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香港这些年》书评

出版日期:2016-3
ISBN:9787508658167
作者:徐天成
页数:376页

香港人,不是敌人

国内有一份著名的时报,如果你在百度上,将这报纸的名字和“香港”这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搜索,所得出的结果,一定会令你大开眼界。假如你是这份时报的长期读者,你大概会觉得,香港这个城市,已经不是衰不衰落的问题——它简直快要沦陷了。当然,将香港以“沦陷前夕”这种末日美的形象展现在内地民众心目中的媒体,数量庞大,战斗力惊人,绝对不肯让那份著名的时报所独美。考虑到香港以壹传媒为代表的阵型,天天对内地的调侃、讽刺,乃至挖苦,我们很容易就会认为,这场中港媒体持续几年的攻讦战,正正就是这几年以来,内地与香港关系的真实写照。再者,比起《苹果日报》动辄以“强国人”甚至“蝗虫”这种直白粗鄙而又带有侮辱性质的词汇来形容内地民众,我们可能还会得出“内地媒体对香港已经非常宽宏大量”的结论。然而,《苹果日报》是香港的一份私营化报纸,纵然它们在有选择性地输出某些价值观,却也遵从市场经济的规律。但内地的媒体,我们知道,不单全都姓党,而且还有一批,众多周知的,站在我国舆论战线的前锋线上最前沿的猛将。它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国家每一位国民的思想。我的意思是,既然我们的身份那样严肃,那样庄重,那样服务于国家战略与大局,那么“维持香港的安定繁荣,维护内地与香港的和谐关系”是否就是国内媒体在面对香港问题时应该作出的最正确舆论导向呢?无论是出于宣传、统战甚至是国家安全的目的而论,中港一家亲,应该都是我们最美好的期许吧?既然是这样,有时候你会很难明白,为什么我们有些大报,经常不遗余力地引用《苹果日报》甚至《热血时报》这类,根本在香港都完全走不进主流视线的媒体的内容,然后大加批判,大有与他们争一日之长短的态势。全国政协副主席、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去年年底曾说过:个别港人鼓吹“中港矛盾”,破坏一国两制!这番讲话,被内地传媒大量转载,当然也连带着对那些鼓吹“中港矛盾”的滋事份子批判了一番。那时候我在想,其实内地媒体,又在“鼓吹中港矛盾”这个问题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旅居北京的香港律师徐天成,根据自己的人生经历,最近推出的这本《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一本很值得我们收藏的,让我们了解香港的科普性读物。虽然可能有人会认为这个概念了无新意——毕竟它借鉴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的结构;可能有人会认为书中内容不痛不快——毕竟作者讲述的事物比较朴素和平淡;可能有人会认为作者立场不明,想两边讨好——毕竟作者措辞过于谦卑和彬彬有礼。但是,对于很多一辈子都没去过香港,只能从身边零零碎碎的信息中盲人摸象去了解这个城市的内地民众而言,这本书确实简洁明了地勾勒出香港近几十年来的社会气息和变迁。而编年体这种体裁,也使书本读起来足够轻松。在1997年的那个篇章里,作者说到:估计好多人拿起这本书,一下子就会翻到这页来。当我知道这本书的结构是编年体后,如他所言——我怀疑很多人跟我一样——我确实一拿到书本,就立马翻到一些我非常好奇的年份——虽然这年份未必是1997——我怀着一种恶趣味,想看一下,对于一些难以回避的岁月,作者打算如何处理。当然,结果也如大家所料,碍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些争议事件并未在《我们香港这些年》里给予显示。相信大家都明白,嗯,在今天——我的发稿日期——这么有意义的日子里,我要说的年份,肯定就是2014年——因为这年发生了香港非法占中事件。尽管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由,使我们即便想要对各个破坏香港稳定的非法占中份子进行批判,也不是那么容易。但我还是对这本书完全没提及这次非法运动感到遗憾——毕竟如果不是因为非法占领中环事件,这几年香港与内地之间的发展方向和舆论氛围可能会完全改变。我的意思是,既然一些事情确实发生过,比起极力逃避,何不勇敢去面对,为我们分析一下,非法占领运动之前,那些学生们受到了怎样的误导,以及非法占领运动发生后,对香港的大环境产生了哪些深刻的负面影响,然后再作出正面的引导呢?比起很多感情用事的大众媒体,其实这种普及性的介绍,可能更加适合出现这种充满正能量的书籍里。当然这些小小的遗憾,并没有掩盖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我是一个广州人,作为与香港一样,同样以粤语为母语的城市,对书中提及的很多涉及歌影视的文化符号,比如周星驰、软硬天师、黄子华、《古惑仔》、《包青天》等,简直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内地很多喜欢香港的朋友,基本也能够对这些符号如数家珍。令我会心一震的是,书中提及的《Yes!》,使我忍不住在家中的杂物房中,翻出那一本本已经封尘的,放满酒井法子闪卡的集卡簿,以及初中时期同学们在课室里瞒着老师偷偷传阅的《Yes!》杂志。记得那时候,谁能最先拿到当周《Yes!》,谁就能在下课时被女生所包围。假如不是因为看了这本书,我真的从来没想象过,自己和香港人居然能够拥有这种程度的集体回忆。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奇妙。就像当年香港开放自由行之后,我时隔十多年重新再走进这个城市,看着地铁上石硖尾、旺角、油麻地等一个一个的站名,数着马路上砵兰街、通菜街、弥敦道等一个一个路牌,这个在我从3岁起就从未涉足过的城市,那些主要地名,居然有近7成是我听过的。从那时我就知道,香港这个城市,不仅仅是活在家中的电视机里,而是真真切切地活着我们的生活中,不知不觉,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20年前,我们去一次香港旅游,就像今天很多人去一次欧洲那样隆重。我们对待香港人的情感,也像今天很多出身于三四线城市的国人,看待北上广深原居民的眼神一样,虽然充满着不服气的情绪,但更多的还是羡慕。随便时代巨轮的翻滚,今天内地与香港的关系,已经和从前大不一样了。但比起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香港人的心态没有扭转过来,其实内地人的心态何尝又有扭转过来?从俯视到平视,需要一个过程,但从仰视到平视,同样需要一个过程。很多时候,我们都只能记住俯视的快感和被俯视的屈辱,而失去了平视别人的能力。所以,当天你让我的头仰得有多高,今天我的头就必须俯得有多低。但我们都不要忘记,高仰低俯着的头颅,既不舒服,也难以真正看见事物的全貌。既然大家都看得这么累,为什么不把头扭回最正确最健康的姿势呢?《我们香港这些年》,就是一本姿势正确的书。徐天成作为一个香港人,在面对内地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潮流中,既不优越,也不自卑。只是在淡淡地说着自己的故事,唤醒着维系内地和香港之间的那些记忆——那些靠港产电影、粤语流行歌、TVB以及赈灾援助连城的记忆,而不是今天的攀比、谩骂和对立。 我们应该明白,无论是在176年前,20年前,今天,还是未来,无论历史如何演变,对于中国人而言,香港人都只会是自己人,不是敌人。这是我们在讨论香港的时候,无论情绪有多么高涨,都应该谨记的原则。

