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房子》书评

出版日期:2016-8
ISBN:9787535678092
作者:王澍
页数:276页

营造一个小世界

看王澍的文字会觉得在他沉静的表述中凝聚着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他是如此特立独行、如此坚定地贯彻着自己的建筑理念。他不仅仅是个建筑师,更重要的是,他是个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文人,因而在中国大刀阔斧拆除留存成百上千年的传统建筑、用毫无特色的通用楼群加以取代的时候,他选择隐退,直到找回传统的呼声响起,他才重新回到大众的视线中。我特别喜欢王澍看待建筑的视角,人和自然是融为一体的,所以他说这个世界不止一个,“世界”这个词拓宽了我们对建筑的想象。所谓建造一个房子,就是建造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包含了房屋、邻近的周边,还有那些被我们忽略的自然状态。这种自然状态并不凸显自我,也不刻意强调自然,这样的“无定所”才是融为一体,也让人联想到宋代山水画中的意境。对王澍来说,建筑是营造空间和生活状态。看王澍怎样把空间瓦解为自然状态很有意思,他的建筑中总包含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并利用了大量的再生和自然材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将原有的传统建筑复制重建,形似神离只是与回归传统的道路背道而驰。相反,他对传统的追求与当下的生活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又让人能够回忆、思考,并爱上传统文化中的意趣,这才能真正打动人心,不是遥不可及的知识典故,而是充满了生活体验的细节。象山校园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乌托邦,建筑和象山各为一半。首先是建筑与象山的对话关系,然后回到建筑内部,将建筑转化为仿山体,也就是建筑内部再放一栋建筑进去,就像园林中曲径通幽、循环往复,在不同的位置可以看到不一样的风景,这就是以小见大。象山校园的外墙和内墙运用了大量的“瓦爿”,这些是被拆毁村落的回收材料,加之模板浇筑的方式让“瓦爿”和当地人的回忆得以留存。建筑内部则如同一幅山水画,山内观山,四种不同的视线串联起看似复杂繁多的校园建筑。这种视角很有意味,它让你去探寻、去思索,有种无序之美,比之如今高楼林立、平铺直叙的生活空间要精彩得多,所谓造园的情趣大概就在这里。这类营造活动的缺失一来是急功近利的现代化,二来也是人心浮躁的表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样式曾经如此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与当地的气候、材料、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这是传统文化的传递,但如今都成为灰扑扑的城市森林,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遗憾。王澍为自己的工作室起名为“业余建筑工作室”,这是他对建筑这项活动的态度,业余建筑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空间、是人与人,环境与人的联系、也是追思传统的一个方向。

造房子与造世界

读完《造房子》,内心受到了极大的触动。最初对于王澍的印象在于“人”字形屋顶,对他的建筑的第一感官是“沉静”,有那么些中国,又有那么些不同。读大学期间,我十分迷恋外国的古建筑、现代建筑、中国的古建筑,却很少有中国的现代建筑。很喜欢王澍说的“一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内心非常地真诚。”我认为一个好的建筑一定能让人感受到建筑师的真诚,一定是能带给人幸福的。从他的字里行间中依旧能看出他的叛逆,一个人能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是很难得的,能沉下心来去实践更难,这便是“知行合一”吧。山水画、书法、园林、文学、生活,建筑本就是太多相关,能将这些转化为建筑的语言,便是自成一派。“建筑是对几个不多问题的深入研究”,建筑设计不应该是满的,因为你不可能完全预料出使用者会如何使用它。我经常会被人们的使用方法所惊喜。建筑同使用者共同成长的关系的确是十分中式的。中华自古就是崇尚自然而不是永恒的民族,这也是中国偏爱木头而西方偏爱石材的原因。他提到了“反视觉化”的建筑,我也一直在思考建筑是否能与触觉、听觉、味觉等等相关,王澍老师的建筑也作了一方面这样的探讨,思绪繁多,十分期待感受王澍老师建筑的时刻。上一本让我受到很大触动的建筑书籍,是王澍老师在文中多次提到的《江南园林志》。“什么时候我们能把房子做得和那些自发营造的平常房屋一样,但又有些许不同。”

烂文人造了一座好房子

整书都是随谈,对于细节上的介绍并不严谨,且文章结构没有系统的整理。反倒大部分的经历放在了书的图片装饰上。本末倒置。王澍对于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于建筑上的表现有自己的认知,但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词。因为这书是随谈加许多自创词的关系,喜欢王澍的性格和思想的朋友,这本书你们要慢慢读。

建筑

非常同意王澍说的造房子 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

这是我2017年开年买的第一本书,看到豆瓣广告买的。同时买了本高畑勋的《世界开启的一幅画》,也是豆瓣安利的。收到书以后才发现都是湖南美术出的,都是浦睿文化家的。听说王澍当然是看到他获奖,然后看到一些有关他的传说有关建筑的图片。当然也不过吃瓜群众是浏览新闻而已。想买这本书还是因为豆瓣的安利,看介绍好像很有意思哦。年初给自己立了旗,书买了必须读,从2017年开始,不读完不许买新书。当然有例外情况,如果买的是外文书只好破例。因为前两天刚从朋友手里买了几本只用于收藏的托尔金英文书。7日开始读。今天读完,全书266页,虽然读过王南老师几本建筑科普书,但是对建筑书还是外行,好在这也是给大众看的,不是给业内人士的,除了《当空间开始出现》大段的术语生词有些不明所以,其他读起来还好,基本明白王老师的意思。他不讳言自己是狂徒,并引以为傲。这个人确实不简单,他不只是抨击权威,他身体力行,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然后能沉寂七年去工地砌砖,从实际手作中一点点去汲取养分,从民间的建筑中升华。他的眼光也不简单,以建筑师的眼光观画,将宋元山水画看出人的生活状态,然后再用之自己的建筑作品。从他的建筑作品的图片可以看出,他的建筑造型还是现代的,但是运用了传统的元素,令人耳目一新。杭州的山水给了他灵感,他阐述自己的想法很有见地,所以能建造宁波博物馆美术馆以及改造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等政府工程。象山校区更是闻名遐迩,以后肯定要实地去感受一下。他有独特的建筑观,建房子就是建一个世界,山水景观都在其中,是人生生不息的地方。读这位王老师的书也觉得能够投入自己的事业的人是幸福的,事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不过觉得这位王老师有点生人勿进,到底是狂生啊,难免的也是应该的吧。

不同的世界应该同时存在 但我们的世界如何独立于他们的世界?

