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史》书评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5
ISBN:9787802300224
作者:(美)乔尔·科特金
页数:321页

繁荣、安全、神圣

断断续续的,终于把这本书翻完。呵呵。。记住了这三个形容城市的三个词,基本上确实是涵盖了一个成功的城市必须具备的内涵和外延。呵呵。。很好。

作者知识很丰富,但一本书承载不了那么多

只是一个属于简介式的书,东方西方各讲一些,古代现代顺序着说点城市的发展顺序,只能说是用来激起大家的兴趣,不算很有学术价值或者引发思考的东西,用来消磨一下时间还好吧。作者毫无疑问知识很丰富的,也看过很多书,但是要在一本书内融入这么大的一个话题实在是难。

穿越千年的城市之旅

坦率地说,将城市史完全当做文明史的史学观念我并不能苟同,社会史、文化史以及历史人类学等学科的兴起正是为了改变传统的史学观念,以便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下发现更多的人类生活细节。但是,城市史也不可能脱离文明史的叙述,如何才能找到一个恰切的历史视角与叙述逻辑呢?带着这样的问题读乔尔•克特金(Joel Kotkin)的《城市的历史》,将会在这样的一场知识盛宴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克特金从城市的起源、兴盛一直讲到城市的未来,努力做到从全球的视野出发去勾画城市发展的轨迹。他的论述提纲挈领,言简意赅,正文部分译成中文才一百八十页,然而却没有简单武断之嫌。他抛开诸多历史因素的干扰,专注于城市本身,在序论中提出城市的三大特性:神圣、安全、繁荣之地。这既是他叙述城市史的内在纲要,也是他评价一座城市是否伟大的关键指标。  神圣,指的是宗教的圣地以及民众的精神认同,在本书中侧重前者较多一些;安全,便是城市对市民生命、财产和自由的保障;繁荣之地,是指城市要发挥自身的多种优势,激励商业贸易的兴盛发达,促进文化艺术的极大提升,从而使市民富庶与文明。在这三点中,作者一再强调第一点乃是重中之重,即信仰与认同是城市生命得以延续的灵魂。这一点正如韦伯(Max Weber)提出的新教伦理促发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克特金也将宗教看成是促发城市文明诞生的本原动力。书的前三部分主要叙述了前现代时期各主要文明的城市概况,从美索不达米亚、伊斯兰阿拉伯到中国、甚至美洲等,都以祭祀为中心产生了城市聚落。  作者致力于阐发城市在起源上的普遍性,正如作者赞同的美国史学家费恩巴哈(T.R.Ferenbach)说:“早期全球各地的城市建造者有种‘精神上的一致性’”。不过这种“一致性”或许在史前期比较明显,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普遍性”已经不能令我完全信服了。在面对古希腊与中国时,可以很明显感到两种文明模式的不同,古希腊是城邦国家,而中国早已是统一的中央帝国,城市在这两种国家形态中有着不可同日而语的地位及功能。比如,书中引用苏格拉底的名言:“乡野和树木无法教导我任何知识,唯有城市中的居民才可以。”但孔子恰恰说:“礼失求诸野。”这是来自两种文明的观念,很难整合成一致。因此,从一种更为客观与开放的观念来评价的话,作者还是不免囿于西方自身的历史经验,在面对非西方文明时就会显得有点儿捉襟见肘。  这不是一种苛责,这与起源于西方而后席卷全球的现代性有关。现代性中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区域性与普遍性的确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西方文明中的普遍性部分被推向了极致,一个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无可逃避的世界体系已经形成,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图景下,一部真正有机的世界城市史才有了叙述的可能。从书的第四部分,也就是东方城市的衰败与西方城市的重新称霸开始,世界城市史才在真正意义上拉开了帷幕,仔细品味,就连克特金的笔下都有了激情。现代城市的出现是与资本主义的发展紧密交织在一起的,大工业生产像是黑洞一般将越来越多的人吸附、聚集到了一起,一种行业启动了另一种行业,一个机遇呼唤着另一个机遇,城市化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城市终于站在了历史的桥头堡上,成为现代性文明的集中体现。  克特金将英美的城市革命视为当今城市发展的根基,然后反思了日本、俄国、德国等后发工业国在城市实验方面的成败得失,这些国家都面临着相似的困境,那就是城市文化准备不足,包括由城邦制而诞生并光大的民主传统。作者对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看得要比建筑设施重要得多。为了追求更好,城市化进程开始朝着“伟大的都市”方向迈进。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凌驾了纯粹的商业利益,城市规划开始以人性化的居住环境为主要圭臬。书中以洛杉矶为例子,洛杉矶为了成为“全球一切美好、健康、激动人心之物的象征”,“将留住花朵、果园、草皮、让人神清气爽的海洋气息、灿烂的阳光以及自由自在的空间。”于是,洛杉矶的城市面貌逐渐变为“分散、多中心、多郊区”的巨型都市,而这,已经成为当下全球各大城市的共同模式。新的情况产生了,那就是城市中心的“空心化”现象与郊区的兴起,其实这也是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在书的最后两章,作者才重新把眼光投向了非西方世界。第三世界鱼龙混杂的现状被描述为“后殖民困境”,这些地方的很多城市已经失去了历史的根基与影响力,而“大城市通常都在经济发达、政权强大的基础上兴起。”在越过非洲的混乱与伊斯兰国家的封闭后,作者寄希望于远东,主要是印度与中国这两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尽管对中国的论述太过简单,只提到了上海,但是作者也指出了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过快所带来的大量问题。  在城市之旅的最后,作者面对未来写下了他的忧思。他对臃肿的超大城市做出了批评,城市并非越大越好,卢森堡、新加坡、特拉维夫、迪拜等,往往比一些人口多达一千万甚或一千五百万的超级大都会,比如曼谷、雅加达及马尼拉,更能发挥经济影响力。在“911事件”的警示下,城市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最重要的是,西方城市中的神圣性正在失落,作者希望能够糅合新儒家文明,重建城市内部的和谐认同(值得我们反思)。说到底,作者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期许还是这三点:神圣、安全、繁荣之地。他一以贯之,令人醍醐灌顶。  一九六○年,全球都市人口只有七亿五千万,到了二○○二年增至三十亿,预估到二○三○年将会超过五十亿。人类今后的主要生活都将在城市中经历,城市将成为人类生死存亡的容器。正如桑内特的名著《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中所言:“这个崎岖而困难的都市地理学,构成了独特的道德承诺。它为那些自伊甸园流亡出来的人提供了栖身之所。”

