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力》书评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213064126
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
页数:366页

创造未来之路

##引子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区别是什么?现代人类的祖先(智人)又凭什么从与其他古人类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非洲,占领全球?一种流行看法认为,人类的想象力是制胜法宝。我们的祖先凭着口口相传的故事,符号化的群体想象,形成规模空前的社群,并可以为了共同的抽象目标协作,从而能扫除异族,构建城市、国家,甚至以超越国界的宗教在精神上统帅亿万之众(据《人类简史》)。符号领域的创造,构成了人类的精神家园,也让我们得以一窥自然运行的奥秘,从而摆脱“刺激-反应”的生物本能之束缚,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作工具和生存空间。然而,人类还有一个终极敌人——热力学第二定律,或者说,熵增。熵增是自发的由有序向无序发展的过程。自然界中总的熵一直是增加的。这意味着,未来一定会自动变得更无序。而我们和后代的生活依赖于有序:将清洁的水与杂质分开,才能喝得放心;减少电力输送中的能量耗散,才能获得更多可利用的能源;人际关系也依赖于有序;倘若信息失真,沟通不畅,缺乏规则的调节,美学的共赏,社会将分崩离析。这一切不是悲观者的想象,而是在今日的世界中频繁上演着。由是,未来并不会自动变得更好。符号领域的创造,作为人类最逆天的能力,也是我们通往更繁荣未来的关键。《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撷取了人类创造征途上的片段:20世纪末仍在世的九十多位卓越创新者的创造生涯,为我们提供了一柄开启未来的钥匙,一张内涵丰富的藏宝图,一份走上创造未来之路的必备物品清单。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是“心流”领域奠基人,幼时的颠沛流离驱使他关注人类的积极心理。《创造力》一书基于对91位创新者的访谈,却不是单纯的文字梳理,而是从提问到结论都留下作者深深烙印的大型研究呈现。如果要问这是种怎样的烙印,我会说:是对复杂性的正视,对多样化的尊重,对影响力的关注,对个体幸福感的好奇,以及对人类社会及未来的深切责任感。##《创造力》想说什么?首先,作者对创造力的定义是从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发展的视角出发的。他并不把聪明和思维敏捷称作“有创造力“,也不把”日常生活中的创意称为“有创造力”,而是将改变了文化中某个领域的人称作有创造力。定义为所有科学研究所必备,它限定了研究的范围和对结论判断的依据。创造力的这一定义并非随意选取,它表明了作者的取舍。作者的价值观或学术观由此体现:“对领域的改变”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且具备客观标准,因而更适合作为研究对象。我猜想他意图通过这一研究,不仅促使更多人选择做这一类创造者,而且促使机构和社会为他们营造更适宜的环境。然而对创造力所做的这种定义,引起了一个令人不快的局限:无法区分“好的创新”和“坏的创新”。作者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不禁想知道,他是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还是后来才发现?),所以在第一章“研究创造力的益处”中对自己做了一些小小的辩护。且在第十三章毫不掩饰地反映了自己对创新副作用的担忧。或许,对于创新的评估,会成为我们未来的重要课题。系统性的创新也会在这个阶段中愈发彰显其价值。其次,作者还希望能够倡导一种“更幸福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在创造中获得心流,看起来,这同样出于一种终极关怀。除了考虑工作本身中获得的幸福感,作者还关注了创新者的个人生活,并且得出了令人略感意外的结论:大多数创新者乐观积极,个人生活幸福美满,并没有离群索居或有什么怪癖。即使考虑到离群索居者会拒绝采访,“幸福创新者”的比例仍然很高。若这一结论恰当,则有助于鼓励每个人选择更有创造力的生活,达成个人和社会双赢的结果。然而真的是这样吗?为了能够获得第一手材料,并体现“领域影响力”,在方法上,作者选择了对高龄创新者(六十岁以上)进行访谈。不得不说,该方法无法完整反映创新者群体。例如,作者所采访的人或许更具有亲社会的属性,或是认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否则有更大可能性会拒绝接受采访。如果对这批人的研究得出“创新者亲社会”的结论,则属于方法造成的偏差。与此同时,也可能是因为亲社会个性更利于创新的传播,才使得能够“改变领域的人”中更多具备此特点。遗憾的是,我们很难区分这两种情况。而这对于结论的运用和结论的实际意义,或许十分关键。例如,并不那么“亲社会”的人,在改变一个领域的过程中,或许会另辟蹊径,而非借助于在关键学界获得认可。一个弥补的可能方法是,通过对拒绝采访者亲友的调查,来获知他/她的个性特征。(实际上,作者发现的创新者人格是兼具内向和外向的,至于比例则未有定量说明。)还有,这种研究手段至少把两种人排除在外。一种是在世时未能受到重视而去世后贡献被认可的人。另一种是生活并不幸福,或因生活方式不健康、人际关系不和谐而早夭者。“幸存者偏差”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我们是否能因此否认这项研究的贡献?当然不能。它的一个重大价值恰恰在于让我们看到,个体的幸福和对社会的影响是可以并存的。且这种并存并非孤例,而是广泛存在于各个符号领域,各种社会背景,各种家庭结构的创新者中。如果因为偏差而忽略了多样性与可能性,才是最大的失误。作者明显也意识到了这种偏差的存在,并用类似的理由为自己做了辩护。命运无常,人生顺遂与否并不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至少从这些人的经历中我们可以得知,创造本身带来幸福,身为创造者也不乏幸福,何不追求一种更有创造力的人生呢?##《创造力》说了什么?被作者重新定义的创造力,将创新者置身于更大的格局下,让创新具备了更多层次。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创造的过程、创新者的生活轨迹、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实践你的创造力。这四个部分的逻辑,实际上可以为我们模仿学习他人的经验提供一个极好的模板:事情是如何做成的?为什么他能做成?这一经验有什么领域特殊性?知道这些之后,我应当怎么做?###创造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以空间元素为主要关注维度的结构。只不过这个“空间”主要是抽象意义上的。一个学科领域(domain)是空间的最外围,里面一层是学界(field),再一层是创新的个人。发现没有?“域”和“界”这两个词本身就是空间隐喻。####领域本书所探讨的__领域__仅限于符号领域,与之对应的领域知识是建立在先驱们的探索基础之上的,因被公认而进入共识区,成为这个领域的必备基础。不同领域因其“结构的清晰性,文化的中心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而对创造力有促进或抑制。作者认为,具有清晰结构的学科(例如数学),更容易让年轻人学会规则,获得认可。而更具备可测性的学科,也更容易产生同仁公认的成果。我们尽可以由此引申,给不同领域贴上标签。不过对于个人而言,这样的划分大概不那么重要。有成就的人几乎都是出于各自内在的理由而选择领域。但在组织中,“知识的可获得性”则是一个可控的变量。这自然令人想到,若能够增加组织内部知识的可获得性,那么有利于组织内创新;若能增加公共领域中知识的可获得性,那么有利于大众创新。然而,一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的多少,并不同知识的可获得性成正比。正如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互联网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来源,却只有极少比例的人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创造力。有些知识甚至将人变成了“民科”。或许,在这三条特性之外,我们还需要增加更多的约束条件。####学界__学界__则是判断知识是否进入领域的过滤器,有着种种规则和层级。学界是被动或主动,开放或保守,与社会系统的衔接如何,都会对创新产生影响。读到这里,我不禁想问,是谁决定了学界是怎样运作的?也许是某个历史机缘,也许是某位大人物,也许是某种程度上的自发。