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8
ISBN:9787543890497
作者:弗兰克•达拉邦特 (Frank Darabont)
页数:25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没有停止反抗。因为他知道,只要放弃一次,就会永远放弃。这些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学会适应它,过了足够久以后,你就离不开它。这就是“体制化”。厄运无处不在,它总会击中某个人。就像风暴来临,一些人坐在客厅里赏雨,隔壁的房子却被摧毁。这次轮到我了,如此而已。我被卷进了风暴中心。只是没想到风暴会持续这么久。要么积极生存,要么赶紧去死。安迪走后,我常常会感到难过。但我必须提醒自己,有些鸟是关不住的,注定如此。它们的羽毛如此耀眼……当它们飞走时,你会由衷地为它们喝彩,因为你知道囚禁它们是一种罪恶……在这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头无法刻成的。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记住,瑞德,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我希望我能成功穿越边境,我希望见到我的朋友并握住他的手。我希望太平洋像我梦到的那样蓝。救赎之道,就在其中。

前言

丽塔·海华斯和达拉邦特的救赎斯蒂芬·金我热爱电影。当人们问起,为什么我有那么多部作品被拍摄成电影(二十五部左右,包括五六部经典之作),我说这很简单:因为我热爱电影。有无数次,那些小气巴拉的评论家们指责我将写脑海中出现的电影当做头等大事,我何必要这么做呢?写书赚的钱要多上三倍呢……如果说我们非要用金钱来衡量的话。事实上,我不是在脑子里写电影,而是一直用眼睛在写。当被问及我作为小说家为什么这样成功时,我的第一任编辑比尔·汤普森如是说:“斯蒂芬的脑袋里有架投影仪。”我可没有(那玩意儿的块头可不小,而且肯定没法通过机场的金属探测),不过的确有时候会有类似的感觉。我的书就是我在脑海中看到的电影。我把它们写了下来,然后某个制片人说:“嘿,这本子能拍部好片子。”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是一部电影了。从第一次看电影起,我就爱上了电影。想象一下,一个穿着短裤,已经开始戴眼镜的小男孩,坐在影院的第五排,张大着嘴,盯着《小鹿斑比》里巨大的动画角色。这个小男孩的两只手在裤裆前拧了起来,他已经憋坏了,却不想让他的妈妈带着去厕所。哪怕只是这一丁点时间,他也不愿落下。从那时候起我就热爱电影,现在也依然热爱(当然,在47岁这个岁数,我得多跑几趟厕所了)。1977年前后,当我开始小有成就,我找到了一种方法,可以把电影曾给予我的快乐贡献一小部分出来,当做回报。1977年,年轻导演——大多是大学生——开始给我写信,想要将我发表的短篇小说(首先是《玉米田的孩子》,之后是《被诅咒的手》)拍成短片。虽然我的会计师预见到了诸多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但我还是不顾他的反对,制定了一条沿用至今的规矩:我授权学生导演可以将我的任意短篇(小说就不成,那样的授权太荒谬了)拍成一部电影,只要保证电影版权仍然由我指定即可。我要求他们签署一份文件,保证在未经我许可的情况下不会对成品进行商业性展映,另外还要把完成后作品的录像寄一份给我。对于这份一次性版权,我的要价是一美金。和接下这份序的时候一样,我顶住了会计师的抱怨和他作抱头捂脸状的抗议,成交了大概16到17笔“一块钱交易”——这是我的叫法。被拍成电影的短篇包括了《玉米田的孩子》里的《夜晚冲浪》、《夜魔》和《最后的阶梯》,《被诅咒的手》里的《该隐站起来》和《厕所有老虎》,还有一部18分钟时长的《太阳狗》,取自《午夜禁语》,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大部分的改编并不出色,不过也有少部分作品展现出了一星半点的才能。导演有没有才能,对我来说几乎没差,不过呢,我还是希望能对这些年里获得的——那些在黑暗当中度过的欢乐时光——做出些许回报。于是我会观看这些影片(多数时候独自一人,而且只看一遍。大多数情形下,能看完一遍就算是人类可承受的极限了),然后把它们摆到一个被我标上“一块钱宝贝”的架子上。事情唯一一次偏离轨道,就是碰上了弗兰克·达拉邦特。这个20岁的导演写信来要求拍摄《玉米田的孩子》里的一个短篇,《房间里的女人》。我初看时,觉得这个请求非常地与众不同。因为《房间里的女人》和《玉米田的孩子》里其他大部分短篇截然不同。这一篇写于我母亲和宫颈癌长久战斗却最终失败之后,类似于源自我心底的呐喊。她的痛苦——她痛苦中的毫无意义——从最根本处深深地震撼了我,促使我用一个崭新又审慎的角度来看待世界。除开父亲或母亲在仅仅62岁的年纪过世而带来的切身悲痛,这是我的另一番感悟。我批准了年轻的达拉邦特先生的请求,而且在信中提到说,他是我接触过的所有导演当中,仅有的写东西不像文盲的两位导演之一(顺便提一句,另一位同样拍出了非常优秀的短片)。达拉邦特的一美金支票随信寄了过来,而我随后就把他忘掉了。三年之后,到了1983年,我才匆忙想起。弗兰克把他的电影的录像带寄给了我,我近乎目瞪口呆地看完了片子,还有些泪腺发酸的感觉。二十年之后,《房间里的女人》依然被保留在我最喜爱的改编电影的简短名单里。