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国的起源

出版日期:2014-4
ISBN:9787553442011
作者:[法] 伊波利特·泰纳
页数:440页

内容概要

伊波利特•泰纳,19 世纪法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主要作品有《英国文学史》 《现代法国的起源》等。在历史学领域,泰纳倡导历史学的科学化,是法国实证主义史学的重要代表;其代表作《现代法国的起源》以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绚丽的修辞技艺著称,对后世历史学和法国政治思想史有重大影响。

书籍目录

作者序
第一卷:社会结构
第一章 特权的起源
第二章 特权
第三章 特权者应负的地方职责
第四章 特权以普遍的服务为条件
第二卷:风尚与性格特征
第一章 旧制度风尚的本质特点
第二章 沙龙生活
第三章 沙龙生活的苦恼
第三卷:思想与学说
第一章 革命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第二个要素:经典精神
第三章 两种元素的结合
第四章 未来社会的构建
第四卷:学说的传播
第一章 这种哲学在法国成功,在英国不成功
第二章 法国的公众
第三章 中产阶级
第五卷:人民
第一章 农民和农村
第二章 苦难的主要原因:税
第三章 不安定的下层
第四章 军队
第五章 小结

作者简介

《现代法国的起源》分为三部分,即旧制度、大革命、新秩序,本书即第一部分,讲述的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的社会总体状况,并以史诗般的全景式手法,描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表现,其中包括高层、中层、下层、公共知识分子、军队等社会群体的活动状况,生动地再现了大革命爆发之前,即将喷发的火山潜伏在一潭死水下的沉闷肃杀的社会态势;或者说,本书描述是,一个曾经称雄欧洲大陆的强国,是如何悄无声息地走到了暴力革命的临界点。本书是《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姊妹篇,不同之处在于,《旧制度与大革命》采用的是理论分析的方法,更像社会分析报告;而本书采用的是实证主义方法,除了社会分析,还有大量真实而令人震惊的社会情境叙述,它不是自问自答式的告诉读者“为什么”,而是通过叙述让读者自己明白“为什么”。
★本书是《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姊妹篇,“人类文明史上百大经典著作”之一;
★事实与思想、历史哲学与历史完美结合的巅峰之作;
★“红楼梦”式的全景式描写,鞭辟入里的社会分析,深层次解读社会转型的艰难与曲折、从改革到革命的狂风暴雨式的突变;
★称雄欧洲大陆的法兰西帝国,为什么在一夜间迅速垮台?为什么繁荣与变革反而加速了革命的到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青年学者黄艳红翻译,国内首次推出中文无删节平装普及全译本;国外政商学界精英人士必读书;


