期待。因为《重力使命》着意刻画的原本就不是故事,而是技术,作为背景的技术反而成了主角,这也许是哈尔.克莱门特没有预料到的。故事很二流,情节、细节和桥段的应用上更是没有丝毫亮点,如果拍成电影,观众也许还能通过视觉的效应来体会这部优秀小说中的精妙,但是现在我们面对的仅仅是文本,所以二流的故事中,我们无法看到一流的情节,自然也无法体会到技术细节硬核的精彩。科幻小说中营造一个虚构设定的世界和奇幻小说中的架空世界一样,都是以一个高高在上的姿态来写作。但是科幻小说的设定需要严密的科学道理作为基础,而这种基础如果设定得毫无破绽,而且充满新意,那么这种硬科幻的硬核心就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也需要注意到,也正是这种科学理论上的严密和论证逻辑性,也成了科幻虚构设定的限制,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过多的追求技术上的完美往往也导致故事性的弱化,《重力使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奇幻小说为什么能具有设定和故事两者的耦合优势,原因正是因为它们往往就是一己之想,不会考虑过多的设定所本身蕴含的技术问题,在奇幻小说中,架空也好,设定也好,仅仅是一个配角,不伤大雅的背景,而且永不着进行逻辑论证,因而故事在这个基础上就更能更好的展开。因此,看完全文,公正地说一句,很深很回味的阅读快感,的确不多,但是对于那颗超重力星球的奇妙设计和那些细致的环境、生物和有趣行为的描写,的确很吸引人。优缺点同样突出。所以,我认为哈尔.克莱门特的《重力使命》是一流的内核、二流的故事、三流的情节。需要静心品味,不然,难得的一点有趣和精妙都体会不到。阅读这本书的确很考验阅读者的心态。我认为,《重力使命》依旧是经典硬科幻,因为它所存在问题不是它独有的问题,是所有硬科幻小说存在的共同的问题,而它所带来的技术上的设定和虚构世界的大胆创新确是《重力使命》所独有的精彩。

我很小,可是我很强大!

典型的硬科幻作品,充满了未知世界的艰辛。估计很多人不喜欢这种小说,作为文学作品而言,恐怕不会得分很高。但我是科幻迷唉,想到看到的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至于语言,再好的大师,也只能写出“花园里有把伞”之类的话语吧!

迷失于技术描写中

只能说《重力使命》是我看过的科幻小说中比较不喜欢的一本。在这本书的介绍中强调了它的“硬科幻”的代表之作,而且在阅读过程中也确实能让读者体会到这种详尽/翔实的技术描写,增长科学知识。但这同时也是整部小说仅有的“好处”,因为除了这个方面小说从情节设置到人物刻画上均乏善可陈。总体来说,作为一本科学普及读物《重力使命》是成功的,要称之为一本优秀的科幻小说则尚欠缺火候。

太空时代的极地远征

回顾书中元素:航海、高水平与低水平科技的合作、远征、极地、奇遇、贸易、冲突,在地球已无最后秘境的太空时代,作者营造了合适的理由,展开一场激动人心的远征,让我们重新体验人类航海时代远征的光荣与冒险。

适合高中生阅读的科幻

我突然想起来我是在高三某一个晚自习的时候读的这本书,边读边在心里默默估算。感谢这样的书使我消除忧愁,度过艰难的岁月。

绝对的硬科幻

这是我读的最硬的科幻,硬到几乎啃不动,我不得不一边读一边回忆早就丢到脑后的物理化学,有时还会停下来算算公式什么的,但我不得不承认,读起来实在很爽.因为真实.所以痛快.


 重力使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