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之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7533936129
作者:[南非]J.M.库切
页数:167页

作者简介

《幽暗之地》初次展露了库切善于穆情的艺术才能,这种才能使他一再深入到异质文化中间再进入那些令人憎恶的人物的内心深处。小说描写越南战争期间一个为美国政府服务的人物,挖空心思要发明一套攻无不克的心理战系统,与此同时他的个人生活却糟糕透顶。此人的奇思异旭与一份十八世纪布尔人在非洲腹地的探险报告并列而述,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遁世方式。


 幽暗之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1、 读过《幽暗之地》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库切的小说,也是库切作于1974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由报告、讲述、后记、证词附录等不同文体构筑起整部小说。结构新奇,形式‘先锋。卡尔维诺说:“第一本书或许是最有分量的,或许你只要写那一本就够了。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有巨大的冲劲,表现你自己的机会只有一次。”能感觉得出来,库切是牟足了劲在写这第一部长篇,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而又没有被文献牵着走,以相当轻逸的形式完成了这部小说。篇幅也不长,中文版才11.2万字,167页。整体上由生活在当代的军事专家做的“越南计划”和由J.M.库切的父亲S.J.库切编著由先祖“雅各•库切之讲述》构成。两个故事,彼此互文,讲得都是白人对他们眼中的“野蛮人”入侵的故事。引发出,到底谁是“野蛮人”的主题。即:“野蛮是一种生活方式,蔑视人的生命的价值。” http://url.cn/WOS72I http://t3.qpic.cn/mblogpic/ca5f21dea32a5fb5f832/2000 ——2013-11-72、 近朱者赤。库切的博士论文是爱尔兰作家萨缪尔•贝克特的早期小说研究。《幽暗之地》明显受到贝克特的影响。文本套文本、作者作为人物出现、高度自觉的叙事方式、对精神病人心理状态的兴趣、主谓短句的使用(“我哼唱,我咆哮,我嘶嘶响,我怒号,我尖叫,我赞叹”),这些贝克特作品标牌式的特点也出现在《幽暗之地》。——2013-12-273、 贝克特过于关心泛泛的“人类生存状况”,而库切的作品中更多历史、社会和伦理的探索,从《幽暗之地》的书名就隐约可见《黑暗的中心》的影子。库切延续并深化了波兰裔英国作家康拉德有关种族和殖民问题的思考。他的小说创作成就,当在贝克特之上。——2013-12-274、 南非作家J.M.库切的第一部小说《幽暗之地》(一九七四年)结构新奇,称得上是形式实验的“先锋”之作。它由《越南计划》和《雅各•库切之讲述》两个看起来不搭界的中篇小说组成。两个文本都采用第一人称叙述。——2013-12-295、 诺贝尔奖评委会在二00三年的授奖词里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幽暗之地》初次展露了关于移情的艺术才能,这种才能使他一再深入到异质文化中间,一再进入那些令人憎恶的人物的内心深处。小说描写越南战争期间一个为美国政府服务的人物,挖空心思要发明一套攻无不克的心理战系统,——2013-12-296、 与此同时他个人生活却糟糕透顶。此人的奇思异想与一份十八世纪布尔人在非洲腹地的探险报告并列而述,展示了两种不同的遁世方式。一者是智力的夸张和心理上的妄自尊大,另者充满活力,是富于荒蛮气息的生命进程,两者互为映照。——2013-12-297、 ,唐恩躲在“杜鲁门图书馆”里逃避现实,而那位雅各•库切则是在逃避文明和政府的任何形式的约束,走向荒野,用他无穷无尽的精力、强健的体魄和十八世纪的欧洲毛瑟枪应对一切挑战。前者是所谓的“思想者”,后者是活蹦乱跳、停也停不下来的“行动者”。但是,《幽暗之地》的前后两部分还是暗中相通、前后响应的,作者为此小心作了铺垫。——2013-12-298、 在知识领域唐恩有极强的开拓意识。