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见证》书评

出版日期:2014-8-11
ISBN:978750864607X
作者:王崴
页数:224页

一花一世界,一页一菩提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我存在着,我在生活,我将生活下去,我开始觉得自己更切实了……这也是生活。《活着 见证》这本书就讲述的是许多人的故事,我在下午的四点钟,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回想我的故事:我的一天跟许多天都是一样的,只要是工作日每天都是一样的,早上七点一刻起床,七点四十五出门做公交车倒地铁在步行到公司,在公司里就是坐在属于我的那份田地上开始我的工作,下午下班回家,吃饭,看电影,十点半休息。每个工作日都是那么的相同,以至于我都不记得我做过什么,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但是那些都不重要,只要我们还活着,活着就得继续生活下去,生活就要学会知足常乐。或许你会说我没有远大的理想,或许你会说我比较平庸,无论如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或者精彩或者平淡或者……无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必须要懂的珍惜,珍惜这转瞬即逝的时光,珍惜亲人,珍惜朋友,珍惜爱人,珍惜友谊,珍惜一切可以珍惜的,也不枉我们活一趟。

带你看真实的中国——《活着·见证》读后有感

乍看泛黄的书面,以为这会是一本纯文字的书。翻开书,才意外地发现里面每一页竟都是印在铜版纸上的高画质的纪实摄影。只有很简短的文字来叙述每一幅画面中的故事:站在即将被政府强征的稻田里的的农民;将自己家修成囚笼以反抗强拆的底层市民;荒凉大山里无法上户口的失学儿童和希望小学里的孩子冻坏的双手;因接种了劣质疫苗而再也无法爬起的孩子;死刑毒贩的遗孤;从泥石流下挖出的遗体和在幸存者名单中寻找亲人名字的手影;成骨不全患者萎缩的肢体与“渐冻人”的眼神;在无防护状态下进行高空作业的年轻民工;矿工满是煤灰的脸……也许每个人看完这本书,都能在书中的一部分照片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或过去的记忆。当然,某些特权阶层除外。无论遭遇怎样的天灾人祸,怎样的无常,怎样的病痛,或是怎样的日常折磨,对于我们这些底层百姓,活命就是最大的信念,最大的信仰。不同于那些特权阶层,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拼尽全力了。总有些画面会触动我们心中的或痛苦或悲哀的记忆,这是赤裸裸的生命现实,是人生必须要面对的真实的黑暗。而在这黑暗中,我能看到的闪亮就是一个个卑微却真实的生命。

他们活着的声音尤不绝于耳

加缪说,也许要了解一座城市,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弄清市民是如何工作、如何恋爱,又如何死去。《活着》栏目做的也是这样一件事,聚焦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着眼的是他们平淡的生活,挖掘的是背后震撼人心的故事。看这样的书,总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现实永远走着最不可思议的道路,与此相对的,人的情绪却没有这么大开大阖,最后汨汨流淌的只有沉静的生活,理想没有了浪漫色彩,苦痛也不是用力嘶吼能宣泄的,坚持是日复一日,连英雄主义都为之退避的润物细无声。活着,是人最卑微的生存状态,这里有挣扎在生存线上,连基本权益也得不到保障的人群,也有忍一时艰苦也要向梦想进发的追梦者,有被生活一次次重击的苦痛,更有用爱包容这些苦痛的暖意。《活着•见证》记录下芸芸众生的生活空间和样貌,将被淡忘的努力和已经消逝的美好用心珍藏,但从中我看到的更多是让人揪心的苦难和带着涩意的笑。这种微小和平凡是脚踏实地的,因为生活扯开了一个口子,每个人的位置和程度都不一样,只能在修修补补中继续前行。在大凉山深处的马产平地区,有数千名没有身份的黑户,失学儿童400多人,镜头已经容纳不下所有的孩子,但对着镜头的、站在前几排的孩子表情都是一样的,拧着眉头,愁苦早早地爬上他们的眉梢眼角,传达着他们无声的质问。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义务种树、守山的八位老人留下自己的合照,他们平静地笑着,他们的脚已变得和大山里的土地一样粗糙厚实。在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中,甘于清苦和寂寞的他们显得这么鹤立鸡群,但他们同时又是那么容易淹没在尘嚣中,只有背后的山林彰显并铭记着他们付出的一点一滴。活着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平淡又了不起的事,我一直觉得有理想并为之不断奋斗的人是幸福的,理想就如同信仰那样带给人支持下去的勇气。但我同时也不认为没有理想就是碌碌无为的人生,努力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一点,这种认真让人感同身受。在喧嚣繁杂的社会大幕布下,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的生活步调,苦乐自知,这本书放大了他们活着的声音,看罢尤不绝于耳。

只为生活

人活着总要有梦,而那些梦就在生活的每个角落。你说爱是什么,爱是妈妈背着患病的女儿,从生活到上学13年来不曾放下;是游子的背井离乡,在灯红酒绿觥筹交错的阴影里挣扎生存;是焦躁的母亲试图为孩子的错误买单;是天灾下的四方援助;是家人的殷殷期盼。爱无穷无尽,也始终在我们身边,只是自己有时却一不小心就忘了。有爱的日子是幸福,老一辈人有句很实在的话说:把日子过的好一点。所以,你看当下的生活那菜市场里玩耍的孩子,那工地上无安全措施的民工,那些简陋的夫妻帐篷房;那些的流量儿童。活着*见证中,会让一幅幅的真实生活通过照片展示在读者面前。彩色、黑白,简洁的解说让人们看到从未体验的真相。这是一本打开现实的窗,展示的是无比复杂、充满争议的当代中国。接地气,近民生,替无声着发身,助无力者有力。你会相信,在这样的介绍下,才是一个无比真实的中国,无法掩饰的当下。我为那都些一直坚持自己事业的人们感动,那些很多都是即将失传的艺术和技术,是他们还在默默坚持,终其一生。我为那工作艰辛的人们祝福,即便辛苦他们也支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空,是不到的旗帜。我为那些受了不公待遇的人们祈祷,愿一切都会安好。MH370失联的之后,多少家庭为之痛苦。那些痛苦的人们如同书中的张志亮对小豆豆的祈福一样,千万的不舍都汇成两个字:想你。空难、地震,震撼人心的照片让我们了解,无论生活如何跌宕,我们仍然要努力的活下去,坚韧的活下去。面对生活的无奈,他们只能默然选择这份坚定,只为追梦,做理想的坚持着。或许现实的在他们的眼里,一切对残酷现实的呻吟都有些轻佻。或许以后有些日子会忘记,但是那份坚持和卑微的梦,我们可以说那精神的守护者永远活着。因为坚守,因为执着。活着*见证,让我们感受着理想与现实、生命的脆弱和无偿、爱的温度和力量。没有煽情,只有记述,而那些无声的照片和文字却有着震撼心灵的力量。又想起老一辈的话说,都是为了活的好一点……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身边的生活虽然不易,可是看看他们,再想想自己,你要相信爱是无所不在的。一切的生活也都会好起来。

窗口

以前在中二病时代,我曾经总结出一个想法:人之所以可以那么自私,那么残忍,说到底是因为无法直接感受到别人的感受,不仅是此时此刻窗外街头来来往往的人们,居住在这座城市内数以万计的人们的感受,即使一个人和我们同处一室,对面相坐,同床共枕,我们也同样感受不到他们的感觉。这就是为什么人们会争执,为什么人们可以毫不在意地伤害别人。但现在我明白,那仅仅是因为我没有去看,没有去听。确实,我们生于无知与蒙昧,确实,我们没有与生俱来的强大心灵感应,但每一个赤子都能够学到与他人共情的能力,我们可以在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观察、学习、积累经验,我们可以从文明的成果中直接汲取知识、运用技术,拓展我们的感知能力。今天我们的文明已经有如此之多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观察、理解、聆听、影响他人的感受,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自身无力的蒙昧。这本书也可以算其中的一种技术方式,它提供的虽然只是一扇扇小小的窗口,每一扇窗口却通往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在窗口之后的那个世界里,人们承受着,苦难着,幸福着,生活着,窗口本身能提供的信息并不多,但它告诉我们,那些世界就在那里,这就像广阔黑暗宇宙当中的信标一样,为生命的旅人确认自己的位置与方向。在这茫茫苦海之上,你要知道自己往何处去,就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哪里。

