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杜尚》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 > 通过杜尚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9
ISBN:9787300058979
作者:王瑞芸
页数:357页

与作者商榷

在本书的最后一篇文章《我与艺术》一文中,作者写道:“而艺术,就其根本来说,它最美丽的展示在于滋润心田的那个作用。它让你不只是对美,而且是对生命、对生命的鲜活充盈、圆睁自在睁开双眼……”。但我不明白的是,作者何以认为,对于文中提到的那位艺术家,艺术没有滋润他的心田,没有让他”对生命、对生命的鲜活充盈、圆睁自在”“睁开双眼”。一个被人踏到地上的人,以艺术来抗衡外在的敌意,维护自己的尊严,艺术的伟大难道不尽在于此焉?至于因为视艺术太崇高而至于感到压力,恐怕只是作者当初从事艺术太急功近利,天赋又太差的缘故罢。虚无主义虽然可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精神解放,但从长远看,其破坏远大于其裨益。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杜尚。

非正常性死亡——现代艺术的人格分裂

1970年2月25日早晨,罗斯科被发现已经在自己的公寓中自杀。二十年前,穷困潦倒的罗斯科曾心灰意冷地对朋友说,如果有人愿意每月供给他600美元,他愿意将自己一生全部的画作献给他。而在1970年,这位抽象表现主义画家的画已经可以卖到100于此的价格。1962年,克莱因因心肌梗塞在巴黎逝世,时年34岁。在他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克莱因制造了无数令世人瞠目的艺术尝试:从让裸体的模特沾上颜料在画布上作画到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从楼层上腾空跃出,再到名为“虚空”的房子……他对空和非物质的迷恋异常着迷,也因为那各种大胆的尝试成为了艺术界追捧的先锋。艺术家是社会最为脆弱而敏感的神经。在他们的死亡背后是一个时代的人格分离。罗斯科充满表现力的方块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十年中价值飙升。但是这始终无法减轻罗斯科的自我怀疑。这种自我怀疑非但不是随着市场对他的宠爱而降低,反而是在市场的宠爱中让艺术家更为恐惧。他深感画商们感兴趣的是他的作品的投资价值,而非艺术价值。每当有人前来看画,他都会神经紧张,有时竟至于呕吐的地步。罗斯科的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谁也无法说清这种追捧究竟是处于艺术还是由于金钱。公众已经不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的价值判断越来越多地取决于那些夸夸其谈的艺术评论家。罗斯科极力强调他的作品的哲学价值,而这似乎恰是其所欠缺的。这因为他不清楚他的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才会产生那样强烈的自我怀疑,并最终将自己推向了死亡。而处处宣扬虚空思想的克莱因亦是超乎寻常地追寻社会肯定。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同意与一位导演拍摄一部反映他人生的电影。而这部电影却显得滑稽可笑,与克莱因的初衷背道而驰。作者在本书中反复引用的是杜尚的一句话:“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生活。”纵观杜尚的一生,确有作者所言的禅宗意味。这个现当代西方艺术史上最具有反叛精神的先驱者却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平常心和出世态度。现当代艺术在断了传统美学的母乳以后,开始向越来越极端的方向走去。到曼佐尼将粪便装进罐头送到世界各大美术馆展览之时,人们已经再也说不清艺术究竟为何物。这种起初为独立而做的反叛到后来已经成为为反叛而反叛,为丑陋而丑陋的行为,这不能不说是当代艺术的没落。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艺术家人格和作品的分裂。并非每个人都是杜尚。而这些艺术家的死亡与其说是自杀,不如说是被时代的毒手谋杀。作者对当代艺术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命题。作为观众往往倾向于将艺术家放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崇拜而视之。其实艺术家亦只是时代鼓掌间的一粒棋子,终究脱不开身后的这个残酷世界。

不仅仅是钥匙(非书评)

认识杜尚,应该是一种幸运。在我的青春记忆中,最终是与所谓“现代艺术”告别了的,因为无法接受那些所谓“艺术家”——年轻的时候总是会有那样的挑剔,最初的时候爱上他们标新立异的作品,之后想要接近作出这样作品的人,然后往往是大失所望。这种情绪在不久前居然买到当年的一部《流浪北京》里被回忆,那时候,土著的北京孩子还都穷困潦倒得不知如何是好,何况那些勇敢闯来的最早的一批“京漂”们呢——我在里面看到了当年熟悉的朋友,也同时看到了当年的他们是多么的幼稚与激动。对,那都是因为年轻吧,年轻的心里总是有许多梦想。多年过后的机缘巧合,竟然把我又拉回到那段岁月,甚至那个圈子。只是我已不复当年的“文艺女青年”,他们,也都有了各自的归宿。我无意了解关于他们的更多,该知道的,早晚会知道。扯远了,回到杜尚吧。我想如果当年我就能够得以了解这个人,又或者我认识的各色“艺术家”们哪怕有一点点能让我看到杜尚的影子,或许我的人生便会改写,这是我有了上述一番感慨的原因。而我也因此在遇到杜尚之后,重新审视了“现代艺术”。我可以抛开那些在青春时候的偏激看法而平静地重新看待一些东西,而且,我看到了很多让我自己都觉得惊讶的变化,我喜欢的变化——那也许是因为社会进步了,但,很多东西在我出生前就已经存在,那,该是我进步了吧,至少,我可以抛开狭隘的眼光,用更加宽容的心去接纳他们。对,这只是一本笔札,并不是艺术史。事实上这样的阅读更适合我这样的“外行”,尤其是当作者把“杜尚”当做钥匙递给我的时候,我想这是我这些年来得到的最好的一份“礼物”,于是,之后的阅读就变得鲜活而生动,虽然,我看到的还是那些有各种各样缺点的“艺术家”。

一种方法论

读艺术史论,常常要不玄乎飘渺,要不八卦琐碎。有人感慨过度,有人考究过度。在朋友家看到这本《通过杜尚》,一众人在打麻将。百无聊赖翻来读,一夜读毕,只几个词语在脑中翻腾:圆融,禅,老子。当有人以笃定的世界观看艺术,看艺术家时,史论便有了些意思。只是不知用老子的随心所欲不欲拒看的艺术是不是会否定艺术本身。就像作者在书中一再推崇的杜尚之所为。作者对杜尚是近乎宗教式的推崇,或者说杜尚是作者近乎宗教式信仰的道家的一个偶像。一切旁的艺术家和杜尚比起来都是境界过低的。因为他们脱离不了艺术本身的局限,脱离不了精英式的艺术思维,从而也就脱离不了从艺术而来,或借艺术之名的那些狭隘,那些急功近利。看来作者是真的有不欲据之心的,只是通篇读完后,却发现最不愿流于工器的一种思想竟被当作一种方法论,用来评判他者的优劣,不知是否是对这种思想的反讽。


 通过杜尚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