好书

典藏精装版,城市不仅仅只是“生活的机器”,而它们还同时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神韵、安全感以及生机等其内在的品质。从城市生命传承的整体宏观角度看,《全球城市史》一书的惊人价值将在于它是总结人类自身追求的经典。

共同的城市与不朽的文明

一座城市的文明史史诗就是一个世纪的文化历程,带着这样的想法开始阅读这本书。通篇介绍了一些世界著名城市的兴盛与衰落,补足了一些关于城市的知识,此外所提供的一些城市文化研究的视角和分析思路也足以借鉴。同本书简单易读,不足之处就是像旅游图,带你到处游览,中心难把握,易迷路。

简单说说

从城市角度看全球史,可能是一种更直观,而更容易理解的角度,毕竟我有限的人生经历都是在城市里度过的。而其实最触动我的还是中国城市的评价。原来听到往往都是中国人自己千篇一律的说法,不外乎儒教传统。但是从世界城市比较的角度来看,对我就有意思多了。比如伟大的罗马,是欧洲19世纪前最伟大的城市,2000年的时间,居然没有一个欧洲城市可与之媲美,它的运动场、游泳池、市民中心,大理石的建筑,广泛的疆土,等等太多文化、经济、法律、政治上的2000年里不可超越的完美,只能有伟大来形容了。中国呢,从本书的角度看,更是有趣,一直以为中国是坚持宗族崇拜而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但是其实中国的地理状况,决定了中国物资的自足文化的独立,农村的广泛分布,城市的政府规划,很多方面,让人不得不怀疑,其实我们的文化未必是更先进,而似乎是太落后。或者说是与欧洲世界太不一样。中国没有市民文化,城市只是行政管理的要点不是普通人自然聚集的经济核心,中国没有强烈的宗教信仰,而是比较原始的祖先崇拜,使得国家的凝聚力很差,既没有拓展欲望也没有拓展的能力。欧洲城市市民的自治自理,拓展贸易的文化传统,在伊斯兰统治衰落后,快速的影响和改变了全球。在我们大张旗鼓的宣传全球一体化的时候,我们大概以为自己迎来的时代多么伟大,一切的历史都是早被甩掉的狗屎一堆。但是,有因才有果啊,欧洲、近东的穆斯林世界、印度、中国,都一直是沿着它几千年的老路在走着。似乎其中的进步也没多大,而传统也没失去。中国一直都是农业国家,国家内资源分配也一直在由政治力量引导着。经济的发展,不是经济自身的力量来带动的,只是政治对其的容忍和放纵,经济更不需妄想如同欧洲国家般,走上政权的神坛呼风唤雨,更不用幻想有市民、公民自治的管理主体的彻底变更。其实历史一点也不是死的,它是时刻活生生的干涉着现实里每个部分的强大存在。

