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特别有禅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27
ISBN:9787533935566
作者:骆玉明
页数:21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也许,每个人都曾在生活的某个时刻体会到幽静又深长的意味。 各种各样的声音在这个世界中响起,喧嚣嘈杂的、清朗悠扬的、气势宏大的、悲切低回的,然后逐一消退下去。在此起彼落之间,你听到深邃的幽静,莫可名状,令人心动。 换一个角度来说,世界像一个热闹的舞台,各色人物你来我往,推推搡搡。有的自命不凡,踌躇满志;有的身败名裂,灰心丧气。然而一切都会过去,在一切变化的背后仍然是一个深邃的幽静。 我们常说的“安静”,有时指一种单纯的物理意义上的状态:声音愈是低微愈是安静。它也许会让人感到几分寂寞或枯燥,但终究跟人的心情没有多大关系。 而另一种安静,或者换一个词,幽静,却更富于精神性和情感意味的。那是脱离了虚浮的嘈杂之后,面向生命本源和世界本源的一种感受。这种幽静得之于自然,同时也得之于内心,物我在这里并无区分。 ……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诗中“艅艎”是一种比较大的船,“泛泛”是任意漂荡的样子。王籍是在游览,不是要赶路。心情很放松,天气也好,眼前的景色显得格外清朗、开阔。所谓“空水共悠悠”,写出天水一色、相互映照,一片辽远恬静的样子,而“悠悠”二字,也体现了心境的清朗和从容。遥望远处的山峰萦绕着淡淡的云霞,近处阳光伴随着水波的流动而闪耀。这是一个生动的自然,它有美妙的韵律。 偶然间注意到有些声音响起来。是蝉鸣,是鸟啼,但蝉鸣和鸟啼却更令人感觉到山林的幽静。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把人的灵魂引入到山林的幽静,融化在自然的美妙韵律中。这时忽然想到在官场、在尘俗的人世奔波太久了,如此疲倦,令人忧伤。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中国诗史上不断被人提起的名句。《梁书·王籍传》中特别提到这两句诗,说“当时以为文外独绝”。怎么叫“文外独绝”呢?就是在文字之外,别有意蕴,奇妙之处,世人不能及。当然,后代类似的写法很多,但在王籍的时代,这样的写景笔法却是首创,所以有这两句,王籍足以名垂千古了! 一般人分析这两句诗的妙处,总是归纳为“以动写静”,认为这样比单纯地写静更为生动,钱锺书先生在《管锥编》中也说:“寂静之幽深者,每以得声音衬托而愈觉其深。”这当然不错,但是还可以追究得更深一些。在这首诗里所写的“静”,不是物理意义上的静,而是体现着自然所内蕴的生命力的静,是人心中摒除了虚浮的嘈杂之后才能体悟到的充实莹洁的恬静。这种静自身没有表达的方式,而蝉噪鸟鸣,正是唤起它的媒介——你听到声音,然后你听到了幽静。

