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起源新探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0-01
ISBN:9787108012135
作者:苏秉琦

内容概要

苏秉琦(1909-1997),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主任、教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他致力于创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理论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考古学派,并积极推动考古学普及化。
70年代以来,他先后提出中国六大文化区系类型理论,“古文化古城古国”、“中国古代国家起源三部曲”和“发展模式三类型”等颇具影响力的学术理论。90年代初提出世界性的中国考古学,更是中国考古学走向成熟的代表性论点。
论著有《瓦鬲的研究》、《斗鸡台沟东区墓葬》、《苏秉琦考古学论述选集》和《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等,并主编多卷本《中国通史・远古部分》和《考古学文化论集》。

书籍目录

本世纪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
开头的话
一、两个怪圈
二、学读“天书”
三、解悟与顿悟
四、“条块”说
五、满天星斗
六、三部曲与三模式
七、双接轨
附录:中国考古学文化区系年表
苏秉琦论著目录

作者简介

本书是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为大众撰写的一部考古学著作。书中以其60余年的考古生涯为主线,回顾了他在实践中探索考古学科理论和方法所走过的艰辛道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考古学的成长过程和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方面的主要成就,因此,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世纪之作”。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中国文明起源探索的历程将近期末来阅读苏秉奇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觉得恰到好处。本学期的整个中国上古史教学,我想徐坚老师的曲中之意是让我们对中国文明的起源有一个新的或是重新的认识。将他所推荐书目大致按出版时间顺序串联阅读,就能得到几十年来各位学者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历程。首先是顾颉刚的《古史辩》和古史辩运动,这场巨大的运动摧毁了我们之前的古史观念,而又不能建立起一个新的古史观念来代替。但是这场革命为探索中国文明始源扫除了障碍。尔后,20年代末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研究的主要是殷商社会制度,但他研究的目的是要写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的中国续篇,这表明他实际上已提出了中国文明起源的问题。所以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应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先导。不过他借了一个外来的观点来阐释中国的古史材料,却非常僵硬。其后我们看到的是一群考古学家对于古史材料的追求、积累。如傅斯年的《历史与研究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夷夏东西说》、李济的《安阳》和 梁思永的《小屯、龙山和仰韶》。其实他们最大的愿望,还是在寻找中国民族形成的始源,然而他们都没有达到。接下来夏鼐的《中国文明的起源》一文,是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史上一篇划时代的文献。他在理论上澄清了以往对文明概念的模糊认识,明确了解决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方法与途径,以及探索 的对象与范围,初步解决了中国文明的形成问题。这时候,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才全面开展。 二、苏秉奇的新时代有人说,标志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工作全面开展的是苏秉奇新观点。我所阅读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是苏秉奇先生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写成的。其中包含了他一生所从事研究的总结与新的突破。书中第一章就提出了中国历史教育的“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观看成是历史本身。前者将华夏的历史说成是中国历史的正宗,中原地区常常是先进而发达的。但从考古学发现来说,周边各个地域之间又常常联系,互相交流、互相影响。后者将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但历史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并不能一一种规律性来概括。然而我们怎么摆脱这两个怪圈呢,是否可以建立考古学本来的历史观? 第二章《学读天书》,作者通过之前的考古学研究经历,通过运用“类型学”的方法认识到鼎鬲不同源,达到商周不同源的想法。这是一次避开“两个怪圈”而进行考古寻根的尝试。具有启发性意义。第三章所说的“解悟与顿悟”其实上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官来参划中国历史博物馆陈列计划没有取得突破后,对这种考古学方法论的质疑。作者用类型学的方法在仰韶文化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作者由此而得的顿悟是:必须首先从把考古学文化,文化遗存作为研究对象,依其精密分析研究,确定一个有一个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确定那些遗存属于同一的文化社会之实体;个文化社会受何种动力的驱使发展到繁荣而又走向衰落,这才可能具体描述其过程。