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法兰西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
ISBN:9787561787519
作者:[法]马丁·杜·加尔
页数:180页

章节摘录

  八点正,儒瓦尼奥挎着背包,圆筒制帽扣在耳朵上,脚边跟着那对西 班牙长毛狗,穿过镇上的广场和学校的院子,走进空荡荡的教室,高声喊 道: “埃纳贝尔先生!” 小学教员立刻走出来领取他的信件,顺便把镇公所的邮件也收下。他 不愿让儒瓦尼奥跑进厨房去,他那一家子正在里面吃早餐呢。埃纳贝尔先 生从没给邮递员递过一支烟,也从没给长毛狗扔过一块肉骨头。儒瓦尼奥 不喜欢他。说不出他有什么地方不好,也说不出他的想法有什么不对;可 他总是个索然无昧的东方入。 儒瓦尼奥走了,小学教员回厨房去。炉灶上烘着婴儿的衣裤。窄小的 屋子里弥漫着煮滚的牛奶、洗好的衣裳和排水沟的气味。三个孩子挤在桌 子的一头,像等着喂食的雏鸡似的叽叽喳喳叫着。埃纳贝尔太太穿着农妇 的短上衣,又是笑又是骂,往她面前的盆子里分木薯羹。她长着油光光的 棕色头发,体态丰满,肤色发亮。接连养了几个孩子,她的体形变粗了。 但这没关系:一次次分娩,就像一个个魔鬼,把她气质中所有粗俗的天性 都解放出来了。 埃纳贝尔先生走过来,一声不响地坐在老位置上;摊开报纸,放在他 妹妹和他的碗碟中间。 埃纳贝尔先生和他妹妹长得很像。两个人都很瘦小,苍白的脸膛,金 黄色的头发。同样明澈而显出近视的目光。同样白斑狗鱼似的抄下巴,同 样牙关很紧地说话的模样。同样的讥讽和哂笑,甚至那带点儿鄙夷不屑意 味的笑声,也同样是抿紧嘴巴,鼻子里轻哼一声才发出来。 碰巧莫佩鲁小学的女教师是埃纳贝尔先生的妹妹。碰巧她没结婚,跟 哥哥嫂嫂一起开伙。又碰巧她还把一大半薪金、可供晾衣服的厨房和大侄 女现下睡的那间顶楼都让给了嫂子。要不然,埃纳贝尔夫妇和三个孩子都 得挤在政府配给的那套私房里(一个正间,一个小问和一 埃纳贝尔先生和他妹妹低着头读他们那派的报纸,两个人怀着同样的 希望,同样的愤慨,同样的怨恨,一起看一个在他俩看来不仅充满罪恶、 而且安排得极其荒谬的世界上有些什么新闻。读着读着,有时候两人会不 约而同地耸耸瘦削的肩膀,哼出一声带鼻音的冷笑。 “妈妈!”大女儿喊道。 埃纳贝尔太太一把抱起最小的孩子,推开通小巷子的门,蹲在门槛上 ,叉开孩子的两腿悬空在阶上。撩起裤脚的婴儿在阳光下直蹬脚。 “我都没短裤给他换了。”她叹了口气,站起身来,“不过,假使阿 那尔东先生能当选,说不定一切都会变样的……” 妻子说这话的用意,埃纳贝尔先生心里是有数的。她希望丈夫能有个 晋身之阶,脱离这个薪俸菲薄的职位。她每天要唠叨上二十次,责怪他什 么门路也不肯去走。可是小学教员心里很清楚,要能碰巧找到这么一个镇 ,让他妹妹跟他同时有个职位,真是谈何容易;跟埃纳贝尔小姐朝夕相见 ,更使他坚定了不为自己考虑的信念:他俩的默契,他俩的感情,他俩的 共同信仰,使他的婚姻、事业以及社会生活如此缓慢的变革所带给他的日 复一日的失望,稍稍得到了一些补偿。 八点半,埃纳贝尔先生和埃纳贝尔小姐准时在各自的学校里拭净污黑 的讲台,开始上课。不过,直到九点钟,教室里始终是一片木鞋的踢踏声 和学生们此起彼落的哄闹声。刚开始,每个迟到的学生都要受罚。结果家 长造反了。镇长毫不犹豫地支持他们的抗议,——虽然每次在学校授奖仪 式上,他必定要在这些家长的掌声中大谈其共和国赋予每个公民的子女的 义务,以及民主国家怎样有责任让人人受教育。埃纳贝尔先生只得让步。 可是这位教员和他的妹妹依旧恪守原则,他俩不用任何人的准许,就可以 尽给学生坏分数。除了这两位教员,谁也不会把少上半小时课当回事;在 这镇上,真把世俗的义务教育一本正经当回事的,唯有他俩吧。P23-25