前言

代序从诗走进禅,一路好风光平日教书或者和朋友聊天,谈到中国的文学与历史,经常说到禅,也经常被问起:到底什么是禅。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古代禅师对此会给出很奇怪的答案,譬如“一寸龟毛重七斤”,或者索性给你当头一棒。他们认为禅不可说,不能用文字来定义。他们所说的种种奇怪的话,都不过是个由头,是一种引导的方式。现在谈禅的书也很多,但要么只是把它当作思想史的材料,要么就说得很玄奥,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头脑。禅是那么深奥玄虚而难以把握的东西吗?其实不然。禅是一种哲学、一种宗教,但禅更是一种体验,一种生命形态。禅远看似乎虚无缥缈,不可捉摸,但真的走进去,它却平平实实、真真切切。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从具体的人生体验来感悟禅的佳作。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你细心地体会它,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苍山空寂,明月清朗,幽潭澄澈,野花自开自落,浮云时聚时散,这里面都有禅意。诗人流连于自然的美景,写出自由的心与天地造化相融的平静与快乐。当然并不是好诗就有禅,禅有它的特别之处。我们先来看一个简单的例子,了解下什么样的诗里有禅。魏晋诗人阮籍常常驾车外出,走到无路可走,便恸哭而返,留下的成语,叫做“穷途恸哭”。他的诗常常也是表现这种人生困顿的焦虑,比如“徘徊将可见,忧思独伤心”。穷途恸哭不是禅,它是用一种固执的态度看待人和世界的对立,在这种对立中感受到生命遭受外力压迫的紧张。阮籍改变了中国的诗歌传统,使它的内涵变得沉重,但这样的诗不合于禅意。同样以行路象征人生,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给人以更多的愉悦,它让人对生活抱有信心:在看似无路的地方,可能有一片新的天地出现,只要能够坚持,希望是有的。但这也不是禅。这两句诗描写的是单线的变化,是对预期目标的等待。人生的道路受各种不可知因素的影响,预期的目标往往很难实现。如果“山重水复”之后并非“柳暗花明”,又会怎样呢?是不是仍旧回到“穷途恸哭”?王维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禅。沿着山溪走到了水的尽头,但这仅仅是水的尽头。你倘若并不曾预设一个固定的目标,就会看到世界充满着奇妙的变化。在远处的山谷,在跟你走过的路毫不相干的地方,云渐渐涌起,升向高敞的天空,景象如此动人,视野无比广阔。如果你在“水穷处”沮丧不已,心境闭塞,就看不到“云起时”。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却牵涉禅学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在本书中,我们将解读和欣赏一系列体现禅理与禅趣的诗篇;同时我们也以此为中心线索,谈说禅的人物、禅的知识和禅的历史。禅不可说,但可以借诗来谈。

后记

这本小书写完了。原本以为不会太费劲,结果只是再一次证明了我早已明白的道理:凡事想要做得好,都是不容易的。    我希望这本书有比较可靠的学术基础,因而需要对各种资料加以审核和考订。譬如《景德传灯录》载德山宣鉴开悟时对他的老师说了一句“从今向去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常见的解释是“从今以后不再怀疑天下老和尚的舌头了”。真像个乖孩子,但这算是什么“禅”!其实这是一句非常豪气、表现特立独行精神的话,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从今以后再也不会被天下老和尚的舌头所迷惑”。做这样的判断需要多方参照、反复斟酌。书中类似的情况不少,我想要以自己的努力来获取读者的信赖。    也是出于学术习惯。我在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时,都要注明出处。    我希望这本书具有知识上的系统性,让读者读完以后,对禅的观念、禅宗的历史,以及重要的禅宗人物和典籍有一个大致完整、比较清楚的了解。而这些知识性的内容散见在各处行文中,什么地方合适就插一点,怎样相互关联,又说得轻松自然,也是要费点心思的事情。    我希望对所涉及的佛禅思想观念能够说得简明而又尽可能的精确。略有接触的人都知道,佛学极其繁复,一个词就可以说上好半天,足以吓退许多耐心差的读者。虽然禅家号称“不立文字”,但一些基本观念不说也不行。那么,什么样的分寸算是合适,如何去说更加透彻,这对作者思维的清晰性构成严重的考验。像慧能和神秀那两首著名的偈子,阐释与比照,反反复复写了好几遍。当然不能说最后留下的有多么好,不过在我目下而言已经很难再有改进。    我希望这本书的文字有趣而好看,且耐人寻味。禅是有趣的,诗是优美的,以诗解禅,写得枯涩而呆板,那就不如省事一点。而如果能够做到有趣而好看,读者的阅读过程就会有许多愉悦。    我说的都是“我希望”。能实现多少,请读者评判吧。    骆玉明    壬辰年冬日于可以斋

内容概要

骆玉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因讲课风格幽默生动而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有魏晋名士之风,爱好围棋与茶酒。
与章培恒先生共同主编《中国文学史》引起学术界的震动。
骆教授自评:“我是一个俗人,教书吃饭,喜欢孩子。”
所著《简明中国文学史》由欧洲著名学术出版机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Brill)出版,成为首次引起西方学术界关注和重视的中国大陆学人文学史著作。
其他已出版作品:《近二十年文化热点人物述评》《老庄随谈》《世说新语精读》《徐文长评传》《南北朝文学》