他表示一旦他和同事们正在研究的神话艺术成型后,他就要改换课题进入新的领域。他下面这席话连接了本书的两个文本:“假如我生活在二百年前,我肯定会去探索一块大陆,去勘测、去开发、去殖民。在那令人头晕目眩的自在状态中,我可能会发挥我真正的潜能。”——2013-12-299、 “思想者”和“行动者”的相似之处。首先,两人都是极端自我中心,自视极高。唐恩自比“初生牛犊”,不满足于正常但缓慢的升迁,只盼早早替代项目负责人库切。但写到得意处甚至说自己是“生气勃勃的勤奋的天才”,“对战争科学做出显著贡献的军事专家”。——2013-12-2910、 雅各•库切则自命为“蛮荒的摧毁之神”,“万物之主”。这两种称号透出不可一世的气势,它们也是唐恩要假美国空军之力实现的终极目标。——2013-12-2911、 唐恩……相信武器是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中介,因而依赖武器。他写道:“我们随身携带着武器、枪炮及其隐喻,这是我们所知的在我们和我们的目标之间唯一的联结。”所谓的“隐喻”指的是他在《计划》里反映的一系列恐怖统治的手段,从随意的暗杀到监狱的酷刑以及一整套代表了绝对权威的宣传话语。——2013-12-2912、 雅各•库切不善哲学遐思,但是在下面这段文字里他捡起了唐恩关于武器的话题:枪代表了你自身以外的借以生存的希冀,枪是此次征程中抵御孤立无援的终极防身之物,枪是我们与外界之间的调停人,因为是我们的救星。枪支所传递的信息是,外面的世界不过如此,没什么可惧怕的。——2013-12-2913、 雅各•库切携枪驰骋原野,所过之处,各种动物的尸体堆积如山。那杆枪是防身的,也是进攻的。要把荒野开辟为果园、农庄和牧场,首先要消灭荒野上无数生灵:所有这一切都是我奉献给生命的另类的金字塔。这是我一生的成就,是我不倦地在证明这些死者为异类,因之其生命也是异类。可见他已在推敲大规模猎杀的抽象意义。——2013-12-2914、 枪(或者说武器及隐喻)已不再是狩猎者手中的谋生工具,它升华为形而上的需求,人类(当然不包括非洲部落居民)本质的延伸,精神健全的保证。他对黑人随从说:“我怕的是如果没有枪,我并非会毁于饥饿,而是会毁于精神上一病态,这种病态甚至能使囚笼中的狒狒变得失禁。”——2013-12-2915、 库切是写异质文明的老手。《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中的主人公也透出一种异质的价值观,他是真正遗世独立的。《耻》讲述的是种族隔离政策被废除后在南非发生的故事。书里的黑人彼得鲁斯为算计昔日的白人东家,他已在很大程度上被压迫者同化,凶残阴险,长于计谋,目标远大,因此不具异质。——2014/1/216、 正是在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下,雅各•库切可以随意屠戮非洲原住民;尤金•唐恩可以提议美军把一个越南村庄定名为“武装要塞”,合理消灭;五角大楼可以利用假情报向国际社会施压,制造新的越南惨剧和“另类的金字塔”。唐恩的变态在相当一部分人中也是常态。——2014/1/217、 雅各•库切自问:“他们为什么护理我?他们为什么放了我?他们为什么不杀了我?他们对我的折磨为什么那么马虎甚至随意?”他注意到,他们给他留一条生路,并不是表示一种高中的漠视或慈善的胸怀。他们不会预谋,也没有远大的目标,“生活只不过是一件件的事而已”,它们不相连贯。——2014/1/218、 读者在雅各•库切的带领下认识了一种完全异质的文明 ,本质上并不野蛮的文明。只见雅各•库切这样分析野蛮:“野蛮是一种生活方式,蔑视人的生命的价值,从别人的痛苦中得到感官的快乐。可是从他们对我的护理,有什么证据可以指向他们蔑视生命或以别人的痛苦为乐?”——2014/1/219、 雅各•库切由此判定纳马夸地区的并不野蛮,他自己见过比他们更野蛮的人。那么真正的野蛮人又是谁呢?(注:库切在小说《等待野蛮人》中对此作了更深入的探讨。读者不难就“谁是真正的野蛮人”这一问题达成共识。书中的暴力场景是用来烘托主题,绝不是什么“商业噱头。”)——2014/1/220、 在分析霍顿督人生活方式时,雅各•库切承认,他们并不真正野蛮,他还加了一句旁白:“霍顿督人根本不懂得如何突破一个人,那要蓝眼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才能做到。”这里“突破一个人”指的是彻底击溃一个人的心理防线,不给他留下一丝半点的自尊。