读后记

昨晚小熬了一下夜,把书看完了。这本书虽然有300多页,但易读,有一定的趣味性,几个小时就能看完。首先,我没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太火的书,总让我不自觉保持距离也兴趣大减,一如太火的电影也一样。所以不知道这两本书在结构和内容的采写上是否相似。作为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谁家没有一两个香港亲戚。小时候,不管是自己家还是邻居家,有香港客人来可都是新闻。我们这一代,从小都是一只眼看香港电视台的节目一只眼写作业过来的。现在,又住在与香港仅一江之隔的深圳,再加上自由行的便利,每年少说也会过去一二十趟,香港于我已不再神秘。不大的香港是个很丰富的地方,我得之启蒙,知道了很多新东西,丰富就意味着有趣。这年头,不管是人还是城市,有趣是多么难得。而近年的所谓“中港冲突”似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又似乎沉寂了一点,但毕竟双方都有了受伤的感觉,这让我很可惜的同时也希望多了解香港和香港人的想法。《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一本私人史,从作者出生的1977年开始,到2015年为止,以个人经历为主,穿插香港社会当年发生的大事件。看着书有时会有好玩的发现,比如香港在70年代才废除纳妾制度,这简直是惊人的发现(此处应该有个表情

读书笔记

香港这个地方对我来讲,还是很好奇的,因为就是这个弹丸之地,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繁荣经济和百花齐放的文化产品。当人后者对我的影响更大更直接,比如香港电影和香港歌曲,从小学到现在,我最喜欢的明星一直都是刘德华。正是因为这个方面,我对香港的兴趣还是很大的。但是自从2013年奶粉限购、大陆游客到香港跟当地人产生了冲突,以及后来的“zhan中”让我对香港产生了其他看法。越是这种变化,就越是对香港更好奇。读这本书也是偶然的缘故,朋友书店请徐天成在她们书店搞读者见面会。恰好对各地文化生活还是感兴趣,于是便托她给我买了一本签名本。我想了解的就是香港回归前20年和回归后20年的变化,从令人骄傲的经济文化成绩到一步步走向过气的现状,与之相伴的香港人想法的变化。不知道是不是看得太快的缘故,还是比较喜欢看更学术一点的这个方面书籍,或者是作者态度比较温和,350页的内容,看完之后印象深刻的地方竟然很少,这与我当初的预想还是很有差距的。作者是一个在北京工作的香港人,受到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启发,从一个香港普通人的角度出发来描写香港的发展和对大陆的态度。体系就是把从作者出生的77年开始到2015年每一年发生的事情罗列一遍,再加上自己的看法,也是无关痛痒的,像是日记,没有重点,就像是流水账一样。

我们香港这些年

《我们香港这些年》,徐天成著,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3月第1版。模仿“我们台湾这些年”而作。算是很客观平衡的了。若两地互相都以这种态度相对,则问题会少很多,但大部分人又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看到很多内容与身边有关,还是有意思的。

携手共写不朽香江名句

从香港回归的1997年到如今,已经经过了将近20年的岁月,从最初的举国欢庆到如今的矛盾重重,走过的是一条我们都没有想象到的道路。这其中的甘苦,不是一本书可以说尽的,但是从徐天成的这本《我们香港这些年》似可窥探一二。作者从一位土生土长的香港人角度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香港发展的历史,香港的历史自有其独特性,被英国占领期间的无心栽柳,港人的自强不息,回归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与差异,以及在这些历史大背景之下,普通市民的立场与想法,这样的讲述让人倍感亲切,既有宏观背景下的简单介绍,也有普罗大众们的人生百态,且兼顾了香港近年来的民生变化,读来令人兴致盎然。作者在行文中注重保持了中立的立场,既讲到了香港人早年对内地人的轻视与嘲讽,也展现了香港人角度看待内地的巨大变化,同时还加添了几分幽默感,读来轻松愉快的背后可以感受到作者开放坦诚的态度。同时作者也从一位移居北京多年的居民角度讲述了自己看待香港与内地价值观差异的问题,不可否认,近年来香港与大陆之间矛盾频发,不是简单几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书中提及也是几句带过,但是依然可以从中看出作者的立场与观点,仅从浓墨重彩的是“旺角街头便溺”事件看来,每个人也都自己的见解与看法,我则认为其中是影射了两地之间的国民性的弱点以及更深远的文化态度问题,诚然香港人拍照侵犯了他人的隐私,但是在大街随便便溺都可以找借口被原谅,那么还有什么文明可言,私以为家长如此行为对孩子伤害才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教育出了可以随便在街上便溺以及会纵容下一代人同样如此兼且理直气壮的一代人。而大陆网民甚至主流媒体对于此事一边倒的态度更是尽显自己的不自信与狭小气量。有错而不知,反而推诿错误,这断不是有着5000年悠久文化历史的泱泱大国应有的态度。诚然香港需要给予大陆更多的宽容与理解,而我们则应该奉献出百倍于此的气量与包容。以前喜欢很多与香港有关的歌,也爱极了香港人团结、包容、放下成见、同舟共济的狮子山下精神,尚且记得看《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中最后一个镜头打出的字幕:‘随着这座城市暗光沉睡之时,我们有否已淡忘了曾经光辉的过去,不知今夕何夕。’眼角泛起的酸楚,这是一座辉煌的城市,这也是一座自强不息的城市,我依然会爱着这颗闪耀的东方之珠,不去为香港的未来担忧,因为就像作者所说:香港的往昔,纵然惊涛骇浪,但仍安然无恙。