 现代法国的起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大概是从我的高中时代开始,娱乐节目就像决堤的海水一样,忽然在中国泛滥开来,从最早的《超级女声》《快乐大本营》到现在的《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里了》.....娱乐节目就像病毒一样,蔓延的速度令人目瞪口呆。这些节目的低级和无聊,几乎如出一辙,当我强迫自己长时间看它们的时候,最后难免会陷入意识上的虚脱状态。我一直感觉这个社会现象背后,一定有某种更深层的原因,但是一直不明所以,看了《现代法国的起源:旧制度》,忽然产生了一些虽然不全面但是还算清晰的想法。一个国家的发展靠什么?科技进步?强大的军事?GDP?NO!靠的是民众,说到底,靠的是民众与政治的互动。说得再详细一些,这种互动的具体表现是,政策能给予民众多少好处,民众则会相应地给予政治同等的回馈;如果民众享有的利益多,民众则支持政府;反之,则民众持冷漠态度,甚至是反对。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政权的稳定依赖于民众的支持,至于怎么能让民众支持政府,上面已经说过了,关键在于政府能舍得割多少肉给民众。如果政府不愿意割肉,又想得到民众支持,那该怎么做呢?很简单,加强思想控制。就像文革期间,大家高呼太祖万岁,大跳忠字舞;就像现在的朝鲜,进出海关给金家父子的巨幅宣传照拍照,必须拍全身。当然,思想控制只是一个方面,除了加强政治理论控制,给民众普及科学教育,也是一个国家进步的保证。政治控制和科学教育,必须两手抓,才能使接受科学教育的被统治者服从政权,而不是反抗。朝鲜可以宣称可以送太空飞船到太阳上,但是在中国这种事不会发生,毕竟中国比朝鲜开放尺度大,虽然我不知道究竟大了多少,但是我知道中国肯定不是开放的,至少在文化领域不是这样的,不信你看看广电局那些锋利而无厘头的大剪刀,你看看大陆出版的那些被删改得语无伦次的境外输入图书。事实上,经过30多年的开放,在如今的中国推行文革期间的文化禁闭政策是不可能的,因为老百姓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傻了,那么怎么巩固思想呢?这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很多人对生活现状不满意,对zf的不满在囤积,埋怨zf说一套做一套,自己吃大份,让大众吃小份。怎么化解民众的不满?既然围堵成功的可能不大,那就疏导。怎么疏导呢?这就有了铺天盖地的娱乐节目,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是艺术服务于政治的另外一种形式。是的,艺术曾经为政治服务过,现在它仍然在服务。那么,公众为什么会接受这些娱乐节目?因为大家在苦闷中把它们当成了一种精神鸦片,因为大家对zf已经部分程度或者完全失去了信心,不知道zf的承诺什么时候才能实现,不知道zf的承诺有多少是真的。就像以前网上盛传的一段视频(不知道是否属实):记者问:zf这回打算动真格的反腐,您怎么看?被问者:你的意思是说,以前说反腐只是说说吗?18世纪的法国为什么会爆发大革命?除了法国政府自己,没有人对法国政府再有信心。就说这么多吧。
  •     《现代法国的起源:旧制度》与《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异同:相同点:泰纳与托克维尔在关于“旧制度”的问题上,看法是一样的:首先,是中央高度集权化,路易十四和他的继承人推行中央集权,新的政治措施未能建立,也使旧制度失去了最基础的庇护,这种政治制度上的脆弱,在当时法国的要害部位刺了第一刀。其次,是失去实权的地方管理者——贵族,成了无用而庞大的寄生群。他们的权力,几乎全由中央代为实施,他们自己不再掌控政治权力,也失去了关心地方事务的热情,但是,他们依然保留了部分经济特权和经济利益,这无疑会增加下层人民对他们的憎恨。所以在大革命爆发之后,他们很快就成了革命者的箭靶。这是对法国刺出的第二刀。第三,农民。早在13世纪就废除了农奴制的法国,使农民成了土地所有者,原来是国王向领主征税,改制之后,是国王直接向农民征税,这使农民对税制和徭役的变动更加直接,更加敏感;另一方面,农民原来对领主的不满,随之直接变成了对国王的不满。这是对法国刺出的第三刀。第四,市民。大革命爆发前约100年,法国取消普选,公职逐渐成为商品,当然,是新兴的资产阶级从失去实权的贵族手里购买,贵族一方面看不起这些暴发户,一方面又不得出卖某种特权换取利益,他们互相合作又互相鄙视。需要说明的是,资产阶级往往只关心经济利益,对政治事务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购买公职,进入政治领域,大多是为了给获取经济利益铺路,但是因为他们导致了寡头政治,所以普通市民对他们也不是太满意。这是对法国刺出的第四刀。第五,反宗教。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不多说,简单说,宗教的麻痹作用日益减弱,人们更关心此生。这是第五刀。第六,知识分子。