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舍谈吃》章节试读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
ISBN:9787807130574
作者:梁实秋
页数:232页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33页 - 芙蓉鸡片

“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西湖醋溜鱼》

西湖醋溜鱼,相传是宋五嫂遗制,近则工料简(氵啬),直不见其佳处。醋溜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雅舍谈吃》的笔记-两做鱼 - 两做鱼

我又有一位江西同学,他最会吃鱼,一见鱼脍上桌便不停下箸,来不及剔吐鱼刺,伸出舌头往嘴边一送,便一根根鱼刺贴在嘴角上,积满一把才用手抹去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39页 - 炸丸子

炸丸子是典型的老北京美食,给梁先生的儿时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书中特意提到了一个同和馆,应该就是现在后海边上的同和居吧。有一次和好朋友在后海找馆子吃饭,找到了这家,也点了炸丸子,非常地道,估计和几十年前梁先生品的味道一样吧!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48页 - 鱼丸

梁先生记忆中的母亲亲自做的鱼丸,和我从小见到的鱼丸的做法是一样的。在江南,鱼丸是比较常见的,以鱼丸汤最鲜美,以草鱼或青鱼做原料。北方是基本吃不到江南的鱼丸的,所以身在北方的我也是经常怀念家乡的鱼丸。当然,福建的鱼丸也是比较有名的,不过是以海鱼为原料的,其中尤以鲨鱼鱼丸较有名,一次在电视上见到就长了草,最终在厦门的鼓浪屿上实现了愿望,美美地吃了一碗鲨鱼鱼丸,肉质较弹,还是比较鲜的。

《雅舍谈吃》的笔记-馋 - 馋

大抵好吃的东西都有个季节,逢时按节的享受一番,会因自然调节而不逾矩。开春吃春饼,随后黄花鱼上市,紧接着大头鱼也来了。恰巧这时候后院花椒树发芽,正好掐下来烹鱼。鱼季过后,青蛤当令。紫藤花开,吃藤罗饼,玫瑰花开,吃玫瑰饼;还有枣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鸡头才上河哟",紧接着是菱角、莲蓬、藕、豌豆糕、驴打滚、爱窝窝,一起出现。席上常见水晶肘,坊间唱卖烧羊肉,这时候嫩黄瓜,新蒜头应时而至。秋风一起,先闻到糖炒栗子的气味,然后就是炮烤涮羊肉,还有七尖八团的大螃蟹。"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前后,食物的丰盛就更不必细说了。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49页

所谓乌鱼蛋,事实上也不是蛋,鱼卵哪有这样大?有一位研究海洋渔产的专家说,这是乌贼的子宫,等于包着鱼卵的胞衣。我一直以为是乌贼的睾丸,册那现在一想,乌贼连JJ都没,哪来的睾丸......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8页

我为素食之人,读梁先生"谈吃",依感悟良多。生活之朴实与温情每每流露,直白而淡然,却深刻使人难忘。一眼看去,仅寥寥几段字而已。

《雅舍谈吃》的笔记-狮子头 - 狮子头

狮子头人人会作,巧妙各有不同。化成教我的方法是这样的--
首先取材要精。细嫩猪肉一大块,七分瘦三分肥,不可有些须筋络纠结于其间。切割之际最要注意,不可切得七歪八斜,亦不可剁成碎泥,其秘诀是"多切少斩"。挨着刀切成碎丁,越碎越好,然后略为斩剁。次一步骤也很重要。肉里不羼芡粉,容易碎散;加了芡粉,粘糊糊的不是味道。所以调好芡粉要抹在两个手掌上,然后捏搓肉末成四个丸子,这样丸子外表便自然糊上了一层芡粉,而里面没有。把丸子微微按扁,下油锅炸,以丸子表面紧绷微黄为度。再下一步是蒸。碗里先放一层转刀块冬笋垫底,再不然就横切黄芽白作墩形数个也好。把炸过的丸子轻轻放在碗里,大火蒸一个钟头以上。揭开锅盖一看,浮着满碗的油,用大匙把油撇去,或用大吸管吸去,使碗里不见一滴油。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224页 - 炸活鱼

今所谓“炸活鱼”,乃于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其是何居心。...兽食人,人屠兽.......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26页