【书评人俱乐部】港之印象

谈起香港,一个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大都市,一个深受祖国庇护自由发展的贸易之城,会让很多人心生向往。但又是这样一个被英国占领上百年,将将回归二十年的又陌生又熟悉的大孩子,在和内地人磨合中也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作者是以时间为线,将香港每年发生的比较有重大意义的事情串成一串,头尾一拎,向我们一颗一颗地展示了北漂港仔记忆中的香港。作者并没有因为自己是香港人就对香港有所偏颇,相反的,他的观点都比较中立,所以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非常真实而又有意义的香港的一面。没有真正了解过香港的人,一提起香港,可能首先印入脑海的就是那些香港瞧不起内地人的新闻事件,又或者是在香港购物时天堂般的体验。前者让我们觉得香港人不识趣,一边受着祖国的庇佑,享受着一国两制政策的好处,一边又抵制大陆人,觉得大陆人素质低,是蝗虫。后者让我们觉得去香港真的是一个好地方,在免税店买那些进口物品真的比国内便宜很多,所以一到大小节假日,香港商店里涌入了大批大陆人。香港人对大陆人真的是又爱又恨吧。本书让我了解了香港非常普通又非常好玩的事情。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是香港对于在奥运获得第一块金牌的选手的奖励,其中有一条非常的逗——选手坐地铁终生免费。这在大陆真的是闻所未闻。大陆比较财大气粗,却也没什么创意,对于为祖国争得荣誉的人,直接奖钱就完事了。香港人工资之高也是让我非常震惊,它们的打工皇帝霍建宁一年上报给政府的个人所得税就有7280万人民币(不要问我为什么记得如此清楚),这个估计比我一生挣的钱都多吧。就连吃低保的人一个月还可以获得900多人民币,作者说也只是够吃水果的,可见香港人的工资真的让大陆人非常艳羡。虽说香港相较于北京物价高,房价高,但是香港人的公房、私房,低少税收以及高工资真的可以弥补到很多了(香港不用给中央交税就是任性,自己挣的钱自己花)。香港有很多地方值得大陆学习,比如说双语教学,从娃娃抓起,这样在日渐世界一体化的社会中才会有更高的竞争力;再比如说廉政公署这样的机构,不论高干名人与否,做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可以防范很多贪官污吏作奸犯科。但是如果问我愿不愿意在香港生活,我的答案是:NO.不说那十分之平米一万多的房价,就是那高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以及那已经根深蒂固的香港式思维,我都敬谢不敏。香港还是去购物就好!

既然是你们的香港十年。就未必只提你一个人的想法呀.........

上周末看到介绍这本书,第一时间京东上预订了。昨天拿到书,花了一个会议和一趟公交车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有几点感想:前面部分还不错....到2010年之后就有点和稀泥了...尤其是雨伞和zhan中都没提,也许是敏感话题吧....1、港大其实可以说说四条柱的由来....... 古惑仔。大抵作者是彭浩翔的粉丝不是刘伟强的粉丝,“在香港各种媒体中,电视由于与大众接触面广而懂得克制,但电影的道德责任较少,创作自由度更高” 这个提法有失偏颇....都知道电影是假的,那么被电影感动的又确确实实是真的情怀。也许作者没和内地的朋友讨论过《古惑仔》这部电影。刚才无意翻了下自己的豆瓣日记。有这样一段“第一集古惑仔 看到陈浩南几经曲折走投无路的时候 山鸡突然从天而降 带了一大帮手下,说:陈浩南永远是我的老大,然后“友情岁月”的歌声响起....过了那么多年 依然让人有点感动....” 古惑仔对内地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这一波人来说,也算是个集体回忆了。2、僵尸解读那段,《开心鬼系列》其实就是黄百鸣饰演朱秀才穿着清朝的衣服上吊而死的鬼,并不是僵尸...和僵尸的交集就是他们都穿了清朝的衣服....3、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春娇与志明》那段和陆港矛盾分析得蛮不错。接受一个价值观非一早一夕的事...一点建议:如果将来有更新版或者修订版。其实,既然是你们的香港十年,在作者没有亲身体验和感受香港生活的那些年,可以加入作者引述的朋友,或者家人的观点,来展开叙事。这样这本书就更全面,而不是提到作者不在香港的那些年,就是翻查资料来凑字。花四十多块钱买这本书是想看作者经历那些香港发生的事的想法,而不是罗列维科百度,释义.......

