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邀请》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心理学的邀请章节试读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9
ISBN:9787301095423
作者:卡萝尔·韦德,卡萝尔·塔佛瑞斯
页数:656页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14页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能在辩论中发现漏洞,并能抵制毫无根据的想法。他们认为,批评一种观点并不等于批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他们非常热衷于进行激烈的辩论,以探明一种观点的合理性。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人格理论 - 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一种从个体内在的无意识动力角度来解释行为和人格的理论,认为成人的人格和不断出现的问题是由儿童时期的早期经验所导致,产生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以后形成特有的习惯、冲突和自挫行为。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
①人格结构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系统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程度决定了我们采取的行动和产生的问题。本我(完全无意识)代表生的本能和性的本能,自我(部分无意识)代表理性,超我(大部分无意识)代表道德和社会标准的部分。
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防止无意识焦虑或危险的思想进入意识层面的方法。基本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转移、反向作用、退化和否认。
②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性欲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性能量随着儿童的成熟呈现不同形式,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挫折、冲突和焦虑。
荣格的理论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普遍的记忆和经验可以表现在各种文化的符号、故事和原型中。(男性和女性的原型、神话故事里的形象等)
客体关系学派
强调儿童生命中头两年生活及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关系,特别是母亲关系重要性的心理动力学方法。生活的中心问题是独立的需要和依赖他人的需要之间的平衡。
评价心理动力学理论
①违背了可证伪原则;
②从少数病人的经验中得出普遍性原则;
③建立在病人的回溯性说明和很可能出错的记忆上,回溯性分析会引起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错觉。
二,关于人格的现代研究
将人格划分为“类型”的测验缺乏信度和效度;
“大五”维度:外向性与内向性,神经质与情绪稳定,宜人性与对抗性,谨慎性与冲动性。
三,遗传贡献
个体在对环境的反应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出先天性,因其在生命早期就会显现出并影响随后的人格发展。后天经验能使内向的人变得不太羞怯,但不能使他们变外向。
基因影响决定并限制具体特质的外在表现,但会因环境、机遇及学习而改变。
三,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根据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人格形成于环境与个体的相互作用
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非共享环境,即每个孩子在自己家庭生活中所拥有的独特经历。父母的影响甚微。同辈的影响力较大。
四,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个体人格特质的许多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前者感觉他们的“自我”在不同的环境中更加稳定。人们对适当的交谈距离、时间和“准时”看法不一样。
问题,如何不带偏见地描述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五,内在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人成长、愉快的心情和人类潜能发挥的心理学理论。(亚伯拉罕 马斯洛)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强调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地给予他人支持或爱。(卡尔罗杰斯)
存在主义强调人类存在不可避免的两难选择和挑战(寻找生命意义,面对死亡,对自己行为负责等)的哲学观点。(罗洛 梅)
问题。如何了解一个人是自我满足还是自我实现的?怎样才能区别一个妇女辞职成为职业牛仔竞技表演者是代表了从自由中逃离,还是一种自由选择?怎样才是无条件的关注?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二章 - 第二章