说得不好听一些,知识分子刚开始是特权阶层的依附者、寄生物,大革命爆发之前,失去实际权力的贵族往往把知识分子当做优伶,对他们来说,知识分子只是各种附庸风雅的沙龙里的点缀。但是急剧变化的社会形势为知识分子产生新的理念,提供了土壤,新理念反过来又影响了贵族,或者说,贵族被有思想而没有实际政治经验的知识分子忽悠了。沙龙当时引领整个社会的思想潮流,失去权力的贵族和知识分子共同为大革命的爆发制造了舆论基调。最后一刀。不同点:首先,《旧制度与大革命》更加抽象化,思辨的东西比较多;《现代法国的起源:旧制度》更为具象,描写更加细致,尤其是对当时各种社会场景的描述入木三分,比如贵族的奢华、底层的悲惨。其次,都同意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旧制度过于腐朽,但是托克维尔对大革命的爆发比较偏向肯定,泰纳比较偏向保守,反对革命中的恐怖手段、血腥清洗。这种立场使泰纳备受赞誉,也是他饱受诟病。最后,引用一段不知名网友的网文:记得上大学时,有一门课,名曰法国历史,授课的先生不失史家本色,颇重视细节,考试中有一道题是:法国大革命时,攻占巴士底狱的战斗中,有几个人率先冲入狱中?姓字名谁?何种职业?仿佛记得是两个人,其他我就一概不知了。但是我知道,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在我们的教科书上,这场战斗是历史现象的重点描述对象,给人的印象是炮火连天,枪林弹雨,攻击的巴黎市民和守卫的士兵相互对射,死伤无数,最后这座象征着旧制度的堡垒终于被攻破了,解救了大批政治囚犯和革命人士。起义者义薄云天,可歌可泣,实乃惊天地而泣鬼神之壮举也。此种印象我在中学时就有了。  四十多年过去了,历史的主题几经变换,可我们的教科书似乎变化不大,历史的叙述一仍其旧。查史料,例如多米尼克•弗雷米和米谢尔•弗雷米编的《Quid98》,关于攻占巴士底狱是这样说的:守军为32名瑞士雇佣兵,82名残老军人,监狱长是贝尔纳•德•劳耐侯爵。进攻者为3000人(包括两个反水的王室卫队的分遣队),死了100人,伤了70人,德•劳耐侯爵投降之后被斩首。战斗的结果是解放了7个被关押的人:4名诈骗犯,2名精神病人,1名乱伦者。路易十六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7月14日,星期二,无事。”
  •     《现代法国的起源:旧制度》是《现代法国的起源》的第一卷,阿克顿勋爵说过:”在关于革命的书籍中,足以使读者的一生发生划时代转变的,或许有这么两本书:一部是泰纳的,另一部是米什莱的。不读米什莱的书,就感觉不到革命的伟大;不读泰纳的书,就感觉不到革命的恐怖。” 由于看的是《旧制度》,讲述的是大革命爆发之前的社会状况,所以没有感受到革命的恐怖,但是从中能感受到一种蓄势待发的力量,这种力量一旦爆发,造成的毁灭性必定是难以想象的;而且,这种力量的爆发是必然的。正如杨德昌的电影《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漫长的铺垫,只是为了结尾刺出的一刀。如果说《大革命》是那一刀,那么《旧制度》就是漫长的铺垫。不过这些铺垫并不沉闷,反而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就像一个人绑在火药桶上,眼睁睁看着引线燃烧,却动不了一分一毫,只能默默等待那一声轰然巨响。《旧制度》分为五章,第一章、第二章,主要讲的是当时法国的统治阶层,或者说是特权阶层;第三章、第四章讲的是革命思想的传播;第五章讲的是社会底层,即农民和军队的活动。注意到了吗?其中没有说到资产阶级。从高中历史课上我们得知:法国大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但是泰纳在书里没有过多地说到资产阶级,更没有说他们为了领导即将到来的大革命而做准备。泰纳没有说到过多地说到资产阶级,没有强调资产阶级的领头作用,是因为,在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大革命当中,资产阶级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事实上,大革命爆发之前,资产阶级占据的社会比例极为有限,而且他们对政治也几乎没有什么兴趣。真正在大革命当中起作用的,其实就是玩火自焚的特权阶层、对现状日益不满的社会底层。泰纳把研究旧制度的重心放在特权阶层、社会底层、革命思想的传播上,虽然与国内宣传机器的腔调不符,但是符合法国的历史事实。切勿把《旧制度》当成虽然有思想,但是枯燥乏味的著作,因为泰纳的文章毫不枯燥,他是历史学家,也是修辞学家,有能够把枯燥的东西写得不枯燥的能力。如果针对这本书写一篇学术意义上的文章,我认为是对泰纳的不尊,况且这也并非我所长。所以在这里,我试着简单描述一下本书的主旨,或者说,简单描述一下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的社会形势。