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的另一面

出版日期:2016-6-1
ISBN:9787549579407
作者:郑嘉励
页数:258页

内容概要

郑嘉励,1972年出生于浙江省玉环县。1991—1995年,就读于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1995年7月,进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至今。2010年被聘为研究馆员,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瓷窑址考古与研究。
主要著作有《寺龙口越窑址》(文物出版社,2002年)、《浙江宋墓》(科学出版社,2009年)、《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中华书局,2012年)、《丽水宋元墓志集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等。
业余从事杂文写作,既为了个人的抒情遣怀,也为了文物考古工作者与大众之间的情感、趣味与思想的连接。

书籍目录


第一辑 观物
古民居
城隍庙
廊桥
文峰塔
杨府庙
老屋
碉楼
盐田
海塘
路亭
戏台
牌坊
渡口
银坑洞
龙潭
厕所
韩瓶
胡人俑
花瓶
眼镜
第二辑 石语
界碑
墓志
墓志中的男人
墓志中的女人
墓志中的夫妻
刻字的石匠
无字碑
戒石铭
去思碑
摩崖题名
沈括题名
第三辑 冢书
王坟
祖公坟
吕祖谦墓
一个清代女人的坟墓
石像生
两处墓地
义冢
盗墓笔记
宋六陵
砖头
水库
第四辑 行路
括苍古道
缸窑
碗窑
嘉兴的山
葛府
牡蛎滩
竹口
临海印象
刘文彩的庄园
渤海
《三国》考古
何澹考古
杨皇后考古
范成大考古
族谱
墙头记
房东
第五辑 谈薮
考古人的独白
以地之名
好柴火
风俗谈
千工万工
骑马
酒桌
胡子史略
古人肖像
假如我们还是猴子的话
长毛
养鸡的科学家
风水先生
张岱的雷峰塔
鸟语
蜜蜂和人是一样的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考古学著作中难得一见的趣味性非常浓厚的杂文集,综合了田野、读书、考古、历史、个人情感、生活体验等多种元素,共分五辑:观物、石语、冢书、行路、谈薮。题材多样,行文冷峻,情理兼具,自成一格。


 考古的另一面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在许多人眼中,“考古”这个词本身或多或少带着一种学究气,一种刨根问底式的执着。考古往往和远古的历史相勾连。“考古”虽在汉语中出现较早,但当时所谓“考古”仅仅指对一些传世青铜器和石刻等物的搜集与整理,与现代意义上的考古含义有很大区别。直至19世纪,才泛指对一切古物的研究。如果身边有人是考古工作者,那我不仅会心生敬仰,恐怕还会有几分不理解:在如今利益至上的现代社会,有人能够坚守自己的一方研究园地,不问朝夕,无畏甘苦,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这个世上的“珍稀物种”了。历史有多久远,考古的触角便无所不在。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研究馆员郑嘉励先生关于考古的杂文集——《考古的另一面》,以亲民化的姿态,将自己的考古心得和生活感悟娓娓道来,书中没有摆出老学究式的架子,文风踏实而质朴。这本关于“考古”的杂文集分成五辑:“观物”、“石语”、“冢书”、“行路”和“谈薮”。