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注释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301270593
作者:洪子诚
页数:300页

内容概要

洪子诚,广东揭阳人,1939年4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从事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新诗的教学、研究工作,1993年起任中文系教授。主要著述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与人合著)、《当代中国文学的艺术问题》《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中国当代新诗史》(与人合著)、《中国当代文学概说》《1956:百花时代》《中国当代文学史》《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文学与历史叙述》等。

书籍目录

目录
自序......2
材料与注释
1957年毛泽东在颐年堂的讲话......3
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21
1962年大连会议......64
1962年纪念“讲话”社论......105
张光年谈周扬......128
1966年林默涵的检讨书......152
1967年《文艺战线两条路线斗争大事记》......196
“当代”批评家的道德问题......213
当代文学史答问
关于作家协会的答问......233
当代文学史教学及其他......245
文学史写作:方法、立场、前景......257
关于当代文学史的答问......282

作者简介

本书收录了洪子诚教授最新的学术论文:主体为对部分当代文学史料的钩沉,以材料与注释相对照的形式呈现,材料包括重要讲话稿、会议记录等,注释补充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文学事件、人物关系,展现出历史现场的复杂局面,使得不熟悉当年材料的学生及研究者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另外的文章为对于当代文学史写作及教学的探讨。


 材料与注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对洪子诚先生的认知,最初来自厚厚的考研资料中那本《中国当代文学史》,今天还要郑重的加上这本《材料与注释》。无数深重灾难被一遍遍地重复后,对那些未曾亲身经历者或“无意识地作恶者”来说,是试卷上浮躁写下的回答,是“怨曲失欢”的祥林嫂般的诉说,是数年后获取的光鲜表面下仍羞于提及的“败兴”。各种大批判、大运动就像一锅经加工达到沸点的水,随后用其达到煮熟饭、冲开茶的目的是足够了的,但实际的后果是,不得不收拾收拾焦糊的惨局时,还须等待那份不能接受的“热”降至正常温度了,才能触碰、检查。初看书名,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选取材料及作好详细注释的工具书。本书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即《材料与注释》,第二部分是以多篇采访形式汇集的《当代文学史答问》。在第一部分中,关于现代文学创作各类文件、手稿的大段注释将许多事件的前因后果还原的清楚详实,而且有着似乎不必再行删减编辑就已经让人觉得触目惊心的力量。是的,以逻辑之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辨链条,解释得清自己所有的行为因果,理直气壮,何须开导的佛陀。然而,创造出的新世界里的思想解放,新的生存模式,却让满怀热情的权力的所有者与文艺工作者的身份乱了套,也让人们的行为成了“谜”。终于,种种革命的名义让所思所想的力量不再仅是潜伏在无以示人的脑穴深处,而是成为二元对立厮杀的战场,将因果放在一旁,杀伐的决心佛陀也难阻挡。在那些混乱的年代,所有想在说真话创作和继续指引人们坚持追寻狂热梦想之间迷茫徘徊的人,相互牵绊着落下现实或思维的深渊。至此,浩劫来临,而且影响深远,思维的碎片期待在新时期重新萌芽生长。看《材料与注释》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养成的习惯是:一见到前文没有出现、此处出现注释记号的姓名,便会急忙看页脚处这人的生卒年,心也跟着悬,期望对方熬到拨云见日的一天。而长达数年的一曲狂热悲歌里,最让人难以释怀的就是,每个人都无比希望自己能向正确的方向靠拢,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忠贞才是捍卫崇高理想的基石,每个人都在革命的岁月里见惯了被用来比照胜利成果、作为反面典型的“祭品”······于是,善以道德批判斗争他人的人,即使多次运用两面派的手法,也再难逃脱想以同样手法夺取其权威的厄运。这足以引发人们在今天再行思考--一以贯之的人生形象究竟是我们真实的自我还是想给他人看的那个?在特殊时代的疯狂冲刷之下,一心狂热的追随崇拜造成的善变形象,应该是真正的二元评判体系里最忠贞还是最没气节的表现?如何让自己不成为新的“乌合之众”,既能坚持独立思考又能在集体行动中不让自己随时被新一轮的狂热浪潮挟裹失去控制?这些问题都不遥远,对应到现在,分别是相亲时的表现和自己平时像一个人吗?“哈韩”却会在偶像剧的冲击下各种“换老公”,究竟是喜欢花费时间金钱去支持演员个人还是一种乐于幻想只求不动脑的消遣风潮?就算是在《哈利波特》系列里的巫师世界,中了所谓会被控制神智的“夺魂咒”,不但没有负起相关责任,反而凭借着往日获取的强大影响力阻碍罪行,无论后果如何就都可以不追究了吗?本书内容详实可信,语言严谨精炼,尤其是第二部分的问答,问题犀利深邃,回答坦诚平实,同时还有作为特殊时代亲历者的反思,人文学科的教育从业者尤其应当多看几遍。个人最喜欢季亚娅女士采访的那篇--这年代骂战看得太多,说问题的太少,季女士的采访精彩之处在于,真正的“意见不同”却对撞出的精彩火花,而不是一言不合就掀桌走人。最后,以身为凡人的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来作为阅读这类好书的理由吧:即使当前仍然迷茫,心里对未来却永远有着坚定的方向。把这本书铺在前进的路上,不见得能填平所有的沟壑,却在也许会误入的岔路口,不问佛陀,便找得到一束思维的灵光。