——2014/1/221、 小说里有一些描写变态心理的章节。唐恩在公文包里放了一些美国军方提供的照片,内容血腥残忍。他情绪低落的时候就会把照片取出来观赏一番,据说是给自己衰竭的想象力“增添些许电脉冲”。——2014/1/222、 在不少地方《幽暗之地》是一部非常“身体”的小说,例如唐恩承认那些照片给他带来强烈反应:“我颤抖着,流着汗,我的心剧烈地跳动着,血液翻腾。”唐恩的“感官的快乐”恰恰指向雅各•库切后来试图界说的野蛮的本质。——2014/1/223、 虐囚现象如此普遍,有这么多美军士兵把传阅这些照片当作消遣,这表明最终责任人并不是一两个高官或国防部长,而是一种从来不明说的意识形态——另类的生命不是生命,不值得尊重。——2014/1/224、 尤金•唐恩想入非非地要对越南人集体施暴,但是他却相信美国出兵越南是出于爱心。在小说里,他和儿子马丁的关系成了美国与越南的翻版。唐恩怀疑妻子有外遇,背着她带马丁住进一家汽车旅馆。妻子和警察闻讯赶来后他拒绝配合,警察只得破门而入……警察命令他把刀入下,他反而刺伤怀里的马丁。——2014/1/425、 库切以马丁比越南,用意十分明显。用伤害(或战争)来表示爱意,这是何等荒唐的行为。唐恩是精神失常了,那些头脑清理的战争设计师难道不也是同样地盲目、残暴和疯狂吗?拯救越南,需要死多少越南人?拯救伊拉克,需要死多少伊拉克人?——2014/1/426、 “野蛮人必须穿戴起来,遮蔽自己裸露的肌肤,因为曼彻斯特出口棉制衬裤。野蛮人必须用犁翻耕土地,因为伯明翰出口犁铧。”英国人的私利动机逃不过S.J.库切观察敏锐的眼睛,当他谈及荷兰裔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关系时,他犀利的目光再也烛照不了南非历史上那片幽暗之地。——2014/1/527、 非洲部落在与白人以货易货的贸易中丧失了一切,沦为赤贫,而且还爱上了白人带来的美酒(就像北美的印第安人喝着朗姆酒沉沦),更是无可救药。S.J.库切善解上帝的意旨。当地人堕落了,因为他们“不可能永远活在伊甸园中”;这出戏的主导是上帝,荷属东印度公司只是扮了佩带利剑的天使的角色。——2014/1/528、 使S.J.库切感到一点安慰的是非洲部落毕竟“向着世界公司的身份迈出了可悲的一步”。用“世界公民”称流离失所之人,这是何等文雅、巧妙。幸好白人的农场为这些衣食无着的土著提供了保护,农场上他们的土坏房不乏诗情画意:“从木柴炉中冉冉升起的炊烟,屋顶上南瓜,光屁股的孩子们。”——2014/1/529、 残忍的总是他者。S.J.库切充满义愤地举证的布须曼人的劣迹之一是他们会割断牛的蹄筋,但是当他绘声绘色地描写雅各•库切猎象的场景时,他虚构了霍顿督仆人挥斧砍断受伤母象脚筋的情节,对他的能干勇敢很是欣赏。——2014/1/530、 S.J.库切在撰写历史,他也在编造历史。信史不信,历史文本与小说文本原来如此相似。“重要之处是历史之哲学”,这是《讲述》的卷首所引的福楼拜名言。通过《幽暗之地》,库切不仅对越南战争和他自己国家的种族歧视发出谴责之声,还生动揭示了意识形态对历史写作的复杂干预。——2014/1/531、 这是一部聪明老练的小说,一部愤怒中夹杂了一丝无奈和绝望的小说。说它有点悲观,因为作者看到,在权力、欲望和激情的作用下,真理和自知之明时常会在我们好探寻又无法摆脱文饰的眼睛前面退却。——2014/1/532、 开头:当目睹影片上的战斗轰炸机飞行员们用凝固汽油弹成功地对越共目标实施轮番轰炸后一脸的兴奋,那些欧美观众深感惊骇和憎恶。……我叫尤金•唐恩。我不得不那样。开始吧。是库切让我修订我这篇文章的。它让他觉得如鲠在喉:他想让它文笔别那么冲,不然就干脆删了。——2014/1/533、 “我从没想到这个部门有一天会创造出具有先锋派风格的作品,”他说,“我的确该表扬你。我读了你写的前面几章。写得不错。一项研究能如此出色地完成,真让人高兴。“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继续讲着,“每个人都同意你的看法。你是在一个全新的、有争议的领域工作,必须对争论有思想准备。——2014/1/534、 审阅你的文章时,我有一种奇怪的印象:那是为应付我而写给我看的。不过你会发现你真正的读者是一帮很难对付的家伙。因此,我建议你在引言部分用简单的词语来解释你沿用的方法——神话在人类社会中如何起作用,符号如何互相转换,等等。同时要多用实例,而且看在上帝的分上,别用脚注。