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出版社:王思明、 沈志忠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12出版)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511611468
页数:305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关于减水闸坝的危害,清廷及其河臣都看得一清二楚。由于里下河地区频年遭受水患,兴化、泰州等州县田亩被淹,民生十分困苦,这引起了康熙帝的重视,因此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十月行文总河、总漕,谕令他们亲自查勘,设法将下河积水疏消归海,涸出民田。十一月,总漕桑格上奏,分析里下河形势说:“下河为泄水人海之区,自淮安以至邵伯,计运河东岸共有涵洞三十处,闸十座,滚水坝八座,此皆运河及高邮、邵伯湖之水,由诸涵洞闸坝等口,归入射阳、广洋等湖,至白驹、冈门等口人海。总由下河受水之处甚多,而泄水人海之口犹少,是以水势汪洋,易于淳蓄。及遇淫雨,诸河泛滥,以致水势汹涌,通流不及。而下河之高邮、宝应、泰州、兴化、盐城、庙湾等处,地皆洼下,均受其灾;兴化地方尤甚,积水更甚。”由此可见,由于里下河形如釜底的地势,纵横交错的河湖分布,再加上减水闸坝的常年泄洪,使里下河地区频年受灾,积水难以疏消。甚至出现了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九月,身为总河的于成龙说:“前河臣靳辅于高邮南北建设大小减水坝五座,题明开放定例,频年以来,依期开放,虽堤岸保固无虞,而下河诸邑,皆受其害。……总缘高邮河身与山阳、宝应河身相等,骤受高、宝诸湖滔天之水,开闸则有害于民田,闭闸则有伤于堤岸,欲两相保护,难已。”由此可知,当年陈潢的忧虑并非多余,有清一代里下河地区成为名符其实的“洪水走廊”,给当地人民造成深重的人为灾难。 至乾隆四年(1739年),大理寺卿王灌上奏,要求将减水坝坝基全行平毁,以消除里下河地区的人为水患。他说:“以淮、扬运河东岸堤工,实为数州县之保障,向因设有泄水大坝,以下河被淹,民罹水患。所最甚者,高邮南关、五里、车逻三坝;其次邵伯之昭关坝,宝应之子婴坝,一经开放,则泰州、兴、盐等属,尽被淹没。今年将洪泽湖之天然坝坚闭不开,高、宝东堤等坝,俱加谨不许开放,所以水患顿除,请将坝基全行平撤,俾东堤一律相平,拟于子婴、五里中坝、车逻三处坝下有河渠之路,各建泄水闸一座。”在王濮看来,高堰五坝以及高邮运河东岸的减水闸,是造成下河地区人为水患的根源,而乾隆四年,洪泽湖东的高堰五坝以及高宝运河东堤减水坝坚闭不开,则里下河水患顿时消除,因此要求将减水坝坝基全部平毁,在有引河的子婴、五里中坝、车逻三处各建泄水闸一座,以宣泄洪水盛涨。乾隆帝将王灌的上奏交大学士九卿议奏,结果朝臣认为减水坝宁可闭而不开,但是不能平毁,因为要防患于未然,并责令河道加意防护,并准予在子婴坝等三处添建泄水闸。 雄才大略的乾隆帝,对于减水坝的有害民生,认识得清清楚楚。特别是十六年(1751年)夏四月乾隆帝首次下江南,他乘船沿大运河南下,巡游了大运河两岸的城市如济宁、无锡、扬州、苏州、杭州、镇江、南京等,并亲临高堰,沿着大堤向南而行,经过三个滚水坝,到达蒋家闸,经过周览形势,才知道天然坝危害民生,断不可开。他说:“夫设堤以卫民也,堤设而民仍被其灾,设之何用?若第为掣流缓涨,自保上游抢险各工,而邻国为壑,田庐淹没,勿复顾惜。此岂国家建立石堤,保护生灵本意耶?为河臣者,固不当如此存心也。天然坝当立石永禁开放,以杜绝妄见。”

内容概要

王思明,1961年11月生,湖南株洲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科技史、比较农业史研究,担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入选农业部重点人才工程“神农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等。 沈志忠,1968年6月生。江苏宝应人。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农业考古、中外农业交流史研究。担任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江苏省农史研究会理事,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探索 农业遗产学学科建设所面临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 古今中外论农业文化遗产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草原文化基因传承浅论 国外乡村旅游发展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基于农业遗产资源的农业旅游发展探索 第二部分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 论高家堰的修筑及其影响 鄂东广济江堤修防史略论 试论清代治河专家对黄运减水闸坝利害的认识及其下河治理方案 民国后期和田河流域洛浦垦区垦荒、撂荒地的景观格局及其荒漠化成因探析 南海九江的桑基鱼塘及其变迁 试论小麦移栽技术的产生及传承 略论《桑园围志》的价值与续修 论传统乡规民约的内涵及其理论渊源 卜凯文献挖掘整理的现状与思考 农业文明与伏羲时代之食文化 过山瑶与蕾新畲 左宗棠与“左公柳” 周人“祈农”民俗传统的延续与演绎 ——陇东“二月二龙抬头”节俗的农业文化内涵管窥 第三部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 通过韩半岛铁搭(:奎4垒甘)看明清时代江南的水田农业 云南文山地区苗族迁徙农业文化研究 徽州地区林业习惯法的护林制度 江苏民俗类农业文化遗产的现状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论婺源县上晓起村水力捻茶机的遗产价值 东乡野生稻:“国宝级”的农业文化遗产 地理标志产品与县域经济发展 从阳城广禅侯保护谈谈发展中兽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家猪和太湖猪文明的起源与现状 中国东北与俄国的茶叶贸易 历史时期温州柑种植兴衰考述 基于GIS的农业史研究探析 中国古代农家的农时观 第四部分其他相关研究 基于历史与社会学视野的防旱抗旱研究 试论唐朝盛世下的农业经济政策 从《全唐诗》看唐代蚕业 论明清松江府官布征解之变迁 清代广西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化 中国近代水利人才危机应对与专门教育的起步 浅析丁颖对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与利用 中国农民养老与“米保障” 论英国对中国茶业经济间谍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编辑推荐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是该会议的论文集结。这批论文按主题可以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其他相关研究4个方面。

作者简介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介绍了2011年10月23~25日,中国农史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农学史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农史研究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所和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共同主办。会议结束后,会务组决定搜集、优选参会论文结集刊印。这批论文按主题可以分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探索、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保护研究、区域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和个案研究、其他相关研究等五个方面。


 中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