我对迪士尼乐园有种复杂的情绪。第一次去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的迪士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是本科大三那年的暑假。佛州的迪士尼乐园因为由几个不同的园区组成,因而统称“迪士尼世界”,我去游玩的是其中最有童话色彩的园区魔法王国(The Magic Kingdom)。那是我第一次切身体会到美国流行文化是如何在商业运作下把美国价值观细雨无声地被展现在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面前的。在自由广场(Liberty Square)的一幢18世纪乔治殖民式建筑“总统大厅”(Hall of Presidents)内,我上了一堂美国历史课。演出由一个介绍美国宪法的短片开始,在“林肯总统”的旁白下,短片全景式地展现了美国历史和在历史进程中美国人民的生活与挣扎。短片结束,帷幕升起,从乔治·华盛顿到巴拉克·奥巴马等44位历届美国总统相继起立致辞——迪士尼娴熟地运用发声机动装置(Audio-Animatronics)打造了栩栩如生的总统人偶,若是仔细观察,你甚至能发现他们如真人般做小动作、窃窃私语。一位位总统发言,美国《独立宣言》中言及的自由、民主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亦被一次次强调,振聋发聩。身为外国人的我,也不禁被深深触动。第二次去魔法王国是研究生一年级的圣诞假期。彼时武装了一脑袋“游客凝视”(the tourist gaze)、“迪士尼化”(Disneyfication)、“游客泡沫”(the tourist bubble)等旅游学理论的我虽然打定主意不要被这座魔法小镇的叙事给“迷惑”,但仍然在总统大厅看完演出后泪流满面。连续两次,我都为异国他乡的历史落泪,亦为“场所的力量”(the power of place)所震撼。正如美国学者Doleres Hayden所说,环境中各种符号表现的精心呈现,拥有撼动人的思想、情感甚至行动的巨大力量。对我来说,一个问题自然而然地浮现在心头:在中国,是否也有一个地方——一个沉浸在历史和文化中的“真实”场所——拥有这种“场所的力量”?所以在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我选择了家乡杭州的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我的研究对象。在那篇现在看来稚嫩无比的论文中,我阐述了这个历史街区是如何运用视觉景观来构建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话语的。这个研究恰逢中国着力通过文化遗产提升中国文化魅力之时,但那所谓的“中国性”(Chineseness)究竟是什么?在中国的城市化狂热中,保护和发展之间的冲突该如何调节?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中国城市要如何用文化传统来激活现代性?带着这些问题,我前往美国留学,寻找答案。在硕士期间我仍然选择南宋御街作为研究对象,但这一次,我发现城市遗产实际上是一个社会议题、一个文化政治的产物,反映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对城市空间真实日常的重塑。历史文化、国家建设、城市品牌推广、旅游商业、市民生活——南宋御街和全国各地的历史街区一样,都是呈现了这种种面向的一面面多棱镜。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现在想来,迪士尼乐园的游玩经历也是我个人文化自觉的开端。人大抵都是这般,要在他者的映衬下反省自身。一些问题自此深埋心间:此时此刻,在这片名曰“中国”的复杂土地上,我们的生存状态因何改变,我们的前路又在何方?在急剧变动的中国,我们的生活经验是怎样的?隐藏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现象之下的,是怎样的逻辑?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王澍,那位设计了南宋御街历史文化街区、于2012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建筑师。“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世界的存在,一定有不同的世界同时存在;我也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种时间存在,应该有不同的时间同时存在,只有这样的世界才是有魅力的。”在《造房子》一书中读到这句话,心旌神摇,霎时明白了我最初为什么会对他的建筑设计有好感。这是一个真正相信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人才会说的话。王澍说,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他首先是个文人。建筑于他,是他的世界观的具象表征和物质出口。他希望自建筑开始重建文化自信与本土的价值判断。关于自己对中国当代建筑的理论贡献,他是这样表述的:“重估和重塑了山水画的观画之法,并把它引申为园林的观法,同时也是新建筑的构建之法;对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的讨论,不再把园林只看作一种形式系统;从自然材料和自然建造的角度重塑这种建筑学的基础观念和感觉。”