——2014/1/535、 现在也该是提一提从我的钢铁般坚硬的脊柱末端挂下来,而且影响了我和玛莉莲可悲关系的那根软骨长度的时候了。尽管我们像《婚姻指南》里细心的伴侣那样倾听彼此的呢喃、呜咽和呻吟,尽管我们像《婚姻指南》里细心的伴侣那样倾听彼此的呢喃、呜咽和呻吟,尽管我像个男子汉那样勤奋地耕地,玛莉莲像个女英雄那样冒着泡沫,可事实上书上讲的那种极乐却没有降临。——2014/1/536、 错不在我。我已尽力而为。然而,我不免怀疑我妻子和我是否同床异梦。我的精子还未抵达,她就打起哈欠,眼袋耷拉下来,害得我那遭罪的活儿死死挺起根部,徒劳地在一个巨大的洞穴里抽动着头部,而这恰恰是它最渴望由着它的性子,被温柔地、牢牢地,而且绝对可信地咬住、晃动的时候。——2014/1/537、 在这些时候,那个像闪电一般划过我还算清醒的意识天空的词就是"撤出":我的精液像尿液一样滴进玛莉莲生殖管道的阴沟里头。——2014/1/538、 我该整理好公文包,小心地绕过人行道上的狗屎,又走向无情的一天。——2014/1/539、 相信隐秘的存在就是相信这条令人高兴的法则,即,在记忆的迷宫里隐藏着对偶然的当下的解释。——2014/1/540、 就我而言,当我用小小的电动头子在你肉体里面探头探脑的时候,我仅仅是用一种比让人失望的性具结合更为坦诚的方式进入我兴奋的中枢。(我这么做的时候,她泪水涟涟,但我知道她心中窃喜。人还不都一个样。)听着,你我之间没任何秘密。——2014/1/541、 我完全沉迷于我的婚姻不能自拔,而最终沉溺比爱情的纽带更加牢固可靠。如果玛莉莲和别人有一腿,那么她在我眼里就更有魅力了。因为,如果陌生人都对她赞不绝口,那她一定是摄人魂魄的女人,这样我就放心了。——2014/1/542、 每个不忠的下午都在这个神经过敏的居家者身上汇成一座亲昵记忆的水库。而我,即便使出最坚决和狂热的想象也无法分享他们的滋味。我已经暗暗发誓,终有一天要掘开堤坝,弄个水落石出。——2014/1/543、 对玛莉莲来说,随意地做爱意味着手脚冰凉担惊受怕、老一套的前戏、指头伸进她干涸的肉垂、黑暗中的羞赧和施爱、熟悉的有失体面的感觉。仅仅一臂之隔,他们宁静地微笑着,激情已经平复。他们又留恋起自家的炉火,祈求别再见到对方。“你来高潮了吗?”——“没,不过感觉很好。”饮下了苦酒,就得忍受。——2014/1/544、 报纸就是手持鞭子的严厉老爷,而读报则像哭泣着乞求怜悯。作者和读者一样,在它面前都得卑躬屈膝。色情读物的作者则命中注定是个英雄暴发户,他一心企盼着达到狂喜的境界,以至在他的言辞之下,色情读物的封面都要发狂了。——2014/1/545、 我们把疯狂、新奇的话写在厕所的墙上,结果墙壁都承受不了了。原因很秘密,不为人知。我们看不到的,被隐秘的原因遮掩的真正原因是:在厕所墙上写这些是为了让我们自己在它们前面出丑。色情描写在书刊面前总是抬不起头来,但这种卑下却能震撼这分书刊。阅读出版物是一种被动的习惯。——2014/1/546、 这个世界在不辞辛劳地用图像向我们坦露它的一切。——2014/1/547、 我们强暴他们强暴他们的女人,插进她们的深处。可当我们苏醒过来后,我们依旧孜然一身,而那些女人像石头一样冰冷。——2014/1/648、 有一阵子,我们准备同情他们了,可是我们更同情自己想超凡入圣而导致的灾难性悲剧。我们的同情随之耗尽了。——2014/1/649、 CT行动的创新之处:它并不攻击对方的整体,而是让对方的每一个成员感觉到,作为一个个体,随时有可能遭到攻击,从而使整个团体分崩离析,“为什么是我?”对于这个问题,永远不会有答案。我被挑中是因为他们深不可测地选择了我,是因为我被做了记号。就是这句不合逻辑的推论,把目标的灵魂给参透了。——2014/1/650、 他对集体的感情支持变得毫不相干,因为他发现他正独自一人面对一场战争。他已经成了一个牺牲品。他成了一位永不失手的猎人的猎物。不论何时,只要那猎手出击,就有人毙命。由此,他头脑里的想法带上了瑕疵:我在注定要死和还能活命的人当中游移——我会不会死?——2014/1/651、 这样,一个集体就变成了一群只会乱转的蜜蜂,它们的触须只能在即将到来的死亡之前颤抖。蜂巢发出怀疑的嗡嗡声(我是在和死尸讲话吗?),于是,随着压力的持续,连贯的心智断裂了(我有了污点,我只能自己辩明方向)。——2014/1/652、 塞尔的报告称,一个随时随地、任意挑选惩罚对象的拘留营头子,只要能在表面上维持这种选择性,就可以一直成功地瓦解集体的土气。