一万个人,就有一万种生活

向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致敬。这本书,我是含着眼泪看完的。作为一个有些悲观的人,看见书中许多的不公和苦难,我在为那些主人公的坚韧、勇敢所感动之时,也很感慨生活为何如此艰难。这本书描述了在不同背景下,一些人的生活现状。不知道是选材的原因,或是生活本如此,好多好多的困境和苦难,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对抗,往小了去,用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想把日子过好一点”;往大了去,把世界变得更好,如30年如一日开荒种树的陆良八老;也有人选择了逃脱,去开拓自己的新世界,如艺术家冠华和他的妻子,在深山里自给自足的恣意生活。无论何种选择,都能看到其积极的一面,这是很激励人的。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刚换工作,感觉是从一种痛苦跳转到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痛苦。每天神经紧绷,想要放弃,想要回家做一个啃老族什么都不要面对才好。我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痛苦,为什么生活如此艰难。身边的朋友也大抵是这样的状态。现代社会的白领们,生活的相似性极高,工作日每天朝九晚八甚至晚十二的工作,周末补眠和外出消遣,偶尔的长途旅行。工作压力和不顺的爱情是烦恼的两大主要来源。这样看好像日子很单纯,但为什么总有handle不住的想法萌生出来?事实上世界那么大,比我们痛苦的人何其多?那些人却依然还在坚持,去面对现状,用着看似微薄的力量去对抗。我并不想说我们在无病呻吟,但真的需要更坚强才是。So,感谢《活着》栏目的有心,让我们有幸见证这些平凡的生命在各自生活里的坚守。因为某些因缘,我们处于目前的生活背景下,各自有各自的抉择。无论如何,哪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各自的精彩及其衍生的烦恼,要认真地去面对,要把心中的梦坚持下去。另,两个疑问,一个是为什么文字综述是请看天下的陈其禄来写?二在浴火后的民办学校这一篇,在介绍刘正华的慈善行为时,用了“毫无原则”这个词,这样真的好吗?

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

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雅各书4:14黛玉用手帕捂着嘴,咳了一手帕的血,不多久就死了。捂嘴——咳嗽——血——死,这连续的电视镜头,被小时候的我蒙太奇成“死亡的顺序”。稍微长大点,我读初二,早恋又失恋。之后,发烧咳嗽,在床上躺着迷糊了一个多星期,某个半夜突然咳醒,吐出了血痰。想起了“死亡的顺序”,我蒙在被子里哭,想到自己即将死去心里极为恐惧。最后光脚出去吵醒我妈,她问我哭什么,我抽泣着说,妈妈我咳血,就要死了,可我不想死。后来病愈,“死”被忘到脑后,却把这次生病设置成了一个完美的回忆:因为失恋而生病到快死,我是多么浪漫的人呀!年少的时候,活着真容易,理解的死也带着少女情怀。渐渐长大,见识了身边真正的死亡和生命的意外。开始稍微理解“人生无常”,而活着,太宝贵了。后来探听到死的感觉,说是没有梦的睡眠,只是无法再醒。我又领悟出活着之美,就是拥有那种自由,睡着后醒来的自由。如果说我26年的“生命领悟”是空泛幻想的,在看过这本书后,它的确变得细致微观起来——打疫苗变成植物人的小孩、非典幸存者、隐居的小夫妻、相伴一生的老人……热烈的悲痛、信念、期望、感动和爱,我一种都没遇到过,也是庆幸吧。

我们站在平凡的这端

一本单单看序就觉得很想看下去的书,但读完却不由得多了几分沉重。是的,活着固然有辛苦的一面,可安安稳稳好好过日子也并非总是如此不堪,毕竟,我们只是想站在平凡的这端。很惊诧于序言被一位“开中医诊所的人”写得如此凛冽甘醇,那些文字平静悠长、沁人心脾,就这样轻易的在我心底荡起涟漪。“我们如果有机会去看看别人的生活,每一天去找一个时刻想,我和所有人都是联结着的,你就会发现,你既不孤独,也不苦,也不伟大。你就是芸芸众生里那样一个真实的存在。。。。。。”这段话说得极好,让我们将自己从对未来充满想象的云端救赎,醒悟在活色生香的人间。曾经我们都觉得自己于这个世界存在是个异数,若顺利则超凡脱俗般的追求与众不同,若坎坷则劫后余生般的执念苦辣人生,若平淡则不作不会死般的寻求命运的转折。可是,往往只有到了生命的最后,大多数人才会想通,我们真的只是芸芸众生里那样一个真实的存在,而生命里所有那些拼命的厮杀,到最后也不过是场徒劳无功而已。但毫无疑问的,图文并茂的内容在选材上是有所侧重的。镜头不会说谎,真实的记录着很多人生命中的无奈、感动、悲怆和凉薄,疾病、贫穷和灾难是整本书的主旋律,间或有爱和理想充斥其中,但都毫无意外地无法掩盖那些爱的无奈与理想的虚无。当比黄莲更苦的命运向人们招手,所谓爱的确比平凡的人们伟大崇高,但我们都知道那些无可奈何的坚持只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当懵懂的孩童在温饱和学业都无以为继时诉说着自己都并不懂得的“理想”,我们都知道那些对未来高大上的描绘与画饼充饥没有太大的区别。镜中人在现实中麻木,镜头背后的人丧失戳破泡沫的勇气,一次次真实的写照,也是一次次真实的欺骗,即使记录也无法改变,大概就是这种无奈。此刻既然能捧着这本书细心研读并分析,作为读者,我们自然是基本衣食无忧并有些闲暇诗佳去酸文假醋一番的。一般而言,在过往的历程中我们都曾有过一些跌宕,也都自以为所得到的即是应得的。在我们生命的前半段里,大部分时间我们如同书中人一样,求学、求生、求财,拼命挣扎出一片天地;在生命的后半段里,我们恍如想通了一般,抱定了活在当下的宗旨,三不五时的喝着“鸡汤”品评应该“放下”的人生。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的道理可言,更多的人的确只是在想着如何“好好过日子”而已,我们也只是用一种轻描淡写的姿态在放肆着自身功成身退的优越感而已。相比此书对于我们这一代中年读者的醍醐灌顶,年轻的一代倒更加需要这样一本书去记取“不能忘却的纪念”,纵然书中也有许多孩子和80后的身影,但苦难之所以存在的意义,在于提醒后来者不要重复同样的苦难,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温室的花朵”,绝大多数的80后都“活在当下”,长期毫无隐忧的生活,会将一个民族的血性泯灭,我们的后生,需要一些畏惧去驯养。或许作者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目的,让读者更多的了解那些暗黑,以便更加珍惜拥有吧!反正在无限感慨之余我是这样去理解的。毕竟镜头背后是很多人不辞劳苦的寻觅和工作,我们需要尊重这样无私的付出,也需要用一个正能量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上的一些事情。尽管如此,我依然相信这个世界还有许多阳光、美好、欢乐和温暖。珍惜生活,创造生活,这是比活着更重要的存在的意义,尽管,我们只是站在平凡的这端。

打开一扇窗,看看别人的生命

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序有机会的话,打开一扇窗,看看别人的生命有多少人在这滚滚红尘生命的洪流中默默忍隐坚持着我们突然发现自己不那么孤独,不那么痛苦,也不那么伟大每个生命都以一种神秘玄妙的方式相连正如你某天看到一段文字,觉得自己的生活需要改变这种共振也是冥冥中的缘每一个我们都平凡微小,但每一个我们都反射太阳的光辉我也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 渴望着 哭着笑着平凡着轰轰烈烈,或者平平淡淡的生命,最后也只是二字——活着是的,活着,安于一室世界从我门前路过活着,见证

