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很忙

出版日期:2014-6
ISBN:9787532765660
作者:[美]马修·波利
页数:439页

内容概要

马修·波利 (Matthew Polly),美国旅行作家。1992年,21岁的马修前往中国,在河南少林寺学艺两年,拜释永信为师,是少林寺第一位正式的美国弟子。2003年,他应邀在著名的在线杂志Slate.com上撰写一系列有关中国的旅行文章。2007年,马修的回忆录 American Shaolin 在美国出版。2011年,他出版了另一部非虚构作品Tapped Out,记录了他受训两年并最终成为一位综合格斗师(MMA)的经历。目前,他正在撰写一部关于李小龙的书。

书籍目录

序幕
第一部流浪
1第一步15
2移途迷失24
3睡美人37
4功夫世界51
5灯光、相机、动作65
6一瓶可乐和一个微笑73
7背叛80
第二部见习
1吃苦87
2表演是第一要务105
3中药116
4室友129
5少林冠军147
6神圣与世俗161
第三部起步
1散打181
2宣传无小事196
3铁臂男孩203
4台湾情结214
5划拳219
6疯狂的交涉230
7挨打244
第四部学徒
1让人“高兴”的结局251
2铁裆功258
3教训279
4第六人种283
5黄色笑话与啤酒296
6骄傲与忏悔306
7另一个美国人320
第五部弟子
1挑战赛333
2管理情人347
3锦标赛363
4一切都已搞定393
5洋枪404
6结局409
尾声
作者说明
致谢

作者简介

那天夜里,直到那场较量开始前,少林寺还是很平静的。
一家法国杂志来少林寺拍些僧人的照片,我便安排我的朋友兼武艺指导德清和尚、成浩和尚还有严师父给他们摆了几个姿势。拍照非常成功,于是对方邀请我们所有人共进晚餐。
我们刚刚开始吃饭,另一桌的女服务员就走了过来,在德清和严师父耳边低语了些什么。
“他真的说想切磋一下?”德清问道,手中紧紧握着酒杯,看样子随时都可能把酒杯捏碎似的,“就是要挑战我们喽。”
“哪个人?”严师父问。
“他姓吴,”服务员说,“说是从天津来的武术大师,那些是他的弟子。”
“那就让我和他过过招,”德清继续说道,“我一定要打死他!”
严师父按住德清的手,“让我想想。”
严师父为人谨慎,深谋远虑;德清则天真率直,大大咧咧。严师父二十五岁了,比十九岁的德清和他师兄都要年长,于是德清不说话了。严师父的脸是功夫片里标准的恶棍脸,极其丑陋,让人过目难忘。我挺喜欢他的。
至少那晚之前一直如此。
我扭头发现严师父正看着我,脸上微微露出笑意。
“包默思,”严师父叫着我的中文名,“你先和他打。”
德清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不能让他先打,要是输了怎么办?这可事关少林的声誉和脸面啊。”
严师父端起一杯白酒,一饮而尽。
“包默思,我已经决定了,”严师父眼里闪烁着期许,脸上又有些幸灾乐祸的笑意,“一刻钟之后,你和吴大师在训练大厅较量。”
“一刻钟之后?”我傻眼了。
“咱们去吧。”严师父说。


