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田文藏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9863501700
作者:吳永華
页数:456页

内容概要

吳永華,1959年出生於宜蘭羅東。退伍後返回宜蘭工作,有感於家鄉周遭鳥類棲息地漸受人為開發侵蝕,於是在1987年投入蘭陽溪口鳥類調查,並以自然書寫方式推廣對生態環境的關懷。除鳥類觀察外,亦將研究領域拓展到地方自然史料的整理、發掘臺灣自然研究史上的重要人物,填補長期被忽略的日治時代自然誌空缺。
著有《群鳥飛躍在蘭陽》、《守著蘭陽守著鳥》、《臺灣森林探險》、《被遺忘的日籍臺灣動物學者》、《被遺忘的日籍臺灣植物學者》、《蘭陽三郡動物誌》、《花蓮港廳動物誌》、《蘇花古道宜蘭段調查研究報告》、《宜蘭動物學史年表》、《宜蘭植物學史年表》、《宜蘭地質學史年表》等多部作品。

书籍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從新潟到東京帝大
一、從新潟到東京
(一)日本國內進化論思想的普及
(二)加入東京植物學會
(三)前往東京
二、臺灣之旅
三、進入東京帝大
第二章 矢志臺灣植物研究
一、接掌臺灣植物研究
(一)捨苔類植物
(二)專攻臺灣植物
(三)研究的開端
二、臺灣杉:世界新屬的發表
三、臺灣總督府有用植物調查的開啟
(一)成立背景與過程
(二)川上瀧彌與他的弟兄們
四、臺灣高山植物研究
(一)高山植物採集的突破
(二)高山植物研究
(三)植物地理學探討
第三章 歐洲考察與《臺灣植物圖譜》的完成
一、臺灣植物調查之必要
二、歐洲考察之夢成真
(一)考察動機
(二)歐洲行的兩大收穫
三、《臺灣植物圖譜》的出版
四、與西方學者的討論
五、獲日本帝國學士院桂公爵紀念賞
第四章 臺灣田野踏查
一、1908 年巒大山之行
二、1912 至1917 年間的五趟重要採集
(一)1912 年阿里山之行
(二)1912 年恆春半島之行
(三)1914 年再上阿里山
(四)1916 年南投、宜蘭及烏來之行
(五)1917 年太魯閣、太平山之行
三、最後的農林產業調查
(一)柑橘調查
(二)澎湖島調查
(三)赴印度支那前的短暫過境
(四)最後的臺灣之旅
四、植物調查內容之探討
(一)採集地點與季節
(二)採集品的學術分量
第五章 臺灣植物命名
一、新屬、新種
(一)新屬
(二)新種
二、地名分析
(一)臺灣島名:福爾摩沙Formosa 與臺灣Taiwan 的國際識別
(二)臺灣地名:早田文藏的臺灣土地記憶
三、人名分析
四、獻名早田文藏之臺灣植物
五、早田文藏心目中的關鍵植物
(一)松柏科
(二)臺灣奴草
(三)臺灣原始觀音座蓮
(四)蘭科
第六章 印度支那探險與思想的轉折
一、印度支那探險
(一)探險三部曲
(二)對後輩接棒調查的期待
二、思想的轉折與啟發
(一)質疑達爾文的自然淘汰說
(二)否定恩格勒的分類系統說
(三)動態分類系統的提出與天臺宗教義的啟示
第七章 東京帝大教授生涯與動態分類系統之再起
一、東京帝大教授生涯
二、緬懷與建碑
三、晚年的最後心願
(一)主張的學說
(二)動態分類學說的再起與海外學者的迴響
(三)《植物分類學》的出版
(四)從減數分裂到永遠的生命
第八章 挑戰與批判
一、外國人來臺採集的排斥與國際間新種命名的競爭
二、植物中心柱在分類學上的價值與藤井健次郎的評論
三、自然分類原理的主張與山本宣治的批判
四、有用植物調查的插曲與森丑之助的嚴厲批判
(一)森丑之助指責早田文藏的內容
(二)早田文藏與川上瀧彌的關係
五、《帝國大學新聞》的三篇重大宣示
六、動態分類系統理論與田中茂穗的批評
第九章 結 論
後 記
註 釋
附錄一 早田文藏著作目錄
附錄二 早田文藏年表
附錄三 早田文藏以臺灣地名命名之植物一覽表
附錄四 早田文藏以人物命名之臺灣植物一覽表
參考書目