片段即是人生

我曾无数次地幻想过,当自己垂垂老矣之时,定要身着棉麻衫裤,手拿一把蒲扇,坐在老茶馆前微摇的躺椅上,金丝眼镜后的老花眼夹在褶皱里似闭微睁,半仙儿似的看着午后慵懒的人群。一个遛弯儿的年轻人路过,好奇地打量我:“老人家,您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我停下手中的蒲扇,轻抿一口茶,悠悠地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饱含了我一辈子的波澜与淡泊,浓缩了我一辈子的顿悟与心得。这句话是什么?抱歉,我还没想好。人在诉苦时,往往一口干尽杯中酒,长叹一声:“一言难尽。”那么,人生又如何用一句话描述?然而,眼下这本牛皮纸包裹的书告诉我:自己的人生之于他人,只是零落的片段而已,也许是一个遥遥无期的愿望,也许是经年累月做的同一件事,甚至可以是一个背影,一个表情,它完全不需要概括,因为每一个片段都蕴含着令人窒息的厚重。在我看来,这也是这本书中每个人的故事只有一张照片、一段简文的原因。人生难求公平二字,生活的差异才会造就故事。当你被某一剂调味品呛得涕泪横流之时,千里之外某个素不相识的人也许正把它当成主食,吃得津津有味;当你为眼前逶迤群山的壮美感慨万千之时,云雾深处某个衣衫褴褛的孩子也许正用破损的粉笔,在岩石上描绘幻想中高楼大厦的模样;当你苦恼流年不利,诸事不顺之时,病榻上某个老人最大的愿望也许只是活着……请别被我误导,这本书并不仅仅是让你忆苦思甜,感悟什么人生道理。书里的也不只是辛酸,他们同样不乏欢笑,也不缺幸福,毕竟他们过着的是自己的人生。而你要做的只是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品味他们的追求与愿望,见证他们与你或殷切相关,或天壤之别的生活。然后,过好你自己的一生。感谢这本书,让我儿时的幻想终于有了结局。一个遛弯儿的年轻人在不远处,镜头对准我按下了快门。他走近对我说:“老人家,您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我停下手中的蒲扇,轻抿一口茶,悠悠地说:“我的人生,就是活着,等你见证我的故事。”

活着,见证

活着,活着!当你在这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无法享受生活的时候,看看《活着,见证》吧!当你有一席之地足以安眠,依然不满足现有的安逸的时候,看看《活着,见证》吧!当你抱怨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感觉自己分外痛苦的时候,那么就看看《活着、见证》吧……是的,我们应该看看,看了,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都不再是痛苦,所经历的挫折也不会再折磨你,你会发现,原来你的生活竟然是如此幸福!把这本书推荐给身边的人,他们都在认真地看着,对照自己的生活,的确都感觉自己是那么幸福。书里面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件件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一桩桩预料不到的结局,人物虽小,但事件却震撼人心。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看到整个时代的映像。人性中的冷漠,温暖,人性中的贪婪与付出形成的鲜明对比,直击人心。把这些传播出去吧,我们有这个责任。这本书很耐看,你可以重复地看,每次看你都会有被击中的可能,也许是一句话,或者一张图片,甚至是一个人的那双渴望的眼睛。这本书看得很快,因为每一个故事都有一幅图片,简单的文字介绍,一目了然。感谢上百位的摄影师,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我们生活之外的真实。让这个时代保留在书籍中,见证了历时,见证了现实、见证了坚定,见证了生命的无常,更见证了真爱。还奢求什么呢?能健康地活着,能和家人一起早出晚归,能在饱腹的同时让生活有一定质量,够了,足够了!爱是什么?_?我们可能无法给出准确的定义,可当你看到母亲对得绝症孩子的不离不弃,看到相伴一生的一个决定,你会懂得这才是爱!面对生命的无常,活着就是幸福!不再奢求,活着,就求健康平安!

当我们还活着的时候

见证不同人顽强生存的故事,感受真实的活着。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和他人接触,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他人的影响。在此过程中,我们也在对他人产生影响。这本书中,各式各样普通或不普通的人通过他们真实的生活来对读者产生影响。不过我没有想到的是,这影响会是如此沉重。这样一本书,将人们的距离缩短,真切的了解他人的生活;将时间压缩,在刹那间感受别人一生的痛。这些人,不是活在书中虚拟的人物,而是鲜活的生命。当我看到他们脸上的皱纹、手上的冻疮、褴褛的衣衫、默默留下的眼泪、悲切的笑容、孤独的背影或是无声的呐喊的时候,我感受到无奈、悲伤、痛苦。不过在这些感情的背后,能够看到的是大家想要活下去的信念。总会有人抱怨生活的不公。但是,如果我们拥有健全的身体,如果我们还能够进行思考,只要我们还活着,那么我们就是幸运的。所以不要去抱怨,试着去感谢身边的一切,感恩生命。每天都发自内心地为自己唱一首歌吧,让自己开心的活着。

灰姑娘的火柴盒

灰姑娘的火柴盒偷爱警/为近些年,摄影题材的书,很火,翻看没那么枯燥乏味,内容上简单直接。去年腾讯和中信有过合作,我在某网淘到2本,实际奔着CNG的名头去的,CNG的摄影团队,越来越职业化,越来越有范儿,而且涉及的摄影内容,也有了深度,接地气。中国是古老的国度,在外人眼中,虽然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推进式发展让国人为之骄傲和震撼,生活水平有了较高的水准和提升。但对于那些民工兄弟,对于那些处于象牙塔最末端,象牙塔地下室的人民,见到阳光,迎接阳光,感受阳光的时间,非常有限,当阳光的温度,打在他们身上的时候,城市里的人,会觉得炙烤,痛苦,焦躁。而对于他们来讲,阳光温度,似乎是久违的犒赏和期待已久的酬劳。腾讯《活着》栏目,形式上很像一期期摄影作品的遴选,从内容上,直击社会的焦点问题,在问题发生的时候,作为旁观者,作为一个看客,是否通过黑与白,明与暗的线条、轮廓、景物当中发现一丝人性的触感,在这份触感的棱角当中,你会不会有种悲喜与惊奇,撩动心弦的顿感,让自己仿佛置身其中,设身处地的感受画面的冲击。在这部《活着•见证》当中,象牙塔底层的昏暗,显露无疑,或是悲哀,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叹息,这完全不是正能量的传递,但如果你就此一袭绝尘,对活着产生恐惧和厌世的情绪,那只能说,亲远离这部书,你还不够强大,你的生活,还不够精彩。生活在底层的人,是看不到这部书的,是不会去花40多块钱买一部只会让自己感悟的书,那些工具书、教辅书,题库是他们需要购买的。考取一官半职,摆脱穷乡僻壤的山窝窝,早点走出衣不果腹的穷潦之地,是挣扎中的人,极力想要实现的毕生目标。坊间有句话,削掉脑袋,也要挤进官场,做大官,做高官。为什么家长要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很简单,官商一体化,是经济发展的利器,是甩掉穷帽子,摘掉世袭穷苦的唯一途径,别说什么人太势利,别说什么人太现实,是社会的刺刀,逼着自己走向悬崖,当然,有很多的人,选择退而求其次,选择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为了每天买菜省出个几毛钱,而跟卖菜的大婶大叔吵得不可开交,为了能够使生活有新的延续,选择背井离乡,选择异地求学,工作。但多少人,能明白,钱是好东西,也是坏东西,为了钱财,人可以背信弃义,人可以忘乎所以,甚至可以成为钱的走狗奴隶,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喜欢钱的人,不是傻子就是一个生活在乌托邦里的狂想人。人最大的悲哀是没钱,最最最的悲哀,是人死了,钱没花完。国人的传统,是子承父业,但现在来看,商业经济的社会,没有给予过多的沿袭机会,除非你是官宦世家,家族产业。更多国人只能听天由命,或是为自己的职场路,抱砖引玉,投石问路,要么迎合世事,要么及早退出。当疾病缠身,当整个家庭支离破碎,当亲人、孩子一个个去世,那些腰缠万贯的金钱财富,还显得那么重要么。当我看到偏远山区的孩子,厚厚的皴皮,衣衫褴褛的时候,视觉冲击让我觉得,生活在城市火柴盒里的我,算是上帝眷顾的种子,幸运和感恩应该嵌入到血液当中,为什么那么多务工人员想要融入钢筋混凝土的火柴盒,他们都有一个灰姑娘的梦,都有一个憧憬和期盼,但现实,被金钱的现实所击倒拖垮,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收获了资源的犒赏,为什么还要攀爬更高的金字塔,长辈说,人往高处走,所以要努力赚大钱,当大官,做企业家。但那些得到所谓财富的人,真的可将将财富沿袭,经久不衰,穷三代,富三代,别想太多,做自己最重要,只要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没病没灾,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一种全然的小幸福,穷家富路,长流水。