第一部分 自我
第一章 人格理论
一,人格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心理动力学理论是一种从个体内在的无意识动力角度来解释行为和人格的理论,认为成人的人格和不断出现的问题是由儿童时期的早期经验所导致,产生无意识的思想和情感,以后形成特有的习惯、冲突和自挫行为。
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
①人格结构
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系统组成,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程度决定了我们采取的行动和产生的问题。本我(完全无意识)代表生的本能和性的本能,自我(部分无意识)代表理性,超我(大部分无意识)代表道德和社会标准的部分。
防御机制是自我用来防止无意识焦虑或危险的思想进入意识层面的方法。基本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转移、反向作用、退化和否认。
②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包括一系列的心理性欲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性能量随着儿童的成熟呈现不同形式,每个阶段都会产生一定量的挫折、冲突和焦虑。
荣格的理论
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普遍的记忆和经验可以表现在各种文化的符号、故事和原型中。(男性和女性的原型、神话故事里的形象等)
客体关系学派
强调儿童生命中头两年生活及对儿童具有重要影响关系,特别是母亲关系重要性的心理动力学方法。生活的中心问题是独立的需要和依赖他人的需要之间的平衡。
评价心理动力学理论
①违背了可证伪原则;
②从少数病人的经验中得出普遍性原则;
③建立在病人的回溯性说明和很可能出错的记忆上,回溯性分析会引起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错觉。
二,关于人格的现代研究
将人格划分为“类型”的测验缺乏信度和效度;
“大五”维度:外向性与内向性,神经质与情绪稳定,宜人性与对抗性,谨慎性与冲动性。
三,遗传贡献
个体在对环境的反应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出先天性,因其在生命早期就会显现出并影响随后的人格发展。后天经验能使内向的人变得不太羞怯,但不能使他们变外向。
基因影响决定并限制具体特质的外在表现,但会因环境、机遇及学习而改变。
三,环境对人格的影响
根据社会认知学习理论,人格形成于环境与个体的相互作用
影响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非共享环境,即每个孩子在自己家庭生活中所拥有的独特经历。父母的影响甚微。同辈的影响力较大。
四,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个体人格特质的许多特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文化的影响。如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前者感觉他们的“自我”在不同的环境中更加稳定。人们对适当的交谈距离、时间和“准时”看法不一样。
问题,如何不带偏见地描述文化对人格的影响。
五,内在经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个人成长、愉快的心情和人类潜能发挥的心理学理论。(亚伯拉罕 马斯洛)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强调没有附加任何条件地给予他人支持或爱。(卡尔罗杰斯)
存在主义强调人类存在不可避免的两难选择和挑战(寻找生命意义,面对死亡,对自己行为负责等)的哲学观点。(罗洛 梅)
问题。如何了解一个人是自我满足还是自我实现的?怎样才能区别一个妇女辞职成为职业牛仔竞技表演者是代表了从自由中逃离,还是一种自由选择?怎样才是无条件的关注?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13页 - 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

想要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考,离不开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的培养。
它不仅是一种思维技巧,同时也是一种思维态度。
静下心来重头开始读《心理学的邀请》。从前言就可以看出两位作者对它的重视程度。批判性思维的引导也一直贯穿始终(那个可爱的小灯泡)。
摘一些对我有启发的简介和规则。
批判性思维是基于充分的理性和事实,而非感性和传闻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和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批判性思维并非仅仅是一种否定性思维,它还具有创造性和建设性的能力——能够对一件事情给出更多可选择的解释。这一点在P28相关研究的小测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
批评一种观点不等于批评持有此种观点的人。嗯,是的,对事不对人。
大部分人都知道,要保持体形必须坚持锻炼,殊不知保持清晰的思维同样需要努力锻炼。在我们周围可以看到很多惰性思维的例子。人们有时懒得思考,还往往得以地告诉他人自己的思想是多么开放。很多科学家认为,思想开放固然不错,但也不能空穴来风。你是否听过这样一些激烈的争论:”我只知道这是真的,不管你说什么!“或”那是我自己的观点,无论如何都不会改变。”你自己做出过这样的声明吗?在毫无证据的条件下接受一个结论或者期待他人也这么做,是惰性思维的明证。
批判性思维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还是包括了心理学在内所有科学的基础。通过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你就能把真正的心理学同那些遍布于电台和书店里的伪科学区分开来。
最后来写写几条可落地的规则。
一、提问与求知的欲望——我们希望你能在学习心理学的时候,不要将其视为真理,而是能够不断地对书中的评论和研究成果提出质疑。
二、检验证据——“支持或反驳这一论断的证据何在?与其对立的观点是什么?这些证据的可靠性怎样?”如果无法直接检验数据的可靠性,那么根据证据来源的可靠性也可以作出判断。
三、分析假设和偏见——科学的发展就是不断质疑的过程。证伪原则(principle of falsifiability) 并不意味假设必须被证伪,而是说如果发现相反的证据可能被证伪。这种有可能面临被驳斥的风险,迫使科学家必须认真对待否定性证据。
四、避免感性推理——是因为证据没有说服力,还是因为那些结果使你感到焦虑不安?
五、切忌过分简单化——批判性思维者绝不停留在理所当然判断上。
六、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人们有时候会说:“这不过是一种理论。”但一种科学的理论绝不只是某个人的观点。在科学领域,一种理论要被科学界所接受,就必须建立尽可能少的假设,同时则要有详尽的实验数据。
七、容忍不确定性——批判性思维者甘愿容忍这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他们不害怕说出“我不知道”或“我不确信”。
书里有很多生动的例子,一下子让我从枯燥的说教里抽离并且明白了后者的意思。
比如“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里提到慢性抑郁症比没有抑郁症的人相比它更容易得癌症。这又是一个相关的问题。相关不等于因果,这两者是正相关的原因多种多样。比如“抑郁的人们大都酗酒和抽烟导致了癌症的高发”。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要证明这个假设后面还有N多步骤...
往后继续读下去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能在没有灯泡的地方也自发地思考,开始critical thinking了. 这对于往往服从书本知识、轻信权威的我来说,好难得啊。终于跨出这一步了!
以前我觉得,理性思维或是follow计划的生活太不随性太单调乏味太束缚。
现在发现,这是建立自身知识体系和make steady efforts的基础呐~!(>c<)真好~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4页 - 心理学是什么?-科学心理学-心理学、伪科学和常识