书籍目录

壹 鸟鸣山更幽 / 003
一切都会过去,
在变化的背后仍然是一个深邃的幽静。
贰 拈花微笑 / 013
花虽微渺,
却显示着人世的美好。
叁 何处惹尘埃 / 023
烦恼不起,清静自如,
便能达到真正的觉悟。
肆 满船空载明月归 / 039
什么也没有得到,
空船而去,空船而归,但心是欢喜的。
伍 坐看云起时 / 049
落花随流水而去的所在,
有另一片美好的天地向你展开。
陆 春在枝头已十分 / 063
那个遍寻不得的意中人,
原来就在身边不曾注意到的地方。
柒 只许佳人独自知 / 073
生死流转,
不知是谁在何处栽下了最初的种子。
捌 我今不是渠 / 085
影子是我,
但我并不是那个影子。
玖 夜半钟声到客船 / 093
人生总是有很多艰辛,
除了对自己,没有人可以说。
拾 禅意的月亮 / 107
月亮只是一轮,却普遍地在一切水中显现出来,
一切水中的月亮乃是一月的显现。
拾壹 平常心是道 / 119
世俗的知识和欲念就像湿衣服一样,
紧紧裹在我们身上,脱不下来。
拾贰 吃茶去 / 129
世事无常,都在变化之中,
该来的总要来,该走的总要走。
拾叁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 139
我们看到的“清清楚楚”的东西, 其实并不是事物的真相。
拾肆 雁过长空,影沉寒水 / 149
生命只是一种偶然。
不过都是瞬间的变化。
拾伍 长啸一声天地秋 / 159
一轮孤月,无限江山,禅者惊破夜空的长啸,
令天地为之动容,于是萧瑟之气,弥散四野。
拾陆 春来草自青 / 169
禅在自然中,
也在朴素的生活中。
拾柒 禅者,活泼泼也 / 181
把无限放在你的手掌上,
永恒在一刹那里收藏。
拾捌 四厢花影怒于潮 / 193
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跋:如何说禅 / 202

编辑推荐

《诗里特别有禅》编辑推荐:暂别城市喧嚣享受心灵宁静,从诗走进禅一路好风光!《中国文学史》主编,古典文学大师,复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倾心力作!藉由最美的文字,体悟最高的哲学,于云淡风轻中,轻松了解禅文化,领悟人生智慧,使内心得到真正的休息!整书采用100g超细腻纯质纸,全彩印刷,质感淳厚!内含36幅绝美古画,超唯美装帧,极上品质!

作者简介

很多人觉得禅深奥玄虚,说不明白,其实她就在诗词中等待发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在这些耳熟能详看似普通的景物和情怀描写中,实际蕴含着丰富的禅趣。
复旦大学中文系骆玉明教授集三十余年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传统文化的探索于一身,对中国古代近百首诗词进行精辟品鉴和解析,使读者从中了解到中华禅文化的博大精深。
本书意蕴深邃、悠远,文字优美洗练且平易近人,使读者从阅读中收获真正的宁静,升华自己的心灵。


 诗里特别有禅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6条)