“观物”一辑里作者以古老遗迹为开头,大到城隍庙碉楼牌坊文峰塔,小到花瓶眼镜,甚至连古时的厕所也一并收入笔下,行文中既有历史的索引钩沉,又有自己对于文物遗迹的抒怀,不似教科书的严整和呆板,读来令人倍感亲切;“石语”一辑,是围绕古代摩崖碑刻的写作,以提领全篇的“界碑”开头,将碑刻分类归纳,使石刻墓碑这种无生命的远古事物焕发出新生的活力;第三辑“冢书”则将作者近些年对于墓葬的搜集,整理归纳,虽然外部看上去略带学术性,但内里仍是个人感悟的文艺小品;第四辑“行路”,则属考古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括苍古道,到嘉兴山川,再到名人庄园;从临海印象,到牡蛎滩头,再到《三国》考古.....可以看的出,作者是一位有心之人,他将考古生活中的点滴印象汇聚而成兴味盎然的篇章,这些极具个人化,同时也极富生活化的感悟贯穿整章;最后一辑“谈薮”,“薮”指民间、草野。作者在这里指代杂谈调侃世间风物,这一辑也是全书写的最为活泼的一章,以《考古人的独白》开篇,其实这一篇也可看作全书的“题中之义”,作者用浅白朴实的字句将一个考古研究者的心思袒露给读者,作者在文中说:“生命就是一段旅行,一段曲折丰富、悲欣交集的旅行,沿途到处有瑰丽而无奈的风景。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观看沿途之风景,体验观赏的充实,领悟人生的真谛。人就是趁活着的时候,做点事情,体验人生。”这或许就是作者最为真实的心底抒发吧。考古的一面是沉重、辛劳、神秘且不可理喻,考古人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顶着毒辣的日头穿行于旷野草莽之中;郑嘉励先生却从年复一年的探寻、整理、跋涉之中,提炼出考古不为人知的另一面,乃是生动而质朴,真诚而乐趣盎然。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生活态度不时体现在作者的行文中,由此,郑嘉励先生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考古世界。郑嘉励先生在文中说:“钱穆先生说我们研究国史应心存温情。后来,读严耕望的《唐代交通图考》,少见的严谨、朴实的地理巨著,文字简洁,很少情感。又后来,读别人缅怀严先生的文章,说先生读书之余,最喜游山玩水,尝以未到黄河为憾,始悟学者的底色竟是炽热的家国情怀。”这段话,似乎也可以作为《考古的另一面》的另一个深层主旨。考古,在个人,不仅是一份矢志不渝的事业,更是一份对家园、对故土、对国家、对历史的深沉情怀。这,大概就是考古人的底色吧。
  •     一本有趣的小书。出自于资深考古人的亲切随笔。既是一部工作中的见闻录,也是作者的多年个人心路历程。围绕着多年的考古见闻,全书分成了五辑,观物、石语、冢书、行路、谈薮。从亭台楼阁、花瓶眼镜,到石刻墓碑、王坟义冢,由江浙古地民风,到考古人的独白……配图古雅,文字温情,故事平实,考古的另一面,值得一读。
  •     我年青时,曾想学考古,觉得那些古老的事物充满着神秘感,后来为生计考虑,没有勇气报一门无甚钱途的专业。随后又看了红遍网络的《盗墓笔记》,更是将考古脑补成了一项惊险、刺激、热情的工作,虽然明了小说与现实差异颇大,但总是忍不住每每扼腕叹息。上学期间,有大把的空闲时光,常常约三五好友一起出玩,每到一地,总是被当地博物馆吸引,觉得各种玉石、瓷器,外形即便古朴,也有说不出的漂亮,而青铜器则多是巍巍然,直背挺腰,不可亵玩。我观赏古物,都是在博物馆,长期看着古物被整整齐齐地罗列在展台上,一直误以为古物所诱人的也只因与当世存在时间上的差距,直到看了这本《考古的另一面》才恍然大悟,古物在空间上的美感依旧使我心驰神往。在博物馆,我可以看见他们个体,但是我无法看见他们所组成的生活整体。“壁前的长条案,中间摆香炉,两侧对称置烛台,花瓶各一;案前的八仙桌,左右各设太师椅;两侧的靠壁,照例也挂书画。”翻开这本书,这句话赫然摆在最初,白描笔勾画出古人的生活空间,我猝不及防地被这个画面吸引,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恰恰在今年夏初,我趁着出差的机会去参观了国博的明清家具展,话里提到的家具,当时都有幸在国博一窥真颜,然而当时即使流连,也只是觉得做工精巧,远不及这短短几句话带给我的感触。