例如大多数自然科学以期刊论文发表作为学界认可的标志;而计算机界却推崇会议论文;艺术界则以在某处开画展,在某地做演出,在某赛获奖项来评判艺术的价值。然而,哪一种期刊,哪一类会议,哪一处画廊,哪一间音乐厅最能代表学界认可,则是历史的产物,并受社会影响而不断变化着。若一个创造者希望自己创作的文化基因得以流传,就必须熟悉学界规则。然而,光是进入学界这一步,就足以过滤掉许多人,并且这种过滤常常依赖于运气。既然运气并不在人的掌控之内,我们也只能承认这一点,并在其他方面弥补。####个人__个人__在性格与创作环境的交错影响下,经历产生创造力的五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心流。创造的五个阶段是:准备、酝酿、洞悉、评价、制作。>第一阶段是准备期,开始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沉浸在一系列有趣的,能唤起好奇心的问题中。>第二阶段是酝酿期。在这个阶段,想法在潜意识中翻腾。>第三阶段是洞悉,有时也被称为“啊哈”时刻。>第四阶段是评价期。人们必须决定自己的洞悉是否有价值,是否值得继续研究下去。>第五个是精心制作阶段。这个过程可能花费的时间最多,工作也最辛苦。>创造力的过程更多是循环的,而不是线性的。经过多少反复、涉及多少循环、需要多少洞见,取决于正在处理的问题的深度与广度。这五个阶段看起来体现时间上的先后。然而我认为创造阶段在本质上更类似于空间探索的过程。还记得你去过的最好玩的旅游景点吗?你是否曾在其中流连忘返?你被新奇的环境和体验所包围,其中某些东西特别能引起你的注意,于是你走近前观察,或是与它互动;然后又前往下一个区域……其中最好的一段体验,会成为你和朋友们谈起这段旅行经验时最津津乐道的故事。创造的五个阶段与此相似。在准备期,创新者发现一个有待探索的空间;在酝酿期,创新者在空间中摸索,找出备选的解决方案可能性;顿悟期和评价期共同将备选可能性收敛为更少的可能性。它们并非绝对的先后关系,而是个曲折反复的过程,恰似在空间中的折返;一部分顿悟可能在评价期被否定,然后创新者又回到酝酿期。制作期则是将探索到的空间中最有价值的部分进行放大和完善,这期间又会出现新的酝酿、顿悟与评价。在轶事中,人们喜欢关注“洞悉”的时刻:牛顿和苹果树,阿基米德和澡盆,凯库勒梦见的蛇。有时人们津津乐道酝酿过程中伟人们走过的小路和小桥,花园和城市。一些创造者往往被提示回忆最早发现问题的“初心”。然而,被人厌恶的“评价”必不可少,精心制作亦是大部分作品最重要的工作量。被视为巴塞罗那标志性建筑的圣家大教堂1882年动工,至今仍在建造中。幸运的是,在繁重的工作,以及必然伴随的迂回曲折中,“心流”陪伴着创造者。在心流状态中我们并不会感觉快乐,却能忘我地工作,在完成后感到幸福和满足。产生心流的一定是创造性活动吗?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我发现并不是。但它也不是那些通常会令我们有简单愉悦的消遣。创新者给我们的启发是:他们能在工作中时常感受到心流,而这和金钱和成就并无关联。作者罗列了心流体验的9个因素,分别是:明确的目标,行动有及时反馈,挑战与技能平衡,行动与意识融合,不受干扰,不担心失败,自我意识消失,遗忘时间,活动本身具有目的。创新者的__性格特征__和__工作环境__也许是本书中最独到的部分。我们终于可以以“大数据”的方式来获得大师们的生活细节。与传统印象不同,创新者的性格并不特别极端。但与芸芸大众最大的区别则是,他们的性格十分复杂,往往能兼容对立的两面。书中找出了十对这样的性格,包括活跃与沉默、聪明与天真、玩乐与守纪、幻想与现实、内向与外向、谦逊与骄傲、阳刚与阴柔、传统与叛逆、激情与客观、痛苦与喜悦。作者认为,正是这种复杂的性格让他们可以既做出深刻的发现,又有能力将这种发现传播出去。既然复杂是可能的,并且是有益的,为什么很少有人具备复杂的性格?我想这恰恰表明了创新者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自主性。人类喜欢给事物归类,因而常常在社交中给他人贴上标签,学校和家庭也会给未成年人贴上标签。正是由于创新者的极度自主,才能够脱离传统环境对人性格的偏好和定义,保持自己的复杂多面。而在创新者的工作环境一节,作者作出的发现与“自主性”不谋而合。原文是这样的:>让富有创造力的个体与众不同的是,无论他们身处繁华之都还是贫困之地,都能赋予环境一种个人模式,这种模式能够与他们的思想以及行为习惯产生共鸣。在自己营造的环境中,他们忘记了周围的世界,专注地追随着内心的缪斯。书中所关注的创新者的工作环境亦不是简单的周边设施,而是包含了地域、同僚、直接环境、自然环境和工作的节奏。正如在中国谈事业离不开“北上广深”,作者甚至大胆断言:> 对科学、艺术、商业、和政治来说,地点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购买房产的重要性。那么,地点对创新者究竟意味着什么?作者提出了三个重要因素:信息的分布、新奇的刺激、接触学界的机会。创新者的选择往往是:为了更好的环境而搬迁。然而,我们同样看到,在“自主性”与“机会”发生冲突时,创新者给出了与“常识”相反的建议:宁可不要靠近有影响力的机构,也要选择更具自主性的工作。而创造的直接环境,则很难说一定与创造的成果有直接的关系。作者依然试图从这种间接联系中找到了一定的规律,包括:- 灵感阶段:- 不同寻常的、美丽的环境有助于更全面地、从新颖的角度来看待形势- 在开车、散步或游泳的时候,在不存在有意识的意图的情况下,观点之间会建立起连接- 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会促使头脑去思考什么才是最本质的- 准备、评估阶段:- 单调乏味的环境- 放松不受干扰的环境- 舒服并有控制力的个人空间- 随身携带家的象征物,有助于让自己变得独特工作节奏也被认为与创造力活动有关联。这种节奏并无一定之规,却同样以体现个人选择为特点。而找到自己的节奏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而是“找到工作与休息、思考与行动、独处和与他人共处的最佳时间安排”。###创新者的生活轨迹这一部分覆盖了创新者个人从童年、青少年、到成年、年老的时间变化。不得不说这部分的写作难度颇大。我们如何将形形色色的创新者分类?我们如何从多姿多彩的个人生活中辨别与创造力相关联的事实?我们如何评价运气、天赋、努力对最终结果的影响?最终作者选取了个人生活中的典型方面:父母、学校、大学、婚姻……读这一部分时,读者难免想要代入自我。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某种影子,并且和自己现在的人生处境作对比。更何况作者依赖的“事实”,很多时候也来源于创造者本人对经历的重述。人的记忆并不可靠。作者就注意到一位接受采访的艺术家在成功时对自己的童年描述得十分美好,失意时则找出了种种的“童年阴影”。人还愿意美化自己的生活,这也并非有意的不真诚,无非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然而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看到一些不那么典型的方面,例如父母对孩子兴趣的重视和对好奇心的鼓励,例如孤独的青春期,例如极高比例的早年丧父。这些因素与传统规则的背离似乎告诉我们为何创造力常常在成年人中显得罕见。创新者的成年生活则令人羡慕:美满的婚姻是主旋律,事业有成的同时可以拥有丰富的生活。最重要的是,他们主动做选择,并掌控自己的人生。尽管最终的大成就有着运气成分,但是运气岂不是只眷顾有准备的人吗?早一点读到这本书该是多么受益啊!我们成年之前的生活往往被家庭和学校所影响着,而他们所采取的标准未必是最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无论是从创造过程,还是个人生活来看,自主选择都无比重要。老年生活似乎离我还十分遥远。但创新者们的老年生活带来的启发,并不在于“功成名就后如何养老”,而在于挑战了两个传统观念:年老意味着创造力的衰退,老年人对社会的贡献会减少。年老的创新者们依然可以活跃在创造的一线,并用传承继续为领域和学界贡献价值。由此看来,创造的旅途任何时候开始,都不嫌晚。###特定领域中的创造力这部分章节关注的是领域共性,而非创造力的一般共性。作者并没有概述他所探查的所有符号领域,而是选取了文字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另外用了较大的篇幅来描述新领域创造和文化传承。新领域的创造,或许代表了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社会的变化和前进带来大量复杂的现实问题,而在狭窄的符号领域中,这些问题无法被解决。于是,开创新领域的创造者们出现了。文中提到的问题仍然复杂艰巨,创新者们的存在提醒我们,对他人的责任感和对自然社会规律的敬畏,同样可以是创造的原动力。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往往打破自我的界限,也打破学科的界限,不断学习成长,尝试新的方法。谈到文化的传承,作者关注的其实是创造力的未来。显而易见,过去人类的创造力带来了惊人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当我们谈论未来时,一个前提假设是:人类还有未来可言!