  •     读完有一个月了吧,迟迟没有动笔,想着看看到现在还记得些什么。***刚读过的惊喜是,可以诗意的禅居在这个大地上,多美好啊。***现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灭灯的故事。师傅吹灭了徒弟返程时手里的蜡烛,让徒弟自己摸黑瞎走去吧。崇拜和依赖那盏被亮的灯,永远也长不大吧。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当灯芯。***当时的读书笔记+现在的读后感:“消弭固执和对立,贪欲和妄念,紧张和焦虑”--》“朴素自然,随缘自适,完美的生命。内心的平静安稳,摒除心中的嘈杂才能领悟到的幽静,恬静”,“恬静而欢喜的心情看待生活”,“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写寻常景象也总有新鲜的趣味,语言不落陈套,鲜活生动。不要被动的反映美妙的大千世界,品位万物,给万物以新的生命和风采。”很赞同这个生活心态和方式,childish curiosity,只要愿意去寻找,感受,就能够找到。但记得,别让情绪block了心灵的窗户。即使在最悲催的境遇里也会有值得欢喜的发现,即使什么都没有,也别忘了那些记忆。“花,不为生而喜,不为灭而悲。”想到自己一直喜欢的几个元素:声音和光,鸟和花。正是如此,要亮就亮得透彻,即使躲在再重的云层后面,要开就开到极致,即使生存环境再恶劣。“世间无穷的是非,争执,诱惑,人必须在其中走过,若处处动心,恐怕要慌乱,紧张一辈子,片刻不得安宁。禅,不是宗教哲学,而是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笑而不答心自闲”“禅是精神解脱,从自设的他设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人生陷落在世俗的境遇之中,乍惊乍喜,忽忧忽乐,为生老病死,荣辱贵贱所困,如果上升的无限时空反观这一切,不过是瞬间的变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还在觉得宁可有惊有喜,有忧有乐,只不过要有意识的提升对所谓negative的事情的抵抗力吧。“壶水烧开,狂找柴火,为什么不把水倒了?”最近这阵子也算亲身意识到这点了,半工半读心里很累,何苦呢,把水倒出些反而做的更好。“最高的完成不是外在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对这段话的体验是,找问题的解决方式总在向外寻找,有时甚至明知是自身的问题,但仍然希望外在的东西能够帮助解决,最终,还是得自己解决。也有时,解着解着,心态想法变了,问题就没有了。“天下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道理。世界的本质并没有隐藏在世界的后面,就在现象之中。”和《看见》有些不谋而和,用心了吗?忘我了吗?你是真的在看吗?“推翻权威,从个人内心寻求真理的豪迈精神,不在依傍任何人,真是痛快淋漓啊。”这份胆识真痛快,但时常迈了一小步却怯了,反而想重新找到权威,没有权威的指引生怕自己又撞个头破血流的。
  •     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40-4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1:13:07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从具体的人生体验来感悟禅的佳作。诗和禅一样,不提供定义,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你细心地体会它,能感受到禅的趣味,看到禅悟的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56-5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8:15:58如果你在“水穷处”沮丧不已,心境闭塞,就看不到“云起时”。 这是一个很小的例子,却牵涉禅学中重要的道理: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64-16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0:46那种无花果树原名毕钵罗树,后来被称为菩提树——“菩提”(梵文Bodhi)是智慧、觉悟的意思。==========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83-18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3:03所谓“教外别传”,意思是它在佛教各个宗派中自成一个特殊的体系。按照禅宗的解释,一般的宗派都是依赖经典来传授教义的,这称为“教”;禅宗是不依赖经典、“不立文字”的,所以称为“宗”。==========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91-200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5:37初祖,就是第一代祖师爷。 但这里有些问题。“拈花微笑”的故事并不见于早期的佛典,《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这本书大概在唐代后期才出现于中国,所以许多人怀疑它是一部伪经。很大的可能,“拈花微笑”其实是禅宗逐渐盛行以后虚构出来的故事,是禅宗面向佛祖的一种文学性溯源。那么,禅宗忽略语言而崇尚“妙悟”的精神,在佛教原来的思想传统里有没有依据呢?那还是有的。 早期佛教有一位著名的修行者,名为维摩诘,他是不曾出家的居士,但佛学修养却是“菩萨”这个层次中最高的。《维摩经》记载,一次众菩萨、罗汉去探望维摩诘,讨论“不二法门”——超越一切相对、差别的显示绝对真理的教法。文殊菩萨说:“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入不二法门。”然后文殊又请教维摩诘,希望他解说一下“菩萨入不二法门”的途径。维摩诘如何回应的呢?他只是默然无语。那意思等于说:既然不二法门是无可言说、无从追问的,那还需要我说什么呢?这一过程虽然不如“拈花微笑”的故事那么富于诗意,精神却是一致的。==========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01-20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6:21但印度佛教从其主流来说,是强调经典的作用、依赖经典进行传播的。