显而易见的是,园林是他的建筑思想的起点。关于倪瓒的《容膝斋图》、李唐的《万壑松风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名作如何让王澍顿悟中国建筑真谛,对山水画一窍不通的我实难从他的论述中体悟。相比之下,他对园林的推崇要容易理解得多,毕竟任何一个对中国文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之集大成。“对中国文人而言,‘情趣’因施法自然而起,‘自然’显现着比人间社会更高的价值。人要以各种方式努力修习才可能接近‘自然’的要求,并因程度差别而分出‘人格’。园林作为文人直接参与的生活世界的建造,以某种哲学标准体现着中国人面对世界的态度。而文人在这里起的作用,不仅是参与,更在于批判。”这种“园林就是一种独特世界观”的论调在王澍之前早已根深蒂固,并被理所当然地视作真理。在读到王澍的这段话时,我瞬间想到的是美国园林建筑大师佛莱彻·斯蒂里(Fletcher Steele,1885年-1971年)。斯蒂里于1934年春游历中国北方,在1946年波士顿景观设计学会的讲座中讲述了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于其后将讲座内容整理成《中国教了什么:天朝大国景观的观念与思想》(China Teaches: Ideas and Moods from Landscape of the Celestial Empire)。在文章脚注中,斯蒂里强调,写作此文的目的“不是为了书写中国,而是用中国为我宣传园林和园林设计的某些观念与思想作为补充说明”。无论是美国园林建筑师的立场还是中国文人的立场,斯蒂里和王澍的意图其实是一致的:借用园林来发展、阐释自己的哲学。所以王澍才会认为文征明笔下的拙政园只是些竹篱茅舍,这和现实中的拙政园截然不同的画作是“对拙政园文雅的批判”。文征明《王氏拙政园记》。然而艺术史学家柯律格(Craig Clunas)指出,“园林”和“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这样的宏大概念一样绝非亘古不变的恒态之物。在深入研究中国明代造园艺术之后他发现,园林的书面和图像呈现甚至在1500年至1600年这短短的一百年间就经历了巨大变化。在我们习以为常地从文人审美的角度考量园林时,这种由建筑学和艺术史学讲述的园林史忽略的是园林作为一种私人地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明代早期,文人在私家园林中种植果树、耕种稻田的情形比比皆是,并不会被视作难登大雅之堂。就拿拙政园来说,在其500多年的历史中,园内亭台楼阁、景观布局随着主人的更迭而不断发生改变(在现存的32处景观中,只有4处景观名称符合文征明在《王氏拙政园记》中的记录)。王澍没有意识到的是,文征明描绘的,也许正是嘉靖十五年(1533年)拙政园的真实模样:遍植柑橘、桃树、林檎等果树的园圃占地20亩(当时拙政园的总面积为62亩,其中水塘占地约为其中的1/3),几乎是拙政园的陆地面积的一半。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打造的园林,更像是一篇种满经济作物、能够带来丰厚经济收入的私人地产,而非当下我们熟知的文人精神的乌托邦。现在的拙政园。园林是一种具有纯粹审美意义的范式——这一概念难以打破,柯律格所做的,就是忽略正统园林史,用一种看似简单幼稚的方式观看《王氏拙政园记》,提取其中隐含的1533年拙政园的农业经济学信息。他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将真实的文化视作一种内在保持一致自洽的事物本质恰恰是对其真实性的背离。当然,我并不想就园林的历史细节向王澍提出疑问,但对一位致力于构建本土建筑话语范式的建筑大师来说,一个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当西方学者开始反思将异国文化大而化之理解的欧洲中心主义时,我们是不是反而因为迫切找寻自己的话语权而反而落入了“他者”的窠臼中?通读全书,我发现王澍应该对这个问题有所察觉。所以他会说明清园林在他眼里“趣味不高、样式老套,意义迟钝到几乎没有意义”,会感慨“过去20年的中国建筑学史中,‘园林’从一种被先锋建筑师厌倦的对象变成一种被过度借用的对象”。这里面,隐隐地有一种当先锋成为正统后固守阵地的警惕意味。“建筑师,特别是中国建筑师,往往背负过重的历史压力。当一位建筑师年轻时,往往郁郁寡欢,甚至经常愤怒,总是竭尽所能试图证明自己的设计师跟上现代潮流的。当一位建筑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渐失朝气,总是试图证明自己所作所为是在继承传统,甚至最猛烈地批判现代性的举动也只是现代性的一种。”在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王澍已经因其独树一帜的建筑语言被世人熟知。而我好奇的是,在他眼里的建筑师光谱中,他自己身处何处?他用来瓦解园林固有意识、“使得园林重新获得一种当代语境”的语言,是如何让中国建筑的过去与现在和解的?但无论如何,我都认为王澍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建筑师。若非有巨大的勇气,思考中国特殊的哲学思想、构建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这样的宏大命题实属难为。尽管难,总需要有人踏出那一步。正如他所说的:“历史已经没有了,那么我们至少应该留一点人的痕迹在。”

