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书评

出版日期:2015-8-1
ISBN:9787532157547
作者:张文江
页数:171页

读书笔记

【按:基本属于摘录,未标明页码,带引号者为原文或引用的经文。括号内的为自己读到此的一点感想或说明。】——————————————————————————————“判教”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学者根据传承的经论,按照各自体悟的境界,把佛教内容分为若干时或若干类,在其中安立自宗的位置,并提供修行的进路,这就是所谓的判教。(下定义其实是非常难,所谓元语言)在这个时候,天地间有个人站立起来,从生存的重压下透过气,抬眼看看天地和自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人之为人,这才真正地显现出来。(伏羲)“《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一个方法用到底了,一种体制的能量耗尽了,就应该开出新局面。(这倒是实际应证过的,所谓死路,是没看到转向之所在)“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这就是司马迁所谓的“天人之际”,也就是政治社会成立的关键,后来历史上叫作“绝地天通”。在此之前,人和天地不分,人和神以及动物也不分,所以神话和历史也不分。“命”就是命令,也可以称为立法。……汉字“君”从尹从口,尹为治事,口发号令,我说话你们记录,这就是权力的宣示。“精爽不携贰”,精神特别集中,思想不开小差,这是职业的要求。(巫师,与《玻璃球游戏》的附篇相应,职业诉求很高、自我要求严苛的人才能够与自然感应。一再提及的读书的功用之一,即重新学会凝神,当然写字也是。)道家从时间上看问题,没有什么人特别了不起。黄生和辕固生的争论,其实就是《易经》鼎(䷱)和革(䷰)两象的变化。鼎和革互为综卦,颠倒起来是同一个象,就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今天用“革命”这个词就是由革卦而来,鼎卦就是现在所谓的“稳定压倒一切”。其实社会上永远有两种力量,而青年天然是主张革的,希望改变种种不合理的陈规陋习,推动社会的进步。一个健全的体制要吸收青年的力量,并引导到积极的方向去,如果堵塞了正常的释放渠道,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由此引出的成语“百虑一致,殊途同归”……前者强调的是差异,认为不同的路本来就是一,应该允许别人走不同的路。后者强调的是统一,认为不同的路最后归于一,包含历史进步的观念。儒家经典的文字太多,要紧的地方太少,学习很辛苦,收效却不大。(只可在该语境中读解,当然,是对在此起点上的人而言,就犹如说《易经》的读者起点就得是君子。)道家有一个词“立俗”,可以比较儒家的“立于礼”、法家的“立于法”……俗本身由自然而来,礼提炼成无形的规范,法再把它变成强制性规则。所以儒家是软的方法,法家是硬的方法。《老子》三十八章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没有礼和俗的基础,单依靠法的强制作用,执行成本高得无法想像。“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道家使人的精神凝聚起来,不分心,用佛家来说就是“制心一处,无事不办”(《遗教经》)。……如果讲的是违心的话,时间长久了,连自己也不知道心里想什么。从小到大,人接触的社会越来越复杂,内在的气也越来越耗散。其实读书明理,并不仅仅是增加知识,而是在专注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志一点点收拢起来。《庄子人间世》讲“若一志”,把分散的志一点点收拢来。后来《大宗师》讲“其心志”,你的想法和你的人合一,就是精神专一的境界。我们读《论语》可知,对孔子来说,学生是活的人,老师也是活的人,学生显出什么,老师显出什么。此时此刻的我,对应此时此刻的你,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反应,这才是“动合无形”。“赡足万物”,相对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尽心上》)。可以比较马克思喜欢的拉丁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人性中的弱点和缺点。……人性中的内容非常丰富,万事万物都可以体现出来,有哪些东西没体现是你的修持还不够。“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内外合一,通德类情。“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因阴阳之大顺”,顺着阴阳的大势而为。“因”是道家最高的方法,他就是顺着你,用不着另外的东西。