煮粥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两做鱼》

《诗经.陈风》:“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食鱼,必河之鲤?”河就是黄河,鲂味腴美,《本草纲目》说“鲂鱼处处有之”。提起黄河鲤,实在是大大有名。黄河自古时常泛滥,七次改道,为一大灾害,治黄乃成历朝大事。清代置河道总督管理其事,动员人众,斥付巨资,成为大家艳羡的肥缺。从事河工者乃穷极奢侈,饮食一道自然精益求精。于是豫菜乃能于餐馆中独树一帜。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61页 - 北平的零食小贩

梁先生记忆中的老北京的零食真的很多,小贩穿梭胡同叫卖的场景也着实热闹有趣,可是真如梁先生的感叹“北平是在向新颖而庸俗方面变,但愿我的回忆不是永远的成为回忆”这些饱含智慧与文化的味道正在离我们远去,走街串巷的小贩也没有了踪影,留下的只有回忆和遗憾了。我们创造了很多东西,也毁灭了很多东西!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5页 - 烧鸭

原来老北京管烤鸭叫“烧鸭子”,几十年前有名的烧鸭馆子和现在一样,仍然是全聚德或者便宜坊,就连鸭架汤也是一样的稀汤洸水,索然无味。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3页 - 西施舌

不知道是否指蚌肉而言,色白而腴,味脆且香,以鸡汤煮的适宜,实在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这样的文字,看着就想吃~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82页

”孩子们想吃甜食,最方面莫如到蒸锅铺去烙几张糖饼,黑糖和芝麻酱要另外算钱,事前要讲明几个铜板的黑糖,几个铜板的芝麻酱。烙饼要夹杂着黑糖和芝麻酱,趁热吃,那份香无法形容。我长大以后,自己在家中烙糖饼,乃加倍的放糖,加倍的放芝麻酱,来弥补幼时之未能十分满足的愿望。”
读这本书的时候,一般选在下午吃过午饭之后,无事且慵懒。不敢在半夜睡前读这本书,担心读着读着食欲上来翻箱倒柜。话说读到这一段我终于不厚道的笑了,梁先生好可爱。非常平常的食物,让他这么一说,甚有滋味和趣味。
这段描写,让我想到小时候爱吃的炸糖糕,北方吃食。在糯米面里面夹红糖,做成浑圆的团子后压扁成饼状,在油锅里炸至金黄甚至深黄色才出锅。趁热吃,外酥里嫩,香甜可口。炸糖糕这个在北方历史悠久的小吃,我想梁先生小时候肯定吃过,笑。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4页 - 烤羊肉

梁先生笔下的烤羊肉,是传统的老北京支子烤肉,以“八大楼”之一的正阳楼最有名,食客围着松树枝生火的支子,单腿踩在条凳上,边吃烤肉边喝酒,何等的豪情啊!如今,这种吃烤肉的方式基本绝迹了,连正阳楼也不知所踪了,但是传统的支子烤肉依然那么让人神往啊!

《雅舍谈吃》的笔记-醋溜鱼 - 醋溜鱼

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
醋溜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现时一般餐厅,多标榜西湖醋溜鱼,与原来风味相去甚远。往往是浓汁满溢,大量加糖,无复清淡之致。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64页 - 由熊掌说起

汤东谷语人曰:“学者须居中等屋,服下等农,食上等食。何者?茅茨土阶,非今所宜。瓦屋八九间,仅藏图书足矣。故曰中等屋。衣不必绫罗锦绣也,夏葛冬布,适寒暑足矣。故曰下等衣。至于饮食,则当远求名胜之物,山珍海味,名茶法酒,色色俱备,庶不为凡流俗士,故曰上等食也。”

《雅舍谈吃》的笔记-醋溜鱼 - 醋溜鱼

普通选用青鱼,即草鱼,鱼长不过尺,重不逾半斤,宰割收拾过后沃以沸汤,熟即起锅,勾芡调汁,浇在鱼上,即可上桌。醋溜鱼当然是汁里加醋,但不宜加多,可以加少许酱油,亦不能多加。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上面可以略撒姜末,不可加葱丝,更绝对不可加糖。如此方能保持现杀活鱼之原味。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80页 - 醋熘鱼