这本书写的考古的另一面,对于我这种不懂考古的人,看到的其实是博物馆的另一面。文字将古老的生活部分还原,这是博物馆做不到的。而山重水复之后的路亭,江畔的义渡,山腰上的碉楼,这些是搬不进博物馆的,也是正在逐渐消逝的,抗不过风吹雨打,也留不住时代步伐。前几年去河西走廊游玩,先领略了嘉峪关的雄奇,再转道阳关、玉门关,从小背烂了“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然而到了目的地一看,百感交集,夯土被岁月侵蚀,哪还看得出当年的模样,地面是少有植被的沙土,关城遗址也是沙土,浑浑然已与大地融为一体,幸而身高还尚是突兀。再过个若干岁月,这些关城,和那些路亭、渡口、碉楼都只能在书画中觅其踪影了。突然想起一句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的话:成长就是一个不断丢失的过程。这句话应用于个人身上,已经烂熟得让人颇为生厌。而今,我才体会到文明的成长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可见,古人诚不欺我。说完了空间感,说完了缅怀,这些由书中所延伸出去的意象之外,我想再回过头来谈谈这本书本身。本书以一个个单独的切入点,或物,或地点,或人,浅谈他们的来历与归去,本以为是一本颇严肃的书,结果却是将仿若茶余饭后的谈资娓娓道来。男子的墓志铭洋洋洒洒写满仕途功勋,不论大小,女子的墓志铭千篇一律只有德行,万千女子都是同一面目;武则天留下无字碑,可能并不是胸襟坦荡,而只是因为唐高宗下笔尴尬,不如不写;范成大不在名山大川留名,只留下水利,务实利民。总之,此书适合下饭。最后,再感叹一句:没有配图添彩,真是心痒难耐。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好适合未来的青春期小绿读啊!浙江省乡土教材~ mark一下!
  •     为啥不能打三星半呢?感觉蛮适合读库,做成集子有些减弱了。
  •     虽有些文不对题,既不学术也不文学,如无根浮萍,看来反倒不如作者公众号的几篇文章。 也许年龄尚浅难以理解作者深情吧, 考古的另一面是什么,乡土与情怀,发掘时的酸甜苦辣?没下过工地的我也总是遐想。 序也写的莫名奇妙,总体来说读的不是很畅快。
  •     我觉得写得挺好的 杂文随笔 有情怀有温度的一本书 看着感觉很舒服 没必要一本正经的讲一些专业知识 人家定位就是这样的呀
  •     这是一本烂书……书名很大,内容又小又散又无趣。
  •     不是不喜欢杂文集子。可是有点文不对题,而且文采撑不起书名。不是很好看。
  •     还能读
  •     那天听郑老师的讲座,说有缘就会看到这书,的确,我随意逛逛图书馆之时就看到了,这是一本抒发个人情怀又带科普性质的考古书,作为同是台州人,看到不少自己的影子,还不错
  •     就我一个人觉得读的很有意思吗?对业余的我还挺涨知识,只是作者在其中夹杂部分情感不太好。
  •     确实阐述了考古不为人知的艰辛,和作者的坚持 同时也给读者增加了许多考古常识 可读性和趣味性较高
  •     间于散文与专业书的暧昧文体,你就说你到底想写个马吧,通篇文笔最好的是扬之水的序。 “戏台是木结构的,像我的文字一般速朽”23333 铜花瓶居然是养花的,要弄一个。眼镜是十五世纪就传入中国的,宣德皇帝还赐眼镜给老臣,咩哈哈。 絮絮叨叨作者看上去脾气非常好,虽无建树,但十分居家适合当人男友。
  •     浙江考古人的随笔杂文,还不错
  •     虽然有些文不对题,但确实是考古人写的文章,能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也算求仁得仁了吧。很多人生感悟和人生磨难,都是古人有过的,我们能做的不过是一再的重复。
  •     看了两篇,什么鬼。。。#亚马逊图书馆失败记录#
  •     也许这就是大多数考古人的生活 没有那么多的波澜壮阔 但也足够吸引我
  •     书名好于内容。
  •     注水猪肉 挂羊肉卖狗肉 还是别看的好
  •     有意思