道家贵“因”,根据时势而动。(“因”字是字眼,其用无穷,是方法,又是动作,也是起因、因果的因,即下文说的,高人自种好因而始,则不必顾虑果,更不必害怕果报。因阴阳之大顺,应物变化,无所不宜,落到细微处,应时季的变化,增减衣物,吃应季蔬果,换洗被褥衣物,都是“俗”的一部分,修好了这一部分,身体已然不会差了。于工作财富积累,洞观时势而顺应之,早得第一桶金,后续的财富相对容易增加,到了一定阶段,只会往上走,不会往下去。于统治者治事,更是如此。于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天人关系,同样类通。所以说,道家要大大得,要小小得,大就是小,小就是大,随时随地,绝无过时之说。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不朽。因时而动,是自由?还是不自由?都是,但还是自由。这一课,对我来说补得晚还是不晚?乍一看,真是太晚了,但不晚也补不上,或者是补上了也并没有用,也即下文讲范蠡时所说的"共业“,所以悔不当初,是没有意义的,皆为必然。)(儒家)”主倡则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大道的要点,在于除去刚强或贪欲,减少人心上的泡沫。“绌聪明”,贬低后天的思维,恢复先天的纯真。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意识和潜意识有所交流,使其不完全隔阂。……完全的理性,过于使用聪明,对人的身体有伤害,而所谓阴阳相交,天地交泰,人的身心就会比较健康。“释此而任术”,把健羡、聪明解脱掉,走清净无为的道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神和形,心理和生理,不要使用过度。……形神骚动,今云折腾(哈哈哈)。参见《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什么是德?德者,得也,就是人天生的禀赋或者特性。从天地中出来一个人,所谓修德,就是人的自我完善。这个德百姓自用而不知,你跟自己打了几十年的交道,真的了解自己吗?……为什么称为“道德”,而不单单称为道?因为认识道只有一条路,就是从认识德开始,从认识自己开始。对德体会到什么程度,道也显示到什么程度。……认识道,从认识你自己开始,一点点往外走,包括认识自己的缺陷。所谓直心为德,就是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为我“也有些道理,因为不可能脱离个人来讲人,自己都照管不好还能谈其他?道家指斥“无私焉,乃私也”(《庄子天道》)对古典学术来说,升堂当大义,入室当微言。如果称赞某人为入室弟子,那么他得到了老师的真传,不仅学到可以普及的大道理,还点破了其中的精微。《墨子节葬篇》:“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棺三寸即薄棺,此一句美感真是惊人,衣衾三领足以覆恶。想起穆斯林的裹块白布下葬,真主的造物而已,丝毫没有了不起,只求速朽,仪式亦是围绕古兰而来,非围绕亡人而进行,不拜偶像不为亲人磕头,类通)“举音不尽其哀”人到底是平等的还是有尊卑的?在我看来这是扑克牌的正反两面,正面都是不平等的,反而都是平等的。两面其实就是一张牌,所以处处差别,处处无差别。(短短三句话,竟解决了多年来的核心困惑之一,也是可叹。)“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无为”是经,“无不为”是补充的注……“无为”可以单独使用,“无不为”不可以单独使用。有修养的人听到“无为“就已经懂了,也许担心人们以为”无为“就是不作为,所以有时候补充一句,”无为而无不为“。“其实易行”,如果懂得它的实质,非常容易施行,因为切合于身心,然而要做到这个不难却是最难的。……《老子》七十章有云:“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理解道的唯一通路,就是从德走向道,去掉德就没有道,最后是道德合一。“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以虚无为本”,虚无就是消除主观,还原到无可还原,无可还原中还要再还原,如此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才可以说洞见其本。“以因循为用”,道家最重要就是因,然后跟随着走,没有一定要怎样的先入之见。社会和人不可能是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做事情的正确方法是,就是这样现成的不太好的环境你怎么办,就是这样会犯错误的人在做事情你怎么办,在这里也能处理好,就是道家神奇的地方。(此处是比较明显的对当世的批评语)“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最深的问题不是应该怎样,而是已经这样了怎么办。承认乃至接受现实,承认乃至接受自己,是最深最深的事情。