看着看着就沉默了

看着看着就沉默了,情绪就上来了,久久无法散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故事能够打动人心,往往是从中看到了自己,或者想到了身边的或者远方的某个人……这本书不适合一次性读完,每个故事都值得细细品味。

镜头那端 ——《活着·见证》被定格的生活瞬间

镜头那端——《活着·见证》被定格的生活瞬间关于摄影,“单反毁三代,摄影穷一生”的搞笑版本的名言之外,我印象中最深刻的桥段就是《公民凯恩》的拍摄时砍掉地板而获得的大仰角的镜头;人们用胶片定格最贴近真实却又不仅仅是相片本身的故事,瞬间和一生,就在镜头那端,而相纸上人们的眼神、举动、表情甚至是与周围环境的某种联系,都让我们在脑海当中想象那些背后的故事。人们看一张照片,却不仅仅是看照片本身,人们更多的是在倾听,倾听影像背后无形的声音。《活着·见证》又是一本与中国国家地理有关的书,也是一本与网络严肃新闻专题有关的书,对于平常常常在移动设备和家庭设备上看文字更多的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是关于一页页中国日子的集锦,又是一本讲述生活故事的图文集的开始。镜头里面有最近很火热的“冰桶挑战”关注的ALS患者的生活,也记录了同样常常在新闻当中出现的农二代、留守孩子、城市的老者、漂泊奋斗在他乡的人……不同的摄影师记录不同的人,却永远逃不出一个话题——活着。他们或痛苦、或幸福、或艰难、或踟蹰,他们是复杂的,却也是单纯的,他们既是镜头里面的人们见到的模样,又是镜头外面真实的流动的存在。写在本书的前头的序言,是一位中医医师的充满禅意的体悟。“见众生便是如来。”多美和诗意啊。那什么是如来呢?是日复一日,渔民撒网然后收获的不确定的海产;是母亲一日一日照顾孩子的温柔的忍耐;是孩子透过窗户伸出的书本,知识的快乐;是煤矿工人怎么也洗不干净的黑漆漆的脸庞……他们是生活,是平凡的智慧,是如来。其实是一本没有办法介绍的书,因为作为读者,不可能去描述照片的内容,每一张照片,每一个镜头,都有言语不能传递的那种亮晶晶的东西存在;但这是一本可以去体会的书,只要我们打开那朴素的封面,那或黑白或彩色的镜头就能够讲出一切只讲到你心里面的话。我们从镜头里,走过山川和田野,爬上城市的高楼大厦,也走过泥土搭建的小屋旁,我们用超近距离的对焦见到了镜头那边的他或者她,也在辽阔的远景里面依稀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是在看这个世界。“你连这个世界都没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今年一部讲述离别的电影这样说。我们读着他们的世界,从照片里。但其实我们也是在看我们自己。我们从来都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并不因为宏大或者渺小的叙事而改变,我们也在经历悲伤、苦痛、幸福、艰难踟蹰,当我们心怀疑惑,当我们对这个世界不知所措的时候,他人的故事给我们力量、支持、勇气,让我们相信改变和流动。是的,被定格的只是瞬间,而长久的故事正在人们的无限的可能中被演绎下去。就像其中有一组贫困山区孩子及他们黑板上的梦想的照片一样,十年二十年,也许他们的梦想都会实现的,只要他们不停留在那张照片里面,就会有暂崭新的瞬间,在未来被截取。By 林怿2014年8月25日17:34:44写于御庭园

活着不需要见证

案:负能量较多,点击需谨慎。  像我这样的普通人,大约每个月都有几天会倍感人生虚无。 这次是因为前几日看了两本摄影集,一本叫《中国人的一天》,一本叫《活着 见证》。特别是后者——这也是我把这些文字贴在这本书页面的原因——用极精美的铜版纸印刷,每一幅照片细节毕见,那些残缺的躯体、死亡的威胁、生命的脆弱、生活的绝望,毫不委婉的出现在我眼前。丝毫不顾忌我的血管、经络乃至淋巴里充盈着饱满的负能量,一触即发。 这是一本极富冲击力的书,但我完全不同意作者在前言、后记、每一部分的介绍语乃至腰封上的几乎每一句话。因为,最起码的,我从不相信疾病和残疾会带给我们力量,不相信不得不相依为命的活着被看成爱,不相信毫无胜算的理想有任何意义,从而坚信,我们和其他人一样,都是苦海中的鱼,我们的恐惧比感动、怜悯、愤怒要重要的多。 在同类的苦难面前,我绝无怜悯的姿态,这个姿态是留给宗教主的,我等只能站在同类之中被怜悯。凡人对同类的怜悯是僭越,正如凡人对同类的感动是廉价品。还记得读本科时,我在北京一家党报做实习记者,为了方便住在报社附近,住处旁边是工地,每天我和许多灰头土脸的民工一起挤公交,有一天,我举起相机想拍一下“民工”们的艰难生活,镜头好不容易捕捉到工地的建筑效果图上“新光天地”四个大字和民工面庞形成的黄金角度,闪光灯闪亮的一刻,我却在镜头里看见了自己:同样的灰头土脸,廉价的外衣,上衣口袋里是诺基亚3310。这一刻仿佛黑暗中突然点燃的光,照出自己的原形,原来自己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区别。其实,那几年正是中国的白领“民工化”的开始,不久,新入行的记者、律师真的成了民工,小公司遍地的中关村和国贸如今到处是民工,用不了几年,我看金融街也逃不过宿命。 这只是举个例子,在苦难面前,财富、学历、相貌统统可以忽略不计。命运的偶然一瞥,就可以让一个人突然死去,或者病的生不如死。这样的事情,每一秒都在发生。既然大家都是一样的,谁“观照”谁?谁又“拯救”谁?谁还顾得上谁?分什么你我他,排什么高上大? 所以,《活着 见证》这本书见证了中国人多米诺骨牌一样的生活。大多数情况下,大多数人,只是平平淡淡的活着,但这种活着是脆弱的,如果生活中有一个要素轰然倒塌,就会产生剧烈的连锁反应。 在苦难面前,我亦不相信彼岸,年轻时读张中晓《无梦楼随笔》,在一段话下面反复画了粗线:      历史有情,不是人事无常,正如历史无情,不是因果报应。因 为世界并不是裁判所,而是生活的地方。必然性可以休矣。p6,《无梦楼随笔》,张中晓,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5月版    没错,好人不长命坏人活千年的事情比比皆是,彼岸没有极乐世界,因为苦海无边,无穷无尽。回头是岸吗?古人已经说了:“眼前无路想回头”,以我们的欲望之茂盛,求生之强烈,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回头的,能回头的人即便不是菩萨果,也已经进到罗汉果了吧。那么好,哲人不说因果报应,哲人说微言大义。可“大义”是什么?是我们要坚信正义和博爱会实现;“微言”是什么?是正义和博爱在历史上从来是少数派,以后也是。哲人不比教主更残忍或更慈悲,有时只是换个说法而已。 在命运的偶然面前,没有什么可恃,只有等死,并在死之前感到恐惧,并在恐惧的时候接受身为人,特别是身为中国人的懦弱。 懦弱的人缺少血气,从而会变得自私、偏狭和阴郁。但是,也只有懦弱的人才能活下去,因为自私、偏狭和阴郁会形成保护墙,自私反而是人人可见的护身武器,就像动物的獠牙,即使在苦难降临时不堪一击,也至少可以吓唬同样懦弱而自私的同类。 于是,这就具备了在中国活着的基本条件,不惮于以最大的恶意揣摩别人,并且自私、小心翼翼地活着。等死。 然而有时候可以不等死,也就是虚无感产生的时刻。就像玩一款电脑游戏,努力经营,赚虚拟的金币,建造不存在的城市,提升乌有的级别,消灭二维形式的敌人。每天乐此不疲,废寝忘食。为每一次击败敌人和升级而欢呼雀跃,为赚到的每一笔钱而开心,然后,突然有一天觉得好累,这里面的输赢又有什么意义?能当饭吃?略微狠一下心就把游戏删除了。 而每天在网银上把数字从定期挪到理财,再挪到支付宝,或者挪到纸黄金纸白银,每个月计算还完月供和信用卡还剩多少数字,每年盘点这些数字的总额是多了还是少了,这些数字并不是虚拟的——有人说,可以买到吃的喝的,买到旅行和婚礼,买到子女的教育——没错,可前提是你愿意在网银前玩这款真人游戏。有一天,忽然厌倦了呢? 活着,不过是安装一个APP,当虚无感降临时,有些事也只如卸载一个APP那么简单。

