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书评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6
ISBN:9787533914806
作者:张爱玲 著,陈子善 图文编纂
页数:249页

算不算缘浅

在生命的第二十一个年头,而且还是尾巴,才开始看张爱玲,算不算太晚?我知晓这世间好书太多,就是只拣喜欢的看,百分之一也是看不完的。而那说是不喜欢的,又有多少是因为自己的偏见,并因此而错过的呢?2011年上半年的时候选了一门现代文学欣赏的课程,老师没有讲到张爱玲,只是泛泛讲到了萧红,偶尔提及一下张爱玲。我当时对这些人是相当不以为然的——所谓经典不就是规规矩矩的吗,会不会太乏味了一点?结课的时候要交一篇文学评论。我当时好像在忙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便托朋友帮我写一篇评论。朋友当时在外校修双学位,汉语言文学。我还记得我和他一起去教务部领双学位听课证的时候,打印听课证的老师一字每秒的速度念出汉语言文学这五个字。也是,大家都拼命地往商科工科等好找工作的专业挤,鲜少有人会选这么冷门的专业。我也很诧异,但是后来看到他写的文章,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对文学有着严肃的情感的。他说他最近在写一些关于张爱玲的评论,问我可不可以作为我的结课论文。我犹豫了一下,问除了张爱玲你还写别人吗?他大约是看出了我对张爱玲无感。我解释说,我没有看过她的散文,连小说都不曾看过。我忘记后来我们是不是就张爱玲及其文章做了短暂的讨论,就算是有,恐怕我也什么都说不出来,也许还说了些笼而统之的话。现在想起来,羞愧万分。我当然知道张爱玲是才女,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前间或在杂志上看到《童言无忌》《天才梦》《更衣记》这样的散文,也在某些文集中看到评论《十八春》的文章,总是看得津津有味的。只是一旦真正的张爱玲文集小说到眼前来了,也总是看不了几页就觉得无聊。于是说起不喜欢张爱玲的原因就是,是在没有办法看下去呀,上海才女刻薄的琐碎的念念叨叨,让人忍不住要打瞌睡。现在想来,确实是自己的原因。当时的自己心性还浮躁着,没有办法冷静地领略文字的美妙。不冷静地去读书,除却书本身的不好,是不会把任何的好一点点看出来的。年末开始看《流言》,据说是张爱玲的第一本散文集。当时不知要会看到几时,最坏的结果是又一次的半途而废——先前真是每每与张爱玲狭路相逢,总是趾高气昂地绕道而行,如果不是才女与经典的光芒在那里,我怕是就要永远地错过了——但是连较坏的结果都没有出现,我居然爱不释手,几乎每看一句话都恨不得恶俗地大喊:张爱玲真是一个天才!只是苦于白天要复习功课,只能在熄灯前看上一个小时,总也不能尽兴。张爱玲真是一个天才,我不免要再恶俗一下。真的是很有思想,那些思想哪怕是放到现在也是不过时的,而且总能够表达得淋漓尽致。有一次我看笛安的《告别天堂》,笛安提出了“字典”的想法,大约是是说人对俗世感情的模式化。现在在《流言》里看到张爱玲也这样说了。张爱玲在《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中说:“历代传下来的老戏给我们许多感情的公式。……而所谓环境,一大部分倒是群众的习惯。”我向来觉得笛安才华横溢,但是关于这一点,她没有张爱玲来得醍醐灌顶。多数人都是有思想的,思想深刻却是少部分,而能够将思想完整又完美地诉诸笔端,那就是少数中的少数了。我所折服的张爱玲的天才,很大程度上是因了这一点。也是因此,我对我之前的不以为然,将要深深地忏悔了。还有就是发现原来张爱玲不是文艺派的,甚至她自己都说“最不能忍耐的新文艺滥调”(虽然我不知道当时的“新文艺”和现在的“文艺”是否是一样的)。以前零星接触张爱玲时得到的印象真的是片面到了极点!中学的时候做语文试卷,有一题阅读理解,中有一句说是“张爱玲的文章是上海小女人刻薄琐屑的唠唠叨叨”,现在看了也没觉得有多刻薄唠叨,只是觉得所有的描写精准万分,没有少一笔也没有多一笔,简洁又有力。“噢,你也在这里吗?”也断然不是文艺风格的,一点都不花里胡哨,反而非常平实,亲切万分。然而这只是开始,天晓得这么多年来我对张爱玲的误解到了何种程度。说道对张的看法,我是要词穷了——还没有从震撼中恢复过来。一个人的文章能够启迪读者的思索,掩卷之后但觉齿颊留香,这样的文章总是好的吧。但还是不够来形容我现在的感觉的。段数太低,还需要修炼。另外这版《流言》非常好,纸张啊,字体啊,还有非胶装的书脊,看着就很舒服讨人喜欢,虽然一开始不喜欢封面,但后来看到书内解释那张封面上的照片,说是有睥睨一切的味道,居然也觉得没什么了。2012年1月6日 1:00