近年来,公众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为“心理呓语”(psychobabble)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心理呓语”指的是披着心理学术语外衣的一种伪科学和骗术。这种伪科学声称可以快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譬如重新体验一遍童年时可能遭受的精神创伤,就可快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你两个月大的孩子播放莫扎特音乐,就能使你的孩子在10岁时拥有较高的智力,或者改善孩子的大脑使之更富于创造力。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11页 - 批判性思考心理学

1. 提问并随时质疑
2. 定义你的术语
3. 检验证据
4. 分析假设和偏误
5. 避免情绪化推理
6. 不要过于简单化
7. 思考其他解释
8. 忍受不确定性正好刚看文《学会提问》,注意把那里讲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应用于对本书的学习中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1页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
八条基本原则:
⑴提问和求知的欲望
好奇心、求知欲和善于怀疑、善于提问
⑵定义术语
用准确,清晰的语言来描述事物
⑶检验证据
不以传闻和盲目崇拜权威,必须以相关的实验证据来支持观点
⑷分析假设和偏见
所假设的观点逻辑上存在被反驳、被证伪的可能性
⑸避免感性推理

⑹切忌过分简单化
避免将个人经验或少数事例推论于所有人
⑺考虑其他可能的解释

⑻容忍不确定性

===================怎样避免“巴纳姆”效应====================================
■当心那些适用于所有人的万能描述
■当心自己的选择性知觉
■抵制恭维

====================如何获得良好的睡眠========================================
■确定自己确实有睡眠问题
以自己在白天的感受为标准,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或学习状态即可
■对睡眠障碍进行正确的诊断
遵循生理节律,尽量同时间睡觉起床
■避免过度饮酒或过量使用其他药物
少使用酒精和含咖啡因的饮料食物以及镇静剂药物
■不要把卧室和让自己清醒联系起来
不再卧室看书、学习或看电视、也不要清醒地躺在床上
■关心自身的健康
健康的习惯有助于睡眠,锻炼能促进夜晚睡眠,但不要在睡前锻炼

=========================如何对付疼痛=========================================
疼痛感也受态度、行动、情绪和环境的影响,以下是不依靠医疗机构的解决方法:
■给患者止痛所必须得剂量,并使患者在离开医院后能自己服用。
■家庭成员应当鼓励病人的积极活动,帮助病人转移疼痛的注意。
■学习观察疼痛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以及在何处发生。
■放松、催眠和针灸
■认知——行为疗法:产生积极的想法,增强控制感,分散注意力,重新定义关于疼痛的印象。

==========================如何记住所学的知识==================================
●集中注意力
●以多种方式编码信息
即联系记忆法
●添加意义
意义可以减少你所学到的信息组块的数量。常用方法包括对材料编织故事、举例思考、形成视觉图像
●分散学习
●劳逸结合
●重复
●练习、测验和回顾

==========================防止朋友自杀========================================
●认真对待所有的自杀威胁
通常自杀都有一个急性危机期,只要渡过危机期,死亡的意愿就会消退。一般会向他人暴露某些想法和恐惧
●洞悉危险的迹象
处于自杀危险期的人可能有:变得退缩和冷淡;有抑郁史;对实施自杀有特别的计划或放弃珍爱的对象;不在意宗教限制或家庭成员受到压力;寻找致命的工具。
●解决方法:问问题,并给予帮助
●不要让朋友独处





《心理学的邀请》的笔记-第17页 - 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思维


 心理学的邀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