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也许可以到当地的音像店里去找找仅存的租赁录像带(或许片子会被错摆到恐怖类的架子上)。这是常常会被拿来和杰夫·史禄引人入胜的短片《太阳狗》相提并论的一部作品。弗兰克凭《女人》一片赢得了一个奖项,他和我之间有过几封愉快的通信,随后就回归各自的生活里去了。我猜想他通过我的书籍追随着我,而我则从他在《幽浮魔点》翻拍版和《变蝇人》续集等电影的职员表中的偶尔露脸来了解他的踪迹。然后——大约在1987年,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弗兰克写信来问他能不能挑选《四季奇谭》里的某部小说来拍摄,那是个吉米·卡格尼时代的华纳兄弟风格的越狱故事。随后他写下了这样一个长长的、虚构一样的篇名:“丽塔·海华斯和肖申克的救赎”。我几乎是胡乱地就答应了弗兰克。我压根就没有想过他能把电影拍出来,不过《房间里的女人》珠玉在前,我在给他许可时从未有过怀疑,我知道如果他这一注赌赢了,真的把电影拍出来了,那或许会是一部相当有趣的作品,哪怕并不完美。另外,我也想看看他能从故事中演化出怎样的剧本来。虽然小说里也拥有为数不少的视觉元素,但总的来说比《凶火》(我最具视觉效果的小说之一,同时也是一败涂地的一部电影)之类的作品要逊色许多。《丽塔·海华斯和肖申克的救赎》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马克斯·布兰德,他在40年代创作了《基戴尔医生》和一系列令人拍案叫绝的西部小说。布兰德有个小技巧,就是让旁白先是平淡无奇地说着“我想要跟你说说我那位神奇的朋友”,接着却通过各种谦逊又不经意的方式说起自己。我一直很喜欢这种把次要角色塑造成一位英雄的写法(类似于把华生变成夏洛克·福尔摩斯),而且我决定在《丽塔·海华斯和肖申克的救赎》里尝试这样的手法。结果我写出了一部颇为文艺范儿的令人伤感的小说……一般来说这并不算能拍出好电影的材料。但是我也应当牢记,正是这类东西,才会时不时催生出一部杰出的电影来。我说到哪里了?对,拍摄合同,我们完成了这一部分。然后过去了五年。在这段时间里,弗兰克导演了一部棒透了的有线电视电影《活埋》(我记得是给美国有线电视网拍的),除此之外,我几乎看不到他的踪影。我以为他要不是在剧本上遇到了麻烦,就是觉得选得不好干脆放弃了。接着,在1992年的某一天,一份来自达拉邦特先生的超重量级剧本被送了过来,我的意思是这个宝贝看上去几乎和中篇小说原文差不多长了。一开始,我没有翻开剧本,只是坐在办公椅里,将它拿在手上,心想:“这不可能,弗兰克,小子。我连翻都不用翻开,就知道正常人绝不会拿这部怪兽剧本来拍电影。这东西拍出来能有《1900》的导演剪辑版那么长了。”不过最终,我还是把这些猜疑抛到一旁,开始阅读。这部剧本简直太出色了——出色到我认为加利福尼亚州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拍不出来。我不认为这个持续消费铁血战士和终结者,而条子们最棒的台词只有“走着瞧,王八蛋”的电影产业里,会有《丽塔·海华斯和肖申克的救赎》的一席之地。不过我还是续签了弗兰克的合同(我记得我好像从没有兑现过第二张支票),然后将我的祝福一并寄给了他。然后,他找到了城堡石娱乐公司,后者的成立是因为翻拍我的一部作品而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罗伯·莱纳导演的风格独特、充满乐趣的《与我同行》,这部影片改编自《尸体》,同样出自《四季奇谭》,赚得盆盈钵满。这些年来,城堡石或多或少挽救了我在电影行业内的声誉,使我免于成为票房毒药。而没有哪一部电影,比那部最终以“肖申克的救赎”而闻名的电影(虽然并非那些爱挑字眼的评论家所认可的最佳片名,不过,你又准备用什么名字呢?西碧尔·丹宁火烧屁股了?西碧尔·丹宁根本就没在电影里出现!)更加成功了。就在我写下这段序的时候,《肖申克》一片获得了七项美国电影学院奖提名,包括最佳影片奖(弗兰克被残酷而且很难以理解地排除在了最佳导演提名之外,天知道是为什么),而且很可能赢得一两座小金人。看上去可能性不大,不过,嘿,在这个“破坏者”道格拉斯这样的家伙都能击倒迈克·泰森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对不对?不过,小金人并非我们关注的重点。你要知道有好几尊小金人曾经被一部保罗·纽曼骑着滑稽的自行车,B.J.托马斯唱着“雨点不停滴落在我头上”的电影获得。重点在于,在最辛苦、最不利的情况之下,天才依旧能绽放光彩。作为一个自从1976年被保罗·莫纳什签下《魔女嘉莉》之后就与电影界结缘的圈外人,我很享受自身这个非常独特的观察角度……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可以告诉你,弗兰克原本不可能获得投资来拍摄他根据我这部小说创作的剧本,而且就算他得到拍摄机会,他的影片也不可能原封不动,一刀不剪。可这样的事情就是发生了;我曾放在手中掂量,并因其过重而将其暂时搁置一旁的剧本里的每一个字和每个动作,几乎都出现在了电影里。本该老掉牙、动弹不得的设备——比如摩根·弗里曼无所不在的画外音——被擦拭一新,并经导演的雕琢和爱抚,再次绽放出光彩。演员们带来了出色的表演。而且这一次,电影的超常规时长非但没有影响票房,反而为其赢得更多赞誉。接下来就是弗兰克的剧本了。我强烈推荐你阅读本书,享受它,而且为之惊叹:你正真真切切地阅读着一份美梦成真,阅读一部让艺术高于商业的,奇迹般的神作。至于我,我只是很庆幸认识了弗兰克,而且在第一时间体验到了达拉邦特的救赎。1995年3月班戈尔,缅因州

