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与建筑》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 权力与建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5-1
ISBN:9787536687004
作者:[英]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
页数:285页

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迪耶•萨迪奇(Deyan Sudjic)现在是英国《建筑与装饰艺术》杂志的编辑和《观察家》杂志的建筑评论家,作为建筑艺术专家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他曾经策划主持过英国城市建筑设计与英国城市建筑展以及2002年威尼斯建筑艺术双年展等大型艺术盛会。  2003年,在伦敦学习期间,作者住在一栋19世纪的砖砌老屋里,在这所到处都是楼梯的古典建筑里,作者找到了《权力与建筑》的创作源泉,“在八个月的时间里我集中精力完成了此书,但当然,像这样的一本书,其灵魂肯定不在写作过程的体力劳动,实际上它完全是基于我十五年来不懈的旅行和观看的积累”,在“建筑”本书的过程中,作者还出过“工伤”, “书稿大约完成一半时,我被一袋书绊倒,摔伤了脚踝,这也算是作家的“工伤”吧,因此我不得不坐在沙发上写了几个章节”。翻译成中文的《权力与建筑》总字数有20多万,作者在书中列举了20世纪的许多著名建筑、建筑师、富豪、政治家以及独裁者的事例,并从中剖析了掌权者如何利用建筑空间来左右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树立自身和政权的形象,抑或是如何陷入建筑的怪圈中不能自拔。在权力的笼罩下,建筑师在建筑过程中的地位十分尴尬,他们必须在迎合权力与审美追求的矛盾中小心翼翼地寻求自身的生存发展。在各种权力与建筑师争夺塑造建筑空间的斗争中,在建筑与掌权者、建筑师、政权、国家、文化、宗教的相互作用中,建筑与权力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背后的本质,都在这本《权力与建筑》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  通常,人们习惯于从文化和艺术的角度来审视建筑,我们知道如何根据建筑细节判断建筑类型,我们了解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变革,却没有人能清楚地回答“建筑为什么存在”这个问题,也就是建筑与权力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建筑与权力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是因为建筑,特别是大型纪念性公共建筑,无不取决于并不充足的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掌握和分配。这些建筑象征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或一个时代,也反映了一个权力做出的政治判断。  “战争之母”清真寺从方案设想开始便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那就是把第一次海湾战争作为伊拉克取得的胜利进行宣扬。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那次战争中,侯赛因饱受羞辱,他的军队被驱逐出科威特。他绝望地逃回家,留在身后的是惨不忍睹的公路:满面烟尘的伊拉克士兵困在抢来的破旧汽车上,排成一条奇怪的长龙,路边撒满了抢来的战利品。侯赛因试图建造他自己的“真实”,抹去被打败的形象——这正如科威特的做法,委托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约翰•乌特松设计毫无意义的“玩具”——议会大厦,以此表明他们不是海湾地区的寡头统治政府,而是北欧式的民主政治。由于联合国对侯赛因的独裁进行制裁,伊拉克物资极度匮乏,此时建造任何纪念碑式的建筑都只能是一种精心策划的挑衅,而修建带有象征意义的清真寺则使这种挑衅更加明显。  