当我们谨慎审视所谓的“人类进步”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渐渐开始习以为常的新事物,本来就可能是问题的根源。而创造力的成果和创造力的驱动力甚至存在内在的矛盾。这一冲突在这段话中达到高潮:>纵观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充满讽刺意味的过程:文化的成功也孕育出了它自身的对立面。当我们变得越富裕,越没有理由去寻求改变,因而越容易受到外部力量的影响。创造力的结果通常就是对其自身的否定。因此,对创造力的评判和促进也许是“还有未来”的两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此时,学界和领域的作用就未必是正面的了。我们作为普通人,或许无法对学界和领域发展的方向置喙,却可以留意身边阻碍创造力发展,扭曲创造力评价的行为。###实践你的创造力###在全书最后一章,作者终于为读者提炼出了日常生活中增加创造力的建议。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有成为领域改变者的潜质,却如作者一再强调的,或许是种更好的“度过一生的方式”。这些建议被大致分为“获得创造性能量”“内在特点”“运用创造性能量”三个部分。此时我们会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在中文中,我们谈论“创造力”时,对这一抽象事物采用了“力量”的隐喻。当作者提出实施创造力时,则采用了“能量”这一隐喻。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时时刻刻可以感知到“力”和“能量”的作用。当采取这些隐喻时,我们也会不自觉地将与“力”“能量”相关的量度和规律使用在创造力相关的事情上。考虑到“创造”需要消耗精力,“能量”起码是个不坏的隐喻。那么,我们从何处获取创造性能量?首先,我们必须能够保证在“生存”之外,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以自由支配。其次,我们需要避免过度的防御心理和过于膨胀的自我需要。作者提出了获得能量的三个要点:培养好奇心与兴趣、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心流、培养习惯以保护创造性能量;并对每一要点提出了具体的执行方法。而培养复杂的人格,则是支撑创造力的一个关键条件。性格的自我塑造可以从有意识地培养反面性格开始,试着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并且将开放与封闭同时运用与工作中。当前两点都具备之后,“运用”更多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作者为运用创造性能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提出了建议。这一段已经和全书前面大部分章节的关系不大了。不过,能量毕竟只是一个类比。能量是守恒的,有获得就有消耗。而创造力与此不同。例如,当我们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创造性能量是会增加还是会减损?当我们运用创造力解决问题的时候,是否“运用”本身将激发新的创造?作者似乎认为“富有创造力比墨守成规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你必须选择什么时候发挥创造力,什么时候不发挥创造力,否则你会在频繁的创新中耗尽自己的能量”。然而这更像是一种个人观点和凭印象做出的结论,未有事实依据,并且与创新者必备的“自主性”相冲突。如果我在不断的创造中获得新的乐趣,如果我更喜欢有创造的生活,如果创造力可以给我带来数倍的收益,那么恐怕枯燥的生活才是对我能量的损耗。从这点上看,我并不是很同意“能量”这一隐喻。##《创造力》没说什么?本书作为一项完成于上世纪末的研究,其适用性与前瞻性到今天仍令人惊叹。如果说我还希望作者在哪些方面多阐述一些,那应该会是下面几点:###创新评估本书中屡屡提及创新评估,但是对具体的方法则语焉不详。根据书中的系统划分,创新评估至少应有三个层次:个人对于新创意的评估;学界对创新成果的评估;以及创新对社会或文化整体的影响。在个人层面,对新创意的客观评价十分重要,却并非人人可以胜任。说它重要,是因为大量的“新”想法不一定是值得发展的想法。我们发展出“洞悉”只是一瞬间的事,实际验证却需要大量工作,而没有被恰当评估的新想法可能造成精力的浪费。按照书中的见解,恰当地评估创意需要在性格上足够客观,在知识储备上充分了解领域现有知识,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判断经验。此时,对新创意的判断成为了一种“专家的直觉”。然而,即使这些也仅仅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爱因斯坦的引力波在百年之后终被实践证实。但若我们了解引力波理论的历史则会发现,爱因斯坦本人起初并未认识到,也不认可引力波的物理意义,甚至专门写了一篇论文试图说明为什么引力波可能不存在。百年一遇的天才对自己最熟悉的领域尚且如此,我们则更加难以仅仅依赖“直觉”。而学界对创新的阻碍,是作者意识到并呼吁变革的部分。这种呼吁并不能一夜间改变目前的学界评估体系。在这一层次上,“大数据”或许反而会让我们觉得无力,而另辟蹊径的“反例”或许才是最能给人启发的部分。说到底,事实的验证强于理论的雄辩。如何评估创新,以充分认识其可能的负面作用,则是一个更鲜为人注意的领域。然而其影响是惊人的。最广为人知的例子是核弹。但核弹远非孤例。互联网上的信息安全之所以成为巨大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或许根源是最早的信息传输协议未能将安全纳入考量;化石燃料带来了经济腾飞,却也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带来极大破坏。谁,或什么机构有资格、有能力评估创新的后果?本书提出了问题,却也未能给出哪怕是能让人看见曙光的答案。###系统性创新系统性的问题解决不能依赖于某个学界内部的发展,而是必须跨越学科边界,实现系统性创新。书中列举的“新领域创造”例子涉及了这方面内容,但作者承认:“我们还无法用一种可驾驭的方式来描述这4位有创造力的人正在与之抗争的问题”。###互联网颠覆了什么?上个世纪进行的研究,显然无法预见互联网在过去十几年中给社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移动互联网更是深入地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我们至少可以看出这几种影响:- 信息获取更加快捷、方便、廉价,“信息可得性”特征与以往不同,地点的限制也被削弱了- 人才的竞争开始变得越来越国际化- 人们的注意力变得更为分散,更容易被干扰- “永远在线”使得脱离更换微环境的意义减弱- 创新更容易获得反馈,但是也更易在想法未成熟时就被评判- 在某些领域(文学、艺术等),群众的话语权开始超越专家有理由相信,30年后的“六十岁以上创新者”,将会是深深受到互联网影响的一代人。本书中创新者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再也无法复制了。##我从中学到什么?寥寥数千字,无法尽述《创造力》一书带给我的思考,但我想首要选取三个方面,作为第一遍读完本书的收获。其一,创新者的矛盾性格。我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但一直以来未能像书中的创新者们那样自如地与这种矛盾性格相处,而是容易因为矛盾陷入内耗。对于哪种性格“更好”,也难免受到社会期待的影响。本书告诉我,复杂性是优势而非缺陷,重要的是如何自如切换,保持灵活。其二,尝试多种解决方案。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人,也并非能一次达到最优结果。提出多种解决方案看似耗费时间,却远远好于把所有精力投注于一个不可行的方案之上。其三,任何活动都可以转化为心流体验。我们当然希望有好的结果,但达成这样的结果会取决于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增加日常活动的复杂性,不仅增加创新的可能,而且能够更加享受心流的过程。阅读本书是一次愉悦的旅程。作者的论点逻辑严密、事例翔实、并且对每一处断言都有分析和补充。书的诞生过程必定也是一次经典的创造过程:作者将自己沉浸于浩繁的记录细节中,寻找其中的规律和逻辑,并不断进行修正,赋予其在整体框架中的意义。写作本文亦是我对创造力的挑战试验,在数个日夜中反复翻阅书籍、整理思路、修改行文,不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激发自己对创造力主题的思考。个人的未来和种群的未来,都呼唤创造力的解答。希望这本书能同样让你的生活充实而丰盈。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liuxiaozhen_com