他的香港,我的香港

谢谢出版公司送书。本书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装订、版式以及用无衬线的大大字体表示年份,明显在COS台历。内容也按年代排序,自1977到2015的每一年份下,各有一篇或几篇文章,可算是伪编年体。说“伪”,是因为虽然有部分文章是关于当年热点或个人经历的,但也有文章只拿当年的事件做个引子,甚或全无关系。至于主题,不外香港社会的某个侧面,政治、经济、教育、娱乐,各有涉猎;讲解呢,仅限个人观点;取舍呢,多随个人好恶;最后,作者在后记中自称“文笔不好”,也并非自谦之词。像这样一本视角个人化、并无深度、缺少广度、文笔平平的书,如果讲北京,我应该根本懒得打开;如果讲我不太感兴趣的城市,大概翻两下就扔下了。偏偏它讲的是香港。虽然好几次觉得无聊,还大段跳过了许多常识介绍,但书还是看完了。说到底,不期望从书中得到什么高论,只是想从与作者的时空交集中,印证和对照自己的认知罢了。以下的部分就不是书评了,算是本书引出的感想吧。郊野公园:作者把“郊外”放到2003年才写,着实急死我了。如果换我来写的话,大概会放在第一批郊野公园成立的1977年吧。从很多方面看,香港都是中国市政管理最佳的城市。交通便利、保育到位、风景优美、设施齐全的郊野公园,又是佳中之佳。去年在嘉道理农场时,碰到一位从电灯公司退休的工程师。他说退休以后每天都会出来行山,每天换不同的线路。身处林地占70%、郊野公园占地40%的城市(参见此图),他确实有充足的选择。大多数香港人或许没那么随性,但喜欢并习惯行山的也绝不在少数。这点上,香港总让人联想到卡尔维诺描绘的、充满两面性的那些城市,郊野的森林与市区的森林同时生长呢。如果没有郊野舒缓与放松人的神经,恐怕在市区积累的紧张感与压迫感会真的无从释放。上海人:作为移民城市,香港当然是五方杂处之地。在占大头的粤语系之外,上海人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支。这或许是因为,在大量的上海人涌入的四十年代,上海代表了更先进的文化,而且上海移民中有钱有能力保持自身特色的颇多。在我曾常去的红磡街市,有好几个上海食品摊位,看摊的上海老阿姨广东话、上海话切换得不要太自如。想做个雪菜汤年糕啥的,随便去个摊位,就把材料买齐了。反过来说,在北京的上海人应该也不少,但我在街道菜市场从来没见过上海食品摊,更不用说摆摊的上海人了。非典:2003年的非典导致6名香港医护人员死亡。在香港公园尤德观鸟笼附近的山坡上,政府为他们专门辟出一个庭院,建立了六尊塑像,并铭刻了每位医护人员的身故经过。在这个闹中取静的地方,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路过并遇见这些塑像和铭文。再次反过来说,我不知道有多少北京医护人员为此殉职,不知道他们有没有纪念碑,也不知道那些没死却留下后遗症的医护人员现状如何。我只确乎知道,曾专门收治非典患者的小汤山医院现已废弃,成为了废墟爱好者的最新景点。港片:大概是因为地窄人稠,没有横店影视城这种高端货,港片很喜欢就地取景。在香港呆过一段时间以后,就逐渐体会到这种取景多么生动。像《机动部队》这种片子本身乏善可陈,当作街景风光片来看则别有滋味。这种乐趣,在国内电影中是很少见的,不过也不能说没有。比如头两个月,有波河北客人到我司参观,站在大落地窗前往西看时,都指指点点地找颐和园后面的野湖。不论别的方面如何,如果电影能够激发观众对认识城市的兴趣,都是好事一件。书所未载:在1989、2003、2014等年份的香港,都有比作者所讲的事情更重要或至少一样重要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甚至是令许多大陆人关注香港的原因。我完全相信作者不是不想写而是不能写,因此也无法就此对他提出建议。但另外有一些安全的话题他也漏掉了,希望以后有机会补上。举几个例子:香港的慈善不仅是上等人的游戏,卖旗、义工、义卖等各种活动随处可见,而且市民的参与度很高;香港的博物馆多属公立,水准一流;香港也并非某些人口中的文化沙漠,在诸如PMQ这样的地方有许多精品小店做着有意思的东西。P26 “1979”为“1980”之误。P34 “编剧是后来拍了多部通俗但很受欢迎的港片导演”,句子不通顺,有多种改法。

回首港岛往事,寻求理解包容

《我们香港这些年》明显是脱胎于前几年廖信忠所著的畅销书《我们台湾这些年》,作者徐天成在自序中也坦言是受廖作启发,想给内地读者讲讲香港的故事,呈现一个不一样的城市。当下香港和内地的关系不可谓不紧张,港内的民运学运频仍,许多政治吁求和诉告在此文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法涉及,但依循着徐天成的回忆和思考,倒是可以在一些过往的重大事件里,探寻陆港之间的关系和纠葛。回归前的香港之于英国,用韩素音女士的话说是“借来的地方”、“借来的时间”,宗主国明白自己在港岛的身份定位——暂时地托管者,终有一天香港会回到祖国的怀抱。因之,英国殖民者对港的统治虽无民主可言,却有自由存焉。“自由”,确是香港赖以为香港的重要城市精神。可现在,似乎越发薄弱。1977是作者的出生年,他在这一年里写到了“香港发生大规模警廉冲突”。此事件由陈奕迅主演的电影《金钱帝国》为广大内地读者所熟知。而廉政公署以及香港政府的透明、廉洁的形象同样深入人心。“反贪腐”不光是内地当下的重头戏,其实日益威胁到回归后的香港社会。我想,这也是陆港矛盾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港岛特殊的地缘政治,游走于台海两岸之间,间接影响着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徐天成在书中讲述一起高雄劫机事件,引出香港在两岸关系中的角色和作用,以及港岛内部“亲中派”和“亲台派”的斗争。而目下的香港已成为一面旗帜,两岸执政者都要予以绝对的重视。在近期的“占中”行动中,甚至有团体打出“今日香港就是明日台湾”的旗号,这对于北京当局来说,如何处理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及出现的问题,如何展现一个美好的愿景许以台湾同胞,都是棘手问题。香港作家李碧华曾在《烟花三月》一书中写到,历来欺负中国人最狠的就是中国人,读来实在令人汗颜。徐天成在《陆港矛盾》那章也说到内地人与港人互相鄙夷和倾轧的种种案例。其实大家都是一衣带水同文同种的华夏子孙,为何近几年矛盾会越来越激化,各种抵制活动,学生运动,市民游行层出不穷,归根结底还是双方未能达成有效的沟通和必要的互信。作者认为,只有双向的了解加理解才能包容和妥协。这也是他写作此书的一个初衷,希望内地读者对香港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不光光仅停留在电影、购物、海洋公园等概念性的层面,更要有深入的内容,认识港岛的历史、社会、民情民俗。两地间的良性互动、互补才应是真正的主流价值。

【书评人俱乐部】香港人与内陆人的日常

未看此书前,我以为这是一种社科类读物,仔细看过以后,发现我定位错误。这是比较私人性质的回忆性文章,在略显琐碎的个人生活里,很多年份里提及着大事件。看年份也知晓平均下来一年里谈不到太详尽的内容,所以读起来感到浮光掠影。由于作者的年龄所限,写下来的切身经历与我的回忆没有太多出入,亦没感到太多惊喜。好在叙述流畅,读着倒没体会出香港风格,反而有点像台湾人的调子。由于这里充满太私人性的内容,我不晓得怎么评价才好。比如有些地方在我看来无关紧要,但是作者却不费余力地书写,好像是在为香港与大陆的民众之间解释一些误会。但我这个人实在无法与这类矛盾产生什么瓜葛,甚至有些无法理解所谓的素养问题,很多事情其实更加严于律己一些就万事OK了,如果出现意外没有做到,及时表示歉意也没什么问题了。显然,这不仅是香港人和大陆人的问题,而是人与人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另外,这里面提到了基层公务员的一些情况,读之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写到这里我有点犹豫,直接说结论便是,相对而言,越是人民生活水平富庶的地方,越是不热衷公务员考试,当然很个人的因素要排除在外,这是比较客观的说法。如果视做人民公仆是一种事业的话,那这很值得敬佩,但是往往我所遇到的,这种考试却是底层人民改变命运与维持最起码的体面的一种方式,算作一种出路。除此,由于作者的经历,他提到我们国家的司法考试。不知道明年是什么情况,据说司考即将改革。我想在此书关注的是司考后从业率是多少,针对这一问题香港与大陆的区别所在。结合作者所说,想一想也知道了,在香港这个行业是不饱和的,律师费很高。而我们这边,据我所知去律所实习一个月不过几百块,最后宁可去当收银员,放弃发挥自己所学的知识。当然,这只是一例遭遇。这里面还提到流行音乐,电影,日本动漫等等,这大概是我们这一代人共有的回忆。说实在的,我的内心是有共鸣的,牵扯出我的无尽回忆,那个时候大家都喜欢港台音乐,说到这个明星是香港的,台湾的,就特别激动。写到这里也很清楚了,那是一个肤浅的过去,说妄自菲薄也不过分。说着很开心,但现在觉着它所呈现的就是一种盲目的赤裸裸的自卑感。不过另一方面来讲,由于历史原因,客观上也确实不如港台方面的娱乐节目成熟。如今,对这些早已不感兴趣,又是一代代的年轻人接下去。说到底,由于我的个人经历,留给我的,反思更多一些。最后再说个题外话吧,我母亲喜欢看《荣归》这部电视剧,我也比较喜欢。排出主旋律来说,有一个情节是圣诞节当天,大哥李国荣把袜子挂到圣诞树上,眼睛里传递出十分真诚的目光,他祝祷起来,大概是说:祝香港好,祝大陆好。这里突出了一点是亲情,血浓于水的关系,从地缘上来说更是如此。我的这篇文章,就以此作结了,祝好。