西湖醋鱼,名满天下,以西湖边的楼外楼为最佳,梁先生对于楼外楼的醋鱼也是赞不绝口。不过,我在楼外楼也吃过一次,味道没有名气大,颇有些失望!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烤全羊》

正阳楼的烤肉支子,比烤肉宛烤肉季的要小得多,直径不过二尺,放在四张八仙桌上,都是摆在小院里,四围是四把条凳。三五个一伙围着一个桌子,抬起一条腿踩在条凳上,边烤边饮边吃边说笑,这是便准的吃烤肉的架势。不像烤肉宛那样的大侄子,十几条大汉在熊熊烈火周围,一面烤肉,一面烤人。烤肉佐以潍县特产大葱,真如锦上添花,葱白粗如甘蔗,斜切成片,细嫩而甜。

《雅舍谈吃》的笔记-炝青蛤 - 炝青蛤

知音很难,知味亦不易。

《雅舍谈吃》的笔记-生炒鳝鱼丝 - 生炒鳝鱼丝

信有因果之说,遂作放生之论。但是美味所在,放者自放,吃者自吃。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59页 - 炸丸子

有一天,我们两三个孩子偎在母亲身边闲话,我的小弟弟不知怎么的心血来潮,没头没脑的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我们听了轰然大笑,母亲却觉得一阵心酸,立即派佣人到同和馆买来一碟小炸丸子,我们两三个孩子伸手抓食,每人分到十个左右,心满意足。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32页

曹云金的段子。。。。。天津人果然最可爱了~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32页

“轰炸东京”

《雅舍谈吃》的笔记-核桃腰 - 核桃腰

一饭至今而不能忘
抗战期间,偶在某一位作家的岳丈郑老先生家吃饭,郑先生是福州人,司法界的前辈,雅喜烹调,他的郇厨所制腰花,做得出神入化,至善至美,一饭至今而不能忘。

《雅舍谈吃》的笔记-爆双脆 - 爆双脆

  爆双脆是北方山东馆的名菜。可是此地北方馆没有会做爆双脆的。如果你不知天高地厚,进北方馆就点爆双脆,而该北方馆竟不知地后天高硬敢应这一道菜,结果一定是端上来一盘黑不溜秋的死眉瞪眼的东西,一看就不起眼,入口也嚼不烂,令人败兴。就是在北平东兴楼或致美斋,爆双脆也是称量手艺的菜,利巴头二把刀是不敢动的。
  所谓双脆,是鸡胗和羊肚儿,两样东西旺火爆炒,炒出来红白相间,样子漂亮,吃在嘴里韧中带脆,咀嚼之际自己都能听到咯吱咯吱地响。鸡胗易得,捡肥大者去里,所谓去里就是把附在上面的一层厚皮去掉。我们平常在山东馆子叫“清炸胗”,总是附带关照茶房一声:“要去里儿!”即因去了里儿才能嫩。一般人不知去里,嚼起来要吐核儿,不是味道。肚子是羊肚儿,而且是厚肥的肚领,而且是剥皮的肚仁儿,这才够资格成为一脆。求羊肚儿而不可得,猪肚儿代替,那就逊色多了。鸡胗和肚子都要先用刀划横竖痕,越细越好,目的是使油容易渗透而热力迅速侵入,因为这道菜纯粹是靠火候。两样东西不能一起过油炒。鸡胗需时稍久,要先下锅,羊肚儿若是一起下锅,结果不是肚子老了就是鸡胗不够熟。这两样东西下锅爆炒勾汁,来不及用铲子翻动,必须端起锅来把锅里的东西抛向半空中打个滚再落下来,液体固体一起掂起,连掂三五下子,熟了。这不是特技表演,这是火候必需的功夫。在旺火熊熊之前,热油泼溅之际,把那本身好几斤重的铁锅只手耍那两下子,没有一点手艺行么?难怪此地山东馆,不敢轻易试做爆双脆,一来材料不齐,二来高手难得。
  谈到这里,想到北平的爆肚儿。
  肚儿是羊肚儿,口北的绵羊又肥又大,羊胃有好几部分:散淡、葫芦、肚板儿、肚领儿,以肚领儿为最厚实。馆子里卖的爆肚儿以肚领儿为限,而且是剥了皮的,所以称之为肚仁儿。爆肚仁儿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盐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葱花,清清爽爽。油爆要勾大量芡粉,粘粘糊糊。汤爆则是清汤汆煮,完全本味,蘸卤虾油吃。三种吃法各有妙处。记得从前在外留学时,想吃的家乡菜以爆肚儿为第一。后来回到北平,东车站一下车,时已过午,料想家中午饭已毕,乃把行李寄存车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斋独自小酌,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儿,盐爆油爆汤爆,吃得我牙根清酸。然后一个清油饼一碗烩两鸡丝,酒足饭饱,大摇大摆还家。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
  烩银丝也很可口。煮烂了的肚板儿切成细丝,烩出来颜色雪白。煮前一定要洗得干净才成。在家里自己煮羊肚儿也并不难。除去草芽之后用盐巴用力翻来翻去得搓,就可以搓得雪白,而且可以除去膻气。整个羊胃,一律切丝,宽汤慢煮,煮烂为止。
  东安市场及庙会等处都有卖爆肚儿的摊子,以水爆为限,而且草芽未除,煮出来乌黑一团,虽然也很香脆,只能算是平民食物。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烧鸭》