名人推荐

我强烈推荐你本书,享受它,而且能为之惊叹:你正真真切切地见证着一份美梦成真,阅读一部让艺术高于商业的、奇迹般的神作。——斯蒂芬·金肖申克让我们着迷,因为它关乎善恶、关乎自由、关乎心灵、关乎美好。永恒的主题常流于俗套,然而肖申克带给我们惊喜。——慕容雪村如果你不爱肖申克,你就不会得到救赎。——伊恩·内森英国著名影评人

媒体关注与评论

弗兰克·达拉邦特以一种令人惊奇的爱与关怀讲述了一个精彩的寓言故事。——《纽约时报》这是一部值得再三品味的电影佳作。——《华盛顿邮报》这是90年代最好的也是最受欢迎的电影之一,这个关于永不放弃希望的传奇,每次重温都令人感动不已……摩根·弗里曼的台词会永远伴随你。——《星期日泰晤士报》简单说来,《肖申克的救赎》是关于希望的一部影片,但同时,它也关乎爱和信任。——BBC与其说大家在看《肖申克的救赎》,不如说大家在经历一次精神旅程。——《芝加哥论坛报》非常优秀……其附加价值令其远超已出版的其他电影脚本,相当值得一读。——《创意剧本》《肖申克的救赎》会令任何窥见过它真容的人立刻爱上它。——《蒙特利尔电影杂志》