世间一切皆诗

世界本是同一个世界,看的人不同,就有了大千世界。若只偏安于一隅,困于自我所处的小世界,未免稍显狭隘。《活着·见证》用大量写实性的图片与概述性的文字描绘出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有生活的现实,有理想的坚定,有生命的无常,也有爱的力量。从幼儿、少年、青年再到老者,唯一的共同点大概是他们的表情——凝重、呆滞、忧伤,几乎都能看到眉间的皱纹。独独那些开怀的笑容,极其稀少。似乎也印证了那句话——无论生活如何跌宕,我们仍然坚韧地活下去。坚韧,似乎就应该是紧咬牙关、深锁眉头的模样。李白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杜甫却只适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国人的精神底色也许本来就少了几分恣意。于是那些面带笑容、双眼充满希望的照片成了整本灰色调纪录片中最绚烂的亮色。你看那位82岁,专注秀钢笔60年的老爷爷,在一片光晕中的面容是温暖而带笑的。“在这个键盘日渐代替钢笔的是代理,钢笔爷爷独自坚守着这个行业。”不知是喟叹键盘时代人们渐渐丢失“书写”能力的悲哀,还是在感慨老爷爷肚子坚守的惆怅。在我看来,后者是不必要的。因为照片中的老人是那样专注,嘴角的微笑更是那样满足。你看那位膝下截肢的少年,是如何矮小地站在父母身边,又是如何昂首阔步地踏在高考考场的红地毯上。少年的梦想与期望将他撑得比谁都高大。他说美术虽然是贫穷学生的奢侈梦想,但他愿意为之努力。他计划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攒钱做一副假肢,和正常人一样行走。尽管照片中少年的父母面带愁容,但少年的笑容却让一切都明亮起来。艰难困苦的只能是社会、是环境,而不是人心。之所以见证这么多愁苦与哀痛,或许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个人应当去做一些能让这些受伤的心灵重新鲜亮明朗起来的事,亦或许是让我们感受到这一切之后,重新认识世界,体悟人心,懂得感恩。

活着是对生命的礼赞

不需要更多仪式,更多附丽,活着本身就是庆祝生命,是对生命的礼赞。活着这件行为本身,就是对最复杂的哲学的最朴素也最诚恳的解释。如同最美丽的情诗最漫长的历史最高深的学科对什么是爱的解释,可能也不及一个深吻一场永久的陪伴来得更直接和恰当。无须解释,只须经历。在活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夸大了自己的情感体会和生活反馈。每个人都至少在某一时刻认为自己是最痛苦的、最不幸的、最快乐的、最幸福的、最值得的等等一系列之最。但世界何其之大,人类何其之众,生活样式何其之繁,谁又能说谁是其中之最呢?而且,因为每个人都同其他人、外界事物存在或密或疏的联系,冥冥之中每个人可能会和千里之外的某个人产生相通的情感,或对某件事产生微妙的影响,玄之又玄,就更难分清谁是之最了。如果一定要赋予一个以最开头的称号,那么不如就给活着吧,这个动词是最让人困惑也最让人难以割舍的。当然,文字的力量总是苍白,一百句描述也不及一幅真实图片更来得震撼人心。因为图片的意义在于真实的记录,胜却千言万语的修饰。活着的最大力量也就在于真实。我们可以来到影院追求两个小时真实以外的时光,但出了影院,一切又恢复了真实,就连在进影院之前跟卖爆米花的店家有几句小争执,在出门经过时仍然会想起。就是如此真实。活着的力量是挣脱不开的,除非你逃避活着,选择死亡。否则游戏就要继续下去,无论身在什么模式,都要努力争取活到最后。从这个意义上,也就不难解释这本名为《活着》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集为什么会带给读者深深的思考了。从腾讯新闻中心推出这个栏目开始,我就始终被吸引。将不同专题精选成册,无疑更能加深体会。翻开本书,纪实图片中的人物,连同他们的目光,神态,肢体语言,拍摄的背景,天气,包括短短的说明文字,扑面而来,瞬间你会理解人物的表情,你会同情他们的遭遇,你会想象出他们的生活经历,无论是可怕的回忆还是甜蜜的时刻,因为你也都曾经历过,因为平凡人的生活模式大体是相似的。有些图片记录的真相可能是残酷和丑陋的,如此残酷和丑陋,以至于你还没来得及做好心理准备去迎接自己的生命中也可能经历的这部分。然而,片刻之后,你释然了,你想通了,你准备好了。因为活着就是这样,尤其是在这个国度,这个时代背景下,平凡人都是被裹挟着往前或往后推着走,可能没有精力和能力看到更远,每天琐事缠身,精疲力竭,看到这些图片后,可能会停下来思考一番,作出调整;可能会从中汲取力量和支持,因为“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当然还可能会视而不见,或者合上书之后忘记图片层给你带来的震撼。但无论如何,你曾经被打动,伤感,欣喜,好奇,甚至愤怒,流泪,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已经实现了。因为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从更远的角度看,活着的意义对于你我他而言并没有什么不同,尊重别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事实和真相,就是尊重自己活着的权利。更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活着不需要宣言和鸡汤,当你在生活的囚笼中撞得头破血流时,也不需要呼号,只要戴上头盔,耐心地把每个过程都经历完,像百年古巷里的老人坚守自己的铜铺和地方戏剧一样,像钢笔爷爷固执地修着越来越少的钢笔一样,像所有你曾觉得不可思议或愚不可及的人们一样,把你的生命好好地过完,再也不用谁给你讲道理,占卜或给你提供隐蔽的场所,你可以淡定地迎接和处理一切,甚至还可能有余力传播爱的温度与力量。这本书给你一个空间面对真相。而面对真相,就是面对自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很多时候图像有着远超文字的力量,尤其是描述不幸的时候。关于内容就是这些吧,太沉重了。中信出版社的图书印刷质量一向都不错,在电子书冲击的今天,中信的不少实体书依然有收藏的价值。这本《活着》也是。

这其实是一本心理励志书

打开这本书,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故事,苦、痛、悲、伤,你怎么想?往往,人们会觉得这些只是故事而已,真实性待查,只因为图片中的他们离我们比较远。但是,总有一点会触动你,会直击你的心灵。触动我的是那一组非典后遗症幸存者,让我想起了2003年的春夏,那每天新闻中增加的确诊和疑似数字,那街头匆匆行人的口罩,那几乎空无一人的地铁车厢,那从外地人眼中投来的惊恐……11年过去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那些幸存下来的后遗症患者。与已经离世的人相比,他们是幸运的;与他们相比,我们是幸运的。看看在生活的艰难路途上跋涉甚至爬行的这些人吧,你我还要抱怨公交车挤、午餐不够丰富、空气质量爆表和多加两个小时的班么?毕竟,你我还健康地活着。与他们相比,你我的健康甚至有些惭愧了。勇敢地过好自己的生活吧,不要辜负这一切。这本书好像一块满是棱角、丑陋的石头,握在手里攥一下,刺痛,但是能提醒你,你还活着。谢谢。