阿道夫•希特勒一生中仅到过巴黎一次。那是在1940年6月,法国军队刚刚被击溃,希特勒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他亲手创建的第三帝国西起大西洋,东到苏联边境,一洗德国1919年在凡尔赛宫所受的耻辱。希特勒的飞机于28号黎明前抵达巴黎布尔歇机场,出人意料的是,当时坐在他身边,和他一起体验这个军事胜利的伟大历史时刻的不是什么将军或纳粹党的领导人,而是两个建筑师——阿尔伯特•施佩尔与赫尔曼•盖斯勒,以及他的首席雕塑家阿诺•布雷克。在巴黎,希特勒并没有带他们去爱丽舍宫或国民议会等此类政治性场所,而是参观了查理•戈尼尔设计的国家歌剧院。希特勒在那儿逗留了一个多小时,游览他在维也纳穷困潦倒时的梦想之地。显然他对歌剧院非常熟悉,走在奢华的大理石回廊中,希特勒甚至能指出一扇封住的门后面是在改造中拆除了的房间。就在这天,在巴黎荣军院的台阶上产生了20世纪最令人难忘的照片之一。希特勒站在正中,他身穿一件白色的长风衣,其他人则全身上下黑色着装。他们当中大部分人都是马丁•鲍曼的士兵,属于希特勒随从的一部分。但冲着镜头方向,紧挨着希特勒站在右侧、身着便装的是施佩尔,左侧不远处站着盖斯勒和戴着一顶纳粹军便帽的雕刻家布雷克。这张照片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使我们能够深刻地理解希特勒对权力无限追求的天性。希特勒,这个对建筑有着毕生热情的前下士,在拿破仑的陵墓中徘徊许久,出来的时候,他嘱托盖斯勒在他去世后为他设计一座更雄伟、更令人难忘的陵墓。元首被他的建筑师们紧紧围绕,就像太阳王被隐没在黑暗中的凡夫俗子包围着,看起来好像散发着魔力的光芒。这是一次精心设计的“施佩尔聚会”,饱含寓意。从理论上说,就好像看见乔治•W.布什决定带着杰弗•昆斯、菲利普•约翰逊以及弗兰克•盖瑞畅游巴格达的戏剧性场面一样令人惊讶。这是独裁者在展示他的特权,其意图昭然若揭:“我,希特勒,是一名伟大的建筑师,就要重新设计这个世界了!”然而,不知为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完全掌握里面的含意:他不希望自己被看成军事领袖,也不想被看成政治领导人,而是希望作为一名艺术家青史留名。尽管世界上大多数领导人将建筑仅仅当做实现某种意图的手段,但至少希特勒很有可能将建筑本身当成自己的追求。  1992年,本书的作者曾到访过北京,“我发现,这座城市正处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这让我意识到自己正置身于一处风云变幻的中心”,作者发现,在中国的首都,建筑设计已经变成了一种全球的对话,最富才华的、最引人注目的、最有雄心的从业者宛如一股洪流涌入北京,涌入这块人类有史以来转变最快、现代化进程最迅速的区域。而这种情景,作者只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有过目睹,“80年代曾有一段时期,日本作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工业化国家吸引了大批世界著名建筑师。”在《权力与建筑》这本书的译者序中,有这么一段话,“权力被一代代继承、更替,而建筑成了城市的风景,永恒地诉说着权力,营造着记忆。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象征和化身,而今‘鸟巢’、‘鸟蛋’和央视的新大楼正在悄然改变着城市的风景。人们除了关心这些建筑的功能以外,它们的外在形式及象征意义也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它们的未来无法预知,但若干年后,它们必然会使人联想到21世纪初的中国,联想到改革开放的大潮以及这个年代社会权力群体发生在建筑上的审美博弈。”  放下手中的《权力与建筑》,我忍不住走到窗前,不远处的北京东三环边上,雷姆•库哈斯设计的央视总部大厦,主楼倾斜着的钢筋骨架已经初显气势。忙碌的工地看起来杂乱无章,但实际上,所有的错综复杂都已经有了即定的方向。我不知道在另一个方向,另一扇窗的背后,雷姆•库哈斯在想些什么,他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尼采的那句话吗,“在建筑中,人的自豪感、人对万有引力的胜利和追求权力的意志都呈现出看得见的形状。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