后记

通往自由之路《肖申克的救赎》从未在中国大陆公映,却是许多影迷心中的电影“圣经”。“肖申克”因此成为专有名词。可正如莎士比亚的名句:名称有什么关系呢?玫瑰不叫玫瑰,依然芳香如故。肖申克让我们着迷,因为它关乎善恶、关乎自由、关乎心灵、关乎美好。永恒的主题常流于俗套,然而肖申克带给我们惊喜、感动、震撼、启迪抑或释然:可以看山是山,也可以看山不是山,更可以看山还是山,任君选择。但在一个法制严明的国度,一个善良的人却含冤入狱,被判终身监禁,他还能有选择吗?安迪的遭遇令人唏嘘愤怒。此处人类处境的荒谬,虽不及日复一日滚石上山的西西弗,也相差不远。然而安迪的答案是肯定的:有选择。自我救赎,那是唯一的道路。高墙之内的社会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狱卒和囚犯。这里也有法律,但法律只为坏人而设。至于好人,是的,好人还需要遵守法律吗?这个社会相信两种东西:一是纪律,二是《圣经》。纪律背在坏人身上,《圣经》含在好人嘴里。这里的人大多都是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可他们也在彼此侮辱和损害着;这个社会有贪污、有贿赂、有迫害、有谋杀,却几乎没有诗歌、音乐、清风和酒;在这个社会中,人们早已放弃梦想,也不再怀有希望,生命于他们而言,已经失却意义,唯有最简单的两个字:活着。像猪狗和蝼蚁一样活着,不挣扎也不反抗,给什么就拿什么,喂什么就吃什么。垂死之际回望平生,他们或许会感慨:这样的一生,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当初为点什么拼了呢。这其中的“为点什么”,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意义”。这也是肖申克告诉我们的:关于真正的生活。有梦想、有希望、有尊严的生活,有诗歌、音乐、清风和酒的生活。假如这些统统没有,其实活与不活有何不同?正如安迪的名言:要么积极生存,要么赶紧去死。在肖申克监狱,真正无辜的囚犯只有一个,那只叫杰克的乌鸦。它在电影中只出现过几次。短短几秒,写完了它的一生。可是我们应该记得:它入狱并非因为犯罪,它只是受了伤。在电影剧本的后半部分,它已经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可它还是要飞回来,在黑暗的角落里栖息苟活,然后无声无息地死去,无声无息地烂掉,任成群的蚂蚁爬过它的身体。对肖申克的居民来说,这故事并不动人,更不值得悲伤,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将这样度过一生。老布鲁克斯捱过漫长的刑期,在苍苍暮年重获自由,终于发现,原来自由并不美好,相反,它令人厌恶。与肖申克相比,这世界太喧嚣也太孤寂,太杂乱、太没有规矩,他形单影只,深深恐惧,最终只能选择自杀。瑞德差点也步他后尘。电影中删掉了这一段:瑞德获释之后,在一家超市打杂,他时常为这个宽广的世界心慌。有一天他正在工作,孩子在跳,大人在叫,世界突然旋转起来,他惊慌失措,急匆匆地冲进厕所。这世界太大了,而他只需要一个狭小空间。他冲进厕所隔间,抬起脚,撑开双手,摸着身边的墙,终于找到了被囚禁的感觉,只有这样,他才会感到幸福与安全。肖申克的居民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他们的祖国。我们可以设想,假如安迪没有越狱,这必然也是他的结局。然而安迪天生与众不同,他是肖申克最后一个自由人——那只关不住的鸟。禁锢之地生长希望,苦难之处生长梦想,安迪坚信“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他自始至终都选择了自我救赎的道路:与三姐妹抗争,为狱友争取工作福利,扩建图书馆,在狱中开办识字班……这一切努力,只是为了证明自己依然是个自由人,一个拥有自由心灵的人。他渴望站着生活,而不是匍匐在狱卒脚下,更不是成为他们的帮凶。影片中有一段话广为人知:“这些墙很有趣。一开始你恨它,然后你学会适应它,过了足够久以后,你就再也离不开它了”。而安迪始终蔑视这些墙,拒绝被体制同化。他追求阳光,在墙上张贴美女海报,大声朗诵爱伦·坡的《乌鸦》,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音乐和梦想——《费加罗的婚礼》那一场真是迷人,所有的人,无论粗俗的、高雅的、文明的、野蛮的,无论戏中人戏外人,全都昂起了头,朝着微风初起的方向。他们的表情之所以动人,因为那正是自由人该有的模样。自由是不可感知的,只有不自由的人才会明白它的美妙。正如在安迪越狱后,瑞德的深夜独白:“安迪走后,我常常会感到难过。但我必须提醒自己,有些鸟是关不住的,注定如此。它们的羽毛如此耀眼……当它们飞走时,你会由衷地为它们喝彩,因为你知道囚禁它们是一种罪恶……但是,当它们离去,你的生存之地会越发灰暗空虚”。影片最后,瑞德终于来到梦中的海岸,看到晴空碧海,平沙万里,他也许会回想肖申克的生涯:那里是囚牢,也是自由诞生的地方。正是在那里,一个从来不曾放弃理想的人,用整整十九年,挖开了通往自由的道路。当晨曦初现,愿你所见,与我所见,同样美好,一般清冽。自由之路,就在面前,等待你们的选择。慕容雪村王淩2012年12月

内容概要

弗兰克`达拉邦特(Frank Darabont),匈牙利难民的后代。1959年生于法国,其后随家人移居芝加哥,是当代美国著名的电影编剧、导演和监制,曾三次获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其电影生涯始于1980年的影片《地狱之夜》中的制片助理一职,此后,达拉邦特一直担任布景师,直至1986年,方始成为编剧,并在1989年成功晋级导演。其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是1994年的《肖申克的救赎》和1999年的《绿里奇迹》。这两部作品都改编自史蒂芬?金的小说,都由达拉邦特自编自导,达拉邦特也因为这两部电影,两次获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提名。

书籍目录

丽塔·海华斯和达拉邦特的救赎
斯蒂芬·金和达拉邦特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
剧照
必要调整:从脚本到银幕的历程
分镜脚本
后记:来自壕沟里的备忘录
通往自由之路

编辑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是传奇大片《肖申克的救赎》原汁原味的拍摄脚本,翻开这本书,除了重温电影曾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重温安迪惊心动魄又令人拍案叫绝的越狱故事,重温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如果仔细翻看,你还会有很多新的收获:情节逆转——在剧本里,原来竟有那么多情节是与电影不一样的啊;导演解密——导演兼编剧达拉邦特通过对逐个镜头的详细解析,解密了《肖申克的救赎》是如何从剧本变成一部经典大片的;拍摄故事——影片当中的穿帮镜头和各种匪夷所思的拍摄花絮也是身为“肖申克迷”不得不知的秘密……

作者简介

一场看似无懈可击的谋杀审判,一段跨越二十年的高墙抗争,一曲动人心魄的越狱传奇……蒙冤入狱的银行家安迪?杜弗雷在地狱般的肖申克监狱,凭借理性与希望,二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救赎之路,救人救己,穿越层层苦难,最终逃出生天,并将希望深深印刻在肖申克每一个人的心中……这一个斯蒂芬?金的故事,经达拉邦特改编并拍摄,成为电影史上最光辉的一笔,曾获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男主角等七项大奖提名,给无数人带来勇气与希望。
翻开这本书,除了重温电影曾带给我们的感动与震撼,重温安迪惊心动魄又令人拍案叫绝的越狱故事,重温那一幅幅感人至深的画面,如果仔细翻看,你还会有很多新的收获:情节逆转——在剧本里,原来竟有那么多情节是与电影不一样的啊;导演解密——导演兼编剧达拉邦特通过对逐个镜头的详细解析,解密了《肖申克的救赎》是如何从剧本变成一部经典大片的;拍摄故事——影片当中的穿帮镜头和各种匪夷所思的拍摄花絮也是身为“肖申克迷”不得不知的秘密……