体温仍在

“小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养大了又变成牛” “牛以后呢?”“牛以后啊,娃就长大了,我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了”真的是平淡无奇的一段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矫情的文字,有的只是朴实,只是简单易懂。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所活着。可为了活着,本身就需要为了活着之外的事而奋斗。这次跟随同事一起去工地,近38度的高温曝晒,我呆了不到2小时就已经受不了,而那些工人却在那种高强度的工作氛围里一直一直一直重复着他们的工作。活着,不易。我看着看着,思绪跳到了妈妈那里,鼻头一酸,想到当初妈妈跟我讲她在去到某一个工地上被那群疯了的蚊子咬的整个人肿了一圈,我看着妈妈很心疼,但是我没想象到那种着了魔疯狂般的蚊子到底怎么个恐怖法?这次自己在工地上碰到的那群凶残的有点不要命的蚊子,知我妈妈的感觉,我的必定是小巫见大巫。妈妈,那些年辛苦你了!在你身上,我感受到心疼。你很坚强的为我而努力,现在的我也会同样的坚强的简单的快乐的活着。活着,真好!多少人能知这个简单道理,活着似乎是只顾生离的悲伤,风花雪月之事引发的小情绪,忽视了死别的快决,忘掉了活着真好这个一切先决条件。而活着此书,通过对比书中N个主人公的生活来让你知道自己的幸福。其实,幸福本是件不需要比较的事情,这是你的感受,但是现在的人多多少少有点病,总喜欢无病呻吟,一只蟑螂的出现都可以让他难过不已,消极情绪已迅雷之势,席卷宅人们。好像只有通过比较他人的不幸,才能方知自己的幸福。为何身处幸福中心地带,却要爬往悲伤边缘呢?为何不能本分一点,用心感受那些真的感觉?幸福,不是要通过比较才有的,它是确确实实在那里,就在那里,就在那里的。专注修钢笔60年的老爷爷,在没有市场,没有传人的框架下,仍然坚守在老胡同里,渐渐同时光一起老去;年仅两岁半的小童,将擦过的鞋给客人穿好,擦一双鞋能有两元的收入,和奶奶姐姐在生意好时可擦二十双;五男两女,素不相识的七个年轻人毕业后,没有选择留在大城市,而是来到偏远的龙家村小学成为山村教师;.....每个人都会遇见每个人的暖,所以,你的体温仍在,就开心的活着吧!

苦难从未远离,活着便是希望

和《中国人的一天》一样,《活着-见证》同为腾讯图片新闻,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直面各阶层人群的真实生活,普通,平凡,又真切得让观者动容。不同是的,《活着-见证》里收录113个关于活着的故事,193幅直击心灵的新闻纪实摄影作品。不做作,不造假,醒目而深刻。这样的节目立意深刻,意义非凡,值得嘉许。比起《中国人的一天》,《活着-见证》主题更集中,图片和故事更有洞悉人内心的力量。翻阅这类的图片,只觉苦难从未远离,图片中是深处其中者,而我们也应感恩。最近阅读,读到一句“唯强者方能慈悲”,初读只觉得这句有些武断,因为我辈虽非强者,但仍可慈悲啊。但后一想,我辈的慈悲就如同观照片,观故事而仅仅本能的一丝良善或一丝柔软,实际于苦难中人的生活并无多大改变或改善,这些苦难依旧,这些苦难中人依旧苦和难,我辈的慈悲仅止于罢了。但是强者,比如制定规则者,或者可以提议修改规则者,他们的“慈悲”却可以改变某种苦难现状。比如,距西昌仅50公里,隐匿于大凉山深处,中国最蛮荒的地区之一马产平,近30年来,接纳了数千名从周边区县迁移过来的彝族移民。但这些移民不被马产平当地政府认可,户口无法迁入,因而成为了没有身份的黑户。据统计,马产平7-14岁适龄失学儿童共计436名,整个马产平,会写汉字的人不超过10人。这一现状真的那么难解决吗?我们常说扶贫,难道就是拨款一途吗?据说,如今的拨款,也叫“剥款”,层层“剥”,剥到基层廖廖无几。甚至,有的不愿摘扶贫的帽子,年年等着“扶”,年年用这些款,修大楼,装门面。即便知道“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脑袋”,但又有多少行之而果的行动呢。从这一点看,唯强者方能慈悲,其实,呼吁的也是强者能多一点慈悲心,再多一点行动力,减少一点苦,分担一点难。《活着-见证》许多案例非常触目惊心,生命无常,平静平凡的生活或许转瞬化为悲。中国人的生活极度脆弱,就像生命的脆弱一样,经不起几座大山的任何风吹草动,一动便已翻天覆地。叹一句,唯强者方能慈悲,但也不耽于感伤,仍愿在活着之中,发现人性的良善之美,生命的执着和奇迹。陆良八老从1980年未到2012年,在30多年里,自发做了两件事:种树、守山,他们16只手在荒山上种出了13.6万亩的树林,P110页,陆良八老的合影照片,老人们大多垂垂老矣,需支零着拐棍,然而背景却是看不到边际葱葱郁郁的青山。云南永胜县,是个闭塞的小乡村,但这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从荒山到青山,从梦想到实现,从种子到奇迹,从老人和孩子身上,却也看到生命虽无常,但活着有努力,也便有更多希望。

见众生便是如来,见自我便是如来。

我花了两个晚上,看完了这本书,然后想写点什么。见众生便是如来,见自我便是如来。序言说过,当我们透过一些观想,看自己的那些生活,去体会人与人之间的那一份联结时,你会发现生命是一件比你想象的还要玄妙的事情。当你开始有这样的一种印象的时候,也许活着就有了一种不同的况味。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腾讯新闻用他们的方式去呈现给你看,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莫名其妙地就投胎来到了这个世界,运气好点的话,大概一辈子可以活一千多个月。许多时间里,我们会关注自己的那一点感受,读书、父母、成长、结婚、生小孩、单位里的事儿……于是,我们觉得自己很不容易,有些时候也觉得自己有一点点的伟大。种种的人生,当我们在这本书里看到的时候,会发现自己与世界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联系,你并不是一个独自生活的人,这本书中这些人好像跟你的生命没有关系,但是,你又怎么知道真的没有关系呢?2011年6月7日,陕西汉阳县中学,一位只有1.2米高的残疾考生踏着红毯,昂首“跪行”进入考场。他叫李卫,穿着鞋子却没有脚,凭着我们难以想象的毅力,一步步“跪”上高考的圣坛。李卫计划大学毕业后找份工作,攒钱做一副假肢,和正常人一样站起来行走。带着这个梦想,李卫踏着红地毯步入考场。四年后的今天,李卫已经装上了假肢,在毕业前和同学一起举办了个人画展,他正在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努力并实现着,未来,他希望能做一名美术教师,去传授知识给更多需要的人。一个89年的小伙,名叫冠华,在2008年,冠华和妻子刑振在青岛崂山的一个村子里,创建了名为“自给自足实验室”的天然模拟生活区。在深山里,夫妻两人与小狗“坨坨”生活在一起,自己盖房子、种菜、剥麻坊线自制衣物。房子是冠华用塑料瓶、芦苇、纸壳和钢筋盖成的二层小楼,用材很结实,即使是冠华自己吊在钢梁上,也不会倒塌。刚开始建房子的时候,冠华对于建筑和化学几乎一无所知,只能四处求教,逢人就问。如今,我在网上查到了冠华目前的现状,这个神奇的小伙,已经用他的生活理念,影响了一大批追求自然生活的人们,开始了另外一个项目,叫南部生活,Life In South,并获得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时光追溯到1980年末,当时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的大队民兵营长王小苗在带领民兵上花木山训练打靶时,发现目光所及之处竟全是荒芜。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不久便下定决心上山开荒种树。在他的召唤下,其他7人陆续加入。自那起的30年里,他们只做了两件事:种树、守山。他们16只手在荒山上种出了13.6万亩树林,这就是被称为“花木山林场”的7400余亩林地。最后,8位老人将这片树林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而他们每人每天只领7毛钱的工资。每次合影,这8位老人都站在一起,不是兄弟却胜似兄弟,而今,已经有2位老人先后离世,老人们已经80多岁高龄,陆良八老再也没有机会8人一起合影了,但是这8位老人却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精神传续给了他们的子子孙孙。这本书出版于2011年,摄影师们用镜头记录下了近现代人们的每一个小故事,用文字和图像再现了当时的情景,而我,在2015年,在网络上找到了他们这四年的踪迹,网络让我对这些故事有了后续的深入了解,让这些影像不再是当时的刹那感触,它变成了一种延续。这本书极致的阐述了摄影的意义,用影像记录真实,用文字记录历史,而后,也许某一天,某个正在看那张照片的另一个人,会用网络搜寻更多的相关信息,让影像不再停留在某一刻,让这一切都有了一种延续。也许,这就是笔者前面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