作者以这种顿悟,作者在长时间的艰苦研究之下,提出“区系类型理论”及“古文化古城古国”文明起源发展的“三部曲”与“三模式”,苏秉奇先生开启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新时代。这种理论否定了一直以来正史经典的中国史观,同时也否定了外国思想理论的机械借用。中国文明起源的“一元论”变成“多元论”,毫无疑问,苏秉奇的作用极其巨大。三、对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思考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到看完本书为止,渐渐发现文明起源的探求由“地上材料”的为主逐渐转为“地下材料”。《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作者是一位伟大的考古学家,依旧古代遗存和其呈现的时空关系、矛盾来发现文明起源的一个符合逻辑的说法。这算得上是考古学研究历史的方法。这种历史的得出,是基于考古分析。然而这种分析是否正确还很难下结论,因为古人所处时代的东西已经大部分消失,即使有遗存也是一些能够遗留下来的东西,这些东西大概很难重构一段历史了。虽然考古学取得的成就非凡,但是我们研究上古历史逐渐由文献转到古文上面,这样的方法是恰当的吗?王国维曾经提出过“二重证据法”,提倡地下材料与地上材料相佐证。而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讲课完全是从考古学、人类学或者是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去解释上古时代,文本是被阐释的,就好像所有的文本时虚假的,搞得我们现在对文本都嗤之以鼻。其实古人的书并不是没有价值。笔者阅读吕思勉的《先秦史》觉得大受裨益。虽然他的上古史还是一些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但是他本人熟读二十四史,基本每个观点都有相关文献知识相佐证,其中不乏许多新颖可信具有启发性的东西。我觉得是我们对古代学问的缺乏导致了我们对古人的误解。我们对古人的思想许多是笼统的概括,贴一个标签,说某人的思想使怎样的某人的思想又是怎样的。我们以为我们完全知道了他的思想,而就把这些标签直接运用,而慢慢忽略了文本的亲自体验。通过吕思勉的书,他对古代文献材料的融会贯通而写成的书,我发现古人并不是我想想中的那么简单,思想也并非是单一的。我认为考察上古历史,离开文本是万万不可的。但并是说否定其他学科对历史学的介入。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也许许多考古材料并不能获得研究。但是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以创新的想法去寻找文献中的历史密码,这就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古书中有许多资源,只是看用什么方法去挖而已。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远远没有结束,愿吾辈也能一探之。
  •     看完饶宗颐先生的《西南文化创世纪》,写了篇书评。有网友提醒我,说应该了解一下苏秉琦先生的观点。说实在的,我还真没看过苏先生的书。本想在网上订购一本苏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新探》,没想到竟无货,只好到图书馆去,竟然给我找到了,于是赶紧借回家。书不厚,只有一百多页,用了几个晚上就看完了。这本书算是苏秉琦先生关于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一个通俗性的总结,书中谈到了苏先生的大多数观点,以及对要他一生学术成就的回顾。说起来,这本书还与我现在所生活的城市有关系。此书是由香港商务印书馆约请苏先生写的,苏秉琦先生在深圳呆了数十天,由他口述写成了此书,也算是他一生学术的一个总结。此书后来由三联书店在国内出了简体版,而我所看的这本书,则是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的。苏秉琦算是中国考古学界的一代宗师了,他从研究彩陶和瓦鬲入手,毕生探究着中国文明的起源。他提出了中国文明分为六大区系,纠正了“过去那种过分夸大中原古文化、贬低周边古文化的偏差”(苏先生在此书的话),认为中国的文明是“满天星斗”。此书又是他一生的总结,书中对于他提出的许多概念进行了梳理。也许是我愚钝,此书看毕,给我的印象并不深。苏先生虽是老学者,但却喜欢玩概念,从六区系到三部曲,再到三模式,同时条块论、类型论等在书中频频出现,有些绕圈子,不够简洁明了不像饶宗颐先生那样,虽然对于一字一词孜孜以求,但却绝无概念的堆砌,总是直切肯綮。此书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正是学界喜玩概念的年代,也许老先生也受了此风气的影响罢。不过苏先生在书中所提出的中国历史教育中的两个怪圈之说,我觉得是颇有见地,且问题直到现在仍然存在着。他认为两个怪圈是: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的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前者是老传统了,数千年来一脉相承,在中国的历史中,永远只能见到中原的宫廷内斗,而所谓四夷之事则一带而过;文化自然也是由中原而向四周传播,边鄙之地的文化永远也不会影响到中华。因此我们的历史只是单线条的历史,而少了真实历史的丰富形态。虽然在这片土地之上,曾经如走马灯式的有多少的种族与民系生活过,然而他们的历史痕迹,他们的文化传承,早已消失于中原汉人的大一统之中。他们的声音,他们的遗迹,我们并不关心,那只是灿烂中华文明中微不足道的另类,只是浩如烟海的中华文明中不起眼的一点浪花。这种思维,苏秉琦先生是学界中人,自然体会得最清楚。对于新发现的文化遗迹,不管适不适合,总是将他们纳入于中华大一统中,总是与中原文明相比较,合则欢欣鼓舞,证实了中华文明的伟大与源远流长;不合则遮遮掩掩,甚而拒绝承认它的存在。因此,在这样的心态之下,我们的文明起源的研究,我们的历史研究,总是在大一统的框架之下打转,总是无法突破,也就其源有自了。