片是四声,爿是二声,爿就是反过来的片。边 ——料 ——瓦—— 土部分——零碎——业余——民间内部——片段——通俗——之间自信这个东西,在中国建筑设计界失传已久。这时候就出了个王澍,一个很绝的人。就像是行走在人间的一个红色大八叉——“这个,不对,叉。” “这个也不对也不对,叉、叉。” “这个,还是不对,叉、叉、叉。”你看王澍这本《造房子》你会有个感觉,就你突然发现你所知的都是错的。当王澍去设计一个建筑的时候,其他人最好保持安静。怎么说呢?建筑的完成当然最终是团队作业,但王澍这种建筑设计观念的开始,他往往来自一张画、一句诗、某个自然现象、某个看法、某种情绪、某个土石物料,这个时候任何伙伴、助手和学生都是帮不到忙的,它最好来自孤独,来自一个沉静的人内心最纯粹的回声。然后你会迎来那个回声。如果回声跟拳头一样强悍,它砸在墙上就会砰砰作响。上一个具备这种完整思维统治力的人,是半个世纪前的另一个叹号人,德国建筑设计师密斯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你知道有些人在这个世界上真就是像一个惊叹号一样啊)。这两个人都有那种,那种从身体,到材料,到智力,再到文化上的四重逻辑,它们环环相扣,排山倒海,最终完成一个压倒性的雄辩。王澍更值得推荐的,是从前的另一本书,它叫《设计的开始》。比这本厚些,浓度也要更高,里面有一些连续的 “专业” 观点和经验,也有另一个厉害的建筑师刘家琨跟王澍的心智较量。那是一本甚至有些特殊的文学和哲学价值的书。在讲到 “顶层画廊” 这个得意之作时,一个人的表达欲达到一个高峰,就是心里有话憋了一座火山,不喷出来不行。那里你可以看到王澍这个人真正的思维深度,手感经历,和彪悍的物料观。一篇青筋毕露甚至血淋淋的原生记录。悬崖一样。人功成名就之后是不大有时间写书的。所以这本书其实比较,怎么讲?比较 “被动” 一些,它的每一篇文章是差别不大的。它们是回忆体、解说体、只言片语体、举例体、说话体,而不是宏大的理论著述。这种短小的文章,基本适合所有人而不止是专业人读,你每多看一篇,就像在同一个位置再刻下一刀,都在加深你对“那个事情”的认识。那个事情就是基本,就像对“爿”的认识,爿是构成一种建筑世界的基本单位,就像字典是由一个一个字构成的。他自己最后说,“这些事情我在大学毕业时候就决定了,之后直到现在我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在实现它们。”我看过一些中国建筑设计界的同行评价王澍,普遍不是谦虚儒雅得够呛,就是油腔滑调地让人抓不住把柄。王澍跟他们不一样,王澍是一个无敌的人。人不要从知识上去构建你的知识。朋友不在多,一多就变成社交了。很多知识也一样,它们是社交层面的,就像一条可以换来换去的领带。王澍和艾未未是两个特别知道这个事情的人,他俩不停在提醒学生时刻要保持“业余”的精神。这个事情越早讲清楚越好,因为与此同时,中国城镇的脚手架下正在竖起一个接一个的建筑八股文。建筑设计、流行音乐、商业电影、广告传播,是全世界最大的四个“行活现象”,这些创造,要不就是体量巨大,要不就是占据的字节众多。每出来一个新的,其实基本都是在给世界添堵,建筑更是直接堵在城市里的,比塞车更庞大的现象。这些建筑体,从密斯之后又造了那么多,但我们很少在它们的身上再看到那种人所特有的,主动的反思精神。反思什么呢?当然是反思一切了。你学习了密斯你可以反思密斯,你懂了王澍你可以反思王澍。知识分子不反思,还算是知识分子吗?但反思跟低水准的吐槽是两回事,因为吐槽里面并没有高浓度的思辨。一个人盯着一段理论产生的感想,盯着一篇评论产生的感想,盯着一条新闻产生的感想,盯着一个瓦片产生的感想,盯着雨打池塘产生的感想,它们一样吗?这里面,尤其不要去盯着理论产生理论,盯着知识产生知识。为什么呢?理论产生不了触觉,知识产生不了感官。而在一个完整世界中,触觉和感官如此重要,它们比理解或者文化更重要。墙就是一块砖和另一块砖和另一块砖;画就是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诗就是噫吁兮哇哎呼嗯啊;世界就是远近高低明暗灰濛大小多少。庞大的现代建筑是外观现象。多数的现代建筑是复制现象。但在我们小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双脚搭在床头,盯着一面墙,可以从墙上一个微小的孔隙,盯到一道微微张口的裂纹,从一抹褐色的印斑,盯到微微晃动的灯影。世界其实是从里面向外看的,是扭头看的,低头看的,眯眼看的,伸手摸的,身边的,甚至什么也不看的时候,那些琐碎日常新旧生长的感触。实际上,一整个世界的信息都已经在这里了。图为王澍特别推崇的冯纪忠先生作品:何陋轩“这组作品的孤独气质,就如冯先生骨子里的孤傲一样,将世界置于远处,有着自己清楚的价值判断,并不在乎什么是周遭世界的主流变化。二十几年后,仍然有一些中国建筑师对冯先生的松江方塔园与何陋轩不能忘怀,我以为就在于这组作品的中国性。入手做何陋轩,冯先生首先谈分量。”——王澍 《小题大做》最后:几年前写过王澍的另一篇,过去好几年,还是这么认为,链接在这里: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90684/answer/16103215