——2014/1/653、 如果我们迫使某个村庄、游击队或者单独的个体把自己看作被选中接受某项惩罚的对象,却对个中原因一无所知,那么他最初的反应可能会是愤怒的回击,但随着惩罚的持续进行,自责的种子将不可避免地在他内心生根发芽,并且使他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受到了惩罚,所以我是有罪之人。”说出这种话的人实际上已经输了。——2014/1/654、 神话艺术学教导我们,一个更微妙、更有效的至高境界则是传播新的神话。——2014/1/655、 从本质上说,神话就是将儿子反对父亲的忤逆行为合法化,因为后者把他的儿子们当雇工使唤。儿子们长大成人,产生了逆反心理,反抗父亲,而且分家。就是说,把受过父辈雨露惠泽的土地瓜分。从精神分析层面看,神话是一个孩子自我肯定的幻想,因为他无力从父亲这位劲敌手中抢过母亲,据为己有。——2014/1/656、 在一般越南人的心理意识中,这个神话则是如下形态:“大地的儿子们想要占有土地,因此他们要推翻那个代表着旧的权力体系的天神(美帝国主义)。大地母亲把儿子们藏了起来,以躲避那个天父的雷电霹雳。到了晚上,当天父睡着的时候,儿子们走了出来,把他去势,并且创建了一套新的父权等级。——2014/1/657、 在写这些文字时,我的心绪不佳。我的身体很糟糕。我的妻子对我不忠,我的家庭无幸福可言,我的上司也不体恤我。我头疼难受。我睡不安稳。我在透支自己。如果我知道怎么度假,兴许我会去一趟。但我有种幻觉,觉得有种时不我待的历史使命。我说得不太连贯。我很抱歉。但我们可以成功。——2014/1/658、 我有义务指出我们的责任。我坐在图书馆里头,浮想联翩。我属于体面的读书人,端坐图书馆中,却有十分清晰的视野。我不指名道姓。你们必须倾听。我用未来之声说话。我在一个麻烦不断的年代讲话,告诉你们如何回到过去。我对我们的双重自我谈话,让它们互相拥抱,受至善,也受极恶。——2014/1/659、 假定我生活在二百年前,我肯定会去探索一块大陆,去勘测、去开发、去殖民。在那令人头晕目眩的自在状态中,我可能会发挥我真正的潜能。如果我现在觉得受到了挤对,那是由于我没有空间振翅高飞。对于我那腰酸背疼的毛病,这真是个不错的解释,也是一个杜撰的缘由。——2014/1/660、 我的精神本应翱翔入那无边无际的内心世界,可是把它硬硬地拽回来的,是这暴君似的身体。辛巴达那个航海老人的故事也同样贴切。……在我的世界里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在我体内,在那些肌肤之下,我在流血。……“你得打一个包。你得牵着你儿子的手走出房子。你得兑现一张支票。你得背井离乡。”——2014/1/661、 就像拿着一支铅笔,我把小刀插了进去。那孩子踢着小脚,挥舞着双手,发出长长的、单调的、冷冰冰的声音。那就是他正在提到的、叫我放下的东西。那是床头柜上的一把水果刀。我的大拇指头还没忘记注射的滋味。起初,它对抗着垂直的反压力,即便是孩子的皮肤,然后,“噗”的一声。——2014/1/662、 我甚至从我的手听见了这“噗”的一声,就像在宁静的乡下,人们可以从脚底“听见”远方火车头的声音一样。有人尖叫起来。是玛莉莲,我的妻子,她也在这儿(我的头脑现在很清楚)。她不必担心,我很好。我在巴丁身后跪着,从他肩头那儿露出微笑,表示一切正常。63、 可我回过头来想想,我不敢肯定笑得是否正确,因为我一颗大牙露得太多,而光线又恰恰照在那上头。我紧紧地抱住马丁的前胸,以防他滑落下去。水果刀进去了,但由于刀柄的缘故,它不会插得更深了。——2014/1/664、 负罪感是一剂黑色的毒药。过去,当我坐在图书馆里的时候,我常常感到这黑色的负罪感流过我的静脉,咯咯作响。我正在被它淹没。我已不是我自己了。它让人难以承受。——2014/1/665、 罪恶正通过有线电视的缆线潜入我们家中。从最黑暗的角落里,那只野兽的玻璃球正怒视着我们进餐。可口的食物正经过我们的喉咙被扔进腐蚀的水坑。去忍受这样的折磨不合常理。——2014/1/666、 要杀死一个布须曼人,唯一可靠的办法是要在开阔地上。你骑着马,可以一直把他追垮。但步行的话,你可逮不住什么机会。他对枪支的性能了如指掌,始终躲开在射击范围以外。——2014/1/667、 我步行抓住的唯一的一个布须曼人是个老妇人,又老又病,走不去了。被族人遗弃在一个山洞里。他们跟我们不同,从不照看年迈的老人,当老人跟不上趟时,就留下些食物和水,让他们去听天由命了。——2014/1/668、 对于布须曼人,一颗枪子儿是再好不过了。