活着,你告诉我什么

每次在电脑上登录QQ,腾讯新闻的推送窗口便会如约而至,而左下角的《活着》栏目,则是我定期守候与关注的内容,因为它是世界与我对话的一种表达方式。《活着》是腾讯新闻中心的纪实图片故事栏目,定期通过原创摄影图片,成为我了解民生事件、社会热点,尤其是社会最底层民众的困苦生活状态。每次浏览完20张左右的照片,我的心情都难以平复。而《活着•见证》一书,则是遴选了113个故事193幅摄影作品,编排为四个章节,真正让人感受到该栏目的口号语:“用影像冲击心灵,感受事实的力量”。(一)人生而不平等如果说《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的口号是指每个人都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那么这是形而上的说法。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人确实是生而不平等的。姑且不论地位尊卑、出身贫寒,光是四体健全、有无天生疾病,就已经将还在起跑线的婴儿束上了枷锁。当我看到书中“瓷娃娃”的照片时,不禁想到最近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本是为唤起对患有ALS渐冻人的关注的运动,变成了全民娱乐的名人炒作。不禁唏嘘,又有多少人能够为照片中的“瓷娃娃”的生活增加一些可能性呢?(二)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当我看到书中刊登出为温州7.23动车事故遇难者祷告的照片时,不禁想起我在2012年写的一篇文章《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原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fef13c0101dn4b.html)。曾经关注的毒奶粉等食品安全、小儿疫苗等卫生安全、乃至矿难、肇事、强拆等生命安全问题,都在媒体的一阵喧哗声中烟消云散,唯有这些照片仍然清晰的记录着事件的受害者们,因为监管的缺失、社会的冷漠,退缩回无奈的角落。(三)还好我们有希望康德认为有三样东西有助于缓解生命的辛劳:睡眠、微笑和希望。累了总要睡的,哭过还能笑的,无论我们怎么活着,还好我们都有希望。在照片映衬出的一张张脸庞上,我发觉,越是孩子,越多笑容。这份笑容里面不仅有渴望,更充满希望。尽管书中的故事犹如揭开社会的创疣一般,苦痛中带着血泪,但正因为他们的存在,让人感受到希望的到来。(四)某个活着的事例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读到这样一则故事:一位严重烧伤的85单亲妈妈,一出生即遭遗弃,考上大学却因贫困而放弃,前后又经历痛苦离异,在29岁时因工厂意外火灾严重烧伤,全身皮肤无一处完好,靠鼻孔插管呼吸。但她面对年幼的女儿,仍坚定的活下去,由于不可持续的捐助,因此她选择缝十字绣和经营话费充值淘宝店,靠自己的力量艰辛的活着。她的行为,让我明白,活着比死亡更需要勇气。借此机会,我也发上她的信息,希望至少你在充值手机费时以举手之劳带给她希望。(新浪微博:烧伤妈妈小黄;淘宝店:http://xiaohuang15201989029.taobao.com/?spm=a1z10.1.0.0.Qq1JJQ)(五)活着就是零活着,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选择,一种人生态度。当你以为一无所有时,你仍可以选择活着。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数学老师的一句话,零代表没有,但不代表它没用,因为它本身就是意义。我想,活着就相当于人生的零。活着的意义正像零的哲学性所阐释的那样——万物因他而生,他却不为什么而存在。由此可见,活着,在生命哲学中体现了最大值,它的本身令人敬畏,充满了力量和价值。文/卢育涛 2014.09.17

获得平静的内心

整本书是一幅幅的图加上简单的解说,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那些故事都带着些许悲情,但有都有点小确幸。我的题目是《挥舞的不只是球拍,还有未来》一张盲人兵乓球的照片里的一句话,两个盲人孩子在打球,一个孩子盲人孩子站在旁边听。解说里有句话“盲人因为身体有缺陷,性格容易急躁,打球有助于他们获得平静的内心。”“平和的心态可以让这些孩子更加积极地看待生活,将来的人生路能走得更平稳一些。”书里有很多类似的话,都是普通人说的,但是细想起来,却很有哲理打铜匠苏伯说“一边打铜一边听广播,好轻松,做人要放轻松点,左望望右望望,不专心就会觉得辛苦。”这让我想起豆瓣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其实很多人觉得活着很累,只需要早点睡。”有时候我们想要的太多,就会让自己背上不自知的包袱压弯了腰。坐在门道里哄孩子的时候,看的这本书,女儿在婴儿车里熟睡,小侄女指着书里《学费》那张照片里两岁半的给客人换鞋的孩子问我是什么故事,我给她讲完之后,她说“那我上课听老师话。”其实这种故事并不是书里才有,我们身边比比皆是。我始终相信好好思考,好好努力工作就能改变生活,跟我们一条路之隔的对面门脸房是做早点的夫妻俩。男的在老家时之前的老婆穷的受不了跑了,留下一个儿子。出来打工遇到现在的老婆结了婚,夫妻俩个开了小店。每天早上3点起床开始蒸包子,和面,做豆浆,做豆腐脑,包馄饨,6点半开始炸油饼油条。中午十一点收拾好东西,吃午饭,然后睡觉到下午3点,女人开始洗衣服,收拾屋子,男人去买菜。男人回来之后开始择菜做第二天的包子馅。我问男人他们每年挣多少钱,他说刨去花销每年能攒下5万块钱,希望能够在老家给孩子盖房子以后娶老婆用。给我感触最深的《向上的80后》里有句话“也许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得到什么,但非常清楚自己不要什么。”

我来过,我看到了!

我们大部分的人,都莫名其妙地来到这个世界,运气好的话,大概可以活一千多个月,许多时间里,我们会关注我们自己的那一点感受,哪怕微小,但是自己的事情,再小也是小,而别人的事情,似乎再大,也不过换来一句唏嘘。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在想,这本书是给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这个世界的窗口里。有这样一些人,一些因为基因问题,一出生,就患有稀缺病的人。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一生一世过着简简单单的生活,却因为拆迁,而流离失所,下半辈子不知道着落在何?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是异乡里的异乡客,用最大的劳动力,换取最少的酬劳,来支撑这个社会。他们都在见证生活的残酷性。而他们的故事,即使被我们观看到,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对真相了解的越多,约会觉得恐惧,对世界失望,不信任,更怕自己有一天也会沦落至此。但是再看下去,我发现这种展示的意义所在——那就是,他们的生活虽然如此艰辛,但他们仍然在向上:为了过好一点,那些异乡客相互扶持,年轻的民工夫妻背井离乡,蜗居在拥挤的帆布大棚里,几块木板,一张席子,仅有的私人空间。但他们却很开心:因为相守就是一切——那组流水线上的爱情的照片,简单的婚纱,并不精致的妆容,却因为独特的工厂背景,还有他们相爱的脸,变得异常动人。那组照片告诉我们,即使房价再高,生活再艰难,我们还是有爱情。那组1001个愿望。拍摄地点在云南永胜县,孩子们站在劣质的黑板前,黑板上画着孩子们的梦想,有些人想要成为科学家,有些人想要成为服装设计师,有些人想要成为足球运动员,有些人想成为IT高手,有些人想成为演员。虽然这些梦,也许只是摄影师加注给孩子的,但是孩子们却因为这一次拍摄,从而有了梦的概念。也许这是《活着》栏目的意义,摄影师拍下这一切,并不能改变被拍人的命运,而我们看到这一切,也不能改变被拍人的命运。但是不能改变,不意味着去忽视。就像《活着》栏目自己曾经说过的,如果每个人能如凯撒一般高呼“我来过,我看到了”,实为我们最欣慰之时。