内容概要

上海译文出版社编审,从事法语翻译。主要翻译作品有:《王家大道》、《不朽者》、《三剑客》、《包法利夫人》、《小王子》、《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一卷》、《追寻逝去的时光·第二卷》,合译作品有:《微积分概念史》、《基督山伯爵》、《幽灵的生活》等,著有《译边草》。

书籍目录

第1章
早起的邮递员
第2章
清晨的火车旁 装卸工弗拉玛
第3章
邮政所
第4章
小学教员埃纳贝尔
第5章
咖啡馆老板博斯
第6章
面包师傅梅拉维涅兄弟
杂货店老板娘格扎维埃太太
第7章
领养老金的黛涅太太
第8章
理发匠费迪南先牛五金制品商
凯洛尔一家了赛莱斯蒂娜许愿
第9章
本堂神甫先生赛莱斯蒂娜
去神甫家 神甫去凯洛尔家
第10章
火车匠普约德
第11章
玛索太太和她的女儿
第12童
菜农鲁特尔夫妇和弗里茨
第13章
比利时老两口 波希米亚
小姑娘莫里索大嫂
第14章
弗拉玛太太
第15章
镇长和小学教员
第16章
午餐
第17章
站长
第18章
菲莉贝特三个钓鱼人
第19章
玛丽一让娜·阿那尔东
儒瓦尼奥在镇长家
第20章
上次大战的遗孀西加涅太太
格黛太太和图施太太
第21童
巡警队在巴克家
第22童
德·纳维埃尔先生
第23童
梅莉和约瑟夫在顶楼上
第24章
黄昏乌斯丹和加里巴尔迪
儒瓦尼奥和小伙子们
第25童
老站长鲁特尔一家子莫里索大嫂和她女儿
巴克一家子德-纳维埃尔先生
第26章
本堂神甫的默祷
第27章
埃纳贝尔先生和他的妹妹

附录:
谈托尔斯泰对罗杰·马丁·杜加尔的影响(安德烈·达斯普尔)

作者简介

长篇小说《古老的法兰西》是著名法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马丁·杜·加尔的一部优秀作品。此书可看成是一个长篇,也可看成是由一篇很短的人物素描构成的“系列故事”,按作者自己的说法,它是一部“乡村速写小集”。它通过一个乡村邮递员儒瓦尼奥走家串户的一天经历,把村上各色人等的生存状态、性格特征逐一作了描绘,是一幅“古老的法兰西”乡村风情画。人们熟知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蒂博一家》,其实本书也脍炙人口,其篇幅可能更适合今人阅读。