三顾

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王澍 在还是高中的时候我就知道王澍这个人,央视10套的一个访谈栏目《人物》,印象中最深的是浮在水上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以及东南大学苍郁的法桐大道,那时的我对这么酷的建筑充满神往,直接影响是我高考后志愿报了东南大学。那个暑假东大在西安交大设有招生咨询处,得到的信息是,我的估分报建筑系较吃力,报土木系稳,无知的我无愧于小镇青年的名号,认为反正都差不多。但是后来我才知道,建筑是人文的,土木是工程的,这种痛苦的分裂感的内在诉求就是我一心想转去建筑系,外在表现就是我高数不及格不适合学工程,但也因为高数不及格没法参加大一的转系考试。
沉沦于土木系的我并没有迷茫,东南大学名气与成就的背离基因,让每个东大人都想证明自己,这种紧迫感就像王澍在序言中写到看黑格尔到凌晨三点的同学,进入自学状态,在建筑史上的诸位丰碑中寻找坐标是个漫长又痛苦的过程,我最终在林同炎的《空间概念与结构》中找到平衡,一种力与美的平衡。桥梁,是这种平衡的赤裸呈现,是工程的独立表述。米洛大桥-诺曼·福斯特 大学时省内的一次比赛,直观呈现我几年来对建筑与结构关系理解,建筑应展示结构本身的美。体育馆概念设计模型-莲 大三系内选择专业方向时,我很容易选择了桥梁设计方向。桥梁是实用功能最简单的构筑物,是力流的最简单传递,而简单就是美;桥梁又是人文功能最复杂的构筑物,白令海峡大桥的建造难度怕是已经不是技术问题,政治赋予这座桥更大的社会意义。我在桥梁上找到入学时对建筑的热情,但这时王澍已经被我淡忘,那时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已经变成Fritz Leonhardt、Santiago Calatrava、Norman Forster等人。尤其是西班牙人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他先后在巴伦西亚建筑学院和瑞士联邦工业学院就读,是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的设计理念认为,在自然生物的形态美中有惊人的力学效率。按照普利兹克奖的偏好,新建筑语言的创造者或传统建筑语言的发扬者,卡拉特拉瓦属于前者,他的建筑有鲜明的语言形式和语法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大量出色的建筑,他拿普利兹克奖也只是或迟或早的事。 毕尔巴鄂步行桥-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再次去了解王澍已经是南宋御街开街的那年,彼时我已在杭州工作生活,并没有去挤开街时的热闹,个把月后才去参观,人流量并没有媒体宣传的那么多,而且还集中在与吴山路相接的一段,沿街的曲池水景和太湖石房,结合民居风情,这种时代的叠置感被王澍错落排布在长达1km长的一段步行街上,走一遍如同展开一幅园林卷轴画,“疏密得宜,曲折尽致,眼前有景”的标准使每次走在这段路上都能发现不同的趣味。南宋御街局部-王澍 谈这个时期的王澍,最不该回避的是他的伯乐,时任杭州市委书记的王国平。王国平是争议极大的城市建设者,是他把西湖周边各自独立的收费小公园变成与城市无缝对接的无隔离大景观。王国平主政杭州的十年,提拔许江为中国美院院长,王澍获奖的核心作品也都全诞生于这十年,包括垂直院宅、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宁波美术馆、南宋御街、宁波五散房这一系列语言统一、风格独立的作品。王澍这十年间创造了根植于“瓦爿”传统的建筑文字,灵感自“园林”原理的建筑语法,他的这一套语言体系深的普利兹克奖对中国建筑的文化传承和新生的理解,上千年瓦片、瓷片、砖片的“循环建造”方式即能诗意的封存历史,又无比的价值观正确。
南宋御街开街三年后,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还记得那天开车跨江去滨江区,前一年西兴大桥因引桥垮塌余悸尚存,而正是在经过坐落于大桥旁的垂直院宅时,广播里传来王澍获奖的消息,感慨良多。我毕业时,正逢全球经济危机,温家宝主持4万亿计划,这本是对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极大利好,短时间大规模上马的工程,得到的是近乎惨烈的城市现场,丑陋的构筑物正在瓦解城市的特质文化,统一的建设步调得到的是同质化的城市风貌,若不是在钟楼边上,不是在天安门边上,不是在西湖边上,不是在外滩边上,很难分得清身处那座城市。中国的桥梁建设陷于桥梁大国的泥淖不得解脱,最高、最大、最长的桥都是中国的,但都不是以技术、美观为先导诉求造出来的桥,各地不断爆出的桥梁事故不断刺激着我的理想,看着手上平庸的设计图纸,面对着甲方赶工的催促,与王澍90年代选择“自我失业”的原因一样,我中止了桥梁设计师的生涯。威尼斯大运河第四桥-卡拉特拉瓦 间隔年的时光,我去了欧洲,去了桥都威尼斯,看到了卡拉特拉瓦为威尼斯设计的大运河第四桥,国内的钢构人行桥跨度稍大就会产生明显的挠度,经过桥中央时的眩晕感是很多人都有的经历,而这座桥轻盈的观感和行走其上稳重的触感让我大为惊叹,与之对应的还有细节上的处理,整齐干净的支座处围坐着很多游客在吃东西,而国内的无论大小桥梁,这个地方一定是死角,要么垃圾成堆,要么用围挡装饰起来,但基本上是与美观无缘的。这座桥是铁路抵达威尼斯游客的必经之路,可以说是威尼斯最重要的门户,这样一座现代感鲜明的桥并未与百年桥都的环境产生违和感,足见当地人民对这座桥的满意程度。 从欧洲回来,我还开车从杭州出发绕了中国一小圈,欣慰的是,我在重庆看到了菜园坝大桥,在湖南看到了矮寨大桥,发现在中国也有这样或技术先进,或美观和谐的桥梁,但个例并不是全部。间隔年归来,我并没有回归桥梁设计的职业,中国并不缺少一个平庸的桥梁工程师,但我的内心缺少一个自我和解的答案,我转而向内求,从文化中寻找解救之道,加入了一家影视公司。重庆菜园坝大桥-林同炎国际公司矮寨大桥-湖南省交规院 这又是几年过去,王澍把多年来的文章集结出版,于是有了这本《造房子》。对这个熟悉的陌生人,每次进一步了解他,都能对我有非凡的启迪作用。王澍叛逆的建筑师生涯,让我想起一个小说人物,Howard Roark,他是Ayn Rand小说《源泉》中虚构的一名建筑师,王澍就像是现实中的洛克,充满力量与创作的激情,又不失理性的思考与坚持,尽管有很多业内人事批评王澍的建筑不实用,但在建筑领域,每一个有独立建筑语言的设计师,安藤忠雄、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都面对这样的评价,但每个人都在各自的语言逻辑里自圆其说,让世人对其作品惊叹。
王澍说:“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这句话就像《三体》中“升维思考,降维攻击”的道理,从体系上先突破单纯建筑工程的天花板,建筑学,从来就不单是工程学科,更是人文学科。同理,现在的我身处影视工业链中,并非专业出身的我曾一度执着于技术的桎梏,而失去对影视行业本质的思考,这是一个以人的视觉听觉作为情感共鸣入口的行业,文学艺术修养是这个行业的高维领域,而说好的不忘初心,但进入一个行业后,难免如浮萍般迷失。
王澍说:“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并身体力行地去做。”当今是一个碎片化的网络时代,每天都面对大量的信息和选择,长久的麻木,使我已经失去对事物的敏感,就像艾略特的《荒原》中的感觉:“我们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记不得,什么也说不出。”发现情趣需要的是敏感,对一切事物的敏感,这不是好奇,好奇发现的是兴趣,兴趣是宏观的,而情趣是微观的。情趣构筑了一切伟大文明的细节。
十多年前,我从王澍的建筑出发,走上一条不知所归的彷徨之路,十多年后,虽与建筑渐行渐远,但又是王澍的建筑让我得到启发,怎么在当前的路上走的更强大,更勇敢。