作者简介

早田文藏,
他是享譽國際的「臺灣杉」的命名者,
也為臺灣建立8個新屬、1,636筆新學名,
他的一生,成就出近代臺灣植物學的輝煌年代。
早田文藏(1874~1934),日本新潟縣加茂町人,16歲矢志於植物學,1892年19歲加入東京植物學會。1903年師從東京帝國大学理学部松村任三教授後,接手臺灣植物研究。1905年受聘為臺灣總督府植物調查囑託,直到1924年為止,十九年間致力於臺灣植物的研究與分類,完成《臺灣植物圖譜》十卷。由早田文藏命名發表的臺灣植物多達1,636筆,被譽為「臺灣植物界的奠基之父」。
本書透過早田文藏的生平歷程,闡述他身處的大時代環境,是如何引發他對植物學的喜好,並在因緣際會下進入臺灣植物研究的領域,成為建構臺灣植物誌的重大功臣。他一生關注分類學、形態學、解剖學、細胞學等植物學議題;晚年更涉獵宗教、哲學等層次,進而提出新的「動態分類系統」,影響無數後世學者。一部早田文藏的傳記,講的不只是一位先驅者的生命歷程,更是臺灣自然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本書特點
●補足日治時代臺灣自然史的一塊重要拼圖。
●臺灣第一本早田文藏詳實傳記,呈現早田文藏一生的成就事蹟。
●整理早田文藏一生著作目錄及命名一覽表,是研究臺灣植物史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
聯合推薦
許再文(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植物組組長)
郭城孟(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
黃裕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所長)
楊宗愈(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生物學組研究員)
劉克襄(詩人、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者)
鍾國芳(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名家推薦
早田文藏在1911年出版的〈臺灣植物資料〉中發表了新種山薰香,並註記道:「……在福爾摩沙所有的植物中,或許最令人震驚的發現就是山薰香屬了,此繖形科的植物除了臺灣之外只分布在澳洲,本屬不僅是臺灣島的新物種,也是北半球的新紀錄。」在二十世紀初臺灣植物大命名的時代,要在高山聳立的福爾摩沙發現新種植物並非難事,但能發表北半球新紀錄屬,並評論其世界地理分布,這讓我在博士班研究山薰香屬生物地理時,對早田氏這位將臺灣植物學推上世界舞臺的日本植物分類學者更多了幾分敬意。吳永華先生所著《早田文藏:臺灣植物大命名時代》鉅細靡遺的考據了早田氏的生平與他在臺灣植物分類學的卓越貢獻,深入剖析了其著作中極具爭議的蕨類中心柱構造、動態分類系統理論,與森丑之助對其嚴厲的批判,讀此書我彷若被帶回到上世紀初臺灣植物分類研究最精彩的時空,多年的疑惑也在此書中一一開釋,欲罷不能。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鍾國芳
自然誌研究是條孤獨的長路。多數人可興發一時之趣,或以本身學術範疇之必要做階段性的爬梳。作者非科班專業,卻堅持一已之信念,沿此路徑壯遊,愈往偏僻之區披荊斬棘。長期的基礎調查,反而超越現有研究者的成績,更成為我們回顧過往的重要指引。
透過早田文藏生平的認識,無疑是了解日治時期臺灣植物調查和研究的重要脈絡。百年前這位植物學者在臺灣的種種調查和經歷,如今重新建構,勢必得需要花費更多苦功,逐一拚圖補文,才可能在生硬粗疏的史料裡,給予豐厚的表述。
若沒作者的執著傻勁,日治時期的自然人文勢必少了一大塊。回顧這條臺灣自然誌的小徑,瘦長而彎曲,草木蔚然茂密,幾無後繼者。走進去,或走過都是沒有掌聲的,縱使到了盡頭,仍只有孤獨的巨大寧靜。但作者繼續向前。

──詩人、自然生態保育工作者 劉克襄


 早田文藏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