其实没读完

但是在现在时间紧张的情况下看来是没有必要再读了。简而言之,这是一本故事书而不是原本我期待的理论书,权力与建筑这个诱人的书名看来也只是出版社商狡猾的标题学,相较之下,叫权贵与建筑还更靠谱一点。作者讲起故事来似乎也很随意,想到哪就说到哪,常常搞得我看着后面就不知道前面说了什么,并且对故事本身的叙述也算不得精彩,倒是充满了叨叨絮絮的琐碎细节。看来以后在豆瓣上选书还是要先多看几个人的评价才是。。。

像是一本建筑权利指南之类的书

开篇看了还好,越到后来越发现作者的阐述无力,很多时候都无法自圆其说,索性没有全文精读,只是快速跳读,看了看大概要点(感觉足够了)!不过还是要感谢作者,以前还真没认真思考过建筑与权力的关系,看书有启示就是好的!

好书好书(除了翻译)

知识渊博衣冠楚楚的欧吉桑在他钟爱的咖啡座、图书馆、沙发、寝具上用他文弱苍白指甲泛黄的手握着又重又光滑的黑色的自来水笔写出的文章被一脸憔悴、西装笔挺的编辑花上半年时间整理成我们眼前的这本书(当然= =中文版显然还过了一道痛苦的、劫难般的翻译)。so…这本书看起来就跟看杂志专栏一样过瘾。充满了知识、八卦、吐槽和专业的征引。(里边他把殿堂级大师菲利普约翰逊吐槽得好狠=0=我大开眼界)不过不光是娱乐性啦(好吧我承认这是我觉得这本书好看的主要原因。。。),Sudjic先生的眼光也是很高的,见底也是很犀利的,文章是绝对值得掏钱去读的!!!其中的信息量之大写一本类似《<园冶>文化论的》的《<权利与建筑>相关资料汇编》也足矣。

公共空间的逻辑与营造

试想一天地铁不再拥挤嘈杂,乘客可以在奔波时享受课堂般的开放对话,社会将以何等增速发展。人们的交流需要“事件”作为契机,交流的需求者往往需要主动发起事件。事件在拉近人际距离方面有着难以忽视的神奇功效,尤其体现在打破陌生人间习俗性的冷漠坚冰时:想象中充满竞争火药味的面试前休息室,事实上往往是自我中心的年轻学子结交新友的绝佳场合;大型竞技赛事,让素昧平生数以万计的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在同一时刻爆发出交响共鸣般的情感沸腾。深谙此道的广告行销行业,很早就把“事件营销”纳入他们的工具范畴。然而浅尝辄止的满足,导致了与“事件”相伴的关键字眼在大众语境中的缺失:“公共空间”。Web2.0时代的发端几乎让“公共空间”冤死在无视中,然而伴随着网络最大缺陷——暂时无法在地理上弥合真实空间距离——及其并发症(“工具性依赖”——所谓“成瘾”)的暴露,对优良公共空间的呼唤终于引发一些人的关注。作为事件的载体,公共空间在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多元背景个体的沟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优秀的公共空间,应力争为参与者提供私密与开放边界的灵活性,让空间分享者可以沉思,亦有助于交谈。阿丽西亚.弗拉米斯的“中国建筑新貌”致力于空间对个人和群体行为影响的思考,以及建筑在反应文化和思想变化上的职责。在一系列展品中最易于理解的算是《麦克风广场》:由硕大麦克风构成的球体造型安放在广场上,意在为拥有不同背景的空间分享者搭建跨领域对话的桥梁。新颖的设计理念让人欣喜不已:公共空间的营造似乎可以超越事件的影响,以共同语境的方式,静默并恒久地为空间参与者提供交流的契机。仿佛优良的公共空间本身就是持续发生的宏大事件,一劳永逸的解放了事件的发起方。然而伴随着作品系列展开,短暂的欣喜很快被审美疲劳取代:更多类似的大型广场进入视野——《兄弟姐妹广场》,独生子女可以在这里寻觅到精神上的亲兄弟亲姐妹;《消失者广场》,旨在为逝去者在存者语境中保有一席之地等等。尽管新锐,依旧没能从“纪念碑——广场”的传统公共空间模式中得以超脱。再伟大的纪念碑也有无法激荡世人心潮的那一天,伴随着新颖不再新颖,让人不免对其打破习俗、融化冷漠的持续力产生怀疑。最易于理解的必然引发最发散的联想。最初的《麦克风广场》在沉思中再度惊艳——这些硕大的麦克风究竟是真是假?倘若仅仅是造型上的麦克风,那不过是引人短暂热议但终将沉入忽视中的又一短命谈资。它催生对话的新鲜感一旦耗尽,文化交融、背景冲撞的发生又需要仰仗于事件发起者的努力经营。倘若是真实?空间分享者的一颦一叹都会被清楚的传递至巨大广场的各个角落。广场会否变得嘈杂而躁狂,抑或是人们害怕对隐私的窥探,从此缄默,广场演化为死亡般沉寂。不过无论是哪一种,都让人难以忍受。“好在”我们从未拥有过一个真实的“麦克风广场”,因此无需为它的兴衰荣辱亦悲亦叹。然而自发秩序的奇妙就在于,群体理性从不选择极端,不管悲剧是不是麦克风覆盖下的广场的命运,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一个满怀感谢的人走向其中一个麦克风,喜悦的说出心中的感激:“我爱你们,我爱这座赋予我无限机遇的伟大城市。”在整个广场短暂的吃惊沉静后,他注定会得到来自各个角落的会心微笑。这才是公共空间理应带来的真实欣喜:优良的公共空间本身不是事件,也不能取代事件,然而通过降低发起良性事件的交易费用,提升良性事件发生的机率和成功率,为多元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为创新火化的产生提供恒久而新鲜的共同语境。优秀的公共空间里会有更多的“抱抱团”,更真挚的来自陌生人的拥抱。正是认识到这一点,组织变革的倡导者们日益重视组织内部功能性公共空间的营造。以谷歌等创新型企业为例,公司内部有大量看似仅仅是员工福利一部分的休息室、健身房甚至“闲聊区域”,为来自不同部门员工的相互沟通提供了便利,其间因为不同领域的碰撞,更是使这些公共空间成为产生创新火花的温床。当标准化、模块化等管理痼疾的医治尚需时日,公共空间为组织创新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愚蠢和短视对于资源的浪费很多时候是难以避免的,然而与其让愚蠢和短视在痛苦中损耗社群资源,不如让这一切在幸福中发生,因此优良的公共空间在不触及系统核心敏感矛盾的前提下,在实质上增益了社群整体福利。当然,作为体制内避重就轻、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手段,如何防止公共空间必然面临的权利滥用和权益污染,也将变得不可不思量。

