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教养的起点》书评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08639338
作者:大前研一
页数:216页

说的好像我朝家庭可以有教养一样

吉田兼好在《徒然草》中曾经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某人送自己的儿子去学习,以便将来成为一名讲经师,孩子考虑到必须要学会骑马和吟唱早歌两项高超讲经师必备的技能才可以,学习起来渐觉其味无穷,以至于后来没有时间学习说经,就年老了。以常说“改也无益的事,可以不改”之类的话而闻名的吉田法师以罕见的严厉口吻批评了这个孩子,还引用了许多例子来批驳这种“荒谬无知”,使得该段成为草子中难见的长篇之一。当日读《徒然草》的时候,法师的这段论析就是我一直耿耿于怀的,今日终于能借大前研一先生的著作,说道这个故事。以企业高级顾问出身的大前先生在这本并非自身专业的教育类书籍中“大放厥词”,如:学校里只会教些没用的东西、看到儿子做那些莫名其妙的家庭作业就气不打一处来,有功夫学习还不如去玩游戏……尺度足以引得中国的家长与老师呼吁封杀他.尤其是“教育孩子,本来就是家长的责任”这句话,估摸着回过神来的中国家长不仅要揍他,还要打死我。单从成长轨迹来看,大前家的两个儿子创希和广树实在都不能算是正常儿童,本校直升大学不干,整天也不想着考上日本的“清华北大”光宗耀祖什么的,哥哥高中擅自偷了老爷子的印章盖在退学申请书上,后来边打工边上学,小儿子更不像话,初三中考在即了退学,真是亮瞎了,但就是这两个混账东西如今都成了公司社长有有了自己的小孩。从唯结果论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家长又应极为推崇大前的教育法,真是自相矛盾啊。幸亏我们本来就是做事没有章法,对人不对事的矛盾民族。大前研一在书中反复强调,作为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四种责任:对自己、对家庭、对公司、对社会和国家。尽管没有直说,但结合全书来看,潜台词是没有这四种责任感的人更不可能有生存能力、思考力、洞察力、判断力、传达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力——中国家长震惊了:我儿要学这些干啥,能挣到钱就行了。这是教育观念方面不可弥合的鸿沟。大前研一还在书中反复的说:不准在餐厅里装电视机,吃饭的时候看电视简直是莫名其妙。不要整天啰里啰嗦的只跟孩子谈学习成绩,少跟孩子玩爸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黑脸总之永远圣明总归是为你好的把戏(就是嘛,最落后的人民总是拥有最先进的党),还要谨记自己是会犯很多错误——中国家长再一次震惊了:我们怎么可能会错,而且不看电视,吃饭还能干什么,除了学习,还有什么可跟孩子谈的。这是教育和劳改的根本差异,两者就根本不是一回事,磨合个P。大前先生蹲下来说:孩子,老爸老妈尽管希望你们好,肯定有很多做得不对的地方,不过只要你们开心,什么事我们都可以慢一点来,晚点没关系,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自己的人生就好。我们的爹妈阴恻恻地俯视娃说:你要是不好好上学,你就没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你就考不上公务员,不准做任何和学习无关的事,凡是考试不考的东西都不准学,不想学就滚出去要饭,我们没你这样的小孩。要是考不好就打死你,反正你是我们生的,法律也管不着,只要考得好,要什么就给你什么,爸爸妈妈是很公平的blabla中国父母冷笑一声:以足下的说法,我们是要向大前研一学习么,他是大企业高管,家里有得是钱,可以纵容孩子玩个好几年你怎么不说呢,他老婆是英国人,家里直接就双语和国际接轨了儿子们当然更有大家风范你怎么不说呢?我也冷笑一声:照你们看来,大前家的小孩小时候长期因为母亲是外国人而受同学的欺负不敢说,每年度假因为父亲的计划太过周密严格以及同学会因嫉妒而愈发攻击他们也是不值得说的吧?同样是在意他人目光的东方民族,大前先生作为社会名流会受到更多的瞩目孩子必须从小到大一路名校第一的舆论压力也是不值得说的吧?再说下去也都是些车轱辘话来回了,举证再多我们都可以做到,中国父母们也会认真的从对方的话里挑出个别词语,脱离语言环境与社会现状对我等进行人身攻击,我比较擅长与爱自己的人交流,不懂自说自话的人的世界,尤其可怕的是,当中国的父母无法再兜圈子和捉不存在的把柄时,他们是撕破外衣内衣,抓乱头发,然后倒地打滚:你是有钱人,所以你永远都是错的……越来越多的家长围过来,先捂住摄像头,然后捡起砖头砸死我们,拍手道:你们说啊,怎么不说啦行文至此,来说说大前先生的育儿无法学习的地方(中国父母赶紧围过来:哎呦,你不是夸他了么,他怎么可能还会错呢,打脸了吧傻逼)大的方面:经济实力,作为大型跨国集团的高级顾问和畅销书作者,收入不菲,所以不少耗银子的家庭活动中国家长确实学不了(有钱都拿去交补习班学费和强迫老师收下你的钱否则就一定是对你的孩子不重视然后在网上发帖子举报老师去了,你是没钱)陪伴孩子,作为顾问和作家,大前先生闲的要死,我们伟大的中国父母整天为了孩子在辛苦工作,在外面向领导和同事点头哈腰半夜不回家(还不是为了我们这些熊孩子,你老子在外面跑当初是为了什么,都是为了你啊,虽然陪伴对你们的成长很重要,嗳,好像不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小的方面:吃饭不要看电视(中国家长:靠,吃饭不看电视还能干什么。我:就没有什么想跟孩子交流的?中国家长:有什么可交流的?)和孩子交流不能说点学习之外的事么(中国家长:他活着的意义就是分数,学习之外有什么可说的,浪费时间!)……好啦,我已经跟你们没什么可说的了