有一次,一个牧人被杀害之后,他们生禽了一个布须曼人,把他绑在火堆上烤,甚至用烤出来的脂肪涂抹在他身上烤炙,最后把他送给了霍屯督人,可他们说肉太硬了不中吃。(到底谁是野蛮人?)——2014/1/669、 我内心冷静地思索着各种可能的变数:遵守命令,内心的争斗(抵抗?屈服?),手下转动着眼球,含蓄的话,平静,快速行进,隐蔽的队列,营地,灰白胡须的酋长,欢迎词,坚定的语调,和平!烟草!展示枪支,敬畏的低语,礼物,心怀报复的男巫,盛宴,狼吞虎咽,夜幕降临,挫败谋杀,——2014/1/670、 黎明,告别,滚动的车轮,遵守命令,内心的争斗,转动的眼球,紧张的手指,走火,惊慌,攻击,开枪,匆忙撤退,追击的部落,退向格雷特河,遵守命令,内心的争斗,长矛偶然击中要害(就像当年达尔美达子爵一样),手下四散逃跑,杆子穿过臀部,土人营地上的肢解仪式,四肢扔给狗,——2014/1/671、 生殖器献给头人的妻子,遵命命令,内心的争斗,怯懦的反击,失忆,黑暗的茅屋,缚住的双手,打盹的守卫,逃走,夜色中的追捕,被狗追上,黑暗的茅屋,缚住的双手,不安的睡眠,黎明,献祭仪式,巫师,斗法,天体的规律,正午天变黑暗,——2014/1/672、 胜利,被尊为半人半神,统治部落,有趣而乏味,返回文明,带回大群的牛——我将会发现,在没有政体,真正蛮荒的大纳马夸土地上,所有这一切都有可能发生。——2014/1/673、 游似(@sunu723) 【城市题材不敌农村 文学为何都是“村里那些事儿”?】这个问题可以用一句话回答:“因为中国就是一个大农村。”费孝通早就说过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最近阎连科也说:“不是农村越来越不像农村,而是城市越来越不是城市。”有意思的是对未来作家而言,是写城乡结合部那些事儿。http://url.cn/UsW2xw http://t3.qpic.cn/mblogpic/492153e22e717f144162/2000 ——2014/1/874、 我骑在马上,阳光从我右肩上方照射下来,我或许看上去就像一尊神,是他们所未见到过的神。霍屯督人属于原始的人类。——2014/1/875、 平衡晃动的车,车篷上静静的阳光,巨大的宁静降落在我的心头,我的心底深藏着的秘密,无人可以触及。 很长时间过去了,我一直深陷在儿时的回忆之中,一只隼驾着上升的气流在蓝天上翱翔。——2014/1/876、 砾石遍布的荒漠在蒸腾的空气中闪烁,砾石发自深深的内心对我说,在这普普通通的或红或灰的外在,人迹遍布,中是其隐伏着一个与迥异的内在。在探险者的猛击之下,这纯真的内在瞬间化为饱满、自信,化为世俗的或红或灰尘的外在表象。——2014/1/877、 那么,砾石问道,一心想要洞悉宇宙心脏的抡着锤的人怎能确认存在着内存的东西呢?内在不可能是虚构出来,是宇宙以此为诱饵诱人去掠取,从而引出探险者的吗?(我自己就深陷其中,一直混混沌沌不明就里,但如果洞察了自己,便会茫然无措了。这使我深感忐忑不安。——2014/1/878、 对梦幻这个主题,我沉思,我臆想,或许还在希冀自从踏上纳马夸以来落在我身上的种种灾祸仅仅是一场梦。或者,纳马夸是个真正的魔障,还是我成了自己炼狱的囚徒?若真如此,引领我返回白昼的通途何在?是否有个咒语我必须获知?心怀信念高喊:“我在梦中!”这就是咒语吗?——2014/1/879、 若真如此,为何我全无信念?是否因为我害怕不仅在纳马夸的逗留是一场梦,而且我整个一生或许那只是一个梦?若真如此,梦将把我带向何方?是把我这个梦幻者带到一处孤身一人形影相吊的地方吗?难道我不是历尽艰险险阻已经来到了这小小的传说之地?——2014/1/880、 我一直把这传说珍藏心底,在孤寂的黄昏借以抚慰自己的心灵。这恰似沙漠中迷途的旅行者,珍藏着最后几滴水,宁愿选择死亡,也不愿不经自己选择糊里糊涂地死去。——2014/1/881、 枪代表了你自身以外的借以生存的希冀,枪是此次征程中抵御孤立无援的终极防身之物,枪是我们与外界之间的调停人,因为是我们的救星。枪支所传递的信息是,外面的世界不过如此,没什么可惧怕的。——2014/1/882、 枪支使我们不再忧虑我们身躯中的生命,它把我们需要的证据献于我们的脚下让我们明白:这是一个有死亡因而才是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我携枪驰骋荒野,眼光敏锐。我杀戮大象、河马、犀、野牛、狮子、豹子、豺狼、长颈鹿、羚羊、各种各样的鹿、各种各样的鸟,还有野兔,还有蛇。——2014/1/883、 在我身后是堆积如山的毛皮、骸骨,不可食用的软骨和排出和粪便。