后者,则是近百年的新陋习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初郭沫若氏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书始出,马克思提出来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就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研究。特别是中共建政之后,马克思的社会理论更是在历史学界一统天下,成为一种根本的指导思想,历史研究中的一切都要归于这个理论之下,套用该理论的模式,从而建立了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其实,哪止于史学,几乎所有的科学都已经纳入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中。这种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其流毒一直遗害至今。读当时甚至现在的历史著作,只要出于大陆学者之手,不论其观点如何,都可见出马克思社会理论影响的痕迹。这一点,只是我们许多学者不愿承认而已。前些日子我所看的童恩正先生所著的《古代巴蜀文化》即是如此,书中反复地引用恩格斯在《国家社会与家庭》中的话语及观点,能够看出来,童先生竭力想将自己的成果套入那套理论之中,然而就像一个有着强壮身体的人试图穿一件窄小衣服一样,让人感觉到了挣扎的痛苦。这两种怪圈能够同时存在于中国史学界,更是一件吊诡的事。中原中心论或者称中华大一统观念是排斥任何外来影响的,认为中华文明是独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独特发展的,只有中华文明甚而是中原文明对于四周的影响,绝无四周边夷之地的文明影响中原的道理。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规律则是基于马氏对西方文明发展的观察而提出来的理论,他认为世界一切国家的发展都应遵循着这个规律,任何国家民族文明的发展都概莫能外。马氏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很强的排他性,从根本上否定了其他社会发展理论。这两种观点却能同时生存于中国,并共同成为史学界的圭皋,确实是很让人奇怪的了。其实,说怪也不怪,这两种理论有着共同的体现,就是僵化,只抱持着固定的观念,而拒不承认现实,对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视而不见,即使关注到,也是削足适履,对考古证据按其所需去适应着理论,而不是以考古证据去修正自己的理论。这种抱残守缺的心态,也严重地妨碍着中国的历史研究。苏秉琦先生最大的贡献就在于,他能够摆脱此种心态的影响,以史学家的眼光,去认真地对待分析最新的考古发现,从这些出土的文物中去构建自己的理论,从而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     历史教育中两个怪圈:一个是根深蒂固的中华大一统观念;一个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作历史本身。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可以将现今人口分布密集地区的考古文化氛围六大区系,它们分别是:1.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2.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3.以关中(陕西)、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4.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5.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6.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各大区系不仅各有渊源、各具特色和各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且区系间的关系也是相互影响的。对于中原地区来说,夏商周都是“外来户”,大约先周与西部有关,夏则有源于东南方的线索,商人则认东北为老家。所以,把黄河中游以汾、渭、伊、洛流域为中心的地域,称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并不确切,如果把它称作在中华民族形成过程中中起到最重要的凝聚作用的一个熔炉,可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文明起源的三种形式:头一种文明的起源类型是裂变;第二种文明起源的形式撞击;第三种形式是熔合。……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其实应经不是很新了
  •     被梅大牛逼着看完了。。说起来都是泪
  •     其实不大适合科普,这本书非常硬,而且虽说是新探,基本还是文化考古学的内容,很少像现在这样大多数论据都来自语言学和分子人类学,说明苏老虽然活到了离我们比较近的年代,但是新的东西并没有影响到他,现在看他的文章多是学习作风和精神,结论却不大重要了。
  •     赞一个多看的双栏阅读模式
  •     简洁明了,见解通达。可以进一步深入
  •     两个怪圈。
  •     “辽西走廊”的提法和几张图还是有价值的
  •     他构建了考古学理论的一个宏篇体系,无论对错,却能够让我们更加宏观的认识早期中国文明的星星之火。
  •     外焦里嫩
  •     老先生善于造术语。条块啊、星斗啊、三部曲三模式、双接轨,可见如果要想流传广大,不在于多么精神细密,造点言简意赅、叫的响的术语是关键。
  •     书很好但排版很难受
  •     苏秉琦的方法和视野太陈旧,当然无可厚非。可悲者,乃是考古后学大吹“苏老摸陶片的功夫,天下第一”,并至今还津津乐道地引用其“古国”、“古城”等国家起源观点,可悲。
  •     全书看下来,感觉苏老是作为为数不多的明白人,用绳命在给乌压压的一片大一统傻子搞科普。全书精华在五六两章,这两章的言下之意搞明白了,帝国幻觉的前半段也就破解了大半。
  •     终于看到这本圣书了,这本颠覆中国考古学研究的扛鼎之作,在写作手法上更类似一本考古学通俗读物,作者以自己青年时代研究瓦鬲的经验,以纹样学和形制学的知识为切入点,提出了璀璨的中华文明起源的“满天星斗”说。另外他在辽西区上下了浓重的笔墨,这些都是之前让人始料未及的,大师就是大师!