适合才好

全球著名思想家大前研一的教子之道。虽然,对大前研一先生在书里的一些观点我表示认同,如:考高分,上好大学,进大公司不等于拥有幸福人生。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能不能成气候的关键并非才能,而是热情。尊重孩子的天性,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生存能力。努力做到与孩子平等对话等等。但是对于他在书里提到的部分观点,有一些我在看法上可以认同,但做法上却不敢苟同。大前研一先生,拥有响亮的头衔----国际著名企业策略家及经济评论家,创业家学校创办人,出书无数,可谓鼎鼎大名矣!他的育儿经相对于在体制下教养孩子的家长们可谓另类。大前研一先生有足够的魄力和勇气,也有足够的能力去挑战体制,所以对于两个儿子的教育,他从不按体制的那一套进行。他尊重孩子的每一个选择,儿子们不爱上学,好吧,只要是正确的,儿子们要干嘛就干嘛吧,他在经济上、人脉上给予足够的支持。二儿子初中辍学,然后为着兴趣的需要到美国留学,再后来在大学退学回国。父亲充分尊重儿子们的选择,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持。两个大学未毕业的儿子,在名人老爸的有力庇荫下,很快就都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大儿子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是老爸介绍的;二儿子的是老爸公司的IT负责人找上来的。)毋庸置疑的是,大前研一的两个儿子在父亲开放式的教养模式下,他们都拥有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优秀品质。他们对自己的选择,一旦决定便全力以赴。所以虽然兄弟俩都大学未毕业,但他们各自在自己喜欢的工作领域努力、专心,最终收获了成功。大前研一先生在自己着重培养孩子“生存能力”的理念支撑下,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独立性、自觉性和责任感,使得孩子从小具备成功人士的素养,这是他两个儿子获得成功的关键。从这一点上看,大前研一先生的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是我们没有忘记,大前研一先生是一位名人,无论儿子们作出何种选择,他都能够给予足够的支持。这一点,对于我们普罗大众来说,就没有那样的一份底气了。父母都是一介凡人,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不喜欢体制内的学习,而要中途辍学提前进入社会,没有任何能力帮助孩子进入社会的父母,如果一切放任自流由得孩子喜欢,社会的良莠不齐相比学校的单纯要复杂和危险得多,如此单纯的孩子过早进入社会缺乏了监管,试问,平凡如你如我,谁可以做得到安然以对?当然,大前研一先生的放心放手,正是基于儿子们具备了“四责任心”(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单位负责)的前提下。如此说来,他的两个儿子尽管得过老爸的那么一点帮助,而成功真正靠的是他们自己。他的两个儿子的成功,也可说是大前研一先生家教的成功了。话说回来,两个儿子敢于挑战体制而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踏上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这又得要归功于老爸的人脉关系了。读这本书,总有那么一些矛盾感存在,认同一些观念,但却不敢借鉴实践,因为我太缺乏足够的底气了。如此一说,读者读一本书,认为其好与不好只不过都是见仁见智罢。