助产「顿悟」,创造「灵感」到来的温床

本文是阅读完《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后从中挑选的一个主题,主要是通过例子从实践层面说明所谓可遇不可求的「灵感」和「顿悟」也是有方法可以获得的。灵感从何而来,顿悟真的可遇不可求吗?众所周知,不管是创造力也好灵感也罢,都需要一个酝酿期,酝酿之后会出现顿悟时刻,即「啊哈」反应。也就是阿基米德洗澡时,突然大叫「我想起来了」的那一刻。那么如何让灵感或者顿悟顺利出产呢?如何快速度过这个神秘的酝酿期呢?《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通过访问多位富有创造力的人物为我们给出了答案。例如发明家弗兰克·奧夫纳的建议:最好不要无时无刻想着自己的问题。我要告诉你我在科学和技术领域发现的一件事,如果你有一个问题,不要做在那里试图解决它。因为我从来没有只是坐着像就想出了解决方法。解决方法可能会在半夜,在我开车、洗澡或做其他事情的时候降临。我们知道,灵感或顿悟的酝酿期常因问题的性质不同而又长又短。它可能需要几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但你可以创造一些环境让灵感或创造力的酝酿期缩短。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曼夫里德·艾根每天上床睡觉的时候,他会在脑海里思索某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某个不好用的实验程序或不太正确的实验室步骤。当他早上醒来时,头脑就有利清晰的解决方案。在才思枯竭时,黑泽尔·亨德森就去慢跑或做园艺,等她回到电脑前时,思路通常变得很顺畅。美因茨大学新闻学教授伊丽莎白·诺埃尔诺依曼需要很多睡眠,否则便会觉得思维没有突破。心理学家唐纳德·坎贝尔则更青睐于在没有被外界干扰情况下,灵感跟更容易到来。他说:走着去上班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进行思维漫步。如果开车,不要打开收音机。虽然我不认为自己特别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必须是一个极度浪费时间的过程。思维漫步、思维流浪等必不可少、如果你允许自己的思维被收音机、电视或其他人的谈话所干扰,那么你正在减少智力探索的时间。灵感经常光顾的时刻是在你洗澡时。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当时是要检验王冠的真假却又不能破坏它,一开始阿基米德也是苦苦思索。后来有一天他在家洗澡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悟道可鉴定王冠真假的方法,并将这一流体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写入了《论浮体》。在《创造力》书中,作者访谈的弗兰克·奧夫纳提也有类似的经历:还有一个例子。我打算做有关神经激发方面的博士论文,其中存在两个描述神经激发的等式。我想做一些实验看看哪个等式更准确。其中一个实验在芝加哥大学做,另一个在英国做。我试着想出数学运算,以确定哪种实验更有助于我做出判断。我记得在洗澡的时候我想出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坐下来解决它,发现两个等式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说明一件事。因此我必须为写论文再做些其他的研究。另外,除了以上个人的一些行为、动作让大脑放松,使灵感到来外。还可以通过设置周围的环境来助产「灵感」。通常来说,美丽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灵感的到来和创造力的迸发。西方的尼采选择在临近恩加丁的凉爽气候中写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瓦格纳喜欢在拉维罗的别墅中创作音乐,在那里可有眺望到静静的蓝色第勒尼安海;中国的诗人大儒都曾登高山涉大川,面对美景会文思泉涌。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李白的「月下独酌」,以及最有名的王阳明龙场悟道。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有准备的大脑,这颗大脑已经对问题有了深入的感知,并具备解答问题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这样,当有准备的头脑身处美丽自然环境或闲暇的时光时,大脑处于默认网络,潜意识发挥作用,各种知识、观点摆脱理性的束缚,想法之间相互结合,自发地建立连接和碰撞,最后擦出火花,产生顿悟。我们来看看书中关于约翰·里德的例子。约翰·里德记得他在职业生涯中发生过两个当时特别具有创造力的事例,这两件事都需要认识到公司正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拟出解决方案。里德的方法是给自己写信,他洋洋洒洒写了30多页,详细描述了公司未来几年将面临的问题、危险和机遇,以及为充分利用它们的主要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封信或者说问题的解决方案都是在他远离办公室,悠闲时光下写的——一次是在加勒比海滩,一次是在佛罗伦萨的公园长椅上。来看看他关于写第二封信的讲述:我给自己写过很多信,其中一些我会保留着。在第三季度之前的9月份,我感到很疲惫,周六日都在工作。于是我去意大利待了一个星期,只是想放松一下。我去了罗马,在那里住了几天,然后去了佛罗伦萨。我早早起床,四处漫步。我坐在公园长椅上,大约从早上10点一直坐到中午,然后下午去参观博物馆或做其他事情。我在一个笔记本上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写的正是发生的事情以及我所担心的事情。它有助于我理清思路。接下来在第三季度末我进行了组织变革。最近我拿出原先的备忘录,令人吃惊的是,我在佛罗伦萨写的内容和最终实施的变革竟然有80%-90%是一致的。很明显看出,他是在悠闲的时光下获得灵感,写下解决方案的——罗马、佛罗伦萨、公园漫步、长椅发呆、参观博物馆,这一系列的情景都在潜移默化地刺激他的头脑,让大脑中的各种问题、想法酝酿发酵。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发呆时,躺在床上半梦半醒时,在浴室里洗澡或刮胡子时,在林中漫步或公园散步时,开车或者游泳时,我们的这些自动化半自动化动作,降低了认知负荷,释放了大脑中的工作内存。这让观点或想法或知识有了更大空间的游走,思维开始活跃,灵感的火花开始嗤嗤作响,顿悟不期而至。原文:http://zhailiange.com/2016/06/24/inspiration/