了解世界城市的未来

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郑向“世界城市”进发。阅读本书,不仅让人了解了全球各地的城市的发展及不一样的历程,也让人了解城市的兴衰史如何发生的。书中说的一句话,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这句话对居住在刮大风才让人见到蓝天的北京的人们来说,颇有启发。

西方叙述语境下的城市发展史

读《全球城市史》的时候会不断地回忆起当年读世界史的场景。总的来说,该书的叙述编排并没有什么创新之处,还是和惯常的欧洲中心论的叙述一致,当然,到了后半部分,讲当代现代化的时候,就是以美国为中心的论述了。最看不惯的还是关于西方的殖民化有利于促进亚洲城市的内生那类观点,所有的功劳倏忽都归功于西方的伟大了。当然,说到这里,西方也苦恼自己现在的城市模式,于是反过来又羡慕东方在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尝试,不过作者并没有深入探讨这些困境。正因为如此,所以阅读时并没有特别地感到“城市”这个单位,说到底,还是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博弈和权衡,城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信仰的背景下,仅仅是一个展现的大舞台。不过,还是有几段话我觉得写的不错,很能引起我们对当今闹哄哄的城市化的思考。P219“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城市,都经历过同样的分裂:成为一个西化的现代大都市和更加贫困与传统的都市复合体。在这里,难以言表的贫困、肮脏和疾病与巨大的财富和特权共生。”读后感:想想现在狂拆不止的现状,想想北京高唱“北京欢迎您”又不断用户籍为手段卡住外地人进入的现状,想想黑监狱和维wen名义下发生的暴行,anyway,我很怀疑地方城市化进程中是否真的认真思考过“复合体”的参照物。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不是没有人讲,不过总是讲讲就算了,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因为传统的东西,更多时候是不可控的,大致起到赚足人气、提升档次的作用就ok了,在一个看重GDP总数的城市,乃至国家,传统或文化能直接当饭吃么?所以加速城市化的过程,目的只有一个;它所导致的社会问题,“服务型的政府”好像并不感兴趣去着手解决,因为这绝对有时间的机会成本……P243“儒家思想的‘集体主义’与西方以及传统的个人和家庭进步的观念结合起来,提供了一种道德秩序和集体意志的意……”读后感:过去我很不能理解熊十力他们所倡导的“新儒学”,至少在大陆这边似乎不是大伙关注的焦点。当然,当这套理论能很好的匹配新加坡这样的国家,并促成他们社会的秩序和运作时,我还是不得不佩服其高明。过去我们讨论时常说新加坡是一个政府控制很严的国家,不过大家生活的很好,很舒服,我还在奇怪为啥同样的模式不能copy到中国大陆来?现在想想,有个词“积重难返”大概可以形容吧。想想大陆老是拿孔子说事儿,那谁这不又开始讲儒家复兴了么,又是祭孔,又是重温四书五经,又是啥啥啥的,不好意思,很多时候我觉得这还是很肤浅的……P263“随着经济的发展,甚至高端服务业也转移到城市之外的其他地方,许多发达国家主要城市日后的发展只有靠城市的文化和娱乐中心的功能加以维持。”P268“长远来看,这种以文化为依托的发展模式可能不会自我维持下去。”读后感:这句话我反复读了多遍,我想它的重点是在探讨一种类似“逆城市化”的观点。呵呵,想起去年在财经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说杭州惊现“逆城市化”,大家都跑到杭州郊外去了!而评论员说,不对!这不是逆城市化,而是大家为了响应政策,捞到好处,跑到农村去弄个农村户口,等着政府征地赔偿……不过后来想想,北京向来是政治文化中心,上海呢,用我朋友的话说,“纸醉金迷”,是个经济中心,与古代那种因为崇拜而修建的城市不同,城市的功能正在发生剥离。但是,中国的情况恐怕还不同,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许多地方甚至“鞭长莫及”,要让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进行功能的剥离,我觉得不可能。而纯粹以文化进行发展的模式,我挺同意作者的观点的。P279“这个缺陷自然反映了当代的城市环境,它们一味强调时尚、城市风格和彰显个性,而忽视家庭和社区稳定。”读后感:最近很多地产主打“家庭温情牌”,所以综合体的建设越来将对家庭感情的需求与空间的营造结合起来。要想使每个人找到一种在城市的归属感并不容易,比如说像我这种因为读书来到一个城市的,好不容易找到一点热爱某城的感觉了,结果毕业之际发现这城市给你的机会少的可怜,还要排斥你——当然,我觉得从大计考虑,城市的发展有人受益有人失意也是正常的,不过这种“被赶走”的感觉果然十分的不舒服~呵呵,我还不如换被动为主动,找一个真正让我有“家”的感觉的城市呢!