北平苦寒,不是产鸭盛地,惟近在咫尺的通州得运河之便,渠塘交错,特宜蓄鸭。佳种皆纯白,野鸭花鸭则非上选。鸭自通州晕倒北平,仍需施以填肥手续。以高粱以其他饲料揉搓成圆条状,较一般香肠热狗为粗,长约四寸许。通州得鸭子师傅抓过一只鸭来,夹在两条腿间,使不得动,用手掰开鸭嘴。以粗长的一根根的食料蘸着水硬行塞入。鸭子要叫都叫不出声,只有扎把眼的份儿。塞进口中之后,用手紧紧的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是那一根根的东西寄送到鸭的胃里。填进几个小时之后,眼看着再填就要撑破肚皮,这次送松手,把鸭关进一间不见天日的小棚子丽几十百鸭关在一起,像沙丁鱼,绝无活动余地,只是尽量给予水喝。这样关了若干天,天天扯出来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鸭。一来鸭子品种好,而来师傅手艺高,所以填鸭为北平所独有。有人到北平吃烤鸭,归来盛道其美,我问他好在哪里,他说:“有皮,有肉,没有油。”我告诉他:“你还没有吃过北平烤鸭。”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8页

虽是江浙人,却也未尝过梁先生笔下这醋溜鱼,实觉遗憾。汁不要多,也不要浓,更不要油,要清清淡淡,微微透明。这醋溜鱼的做法着实考究,在家是吃不到了。但家里也有家里的做法,虽不正宗但也可口,加了糖,酸酸甜甜,家的味道。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5页

“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肉总是有肉的诱惑。。。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06页 - 蟹

梁先生那时,螃蟹肥美的季节是“七尖八团”,而打我记事起都是“九雌十雄”,不知是何故,也许是气候变了吧!身为江南人,自然对螃蟹很熟悉,生平吃螃蟹吃得最美的一次,就是直接在阳澄湖吃的,现场打捞,一雌一雄,一个三两一个四两,吃下去把哪里填得都满满的。如今在北京,虽然也是每年到季节都能吃几顿螃蟹,总觉得味道一般了,聊胜于无。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序言》

孟子说:“饮食之人,则人贱之矣,为其养小失大也。”专恣口腹之欲,因小失大,所以被人轻视。《朱子语录》:“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我的想法异于是。我以为要求美味固是人欲,然后何曾有背于天理?如果天理不包括美味的要求在内,上天生人,在舌头上为什么要生那么多的味蕾?偶因怀乡,谈美味以寄兴;聊为快意,过屠门而大嚼。

《雅舍谈吃》的笔记-蟹 - 蟹

在正阳楼吃蟹,每客一尖一圆足矣,然后补上一碟烤羊肉夹烧饼而食之,酒足饭饱。别忘了要一碗汆大甲,这碗汤妙趣无穷,高汤一碗煮沸,投下剥好了的蟹螯七八块,立即起锅注在碗内,撒上芜荽末,胡椒粉,和切碎了的回锅老油条。除了这一味汆大甲,没有任何别的羹汤可以压得住这一餐饭的阵脚。以蒸蟹始,以大甲汤终,前后照应,犹如一篇起承转合的文章。
%>_<%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狮子头》

