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道教思想研究

出版社:第1版 (2002年1月1日)
出版日期:2002-4
ISBN:9787801234155
作者:孔令宏
页数:455页

内容概要

  孔令宏(1969~),祖籍山东,出生于云南弥勒,现为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出版有《中国道教史话》、《儒道关系视野中的朱熹哲学》、《朱熹哲学与道家道教》等。

作者简介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请注意:本书作者已经看过此文!《宋明道教思想研究》一書中提出,張宇初在形而上層次上把太虛、道和心合三為一而以之為本源和本體,他說:“太極者,道之全體也,渾然無所偏倚,廓然無得形似也,其性命之本歟?” 由此可見,他認為“太極”一詞雖然在程子、朱子、邵子那裡有不同的解釋,但究其實質都是一致的,都是一個道體,而且都寓於“心”中。 他又說:性稟於命,理具於性,心統之謂之道,道之體曰太極。……以是求之,即心也,道也,中也。周子曰:中焉止矣。程子曰:太極者道也。邵子曰:心為太極。朱子曰:太極者理也。陸子曰:中者天下之大本,即極也。理一而已,合而言之,道也。 這裡,張宇初將宋代諸儒的概念融為一體,統之以心,名之以道,既反映出他的道教本位立場,也有將宋代理學心學化的理論傾向。他在《峴泉集•沖道》中寫道: 故知道者,不觀於物而觀乎心也。蓋心統性情,而理具於心,氣囿於形,皆天命流行而賦焉,曰虛靈,曰太極,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為太極也。……人與萬物同居於虛者也,然以方寸之微而能充乎宇宙之大、萬物之眾、與天地並行而不違者,心虛則萬有皆備於是矣。   “不觀於物而觀乎心”的觀物法,源于北宋邵雍的《觀物內篇》。由“理具於心”、“心統性情”的理論前提,勢必要將修道的訣要收歸於“心”上。而心之本體是虛,心虛,才能“萬有皆備於是”。    而王陽明的心學,道教色彩非常濃厚,他的“致良知”說,就融入了不少道教內丹思想。 《年譜》記載陽明31歲時,曾“築室陽明洞中行導引術,久之遂前知。”正德二年(1507),他在赴往貴州龍場途中,本欲遠遁異鄉以避劉謹之害,卻巧遇鐵柱宮道士,經道士指點,陽明遂決意去龍場謫所。這些經歷都表明,王陽明與明代道教人士交往甚深。在他的著作中,還記錄有不少討論道教義理的事,如有學生問仙家元氣、元神、元精之事,他說:“只是一件,流行為氣,凝聚為精,妙用為神。” 王陽明的弟子朱得之,有一本專講道教修煉的書《宵練匣》,講“金丹”時說:“金者,至堅至利之象,丹者,赤也,言吾赤子之心也。煉者,喜怒哀樂發動處,是火也。喜怒哀樂之發,是有物牽引,重重輕輕,冷冷熱熱,煆煉得此,心端然在此,不出不入,則赤子之心不失,久久純熟,此便是丹成也。”把內丹解釋成赤子之心,以儒釋道;把修赤子本心,又說成是一個煉丹的過程。    都是“心”的思想,“心”的理論,王陽明是否從張宇初那裡獲得了一些體悟?又是否有了更深的修為? 張宇初“融儒入道”的舉措,主要表現在他“心、性論”的人道觀方面。他依據邵雍“心為太極”和陸九淵“心即理”的理論,建立起他自己的心本體論。張宇初不僅盛讚邵雍“先天無窮之理”是繼周禮之絕學,高度評價“其言心至矣,其論理明矣,其見至廣,其聞至遠,其論至高,其樂至大”;而且還認為“邵子者,可謂窮神知化矣”,“豈非至神至聖者呼!”在這裡,張宇初對當時盛行的儒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就為他“融儒入道”的推行創造了條件。 於是,張宇初十分明確地指出:所謂心學,是指:“曰虛靈,曰太極,曰中,曰一,皆心之本然也。是曰心為太極也”。心即為太極,張宇初將心與太極視為同一範疇,又將“心”比作“寶珠”,稱:“寶珠即心也,儒曰太極,釋曰圓覺,蓋一理也。”心在道教中又被稱為寶珠、玄珠等,這與儒家所謂太極一樣。所謂“心為太極”說,則是張宇初對“心”所作出的“融儒入道”的釋義。因為,這本身就是邵雍心學的繼承。同時,張宇初還繼承了陸九淵的心本體論。陸氏認為人皆有心,而心又具是理,把心直接作為世界本體。張宇初承襲陸氏的心本體論,肯定理就在心中。稱:“萬事萬化借本諸心,心所具者,天地萬物不違之理也”。意謂心中之理本是天賦,非受外力影響所致。張宇初沿襲了邵雍“心為太極”和陸九淵“心即理”的思想,建立起他自己的心本體論觀點,將宇宙萬化歸本於心。認為心是道之本體,“心為道之宗”,就是以心為世界的本原。同時,張宇初又將“觀心”作為知“道”的途徑。 到了王陽明,他認為,所謂理也就是心之條理,發之於親則為孝,發之於君則為忠,發之于朋友則為信。可見,理也就是儒家的倫理。由此,陽明還把理等同于禮,作為儒家倫理具體體現的禮,也就是理,或者說也就是天理。把理作倫理性的解釋,心學家與道學家是相同的。 而張宇初有的“觀心”,王陽明也有。比如王陽明游南鎮,一個朋友指著石頭中的花樹,問他說:“你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那麼這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和我心有什麼關係?”王陽明回答說:“你見到這花之前,花與你的心各自寂靜;你來看此花時,花進入我們的內心,此花便在心頭顯現出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岩中花樹對於心來說,其存在本身及其意義的被確認,在於花在人心中的顯現。 同時,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的第三年,仍向湛甘泉“言聖枝葉,老聃釋氏”,認為儒學與佛道本是同根,僅在枝葉上有點差異而已。後來他又與甘泉討論儒道佛,質疑釋老“道德高溥,焉與聖異?” 此時陽明四十九歲,距離他悔悟“繆矣三十年”已過了十五載,故而引起其同行的驚訝乃是很自然的。其實,陽明悔悟的是慕仙養生的道教外丹術,而對道家理論及其修養方法,陽明不僅不排斥,而且多有攝取。比如他晚年提出的“四句教”以及圍繞“四句教”而展開的“天泉證道”,便是儒佛道三教融和的產物。    由此可見,張宇初與傳統道教的命源於性的觀點不同,認為性本于命,天理存在於性中,而王陽明的心學得益於道教內丹思想之處甚多,只是他並不拘泥於道教內丹修煉本身,卻是和他本有的儒學道脈相貫通,從而創立起了頗有特色的儒門心學。但他們兩人的理論研究都是道教和心學在各自發展過程中彼此借鑒、相互融合的必然環節,也是明代三教合一思潮整體氣氛的反映。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只能算基础工具书,学术价值不高,用于查阅资料理清思路还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