听大前研一说育儿

听大前研一说育儿我正处于初学育儿阶段,育儿类的书籍才读过大约十来本,而日本作者则是第一次接触。毫不讳言,正是冲着大前研一这个名字,才会对《家是教养的起点》感兴趣的。这样一位著名的管理学家、企业策略家和经济评论家,而且还是一位日本男性,会在教育子女上有什么样新颖独到的见解呢?这确实很吸引我欲一探究竟的好奇心。不论在哪个国度,养育下一代于家庭于社会而言,都是任重道远之责。只是国情、经济、文化等的不同,教育理念之间往往会差异甚巨。不知从哪里来的印象,日本在教育人才上总留给我莫名刻板的感觉。虽然日本在经济、科技和现代化方面要领先中国好些年,不过貌似教育方面存在不少痛病。这种感觉竟在《家是教养的起点》里得到了部分印证。诸如僵化的英语教育、应试教育、“标准答案式”教学、家长一味追求孩子读好大学、进大公司等等,这些描写就是套换在中国的教育模式、目标上也完全瞧不出有什么两样的。其实莫说是大前研一,就算是中国的家长们,难道就一点都没有意识到现行学校教育的弊端,以及现代社会衡量人才或成功标准的功利性吗?我想并非如此,应该许多人都已经意识到了。只是个人的力量微薄,如何能与如此狂涌的社会大潮抗衡?于是,很多人都无奈地选择了顺应屈从,而不再寻思对抗的途径。但大前研一并未就此妥协,而是坚定以家庭教育为儿子们人生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摒弃墨守成规的学校教育,贯彻执行大前家的四大责任观教养,仔细观察孩子,尊重孩子的性格和特征,培养孩子朝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擅长的领域发展;在确定孩子能为自己的决定负起责任的前提下,尊重孩子做的每一个影响其人生道路的选择,并不一味地把持家长的权威。重视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规正作用,重视夫妻之间的配合教育,重视妻子的私人空间和对家庭的贡献,这些都是大前研一育儿方略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日本大男人沙文主义传统下一个男人难能可贵的品质。正如书后部附的特别访谈中,广树和创希所言,大前家的教育是适合大前家孩子的方法,却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另外,广树和创希也都坦言,虽然父亲的教育方式对他们的成功有莫大的助益,可是自己当初也曾抵触过反抗过。是啊,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找寻找的是适合孩子的方法,而非新潮的流行的方法。而在教育的过程中,沟通又显得多么重要,父母千万不要抱着一种以为出发点是为了孩子好,你就必须听从我的心态去面对孩子。将家庭教育上升为孩子教育的重要部分,而不只是学校教育的单纯延伸,我想,这必是每个家庭必须重视并切实行动的课题。读这本书,真心受益匪浅。