  •     零零散散的谈了一些作者在工作中的见闻,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     还不错,多讲作者自己在浙江的考古工作,恩,内容应该可以更充实。
  •     随笔
  •     和预想的不同,不过一段一段介绍某个部件还是挺有趣的,想看看作者别的文章
  •     颇有人文情怀的随笔
  •     和预期不一样 没啥考古内容 应该也是专栏集成书 有点坑
  •     和考古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及个人生活感悟,翻翻消遣。
  •     多读书,多行路,如此才能生发出温厚的人文关怀,才能写出不一样的文字。
  •     不是书不好,甚至也觉得很好看,但读着读着每每被文章里那种又自卑又懊恼又无奈又不服气于是昂首嗤之以鼻的形象弄得很烦,于是看不下去。是我这种接受度低的读者不好。
  •     虽然跟预想的不一样,可是却意外的喜欢,越看越喜欢,不是科普类的书,很有人情味儿~
  •     还是叫原名《考古人茶座》合适些
  •     很怪的书,既没有专业性,也没有文学性的随笔。
  •     书名略大,更应该叫考古行程中的另一面,通过文字能体会作者心中对古代文化和考古事业,发自真心的热爱
  •     台州人写的,本以为揭露的是考古工作的专业性侧面,但后来发现是个人心得观点为多。基本在浙江考古,宋代及宋以后。倒是也能知道一些从未了解过的新知识,比如文峰塔、台州方言词汇起源等等。作者的哲思还是很经世致用的,只是这本书还是太散,没有体现出作者真正的功力。
  •     not bad
  •     一般般
  •     这本书,初看的时候和很多短评有一样的感受,但越看越觉得有趣,仿佛是老师上课一般,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不以专家自居,只谓研究学者。也可能是由于书中提到的大部分浙江的地方我都去过,再加上学生时代研究过碑刻和墓志,于是更是亲切了。
  •     【在 @雨枫书馆 翻书476】在《读库》上读过作者的同题材文章很有意思。买了这本作者的专栏结集,味同嚼蜡。编辑肯定不是一个人,连作者是不是一个人我都疑惑了。
  •     通篇文笔最好的是扬之水写的序,剩下的都是专栏体和考古工作者发牢骚
  •     记下一堆地名,准备去探险
  •     对考古的工作进行分析,用平生生活阅历去剖析考古工作,有自己的独特体会,这是一笔社会财富。能在日常工作中总结并传递给其他人了解,特别是考古工作的深度了解,这部可以算是入门书,了解考古人的情怀,了解中华的底蕴~希望作者能抽点时间多写写~ 做这份工作不就是通晓古今,传播文化嘛~ 支持老师写书~
  •     也就算是随笔吧,写的很乱
  •     能流传百世的又有多少?
  •     考古学并非象牙塔,考古学家所关注和探求本应是比传统史学(文献学)更加贴近生活、融于社会,郑先生的尝试值得肯定,文字可读性颇高,希望更多的考古学者能写写学术著作之外的东西
  •     当正经书看不太有营养,当闲书看又不太有趣味。
  •     剛翻完幾集不如讀庫選集的符合自己的胃口,半數文章寫法老道還是給人有點飆文彩嫌疑愣是把讀庫選段溫故起來
  •     失望多了一些,闲书散读吧
  •     《杭州日报》考古人茶座汇编。更像是旅游杂记,内容泛滥无归。
  •     都是短短的随笔,从古物发散开去,有些很别致有些很随便。
  •     标题大于内容
  •     看了这些豆瓣短评,我只能说,郑先生的这本大作真不适合给这些小清新看。现在上豆瓣的是不是都太年轻了?文章的况味,与通达,与识见,是需要年龄阅历积攒出来的,郑先生《考古人手记》正有这一些。而且,藏在冷静、克制的文字背后。能写这样的文字的,不多矣。
  •     杂文一本,文不对题,看过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