香港香港

感觉得到作者的开放性,成书应该也是几经波折,但终于能在内地读到这样介绍香港的书,以平民的视角,生活的日常,去熟悉了解一个城市,心中倍感欣喜。作者写的很多地方,有浅尝辄止,有岁月经过后的模糊的痕迹,但回望以前走过的路,原来我们的生活,都是被大时代深深影响左右。

想了解香港,就从这本书开始..

小时候,香港是记忆中的古惑仔电影和大明星;长大了,香港是购买国外名牌产品的免税店;以前,香港是我在憧憬中梦想的东方之珠,美丽又繁华。现在,香港是我和朋友逛街常去的那一碗牛杂面,朴实又解馋。读这本书,就感觉香港越来越真实啦。

随笔八卦话香港

随笔八卦话香港偷爱警/文我的天哪,看到这个书名我惊呆了。把台湾改成香港,似曾相识的擦边球,拐了几年的弯道,又回到书架上面,这部书的装帧到印刷,确实有了明显的改观。阅读的手感确实很爽。裸背锁线是近年来很潮流的封装。国家地理和中信的联合出版,又给这部书的整体,增加了很多印象分。多年前,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时隔多年,已经没有多少印象可言,不过那部书确实写了一些大陆客不知晓的台湾旧事。对台湾的了解有了很多不一样的认知。回到这部书上面来,香港与台湾的区别还是很大的,作为远居在东北的我来讲,两个距离如此遥远的临海城市,充满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看过《我们台湾这些年》,忽然觉得,台湾的故事,一点也不比大陆的少,很多事情,我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了《我们台湾这些年》,很希望《我们香港这些年》能写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来。这部书从一个港人的角度,描写香港近代史。私人记事的手笔,根本作为不了史料参考,仅仅是一部很略带文化娱乐性质的随笔而已。作者编撰的起点,是出生的年份,到2015年为止,近40年的编年表,有些人阅读起来会觉得乏味,但是其中的故事,很值得推敲品评。作者笔下的香港,是对香港记忆的重拾再造。是一种情怀的感受。书中很多有趣的地方,巧妙而自然地反应,港式幽默与大陆幽默的区别,港式娱乐与大陆娱乐的差异。香港是一个造星圣地,是一个文化腹地。没有大陆如此浓厚的政治氛围束缚,虽然香港遭受殖民主义思想的控制,香港自身却并没有因此而遭遇灭顶之灾。反倒是经济文化,民众基础,基本良性运转。英国在香港捞不到油水,自然很少打理香港的政务,只要国泰民安,英国政府甚至忽略香港,而去研究印度。1997一过渡,英国就可以全身而退。在日益强大的中国面前,英国提出了一些所谓的请求,却在邓小平先生那里吃了闭门羹。1997对于英国来讲,颜面上多少有些灰暗。随着香港与大陆的沟通日益密切,港人来往于大陆的机会、频率越来越多,作者越来越不安分的小宇宙,跳来跳去的想法,很有张力,一路走来,港人里的异类,求学路曲折蜿蜒。拿到律师资格证,却并没有就此安分守己,而是选择远居在外,留在帝都工作。这部分属于性格特点和职业规划,个人不好评价(我不是研究心理学的大夫)。挑战或许对作者而言有很大的诱惑力,不安分的性格,形成了人生与事业的一个个拐点。近几年,大陆与香港之间的矛盾似乎很严重。其中不乏大陆客抢奶粉,生娃,公共场合随地便溺的事件,甚至有所谓的“港独”分子捣乱。这些事件,大陆客确实存在一定的素养问题,但港人也有行为过激的粗鄙。一个巴掌拍不响,大陆客的素质,归咎于自私、功利、从众,人挤人的情况下,大陆客的本能反应是慌不择路的自保,而港人则是有层次的疏散自保。很明显的一点,就能看出,大陆客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和思维逻辑,有很大差异。所以对香港事件,除了那些所谓的“港独”分子,港人需要看到大陆客身上的缺点,不嘲笑不讽刺不愚弄,作为大陆客一定要适应香港的政治环境和生活习惯,尽可能做到素养修为。如果让我指出书中描写的重点在哪?我真的找不出来,完全是很松散的写作。读者如果是一个喜欢八卦的人,倒是可以翻来看看,香港故事这片海,还是很有深度的。