所有这一切都是我奉献给生命的另类的金字塔。这是我一生的成就,是我不倦地在证明这些死者为异类,因之生命也是异类。——2014/1/884、 一丛灌木无疑是有生命的,可是从现实的观点看,枪对于它们却无能为力。我本人有别的办法能十分有效地把灌木和树木的死亡变成生命的赞歌。比如采用丢一个火种的办法即可。但是对于一支枪把子弹射入树身毫无意义,树不流血,安然不动,在树的生命里生命仍在延续,因外面仍为树。它就长在那儿。——2014/1/885、 而对于一只在你脚前喘着气垂死的野兔来说,死是符合逻辑的救赎。它或是在世上活着,或是死去成为他物,我都会感到满意。如若它在我的体内,也就不会死去。——2014/1/886、 我们知道还没人去恨自己的肉体,而肉体不会自己杀死自己。每一宗自然都是另类杀手的告白,而并非是自愿的祭献。正如野兔的肉成为我的狗的食物一样,野兔之死也使我的灵魂不致囿于世俗,这都要归功于这只野兔,况且,野兔也不轻易就碰得到的。——2014/1/787、 荒野中谋生的就是枪。可是,对枪的需要是形而上的,并非是物质的。土著部落没有枪也生存了下来,而我也完全可以凭借弓与箭在荒野中生存。我怕的是如果没有枪,我并非会毁于饥饿,而是会毁于精神的病态,这种病态甚至能使囚笼中的狒狒变得失禁。——2014/1/888、 相互间的畏惧感会使我们之间上演一个又一个男人之间的小小的悲喜剧:探矿人与向导,保持人与受益人,牺牲品与凶手,教员与学生,父与子。——2014/1/889、 这是一只真正意义上的芝诺生灵。“现在我只是一半死了。现在我只是四分之三死了。现在我只是八分之五死了。在你的手指拨弄下,我的生命正在无限地回归。你我都能永远一小点一小点地进行下去。如果我一动不动足够长久,你就会离开。现在,我只是十六分之十五死了。”——2014/1/890、 这些给马夸的霍屯督人真的是野蛮人吗?那他们为什么护理我?他们为什么放了我?他们为什么不杀了我?他们对我的折磨为什么那么马虎甚至随意?他们对我的这种漠然是不是一种蔑视?我作为一个人,是否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是否有别的什么牺牲品才能激起他们真正的野性?——2014/1/891、 真正的野蛮是什么呢?野蛮是一种生活方式,蔑视人的生命的价值,从别人的痛苦中得到感官的快乐。——2014/1/892、 可是从他们对我的护理,有什么证据可以指向他们蔑视生命或以别人的痛苦为乐?确实,有什么证据可以说明他们具有某种一贯的生活方式?我曾生活在他们之中,没有见到政府、法律、宗教、艺术,只有粗野的歌声和淫荡的舞蹈。——2014/1/893、 他们除了对我牛车上的那些不值钱的东西贪心之外,还表现出了什么一贯的特质呢?只有懒惰和吃肉的胃口罢了。我一旦被剥夺了一切,我对他们还是很关痛痒的吗?对这些人来说,生活只不过是一件件的事而已。而我难道不就是又一次事件吗?就没有什么法子可以使他们认真一些对待我吗? ——2014/1/894、 我断定,纳马夸人并非真正的野蛮人,我自己就见到过比他们更野蛮的人。——2014/1/895、 我总是从事物光明的一面来看问题,因此更喜欢把这个任务看成一次竞赛或者是一次较量。说起任务,总会使人感到有点儿乏味,会想起监工和监工的那些要求。而竞赛,这次竞赛,是与不偏不倚的天地万物竞赛,一面行进一面创立规则。——2014/1/896、 我们都负有罪孽,无人例外,霍屯督人也包括在内。他们死于我的手,可天晓得是死于什么他们自己犯下的令人难以想象的罪!上帝的判决谅是公义,高深莫测,无可指责。上帝的仁慈并不关乎道德。我只是历史手中的工具。——2014/1/8——2014/1/8丽江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终于掉进了这个坑里……
  •     晦涩之书,前半部分。
  •     对战争与政治的排斥和抗拒让我看的很辛苦 坚持了半本书还是没坚持下去 怪我自己
  •     有先锋形式感的文学方式,作为库切的第一本书,虽然还略显生硬,但已经是有了文明、历史、人性的大命题的文学世界。
  •     这本书有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名字还都不是书的名字。第一个《越南计划》看得有点儿莫名其妙,第二个《雅各库切之讲诉》还可以。两个故事完全没有关系。不知道这本书为什么有比较高的评价,难道就像有人喜欢黑暗料理的餐厅一样吗?