而禅宗则是一种中国化的佛教,并非完全起源于印度佛教,它在中国固有的思想传统,特别是老庄学说里,另有重要的根源。日本最著名的禅学者铃木大拙说:“像今天我们所谓的禅,在印度是没有的。”“中国人的那种富有实践精神的想象力,创造了禅,使他们在宗教的情感上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宗白华先生说:“禅是中国人接受佛教大乘义论后认识到自己的深处而灿烂地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05-20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36:45在老庄思想里,有一个本体性质的概念,被称为“道”,它是先于一切、化生万物的宇宙本源,也是万物运化的内在法则。对于这个“道”,人们可以去说它,然而一旦说出来,那就不再是“道”本身了。因为道是永恒、无限的,而人类语言的功能却是有限的,你不能用低级的东西去定义高级的事物。《老子》劈头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40-24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40:16在禅宗史上,把摩诃迦叶称为西天(指印度)初祖,把菩提达摩称为中土(指中国)初祖。他是古代南印度的高僧,在南北朝时代由广州进入中国传法。当时统治南方的梁武帝是一名热烈的佛教信徒,相传武帝曾经召见达摩,却话不投机,随后达摩去了北方,驻足于少林寺。传说他到了长江边,看周围没有船,就折了一根芦苇,踏着它渡过了长江,这叫做“一苇渡江”,很有点诗意。==========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278-27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9:50:01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348-34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上午10:00:58由于人内在的佛性是完整而不可分解的,因此达到悟境不能是渐进的、有阶次的,而只能是顿悟。而且这种顿悟并无规则可寻,完全是个体的直觉。==========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568-573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12:46砖头磨起来声音是很难听的,马祖被他吵得心烦,开了门问:“禅师,你磨砖要干什么?”怀让笑着说:“我磨砖是想做一面镜子。”马祖大觉奇怪:“磨砖哪能做成镜子呢?”怀让跟着说:“磨砖不能成镜,光是坐禅就能成佛吗?” 马祖一听,豁然醒悟,就拜在怀让的门下,后来成为禅宗的一代宗师。 磨砖的故事所要表述的道理,是禅宗的一个基本要旨:心外无佛,就是说每个人的心性就是佛性,成佛只在自悟本性。坐禅虽然也是修行的方式,但如果执迷于坐禅,反而可能找不到正确的路径。==========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19-6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27:12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19-61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27:50最高的完成并不是外在目标的完成,而是自我的完成。==========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31-63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3:28:54禅宗从本来意义说是佛教的一部分,所谓“开悟”有时也难免带有神秘成分。但我们完全可以从非宗教的意义和朴素的人生立场去理解禅的经验。 悟是禅的根本,是禅存在的理由。同时,悟又是纯粹的个人经验,没有固定程式,无从学习,不容摹仿。拜师也许是必要的,但老师也只能给你一些诱导,不能提供途径。因此,禅宗修习者开悟的因缘真是五花八门,奇奇怪怪。有一种是从艳情诗得悟的,别有趣味。==========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72-67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4:21:29因为禅宗主张“顿悟”,开悟的情形往往像是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后人读这类故事,或许会以为那是蛮轻松也很偶然的事情。但实际上,在顿悟出现之前,修行者大多要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挣脱“无明”(世俗知识和世俗欲念)的束缚,破除种种偏执,消弭物我两分的立场,甚至有可能在一种黑暗状态挣扎到走投无路,从死到生,才忽然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生命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693-695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4:27:53禅者用艳诗来谈禅入道,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只是一种玄妙的机锋,其实也表现着对男女之情的关注。禅悟是对生命的彻底了悟,而男女之情是最深的人欲,它对于理解生命的本质是重要的。==========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711-71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5:10:37禅并不意味禁欲,它只是追求对于欲的超脱。说到底就是:人既生活于情欲之中,又需要由情欲走向更高的心灵境界。==========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748-75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7:33:44们平时当作“我”的那个东西,说到底也只是个影子,并不是真我。它也是依条件而存在,依条件而变化的。譬如一个人从小受人欺凌,长大以后总是对人猜疑怀恨。