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本书是香港史,也是个人史。作者以普通香港人的视角向读者介绍香港了1977年以来的重要事件,并穿插讲述香港人情风俗和制度习惯,文笔轻松语言流畅,是内地人了解香港不错的选择。更为可贵的,作者用颇多笔墨涉及近年愈演愈烈的陆港矛盾,希望以个人之力化解两边的误会,虽然效果尚不得而知,但这种心情诚实可赞。香港之于内地,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选“人生若只如初见”。想当年,香港是内地人向往的圣地,高贵而神奇,能去一次香港甚至相当于“半个出国”。可是如今,不仅陆港两地矛盾愈深,就连香港本地社会也有分裂的趋势,实在让人扼腕不已。个中原因,很多专家学者自己的看法,可是却总没有一个完美解释,更不要说解决办案了。然而,两地矛盾虽然两害,可是损失更大的无疑是香港,具体地说,受损失最多的肯定是普通港人,毕竟以作者为代表的有能力或有财力的香港人早把事业的舞台转移到整个大中华区甚至全世界了。编年体是本书特色,但这一体裁也有自身的劣势,容易造成内容过散而不吸引人的印象。然而作者非常用心,尽力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在每一年的章节中,作者并不局限于本年的事件,也顺便提及事件背景和个人观点。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创意地加入了“超链接”,例如某某事可在某某年详细讨论,让各章节产生联系,成为有机的整体。本书的装帧也独具特色,类似古书的线装,封面设计也古朴别致,显示出作者与编者的用心。部分章节配有手绘插图,本来应是图文并茂增色之用,可现实效果却因色彩过淡大打折扣,实在是一大遗憾。总而言之,本书应称得上是一本诚意之作,只是是否能再现《我们台湾这些年》的话题热点,就要看运气了。

不应片面看香港

小时候看过很多港剧,对香港的印象是迪士尼、国际化,但也无太多感觉,知道看了王家卫的《重庆森林》,深深地为这个五光十色的胶片式的城市着迷。长大后特别爱看麦兜系列,里面承载了很多温婉派的老香港普通人的故事。后来去了香港几次,一发不可收拾沉浸在这种市井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惊叹中。出兰桂坊的那条马路,一侧是外国街头艺人愉悦地拉小提琴,一侧是席地而卧藏在被子里的流浪汉。一条马路的距离尚且有如此戏剧的两面性,那么,片面的看香港当然是不可行的。百年老店兢兢业业工作传承手艺的阿爹阿婆,庙街摆摊的老香港,维多利亚海港边约会的年轻人,太多太多,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的这些风景值得去探索。很遗憾,至今还没有和一位地道的香港人聊过深入话题。这些年无一例外遇见的港人都带着优越感自称“我是香港人”。免得吵架,笑着避开。近年来香港的一些新闻让人痛心,港人与大陆的问题还是在于不了解,偏激的回应与对抗绝对是恶循环。我们能做的,是思想上不应再抵触沟通,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们深入的了解香港。

来了解香港到底怎么了

香港怎么了?香港的前景在哪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6日在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香港会保持长期繁荣稳定,“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不会改变,特区政府有能力,香港民众有智慧处理各种困难。香港发展要靠自己努力,香港作为发达经济体去年经济增长2.4%,“这很高了”。李克强说,香港要发挥自身优势,同时抓住内地发展机遇,凡是特区政府推出的有利于香港的政策,中央都会支持,“我对香港前景很看好!”很巧,看到这本《我们香港这些年》,读完很有感触。这本书里,徐天成这个土地生土长的香港青年,现在在祖国的首都工作,他的笔高很平实,记录也很平实,正是在这种平实的视角与笔触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香港几十年来的百姓生活真容。这本书里,有几代人熟悉的内容,比如港剧,比如星爷,比如关于“限奶令”,等等,这些文字,就像一种解释一般,释疑了一种困惑,使得内心里多了一种理解。香港与内地,都是我们的家。

我的香港印象

我对香港的印象,是黄昏中一片模糊的金黄色。我想了想,这可能来源于老港片中泛黄的胶片效果。我的母亲是一位知识女性,她出生于农村,在13岁的时候去了新疆半工半读,才算第一次走出大山。然而,她在课余或工作之余饱读诗书,甚至包括一些国外文学经典名著。因此,她性格比较孤傲,对我的管教也颇为严厉。我6岁生日时,她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一套《中国通史》;她还曾在我7岁左右的年纪,就让我读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此外,不许看香港电影,也是诸多规矩中的一条。在孩童时,香港电影最炙手可热的明星就是周星驰了,在学校里,同学们经常讨论星爷在某部电影里的情节,甚至还分角色扮演。而我在此时只能沉默。后来,我放学回家后,趁父母还没下班,就偷偷打开电视机看香港电影。那时天色正值黄昏,阳光褪去了一切耀眼的白光,只留下微弱无力的金黄,透过窗棂,照进客厅,与电视荧幕中港片发黄的色调融为一体。我一边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恶补了同学们的谈资,一边留神母亲下班回家的自行车声音,在港片夸张的演绎和热闹的场景音中,心跳的声音仍然清晰可闻。那时我觉得,香港电影的确有很多好笑的情节,但也有很多低级趣味、无聊生硬的桥段。后来我想,我在那个年纪就对幽默有高下判断,还是缘于读了一些书。看过《围城》,看过一些世界文豪、政客的幽默故事,对我后来的幽默感帮助很大,这一点要感谢母亲。再后来高中时,我去了另外一个城市上学,半个月才回一次家。学校的食堂很差,身为吃货的我,每次回家都对改善伙食抱着强烈的期待,因此在回家的客车上,我是看不进去车上放的电影的,毕竟太激动了。周末短暂,星期天下午就要返回,坐在回学校的客车上,生无可恋,只能看车上放的香港电影来纾解情绪。那时也是黄昏,车厢里一片金黄,显得泛黄的港片更加压抑和沉重,似乎那些无厘头的搞笑,也带着无尽的失落。我想,如果在那时看《大话西游》,一定会更加触动吧……读研期间,我去看望一个在深圳工作的朋友,他带我去了香港。炎炎夏日,我感觉快被阳光炙烤成香港街头到处可见的炸鱼皮。天色渐暗,便凉快了许多,那些在狭窄的街道中几乎快连为一体的复古招牌,在夕光中又散发出了昏黄的色调,那一瞬,令我这些年对香港的想象涌上心头。这座陌生却又熟悉的城市,仿佛对我绽开了亲切的笑颜。我想,我这些年有关香港的记忆,正是这座迷人的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魅力。或是电影,或是粤语歌,总有一些事物穿插在你和香港的这些年中,像电影一般,成为你回忆人生的小线索。