首先是统治阶层——不是泛指意义上的统治阶层,而是真正的集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于一身的国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国王削弱地方权力,保留了地方管理者的虚衔和俸禄,拿走了他们治理地方的实权;这些人聚集在国王周围,胡吃海喝,骄奢淫逸,很快坐吃山空,于是他们与资产阶级达成了一些合作,出卖自己的某些东西,换成资产阶级手里的钱。比如大文豪巴尔扎克先生,经常吹嘘自己是贵族出身,但实际上他的贵族头衔、甚至姓氏,都是从贵族手里买来的。据泰纳统计,”特权者大约有27万:贵族14万,教士13万ꨁ,包括2.5万~3万个贵族家庭,2500所男修道院中的2.3万名修士,1500所修女院中的3.7万名修女,6万所教堂和礼拜堂中的6万名教区神父及代理神父“。以前看《红楼梦》,一边感叹作者对贵族生活细节描述的细致,一边感慨贵族的奢华。在《旧制度》里,我有同样的感觉,泰纳似乎有与曹雪芹一样的爱好,就像没落贵族子弟站在世家大族门外,一边愤愤不平地看着墙内的灯红酒绿,一边带着感伤缅怀过去的灿烂岁月。但是不一样的地方还是有的,曹对贵族生活的描述,给人的主要感觉是理所应当的奢华,好像贵族就应该这样生活,这样才有贵族范儿;但是泰纳对贵族生活的描述,给人的主要感觉,是毫无必要的浪费和糜烂。比如路易十六,他自己说,从1775年到1789年,他参加了“1400次猎野猪、134次猎鹿、266次猎狍、33次猎犬狩猎,射击1025次”,总计1562天在打猎,就是说,至少每3天有1次;此外还有149次非狩猎的出行,223次骑马或乘车散步。“一年之中的4个月ꨄ,他每周来朗布伊埃2次,每次吃完夜宵才回去,就是说,凌晨3点钟才返回”。难怪奥地利大使看到法国国王的日常生活后,感慨地说:”他的生活方式使得他白天没有一个钟头能专注于严肃的事情。”统治阶层铺张无度,下层的生活状况自然不用多说,当然,当他们的生存条件越来越艰难的时候,他们对上层的不满也越来越多。这里值得一说的,是当时的知识分子,也就是现在的“公知”,他们推动甚至引导了革命思想的传播。公知为什么在当时能成为引领舆论的人物?是统治阶层自己搬石头砸脚。因为统治阶层无所事事,经常举办沙龙装高雅,邀请公知装点门面,时间长了,他们自己就被公知忽悠了。当然,不能完全说是忽悠,毕竟实权被收归中央的他们对国王也有不同程度的不满意。在一定意义上,他们和公知的结合是你情我愿的。所以,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根本不是什么资产阶级,而是统治阶层自身。泰纳似乎对公知的评价不高,以卢梭为例,在泰纳看来,卢梭略带神经质,“是个另类而骄傲的异邦人,童年时就埋下了疯癫的种子,最后终于完全疯癫;卢梭的头脑令人赞叹,但非常不冷静,感觉、情绪和意象太强烈了,他既很盲目又很敏锐,是名副其实的诗人又是病态的诗人,他看到的不是真实的事物,而是自己的梦境,他生活在一部传奇中,在自己捏造的噩梦中死去;卢梭不能自控,不能自我驾驭,在决心采取行动时,决心只是空头支票,而他扮演的只是自以为是的角色;卢梭与当时社交界流行的做派格格不入,但他为人执拗,到处碰壁受伤,因为冒犯规矩而自毁令名;卢梭行事荒唐乖张,甚至犯下过罪行,不过他至死都保有深邃敏感的感受力、人道精神、怜悯之心、催泪的天赋、爱的才具、对公正的热情、宗教情感与热忱,这些特质就像众多富有生命力的树根,它们始终在酝酿丰饶的汁液,而树干和枝杈却已在严酷的气候中变形、凋谢、枯萎”。不可靠的统治阶层,不靠谱的公知,不满意的社会底层,这三种力量结合在一起,爆发毁灭性力量极强的大革命是必然的。但是在大革命之前,当时的人谁也不知道社会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大家只是踉踉跄跄地摸索着走,即使有人说能给未来的社会规划蓝图,那也是自以为是的胡扯。为什么这么说?请看泰纳在“作者自序”当中怎么说: “我不能理解,为何人们能在政治中依据自己的偏好来作决定。我所了解的那些信念坚定的人,他们构想一部宪法就好像造一所房子......每个设计者都这样谈论自己的图纸——这就是人类真正的居所,也是每个有意识的人唯一的居住地。在我看来,这样的见解很不可靠:我认为,个人的喜好不具有权威性。我觉得,一所房子不能为建筑师而建,也不是为了建房子而建,而是为即将栖身其中的主人而建。然而,征询主人的意见,将法国人民未来的住房图纸呈交给他们,这是显而易见的表面文章和蒙蔽手法:在这种情形下,答案始终是由问题决定的,另外,即使答案是非强制的,法国也不会比我更有能力给出答案,因为1000万个无知者依然形成不了一种认识。迫不得已之时,人民在要求给出意见时能说出他们喜欢哪种政府形式,但不是他们需要的政府形式;只有在实践之后才知道:需要时间去检验政治寓所是否舒适、坚实、足以抵御恶劣天气,是否适应民风、不同的工作、人民的性格、他们的各种特点以及唐突行径。然而,事实已经证明,我们从未对我们的政治寓所满意过.......如果说别的人民更为幸运,如果说某些别国的政治寓所更为坚实并且维系已久,那是因为它们是以独特的方式构建起来的,它们以最初的厚实坝基为核心,以某个古老的中心建筑为基础,这个古老的建筑历经数次修补,但一直保存着,其扩建也是根据居民的需要,通过反复摸索而逐步展开的。所有这些政治寓所中,没有一个是根据某种新图纸,参照单一的考量尺度而在瞬息间建成的。"