他以为这个正在猜疑怀恨的人就是“我”,其实那不过是受人欺凌的经历的结果。又譬如有人生长于富贵之家,因而习惯于受人赞扬。他以为受人赞扬是因为“我”天资非凡,其实那不过是富贵家庭势力的作用。 那么真我是什么呢?那就是未受外在条件影响的生命本真,是世界的佛性在“我”身上的体现。但是你要把它单独地找出来却也不能够,因为它并不以某种特殊的方式存在,它存在于随条件而变化的“我”之中。==========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986-989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0日星期三 下午7:58:38《五灯会元》记载,有一位有源律师(僧人中以持律见长的称为律师)问大珠禅师:“和尚修道,也要用功吗?”大珠禅师说:“用功。”又问:“如何用功?”大珠禅师说:“饥来吃饭,困来即眠。”问:“所有人都是这样,他们与大师一样用功吗?”大珠禅师说:“不同。他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须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所以不同也。”==========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101-1104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2:10:06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244-124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12:34有僧人问赵州老和尚:“像你这样的圣人,死后会到何处?”赵州说:“老僧在汝众人之前入地狱。”问的人感到十分震惊,说:“这如何可能?”赵州毫不迟疑地说:“我若不入地狱,谁在那里等着救度汝等众人?”这就是佛的慈悲,禅者的宏愿。==========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275-127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15:05佛法修持的一个根本之处就是破执,而破执首先是破“我执”。人心里梗着一个粗重无比的“我”,贪婪、自大、自卑,永远放不下自己,哪怕有再多的聪明,也免不了一叶障目。而一旦破除我执,潜在的真如智慧就得以显现,万象纷呈,因缘分明,心境自如,不受迷惑。==========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285-1287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16:00既然佛性为世界的本原、最高的存在,而我性即是佛性,逻辑的必然就是:没有外于我的权威存在。当然,禅要求破“我执”,但破除“我执”之后与世界佛性融为一体的“我”,终究仍然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的精神主体。==========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380-1382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25:17僧人所提的问题,意思是诸佛凭借什么而成佛,也就是佛性根本是什么。而西川灵龛则告诉他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万物自然,就是最高的真实。换言之,世界的本质并没有隐藏在世界的后面,它直接呈现于现象之中。==========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495-1498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36:18怎么叫做“活法”呢?关键是两点:一是对外界事物具有高度敏感,写寻常景象也总有新鲜的趣味;二是语言不落陈套,鲜活生动。而归根结底,它体现了活跃的生命状态。这种诗常常是并不包含说理的成分,却让人感到某种“理趣”或“禅味”,因为这里面融入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感悟。==========诗里特别有禅 (骆玉明)- 您在位置 #1595-1596的标注 | 添加于 2016年3月31日星期四 上午8:45:48龚自珍诗中的佛性童心,却幻化为花影怒潮,澎湃汹涌,这一变化实在有深长的意味。==========
  •     喜欢诗歌,喜欢禅。不过对于诗歌中的禅机,却很少探究。尽管在从前的阅读中,曾多多少少接触过一点关于诗人修禅,关于诗人参禅的故事,尽管在既往的很多诗人的人生境遇中也窥见过他们于生命的不同季节,都或近或远地进进出出过非空非有之境的种种……但是我必须要承认,见到一首我喜欢的古诗词就恨不能仔细品咂一二,并满怀期望地努力从中发现禅之一二的冲动,实在是《诗里特别有禅》带给我的。《诗里特别有禅》是诗歌禅意禅思的解读园,也是诗人禅意生命的存在地。作者从单纯的诗歌叙述中洞悉了那些完全渗入到诗歌作品中的诗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对于人生的个人主观感受,发现了或若隐若现或直截了当的禅意浮现,发现了人与自然交流的神秘语言……读《诗里特别有禅》,你会发现从来不曾留意的关于耳熟能详的经典古诗词的别样解读,它不仅以禅的视角谈诗歌、谈诗歌文字背后所隐含的无常、幽深和空灵,还根本涉猎到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个人履历和生命境遇……通过还原彼时诗人的境遇、诗人的思想情操和道德信仰,诗人修禅的机缘巧合,还有一个时代的风貌,来发现那些借助于自然声光电赋予人的心电感应,以及敏锐的诗人透过作品所呈现的虚无缥缈、若有若无和平常人不能确切把握的心灵感受。遵循了道无不在的原因吧,这里,我们不必从头仔细研读,因为信手翻开,就可以读到任何轻叩心房抚慰心灵的文字,轻易发现那些耳熟能详的的诗词曲赋中的禅思、禅意,和感受到许多诗歌文字之外的禅机,通过对于典型古诗词带给读者阅读感受的解析,引导阅读者对世界的真实与虚幻进行一次感同身受的体验,让我们得悟诗人隐含在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中的深奥禅机。《诗里特别有禅》恰好满足了长久以来我对诗歌的敬畏以及对禅学的好奇。在这里你可以对禅一无所知,但是你却绝对不能拒绝书中随处可见的关于禅思、禅意的解读、解析以及指引。看破红尘的放任也好,万念俱寂的宁静也罢,总之,禅不再神秘。