 少林很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大山是每个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何伟是每个叙写当代中国的外国人事业上的克星。——————————————————————————————在郑州绿屋宾馆,管钥匙的女孩给马修讲少林寺的历史恐怕是马修从文献里摘抄来的。因为1. 马修当时的汉语水平绝对听不懂这些。因为2. 月月的闲聊也不可能说出如此偏书面语的少林寺历史。因为3.在之后的段落马修自己也坦诚:“月月的历史课可没那么好,不可能达到如此精确、包罗一切的程度。她接收的正式教育到八年级就结束了,而我在中国充其量就是个早熟的孩子。我研究了好几年才拼凑出少林寺的早年历史——大都由高僧的助手在事件发生几百年后所撰,其中虚虚实实,也很难说的清。”因此,我的判断是正确的。——————————————————————————————少林寺是第一个发展自家武术套路的知名佛教寺院——这是很不寻常的一种宗教,其和平主义的教义堪与基督教教友会反对暴力的教义相比肩。宗教组织能发展成这样,无疑是一种异类,究其原因,最普遍的解释应该就是自我防卫。当时中国的政治一片混乱,一个坐落在山上、与世隔绝的寺庙对于一群四处游荡的土匪来说,简直就是一个诱人的目标。武僧的传统大概就是起源于那些卫戍人员保护寺院的责任吧。为了便于传授,他们讲个人的武打技巧连贯成几套动作或把式。久而久之,护卫人员同僧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将这些武术套路仪式化,成为一种动态的冥想,将现实与精神、武功与艺术结合起来。——————————————————————————————之所以有这种“老外价格”现象,一般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一般来自于后殖民主义的报复心理。中国人想让白人多付点钱,以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因为当年英帝国主义者帕布罗。艾斯克曾在1950年强迫中国人从印度购买鸦片,还迫使他们去香港行窃,这都使他们怀恨在心。那些商贩,即使再没文化,都会在我要求“中国人的价格时”,对我扳着指头洗漱鸦片战争中早已是非难辨的细节问题。而当他们被我的合理要求辩驳得哑口无言时,就会说:“但,但,但你是个老外!”——————————————————————————————————————————————————————————————————————————————————————————
  •     和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一样,这是又一本外国人写中国经历的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我都乐不可支、哈哈大笑。一个二十岁出头的美国小伙子,带着从功夫电影中得到的片鳞只爪的信息,来中国寻找少林和尚,想要学一身彪悍的武功,以解救自己胆小懦弱、受人欺负的悲惨境遇。叙述在坦率、幽默的语境中推进,带着特有的、难以避免的误读,讲述着一个年轻美国人眼中别具一格又一知半解的中国。那是20世纪的中国,是开放初期经济尚未腾飞的中国,是生气勃勃又矛盾混乱的中国。那时候中国的小男孩受电影《少林寺》的感召也从全国去少林学武;那时候可口可乐和老外一样都是稀罕物;那时候中国民众在奔小康的路上还依然保留着纯朴憨厚的特性。10年后,作者又一次来到中国,他看到了21世纪创造经济奇迹的焕然一新的中国。我们从他娓娓的回忆中追寻那个变化初起意趣盎然的时代印记。中国人的记忆和外国人的眼光相互映照,完成一次怀旧的会心一笑。——亚马逊编辑风中散发
  •     一个美国人的少林奇遇记。学功夫的老外,打篮球吃汉堡王的少林和尚,风趣幽默高级黑。截然不同的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一个独特的视角让人更能够客观地来看待中国,记录了一个时代,也见证了变化和发展,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次奥德赛不经意间变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美国"二逼"青年的功夫梦XDD
  •     文风轻松幽默,了解到很多少林寺的历史和中国武术的基本知识,但还是还是能发现作者的个人能力相比何伟逊色很多。
  •     很纪实,很优秀,很适合现在和以后阅读
  •     看封面以为会很水,其实写得蛮好的,普林斯顿的孩子还是挺会讲故事的。
  •     逗比青年欢乐多……
  •     高学历和少见经历都没有用,骨子里low。写作到最后还是拼世界观。
  •     写的比较幽默,但深度上比何伟差远了,其实作者就是来深度旅游
  •     在少林玩《文明》
  •     这本书写得挺幽默的,作者是90年代从普林斯顿大学中断学业来少林学艺的,基本上成了中国通。铁裆功一段特别搞笑。
  •     每个写纪实文学的美国人都被拿来跟何伟比较。虽然深度有差异,但是毕竟何伟是科班出身,横向比起来也没什么意义。换个角度看,这书的视角很有趣,并不是那种“给外国人讲中国人知道的故事”的逻辑,所以《再会老北京》我弃了,这本却很喜欢。
  •     写得有趣,不过难掩其猎奇心理。与何伟没有可比性
  •     1992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美国大高个,来少林画了一个圈
  •     真实的少林
  •     时隔两年,它再次带给了我欢脱无比的三个小时。
  •     对释和尚的短短描绘还是很到位
  •     原来安庆乡下曾有这样一位铁裆功大师……
