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208118621
作者:(瑞典)谢尔·埃斯普马克
页数:128页

内容概要

谢尔•埃斯普马克(Kjell Espmark)为瑞典著名作家、诗人、文学评论家、文学教授,瑞典学院终身院士、诺贝尔文学奖五人评选委员会成员、曾连续17年担任评委会主席。
出版有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七卷集)、《伏尔泰的旅程》,诗集11本和文学评论集多本,其中包括介绍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诗人马丁松的传记《大师马丁松》和专门介绍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原则的专著《诺贝尔文学奖:选择标准的探讨》。
埃斯普马克曾获得多项瑞典和国际的重要文学奖项,包括瑞典贝尔曼文学奖、特朗斯特罗默文学奖和意大利德尼诺文学奖及卡皮罗文学奖。

作者简介

《巴托克:独自面对第三帝国》是一部不可多得佳作。它是一部小说,也是一部电影。它以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在二战爆发前夕出走欧洲为背景,将巴托克的一生浓缩在他即将跨越法国边境的那个黄昏,从巴托克与跟踪他的密探们的对峙中,借助描绘他沉默而又奔涌的内心场景变化,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巴托克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对自由的珍视、以及面对第三帝国步步紧逼的迫害,他又是如何用他的音乐拒绝同化、顽强抵抗。
小说中大量运用了长镜头、定格、闪回、快切,画外音,新闻素材等属于电影的元素与手法,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叙述和强烈的画面感,令人欲罢不能。难怪著名作家余华说:只读了第一句就放不下了。