根据现实状态而予以化导,真正的改变必然发生在此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有子,考无咎”(易)孩子有出息有能力,可以弥补父亲的过失。我们现在从小学读到研究生,时间远远超过十年,然而只是知道某个专科大体应该读些什么书。至于了解整个社会应该读些什么书,至今还没有自然而然地形成系统。孟子的精英在于贤,孟母三迁,要有好邻居,读的是贵族学校。孔子的精英在于圣……他在生活中高级和低级的事情都做过,在底层的环境中一点点磨砺自己,最后集古代文化之大成。做坏事可以打出漂亮的旗号,而做好事却非常危险,往往要修隐微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臣当然要像臣,不过君也必须像君啊,否则就有可能贬你。凭什么“贬天子”,就是天子之上还有更高的先王之法,也就是道统对治统的限制。孔子完全看实际的事情,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判断显示其原则,所积累的案例就是不成文法。(此句可解“你又没做过全面的样本调查你怎么得出这个结论”这样看似无可破解的质问,因人的精力有限,绝无任何人可以获取完全全面的信息和知识准备,只可从具体着手,脑子清楚判断准确,由身边的事,即可成不成文法)《易经》至少关乎中华民族的自我期许,激励着这个民族永远自强不息,掌握并主导自己的命运。the book of change道家思想认为人性不可能全善,不等于说人性恶。这个本就是天地人之间的联系,主是《周易》“元亨利贞”的元,也就是《春秋》“元年春王正月”的元。“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人总是不见黄河心不死,不到果显出来,怎么肯收手呢。好的人纠正的就是因,永远种一个好的因下去。以后收获不收获,都不是自己所要考虑的。(此句又是全文于己最有启发性的段落,甚至是,直接的指导性,永远种一个好的因下去,这其实是不太需要依靠判断力的事,是发心善和正的问题。)“夫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太史公曰:唯唯,否否。不然”我理解有些像太极拳法,好比“来脉”和“转关”,有一股力量过来,先顺着它走,然后再把这股力量推回去。在我看来,《道德经》和《论语》都可以看成研究六经的文献,后来自身也变成了经。六经开始于“至纯厚”……“至纯厚”首先着眼于自身,你的人真好到一定程度,会有各种机会知道的。佛教所谓的“福慧双修”,其实最大的福就是获得慧。人所能做的就是“至纯厚”,这可以修持,永远不够。(道家)这条线后来多少保存在《黄帝内经》和道教中,沿袭了其中重视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内容。(《诗》《书》)有些内容看上去是直白的赋,真的追究下去,它会成为隐约的比兴,不经过长时间的沉潜涵泳,光谱很难完整地看见。(好比喻。就如同看广阔的大海、看青海湖、看羊卓雍错,永远是不同角度、不同时间、不同气象条件、不同人的眼里呈现出来的面貌全不一样,颜色变幻,是真的,又不是真的,这就是它的真。——咦,今天第二次用这个句式,与金刚经里反复念叨的非法非非法等一模一样。)《诗》《书》是语言,礼乐是行动。(《离骚》)“离”有两个相反相成意思,一个是遭遇,一个是摆脱;骚就是忧思,怎样摆脱也摆脱不了。《史记越世家》中的范蠡“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句贱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道家忌盛忌满这个过程类似经济上的去杠杆,政治上的释兵权,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并不以和平的方式体现。“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擦……也太美了吧?)一个人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些什么,决定他的命运。(哈哈,我等无名之辈,此时倒真是最好的时光,太励志了~)众生共业,智慧高超的人即使有所预见,也无法勉强。…………是不是范蠡当初坚持己见就好了?坚持不了。如果坚持,还可能产生更不好的后果,这就是所谓的共业。只能在事后解说,事前不可能有人听。(共业的问题,也是此书最大的收获之一,缓释了“已经这样了,能怎么办呢”的焦虑感,因为不如此到不了今天,是无甚可悔的,即使智者能有预见性,有时亦只能顺从。从这里再往宗教上走一走,则知人的被创造属性是确然的,人永远不站在全知全能的位置,永远有更高的东西在主宰。)既然是旧交,给一句话就够了,不把钱带过去行不行?不行。一定要把钱带过去,这是出自内心的尊重,也是这件事情本身的份量。(这就是做事的分寸所在,通人……)


 《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外一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