王澍的张狂与朴素

如果建筑学是对人的生存空间的一种虚构,这种虚构就是和山石枯木一起虚构的。——王澍1.这学生也太狂了!1997年,王澍参加东南大学八十周年校庆。一位老师见到他时说:“你这个人变化很大,你一点也酷啦!” 王澍问:“我原来怎么样?”老师回答:“原来啊,你在东南的时候,每次当你从走廊走过来,我们都感觉不是一个人走过来,而是一把刀走过来,那把刀带着寒风的,大家都会不自觉地避开。”上个世纪80年代末,王澍在东南大学读书。大一时,他作为建筑系的学生代表,去听校长训话。当时的校长是钱钟书的堂弟钱钟韩。他在训话时,说:“你们不要迷信你们的老师;你们的老师可能前一天根本没备课,你要认真准备的话,用三个问题一定会问到他台上下不来的。”钱校长认为,好学生就应具备这样的心态,而不是那种听话、只拿高分的学生。也许是受了这样的指点,王澍在大二就公开向老师宣布:“没人可以教我了。”然后便进入了自学状态。大三时,他向老师提出为什么要画商业效果图的问题。他认为,它基本上是骗人的、纯商业的,是博取甲方的喜好。当时老师听了很愤怒。后来事情闹大了,他带了四个学生去谈判,结果老师同意了他的要求,学生可以用任何形式来表达,而不再限制必须画这样的效果图。毕业那会儿就更张狂了,他写了篇论文,叫“死屋手记”,影射整个学校的建筑系和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状况。用一位老师的话说,就是,“这学生也太狂了”。结果论文答辩虽然全票通过,但学校却没给学位。王澍后来,王澍回顾这段时期解释说:“人生一世是很短暂的。我年轻时会站在街边看,指着街头行走的人,说这些人已经全部死了。可能很多人觉得我非常极端,算是一种孤独英雄主义吧,但我觉得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状态,对存在、对真理、对人性要有一种追求,这样才会有力量支持你在年轻时走过人生很重要对一段旅程,也是自我实现和锤炼的旅程。”2. 王澍的间隔之年1992年春,新一轮改革开放开始,仿佛遍地是钱。对建筑师来说,他们的好日子到了。但就在这时,王澍却选择了退隐。他还没有想清楚做什么,就不敢做了。“我不想做很多东西来祸害这个世界”。王澍在自序中对这段时间有过非常诗意的描述:“我晒太阳,看远山,好像想点什么,好像没想什么。我能这样过整整一天。你能看到,春天,草变成很嫩的绿色,心里一痒。当我用一种缓慢的、松弛的、无所事事的状态来看它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无所事事是很难学的一门学问。但我逐渐学会了。无所事事时,突然间脑子里有东西闪过,站起来,一提手,把该画的东西画出来,再不需要像以前那样憋着想,这样还是那样。”他将之称为“忘却”的阶段。王澍和妻子逛逛西湖,喝喝茶。他看书,但不看任何与建筑有关的书。他向工匠学习,学着动手做事情,那是学校里没有教的东西。后来,他在讲2006年威尼斯双年展布展的时候,再次提到了作为一个建筑师,劳作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谈论艺术、美学、自然,自然的东西你要接触,你要对它劳作,劳作之后才能产生一种朴素的情感。朴素是一种特殊的力量。……我所说的自然其实就是朴素的东西。”王澍自觉心性被滋养。看待人、看待自然的眼光,开始发生细腻的变化。这段间隔之年,让他发现自己想要做的是什么,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是哪一种:中国园林。3. 造房子,就是造一个世界在《造园和造人》这篇文章中,王澍用三句话概括了自己的建筑美学或者说对建筑的态度:1)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2)不要先想什么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先想什么是有情趣的事情,并身体力行去做。3)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以我粗浅的理解,这三句话说的其实就是一件事:造园。这不仅是一种身份认同,即园林向来都是文人建造的,还因为园林讲究的是情趣,而不是建造技术;讲究的是手作或劳作,而不仅仅是设计图纸——这类建筑师,更像我们所说的“匠人”。同样的,园林也体现古人的一种态度:人在这个世界的位置微不足道。那么典型的园林格局是怎么样的呢?元代画家倪瓒的《容膝斋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段远山,一片寒林;中段池水……;近处几颗老树,树下有亭,极简的四根柱子,很细,几乎没什么重量,顶为茅草”。容膝斋图在这幅典型的山水画,体现的是古人造园的一种态度。园林,不是造个房子,然后再配以景观,而是一个世界。房子或人,在这个世界里所占的空间很小很小。正如在讲北宋郭熙的《早春图》给他的启发时,他说:“我突然看见一个世界,在那里,山石与人物等价……如果建筑学是对人的生存空间的一种虚构,这种虚构就是和山石枯木一起虚构的”。这里谈的是建筑的态度。但令我更感兴趣的是,王澍这个人的变化。当年那个走路都像是一把刀带着寒气的人,开始变得内敛了,不再只是看到“我”,而是将我看成是“万物”的一分子,开始追求一种朴素、纯真的艺术与生活。尽管,我觉得他骨子里的孤傲仍然在,但相比年轻气盛时,整个气象完全不同了。