图书封面


 古老的法兰西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法兰西是个古老的民族,可什么是古老?什么又是法兰西民族呢?  作者以一个小乡镇的邮递员的一天工作为视角,把乡镇林林总总的人与事展现在人们眼前。与其说这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人物与故事片断。如碎片般万花筒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里的人真“粗俗”,一点没有法兰西民族文明的样子。吃睡玩闹,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难道就是最文明的国度——法国吗?我的回答:是的。正是这样的人民建立起最伟大最文明的国度之一——法国。  换个国度,我早上起来上班下班。看到了小区员工,保洁工,卖早点的,卖菜的,搬运工等等。他们其实与小说中的人一样。只不过他们生活在中国,我们也会觉得他们“粗”,不“文明”,小市民等等。我们是多么追求那在高级咖啡厅喝咖啡的形象。可是我们的五千年文明是谁建立起来的,当我们的国度和民族陷入危亡之时是谁捍卫它的,又是谁真正能够传承这个文明直到地球毁灭,就是这些庸俗的人们。  我想起列宾的画《致信苏丹》,穆斯林苏丹要求驻杂在顿河的哥萨克人改变信仰,投降苏丹。于是哥萨克们写了一封无比粗鄙的信给了苏丹。那画中的哥萨克们是多么的粗鲁和野蛮,可正是他们保卫的伟大的俄罗斯。这才是伟大的古老的人民,在和平时期他们从不掩饰地追求着自己的需要,在苦难时他们成为民族的脊梁。  愿主保佑那伟大的古老的人民。
  •     因为是周克希翻译的,所以才看,没想到作者还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虽说书名是古老的法兰西,但是并不是讲法兰西历史的,而是写一个小镇上,各式各样不同人一天的生活。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法国小乡村的一般印象,我相信作者写的是真实的,有那么个时期那么个地方法国小乡村就是这样的。
  •     被装帧封面吸引,在回家的火车上断断续续看完。法兰西一个普通镇子上的一天,就是这本书的全部。而表达的又不仅仅于此。看到正文最后一页我还没反应过来,往后翻到了附译。刻画出的人物真实而复杂。看完后去查了一下作者,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

精彩短评 (总计38条)