精彩短评 (总计8条)

  •     太好了,不管文笔还是内容上都确实配得上与米什莱并列。两个感想,一是泰纳不经意间的对比透露后来修正史学评判大革命的一些标准有失偏颇,拿革命中或者革命后的短期情况来论证大革命的作用难以令人信服;二是米什莱加泰纳不就等于福柯了吗?哈哈哈
  •     美妙精当的文笔配上优雅的译笔,历史细节、宏大叙事、概括分析。政见观念虽不出同门,却有绝对不逊米什莱的史风。治法国史者不可不读。
  •     强大的国家各有各的强大,即将崩溃的社会但是往往都是相似的。
  •     书里很多地方让窝以为是在写你国。。。
  •     所有和我一样一下笔就毫无节制的统统扣一星
  •     非常精彩 就是篇幅太大了点 看到最后比较累
  •     秒托克维尔十条街。
  •     内容挺丰富,第一章关于特权阶层教士 贵族和国王功绩和报酬,然后是怎样脱离民众并被怨恨的。有些论点不同意,比如说现在得到的种种报酬可以看出他们曾经建立了怎么样伟大的功勋才让人民心甘情愿地献祭,民众的爱戴当然不是毫无缘由的,但是欺骗迷魂汤的手段其中也是有的。另外,作者文笔好,但是至少在第一章,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没解释清楚,即如何教士及贵族脱离了属地和民众,权力被国王行政机关和官吏所把持的,他们如何逐渐地让渡自己的诸多权力,并且将同民众打交道视为一种耻辱的……至于宫廷风尚,沙龙,贵族的精神生活等描述,挺有意思的,忽然理解了为啥当时路易十六的王后上断头台还是冷静优雅,想想曾经看过一篇赞颂她是如何如何高贵典雅具有贵族精神等等,简直就是扯淡臆断。事实证明脱离社会背景谈论事件人物定是胡扯!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