墓木早拱矣,思之怃然。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天津包子也是远近驰名的,尤其是苟不理的字号十分响亮。其实不一定要到苟不理去,搭平津火车一到天津西站就有一群贩卖包子的高举笼屉到车窗前,伸胳膊就可以买几个包子。包子是扁扁的,里面确有比一般为多的汤汁,汤汁中有几块碎肉葱花。有人到铺子里吃包子,才出笼的,包子里的汤汁曾有烫了脊背的故事,因为包子咬破,汤汁外溢,流到手掌上,一举手乃顺着胳膊流到脊背。不知道是否真有其事,不过天津包子确是汤汁多,吃的时候要小心,不烫到自己的脊背,至少可以溅到同桌食客的脸上,相传的一个笑话:两个不相识的人据一张桌子吃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里的一般汤什直飚过去,把对面客人喷了个满脸花。肇事的这一位并未觉察,低头猛吃。对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气,不动声色。堂棺在一旁看不下去,赶快拧了一个热手巾把送了过去,客徐曰:“不忙,他还有两个包子没吃完哩。”
狮子头
“精取材,细嫩猪肉、三分瘦七分肥,刀法最重要,多切少斩,加芡粉油锅炸至紧绷微黄,转刀快冬笋垫底,大火猛蒸,撇去浮油,羹勺舀食。”
瓦块鱼
我曾请教过厚德福的陈掌柜,他说得轻松,好像做瓦块鱼没什么诀窍。其实不易。首先选材要精, 活的鲤鱼鲢鱼都可以用,取其肉厚。但是只能用 其中段最精的 一部分〃刀法也有考究, 鱼片厚薄适度,去皮,而且尽 可能避免把鱼 刺切得过分碎断。裹蛋白芡粉,不可裹面糊。温油,炸黄?做糖醋汁,用上好藕粉,比芡粉好看,显着透明,要用冰糖,乘热加上一勺热油,取其光亮,浇在炸好的 鱼片上, 最后洒上姜末,就可以上桌了。

 “开春吃春饼,随后黄花鱼上市,紧接着大头鱼也来了。恰巧这时候后院花椒树发芽,正好掐下来烹鱼。鱼季过后,青蛤当令。紫藤花开,吃藤萝饼,玫瑰花开,吃玫瑰饼;还有枣泥大花糕。到了夏季,‘老鸡头才上河哟’,紧接着是菱角、莲蓬、藕、豌豆糕、驴打滚、艾窝窝,一起出现。席上常见水晶肘,坊间唱卖烧羊肉,这时候嫩黄瓜,新蒜头应时而至。秋风一起,先闻到糖炒栗子的气味,然后就是炮烧涮羊肉,还有七团八尖的大螃蟹。‘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年前后,食物的丰盛就更不必细说了。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真是人生一张嘴,不愁世上没吃的。

《雅舍谈吃》的笔记-馋 - 馋

私以为这篇是全书的精髓!
馋字去掉食旁,本意是狡兔,善于奔走,人为了口腹之欲,不惜多方奔走以膏馋吻,所谓“为了一张嘴,跑断两条腿”。真正的馋人,为了吃,绝不懒。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人之犯馋,实在饱暖之余,眼看着、回想起或是谈论到某一美味,喉头像是有馋虫搔抓作痒,只好干咽吐沫。一旦得遂所愿,恣情享受,浑身通泰。我曾痴想北平羊头肉的风味,想了七八年;胜利还乡之后,一个冬夜,听得深巷卖羊头肉小贩的吆喝声,立即从被窝里爬出来,把小贩唤进门洞,我坐在懒椅上看着他于暗淡的油灯照明之下,抽出一把雪亮的薄刀,横着刀刃片羊脸子,片得飞薄,然后取出一只蒙着纱布等羊角,撒上一些椒盐。我托着一盘羊头肉,重复钻进被窝,在枕上一片一片的羊头肉放进嘴里,不知不觉的进入了睡乡,十分满足的解了馋瘾。但是,老实讲,滋味虽好,总不及在痴想时所想的香。一年四季的馋,周而复始的吃。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27页 - 煎馄饨