  •     核心观点中华文化起源的多元一体和和考古的满天星斗。
  •     术语极多,国族视野下的重新思考。有些梳理还是可以深挖的,对于历史学来说,例如原生,次生和续生,历史知识理性的侧面可以看见了。对于传说来说,是历史和传说的关系,有意思的是,传说与考古而来历史传播的相悖,即辐辏和辐射。
  •     在有文字之前的文明程度也是相当高的。
  •     何为经典?何为正路。。繁杂的文化体系,尽在此书。。
  •     没感觉
  •     太。专。业。了!不过还是有些启发的。
  •     祖师的书
  •     很有收获~
  •     历史学
  •     天杀的讨论课啊
  •     I was once surprised by how frequently this thin book had been quoted by archaeologists
  •     用同种器物间的差别来展现不同区域的差异,多源文明是必定的。可是我还是有疑问:1、六大分区是否都各自存在一个强势中心,使得区域文化呈现出与其他分区不同的文化特征?2、器物纹饰、形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否可以作为分区的极有利证据?3、分区的的边界必然是动态的、变化的,这些变化是否更能反映文化的融合、撞击和分裂?
  •     毕竟器物所能承载的东西还是很有限的,文明中关于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内容,在史前考古中是欠缺。
  •     不愧是苏公
  •     观点有点老,错误不少。
  •     牵涉到的遗址和出土文物太多了。。。 “条块说”读得我晕头转向 呵呵 历史地理确实是一个问题
  •     因为老师推荐了,就去看了,刚好也不厚 但是里面的内容还是挺厚的,提出了很多理论让刚入门的我有点懵
  •     公共考古开山。苏公百年名著。
  •     浅显易懂。第四章条块说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大影响,可以原论文对比阅读。
  •     “满天星斗”的多元一体格局。
  •     大学时读的,理论模型挺好,但上古之事也难说清楚,呵呵
  •     不是书不好,是我不好。
  •     主要阅读条块状一节,对六大文化区系的划分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苏先生能突破传统视角的限制,从类型学出发,可以说为中国考古学奠定了基础。学历史的孩子读此书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语言虽然平实可读,但是有很多论点是考古学的,不适合入门,做为一本了解中国文明的小书,读完条块与满天星斗就够了
  •     寒假在家准备复试读完的。苏先生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奠基人,那么他的著作毫不迟疑是要读的。文中很多说法与观点都有理有据有考古资料证明,初次读还是囫囵吞枣,希望下次再好好拜读。
  •     论点精悍,辨析清明。
  •     华山玫瑰燕山龙 大青山下斝与瓮 汾河湾旁磬和鼓 夏商周及晋文公
  •     我不懂考古学,但认为该书很多观点亦值得其他学科思考和借鉴。
  •     谁是夏鼐?
  •     大四寒假第一本
  •     观点还是不错的~
  •     六区系说听过很久了,终于拜读。这本书给人感觉是比较深入浅出的,适合外行了解一些考古的学说~不过后半部分对避暑山庄的评价好像吐槽= =
  •     了解大师一生治学脉络的很浅显易懂的书
  •     刻意去建构的条块理论,我习惯性的排斥,读此书亦有同感。
  •     必读的
  •     作者提出的两个怪圈一针见血:一是中华大一统观念,二是把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发展规律看成是历史本身。
  •     看了好多次,但对苏老的考古学理论知道的貌似也就只有区系类型,漫天星斗。这是最惭愧的一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