旁观是最好的学习

本书来自“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他同时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奠基人、创造力大师,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同时还著有《心流》《自我的进化》等世界级畅销书。本书对于创造力的观点是作者在1990-1995年间和自己的学生在芝加哥大学对92名卓越的富有创造力的人进行的录像访谈中概括归纳出来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本书中所定义的“创造力”是指像达·芬奇、爱迪生、毕加索或爱因斯坦这样改变了文化中某个重要领域的人。他们是富有创造力的个人,成就卓著。书中对“创造力”的阐述非常有系统性,从目录中便可看出。其中既有对富有创造力的人物访谈得来的客观描述又有可供我们借鉴的方法性指导。可以看出,作者在行文中尽量保持着中立客观的态度,尽量还原被访谈者的说法。除此之外,从创造力者的故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除本书主旨外的很多有益的东西,例如价值观、历史、商业、社科、艺术和哲思,作者分析问题的角度、格局也令人佩服,因此还会有很多“创造力”之外的闪光点可以收获。通过旁观他人来提高自己,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它客观,因此让人能看到更多的可能性,不至于被社会的刻板印象所捆绑。作出这些伟大贡献的人,他们的人生轨迹并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方式。因此你大可不必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过光有好奇心和灵感的想法是不够的,那只能存在于脑海中。要让好的观点影响很多人甚至是改变社会文化,它必须被表达和呈现出来。因此所需的还有很有能长时间工作的专注力、耐性、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并且这才是占最大比例的部分。这就很像《反脆弱》一书中所提到的“杠铃策略”,即以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的组合方式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这些杰出人士花很长的时间沉浸在一个领域中,储备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这个一过程是“最大限度的安全”,因为领域里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并且被规定了必须这样做。另外,具有创造力的灵感和点子,为他们带来突破的新想法则是投机的、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没有人会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作出一个能改变社会文化的贡献,唯有保持开放的心态,接受外界新鲜事物和跨领域的融合与刺激。“杠铃策略”就是采取两个极端——极端的风险厌恶和极端的风险偏好,并且避免采用模棱两可的中间路线。这两种矛盾的偏好同样像极了作者在《创造力》中陈述的有创造力的个人所具备的特点。作者在书中总结了有创造力的个人身上的10对明显对立的性格,并说“(他们)确定地知道两个极端,体验者相同强度的两个极端,却不会感到内在的冲突”,而且认为通常只有在两个极端游刃有余的人,才能创造出足以改变领域的新事物和新观点。然而,个人也只是创造力链条中的一环,是让整个创造力爆发的一个阶段而已。星星之火要想燎原,除了星火之外,还需要助燃剂和可燃物,否则也不会形成火焰。如果没有个人足够的知识积累,没有激发他们思考的学术及社会网络,没有认可并传播他们的创新产品或观念的社会机制,那么好的事物也可能被埋没。所以说,创造力其实是个人、学界、领域三者的合力,换句话说就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从这一点分析,这些杰出人士身上确实也存在着塔勒布所说的“反脆弱性”。从外来说,他们能够应对变化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学界和领域所提出的不同需求。对内来说,他们的创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反复试错直到成功的过程。所有的刺激、压力与反馈都成为他们成功的原料之一。前三部分都是关于杰出人士的叙述,看似离我们很远、很宏大,但最后一章缩微到谈创造力如何获得和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使得本书显得更加平衡和实用,不鸡汤,非常有借鉴意义。确实,并不是发明创造或者发现宇宙秘密才叫“具有创造力”,不必将“创造力”理解的太过高不可攀,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其实都可以使用到。能否从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事情当中找到活力?能否提高做每件事情进入“心流”状态的速度?尝试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改变那些生活中理所当然的人、事、物,我们同样也是在重新发现自己的生活呀!其实在这一点上,我与作者的想法不谋而合,有一种观点被赞同了之后又继续深入交流的感觉,因此这也是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兴奋点,那不是一种灌输式的被动学习,应称为我与作者的思维及论证碰撞出了火花。此书不鸡汤。以下附上这本书的简单思维导图,基本来自目录,可以见得作者的逻辑结构非常清晰。大爱!学习!

心流,做自己喜欢的正向的事情

我现在写书评都是站在小我、自己的角度去写,所以我不会介绍作者是谁、做足前戏,我是直接上高潮我有什么收获?我的感悟是什么?哪一个点能立马用在生活、工作中?如果我水平越来越高,我需要讨好我的阅读对象时,我会很啰嗦的写一大堆作者、别人对书的评价,做足前戏,这是大我和无我阶段。对不起,我现在做不到,除非真的我特别熟悉、认可的作者,我只想做真诚的推荐而不是讨好和取悦别人。也许等我写作有收入或者打赏时,我会向钱妥协,但是现在没有,请允许我很自私的写下去。今年开始我每个月买1000元的书,大约30多本在亚马逊上,6月份下单500多元16本书左右;有人问:看得完吗?确实看不完,但是我越来越迫不及待的想回家了,因为外面的世界太浮躁,回到家我能安静的读读书。但是看着这么多书,不知道从哪一本入手,这是书多的一大麻烦。今天我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其实,很多书是写得很烂的,有些书值得读几遍以上。有的书,看一遍就可以扔了,有的书太冗长啰嗦。大部分阅读速度不快的原因是他对所有的不管是好书还是烂书,他都用精读的方式去做,当然慢而且遇到烂书没有快感,反而读得很痛苦。一天看几本书,完全是可能的,先把书翻一遍(大约就知道这本书适不适合你目前看,有些书好但是不适合现阶段的你,缘分没到)---然后上豆瓣看大家对这本书的书评(你就知道这本书的重点了,看点击量高的2-3篇就够了)---抓住这本书的重点再读一遍---写书评(决定这本书需要不需要再读一遍,不需要直接扔了,如果下次想起来再买一次就是了)。用这个方法,刚我就看了两本书。拿《创造力》作者名字太难记了,就知道和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关系不错,这本书大部分写得很冗长。我们日常做什么事情能产生心流?赌博,玩游戏,嫖赌基本都可以,你会忘我投入;但是这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负向的。做正向的我事情就可以了,我自己就是赚钱、看书、打羽毛球、码字、参加自己喜欢的培训、和美女聊天(包括对我有启发的男人)、旅行、吃好吃的。如何产生心流106页开始有介绍,334页有感兴趣的干货折叠起来就好。看了一下豆瓣,大家写得啰哩啰嗦的。如果我想拓展,我就看106、334页,提炼出来加入自己的感悟,这篇文章就过1000字了。