 肖申克的救赎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的电影的人来说,这部书真的是件很珍贵的存在。它是一本书,给你讲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它又是一部电影,让你的所有想象力有了支撑;它又是一双巧手,在你的头脑中将故事搭建成电影;它甚至也是一部杰作,让我看到了众多大师的诚挚心灵。在这之前我很少看过斯蒂芬金的作品,也没有看过弗兰克·达拉邦特的任何电影,但是就是这样的一部小书,让我看到两颗天才的头脑灵光一现的碰撞,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他们还不缺乏悲天悯人的思想。肖申克的救赎讲述的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个人被冤枉,进入监狱,开始一段被剥夺了快乐和自由的生活,而他是如何想尽办法去有尊严的活着的故事。监狱中的生活是可怕的,是拥有独特体制的地方,是一个被剥夺自由的地方,也是一个被褫夺尊严的地方,很多人在这里互相践踏,很多人在这里忘记了人生而为人的样子,他们被彻底的体制化了,沉沦在这样的人间地狱,即使《圣经》也无法挽救他们的灵魂。而想要保持独立自由的灵魂确是太困难的事了,那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与毅力,所以书中的一幕一幕才如此震撼我们的心灵,那闲适的啤酒时间,那每周一封的信件,那些经过仔细打磨的棋子,那经过千辛万苦弄回来的口琴,那回荡在监狱上空美丽的乐声,都代表了人对于所有美好事物,所有人该拥有的尊严的渴望与追求。那些渴望与追求都曾经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虽然或许因为生活,因为磨砺,暂且被压制在灵魂最深处,但是这种感觉是那么容易被唤醒,或许只需要一小段乐声~~书的开头的一句算是卷首语的话特别不错: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那些最最美好的事物,或许都不容易追求,在追寻的道路上,或许都是最难克服的困难与险阻,但是看到这个电影或者这本书的人都应该受到了最大的鼓舞,因为我们终将明白,最终获得的那一刻是值得所有的辛苦与磨难。就像安迪最终迎着风雨,拥抱自由空气的那一刻一样。另外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书籍最开始斯蒂芬金和弗兰克·达拉邦特的两段小小的序言以及结尾弗兰克·达拉邦特所写的《来自壕沟里的备忘录》,仿佛看到了王小波的那篇《我的师承》。因为这几篇文字中都是满满的诚意,是伟大艺术家的肺腑之言,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在专长的领域做出的努力以及对于年轻人的知无不言。
  •     其实,看这本书是误打误撞的,我想看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是史蒂芬 金的那部小说,但是后来买书的时候买错了,就将就的看了,不过还可以,这是我看的第一部电影书,也不知道怎么去评判一本电影书的好坏,但是,在看这本书的过程,我真的是身临其境,像看电影一样,在加上自己的相像世界,比电影好多了。
  •     梦想是一件奢侈的东西——《肖申克的救赎》剧本点评文/细雨微澜梦想是一件奢侈的东西,它总在不经意间闯进你的脑海,却成为你为之坚持的一种动力;梦想是一件持久的事情,它不会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却时时刻刻噬咬着你的心魂;梦想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实体,它出现在人生的各个时期,却并不总是让你心想事成。他与他的梦想很简单,两个自幼酷爱电影的人,通过人生的历练,铸就了一个无法超越的电影梦。他与他的梦想也很长远,在一种热爱电影的魔力下,成就了《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感动与执着。如果没有那一份心动,或许弗兰克•达拉邦特不会留下斯蒂芬•金的那本《闪灵》,如果没有那一份震撼,或许斯蒂芬•金不会续签弗兰克•达拉邦特的翻拍版权。然而,有一种执着叫做梦想,或许他们不明缘由,但是却互为欣赏。(一) 书籍与电影所带给我们的不同体验剧本与文学文本是不同的体裁模式,当一个导演拿到剧本时,会通过文本的形式在脑海中构建一个电影初始画面的形象,然而此文本非彼文本,在此影视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电影拍摄的一系列元素,例如电影基调、电影的音乐音响、电影的情境设置以及电影画面的效果处理、电影场景的时间设置等。由此,由湖南人民出版社编写的《肖申克的救赎》从内容而言,是一本以影视剧本作为底本的书籍,这与《达芬奇密码》的电影版本不是同一种形式的书籍存在,其是真正的电影剧本。从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安迪笼罩在阴暗之中的人格感染力,那种为了自由而拼尽全力的热情,我们可以看到以瑞德为代表的囚徒们在安迪的影响下从对生活的彷徨到安稳,我们可以看到那种植根于囚徒体内根深蒂固的“墙”的所在。