城乡一体化”:在路上

从记事起,正月初二就是每年雷打不动去外婆家拜年的日子。最近的几次正月初二,都是小舅舅趁着清早乘客不多、开着小货的来接我们。货的虽破,跑得却不慢,聊着聊着就到了。也多亏了路好。小时候可不是这样的。不论平时还是春节,去外婆家都得骑车。大路是石子路,石子大若鸡蛋、小似黄豆,必须不断大力蹬车才能前进。人不能落在坐垫上,不然屁股开花了没人负责。单程耗时好像要一个小时。小路是山道,"山路十八弯"。有个地方,左边是山崖,山路窄如独木桥,右边就是水库,也不知当时怎么过去的。现在路况很好,大路小道都是多车道的水泥路,路线更改后,总里程也更小了。"蚂蚁搬家"可用来形容道路交通之繁忙:路宽了,车也多了,多如蚁群。占多数人口的农民进城现在很方便,公交车、出租车、私家车。汽车不再遥不可及,也不再只出现在梦里。2000年周围的人家装电话的还不算多,因为刨去电话机要另买不算,装机费还要好几百。现在,只要几十块工料费加八块手续费。最近我在家的日子里,耳边的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搞不清是哪家的。除了固定电话,移动通信也大大发展,和汽车一样,手机也早已不是奢侈品。用户太多,中国移动营业厅都开到家门口来了。还有盘根错节的互联网…… "全球公认的未来学和城市问题研究权威"Joel Kotkin于2005年出版的《全球城市史 》一书提到了许多城市规划方面的观点,其中"城市郊区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内容跟我们所处的现实生活(城乡一体化、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无关联。以下内容引起了我的注意: -英国城市规划家倡导城市人口分散化,主张在郊区边缘创建"花园城市",这些约3万人的城镇有各自的就业基地,村舍周围环境优美,四周都是农村。这个主张后来影响到了美、德、奥、日等国的城市规划家,如美国的巴特利特1907年提出了"美丽城市"的蓝图:城市居民可方便地享受海滩、绿地和青山,制造业工厂可迁到开阔的城市边缘,工人阶级住房也可向外扩展。洛山矶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分散、多中心和大规模郊区化。 -郊区的地位和作用需重新认识。工业时代早期,人们并不清楚城市的边缘是城市的未来,现在观念发生了转变。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生活的丰富,使人们不必再呆在的大城市里。近20年来,距城市中心30-50英里区域的房产持续涨价,是最有力的佐证。曾以农场和城市为主的美国,正向以郊区为主的国家转变。-在郊区拥有住房并非抛弃大城市,而只是人们"向幸福生活"迈出了一步。如此,也应重新认识中心城市。20世纪下叶,大城市要同时与其他大都市及郊区的新兴中小城市竞争。在全球城市史上,巨型城市第一次失去了优势,甚至面临着危机。规模不再是优势,而成了负担。巨型城市开始寻找出路,比如旅游业和娱乐业,虽然有批评说这不利于长期经济健康。但总体上,中心城市前景仍乐观,大多数国际化的"世界城市",如伦敦、纽约、东京和旧金山,其实已度过困难期。-某观察家1843年说,伦敦周围"郊区连着郊区,如同一根绳子上的50头洋葱"。1860年代,某考察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观察家指出:"城里人试图再购置了一套乡间住房,使那里成为城市的一个角落,想方设法不当城里人。"-H.G.韦尔斯预测,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必然消除人口和工业集中到城市中心的局面。与"大量人口聚集城市中心"相反,"人口很可能将离开城市中心",向外分散。弗雷德里希·恩格斯预言,随着资本主义制度被推翻,巨型城市像走向末路,工业无产阶级将分散到乡下。分散德城市居民将"把农村人口从孤立与麻木状态中拯救出来",并将最终解决工人阶级持久的房荒危机。-郊区和城市之间隔阂的日益扩大所引起的社会危机,有分裂国家的危险,并且加剧了中心城市的恶化。-到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居民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居民之比将达到3:1。这一进程反映了一个更广泛、更长远的历史趋势,卡尔·马克思将其称为"农村城市化"。-一度兴盛的城市可能常面对深远的社会冲突。以娱乐、旅游和注重"创造"功效为导向的经济只能向一小部分城市人口提供进入社会更高阶层的机会。由于将过多精力放在促进文化和建造威严的建筑上,城市政府可能会忽视传统工业、基础教育或基础设施。长此以往,他们的城市也许会变成"二元化城市":一部分是少数世界公民的精英人口,另一部分是为他们服务的为数众多的低收入阶层。为了避免繁荣期短暂的缺陷,城市必须注重那些长久以来对形成商业中心至关重要的基本因素,比如尽职尽责的市民。-一个伟大城市所依靠的是城市居民对他们的城市所产生的那份特殊的深深眷恋,一份让这个地方有别于其他地方的独特感情。最终必须通过一种共同享有的认同意识将全体城市居民凝聚在一起。"城市是一种心灵状态,是一个独特风俗习惯、思想自由和情感丰富的实体。"即使在后工业化时代,城市的命运依然围绕"公共道德观念"和"城邦的古典问题"展开。 -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成功的城市建设,可能是在新儒教信仰体系与外来西方科学的理性主义结合之下进行的。从Joel Kotkin一路指引的世界各大城市回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可以发现:交通发展和通信技术进步缩短了城乡之间的时空距离;制造业的兴起使农民从田埂走上生产线,而且吸引了众多的外来务工者;"旧村改造"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旧村消失的同时,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村拔地而起;过去炙手可热的农转非指标,现已无人问津,人们以身为"村里人"为荣……可以清楚地看到,故乡正欢快地走在"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家乡农村正朝着"城镇化"的目标平稳迈步。 http://cnrocky.blogspot.com/2007/02/blog-post_1434.html