精彩短评 (总计63条)

  •     满足需求,提高阅读量
  •     骆老师的书非常值得一读
  •     一些小众的诗,还真是不错!
  •     开始读得不顺,渐入佳境不知不觉就读完了。开吾原来是各方面的。写艳情诗这个方式蛮有意思。
  •     。
  •     写得稍有一丁点儿做作,仿佛写得有点累。不想骆老有的文字那么自然天成
  •     徐渭那两段简直是极妙,但是其他章节虽说深入浅出,但缺少章节逻辑性。对于研究了一年禅宗的我来说,有点太浅。给学生放在教室里倒是挺好的。
  •     对于禅宗推崇注重内心际会,明心见性,富有灵性的状态很是向往。禅宗还是一种“玄”的东西吧,本书写的深入浅出,每天两三章,开堂语、禅宗公案都有一些了解,读的倒是平静而快意。“大开口来张意气,与谁天下共横行。”
  •     读到40页
  •     “倘能消弭固执和对立,消弭贪欲与妄念,消弭紧张和焦虑,便能以空灵玄妙的智慧,朴素自然的心情,随缘自适的态度,求得本应属于你的完美的生命。”
  •     春在枝头已十分
  •     非常喜欢的一本书,深入浅出,大师写的。
  •     禅在中国由来已久,浸润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而禅与中国古诗词的融合,更是美到极致。年幼读诗,虽钦慕太白的豪迈奔放,却更中意王维的清幽空寂,此书读来,才发现自幼时起我便是如此向往诗里的禅趣。
  •     高一看完的,懵懵懂懂的,但能看懂,能感受
  •     大学期间读过的书
  •     每天午休都看一篇…慢慢看 很有意思 以老师讲课的形式娓娓道来
  •     豆瓣评价还不错,慕名而来,但是对我好像给不了那种触动。还是最最爱顾随和他学生们讲的那一派!
  •     not bad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顿悟是禅,觉知是禅。生活,既是禅。
  •     谈如此虚的话题用如此实的文笔不多见矣 但是由诗入禅,诗的解说有点玄,禅的理解过于稳重,新见很少,深刻处也不是很多。 总之是有内容的良心之作,可供增长知识,但还不够开拓思维
  •     17年的第一天,微信里很多朋友都在分享罗振宇和吴晓波的跨年演讲,还有各类学习讲座活动,看到这么多小伙伴都在积极的提升自己,这是好事, 真心的希望大家都能学以致用,那在此之外呢,也可以有一些闲暇的时间看看杂书,让自己静一静。 《诗里特别有禅》禅不可说,也没有定义,只得自己去感悟,看似很玄妙,实则很平常,本书通过一系列富有禅理与禅趣的诗篇来引导我们去理解什么是禅,那些字里行间的幽静让人遐想不已。 其实禅在我看来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骆玉明这本书抛开禅理来说,单看诗篇也是非常有趣的,其中也不乏我们从小便熟知的诗句,竟才知文字间是有深意的,只知其字面意思当真可惜了。
  •     有些薄的书,适合静下心读完。
  •     纸张很厚,送给小姨的
  •     读完后,不是很理解。“字还是字,诗还是诗,不懂还是不懂”,就像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     禅意是活泼泼的
  •     感觉骆老师这本就有点生硬了,写的东西没有特别深的印象
  •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正是由于人生不可所愿皆得,才会有“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的豁然,才会有人要穷尽一生去参透那拈花的一笑。我是不可成佛的,骨子里喜欢“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连悲哀失意都飞扬的姿态,”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内心极度苦闷依旧不甘努力的灵魂。“劝君今夜须沈醉,樽前莫话明朝事”失意后狂饮,但愿可从头再来。不可成佛,亦不可成魔,这便是我痛苦的所在。