家是教养的起点

文/杜鹃花儿开2013.6.8又读到一本家教书籍——《家是教养的起点:大前研一的育儿经》 ,全球著名思想家大前研一先生的再版作品,看了介绍这本书第一次出版是在16年前,2013年为再版。今天,看到书中所呈现的这些大前家的育儿经,已不觉稀奇,这些教养观基本都已经被善于学习、懂得育儿之道的家长所掌握。但回溯到16年前,大前研一先生刚出版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感叹,思想家就是有前瞻性啊,当我们都还不懂得如何教养孩子的时候,大前研一先生已经有了这些独到的教养理念并实施于两个儿子的成长中。大前研一提倡“教育应该回归家庭”。这一点,有几方面的解读。第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延伸。为人父母,我们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学校教孩子文化知识,家长也教孩子知识;学校忽视孩子品格习惯的培养,家长也不管孩子品格习惯的养成。第二,父母要观察孩子,按着孩子的个性培养,而不是培养一个能够靠高分、上好大学的标准孩子。大前研一先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大前创希,小儿子大前广树。兄弟俩都不喜欢上学。作者没有逼着两个孩子念书做作业。因为他不觉得学校教的东西有多大价值。他尊重两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个性,在适当的时机帮儿子一把,推动他们的个性往更好的方向发展。第三,爱,用时间衡量。大前先生说:“要是每天等妻儿都睡着了才回家,心里再爱他们也是空谈。能将多少时间花在家人身上,才是衡量爱的标尺。”构筑和睦的夫妻关系,构筑亲密的亲子关系,用今天比较流行的话说就是“关系大于一切”,“爱大于教育”。第四,公司、家人、社会、自己——四种责任的平衡。这是大前研一先生的独创人生哲学。细细体味,这是一个成功人士真正意义上“成功”的原因,这四种责任,互为支持,互相影响。第五,发现孩子的特长。大前研一,那么忙的超级大老板,他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特长,会不会让庸碌闲适却并关注和了解孩子的家长汗颜?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很多父母尤其是妈妈都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我当告诉她她的孩子某方面需要加强,或者她向我诉说她的孩子有某种“问题”、“毛病”时,我请妈妈们跟我一起分析孩子,了解造成问题的原因时,她们说不了解孩子,更没和孩子敞开心扉聊天过。好意外的现象!第六,不要用僵化的思维思考孩子的未来,不要像定制菜单一样定制孩子的未来。大前研一先生说:家长和孩子吵架,九成九是因为学校和成绩。然而,上好大学,进好公司≠幸福人生。所以,跳脱传统教育的“毒害”,尊重孩子的特质与喜好,锤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养孩子的“超强竞争力”,是我们做人父母教养孩子的真正要务。说到家是教养的起点,不由得想起我身边发生的几件事。前几天我听到两个妈妈聊天,一位妈妈向另一位妈妈推荐说某某地方有个幼儿注意力训练的培训班,说他儿子上了那个注意力训练班,遂向另一位妈妈推荐。这时我在旁边插话道:“注意力训练应该在家里进行的,孩子每天在家里从事那么多活动,如果父母用心,不打扰孩子,都是在训练注意力,根本不用上什么培训班。”还有一位家长,我的好朋友,送她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上阅读班。我也跟她说阅读应该是在家里进行的,读书应该贯穿于孩子生活的每一天,如果在家里没有持续的大量的阅读,依靠每个星期在阅读兴趣班读那么一会儿有什么用啊。结果,她依然是每个星期送女儿上阅读班一次,女儿在家里从来不读课外书,朋友女儿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状况可想而知。身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父母们总是以为、也总想把孩子教育的事情交给学校、交给培训机构、交给老师,殊不知,根本性的教养、根源性的教育,有赖于家里,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家,是孩子人生最大、最好的学校。虽然我把儿子送进了一个非常好的幼儿园就读,但,家庭教育并没有因此停止,家校是同步、合力引导孩子成长的。而且从孩子出生开始,我们家就已经展开了对于他的培育,当然,教育先从吃喝拉撒开始,等到孩子大一些时引导他创造性地玩耍,孩子很多根本性的品质、习惯和能力都是在家庭中每一天快乐的、创造性玩耍中获得的。“如果没能营造出一个让你心满意足的家庭,那就意味着夫妻俩的第一份事业失败了。就算你在公司出人头地了,也是“无根草”,这还有什么意义呢?” 我相当认同大前先生的这句话。家庭是一切的出发点。对家中的成人如此,对孩子更如是。

