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309100484
作者:唐亮
页数:276页

内容概要

唐亮,1979年起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攻读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1987年赴日留学,就读于庆应大学并获法学博士学位,1993年后一直在日本的高校执教,现为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教授。著有《当代中国党政关系》 (庆应义塾大学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政治的重大变革》 (东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著作,1998年获“发展中国家研究奖励奖”,2002年获第十八届大平正芳纪念奖,2013年获“政治研究樱田会奖”。

书籍目录

序章 新权威主义模式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第一章 一党领导体制下现代化模式的转换
引言
第一节 共产党的领导体制
第二节 现代化模式的转型
第三节 中国模式的特色
第二章 国家制度的结构与变化
引言
第一节 立法制度
第二节 行政制度
第三节 司法机构
第三章 现代化第二阶段发展战略的调整
引言
第一节 现代化第二阶段的巨大挑战
第二节 网络时代的集体抗议活动
第三节 以社会政策构建和谐社会
第四章 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引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改革战略
第二节 稳健政治改革背后的政治力学
第三节 中国式民主的理论和实践
第四节 稳健型自由化的阶段性成果
第五章 公民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
引言
第一节 中产阶级与民主化
第二节 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公民社会的建设
第三节 自下而上的政治参与
第六章 初期条件和对中国民主化的展望
引言
第一节 民主化的成本和转型模式
第二节 民主化的基础建设对体制转型模式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民主化的展望
后记

作者简介

编辑推荐
唐亮编著的《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共分六章分别是:第一章论述“一党领导体制下现代化模式的转换”。第二章论述“国家制度的结构与变化”。第三章论述“现代化第二阶段发展战略的调整”。第四章论述“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第五章论述“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第六章按转型成本的高低将形成民主化第三次浪潮的国家分成软着陆和硬着陆两大类,从民主化的软着陆与民主政治的成熟需要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为条件这个角度出发,指出第二阶段的成败得失将对中国民主化能否实现软着陆,民主政治能否走向成熟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内容提要
唐亮编著的《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是一位海外华人学者,以国际眼光,从比较政治学的视角,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及现代化发展模式所作的新解读。《当代中国政治--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模式的新解读》从以下几个角度具体地考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分析探讨中国政治的结构性变动以及引起这些变动的机制。第一,从功能性的角度具体地考察一党领导体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有效性。第二,从“现代化三个阶段论”出发,分析和考察现代化第二阶段中国社会面临的结构性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调整以及政治改革战略的特色。第三,从“民主化三个阶段论”出发考察中国在民主化基础建设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分析和展望中国民主化的前景。从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经济发展优先,逐步培育比较成熟的公民社会,进而实现民主化的软着陆的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现代化发展之路。


 当代中国政治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威权主义”被看作对中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政治特色的描述,这样的政治体制也被看作中国取得现代化进展尤其是经济发展上巨大成果的制度基础之一。但是,即便不从价值取向上来评判,从对中国持续经济增长所需条件的预期来看,尤其是从不断积累并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的社会危机来看,这样的“威权”还远没有成为一种“善治”的模式 ,“民主化”是被广泛承认的政治体制目标,但其实现路径则存在争论。一、中国民主化的“阶段论”唐亮在《当代中国政治》中提到,“现有的政治体制转型理论中,民主化过程被区分为转型期和民主政治的巩固期两个阶段。” 他批评“两阶段”的理论忽视了民主化转型过程本身的复杂性,有着“软着陆”与“硬着陆”的成本差别,并进而提出了“三阶段”论,新增了为民主转型进行准备的“民主化基本建设期”,列出了进行民主化“软着陆”的应有条件。与“增量式民主”的民主化路径理论相比,唐亮的阶段论在民主化的路径与目标取向上更加明确。二者也都建立在一个更大范围的“阶段论”基础之上:即中国已经经历了集中发展经济的阶段,现在进入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与政治权利的“现代化第二阶段” 。二、“优先”问题作为一种现代化理论,中国民主化“阶段论”的逻辑是,“民主”作为政治现代化的标志,与经济发达的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社会发展所追求的的现代化目标,而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经济现代化自然是更为优先的目标,随着现代化进程进入“转型”阶段,政治现代化等其他方面现代化目标的优先性则更为突出。也是基于对“优先”问题的认识,许多人批评了苏联等国家政治改革先行的国家转型路径。但其实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可以将现代化目标分割,究竟据何来认定不同的现代化目标之间的相对优先位置?如果将社会经济水平与社会危机程度作为这种“优先”判断的根据,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政治风波中的社会危机程度比现在轻?而且如此看来,政治危机尖锐(社会经济发展虽然停滞但比中国好得多)的苏东国家将政治改革列为优先问题,也是很可以理解的。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提”悖论不过,唐亮在书中也写明,许多国家是将“民主化”看作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契机,意图通过政治体制改革来为经济发展提供活力,并促进社会矛盾冲突等问题的解决。也有经济学家认为,不是中国的集权,而是旧体制改革过程中分权所释放的活力,比如中国普遍的经济地方主义 ,使得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邓小平表示政治体制改革要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面临经济发展的转型,总理李克强则提出了“改革红利”。由此看来,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看做“民主化”的前提是存在一定问题的,即经济社会发展也同样将政治体制改革看做发展“前提”,二者的“先行”问题是一些争论的焦点。四、“进退”与“共赢”:并非“零和”的公共治理如果放手让“政治改革”先行,有可能会丧失对整个国家政治经济改革的“主导权” ,进而有可能造成未成熟的民主政治失序,给整个社会发展带来灾难性后果,这是常见的关于政治改革的保守观点。类似的,如果政治改革裹足不前,威权政府对政治经济社会活力的压制,会制约整个社会的发展,反过来还会进一步打击政治合法性造成失序,这是常见的关于政治改革的较为激进的观点。在过去几年的国家治理中,一些举措被称为“国进民退”,上述两种观点围绕着这些问题有着各自具有合理性的评述。但是,也许“威权”的转型并不必然导致“一进一退”的后果。威权主义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上的成功,并非是由于集权本身,而是威权政府所具有的较高的国家政治效能。所以,在全能国家向威权国家转型的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并非大规模“分权”的过程,而是通过国家治理方式转变,为社会效能的成长提供巨大空间的过程。这也正是中国所谓的“增量改革”。所以,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并不应当被看作“零和博弈”,民主化也许并不意味着国家效能的丧失,而是更多的意味着社会效能的成长,以及社会效能与国家效能的有效对接。这也对政治改革为什么是“渐进式”做了更加合理的说明。五、结论:社会效能的培育要实现国家政治效能之外也存在着有效的公共治理,需要考虑的也许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社会效能实现的制度基础,包括更加完善的法治秩序和市场机制;其次,实现高社会效能的重要载体也许是更为多样化、更具有代表性、更能够发挥功能的社会组织团体;另外,高社会效能的价值观念基础,也许应当是存在基本价值观共识的基础上,对于多元价值观体系的认可。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写的既真实又平实的一本书,有些内容虽然大家都知道,却的确少有这么认真的写在这里。
  •     一字一字校过的书,记录了某一段难忘的岁月
  •     还过得去,作者还比较了许多国外学者的观点
  •     本书的长处在于作者对当代中国政治既有同情的理解和切实的体会,亦有现代政治学学理上的透彻分析,高屋建瓴且“林木并见”。因此,作者的论述一方面避免了国内很多学者“见木不见林”的弊病,另一方面也跳出了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政治时“有林无木”的陷阱,确实是一本深入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入门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