  •     文/吴情阅读中国当代文学史,很多读者都会为“十七年”文学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学头疼。倒不是这一时期的文学形式上太过创新、太过先锋,而是文学和意识形态的联系极其紧密。文学文本的意义解读,很大程度上不是分析其人物形象、思想内涵,而是文本中蕴含的叙事逻辑和意识形态。因此,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不甚清楚的读者,常会出现妄下断言的情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故而,掌握足够的背景材料,或许能为此类读者提供阅读时的方便。北京大学中文系已退休教授洪子诚先生的著作《材料与注释》,除却学术意义外,亦应当做普通读者阅读“十七年”文学或“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的参考书。《材料与注释》分两辑,第一辑“材料与注释”,主要详细分析了几份当代文学史中的著名公案,比如1957年毛泽东在颐年堂的讲话、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1962年大连会议(也叫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1966年林默涵的检讨书等,以及这些会议或者讲话留存下来的官方文件。第二辑“当代文学史答问”,主要是洪先生私下应某些杂志社之邀,就当代文学史研究学习中的部分环节进行意见交流和观点互通,尽管多从学者角度,而非普通读者方面进行回答。1957年毛泽东在颐年堂的讲话主要是针对王蒙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以下简称《组织部》)及其批评声音。《组织部》是“百花文学”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对它的批评的批评,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大部分“百花文学”作品和作者稍后的命运。“百花文学”虽然时间较短,但其书写人性、人情的重要向度意味着它对“新时期”乃至“后新时期”文学都有一定影响。《组织部》先获得极大赞扬,随后批评声逐渐成压倒之势,赞扬与批评之间,有着当权者的文化政策考量,并非单纯考究其文学性。从“百花文学”到针对“百花文学”的批判,直至“文化大革命”时期文学,文学的意识形态向度日益代替了文学本身内在审美情趣的探讨,从《组织部》的命运中可见一斑。1957年中国作协党组扩大会议则涉及丁玲、陈企霞被定为右派分子、“反党小集团”的始末,以及邵荃麟在这一事件中扮演的角色。1962年大连会议与赵树理等一批书写农村题材小说的作家有关,邵荃麟的“中间人物论”在此期间提出,其后则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视为“黑八论”之一,邵荃麟本人也因此遭受了厄运。1966年林默涵的检讨书或多或少是部分文人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命运的一个缩影:从受尊敬的人到坠入人间、为人轻贱的右派。洪先生在查找、分析和这些材料时,细致简要地对作家生平经历、作品风波缘起做出说明,让材料本身说话,“围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它们形成参照、对话的关系”,以最终成功地“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这对文学史教学过度重视结论,轻视材料说明,毋宁是一个反拨。在第二辑“当代文学史答问”中,洪子诚先生就普通读者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进行了回答。比如作协体制的利弊得失、文学史教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问题、学者的个人兴趣和专业研究方向的分歧问题等等。在洪先生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史是一处充满了未知谜团的领域,各种可能性有待书写,而非可以单一“范式”进行定义。文学史教学是文学经典化的程序,但并不代表非入文学史书写主流的作品即非优秀作品,毕竟,经典仍需要和每代读者对话,经典的意义存在于无止境的对话活动中。另外,就如何看待文学这一问题,洪先生则强调,不应依赖“一种‘一元’的、本质化的观念”,而应认识到文学“构造的性质”,是一种生产。在文学批评权力集中于学院的当下,这一观点于普通读者而言,无疑是阅读文学的重要启示。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     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向来是文学批评的两翼,今天当代文学的繁荣更多依靠批评而忽略了文学史研究。洪子诚老师的《材料与注释》将史料钩沉,整理出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再加上详细的注视,开拓了当代文学研究的新领域,是当前研究的最新成果。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洪先生的述学文体,温润有情,且自知个人能力的限度。特别是在文章、按语、自序文字的褶皱里表达出来的个人的落后、失败、笨拙、紧张、偶尔的无聊感,非常打动我。洪先生有时候也很偷懒,摸索了几趟写文章的新范式,觉得没意思了,就不搞了,结集成书。很谦逊而自由的状态,很可爱。