乱世里的小女子

这个年代似乎愈来愈大女子主义,女性的开放表现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国度,都被人们仰望称羡。唯独那个华丽年代的小女子,不会照顾自己的生活,永远不认识路,不会洗衣服,不会削苹果,不会做饭,喜欢喝热的牛奶,喜欢一切别人没有的怪异服饰,执着的爱上不羁的胡兰成…自恋与自我,孤僻与高傲她的言行,在那个年代应该是平淡且华丽的吧。即便我不认为她的那种性情应该得到过多的男子的爱怜,就算是三毛那种行走天涯的大气,亦不会得到过多爱怜。只是我们永远在她们光环的映射下,看不到生活的本质。

流言[摘]

(她的比喻永遠那麼獨特,幽默並讓人回味:)"事情來得太突兀了,缺乏舞台經驗的人往往來不及調整面部表情。" “我惡狠狠盯住他看,恨不得眼睛裡飛出小刀子,很希望我能夠表達出充分的鄙夷與憤怒。”——《打人》 “夏天的日子一連串燒下去,雪亮,絕細的一根線,燒得要斷了,又給細細的蟬聲連了起來,‘吱呀,吱呀,吱’。” ——《詩與胡說》“簷前掛下了牛筋繩索那樣的粗而白的雨。” “法蘭西是微雨的青色,像浴室的瓷磚,沾著生髮油的香。”“我在街沿急急走著,每一腳踏在地上都是一個響亮的吻。” "常常我一個人在公寓的屋頂陽台上轉來轉去,西班牙式的白牆在藍天上割出斷然的條與塊。仰臉向著當頭的烈日,我覺得我是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了,被裁判著像一切的惶惑的未成年的人,困於過度的自誇與自鄙?" ——《私語》 她生活裡的馬來西亞是在蒸悶的野蠻的底子上蓋一層小家氣的文明,像一床太小的花洋布棉被,蓋住了頭,蓋不住腳。——《談跳舞》(她的思想總是那麼犀利與超前,那麼透徹的看穿了中國人。或許是因為上海本身發展比較早的原因。 )“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看看中國的一切,也不失為一樁有意昧的事。頭上搭了竹竿,晾著小孩的開檔褲;櫃檯上的玻璃缸中盛著“參鬚露酒” ;這一家的擴音機裡唱著梅蘭芳;那一家的天線電裡賣著癩疥瘡藥;走到“太白遺風”的招牌底下打點料酒……這都是中國。紛壇,刺眼,神秘,滑稽。多數的年輕人愛中國面不知道他們所愛的究竟是一些什麼東西。無條件的愛是可欽佩的——唯一的危險就是:遲早理想要撞著了現實,每每使他們倒獨一口涼氣,把心漸漸冷了。我們不幸生活於中國人之間,比不得華僑,可以一輩子安全地隔著適當的距離祟拜著神聖的祖國。那麼,索性看個仔細吧!用洋人看京戲的眼光來觀光一番吧。有了驚訝與眩異,才有明了,才有靠得住的愛。 " “中國人每每哄騙自己說他們是邪惡的——從這種假設中他們得到莫大的快樂。路上的行人追趕電車,車上很擁擠,他看情形它是不肯停了,便惡狠狠地叫道:“不准停!叫你別停,你敢停麼? ”——它果然沒停。他笑了。” (這不就是我們這些80、90後還在開的玩笑麼“你敢不過來麼?”,原來也是複古。 )“《烏盆計》敘說一個被謀殺了的鬼魂被幽禁在一隻用作便桶的烏盆裡。西方人絕對不能了解,怎麼這種污穢可笑的,提也不能提的事竟與崇高的悲劇成分摻雜在一起——除非編戲的與看戲的全都屬於一個不懂幽默的民族。那是因為中國人對於生理作用向抱爽直態度,沒有什麼不健康的忌諱,所以烏盆裡的靈魂所受的苦難,中國人對之只有恐怖,沒有僧嫌與嘲訕。” “歷代傳下來的老戲給我們許多感情的公式。把我們實際生活裡複雜的情緒排人公式裡……感情簡單化之後,比較更為堅強,確定,添上了幾千年的經驗的分量。個人與環境感到和諧,是最愉快的一件事,而所謂環境,一大部分倒是群眾的習慣。” “京戲裡的世界既不是目前的中國,也不是古中國在它的過程中的任何一階段。它的美,它的狹小整潔的道德系統,都是離現實很遠的,然而它決不是羅曼蒂克的逃避——從一觀點引渡到另一觀點上,往往被誤認為逃避。切身的現實,因為距離太近的緣故,必得與另一個較明澈的現實聯繫起來方才看得清楚。京戲裡的人物,不論有什麼心事,總是痛痛快快說出來,身邊沒有心腹,便說給觀眾聽,語言是不夠的,於是再加上動作,服裝,臉譜的色彩與圖案。連哭泣都有它的顯著的節拍——一串由大而小的聲音的珠子,圓整,光潔。因為這多方面的誇張的表白,看慣了京戲覺得什麼都不夠熱鬧。台上或許只有一兩個演員,但也能造成一種擁擠的印象。 擁擠是中國戲劇與中國生活裡的要素之一。