  •     比内陆深处感觉更难懂……
  •     这本书前面有二十多页的导言和剧透,真是丧心病狂!!!#2013读书记录#
  •     四星半,库切魅力完全无法抵挡,看完仍抵不住暗自琢磨,一方面技巧上的假作真时真亦假,形式上假,讥讽是真,残酷历史与人类学的记录更是真,另一方面内容上茫然难懂是假,出身经历决定了他以被殖民者的立场去重新审视当时国际主流社会的所谓的“正义”观和“道德”观,对“异质文明”的体察与同情是真;两部分并非毫不相干,内里精神相通相承
  •     第二部分不错。
  •     蛮神奇的,我以为他的处女座会是更内向的自省性的,没有想到是这么意识流的方式。导言中说是在他写贝克特的博士论文期写的,真的是处处可见影响的痕迹。
  •     序言太糟糕,通篇讽刺的道德审判。一看落款名字,陆建德。啧啧,名副其实。
  •     我承认我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完这本好书。只是翻了翻。
  •     库切的小说,经常会出现南非、南亚和澳大利亚,这些欧洲殖民的地区和国家。在这部小说中,库切虚拟了两个场景——越南与南非。随着作者的笔,我们能够看到殖民者是如何看待殖民地和土著的。他在描写南非的时候,曾经描写过布须曼女人,殖民者将她们视作抹布,随时用来发泄情欲。库切善于描写情欲,但是如此赤裸表达殖民者与土著的性欲联系,还是会让人们感觉到某种不愉快。事实上,从中国这种半殖民地国家,甚至是日本这个被美军占领的国家,都出现过类似的镜头。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视角,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欧洲殖民者对于世界的看法。幽暗之地,就如奈保尔的《幽暗的国度》中描写的印度,都是一种人类学的视野,将现代文明与土著文化的反差,用故事表现出这种视角,萨义德恐怕会更喜欢评论类似的作品。
  •     在深圳书城
  •     库切的处女作,视角非常独特。
  •     我需要再读一遍
  •     看不下去
  •     好读,但形式的酷炫还比不上纳博科夫。
  •     库切是厉害。
  •     全书由两个中篇组成,看似不甚相干,实则殊途同归。前篇《计划》更像一份心理分析报告,一个醉心于高效战争和戕害无辜的心理变态者走向疯狂;后篇《讲述》是一位南非殖民者深入一个原始部落的探险经历,故事性更强,也更为残暴,两个主人公都有畸形发达的自我,都崇拜暴力,都能为自己的残暴和自私找到合理的借口,并奉行同一种今日依然存在的意识形态:即另类的生命不是生命,他们不值得尊重。
  •     20151128 毕
  •     依旧是结构惊艳 然而这是我觉得库切最难读的一本 如果第一本看这个绝对不会被圈粉 开了三遍才看下去 心累
  •     8、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库切的小说,也是库切作于1974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由报告、讲述、后记、证词附录等不同文体构筑起整部小说。结构新奇,形式‘先锋。卡尔维诺说:“第一本书或许是最有分量的,或许你只要写那一本就够了。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有巨大的冲劲,表现你自己的机会只有一次。”能感觉得出来,库切是牟足了劲在写这第一部长篇,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而又没有被文献牵着走,以相当轻逸的形式完成了这部小说。篇幅也不长,中文版才11.2万字,167页。整体上由生活在当代的军事专家做的“越南计划”和由J.M.库切的父亲S.J.库切编著由先祖“雅各•库切之讲述》构成。两个故事,彼此互文,讲得都是白人对他们眼中的“野蛮人”入侵的故事。引发出,到底谁是“野蛮人”的主题。即:“野蛮是一种生活方式,蔑视人的生命的价值。
  •     库切的处女作就已经预设了往后的路子。库切选择梦呓者的叙述口吻与先锋形式的框架来表现帝国宏大叙事,两部以“入侵”为主题互阐的殖民文本勾连得很微妙。可以看到后来《等待野蛮人》对第二部分的扩写。
  •     谁才是真正的野蛮人呢,11万字的库切还是耗费大量精神才读完,虽然还是熟悉的快节奏,后半本更是读着引人入胜,细致的描写仿佛真的一样,却又充满思考,结构上的对应,前半本的意识流后半本顺着前者的一个意识走,今日我占越南,昨日我驾南非。
  •     不同于后期以小见大的的自然感。从幽暗之地开始,可以看出库切对格局和题材的野心。只能说后来,他做到了。
  •     库切一直在转换各种文学形式
  •     这套书的解说部分 最好都不要看 不仅内容叠床架屋 还极端限制阅读思路 随意剧透 完全失掉了揭开重重面纱的爽快感(对库切小说中那些区分明显的阶段而言 这点尤其重要)库切虽为在世作家 但同样不轻易透露自己的那种解读(这在邮件通信的表述中十分确凿)按内容看 前半的越南计划表达远方对殖民主义的背叛 而库切的非洲腹地则很可能是前者在精神病院的一场梦境(前述中有具体的段落阐明)无论如何 后半部分讲述实在精彩有趣 对野蛮人的系列描写 不止令人想起那时代各种杰出的人类学实地考察专著 亦是名篇等待野蛮人本身的互文 库切对身体机能调动和丧失细致入微的描写 堪称一绝
  •     还是诺奖得主的作品,看完我快疯了。
  •     皮兰德娄 可怕
  •     嗯,感觉库切是个特别有野心的作家,第一部小说就敢用这种非常规的结构来写,因为做过程序员嘛?(偷笑ing~第一部分《越南计划》看得有点累,第二部分《雅各·库切之讲述》要好读一点,整体读来有点晕,不如《迈克尔·K的生活和时代》和《等待野蛮人》~(嗯,有点头疼,改天再翻翻,理一理思路~:-)
  •     第二部分比较有意思……还有解读不是应该放最后吗?!我老老实实看完了尼玛感觉被剧透……
  •     20150107,地铁上匆匆读毕,对文本不理解。
  •     晦涩。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