电影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思想,它不仅仅传达着编剧与导演的梦想,更传递着整个电影团队的思绪乃至情感,更甚者,它传递到人们心中的是一种广泛性的价值存在。于是,电影剧本是影视作品拍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为何有人说拍电影与电视时一定要选择好本子,否则拍出来的可能就是烂片呢?无疑,《肖申克的救赎》对于剧本的选择是十分成功的,从这本书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达拉邦特在分镜头剧本上所下的功夫,也看到了其在场面调度图中所作的规划,看到了他对电影的执着与感动。观看书籍与电影所带给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就如同我们观看《红楼梦》时,电视中我们会对单一的人物形象做出评判,而在书籍中我们会对这种人物形象充满想象,电影剧本唯一的不同是它的人物已经限定,但是仍然给予了观众无限的幻想空间,由此,当影音与剧本内容结合在一起时,带给人们的往往是震撼与感动。我们会因为一个故事流泪,却不会因为一个人而痛哭,但是当人物置身于某种情境中时,其本身便也具有了感情色彩,散发出调动观众心情的元素与情感。因此,在《肖申克的救赎》的拍摄底本选节中我们虽然不会感觉删减掉的场景与情节存在突兀感,但是观影时却也不会认为情节连接上有何不妥。《肖申克的救赎》通过剧本规划了一个电影梦,却通过胶卷成就了一个电影梦,其通过一座墙、一片海勾勒了一群人对禁锢的破除与对自由的渴望。(二) 电影梦与商业化电影市场与影片是一种相互关联的存在,如果没有了市场,便失去了对电影评价的号召力,如果失去了影片,那么市场价值便会被涂上一层灰暗的元素。有人说,在未来的世界中,电视会取代电影,人们不必出门便能够在家中享受观影的温馨时刻,那么当购物成为一种普及性文化时,为何还是有人愿意去逛超市呢?并不是新事物的产生一定会取缔旧事物的存在,也并非新技术制作的电影会超越传统的经典。当《肖申克的救赎》将冗杂的部分删除,仅保留其精华部分用于拍摄时,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影片拍摄的需要,是剧情营造的需要,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资金节省的需要。众所周知,电影拍摄所用的胶卷每一秒钟均是资金输出的数据,由此,电影拍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影片的情绪发展,也应该重视影片拍摄的长度,只有在把握电影拍摄长度的规划中才能够将故事讲的通透、清楚。我在书中看到了这样的商业化元素,但是却深深佩服于导演对剧情的掌控与调度,其懂得去把握每一种情绪,懂得应用影片中值得应用的每一种意象,例如“海”、例如“墙”。说到海,我们会想到侯孝贤电影中的那种悲伤性元素,会想到《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中那种松弛紧凑的张力,说到墙,我们可能想到的会是禁忌之类的东西,但是导演却深谙应用意象的技巧,其通过“墙”以及“海水”将两种突兀的感觉扩大化,从而形成人们对禁锢的思维、固有不变的模式以及自由、广阔的空间的一种强烈生存反差。《肖申克的救赎》是带有商业意味的,但是其本身存在的商业化气息被文艺的精致包装掩盖了起来,从而取得了票房与艺术上的双重成功。在这个浮华的时代中,粗制滥造的影片,往往通过包装以及演员效力来获取人们的关注,精致的影片却在默默无闻中引发人们的共鸣。愤青的年代,多的是不平的思绪,人们称文艺片有一股酸腐的味道,却蜂拥涌进商业片的地域。我们无法说对或者是错,但是如果你有一个电影梦,就请选择真正能够引起你共鸣的电影,而不要沦陷在商业化的包装中。电影与剧本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我们在观影时不仅会重视情节的发展,还会关注演员的表演,而剧本中我们关注的却是如何去把握电影中的没一个元素,由此安德烈•巴赞为改编作了辩护,其跳出了蒙太奇的圈子,通过批评打造了一片美学的电影天堂。而我们,正应该从剧本中去学习电影,从电影中去领悟剧本,从而实现真正的电影梦想。备注:很多事情没有发生,并不代表不存在,那是因为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安逸的缩在自己的壳中,在冷眼旁观这个世界时加注代表自己愤青却自以为是大智慧的点评。《肖申克的救赎》又被称为《刺激1995》,大学年代曾经在影毕写过一篇评论,由此将仅存的删减版本放在下方与文本版本互为比较~雯写于2013年8月3日电影影评:救赎?希望?——《肖申克的救赎》救赎分为两种,一种是自我救赎,另一种是对他人的救赎。肖申克是一个残酷的封闭的监狱,关在里面的人就像是被关在笼中的鸟儿,他们的心灵也在度日如年的监狱中枯竭,明明是一些善良受到诬陷的人们,却在体制化中将自由与希望埋没。而《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救赎并不只是只有安迪自身的救赎,还有对处于沙堡体制化的的心灵的救赎,也是他们重燃自由的希望。 (一) 眼睛与“凝视”眼睛是通往心灵的窗户,通过双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而“凝视”则携带很强的欲望,使我们在某种程度逃离了象征秩序而进入想象关系中。 因而片中安迪的双眼起了一个引线的作用。法庭审判时,他凝视着法官,思绪飘回妻子偷情时的场景。这时他的眼神是悲戚的,震惊的甚至带有一种正义的无辜,可是法官并没有多做详查,草草了案。 安迪被独囚时,黑暗淹没了他的人,淹没了他黑色的心灵之窗,所以当典狱长诺顿打开门时,他拼命的捂住自己的双眼,不让光亮照人,他如同一只 小鼠,可自由的信念却在他的眼神中增强。光亮如同罪恶的根源,将典狱长扭曲的灵魂照亮。“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安迪也是一样,在黑暗中摸向牢笼外面的自由。 本片的另一个主人公瑞德,以一个自述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他的眼神中有捂住却没有向往的光彩。有的是随按逐流的安定。然而,他却是一个善良的人。“起初我并不看好他,但是却在一件事情中让我改变”瑞德自述道。如果说安迪是一个主观者,那么瑞德便是一个旁观者,从一个陌生人后来乃至朋友的角度去观察安迪,从而将安迪眼睛所向光明的线索分为两份,使主题更加的深刻,使线索更加明显,从而以他眼神的黯然使狱友思想的转变体现的更为显著,两条线索交汇,阐述着救赎与自由的关系。 (二) 处处皆讽刺影片开始时,图书管理员老布向安迪讨虫子喂养自己救的鸽子小杰,“等我喂到它能飞时,它就自由了”,似乎在老布的心中,自由已失去存在的意义。可是当他的身体真正获得自由的时候,他的心灵还被那条潜在的绳索缠绕,永远活在体制化中了,所以,他无法融于社会,无法感受自由的快乐了。当他放走小杰时,“你自由了,快飞吧,你自由了”,何尝不是对自己的安慰。可是鸟儿真的获得自由吗,他会获得自由吗?这在我们心中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而困在笼中的老布却被扼杀在体制化的罪恶里了。他到广场喂鸽子的镜头,很具有意蕴,“我来看望小杰,他却没有来,只是希望他找到玩伴”,一个心地如此善良的老人却在社会上寸步难行,这样的描述不正是对政府政策的讽刺吗?而瑞德似乎是与老布在命运相同的岔口走了不同的道路,“我根本混不下去,我想犯罪回到沙堡,生活在恐惧中真糟糕,但还有一件事没有做”拯救瑞德的不是政府。他们未提供任何条件为犯人的心灵卸下枷锁,相反却是由法官不相信“这是事实”的安迪所改变,一个不被相信的杀人犯所救,这不是很可笑吗? 此讽刺在片子比比皆是,“可笑的是,我在外头刚正不阿,到了里头却大搞歪风”“必须抓住政府的漏洞,就可以省出一大笔钱”这种能力使他成为典狱长专门洗黑钱的黑手,廉价的将自己卖给了他。对于一个执法人员来讲,却收受贿赂,为私刑将犯人的自由掩埋,而作为一个犯人,安迪却努力申请建设图书馆,放音乐,为生活在困厄中的人们带去自由的梦想,将他们机械化的心灵融化,这样看,讽刺的意味是不是也很深远呢?(三) HOPE“希望”是一个发光的字眼,一旦他在心中生了根,任何旅途中的羁绊都不会阻碍他前进的脚步。安迪从进入监狱开始,就将“HOPE”做了一个长远而周密的计划,完成了瑞德预言六百年才能修成的隧道,成功逃出了沙堡,同时,它自身也是“HOPE”的化身,他给牢友带去了什么皆有可能的希望,所以他逃离后,成为劳友们常常谈论的话题。 “HOPE”在于实践,在于坚持,在于清醒的头脑与理智,“他言出必行,一年两封信,写了六年”等来了回音,又一周“两封信”赢得了建图书馆的权利。 安迪自始至终以自由的希望为目标而奋斗,将希望传递下去,为狱友注入一剂强针剂。希望就是这样,没有持久紧密的计划,机智的头脑永远都不会获得它金色的光环。《肖申克的救赎》是心灵的救赎,自由的救赎,希望的救赎。他用希望编造了一个奇迹告诉人们凡事皆有可能,希望可以解救人们枯竭的心灵,打破体制化的公式。 雯写于大二此版本影评为删减版当当网曾发:http://comm.dangdang.com/comment/review_detail.php?reviewId=5652429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电影编剧和肖申克迷可买来一看
  •     很垃圾!20买了个超级盗版!有污渍纸很薄。
  •     好棒好棒的短篇。一个人为了自由,能隐忍20年。利用银行家的优势,帮狱警做事,用个小锤子凿穿了监狱的墙,在监狱里谋划好一切,只为自由~~~审时度势,不急不躁,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老厉害了
  •     第一次接触剧本,充满憧憬。
  •     完整地看了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电影是如何拍成的”只看了一些
  •     头一次读剧本,了解整部电影的制作流程,所谓导演剪辑版就是这个样子了。通过剧本与场景的创作解说,肖申克的救赎确实更有味道了。
  •     妈的,一不小心买了本剧本
  •     电影剧本里学到了原来场记和拍摄进度控制如此重要,还有艺术工作者们的灵感迸发和敬业精神。
  •     一口气看了小说跟剧本,发现剧本比小说好看多了
  •     看完书又回去下了电影重温经典