忆往事

《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七零后香港作家徐天成所著,他带来的不仅是自己多年的成长经历,而且是从1977年到2015年近四十年的香港历史的转变。本书主要讲述了香港从英国政权到香港回归以后的历史变化,尤其是流行文化的转变。通过作者的亲身感受,以及大陆熟悉的电影、歌曲等方式,让人们更加认识香港。书中内容涉及了香港的政治、教育以及娱乐等方面,全面展示了香港这些年的发展。对于政治,1997年之前香港属于英国的租赁地,97年回归中国。1979年中断了30年的港穗直通车重新开通,标志着内地打开国门,改革开放的决心,也揭示着内地与香港交流的新篇章。对于教育,未回归时,香港学制与英国一样,小学六年,中学七年,大学三年,三次重要全市考试,最后一个是“A-Level”,才能进入大学。而回归之后,香港采用与中国大陆一致的教育体系,6-3-3-4制,这样的改革,是青年人出国更加方面,另外其实也更加拉近了中国大陆与香港知识文化上的交流。对于娱乐界,作者介绍了它逐步的演化,从电影内容到艺人。电影、电视的内容都是一个阶段的反映,香港也正如此。香港电影从无限制的三级片到现在严格规则的电影,也展示着它越来越“文明”。大约1998年,香港电影最盛行的应属古惑仔系列,当时的中国大陆还是录影带的时代,当时我还读小学,我同桌一个女孩疯迷古惑仔,每天都痴痴等着放学去租赁带子,男同学们也一天天“学习”小混混式的地打架、讲江湖情义。香港的娱乐流行对大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如离世的梅艳芳、张国荣,著名的歌星、影星如刘德华、周润发、梁朝伟、张曼玉等等。书中不仅讲述了香港的发展转变,同时也在为自己写一部回忆录。作者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经历过外国留学,又曾三次游走北京,现在已经在北京5年了。他同时也看到了北京近40年的变化,从平房变成了高楼大厦,人口越来越多,房地产行业兴盛,高速地发展。香港的回归,中国一国两制的治理,拉近了中国与香港的距离。近年来,到香港旅游、购物的大陆人越来越多,也有更多的香港人来大陆发展。作者成为北漂,不禁很多人会问国外、香港的环境都很好,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北京呢,作者在最后一章给了肯定地回答,北京的文化底蕴是香港没有的,它的传统文化都独特的。《我们香港这些年》连接了香港和中国大陆的文化,对比了大陆、英国和香港历史的转变,同时也回忆了作者的经历。

【书评人俱乐部】我乐于了解的香港,在这本书里看到了全貌

2011年夏天,为了在红磡体育馆看一场演唱会,我第一次来到了香港。这是一次愉快的旅行,尽管有些小插曲,香港还是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身在大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香港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直到今天,凤凰卫视仍然是我最喜爱的电视频道,虽然香港人是不怎么看的,但却为我打开了了解香港的一扇小窗。我追看凤凰卫视的初衷就是因为它“洋气”,少了大陆电视台的主旋律色彩,多了一丝开放、活泼,能接触到第一手的流行文化资讯,更易被年轻人接受。九十年代的“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颁奖典礼”就是我每年春节期间的必看节目;那时还追看了一些周一到周五晚播放的日剧,新鲜事物接受得多了,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也有一种优越感。随后又接触到了TVB出品的一些电视剧,听原声学粤语的同时,也了解到了更多关于香港的城市风貌与社会人情。现在想想,我的香港之行的促成,也是源于对香港本土文化的好奇和热爱积聚到了一定程度,非要去亲身感受一下不可。由此可见,香港流行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觑。如果说我们每个非港人都会对香港有一番自己的认识,那么这本《我们香港这些年》会帮你把未知弥补,让你看到一个近几十年来香港的全貌。这本被作者徐天成称为“半自传”的作品,其实更像是一部融合了香港历史的编年体回忆录,记录了香港这个移民城市从1977年至2015年间发生的重要事件,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作者和家人的生活就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着,内容还穿插着他的私人小历史。成书的目的是为了加深陆港两岸之间的认识与了解,希望借此消弭近几年愈演愈烈的误解和矛盾。为什么徐天成认为自己有足够的阅历来去完成这样一个颇有使命感的主题呢?这要得益于他的生活经历:1977年出生于香港,在香港本土完成了大学和之前的教育,1999年底去美国硅谷工作了一年。之后又回港工作,于2002年去英国读法律,2003年,回到母校香港大学攻读法律证书课程,实习两年后,于2006年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证书,2006年国庆到北京工作生活至今。作者的这段“奋斗史”,足以令他有广阔的世界观和文化价值观来重新审视他的故乡。因此,本书呈现出的香港种种都会是客观与真实的。既然谈及陆港两岸矛盾,内容必然会涉及到比较敏感的话题。作者的行文虽然已经很克制,但还是能够看出他在措辞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这方面一定耗费了不少精力:一面是想极力解释矛盾的产生都是事出有因,不能单凭一件事就下定论;一面是对于同胞之间“相煎何太急”的无奈。他坚信多年来两岸由文化和制度背景造成的差异和误解,会逐渐的“认识→了解→理解→包容→妥协→互信→化解”,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个纽带。去了香港,我才发现这座城市比我印象中的更加自由和包容。看过菲佣们在中环的聚会、邪教组织在街上拉的条幅、半山一柱擎天的豪宅、湛蓝的维多利亚港海水;吃过茶楼和大牌档、欣赏过红馆的演唱会、体验过港铁乘客的井然有序、遭遇过卓悦店员的冷嘲热讽……之后,我还乐于更多的去解读它的历史变迁、教育制度、黑帮文化、选举制度、巨大的贫富差距等等,身为读者,这本书会让你看到一个之前也许未曾了解过的、更加立体的香港。有限的书评主要作为自己的读书笔记,原创,请不要未经许可就转载,谢谢尊重。

文艺的装帧后面平实的生活

我必须说,我喜欢这本书装帧。我的阅读习惯是拿到一本书后先翻一篇,尤其是图要先过一遍眼,这本书虽然内文的图片颜色有点淡了,但它传递出的一种文艺平民的审美与思考。文字我已读了一半,不说别的,从目录看,就感觉它里面有很多我们熟悉的内容,令人不禁去读,而读后又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作者是地道的港民,但他身在北京多年,对内地的感情也是不容质疑的,在当今的陆港之间不断出现的一些矛盾与问题,他从一个中国平民的角度,给大家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香港。先写一点,接着去读了。