《家是教养的起点》教养呼唤回归家庭

万丈高楼平地起,娃娃教养始于家庭。正所谓古代《三字经》都有曰:”养不教,父之过。“可想而知家庭教育的深远意义和影响了。然而现在的社会现实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家长朋友们会将孩子托付给社会。”家长赚钱忙,孩子课外兴趣班忙“等等的怪现象日益显著。究竟这样的状况是否正确呢?我们有心的家长朋友不如一起来听听教育专家的见解和分析吧!一部来自于日本的《家是教养的起点》或许可以给予我们相当精辟的有关见解和剖析。曾记得媒体有报道中日两国孩子的冬令营中那些独立的孩子往往是来自于日本。而相较而言中国的孩子更胆小怕吃苦,娇生惯养。与其说这是我们中国一个时代的悲哀,倒不如说更为我们今日的家长朋友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固步自封,我们更应该走出国门去看看全新的家养理念。作为全球著名思想家的大前研一在《家是教养的起点》书中,生动地揭开着作为一名日本父亲是如何执行和贯彻他的育儿之道的。鲜明的书名实则是最好的明证。孩子的幸福人生并不在于考高分,上好大学。孩子真正拥有的快乐和成功实则需要让教育回归家庭。如此的理念也许让很多的家长觉得和现实的理想背道而驰。但是作者却通过书中自我教育的实例和心得真真切切地宣扬着这些个实则超级有用的教育理念。在此书中,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于一个慈爱父亲的生动教育理念阐述。什么是正确的教育理念?再真实不过的实际教育培养案例当然PK得过泛泛而谈的空口说辞。于本书之中,我们读者可以深入阅读到的是一个来自于教育专家自我家庭中执行的教育方案。育儿点滴的描述,阐述着教育其实更在于家庭中的细微着手。亲子间的互动交流,家庭计划的耐心指定,教育知识更要教育如何做人。为人处世责任重要的理念更是少不了。诸如此类的教育内容其实不胜枚举。而书外的读者更可以透过这些个经典的实例学习和借鉴其中的宝贵经验。教养呼唤回归家庭。而《家是教养的起点》一语点醒诸多可能徘徊在捉摸不透的教育怪圈中的家长们。尽管教育是一个大话题,但是万丈高楼平地起。在众多种类繁多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之中,我们其实最需要做的还是关注于最容易执行和实施的家庭之中。过分的高瞻远瞩,不如讲求实际地简化为细微的实际行动。而家庭之中其实是最容易着手开展教育的处理。透过本书的学习,中国的家长们或许可以收获到很多以往早已经被淡漠的家庭教育理念。回归教育的理性,回归一个真正的幸福家庭氛围---教养由此拉开最精彩的帷幕!

十年年前日本的教育和中国很像

大前研一的这本书首版是在十五年前。读过之后发现日本那时的学校教育(不知道现在有没有进步)和中国是极像的:死记硬背、考试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以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考定终身等等。都和中国有着无尽相似之处。让我怀疑中国的教育是不是以日本为标杆建立的。书中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特长,重视家庭成员间的平等是大前家教育理念的核心。大前研一早年在麻省理工读书,他的太太也是美国人。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他育儿理念产生启发的主要原因。平等和民主在日本社会是很不容易的,比在中国还要难很多。作为一个日本男人,能有这样的胸襟让人敬佩。从大前研一儿子的描述中可知他是一个喜欢批判现实的人,正如他痛彻地将日本教育批得一无是处。但可贵的是他又是一个积极的人。在学校教育无法达到需要的时候,他能主动地以家庭教育作为修正和补充。像大前光树(研一的小儿子)描述得一样:爸爸在很多地方都喜欢发货和批评别人,但他确实是一个热心的人。因为不对错误熟视无睹是人的社会责任。发怒也是为了他们好。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大前研一的书也是第一个日本人写的书。这样的一个人让人觉得如此可爱。


 家是教养的起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