中國人是在一大群人之間呱呱墮地的,也在一大群人之間死去……中國的悲劇是熱鬧,喧囂,排場大的,自有它的理由;京戲裡的哀愁有著明朗,火熾的色彩。就因為缺少私生活,中國人的個性裡有一點粗俗。 “事無不可對人言”,說不得的便是為非作歹。中國人老是詫異,外國人喜歡守那麼些不必要的秘密。 不守秘密的結果,最幽微親切的感覺也得向那群不可少的旁觀者自衛地解釋一下。這養成了找尋藉口的習慣。自己對自己也愛用藉口來搪塞,因此中國人是不大明了他自己的為人的。群居生活影響到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之間很少有真正怪僻的。脫略的高人嗜竹嗜酒,愛發酒瘋,或是有潔癬,或是不洗澡,講究們蝨而談,然而這都是循規蹈矩的怪僻,不乏前例的。他們從人堆裡跳出來,又加入了另一個人堆。到哪兒都脫不了規矩。規矩的繁重在舞台上可以說是登峰造極了。 京戲裡規律化的優美的動作,洋人稱之為舞蹈,其實那就是一切禮儀的真髓。禮儀不一定有命意與作用,往往只是為行禮而行禮罷了。請安磕頭現在早經廢除。據說磕頭磕得好看,很要一番研究。 ……磕頭見禮這一類的小小的,不礙事的束縛,大約從前的人並不覺得它的可愛,現在將要失傳了,方才覺得可哀。 ” ——《洋人看京戲及其他》。 "以往的中國學者有過這樣一個普遍的嗜好:教姨太太讀書。其實,教太太也未嘗不可,如果太太生得美麗,但是這一類的風流蘊藉的勾當往往要到暮年的時候,退休以後,才有這閒心,收個" 紅袖添香"的女弟子以娛晚景,太太顯然是不合格了。" (女子無才便是德,教女子讀書只是男人的一種享受罷了。) “在最後的一剎那,收買靈魂的女魔終於天良發現,一對戀人遂得團圓,美術家用闊小姐贈他的錢雇了花馬車迎接他的新娘。悲劇變為喜劇,關鍵全在一個闊小姐的不甚可靠的良心——《漁家女》因而成為更深一層的悲劇了。" ——《銀宮就學記》。 “這話似乎是小氣得可笑,而且自以為"希奇弗煞",然而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卻也情有可原。一個人,戀戀於自己的字句與思想,不免流於慳吝,但也是常情吧!我還記得,第一次看見香港的海的時候,聯想到明信片上一抹色的死藍的海。後來在一本英文書上看見同樣的譬喻。作者說:可以把婆羅洲的海剪下來當作明信片寄回家去,因為那藍色藍得如此的濃而呆。——發現自己所說的話早已讓人說過了,說得比自己好呢,使人爽然若失,說得還不及自己呢,那更傷心了。" ——《走!走到樓上去》 “文人討論今後的寫作路徑,在我看來是不能想像的自由——彷彿有充分的選擇的餘地似的。當然,文苑是廣大的,遊客買了票進去,在九曲橋上拍了照,再一窩蜂去參觀動物園,說走就走,的確可羨慕。但是我認為文人該是園裡的一棵樹,天生在那裡,根深蒂固,越往上長,眼界越寬,看得更遠,要往別處發展,也未嘗不可以,風吹了種子,播送到遠方,另生出一棵樹,可是那到底是艱難的事。” ——《寫什麼》 “自我犧牲的母愛是美德,可是這種美德是我們的獸祖先遺傳下來的,我們的家畜也同樣具有的——我們似乎不能引以自傲。本能的仁愛只是獸性的善。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並不在此。人之所以為人,全在乎高一等的知覺,高一等的理解力。此種論調或者會被認為過於理智化,過於冷淡,總之,缺乏“人性”——其實倒是比較“人性”的,因為是對於獸性的善的標準表示不滿。……我們的天性是要人種滋長繁殖,多多的生,生了又生。我們自己是要死的,可是我們的種子遍布於大地。然而,是什麼樣的不幸的種子,仇恨的種子!” ——《造人》 “现实这样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在那不可解的喧嚣中偶然也有清澄的,使人心酸眼亮的一刹那,听得出音乐的调子,但立刻又被重重黑暗拥上来,淹没了那点了解。 畫家、文人、作曲家將零星的、湊巧發現的和諧聯繫起來,造成藝術上的完整性。歷史如果過於注重藝術上的完整性,便成為小說了。”“清堅決絕的宇宙觀,不論是政治上的還是哲學上的,總未免使人嫌煩。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我看見他們用溫柔的眼光注視新生的鮮肉,對之仿佛有一種創造性的愛。”——《燼馀錄》