文人的建筑情怀

中国的房子往往讲究风水,是在山水之间还是四野空旷,是栽几个树还是挖个池塘,每一个精心的设计都是为了让自己乃至未来的子子孙孙收获万世福报。在风水的基础上,我们现在也更在意房子的造型设计和功能设计。从故宫斜对面的国家大剧院,到东三环的央视大楼,从望京和朝阳门的soho,到人民日报的新大楼,近些年来北京出现的地标性建筑都在挑战着人们对“建筑之美”的接受与容纳。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也慢慢地从崭露头角到独占一席之地。若论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师的佼佼者,王澍可以说得上是首屈一指的人物。而《造房子》这本书,可以说是王澍向普罗大众自述设计理念的第一本书,也是让更多的人接近建筑设计的一本书。当一个标新立异的建筑拔地而起,有的人会慨叹高大上,有的人会不屑地嗤之以鼻,表示看不懂,故弄玄虚。同样的问题在时尚圈也存在。T台上的衣服如果出现在大街上,很多人也会在周围窃窃私语。而时尚圈的中国设计师也面临一个问题——作品的两级分化。一些人在极力地把中国元素转移到台前,一些人又极力地回避中国元素。这个问题在建筑设计领域也同样存在。一些建筑很魔幻,一些建筑又在高层的屋顶加上飞檐。一个建筑是不是“美”,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身在一个和建筑、设计都完全不搭边的行业,我第一次听说王澍,是因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这个被认为是中国最美大学的校区,也被一些人认为是最难绕出来的迷宫。后来,我又看到王澍设计的宁波历史博物馆,也感觉突破了我审美的极限。然而,当我看完《造房子》之后,我才明白建筑设计中玄之又玄的意境。如“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一篇的标题所示,一个景观,不仅是外形上的“几何”,更包含了内在的“叙事”。一个房子,有一个故事。口耳相传的悲欢离合,是屋主的故事;风吹雨淋而不倒的房子,是造房子的人所讲述的故事。在《造房子》的开篇,王澍在苏州听了很多造房子的人所讲述的故事。在他眼中,造园一向是非常传统的中国文人的事。中学的语文课中,我们都背诵过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从文中也得知:“苏州园林对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但是,从一个外行的眼中来看,王澍的作品似乎和苏州园林全不相干。那些硬朗的切面,刚直的曲线,似乎都和苏州园林娇柔婉转的大相径庭。可是读了他的《造房子》,才终于体会到他的深刻用意。拙政园中的湖石成为他的建筑物的灵感,一步一景、移步异景的构园方式也成为他的场景灵魂。即使园林通幽的曲径,也给墙壁材料的使用带来新意。走进拙政园,所有的导游都会用园子的由来作为开场,官场失意的王献臣让文征明设计修了十六年,所以拙政园是一个文人设计的园林。文人这个角色使园林增添了很多情趣。曾经,不懂建筑的我认为王澍的作品充满了现代风格,也认为当代的中国设计师一直在用大众无法理解的理念和手法。这一次,王澍没有扮演建筑师和教师的身份,而是充分地扮演了一个文人的角色。这一次,《造房子》用一种人文的方式叙述了建筑设计,也叙述了建筑与中国传统人文情怀的深厚渊源。

好好的一个建筑师,谈人生也这么厉害

作为一个大型门外汉,王澍老师这本《造房子》是我读的第一本建筑书籍。读的时候有些忐忑,怕太深奥读不懂,但是没想到还是很好读的。书里面并没有长篇累牍的专业术语,更多的是王老师对于建筑和人生的思索。自从2012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奖,王老师已经是中国建筑界一块响当当的招牌。最知名的作品肯定就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毕竟在广大非建筑学的围观群众(比如我)的脑海里,也就只能想到这一个建筑。细想想也是蛮神奇,内行对他的作品评价差异极大,喜欢的爱成脑残粉,讨厌的黑得层出不穷。普通人民群众也就停留在“都知道有这么个人”,真了解他的人并不多。这次读这本书,也是想借着作品了解一下这位大师,看看他到底厉害哪里。没想到,读完就对王老师彻底的路人转迷妹了……1. 这大叔太带劲了借用知乎上的一句回答来概括王澍老师给我的感觉,那就是:如果你不了解他,你就没法评价他,如果你去了解他,你就会被他的世界说服。一开始,王澍老师就给我上了一堂震撼教育……作为上世纪80年代末的大学生,王老师可比我们这些90后狂多了。不听讲,夜里不睡觉看哲学书,写论文骂老师,拒绝画商业效果图作业,领着同学带头去和老师谈判……到了硕士论文答辩,写了一篇影射学校建筑系和整个中国建筑学状况的《死屋手记》,别人跟他说不改论文就拿不到学位,他就复印了五本放在学校阅览室,但一个字都没改,直接走了……诶呦太酷了!与这样张狂的举止不太相符的,是王澍在建筑上的冷静自持与深谋远虑。当大家都在批判的时候,他想得更多的是:批判之后呢,是不是经过所谓的革命就能诞生新的价值观或者新的事物?正是对于“建设性”的觉醒,让王老师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建筑师之路。毕业后,别人都在画图挣钱了,王老师呢,晒太阳,看远山,好像在想点着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想;跟着工匠干活,偶尔打零工赚一笔;看下雨,看很长时间,雨从屋脊顺着哪条线流下来,滴到哪里去;看大量中国的书,却没怎么碰和建筑有关的。就这样过了七年,王老师发现了内心里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是哪一种,于是就开始了他一路的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建筑的旅程。这么看来,王老师就像武侠小说里面的高人,隐匿七年潜心修炼武功,然后一出世就石破惊天,创了个前所未见的“野路子”,最后还打到了最高级……除了佩服,还是佩服。2. 王老师的建筑小课堂王老师不仅做出的作品引人注目,也非常有一套自己的建筑哲学,不管你明不明白,都觉得非常厉害。搬运一些王老师的小道理:“造房子,就是造一个小世界。” “每一次,我都不只是做一组建筑,每一次,我都是在建造一个世界。我从不相信,这个世界只有一个世界存在。”“在我们考虑建筑、城市、生产、建造之前,首先应该反省我们面对自然的态度,我们需要重新树立自然比人造的建筑和城市更加重要的观念。”“传统只是指那些存放在博物馆中的东西,那么传统实际上就已经死了。传统是活在人的手上的,是活在工匠的手上的。”“对我来说,过强的个人表现欲往往会带来过多预设的东西,这关乎一种世界的建造是否可能返回真正的日常生活之中。”“只有真正在生活里、在自然中徜徉,才能够逐渐体会到我们的传统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形容一个好建筑的诞生,就是你一开始有一个很纯粹的,带有理想一样的想法;之后你要像长征一样经过很多的险阻,中间每一次都有人想摧毁你、否定你,你必须能够做到百折不挠,而且要说服大家;最后走到终点,你还保持了你最初理想的那个纯度,没有半分的减损,甚至更加地坚硬。”3. 当我不懂建筑时我在读些什么作为集结了王澍多年思考的散文集,谈论的不只是建筑,更有他人生历程的感悟。这本书并不是建筑人的专享,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从大师的成长中加满自己的勇气值。“面对世界的态度比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也许读不完世界上所有的书,但抱着一颗谦卑的心,我们走得也不会太短。“其实我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坚持自己的内心,并努力地去实现它。”如果你连自己都不坚持,还有谁会听你的呢?“年轻的时候一定要有这种状态,对存在、对真理、对人性要有一种追求,这样才会有力量支持你在年轻时走过人生很重要的一段旅程,也是自我实现和锤炼的过程。”抓住年轻的小尾巴不断努力,但即使不年轻,也可以有力量嘛!“人就是这样,不到一种特殊的极限情况、危机情况,没人会意识到问题。人这个动物,一定要有教训,才会变化。”穷则思变,居安思危,如果不能做到比人多想一点,想深一点,怎么去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王澍老师给我上的最好一课,便是:起于追求,恒于努力,忠于内心。另外,有才华的男人真是太帅了,王老师修改了我的择偶标准!