如梁先生所述,南北馄饨差异很大:北方的馄饨都是“小馄饨”,皮子薄,馅极少,好坏都在和馄饨搭配的汤;南方的馄饨皮子相对厚一点,馅比较多,好坏都在馅。本人尤其喜欢家乡的鸡汤荠菜猪肉馅馄饨,当然煎馄饨也很好吃,一般是包多了剩下的,煮熟了在锅里一煎特别美味。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37页 - 笋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笋煮肉”,有意思。笋的味道确实鲜美,春笋和冬笋各有千秋,我最喜欢的就是油焖春笋,还有春笋红烧肉了,当然冬天的荠菜冬笋也是极鲜美的。笋还是江南人比较喜欢用的配菜,很多炒菜和汤中都加入笋提鲜。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200页

文笔平实朴素,从一道菜的渊源、做法来介绍美食,把五湖四海的佳肴一一到来,其间夹杂了作者丰富的阅历,很好看。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77页 - 火腿

想来梁先生尝过的火腿有很多种,令他难忘的无非是最有名的金华火腿以及云南的宣威火腿。我自小生在江南,对于金华火腿自然比较熟悉和喜爱,不过由于媳妇的缘故,也开始喜欢云南的云腿,特别是云腿月饼非常好吃,苏式月饼的做法,里面的云腿真不少,香而不腻,实在是月饼中的上品!

《雅舍谈吃》的笔记-烤羊肉 - 烤羊肉

涨知识啊南方人吃的红烧羊肉,是山羊肉,有膻气,肉瘦,连皮吃,北方人觉得是怪事,因为北方的羊皮留着做皮袄,舍不得吃。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4页

看梁先生写这狮子头的做法颇有些门道,其实家里也做过狮子头吃,虽只是简单煎炸,味道也着实喜欢,毕竟是家的味道,在外读书,颇有些想家了,尤是在这假期。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页 - 《金华火腿》

《东阳县志》云:”熏蹄,俗谓火腿,其实烟熏,非火也。腌晒熏将如法者,果胜地常品,以所腌之盐必台盐,所熏之烟必松烟。气香烈而善入,制之及时如法,故久而弥旨。”东阳上蒋村蒋氏一组大部分以制火腿为业,故“蒋腿”特为著名。金华本地常不能吃到好的火腿,上品均已行销各地。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2页 - 汤包

梁先生记忆中的美味汤包包括上海的沈大成、北万新,天津的狗不理,台湾的鼎泰丰以及北京的玉华台,每家的汤包各有特点,有机会我也要都尝试一下。不过,我最喜欢的汤包还是常州的迎桂,家乡的口味吧!

《雅舍谈吃》的笔记-火腿 - 火腿

虽然我没吃过火腿,看这描述也馋了:
我在上海时,每经大马路,辙至天福市得熟火腿四角钱,店员以利刃切成薄片,瘦肉鲜明似火,肥肉依稀透明,佐酒下饭为无上妙品。至今思之犹有余香。
50年前的一顿饭局里的一盘火腿,回忆得如此细致入微:一九二六年冬,某日吴梅先生宴东南大学同仁于京北万全,予亦叨陪。席间上清蒸火腿一色,盛以高边大瓷盘,取火腿最精细部分,切成半寸见方高寸许之小块,二三十块直立于盘中,纯由纯酿花雕蒸制熟透,味之鲜美无与伦比。先生微酡,击案高歌,盛会难忘,于今已有半个世纪有余。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48页

因为饮食习惯的原因,看梁先生谈美食,多半是看看热闹,缓和心绪,但今天读到了"豆汁儿"。之前和北京朋友寻去吃北京小吃,我一连喝了三大碗的豆汁儿,撑得我都感觉晕糊。太想那个味道了!清早,咸菜、焦圈儿配着热乎的豆汁儿....

《雅舍谈吃》的笔记-第100页 - 看了又看

前日无聊时又随手拿起这本书放枕边,作为助眠。
所谓的经典就是耐看,任由你看了又看,每次都能看到会心一笑或得到不同的收获。
上次去北京小住,我们去大街小巷寻老字号小吃,当时就开玩笑说我应该拿本雅舍谈吃边看边找,按图索骥。
嗯,下次就要这么办


 雅舍谈吃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