  •     读的很舒服,很写意,很安静的一本书。
  •     书的质感不错。重点是在讲禅吧。
  •     耐人寻味,不错。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雾霾和低温霸占太久时间了,需要一些温暖的清流。这种书不会让你学习到什么宗教的新知识,也不能改变世界观人生观,就只是读着舒服,阅读体验很棒。
  •     这种东西 很难引起逻辑上思考 如果当成一种入门读物 还是可以推荐的
  •     以诗说禅。
  •     流畅好读。
  •     新版,未拆封,送货给力,美死^_^
  •     还不错
  •     虚头巴脑的,不好看。
  •     诗里禅偈,简单却又不简单,有趣好看。
  •     挺好的
  •     以诗讲禅,优美自然。
  •     该书虽是正版,但内容很一般,
  •     诗是最美的文字,禅是最深的哲学。第一次读懂一首诗,很美。
  •     作者通过诗词中的禅意,来解释禅的境界。我是先买了kindle版看完后才决定购买实体书的,值得收藏。
  •     诗中的禅意。禅是一种很淡的味道。说不清道不明的,在失意时时常想起的。苏轼《庐山烟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很有诗味儿的,白话一般不似宋人。古代诗人会玩的,表面上写日常稀松平常的事情,读出来却很有深意,这种深意就是禅。我目前对这种神神道道的东西无甚兴趣。
  •     看此书时需要静下心才看的明书中的意境,课修身养性,很好
  •     很有独到见解
  •     以禅赏诗,以诗说禅。妙,妙不可言。 原本以为禅幽静空远,没想到这般生动活泼。 人生漫漫,愿有一颗平常心,不问去路与归途,尽情体会生命中的美好。
  •     读此可静心
  •     禅意超然
  •     讲的很好,确实(在我这个非文科的外行看来)引经据典娓娓道来。但是不管是禅宗也好别的宗教也好,都不是我接受的寻找答案的方式。
  •     禅,一言以蔽之,人的意识的能动性的巨大作用。外界的变化于我如浮云。因为我心安静,不受打扰。这就是自然的根本意义。回归自然,但又不乏情趣。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体会情趣。
  •     “成见、破成见、回到本来”看物三阶段,印象最深。看完对这些诗句的阐释明白其实禅无处不在,只是我们没有放下脚步去发现。但是最后几节就看得晕乎乎了,对禅也没有理解透,可能是自己功力不够
  •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016-6
  •     谈佛说玄的作品容易写得虚化和碎片化,骆老师确实有诚心有水平,有学术基础,有清晰思维,深入浅出。①关于永恒☞摆脱事件之链与时间之链,禅与诗之所以历经千载还能动人,正是因为里面往往有摆脱了事件之链与时间之链的部分,那是永恒的拈花微笑与隽永的范式意境;②关于偏执☞见山是山三境界与否定之否定规则,我们在学习进步的同时,就建立了偏执,常识本身就是某种偏执,但又不该因为集体或个体的偏执而走向空无,因为空无本身也是一种该被破除的偏执☞成见、破成见、回到本来。❀
  •     悠悠禅意,娓娓道来,禅可说。
  •     嗯,了解了一些。
  •     读诗学禅都很好,也很有趣!
  •     整体感觉很好。页面装帧十分好,还配上了插图。
  •     估计是正版,具体不清楚
  •     还不错,写的比较随性~
  •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读完这本小书,今冬第一场暴风雪即将袭来,准备明早怀着平常心去铲20-35厘米的积雪。
  •     写得相当不错,作者绝对是真才实学
  •     饥来吃饭困来即眠 惫而读书倦而听禅 谢谢老骆 “你这个问题没有意义”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