答案似剃刀锋利

重读一过,读完有点累。警句、隽语、美的意象,密度太高了。有时候想,她也应该适时地丢开一下自己的锐感,还有表述锐感的才华。笔下留情,不要将世间万象,男人女人,通通打回原形。黄伟文写给陈奕迅的《打回原形》,里面有这么几句:“情人如若很好奇要有被我吓怕的准备试问谁可洁白无比如何承受这好奇答案大概似剃刀锋利愿赤裸相对时能够不伤你”张爱玲读到,也会心仪吧。

傳說與現實之間——愛上張愛玲

“張愛玲的散文屬於清議型的,作者才高氣盛,智睿思捷,寫起文章來有一種灑脫不羈的華彩。關於她的散文有人評論:'在她之前,朱湘曾寫過這種樣式的散文……但抒情淹沒了說理,缺少尖銳博大之氣;在她之後,這類樣式的散文只有梁實秋的《雅舍小品》、錢鍾書的《寫在人生邊上》、王了一的《龍蟲並雕齋瑣語》。但梁文失之空泛,有些委婉過度;錢文失之“文中無我”,枯燥有餘情感不足;王文失之古雅,力度不夠。比較而論,平心而言,張愛玲的散文要高出於這幾家之上。(〈中國現代散文一百二十家札記〉)”最初對張愛玲的印象,就是這本書封面的那張照片,高高地揚著頭,睥睨一切的樣子,以及她出了名的《傾城之戀》、《赤地之戀》。一直討厭傲慢自大不可一世的人,所以便不喜歡這個自恃頗高的女人,也自行斷然從她小說的名字推測她只是一個不錯的言情小說作家而已。覺得她是憂鬱善感的柔情女性的代名詞。她只是個傳說。 後來真正讀了《傾城之戀》,那時也沒留意她的語言、她的比喻,只是覺得很喜歡這個故事,恍然大悟,原來這個如雷貫耳的小說只是一個短篇,講的是這麼一個故事。對張愛玲產生了想去探索她這個傳說的慾望。 於是看了《她從海上來》。劉若英演的張愛玲傳奇的電視劇。發現喜歡上她了。 本人藝術領悟能力一向欠缺,所以更愛看通俗易懂的散文,於是藉了這本《流言》。一看不得了,讓我幾乎成了她的粉絲。發現她根本不是我從關於她的“傳說”中推斷出的那種一般的言情小說家(她說“鴛鴦蝴蝶派”是那種知識分子的忸怩與小情趣),而是一個有著獨特視角並能用天才的語言表達的超前的思想家。 突然感嘆傳媒或是環境對人的知識、判斷的影響實在太大。一直以來關於名人的“傳說”總在我自己真正通過作品去貼近那個名人的時候,被完全顛覆。例如她、村上春樹……於是不再相信傳說,雖然無法避免其影響。 感嘆傳媒造出的歷史和歷史本身那麼不同,因為側重點不同。上高中時值道的那個時代的人多是“無產階級革命分子”類型的知識分子,女性則例如蕭紅、冰心,而張愛玲卻總有一種忌諱、避而不談的感覺。而她說"如果必需把女作者特別分作一欄來評論的話,那麼,把我同冰心、白薇她們來比較,我實在不能引以為榮,只有和蘇青相提並論我是甘心情願的。 " 讀了一些二、三十年代人的作品之後,才發現那個時代真的是思想風起雲湧的年代,讓人不能望其項背。總是在把前人說過的話反復重复。 (比起張愛玲,其實我更尊崇她媽媽黃素瓊和姑姑張茂淵,那些中國第一代“娜拉”。) 關於“大眾的初步教育,是否比少數人的高等教育更為重要、更為迫切”。


 流言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