瞬间永恒《活着 见证》

瞬间永恒《活着 见证》在腾讯新闻上,特别喜欢图片新闻,在图片新闻中,最喜欢的就是“活着”这个栏目,“活着”也排在了图片新闻频道的第一个位置。为什么叫活着?那应该是和余华的小说《活着》有关系,活着不是生活,活着反应的不是那些高富帅和白富美的生活,甚至很少有白领出现,活着让我们看到的是那些生活在最低层的中国人,看到的是那些遇到了困苦遇到了挫折的普通的中国人,他们的生活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可是他们依然坚强的活着。当然这里面并不全都是心酸和眼泪,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在和命运进行抗争,他们要活着,要活下去,并且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在活着这个栏目中,让我们看到很多很多我们并不知道的,真实的生活。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人,有十二岁的就当妈妈的女孩,有被炸瞎了双眼只得到两万赔偿款的矿工,有每天要坐船去上学的小学生,有没有身份证的村落,有倾家荡产开学校的,有两岁半就开始给客人擦鞋的小孩,有高考的学生,有课外补习班老师,有残奥会冠军,有苦练的杂技演员……这里的人从事各种各样的工作,有修理了一辈子钢笔的钢笔爷爷,有制作动物标本的,有破石头的农民工,有五岁的童模,有编外老师,有京剧演员,有摄影师,也有和尚……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活着就是为中国人画像,用图片勾勒出中国人生活的最真实的一面,让我们看到多数中国人还是在为了活着而忙碌奔波,还是在为了活着而辛勤工作,还是在为了活着而和命运抗争。活着用图片铸成了一部史诗,很多年以后,我们会回忆这段历史,会想起这个时代中有这么多人在坚韧不拔的活着,他们活了下来,而且会活得越来越好。

见证活着 重拾力量

打开这本书,我是先从第三个章节看起的,“生命的无常”。也许是这一章的内容都太过于沉重,看后竟有一种不堪重负的感觉,活着原来如此艰难:非典已过,但非典的患者却无法回到过去的生活;独生子女政策多年,谁了解失独家庭的悲痛?疾病是活着的一大杀手,先天性疾病、无法治愈的顽疾困扰的不是一个个人,而是一个个家庭;天灾、人祸,各种意外,活着如此艰难,但他们依然顽强。庆幸,之后的第四章,让人感觉到温情,“见证爱的力量”:有坚持照顾患孤独症而无法自理孩子的单亲妈妈;有割皮救女的父亲;有在火车站为逝者超度的僧人……这些并不是这本书的全部,它还有普通人的甜蜜、追逐爱情的青春、为爱坚守的执着和坚持理想的坚定……这些都是活着的现实,无论苦难还是平凡。最重要的,是我们透过他们的人生,得到自己活着的力量。铜版纸的质地,清新的页面,现实感十足的图片和文字,让我们见证活着的一切。

一辈子摆着等人来拍

其实活着就像过去报纸上的世情漫画,只不过漫画用的是幽默的手法抽象的讽世,而活着是用具体的影像展示生活之沉重。这样一档栏目不“贩卖苦难”不裸露真诚是做不下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明星八卦都占据着头版,乌托邦里的喜乐会占据着各种屏幕,剩下的也只有这些容易引发反感的真实了。没错,就是反感,开头看着一篇篇配图文字就是这种感觉。有些时闻还是记得起一点前因后果,因此对于一张照片配几行没有头尾的文字妄图换得一片唏嘘的企图感觉极糟。不过翻着翻着感觉便转向了恐惧,自己本能地缩进狭隘的角落,庆幸着不是那万分之五,不是那一千,没经历那一个月,没有在那时那地出现。不是同情和感慨,就是恐惧,对于从降生前开始就需要不断面对的偶然性转变为必然的恐惧。恐惧不是最糟糕的事情,它也许能催生一点一滴的了解,小心翼翼的靠近,强迫性的适应,这些都是狙击生活特殊性的法宝,也许算是见证者带来的正面影响。恐惧不代表能够远离。非典后遗症患者的境遇让我突然想起六叔,作为第一批倒下的医生,九死一生后拣回一条性命,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然而这些年过去竟未曾想过问候一下他的身体是否仍在承受长久的隐性摧残。无数朋友共同的朋友冠华在眼前的山里建设着自给自足的乌托邦,自己终日钦佩点赞,却从未想过他的状态也许更接近生活的原貌,而我们只是一群用硬刺扎取上帝坚硬垃圾的刺猬——那张跨页的野地一吻多么真切动人,应该不会是摆拍……当然就算是摆拍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真的坚持几百期看下来,恐怕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这一辈子原来都是在摆着等人来拍。

撕开生活的伤口

和《活着•见证》一起读的是《中国人的一天》。这两本书,分别来自于腾讯的两档图片新闻栏目,乍看之下,两本书很贴近,都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但读过之后,我不得不说还是后者让我更舒服些。影响我的阅读感受的最直接原因是,相比《中国人的一天》的取材囊括社会各阶层,《活着•见证》的题材范围似乎更窄一些,它的主角都是社会底层、边缘人、孤独者与被损害者,包括工伤者、留守儿童、罕见病患儿、抗日老兵、钉子户、马航失联乘客的家属……每一张图片似乎都是一道血淋淋的伤口,在你面前展示着,流着血。所以说,阅读过程我很不舒服,这本书它刺激你,用针扎着你的神经,让你有些喘不过气。但不舒服的第二个原因有可能是我反应过度——我觉得这本书背后的精英视角让我太不舒服了。在字里行间之外,我总感到有一个声音说:看那,多惨。或者说,相比之下你拥有够多的了,珍惜你所拥有的吧。亮出了别人的伤疤,然后告诉健康的自己是多么幸福,鸡汤也不是这么熬的。这比第一个原因更让我不舒服。小的时候在街上遇到乞丐,我的第一感受总是恐惧,想要绕开逃跑,渐渐懂事知道去同情或者唾弃。但其实同情不起任何作用,他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帮助。近日备受关注的“渐冻人”,在这本书里也有介绍,但愿其他需要被帮助的人们,也如“渐冻人”一样得到这个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天地不仁,做人总要仁吧?

生活的真相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关注过腾讯的这个栏目——《活着》,但在读完这本书之后,却是被深深的触动到,当这些最真实的人生以这样一种最直观的方式呈现在面前,顿时觉得任何语言在这些生命之前都显得苍白无力。幸好有这些照片,记录下了那一个个动人的时刻。我在想,摄影发展至今,最主要的功能不应该只是为了拍出美丽的照片,而应该是用来记录下这个时代最真实的方方面面。人们对美有着各自不同的审美,所以很难去评价哪一种更美;但是记录,是一个理智而客观的过程,摄影就是这样一双特别的眼睛,把这些过程记录下来,不在乎美丑,只关乎真实。我很喜欢“陆良八老”的故事,这八位老人在云南大山里默默种树几十年,最后把那片树林无偿捐献给国家的那群老人。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们“很傻”,但是他们却是难得地追随内心想法的人,在如今这个追逐名利的时代,这样的人也越来越少。还有那个“1001个愿望”的故事看完也觉得很温暖,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正是那些梦想支撑着他们前行。读着那些老人那些小孩的故事那些城里的山里故事的时候,还感觉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生活离我有点遥远,但是当看到最后一组松江工厂那些年轻人的婚纱照的时候,顿时觉得他们原来离我并不远,看着这些年轻人,想着那些一同挤过地铁的乘客,那些擦肩而过路人,可能就是某一个故事的主角。我曾在芒市机场遇到过一位景颇族姑娘,她长得非常瘦小,看起来弱不禁风的样子,这是我第一次认识景颇族。姑娘给我讲起了她自己的故事,她说她已经19岁了,已婚,丈夫是比她大很多的外乡人,她出生在大山里,现在又跟着丈夫在大山里工作,她说工作很辛苦,羡慕我可以旅游。我问她喜欢大山吗?她默默地点头轻声说了喜欢。后来我想,生活对于她来说,或许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读着这本书的时候想到这个女孩,觉得我也见证了一种与自己全然不同的人生。我很喜欢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说过这样一句话:“绝大多数人从生活中都得到了相当多的乐趣,但总的说来,生活就是受苦,只有年龄很小或者很蠢的人才会想象不是这样。”虽然这句话不是那么好听,但是大体上说出了生活的真相。这大概是我读过的最沉重的“看图说故事”的书了,因为这些故事,是最真实的人生。拨开层层的掩饰,当直面生活的本质的时候,发现现实的残酷总是多过于美好,对有些人来说,生活只是承受,没有选择。 但生活本身又是一件充满希望的事情,即使在最卑微的环境里,也能看到清晨的日出,夜晚的星光。用罗曼罗兰的话来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活着•见证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