【书评人俱乐部】包容的基础是理解,换个角度看香港

曾几何时,港澳台对内地大多数人来讲都是非常好奇的地方,但随着港澳回归和台湾游的开放,这些地方对我们来说不再陌生。越来越多的人手持港澳通行证往来与港澳及内地之间,阿里山的姑娘也不在只是出现在歌曲里,港澳台自由行的开放不仅让我们有机会了解这些地方,而且很多人以此受益,成为旅游达人或是靠代购让自己赚点零花钱,但随着2013年3月香港政府针对内地游客宣布“限奶令”开始,内地游客和香港人民的关系就变的很微妙,时至今日,好多内地人还在说有什么了不起,大不了不去香港,香港有什么了不起?我今年29岁,至今还没有去过香港,手持一本不能自由行的港澳通行证,时刻准备换成可以自由行的通行证去香港和澳门看一看。虽然现在有些香港人和有些内地游客之间仍有嫌隙,但我仍旧想到回归祖国怀抱18年的香港去看一看,尝尝美食、看看夜景。我想现在对于大多人来讲,对于去香港,游记可能是最必需的,因为大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获取,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来先客观的了解香港这个国际化的城市。一个来北京九年的香港青年,一个以“港怂”自居的年轻人为我们又打开了一扇了解香港的窗子。《我们香港这些年》是以“港怂”这个有点贬义的称呼自居的香港青年徐天成所著,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成形,是因为作者受到了廖信忠先生所著的《我们台湾这些年》的启发,以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青年的成长经历向我们介绍了香港这些年都经历了什么,香港的文化是什么样的?无论我们怎么看待现在的香港,我们都无法否认我们对香港歌曲和香港电影的喜爱,也无法否认那些经典歌曲和影视作品对我们的影响,那部被我们视为经典的《大话西游》在香港好像没有那么受欢迎,据说连周星驰先生对《大话西游》在内地风靡也有些讶异,这可能也是一种文化差异;书中数次提到《狮子山下》这首歌,就说对港人来说意义重大,我从未听过这首歌,在看到这本书之后才在手机上听了这首歌,实话实说,我听了感触不大,很多东西就是这样,差异的存在是成长经历的不同,感触自然不同。香港在回归之初,特区政府为捍卫港元汇率,不惜饮鸩止渴,把银行行业同业拆息利率从个位数提高至300%,以增加炒家的港元借贷成本。代价是令股市大跌,由索罗斯领头的炒家因做空而获利。好多专业词语我不太理解,但是我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香港回归,是一件举国同庆的好事没有错,但是对我们国家政府、香港政府和香港人民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香港人民所经历的一切我们无法感同身受。《我们香港这些年》里说了一句话,可能很多国人听了可能又要不高兴了,但是我觉得还是值得说出来让大家一听的:外国是“好山好水好寂寞”,而中国是“好脏好乱好快活”。内地游客素质差的名声不仅是体现在去香港旅游上,不是说到香港消费了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破坏港人生活的环境,我想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接受的。《我们香港这些年》中说香港人在英国人身上学到的就是守规矩,而内地人恰恰缺少守规矩的意识,对于现在一些港人和内地民众的对立,不能单单用一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劝解,最好的方法是包容,包容的基础是理解。感谢这位年轻人在《我们香港这些年》中谨小慎微、尽心尽力的解释,让我们能更了解彼此,而愿我们当代的年轻人都有一颗能时自省且能包容他人的心。

写写我的读后感

其实我是在一次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里,看到引用了本书里的一段, 内容大概是“香港人基本上都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使用英文名,以至于普通朋友是不知道对方的中文名是什么的”,这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我才有了想通读本书的欲望,在搜索了一下书的价格之后,犹豫再三终于还是买了(因为一般类似的畅销书基本都是30块钱以下的。好吧,我小器。。。)趁着刚刚读完的余温,赶紧来写下我的感受。其实给我最深刻的是本书作者的经历。在毕业后选择入银行工作,刚入职不久就辞职去了美国硅谷,一年后又放弃了看似稳定的工作回流香港然后去英国读法律,毕业后回香港不久就去了北京,还参加中国的司法考试。其实作者的思想是很前卫的,也反映了香港人的前卫思想。如我这种保守的人,如果毕业后入了银行,有60%可能不会去USA;如果去了USA并且工作稳定下来了而且还适应了当地的生活,90%可能是不会离开的,因为我的本性是不喜欢甚至害怕变化;而从英国法学毕业回流香港之后,70%可能不会去北京工作,因为我知道律师在香港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收入,让我贸然放弃如此优厚的条件回大陆,况且香港是我从小到大生活的城市,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不会轻易求变。但是作者却做到了。我不能评论他这样的选择比他不做这样的选择更好,或者不好。我只是想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会做保守的选择,而他不会,从而侧面反映出香港年轻辈的特点。我,作为爸妈的女儿,上面有哥哥一枚。我在做出选择前会考虑两方面的后果(结果):这样的选择对我以后的影响,这样的选择对我父母以后的影响。在选择时,我会考虑到自己的能力,自己的经济条件,自己的年纪。也会以同样比例去考虑我父母的愿望。首先,能力方面我是不自信的,但我会愿意尽力去尝试,所以结果会是50:50;其次,在经济方面我比较保守,在毕业之前是没有可支配的资金的,在毕业之后可支配的资金就是工资所得,在我的思想里面丢了工作是一件大事,我会有压力,父母也会有压力;最后,在年纪方面,我父母是农民思想,他们是希望我早早嫁人早早生小孩,虽然我到现在(已结婚生子)都不赞同他们的想法(思想不赞同但身体很诚实),所以综上,我是不会做有风险的选择的。作者在书中有写到,香港的年轻人不会被父母催婚。我觉得这是香港人可以在任何年纪都做出令自己有大变化的选择的关键。因为他们没有了婚姻/小孩的羁绊,从个人角度来说,他们的人生更自由。另外,香港实行的“居者有其屋”计划,以及完善的交通系统,令众多住在居屋的市民也可以享受到公共设施以及便利的生活,所以在“买房”方面,香港人稍微可以喘口气。加上香港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使得他们的人生更加地丰富更加地多变。还有就是香港的学校以前是以英文教学的,但回归以后部分学校改为中文教学;而且以前的官方文件都是以英文发行。我接触的孟加拉人比较多(孟加拉以前也是英殖地),他们曾经跟我反映过在广州上海问路是很难的,因为懂英文的人不多,但在香港就容易多了。这是因为香港人的英文普及程度要比大陆大,在如今全球化进程中,我觉得这是香港的一个优势,以英文教学这一点没有必要改,中央想要香港人提升普通话,那就在课程里加开必修课即可。还有书中提到的很多关于香港的细节,都是很有趣的,可以上网再搜更详细的资料来研读一下。


 我们香港这些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