  •     以时间为经,以少林、功夫及围绕作者的相关人物为纬,作者回忆了九十年代初独上少林的种种过往,有笑、有泪、有情、有趣,从中可以管窥当时中国正处新变革早期的些许面向,可敬的中国人、可笑的中国人、可怜的中国人、可怕的中国人,当然,很多时候都是作者由外部视角观入,作者极力将自我塑造为一个“中国通”的形象,深习酒桌文化、脏话文化、阴险狡诈等陋习,乡俗俚语拿捏得便,不免让人感觉有过度夸饰之嫌。
  •     一本非常好玩的书,以一个老外的视角还原一个真实的、没有太多商业化的少林寺。作者用吐槽式和“写段子”的方式详细叙述了他从美国前往少林寺游学的经历,并且毫不掩饰地记录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记录了他对于中国社会的看法,书中的许多细节读起来都让人忍俊不禁:因春晚而走火的加拿大人“大山”;九十年代初可口可乐的价格;汉语和英语脏话的区别;中国人的酒桌礼仪等等。无论是想感受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还是想了解一个真实的少林寺,抑或是看一个西方人的中国见闻录,《少林很忙》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用诙谐、朴实的笔调写了一部异国见闻,读起来颇为轻松、有趣,很适合做睡前读物。
  •     一个美国人在少林学武两年,从外国人的视角讲述艰苦又有趣的生活。初级中国通的文化差异让人读来还是忍俊不禁。
  •     看了《少林很忙》这本书,但为啥不少读者喜欢拿波利与何伟做比较呢?现在波利是职业拳击手,可以到墙外去看看他的一些信息,两人的背景都不一样,无法做对比。波利可能想与何伟比攻击力。
  •     一个美国青年的少林功夫梦。内容丰富,纪实,文字诙谐幽默,特别是一些黑色幽默,巧妙的反映出中国的情况。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美中不足,最后一章开始,有些力不从心,重点从少林寺更偏向自己了。
  •     以这种方式了解二十年前的中国蛮有意思的。因为是外国人,中国社会的某些方面反而看得很透
  •     其实作为中国人,不知道别人,反正我对少林寺都不了解。这本书看似是记载日常琐事,但这个老外把少林的历史到发展给我们好好梳理了一遍,还非常幽默。对于书中提到的90年代事情,满满的童年回忆啊。。。
  •     早段时间有一个新闻“前少林武僧任匈牙利警察教官 培训逾十万"洋弟子"”里面的少林僧人德庆,应该就是书中的德清。
  •     这哥们吐槽水平比功夫强~
  •     一个人心不坏又有几分自作聪明的美国人。鉴于江城我给了五星,这本只是三星。反感作者的自大
  •     好好看~
  •     一个周日读完一本闲书。挺好玩有趣的一本书。异国他者眼中十几年前的少林。
  •     从老外的眼光看中国,很有意思。长得好像卷福!
  •     我常常发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远不如老外。
  •     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读起来比较真实
  •     一个美国人来少林寺一年,写一本无处不透露着优越和嘲讽的小说,就称为文化交流了。
  •     我们以为老外都很傻,其实老外早已经把我们看透了
  •     只有看这些书,才知道这几十年中国进步了多少
  •     英文纪实文学翻译过来总是有种奇异的流畅感和幽默感。和尚的形象有血有肉。只是不喜欢作者的美式直男哲学…
  •     非常好笑,哈哈哈哈哈。(翻译在人物对白上过于刻板
  •     2017/04/05
  •     译名简直不知所谓。本身内容还是挺有意思,不过文笔和人文精神差了些,读来一乐倒是绰绰有余
  •     少林寺上千年的清誉,对于我们始终是个迷;92年也逐渐离我们远去。感谢这本美国人在少林的书,让我们对少林寺和少林武术有些了解,而且可以模糊的回忆起九十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严打,艾滋病,万物蓬勃的乱世之初。对于少林嬉笑怒骂中有褒有贬,永信方丈和少林寺急于撇清关系,实际怎样只能自己判断了!
  •     作者文笔很幽默,写非虚构纪实中国的,何伟还是巅峰
  •     看起来很酷,我也该列一张这样的清单?
  •     在译者纪实中读到过最好的作品,不是因为选材或者视角,而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是一个有趣的人。
  •     还好在读完何伟之前,先读了这个。脑洞清奇,文笔幽默,虽然一些思考并不深入,但至少是“门里人”的视角。很黄很暴力而恰到好处。只是觉得翻译有点奇怪,有些地方刻意追求调侃而似乎就不那么精准(甚至前后矛盾)。希望有机会对原文看~
  •     从老外眼中了解少林,居然里面还提到了永信。。。。。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与《寻路中国》和《江城》类似的记实文字,时间点都在1990年代那个开放初期。
  •     太逗趣了,尤其是脏话普及那里,我也懂了motherfucker 是什么卡~【当书中所提及的各式人物在全文最后几页以彩色照片的形式出现时,传奇和现实在我眼里产生了奇妙的重合,让人不禁更加明了和确信,这是一个真实发生在少林寺的故事,他们有血有肉,在那个新老交替的年代里演绎自己独特的故事。】
  •     有点儿意思
  •     大山是每一位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生命中的毒药。hahahaha很早就听说老外们圈子里面流传着这句话。
  •     很直观的老外视角,写的不仅仅是少林,更是90年代的中国社会。很多东西现在看来荒诞的很,但鉴于那个年代过来人的取证和释ceo的澄清…
  •     2016年的残渣,好尴尬的一本书。给人贴标签不好,但作者偏偏是我最没耐心好好听他说话的那种为了所谓的飘忽理想一拍大腿就立马上路的flaneur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