没有太多新的观念,不过写的很系统,清晰

1.一开始书就提出。创造力从来不是突然的灵感,是多年艰苦工作的厚积薄发。(基础知识要扎实)洞见通常来自于有准备的大脑,也就是对某个问题进行长时间思考人。2.其实很多时候创造力需要机遇,也是整个社会背景。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刚好在物理界的两朵乌云存在的时候提出的。(所以踏上时代的步伐,坐上这个时代的火箭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观点应该对艺术哲学方面可以不太适合)人的创造力很多时候要依赖这个社会,不然即使你做出成绩了,没人认同一样会埋没。所以不单单是个人的事情(这一点有点意思,自己以前没有想过的)3.好的工作环境何以引发创造力(当然要在1的基础上),而且遇到这方面的顶尖人物,或趣味相投的人跟他们讨论,提高是无法想象的。比如有些诺贝尔奖就是那些科学家喝咖啡讨论出来的。(轻松的氛围自由讨论)4.书中有段文字很喜欢,其实就是表达要留时间思考,而不是一直忙个不停:走着去上班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进行思维漫步。如果开车,不要打开收音机。虽然我不认为I自己特别具有创造力,但创造力必须是一个浪费时间的过程。认知理论家相信,当想法失去有意识的方向之后,就会遵循简单的心理联系。它们会进行多少有些随机的结合,想法之间可能会发生看似不相干的联系而这些联系的结果却成为优先 的连接(摆脱理性)这和之前看的知乎的一个答案异曲同工:分析问题的时候,大部分人习惯于将自己脑海里的想法有次序地写在纸上或白板上。通过把这些想法列出一个清单,你会不自觉地给这个问题一个解决的结构,从而忽略了各个想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我建议把这些想法随机地写在一个页面或白板的不同的地方。做完以后,向后退几步,观察这些主意间的内在联系,这个技巧有助于大图景的思考方式,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所以想不出问题就散散步,听听歌,运动一下不去想它,说不定既可以焕然大悟。5.书中另外一个比较不一样的观点就是童年时是否是天才与成年后是否有创造力没有直接关系(这点我持保留意见)其实作者就想表达,普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同样可以有创造力,而不是只属于天才。6:创造力≈好奇心+专注力。要耐得住寂寞,带着本子(任何记录的东西)记下自己的突然冒出来的主意7:有个有趣的东西就是每天怀着明确的目标醒来:大多数人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是有意义的。不过每个人但每天至少能找到一件值得为之醒来的事情:睡觉前为第二天设计目标:这样生活可能更充实

你说你有创造力,谁知道呢?

相比英剧、美剧和日剧,很多人都瞧不上韩剧,那句著名的评论“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因此成为韩剧的一大笑料。但是,你若换个思路,不从复杂的剧情设置而从简单的人物设置的角度来研究韩剧,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绝大部分热门韩剧,主要人物都是两男两女。在编剧技巧的36种结构中,编剧会为这四个人挑出一种或好几种结构开始演故事,但故事的主线永远是围绕着男一号和男二号争夺女一号来展开。为什么这样单调的冲突总是能令观众百看不厌呢?幸福之路因为有男二号这个挑战的存在,最终男一号才会在看似痛苦的竞争中收获幸福——我想探讨的当然不是韩剧,而是“心流”体验。所谓心流,就是参与者在迎接挑战时,进入了一种极为愉悦的心理状态。这种挑战有时候是来自外部的某种压力,有时候就完全是自得其乐。最畅销的网络游戏都是以“心流”体验为筹码吸引玩家,这些游戏中的英雄救美与韩剧的人物设置有异曲同工之妙,实现“心流”体验的过程也大抵相似。首先,它需要有一个目标;其次,追逐目标的行动由易到难,周遭总是存在着看似强大的对手或困难;再次,追逐目标时的心境非常复杂;最后,随着达成目标的难度不断提高,行动的技巧也随之提高。在整个“心流”体验中,参与者经常沉迷于自己的所思所想,忘记时空与名利的存在,只是单纯地为了追逐某个目标而倾其所有。心境越是复杂,在最后实现目标的那一刻就越是能感觉到幸福。基本上,游戏与韩剧都是这个套路,一旦玩家或观众产生代入感,与虚构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就能从想象中体会到“心流”的愉悦。事实上,包括美剧、英剧在内的所有戏剧都是以挑战或对抗为基本的梗延伸开来,对抗越是激烈,结尾就越是能引起观众对“心流”的共鸣。但是我们要注意,这种从别人的故事中体会到的“心流”毕竟是虚幻的,游戏也是如此,尽管观众或玩家的感受似乎是自己在亲身经历,但是它们在现实生活中依旧什么也不是。这也就是知与行的区别。所以,提出“心流”理论的积极心理学大师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不要把时间浪费在电视机前,而要用这些时间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然后脚踏实地地去实现它。“心流”理论是希斯赞特米哈伊经过多年的研究提炼出的有关幸福的理论。不论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工作,还是用于休闲娱乐的跑步、品尝美食、欣赏音乐等,只要能在这些活动中体会到“心流”,就说明我们基本上能控制自己的意识,战胜某种困难,实际人生的幸福之旅。当然,进行恶作剧般的犯罪行为,也会令行为者产生“心流”体验。能促进“心流”的文化在道德上不一定就是善的。“心流”虽是强有力的诱因,也不保证体验到“心流”的人道德高尚。希斯赞特米哈伊多年来对不同领域的杰出人才进行研究,将他主要的研究成果凝聚在两本书里,一本是《心流》,另一本是《创造力:心流与创新心理学》。成名之路在《创造力》这本书里,希斯赞特米哈伊从对多位世界知名创新者的访谈记录中,总结了创造力在他们取得成就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所有在一个领域做出伟大贡献并因此而成名的人,皆因为他们具有某种创造力。而最有意思的是,这些人虽然深藏多年的功与名,但他们发挥创造力的初衷却是因为喜欢他们的工作本身——真有几分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味。许多研究创造力的书都会将成就归功于个人超凡脱俗的才干与悟性,但是,根据希斯赞特米哈伊的研究,结论却不是这样的。他将创造力的产生背景设置成一个巨大的舞台,这个舞台上一共有三名演员,分别是领域、学界和个人。领域是指某个具体行业,学界是把持这个领域的关键性人物或机构,比如,对于物理系的学生而言,霍金这样的顶级物理学家就是学界的一部分,他们有时候甚至可以操控领域的研究方向,而代表物理系的机构或组织,以及服务于这个机构或组织的导师也是可以决定学生未来学业的关键性人物。个人,就是在这个领域中创造奇迹的那个人。这三个演员中,个人是主角,领域和学业是配角,它们要合力演一出戏——个人进入某个领域,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学界的认可,证明自己是有创造力的人,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他们也将收获功名利禄。这出戏要揭示的主题就是:成名之路往往并非一已之力铺就。这三名演员缺一不可,否则便很难对创造力进行客观界定,你说你有创造力,谁知道呢?个人是否有创造力,他的创造力是否值得加以投资,不能凭空乱说,而需要在一个领域范围内得到学界的认可。这种对创造力的定义不再是单纯地推销鸡汤哲学:你只要勤学向上就可以了。而是基于社会化联系,强调一个人在与周围世界的各种或强或弱的联系之间能否做到游刃有余。它考验的也是一个社会不同领域的学界是否公正廉洁,张弛有度。如果某个领域的学界以抄袭或腐败为荣,那么显然,那些真正有学识、充满创造力的人就不可能得到这样学界的认可。反之亦然。通俗一点地说,创造力能让一个人变得与众不同,但是这个人也不能与众不同到不依赖任何人脉。像凡高这类在世无人问津、死后名声大噪的天才,他们的悲剧便是才华太超前于时代,无法得到同代人的欣赏。这才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喟叹。反过来,在互联网时代,也有很多人证明自己的创造力并不是通过严肃的学界,而是用迎得大众市场的方式取得成功。例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甚至开辟了一个小说流派,但是它并不是通过文学或者小说界的权威人物予以肯定,而是最早在网络上流传开来。现在通俗文学的成功基本上都是先在互联网上掀起波澜,久而久之,也在互联网中形成了不同于传统的学界,那些能推波助澜的人多少都是各个社交平台上的大V客户。可见,“创造力”这个词听起来十分显赫,但它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它在一个人的“成名之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决不是唯一的角色。幸福与成就很多耸人听闻的文章认为幸福的人应该知足常乐,而知足常乐的人大概也没有多大的冲劲做出什么伟大的成就。如果世间人人都这样想,科技前进的车轮早就停止了。真正令人产生幸福感的,并不是强迫自己用“知足”来自我限制,而是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挑战,从挑战中发掘乐趣。如果这一步可以顺利实现,那么人人都可以变得有创造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停地跳槽、恋爱、以不安定为人生的目标,而是先忠于平凡的生活,忍受数十年如一日的单调。希斯赞特米哈伊在他对91位创新者的访谈中发现,那些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无疑是最有创造力的,但他们同时也忍受着某种形式的单调。诺贝尔奖总是奖给过去十年甚至二十年一直在研究的课题,而从不是最新开辟的领域,它也象征着,人的成就正是若干年累积的结果。我们也可以看看国家领导人的履历。除了一些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外,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领袖都不是“空降兵”,他们大都有基层工作经验,历经多年的残酷竞争与打磨才最终登上总统或总理的宝座,成为中外新闻中的焦点人物。不仅仅是国家领导人,所有能在一个领域,甚至这个领域的细分行业中创造奇迹的人,都有着类似的成名之路。比如现在风头正盛的雷军,曾在金山软件公司工作了16个年头,他还是亚马逊中国的前身——卓越网的风险投资人,据说他身在高位时,马化腾、周鸿炜都还是小兵小将。你一定会问,既然要忍受数十年如一的单调,那么这些人又是如何获得幸福的呢?从根本上来说,幸福并不是一种恒久不动的状态,而是一种瞬间的高潮体验。它也并不是特指爱情、婚姻的圆满,而是一种实现某种目标时舒怀的畅然。当一个人说:“我现在很幸福啊。”这种幸福正是对过去某种经历的总结,但决不意味着他此生都会永葆这种幸福感。人们终生寻找的,其实是一个一个的小目标,然后从实现这些小目标的过程中多次体会到幸福感。在旁观者看来,有成就的人生是如此耀眼,但是在当局者眼中,激励他勇攀高峰的是对一项事业的执着,与为此所花费的心力。没有这份执着便无法体会到由“心流”带来的幸福感。我们无从判断取得成就背后的动机有多少是基于对名利的追逐,但可以肯定的是,能在一个领域奋斗多年的人,若不是能将精神能量投注于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目标上,并不断从奋斗中获得正反馈,他们便不可能坚持这么久。对于普通人而言,获得幸福,需要的只是给自己定一个清晰的目标,然后在追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创造力。