销售策略和书名翻译

《权力与建筑》这样的翻译,再加上封面添上尼采的警句——“建筑是一种权力的雄辩术”,让人很容易把尼采的《权力意志》误以为是这本书的理论支持。我在网上买的这本书,看着封面图片和目录,在看书之前都以为是理论加分析的建筑书。但是当我草草翻过书中提到建筑过程中的八卦,以尽快速度穿越建造前期的人脉关系,还长时间阅读建造背后的各方面的权利制衡(读起来像是MBA案例型建筑业策略性指导),就在此时,发现书也差不多结束了还没等到“权力”与建筑的理论分析。看着不对劲,才想到再去网上搜索。 此书的英文版名为“The Edifice Complex: How the Rich and Powerful Shape the World”,大致翻译应该是《高楼大厦:权贵如何塑造这个世界》。从这个书名来看,恐怕中文版的译名是将“权贵”们的“权利”之争上升到“权力”层面。这个貌似宏大叙事的标题,以及封面设计花了不少的心思——白色基调上触目惊心的黑色大字,很能在速扫形态的网络购书中吸引眼球。   虽说期待落空,但是这本书还有部分值得注意的细节。第一章讲到的希特勒建筑理念,在课堂上曾作为老师的援引的案例。之前,看到凯文·林奇说过,希特勒是想要建立废墟式的千年王国,我当时就在想象这个高考惟一志愿是维也纳艺术学院但是落第的学生,怎么没有借机操练一下建筑设计的手艺,而只是满足一种风格。但这本书提到,希特勒的御用建筑设计师在希特勒看来是打游戏用的模拟器,他们制造出希特勒脑袋中设想过无数建筑物的真实版本。其中提到的典故,用坐落在柏林的新总理府用庞大的罗马式建筑体量,不出一兵降服捷克,可以纳入建筑传奇负面篇。