  •     托尔斯泰式的。。。
  •     法兰西一瞥;生活万象。2016-082
  •         法兰西是个古老的民族,可什么是古老?什么又是法兰西民族呢?
        作者以一个小乡镇的邮递员的一天工作为视角,把乡镇林林总总的人与事展现在人们眼前。与其说这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人物与故事片断。如碎片般万花筒呈现在人们眼前。
        这里的人真“粗俗”,一点没有法兰西民族文明的样子。吃睡玩闹,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这难道就是最文明的国度——法国吗?我的回答:是的。正是这样的人民建立起最伟大最文明的国度之一——法国。
        换个国度,我早上起来上班下班。看到了小区员工,保洁工,卖早点的,卖菜的,搬运工等等。他们其实与小说中的人一样。只不过他们生活在中国,我们也会觉得他们“粗”,不“文明”,小市民等等。我们是多么追求那在高级咖啡厅喝咖啡的形象。可是我们的五千年文明是谁建立起来的,当我们的国度和民族陷入危亡之时是谁捍卫它的,又是谁真正能够传承这个文明直到地球毁灭,就是这些庸俗的人们。
        我想起列宾的画《致信苏丹》,穆斯林苏丹要求驻杂在顿河的哥萨克人改变信仰,投降苏丹。于是哥萨克们写了一封无比粗鄙的信给了苏丹。那画中的哥萨克们是多么的粗鲁和野蛮,可正是他们保卫的伟大的俄罗斯。这才是伟大的古老的人民,在和平时期他们从不掩饰地追求着自己的需要,在苦难时他们成为民族的脊梁。
        愿主保佑那伟大的古老的人民。
  •     我对这本书和作者一无所知,但小书装帧的精致让我不忍释手。就如豆瓣内容简介里介绍的那样,读起来很亲切,没有翻译过后的隔
  •     小镇速写
  •     装帧可舒服了。能把这么细里细气的市井小事儿扑落在这么诗意的文字里,还真是另一种绝妙的本事啊。五星推荐。
  •     感谢周老先生翻译的这本书。如果不是他,我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罗杰·马丁·杜加尔是谁。作为一个中篇,还是很有意思的。法国人和中国人的确有那么些相似之处。
  •     以一个乡村邮递员之言白描勾勒古老法兰西乡村风情,简短有力漂亮干净,邻里纠纷算计、岁月沉淀缅怀、情爱纠缠、政治对民众的影响,一沙一世界,地方再小,人情百态莫不如此;再次盛赞下翻译!
  •     这本小说和真实生活很符合啊。法兰西小镇也很平常,只是拥有不同的景色与生活方式,而这些作者都略去了吧。嘛,依旧是爱屋及乌才买的这本书。
  •     小镇故事,有托尔斯泰的痕迹,但是火候差一点,两点,也许三点
  •     最近偏爱这类短篇集,短小精悍的故事组合成古老而风情的的法兰西画卷。
  •     特别有戏
  •     现代写法,古典情怀,非常喜欢。很久没有遇到这种一读之下即让人产生审美愉悦的文字了,当然也是靠了周先生的翻译才达到这个效果。kindle上读的,要去买纸书再读一遍。
  •     一本很不错的书
  •     装帧好特别啊~虽然说效仿托尔斯泰,却没有托尔斯泰那么沉闷,一个邮递员在城市中的一天,真的只是观察素描…完全不知道他们要讲什么…钱钱钱…房房房…后面长长的分析和纪德的对比,我真是修养不够…///她的裙子擦过他的膝盖///这个瞬间好美!
  •     小镇众生浮世绘
  •     周先生簽名本。
  •     椴公推荐的,确实是很好的文学作品。小时候特别抵触看西方文学,因为真心记不住人名——直到看到这本……咳咳,我只想说,开头的人物关系表真的不是随便放在那儿的……
  •     最残酷的就是将平淡生活底下的暗潮汹涌用最朴实的方式写出来
  •     这种写作方式还是相当精彩的
  •     这本书是大师写的一部小品,翻译也很出色,堪称完璧。值得一读再读。
  •     作为群像小说,对众多人物的刻画还是非常精准的,而且我也非常喜欢这部小说的布局。杜加尔笔下的乡村总让我想起伯恩哈德在《波斯女人》中透露出的对乡村深深的厌恶之情。那种植根在骨髓和灵魂深处的愚昧、自私、麻木是否才是一个民族古老的源头呢?看了附录开始对杜加尔感兴趣了,周克希的译文尚佳,最后的附录写得也有点水平不算太水,下次可以看看他的译作=v=
  •     对我来说太过于寡淡啦!法国的最普通,最安静的生活,感觉却不那么有趣。
  •     众生相,有意思。
  •     这应该是两三年里读过装帧和手感最棒的书了。最早知道作者还是看文学少女某卷提到的《蒂博一家》,太长了第一卷都没读完【只记得后来郑克鲁还在某篇访谈里吐槽挑了部二流作家这么长的作品翻译,感到很后悔.......】
  •     极具乡村气息的作品,通过人物系列故事的描述,以邮递员一天的视角来看整座充满法兰西气息的小村庄。性格迥异的村民们,让人民更为清晰的认识到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最真切的想法。
  •     “古老”一词诸多含义,莫佩鲁镇的邮递员Joigneau一日见闻。可意外地切题,细致入微的生活和各色各样肮脏的念头自然而然地流露,一叶知秋的意味在,人物形象饱满,装帧很别致,且难能可贵首先突出了译者,整体阅读舒适。
  •     作者笔下的法兰西,确实很遥远。不过这世间百态,人情冷暖,却没什么不同。
  •     好看的缩影,最近的睡眠读物。
  •     小说我没看进去TAT,不过纸质和装帧真是好啊。
  •     周先生的翻译很赞,但不知道是不是全套都有时间翻译完?
  •     乡村一角的人物百态素描
  •     的确就是“传统而平庸的写作”——这是怎么得到炸药赏的
  •     “一天中发生的大小事儿,都要在她们的道德筛子上筛过一遍”
  •     名字起得太大 私以为评论过誉 挺平庸的白描感
  •     这么有气势的书名,内容这么闲适安逸,怎么都觉得很奇怪。
  •     写作方式相当精彩
  •     从七月份读了一半然后中途停止,一直拖到今天重新拾起,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人物众多,场景繁复的一本法国文学书确实不是我的菜,不过不得不说杜加尔对这个背景下的人物描写尤其传神。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