为建筑,寻找丢失的中国传统

多年前,我常路过一片新造的建筑,一色白外墙,造型也只是最简单的方正形状,在周围一片如童话般色彩丰富、造型各异的“仿欧”建筑群里,简陋得不忍多看。可是路过次数多了,竟渐渐觉得美,反而周围的建筑群越觉得俗不可耐——多年后,大城市里开始流行“北欧风”,推崇的“简洁美”倒一如多年前的那片建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中国的大小城市都越来越像。我相信,这其实也困扰着很多中国人:“我小时候的家乡去哪里了?”当我读到王澍先生所著建筑文化散文随笔集《造房子》一书,真有如醍醐灌顶、心中谜团豁然开朗。2012年,王澍先生获得了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那时候,国内许多人都还不认识他,只有一些媒体做了些报道。我读过几篇,对他设计的房子印象颇深,总之不太像时下的房子,简洁,又别有意趣。那时无法与王先生“对话”,问问他设计这些房子的初衷,如今这本《造房子》解答了当年的疑惑。王澍在书里以他做过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和宁波美术馆为主要案例,阐述了他建筑这些房屋的构想、步骤以及他的建筑理念。“我的家乡去哪里了”,这个疑问可能要如王先生那样从中国传统里深入地思考。让我们身而为中国人的那些传统,在近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一再被舍弃、被压抑,我们身处的建筑和我们采用的生活方式正在让我们远离自己。王先生说:“我们毕竟是中国人,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把中国建设成美国。”他开出的“药方”,是立足中国的传统中去“重建一种当代中国的本土建筑学”,要让中国自身“生长”出来的工匠传统、手工建造传统与现代建造技术结合,成长为新的“传统”。我以为,这才是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活过来的方式。不光是建筑,在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传统如何活在当下都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那些精巧的百工技艺、那些美妙的田歌舞蹈都渐渐活在博物馆纪念馆,或在几个传承人身上苟延残喘。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没有继承它们,下一代人就已经无从继承;可要让它们得以继承下来,没有一种有生命力的方式让它们自己“活”下来,也只能是多喘几口气而已。幸而,王澍先生在他的领域里做了成功的尝试。他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设当中向当地工匠学习传统的“瓦爿”技术,但时代已经没有机会给现在的工匠继续使用这种技艺了。王澍带领一支工匠队伍反复试验,才在象山校区大规模地建造这种他成为“厚墙厚顶”的系统。这个工艺的优点在于做法简单、造价低廉,还能有效减少空调使用,是集合了当地天时地利人和的建筑方式。“我把这种做法称为和‘时间’的交易,这组建筑刚一完成,就已经包含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历史时间……”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们总是说城市化,但是很少有人告诉我们,适合中国人的城市化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我们自己也在此间苦苦思索、孜孜探寻,而忘了中国的“城市化”一直就隐在身边,就在我们的文化里。王澍常年定居杭州,闲暇时爱和妻子去西湖喝茶,他说这个湖就代表着“中国整个城市建筑文化的最基本内涵:与自然在一起。”向自然学习,王澍认为这是我们自己文化中的传统。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都是遵循着这个思考方式来运作的。而要让传统活在当下,他认为“最后还是要落实到日常的‘情趣’二字”。我们小时候都背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悠然的日常情趣随着经济的大发展而逐渐被我们悄悄关在书本里。情趣也包含着审美,这是很多成年人的弱项。王澍爱看山水图,《造房子》书里有不少他所喜爱的山水佳作,他在山水中见自然、见天地、见人,而作为读者的我,却觉得与眼前的山水图隔着重重的迷雾,我知道这是小时候缺的美术课造成的遗憾。情趣,还是王澍先生在大雨天里看着院子里的雨水顺着屋檐沿淌而下,在天井里的沟渠流出院外,不计时间的凝视;情趣,还是王澍先生在画设计图的间隙,铺开笔墨临习钟繇的《宣示表》——这些,如今的普通中国人,还有多少能悠然自得地做到呢?或许,在缺失多年后,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而开始重拾过去的传统,但传统在一度“僵死”之后,我们还能努力打捞回多少呢?《造房子》一书中说,王澍带着助手在威尼斯双年展上做了一片瓦墙。展出时很多外国人都“一感动就蹲在那儿不走了”,而很多中国人看了一眼掉头就走了。他感慨,这已不是简单的传统和现代化问题,“在发展当中,我们恐怕缺失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我们或许能在王澍先生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的案例中寻到一些答案。还好,我们还有王澍这样的老师们在传道授业解惑。


 造房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