鸡汤里面觉得最好的

跟从0到1之类的书很多观点不谋而合,而且详细阐释了原理。创造力定义:改变现有的领域,或者创造一个新领域的任何观念、行动、事物。一、如何成为有创造力的人?沉浸 99%的汗水是1%的灵感的前提 peer pressure好奇心潜意识10种对立的性格本质是丰富的创造力。而特立独行的人(异类)更有可能具有这种矛盾体质。二、如何享受到创造力的心流?1.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标2.行动马上得到反馈,要有正反馈。3.挑战梯度要缓,与能力相匹配。4.沉浸、不受到干扰5.不担心失败6.自我意识消失7.忘记时间三、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时间源头1、能接触到前沿2.提供更多和大师互动的机会,有机会成为学徒。3.peer pressure. 人生中无法堕落的底线。反之,压力小的地方则有更多自由思考的空间(内因决定论)父母、配偶的尊重性格、选择、充分的自由、信任相信能力、不乱猜疑四、怎么做?每天记录:1.让另外一个人吃惊的事情和方式>>好奇心2、明确目标>>专注3.记录每天做的事情>>知道自己的好恶

探究创造力的真相

“我们的基因构成98%与黑猩猩相同,但语言、价值观、艺术表达、对科学的理解以及对技术的研究让我们与众不同,它们都是个体创造力的结果。这种创造力受到认可和奖励,并通过学习得以传递。如果没有创造力,还真的很难区分人类和黑猩猩。” ——题记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愿景,那就是总想为那些改变世界、推动人类进步的牛人们总结出一些共同点,以供自己和后来人借鉴、模仿。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些伟人大凡性格各异、背景不同,他们的成功轨迹无法遵循,也不好复制。如果说他们真有些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他们都具有很强的创造力。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就是一位潜心于研究创造力的心理学家。他关注创造力大师们“灵感一现”的心理机制和社会环境,也关注这些大师们富有创造力的人生背后有着怎样的生活品质。事实上后者在米哈里看来可能更为重要。米哈里的这本《创造力》,主要内容取材于作者和学生在芝加哥大学对91名富有创造力的卓越人士进行的录像访谈,然后提炼、整理、加工而成。这本书虽然是讲创造力,但主体内容不是关于器物层面的小创意小发明,也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脑力激发类书籍——试图提出一套激发创意的万能公式。作者所关注的,是能够在人类文化的某个领域引起巨大变革的那种创造力。米哈里出生于意大利,父母是匈牙利人。他年轻时曾亲历二战,战后满目疮痍的社会和心灵上的创伤,使他下决心从事心理学研究,目的就是要提升人类福祉。然而战争只是一方面原因,他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可能是更为重要的驱力。米哈里是一位原创性很高的学者。他是“心流”理论的提出者、积极心理学奠基人、研究创造力的大师,曾被马丁·塞利格曼评价为“世界上最伟大的积极心理学研究者”。在《创造力》这本书中,米哈里开篇就从进化生物学的高度点出了创造力的本质。我们知道,生物的演化是由于基因的突变、遗传,配合自然选择机制,将有利的突变保留下来,从而导致的。文化领域中的模因也是同样的道理。语言、观念、法律、科学,各种文化因子相互碰撞,如果此时某些富有创造力的人优化了现有的观念系统或提出了新颖的文化观念因子,这些观点改变了人类之间、人与自然的互动规则,起到了促进作用,那么它们就会代代传递下去。生物的进化可以用基因解释,文化的进化则可以用模因来解释。有创造力的人改变的正是模因。提到创造力,普通人会想到什么?你或许会想到阿基米德在浴缸里大喊“尤里卡”,想到牛顿被苹果砸中而提出万有引力,想到爱因斯坦以及众多诺贝尔奖得主被聚光灯包围时的样子。实际上,关于创造力,这些都不是常态。“创造力源自多个创意源头的协同效应”,大多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结果,不存在英雄主义式的单打独斗的神话。伟大的创造力成果通常也不是灵机一动得来的,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是缓慢的、甚至是持续一生的进程。最典型的例子便是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从来没有不请自来的灵感,尽管现在一些成功学强调运气和机遇的重要性,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准备,就算机会出现了你也识别不出来。还有就是那些富有创意的人,他们其实与人们头脑中预想的样子并不一致,米哈里做过访谈后发现,他们大多是拥有复杂的、包含着大量矛盾对立个性的人。他们可以恣意随性,也可以严苛自律;他们既有着丰沛的想象力,同时又能扎根于现实;他们聪明又天真,谦逊而又骄傲。如果说他们真有什么一致性的东西,那便是好奇心,与生俱来的巨大的探究欲望。最好的例子是史蒂夫·乔布斯,在《史蒂夫·乔布斯传》里,艾萨克森写道,乔布斯上到小学三年级时,开始展现出”性格中的多面性“,”敏感又偶尔迟钝,易怒而又超然“。乔布斯小学三年级时就已经被校方两次遣送回家,他回忆起自己这段经历时说:“我遭遇的是自己从未遇到过的另一种权威,而且我不喜欢它。它们几乎都要制服我了。差一点儿它们就把我身上所有的好奇心都赶走了。”也正因为乔布斯丰沛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将创意严丝合缝执行起来的行动力,所以他才能用自己的产品颠覆七大产业,改变这世界。在外人看来,最令人惊奇的或许不是他们有着极端对立的性格,而是这些性格能够在他们身上很好地被调和到一起却不引起冲突。米哈里在书里力图还原关于创造力的真实情况。创造力事实上来源于领域、学界和个人三个因素之间的互动。“领域”即创造力能够发挥作用的对象域,通常是包含特定符号规则的文化领域,比如数学、物理、艺术等等;“学界”由该领域中被认可的、能证实创新的专家组成;“个人”不用多说,就是做出创造性成果的某个人。由这三个因素可推出富有创造力的人最起码得具备这么几种能力:1能够接触到领域(真的没有巴布亚人能对核物理做出贡献?);2拥有深厚基础知识,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出新(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前提是你要对该领域的知识烂熟于心);3能够得到学界的支持,并且自己有很强的判断力,能直觉出什么会得到学界的赏识和认可。有太多半吊子民科提出过很新奇的想法,但碍于专业知识不够,这些想法只能停留在臆想层次,进一步对其进行严格检验的话,只能被淘汰掉,这就说明他们在上述的第二点上是不足的。也有很多人,严重高估或低估了自己的创造力成果,从而没能及时获得学界及时而公正的评判,他们在上述第三点上栽了跟头。总之创造力是一种很复杂的现象,任何单一条件都不足以导致创意的生成。读完这本书,你可能不会立马变成一位能够改变世界的创造力大师,但是深入了解书中那些牛人们真实的生活和工作状态,肯定会对你思维习惯和生活品质的提升有所助益。事实上这也正是希斯赞特米哈伊从事这项研究的本意之一,作者提出的“心流”理论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中同样能够得到印证。那些牛人们在从事创造力活动时,常常能够沉浸在“心流”之中:事情进展顺利,几乎毫不费力,像自动发生一样,而意识却高度集中。当工作结束,他们从这种状态中出来的时候,又会体验到巨大的愉悦和满足。所以在作者看来,富有创造力的人生,实在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生活。