 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痛苦的是我还有很多话没说完就不得不走了”这是巴托克逃亡美国不久后于弥留之际的悲叹...作为一个自愿的犹太人,如果他不是坚强的个人主义者,以个体的形式独自对抗日耳曼帝国车轮的碾轧,他或 许不会在凄凉晚景中发此叹吁。好的小说,开篇第一句就能抓住人心。长篇人物小说《巴托克:独自对抗第三帝国》是瑞典作家谢尔·埃斯普马克写于他83岁高龄时,可能无法相信书中凝练的文字紧绷的节奏是出自一位老者笔下。仅100多页的小说更像是一部带着第三帝国流亡色彩的长剧、电影。大量的短句和谢尔擅长的诗歌写作法,以及书中一笔带过的人物、特殊历史事件、意像、思绪、人物内心独白等元素增加了这本书的阅读难度。这或许也是作者别有用心的设计,生怕情节带入的太直接而破坏了想象的美感和艺术,好比国画讲究留白,他希望读者能借助自身挖掘探寻的力量来进入他的思想,来解读这位“自愿的犹太人”和他“颓废派”的音乐王国。“他是一团49公斤的愤怒,带着火焰而不是凝视”这是我理解的贝尔·巴托克的灵魂。在第三帝国的恐怖气氛蔓延整个欧洲的时代背景下,种族与身份裹挟着犹太人的命运被推倒了历史洪流的浪尖,可能只是流亡途中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小镇酒馆老板娘不怀好意的一句“你们没有定量供应卡吗?”就优雅的宣布了集中营和死亡的开始。即便如此,巴托克依然一无反顾的踏上这条不归路,一个自愿的犹太人,这无异于是自杀,他的倡议和作品都是对Nazi的直接挑战。他和第二任妻子蒂塔在灰狼穷追不舍的监视下,每一个今天都是场生死未卜的赌注,可想而知那是怎样一种绝望的处境。当他们来到仅一步之遥的法国边界时,如影随形的危险再次逼近,酒馆里巴托克一系列的动作和内心活动也是小说最精彩的部分,类似这样千钧一发的场景随着巴托克的逃亡之旅一路上演,情节推进至此摆在读者面前的仿佛已不在是一本小说而是一部跌宕起伏画面感十足的冒险电影,甚至往昔欧洲二战电影中的零星片段也在眼前一一闪过。于读者来说我们体验的是一段永远不可复制的历史,于谢尔来说是对这位孤僻决然又满怀社会责任感的音乐家的爱与尊重,于巴托克来说是在用自由生命来实验他的自问——“几个四重奏的节拍果真能站在坦克行进的路上吗?”当他和妻子顺利逃亡至美国时已是身无一物的窘迫处境,新的生活或许要从百货公司的服装店开始,但我相信这种没有牵绊的洒脱是任何一位第三帝国的艺术家们都趋之若鹜的。巴托克的音乐与西方古典浪漫派有着截然的反差,他把整个匈牙利民族的DNA都镌刻在他的交响乐篇章中,悲怆而雄浑壮阔的民谣风格是匈牙利民族的咏叹调。我想巴托克还是热爱欧洲的,虽然这片大陆给了他太多苦难和不正义,但就像书中写到的“他得离开欧洲,只有这样,他才能清楚地表达欧洲。”有的时候离开才是爱的延续,只有这样才可以爱得更深沉更有生命力。
  •     谢尔•埃斯普马克,这位瑞典学院终身院士、曾连续17年出任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已经83岁了,但他的作品却总是能让人惊艳。恣意的想象、旺盛的生命从冷静的叙述和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结构紧密的布局中伸展出来,像新鲜的葡萄藤,青葱地爬满阅读者的长廊,一路编织进阳光的闪烁,泥土的沉静,果实的庄重还有花瓣在风中飞旋的轻盈。词语,意像,思绪和叙事,是密密的经纬线,连同阅读者一起编织进作品;又像是一个个路标,引领着读者穿越过谢尔葳蕤茂盛的思想丛林。读《失忆的年代》的《失忆》、《误解》、《蔑视》时是这样,读《巴托克:独自面对第三帝国》也是如此,甚至更是如此。如果说,系列长篇小说《失忆的年代》中的每一本都像是一出舞台剧,一出只有一个人出演的小剧场话剧,那么这部关于匈牙利著名作曲家贝拉•巴托克的作品就是一部当之无愧的新浪潮电影。它演绎在纸面,又立体在读者的面前。时间起始在巴托克举杯的一瞬,时间又延展到了巴托克的一生。这个蓄积着49公斤的愤怒,随时准备和黑色雪佛莱中密探肉搏的男人,那个被皮疹折磨着羞涩地躲避镜头的五岁男孩;这个担忧着儿子将被独自撇在欧洲独自面对未来寻亲美国漫漫长途的父亲,那个面对母亲的探询因愧疚而焦躁又急于维护年轻妻子的儿子;这个努力用平静转移妻子的视线免得她惊惧的丈夫,那个在双钢琴的演奏中将音符凝固在凝视中的导师与爱人;这个怀疑着装满乐谱的行李会泄露他们出走欧洲的逃亡者,那个在边远的农舍中从收集到走入农人们的旋律、曲调和歌词的音乐家……长镜头,定格,闪回,快切,淡入,转黑,画外音,对话,新闻素材……一切属于电影的,都被谢尔信手拈来,拼贴出了1940法国南部小镇尼姆一个黄昏中的巴托克,他正要从这里出走欧洲流亡美国。这个“自愿的犹太人”,面对着整个第三帝国,脆弱,孤单,而又坚定,犹如站在坦克行进道路上的音符,轻盈,透明,而又不可摧毁。现在,过去,未来……此岸,彼岸,过往……时空在纸面上被裁剪,被折叠,被拉伸,被联接……就在巴托克举杯的这一瞬,他意识到,敌人追上了他。一瞬即一生。我们的一生是由多少个这样的一瞬构成,又是在哪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瞬被毫不迟疑地改写。一次,或者是无数次。我被这样的短,又被这样的长迷住了。我被这样的浓缩,又被这样的无限震撼了。
  •     贝拉·维克托·亚诺什·巴托克(Béla Viktor János Bartók,1881年3月25日-1945年9月26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钢琴家,民间音乐学家。勋伯格同时代人,经历略似。音乐是对现实的一种运算,一种对真实的抽象。它是神圣的,有根性,亦有宣示力。在文本中,巴托克幻化为音乐(艺术)的代称,尤其是民间音乐的代称。他是一首交响曲,是作为桥梁、民间风、非种族性、感觉的真观性的意义。当然音乐喻指更多,譬如纯粹声音,噪音,信号,动荡,巨大制音器。巴托尔的另一个身份,是作为“自愿的犹太人”的流亡者,(曾受卢卡奇的庇护),被悬张的屠杀、灭裂、囚禁、钳制与之俱在。虽并非因被命名为“堕落艺术”受驱逐,却与其音乐创作中“对不同的性、民族、社会阶级和年龄的广泛慷慨”的宗旨有着牵连。艺术所带来的自由、感性、抵抗力,以及对权力的超越,在不断地重置着真实。