一部关于建筑及背后权力关系的野史

个人定性为建筑故事书其中充斥很多萨迪奇个人收藏的故事背后的小故事。扩充对建筑领域故事的了解广度完全没有像自己看到题目所想象的那样讲道理、论哲学。

建筑师的命运

在我的脑海中,整本书的记忆化成一句话“建筑师为得到建筑机会而殚精竭虑已经成为他们注定的宿命”,不同的仅仅是每个建筑师个体为实现建筑所采取的方式与态度。记得前辈常说,建筑师要拿建成的作品来说话,而不是纸上的图。我在想,这种对实现建筑的终极目标也许正是建筑师宿命的内在动力,让无数建筑师在“拿建成作品来说话”的道路上狂奔不止。对于建筑师,这一切也许都是命中注定。唯独出乎建筑师预料的是,当一件作品建成后张嘴说话时,才发现发出的并不是自己的声音。

如果结合图片叙述更好

作者的一个观点很正确——“建筑与权力息息相关。当权者喜欢建筑有其必然的原因:从最基本的方面来说,土木建设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有助于社会稳定,当权者的决断和魄力也能从中很好地体现出来,而更重要的是,建筑可以作为一种手段,通过它来告诉世人建造者的丰功伟绩。”

这是 The Edifice Complex 的大陆版,在台湾称《建築!建築!誰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

台湾版的目录是:1.我們為何而建 Why We Build2.覲見元首的長路 The Long March to the Leader's Desk3.權力的地標 Landscapes of Power4.石頭的史書 The World in Stone5.掃清地面的建築師 The Architect Who Swept the Floor6.創建國家 Inventing a Nation7.混亂時代的身分 Identity in an Age of Uncertainty8.大理石的風采 The Uses of Marble9.無羈的自負 Ego Unchained10.總統圖書館 All the Presidents’ Libraries11.水晶教堂 A Tomb at the Drive-In12.文化的功能 The Uses of Culture13.高樓症候群 High-Rise Syndrome14.無情的現實 An Incurable Condition大陆版缺第3、第5章,已经知道第5章是评论大陆的,从50年代北京饭店到世纪初的大笨蛋。