  •     在脚注沦为形式的今日,用旧方法再现双重叙事的荣光。在右派为主流的时期,探索左翼背后的复杂性,就像我说过的,可能研究陈垣比陈寅恪要有趣。然而,语境化处理容易产生同情,责任被推向结构(时代),造成个体的免责,但究竟是有林默涵那样的人物的。不过,还是没有看出周到底是坚持还是跟毛走。
  •     洪老师不断进行新的文学史写作的尝试实在令人敬佩,尤其是对《文艺报》等当代期刊烂熟于胸。稍有不过瘾的就是前面的材料基本都是文艺界高层领导相关的。如果对材料的选取能够体现洪老师“一体化”概念中本身就具有的多层次性的话,那就更好了。总之本身就是实验之作,感觉还是《当代文学史》和《问题与方法》开拓出来的空间更大。后半本访谈五星以上
  •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在洪老师一贯的吞吐、敏感和示弱的叙述态度里,这次比较明确地察觉到了历史与死亡之暗影的存在,而且是以偶然但不容忽视的略带激愤的形式显现的。这可能是鲁迅所说的“有些事情,真也不像人世,要令人毛骨悚然,心里受伤,永难痊愈的”当代演绎。如果相同的事再来一次,人们能够避免吗?我猜他也有这种怀疑。
  •     “指控者与受辱者的错动甚至互换,是当代史的奇观。”
  •     或许若干年后,这本书可以称为洪子诚的“晚期风格”,作者著名的“一体化”理论在这里得到了极度的扩张,文学已经完全从文学史叙述中退场。是非功过留给学院派评说吧,我只想说读得真爽!
  •     这是干啥……述而不作? 是受什么刺激了…有想法为什么不写呢
  •     实实在在的见微知著,厉害。
  •     《材料与注释》是洪子诚对其经典讲义《问题与方法》的最新回应。作者尝试用双栏对比的模式,在全书上半部分以材料编排来展现文学史叙述的一种可能,注释与材料各成一体又相互解析,即教会后学如何分析材料,同时也教人如何学习领导讲话。本书在后半部分收录了多篇作者有关作家、教授、大学与文学史写作范式四者关系的反思,可谓直面现实,针针见血,其文风独树一帜。
  •     这才是“隐微教诲”之作呢
  •     读完总让人想起陈援庵老的《通鉴胡注表微》来
  •     扎实力作
  •     整本书都是在对话:“材料与注释”部分是洪子诚先生与历史文献的对话,属于历史层面的对话;“当代文学史答问”是洪子诚先生与学者的对话,属于学术层面的对话。 (编辑不严,出现好几处错误……)
  •     本书集结的这些文章应该算是洪老师对自己一段工作的总结 在这本书里面 洪老师采用了一种新奇(其实在很多领域不算新奇)的读史方法 即通过对材料的直接呈现与注释来多视角地还原某种历史现场 因为针对的都是50年代末到整个60代以作协为中心的政治运动历史 所以每篇文章都可以作为一个把握这段时期的感性视角 当然 著史者本身也并未退出历史的阐释场域 通过对材料的编排与极富个人观点的注释 著史者以自己的态度逼近历史 但这样做其实是有一些问题的 材料的直接呈现实际上是要隐藏观看的视角 但注释即意味着暴露 材料与注释之间的张力使得这种写作模式可能呈现出一种悬浮状态 即写作的方式可能被直接架空 只余下材料而已 这个问题我还等着洪老师的回复 总之 这本书提供了许多新鲜的材料 同时也实践了新的文学史写作方式 值得一读
  •     终于也吃出了点儿味道QAQ冷师要求阅读的那篇还真的是最难的.....
  •     注释好
  •     来自迷妹的深情膜拜!!!
  •     吹毛求疵一下。一处(应该是)印刷错误:把1958年《文艺报》编辑部组织的「再批判」写成了「再解读」。
  •     很精彩。形式是有趣的:用彼领域的旧样式做出此领域的新剪裁;方法是简单的:以长编考异之法作笺释;内容是丰赡的:当代的史料岂是古代可比;对比是惨烈的:文坛所谓“大人物”在政治面前连“小人物”或许都算不上,只能随波浮沉;该学科前景是堪忧的:从最后两篇访谈的提问者来看,那些狗屁不通的“重访”和“挖掘资源”才会是主流,而洪这样的学问,怕是没多少人做了……
  •     补标。洪先生的文风真的是战战兢兢,这种风格简直让我不能自拔。
  •     很神奇的书。我是说读起来的那种双重声部。洪老师试图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将史料材料加入并试图代替文学史叙述。这种叙述方式可取,但不是论的形式。客观讲材料摆史实是可以,引注释,讲例子都是方法,但最不能站在道德的一个新高度来诠释。洪老师梳理或者说摆出来的道德问题有一定自我反省,将沉重的事实摆出来,试图寻求一种安慰,这在上代人叙述中时常见到。他现今对当代文学史“一体化”论断的反思,也是值得考虑的。这种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更多见材料,更接近的是史了。就是读注释真是太累了,好多都没看过,想看所有注释原文…
  •     述而不论。很好,这很洪子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