流亡既是不合法的和虚假的,又是灾难性的。故事发生在卡片图的深处(下有题注)。巴托克在观瞻——记忆之唇咬着吸管,气流鼓压、碰撞、游散、凝聚,在现实的和平的水体中浮现数量可观的晶莹的泡沫来,它们吸附在现实之上又无处藏身,犹如雷电般消失的漩涡片段,几刹那地动荡了现实,这记忆的变体随即又复原其初态。新的真实在生长,切换如“平行的频道”。“梦”:昏厥。在不断受到压迫和萃取的现在,这个节点上的爆发。过去的真实犹如一间完好的厅室,被声音和感知的音乐再度真实化,一个崭新的过去正被制造,模糊与锈蚀正被精心地拭去。但现实如此饱蘸如此浓烈的曝光的涌流冲向屋子的所有者,它的主人。他恐惧,现实却不露丝毫的破绽。当他以呵护的姿态摸索着深入,现实早已退向另一面。每次尝试都扑了空。大量的超出叙事系统的档案式拼贴,是否正预示着小说家已陷入写真或构成的幻影之中呢?又或者小说家别有深意。他潜入巴托克的历史中,以无形的观察者的身份,录制了巴托克的历史,带着敬畏、揣测、剖析、证验。又或者它只是一幕又一幕的审判,巴托克被迫地就质疑和拷问作供认或反驳,他一再贯注心神,在宏观领域内溯源、摸索,直至将现实剥食干净。似乎每一个故事都有其命定的抽象法。过了绞肉机,“正统”的身体已变成恶魔般的血、肉和骨。正如语言超越简单的独立体成为表演艺术家一样。然而这并非缺憾所在。对比其前辈雅尔玛尔·瑟德尔贝里的作品《格拉斯医生》,《巴托克》以噩梦呈现噩梦。在文字底部,散文化的表达策略硬生生地取代了语言艺术。故事不再是《巴托克》的终点,小说家的意图或拟旨取而代之。与《茨威格在巴西》何其相似——后者的优势在于其真挚的铺陈。敌人(第三帝国)将个人命运和灾难压缩为无实质的符号,制造绝望、苦厄、倾覆、危绝。巴托克在其“野蛮”、预感、本能中,以宽大和包容展开它。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翻译太差
  •     分明是个厚重有深度、叙事时空交错的精彩的内心独白,偏偏让翻译给毁了。很多时候译文不好并不是因为翻译的外语不好,而是他中文不行。【微笑.jpg / btw本雅明部分是个让我惊喜的彩蛋!
  •     翻译有的地方实在不通顺,不如想象的有趣。巴托克才49公斤,好羡慕。
  •     “权力自然希望不惜代价地阻止它的公民看到超越于它的控制——借助艺术去看到。它自己却可以沉浸在这禁果里,就像刚才的梦,一半是玩笑,一半是到底可以告诉自己点儿什么。这是可能的,权利于是会惊讶于它否认的主题。”
  •     本来想当作了解作曲家的读本,读后发现这是一部虚构作品,真实信息甚少。 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文字非常难懂,读起来像是在看自动翻译的外文网页,读了后记才知道译者来头不小,但如此翻译难以服众啊。
  •     看到巴托克买的这本书… but translation makes nonsense...
  •     ......我到底读了啥我也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么!
  •     算读过吧,JIC楼下的等待。 温斯顿是在无声中隐忍地对抗,巴托克则是强韧而奔涌的,“他是一团49公斤的愤怒,带着火焰而不是凝视。”
  •     通篇的第三人称压得我喘不过气 只好丢一边
  •     翻译减一星;主观觉得原作者也比较扯;我还专门找到Vegh Quartet 演的第六四重奏来听。
  •     翻译毁书不倦呀。明明这位作者的语言诗意、富有想象力。让这翻译搞得简直不会人话的感觉~好像还是马悦然专门找的这个翻译,醉了
  •     Translator, read ALOUD your own words to HEAR if it makes sense, OK? Author, fictive sentimentalism serves only yourself and does NO justice to your protagonist.
  •     “真正危险的是艺术的感性!”
  •     我觉得问题在译文上
  •     小小一本,太像诗了。也许是翻译之后就完全不对了,阅读艰难orz
  •     咬着牙看完,这翻译实在是,连主谓宾都不全…
  •     太难看了
  •     “当罗马人在一系列战争后完全击败迦太基,把盐洒在泥土里,于是,没有什么能再从那片地上冒出来。被践踏的文化不许有未来。 我们时代的野兽王国对被蹂躏的人们所作的不正是这个吗——把盐揉在意识里,以便没有谁会有什么未来?他们在头骨里揉进盐,没有记忆能延伸到将来,没有经验好在后来的岁月结果,没有反对和可供选择的回答生根于那等待着的。他们留下因为盐而褪色和磨损的记忆,他们丢下一个停止的现在,这现在因为坚定地擦入的晶体闪着光。”
  •     文字版的交响诗
  •     作为练巴托克钢琴启蒙的业余爱好者,表示这玩意跟他的民族音乐真没啥关系好说的。翻译也是,汉语文不过关,就敢交给出版社。出版社也不负责任。
  •     “一个强加于真实之上的抽象信息”,过于主观,过多的将自己的态度放在里面的每一个人物身上,描绘出的,已经不是巴托克了
  •     不错啊!
  •     一个天才艺术家的逃亡瞬间,题目言过其实。我注意到几乎所有的文艺工作者都有一种严重的自我膨胀意识,他们以为自己在对抗全世界,实际上不过是像丧家犬一样的四处逃难而已。作者的笔力非凡,蒙太奇的手法运用的非常自如,加分!欧洲语言中独有的晦涩一如既往的在这本书里体现了出来,这就是我为什么一直建议有条件的人可以尝试着去学一下欧洲语言的主要原因——再好的翻译也无法打破语言的隔阂,真是没办法的事情。
  •     看过便知道,这里的“第三帝国”只是隐喻而已,“巴托克”们要对抗的,正是那些披着文化的画皮,干着往人的意识里掺盐勾当的东西
  •     译笔较差
  •     翻译得……
  •     乍看还以为是“肖斯塔科维奇vs斯大林”的那一类,其实作者还挺用心,回避了直接现实的对抗,所有的对抗仅仅发生在一瞬间,作曲家恐惧的想象之中,这种对抗是如此不现实,几乎不能称作对抗,接近村上那个鸡蛋和石头的比喻。
  •     短小精悍
  •     一团49公斤的愤怒!(里面本雅明还打了个酱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