我们如何拥有充实丰盈的生活?

好无聊。一个人漂在魔都,做着份谈不上喜欢的工作,上班,下班,出租屋到公司的两点一线,周末逛超市买些吃的,偶尔逛街 ,剩下时间都宅家里,刷剧或者睡觉,这一周和上一周没区别,这个月和上个月相比也没变化。报过瑜伽班,舞蹈班等各种培训班,想着学点东西充实自己,但每每半途而废,生活就像掉入无聊的沼泽,越挣扎陷得越深。反观别人,要么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收获荣誉奖励无数,要么有自己的个人爱好,沉浸其中怡然自得,或者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享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为什么别人的生活这么有趣,自己的生活却空虚无聊,我们应该怎样拥有充实而丰盈的生活?答案就在这本书里:作者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是积极心理学奠基人,30年潜心研究积极心理学,同时被称为创造力大师,他与77位卓越创新者,14位诺贝尔奖得主进行了深入访谈,并分析了富有创造力的人的特点,创新的过程以及创造力运作的方式。我们要释放我们所拥有的创造性能量,过富有创造力的生活,这样每个时刻都有可能产生新颖的发现,原本枯燥的工作也会感受到乐趣,原本一片灰白的生活会变得丰富多彩,无聊和厌倦感会随之消失。我以前觉得创造力是发明家,艺术家的专有词汇,是天才所具有的品质,普通人的生活怎么会与创造力有关?即使有关又该如何释放创造性能量呢?然而书中第5章和第14章解开了我的疑惑:第5章享受创造力的心流:创造活动能带来乐趣。第14章让每个人的生活充实而丰盈:提供释放创造性能量的具体建议。正因为创造力能给我们带来丰厚而长久的乐趣,所以富有创造力能让生活更充实而丰盈,而且我们也有办法释放创造性能量,所以我们能过上富有创造力的生活。那么创造力是如何产生乐趣的?这里要引入本书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心流。作者采访的绝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就是享受创造本身,不图名不图利。这是为什么?作者采访后得知是因为他们感受到的体验在不断激励他们:事情进展顺利,几乎毫不费力,像自动发生的一样,而意识却高度集中,这就是心流体验。小说家创作时情节自动从笔尖流淌,攀岩者不断挑战自己,攀登更困难的山峰,在休闲放松或挥霍玩乐的时候,他们不会有这种感受,而在做比较费力的,有风险而且有困难的活动时,他们会不断发现新的东西,能力不断扩展,这种体验会带来深厚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如果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心流越多,就会感到越幸福。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造性能量,但为什么没能释放出来?主要有4个障碍:1.有太多的要求,自己精疲力尽,因此很难一开始就把握住这些心理能量并且激活他们;没能获得创造性能量2.容易分散注意力,没有学会如何保护和引导我们所具有的能量。3.懒惰,缺乏控制能量的自制力。4.不知道该怎么使用创造性能量。针对这些障碍,我结合了作者的建议和自己的经验提供几条建议,供大家参考:1.获得创造性能量第一步,培养好奇心和兴趣生活不过是一种体验流,你在其中游得越远越深,生活也会越丰富。每天都设法为什么事情感到惊奇并记录下来,比如路上看到的特别的汽车,蛋糕店新出的甜品,想一想为什么会让你觉得不同,别预先假定自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或者觉得跟自己没关系,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找到兴趣所在。第二步,设定目标,享受好奇,并保持除非我们能学会享受好奇,否则这种能量很快就会消失,我们要给自己设定目标,一直激发能量:每天晚上为第二天选定特定的任务,怀着明确的目标度过第二天,这个目标可能是与某人约定的会面,要穿新买的衣服,再琐碎都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迈出第一步,当某件事情做得很好,我们就会觉得这件事很有趣,但如果总做一模一样的活动,就太无聊了,很快丧失兴趣,因此我们要设法增加事情的复杂度,保持新鲜感,持续感到乐趣。2.保护创造性能量学会控制时间和精力,不要毫无方向地浪费掉,一个精疲力尽的人即使想更有创造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首先管理日程安排,为什么我们总会觉得时间不够或疲惫不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如果早上刚上班时你的头脑清晰,精力充沛,应该赶紧做类似项目策划之类的事情,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回邮件,刷微信,如果你午饭感到疲劳,最应该休息,放松大脑,而不是勉强处理难题。那么怎么找到创造性能量发挥的最佳时间呢?只要做两件事:记日记和打卡。把目标转为每天要做的任务,做完后打卡,并且在日记中记录当天情况,在不断地反思与调整中,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创造性能量发挥的最佳时间,甚至你还能安排好最佳的购物时间,工作时间以及放松时间,我们如果能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就能释放更多的创造性能量。关于时间管理,学会这几个方法,一周能多13.7小时 讲了具体的方法,点击看看吧~3.运用创造性能量释放了创造性能量后,我们还要尽可能地在解决问题时使用它,形成良性循环,让能量更自然地流动。比如我们常遇到项目进展不顺老板发火,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首先把模糊的不快感清楚地表达出来,项目进展不顺是因为资源没分配好,还是沟通不畅,从更多视角想出问题的根本原因,然后尝试至少3种解决方案。还有我们还可以多锻炼发散性思维,尽可能想各不相同的点子。有一个练习:从网上随机选择一段文字,用独特的,更令人难忘的方式表达相同的观点。别再过复制粘贴的日子了,行动起来,你一定会拥有充实而丰盈的生活~


 创造力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