  •     没有比自由生活更珍贵的东西了。 这是我看的第一本剧本。 安迪入狱之后的种种行为都彰显着他和别人的不同。 三姐妹没有使他屈服。 洗衣工作没有使他屈服。 监狱生活没有使他屈服。 在得知事情真相的那一刻他想离开想清白的心终于猛烈跳动了。 汤米的死却敲醒了他。 他依旧不动声色,挺直腰板走过一条最脏污最难以忍受的道路,获得了最美好的自由。 没有比自由生活更珍贵的东西了。
  •     本来以为买的小说...结果错买成了剧本,给大家提个醒儿,这书是剧本,不过挺有趣。看过电影再看,又有一番滋味儿。不过本书最大的遗憾是 电影里将典狱长办公室墙上的那副刺绣翻译成【上帝的审判比想象中来得要快】 而本书中的翻译是【主的审判即将降临】。就少了那样一股讽刺的黑色幽默 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了。5 star ~本书还有斯蒂芬金的序唷~
  •     get busy living,or get busy dying.
  •     小说和电影一样精彩。
  •     最好的剧本源于最好的心。
  •     如果你不是一位肖申克迷,请不要购买本书,它对你毫无意义!本书唯一的缺憾,就是没有收入史提芬金的原著《丽塔海华丝和肖申克的救赎》,估计是因为版权问题。但说实话,原著很一般,远不及改编后的电影。两者的关系好像《动物凶猛》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小说打动了导演,但电影是一次再创,不可同日而语!书很棒,建议阅读分镜头剧本时,与导演达拉邦特《必要调整:从脚本到樱木的历程》配合阅读,可以了解没什么在剧本中的很多场景最终没有出现在银幕上,剧本是一部加长版的《肖申克的救赎》,呈现在银幕上的是导演剪辑版,很有意思!同时可以了解很多幕后花絮。还是这句话,本书是送给“肖申克迷”的最佳礼物!
  •     把细节看了一遍。
  •     free
  •     四星半,16年12月27-28日,正因为没那么完美,可学的东西才够多
  •     真好看 剧本
  •     诚意满满的剧本分析,附有分镜图跟场景修改说明。
  •     书是朋友送的,这部电影非常喜欢,今天在火车上看完了这本书,剧本里有些电影里被剪辑的场景,但无妨,在我的脑海里可以清楚地勾勒出。我很喜欢,谢谢。。
  •     对着他来写剧本 会有很多的启发哦
  •     公司图书室买错了,没买成斯蒂芬金的原作,买成了剧本版。翻着看了看,虽然这种形式看着没有小说连贯,但是看过电影了,看这个回忆中的画面还是很栩栩如生。
  •     电影没看完 剧本却是看了又看~
  •     看过电影算是看过吧
  •     经典,经典,经典。
  •     通俗,第一人称描写,语言平实,缓缓道来,在听一个故事
  •     电影大家都知道 的。。。
  •     剧本本省更加震撼人心
  •     懂得世界的运行方式并巧妙借用,坚韧不拔,牛逼。
  •     好看的
  •     绝境中信念的强大让你保有希望
  •     实体书
  •     没想到是电影剧本。以为是小说。但看过电影,就再温习一下吧。
  •     就像在看电影一样!每一幕一幕都在脑海中回演!
  •     牛逼在于懂得世界的运行,以及如何利用,现实世界的黑客当然比赛博空间的更牛。
  •     太好,简直可以作为床头书时刻翻阅。(多年来你的地位从未被撼动,为一句无声的誓言,一路追随至今)
  •     很感动很励志。 拙言难掩精彩。
  •     这一本是剧本,里面包含很多电影没有拍出来的部分。可以当做花絮看,当然主线也都是有的。工作后看的此书,现在影片已经刷过了不止百遍,大学四年中的后两年几乎每一天都要至少看一次影片。
  •     四季的故事都非常精彩。。。作者脑子太好了。。。
  •     自己比较喜欢的,还可以啊!
  •     和电影略有不同,纳粹高徒看的我后怕
  •     虽然是剧本,但是仍然很精彩。
  •     这是一部值得收藏的剧本。
  •     作为剧本当然没得说,作为书有点太水了,不推荐买
  •     如果接受的了剧本形式建议看看。不需要多长时间,电影也真是拍的极好,和剧本没差别基本上。
  •     剧本让我重新认识电影.
  •     还要再读一遍
  •     在监狱生活的牢笼里,像一个自由人一样生活,怀抱着希望,持之以恒!做一只沐浴着阳光关不住的鸟!
  •     有点意思,编剧的作品
  •     书看着多,其实内容少。还是原著好
  •     这是经典中的经典,说什么都是多余的。
  •     是剧本。
  •     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讲述故事,将视听和文字、电影和小说完美结合起来,铸就了一部伟大的电影。
  •     先看书才看得电影,感觉很喜欢
  •     经典,剧本和电影都很好看
  •     忍耐
  •     真的好看
  •     质量很好 还有图文 很适合编导
  •     这个是剧本 不是小说。
  •     坚持 毅力还有希望 都是美好的东西!
  •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能推荐一部电影,那么我推荐肖申克的救赎
  •     等于又看了一遍电影
  •     为一个巅峰值得付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