建筑「物」的权力

从建筑本业到时尚潮流,在各种报章杂志里,建筑是一种艺术创作,报导总是环绕着建筑师的设计理念与手法,以及建筑物呈现出来的创作价值。但是事实上,如本书所呈现的:建筑不只是艺术。作者认为,建筑常常与政治同在。〈觐见元首的长路〉中,亚伯特.施佩尔(Albert Speer)帮希特勒设计的总理府,让访客在见到希特勒之前,早已被庄严庞大的走道挫刹了锐气。〈石头的史书〉里的墨索里尼,找了马西诺.皮雅琴蒂尼(Marcello Piacentini)规划新的罗马城市,而城市里的建筑物,都让墨索里尼宛如凯撒大帝的合法继承人。书中的〈权力的地标〉、〈创建国家〉、〈混乱时代的身分〉、〈大理石的风采〉、〈总统图书馆〉都直指:建筑师总是与当政者眉来眼去。更别提〈清扫地面的建筑师〉中,急于展现现代化国力的北京都市更新了(繁体中文版本才有这个部份)。另一方面,建筑也与宗教同在。理查.迈耶(Richard Meier)设计的〈水晶教堂〉, 赋予了牧师罗伯.舒勒(Robert Schuller)作为上帝代言人的合法性,让信众如痴如醉地聆听布道。建筑也让文化变成赚钱事业(〈文化的功能〉):古根汉基金的总裁汤玛斯.克伦斯(Thomas Kerns)找来法兰克.盖瑞(Frank Gehry),藉由设计新的纽约古根汉博物馆,企图挽救因为收藏无趣所带来的亏损,结果,兰克.盖瑞登因此成为世界知名建筑师,而汤玛斯.克伦斯也得以尝试扩张他的博物馆生意(台中就差点成为连锁店的落脚处)。最后,象征经济发展的〈高楼症候群〉,使得山崎实设计的世贸双塔,成为恐怖份子的攻击目标。本书列举各种实例,说明了那些不曾出现在建筑报导里的故事:建筑师与业主,两者的意念与企图,最终融合成建筑物的外形、空间,以及建筑物本身。作者没有追问的是:建筑师为何与政治、企业靠得这么近?答案是:建筑界的英雄主义。建筑师被论述成为英雄,他的建筑就是他的创作,而不是众人全力合作的结果。于是,建筑师的「成功」意味着「变成镁光灯的焦点」,而引人物注目的惊人设计,往往需要花大钱,甚至清除许多的反对与批评。这些需求,除了政治与企业,大概无人可以提供。当然,随之而来的结果是,几乎没有建筑师在乎「平民」居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更别说花心力在「设计」成本低廉却人人得住起的建筑物上。从本书的角度看来,建筑变成业主与建筑师的权力「象征」或是「体现」,但我认为这有所不足,因为这暗示:没有拥有权力的业主,就没有拥有权力的建筑。事实上,建筑更是权力的「实作」(practice)。最著名的例子是傅柯所讨论的「圆形监狱」,它的空间设计使得罪犯无时无刻处于孤立、被监视的恐惧之中,因而必须规矩地安顿自己的身体与行为。换句话说,建筑塑造了一种社会秩序。这也是为何,柯比意和莱特企图用建筑作为都市计划的手段,来营造理想的乌托邦。一般住家也无可回避:代表女性领域的厨房,只能通常被塞在与洗衣间相邻的小小角落。或许,权力的本质其实超过我们的认知,权力并不限于「人」的领域,它也存在于「物」。就像国中小学的教室,大窗户不只提供采光,它也暗示着随时被看到的可能,于是,学生不只需要提防讲台上的老师,也要小心随时可能走过的巡堂人员。《建筑!建筑!谁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人?》,中文书名把建筑比喻为魔镜,探问建筑可以映照出权力的拥有者。但是,我们常常忘记,魔镜本身就是权力。建筑不只是「凝固的音乐」,也是「凝固的权力」,一旦建造而成,即使业主与设计师「不在场」甚至死亡,建筑的权力依然暗中且持续地进行施展,直到它被清除那一刻。奠基于本书的讨论,或许我们需要更进一步质疑:如果建筑这么地「政治」,我们如何能把建筑仅仅视为一种设计、创作、或是艺术?(原文写於 2009-006-06)

选的角度很有意思。

描述了那些独裁者、民主国家的当权者、大型商业集团的领导者通过建筑来表现个人意志和宣传自己。也是就是通过建筑解读权力。角度很新颖。文章读起来也不枯燥。缺点就是缺少对应的建筑图片,让我这种对建筑不是很了解的人无法想象出作者所说的建筑到底是什么样子。另一方面对于文章中提到的人物和一些流派注释写的太简略了。看完之后可以理解政府为什么把唐家岭那样的居住地给清除了。在没有公平有效的制度作为基础,合理完善的法律作为保障的情况下,贫民区与富豪区的对立,会加大两者之间的鸿沟,而贫民区居住者更容易寻找到相同看法的人,更加容易聚集起力量,对于某些人所喜欢的社会稳定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书的内容很有意思。

一本被国内书商糟蹋的书

书的内容很精彩,值得仔细读。但是成书形态非常之差,怎么节约怎么处理,完全一副教辅书的面目,从头到尾密密麻麻的。全书没有一张照片和线描图。就算引进版也是一张图片没有,国内的编辑也应该编辑加工一下,我相信原版不会没有,被国内当成本给节省掉了重庆出版社06年前后,出《藏书之爱》时让人感觉很有冲劲,最近一两年和华章等书商合作,越来越垃圾,书的形态惨不忍睹……


 权力与建筑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