城市的教益

中国有地理志,没想到国外有城市史,更没想到用的广角透视镜头,纵论古今,放眼未来,不失客观,更重思想——神圣、安全、繁忙,六字金言,足可堪用。 国外地理上历史的变迁,在我的鑈中是少有据可查的,惟有圣经历久不衰,读此书知是有点误解,书中无论是迦太基的城市贡献,还是罗马的过往故事,都是确凿的事实。对中国的研究也比较中肯,无论涉及远的商周,还是近的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轨迹的节点找得准,以时间为期,略胜于传统中国研究的朝代基准。书中有一个观点也令人深思,历次城市的损毁似乎都是野蛮对文明的侵略,应了中国那句无知者无畏,更不懂得怜香惜玉,对比中国历代的变迁,似乎也应验了这一点,如项羽烧阿房宫,董卓烧洛阳、八国联军洗劫,等等,有的是非知识分子的野蛮,有的是权倾一时的野蛮,有的外邦少教的野蛮,其实未尝没有知识分子的野蛮,在人类有社会以来,仿佛没有失去野蛮与文明的交织与渗透。 更让人称道的是对近代世界城市格局的简要分析,如汉城模式、里斯本模式、新加坡模式、以至于香港、上海等,这种剖析对于解读城市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城市发展也不可能脱离时代大背景,如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有意遏制城市的扩张,一语中的,但是以当时的劳动力水平和经济的落后,这种政策无疑是正确的,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飞速发展来看,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慢慢暴露出来,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力已经发展了尚且如此。 个人认为神圣、安全、繁忙这三者是有递进关系的。 城市的神圣在于指挥功能,城市的指令会扩展到周边的非城市,不是反作用力,所以人们向往城市,宗教、金融、政治属性便是增加的砝码;城市的安全在于保障,物质与人身的保障,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读即为国家机器的调节,人类社会区别于其它族类的重要一条就是秩序,自古而今,无论何种形式都缠绕着纺织着这个体系;城市的繁忙在于上述得以满足,生产和贸易才得以实现。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城市是不能脱离农村存在的,一则是名词客观上的对比,无农村便无城市之说;一则城市巨大系统的运作需要的物资和物质要从非城市土地中获得,否则便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美国航天局科学家19日表示,他们分析“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初期观测数据后认为,银河系至少有500亿颗行星,其中至少5亿颗处于所谓“宜居带”。城市对地球的破坏是巨大的,当人们把目光放到外星球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更好的专注于城市发展的良性措施上。 再回到中国这片土地上,城乡差别如何缩小,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有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个社会秩序才会得以平衡。借古借国外,皆可借鉴,这也是这本书给人的教益吧。

别人发生过的我们正在经历

这本书写的比较简单,浮光掠影。不过可以看到西方城市所经历的我们正在经历。城市化,移民涌入。环境恶化。


 全球城市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