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铐》书评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
ISBN:9787539918341
作者:莫言
页数:299页

放孩子到光明的世界里去

  一部读来沉痛的小说。《拇指铐》里的阿义,是个过早承受生活重负的孩子。他在本该天真无邪的年龄里,提早遭受世俗社会的摧残。在充满冷漠和变形的社会中,在被挤压到沉默、无助、绝望的环境里,痛苦,无助,压抑,仇恨,最终走向死亡。莫言从关注孩子的角度来解剖社会,解剖人性,无疑充满智慧。这让我想到了鲁迅的那句“救救孩子”的呼唤,也看到了莫言与鲁迅相似的梦想,即放幼者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莫言从孩子的视角看社会的病态,沉痛备至。莫言讲故事,多带点奇幻及象征色彩,它或许没有特别完整的情节,所以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取胜,但是描绘刻画细腻,更适合读者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其内涵丰富,意旨深刻。无疑,在那些极富悲怆的画面里,我们都会极度憎恶起那把烤着自由和希望的凶器,悲惜那生命火苗熄灭前的几下明暗跳动的挣扎。

浅谈莫言创作的陌生化效果

第一次接触莫言的作品是在《中国现当代作品选》上。一篇《透明的胡萝卜》让我印象很深,当时却说不出好在哪里。后来接触到的《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完完全全被作者调侃的笔调逗乐,笑得乐不可支。莫言的作品总是有种很奇怪的魅力。《白狗架秋千》里的惊心动魄,《怀抱鲜花的女人》里的神秘诡异,抑或是《拇指拷》中的残酷无情……读他的作品,每每都会产生不一样的新感觉。或者说是,他创作中的一种陌生化的效果吧。“陌生化”(defamiliarize)是由什克洛夫斯基代表的俄国形式主义提出的核心概念。所谓陌生化,就是将对象从其正常的感觉领域移出,通过施展创造性手段,重新构造对对象的感觉,从而扩大认知的难度和广度,不断给读者以新鲜感的创作方式。通俗地说,就是将文章写“新”,把故事讲“奇”。“陌生化就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观照生活的新的视点,并使我们在文学中不是印证熟识的生活而是发现新奇的生活,改善和改变我们世俗的、常态的生活感觉进而改善和改变我们的生命活动方式,与我们面对的生活建立一种新的关系。”阿城在《闲话闲说》里面谈到莫言,说他写神神怪怪西写得特别好。“文言小说中山东的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把鬼写活了,当代作家中莫言也能把这种神怪的东西写活。”我们在此要讨论的,并非是莫言作品中关于鬼神的描写。陌生化并非是脱离现实生活情况,作者运用联想想像式的叙述方式,而是对一个故事以另外一种视角进行重述,使其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你能发现什么,关键在于你以什么方式去发现。”苏东坡的诗句“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都形象地告诉我们,视角不同,察看到的映像也不同。因此小说在叙事角度上的千变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造成了作品陌生化的效果。纵观莫言作品的叙事角度,不乏普通的农民、城市贫民、被遗弃的女性和懵里懵懂的孩子,甚至是被毁灭的动物。在此,让我们主要探讨莫言对于儿童视角的选择。第一个明确指出莫言创作中的童年视角是一位上海的评论家,程德培。他说,“读莫言的小说,我原以为会更多地看到一个成年人的世界,结果却是看到一个植根于农村的童年记忆中的世界,一个儿童所独有的看待世界的全新眼光。”儿童对事物的评价总是与成年人的感受大相径庭的。比如《三十年前的一次长跑比赛》一文,这种写右派在农村的经历的文章是很多的,但大多都写得很悲戚、哀怨,而莫言笔下的则全然不同。一个农村孩子,第一次见到那么多大右派、知名人士。最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还要和自己的老师进行体育比赛,决一高下。“我”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之中,这群右派的生活居然是伴随着“我”的欢快情绪而叙述的。这其中甚至还有些“狂欢”的意味。这种独特的视角和调侃的笔调造形成了文本的陌生化。无论是过了多久再回头去思考这部作品,我都会欣然一笑。莫言早已达到俄国形式主义所谓的“拉长审美的长度,加深审美的深度”的陌生化效果了。残忍在儿童的记忆中变成了美好。或许这本身也是一种残忍吧。复旦大学的陈思和在《莫言近年小说的民间叙述》一文中提到,“复调型的民间叙事结构是莫言小说的最基本的叙事形态。”复调型叙述,造成了“未成熟的叙述形态与小说所根据现实生活内容而表达的真实意象之间形成的一种张力”。例如《透明的胡萝卜》里的黑孩,“拙于人事而敏感于自然和本性,对世界充满了感性的认知,由于对人事的一知半解,所以他总是歪曲地理解成人世界的复杂纠葛,错误地并充满了谐趣地解释各种事物。”儿童对于“生死”这个问题也充满了其主观色彩。比如《枯河》中的小虎在面对那个死去的年轻的媳妇时的感觉,“小媳妇脸上突然展开了明媚的微笑。眉毛如同燕尾一样剪动着”。这种奇妙的感觉的背后应该蕴含着某种心理学依据。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对于儿童,一切都是新鲜的,因此他有许多艺术形象。什克洛夫斯基也推崇过“新的、童稚的、生气盎然的前景。”孩子眼中的生死其实并无多大差别。因为他们认识事物的能力还不够强,理解得越差,主观的感知成分就越多。因此莫言通过孩子的视角所呈现给读者的文字便是充满诱惑力的。而《球状闪电》中的刺猬、奶牛,《草鞋窨子》中经过人们转述的狐狸、话皮子的视角,《白狗秋千架》中狗的视角;还乡人的视角:《爆炸》、《弃婴》、《白狗秋千架》等;《老枪》中的第一次打猎,《苍蝇·门牙》的第一次偷瓜、第一次投弹……“这些外来人和动物的视角、第一次和一次性体验,都可以看作是童年视角的不同变体,其感觉的物质是相同的。”无论是人的视角还是动物的视角,莫言破除了人/物的二元对立,把人物讲“活”了,把故事讲“神”了。陌生化的效果便是让读者从文本中源源不断地得到不同的感受。《八十年代访谈录》里,当阿城给陈丹青推荐莫言《透明的胡萝卜》时,陈丹青说他“一个字都看不下去”。阿城就说,“以后再也不给你推荐小说了。”陈丹青不喜欢这样的小说或许是因为他不习惯“我爷爷”“我奶奶”这样的叙述方式。八十年代的中国理论笼罩着浓厚的西方情节。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也好,意识流也罢。莫言的写作是种回归。回归中国,回归本土。他独特的农民观,历史观和生命感觉是构成文学的陌生化的基因。或许我们根本就可以说,陌生化的来源其实并不陌生。民族情结,故土情结本身就是孕育文学作品的最佳土壤。莫言在谈到自己的创作观念的时候说道,“一个作家能不能走得更远,能不能源源不断地写出富有新意的作品来,就要看他‘超越’故乡的能力。”《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人发现原来本土的文化艺术也是可以揭示现代性的,于是便发起了“寻根”这个口号。当众多作家开始倾向于民间写作时,莫言已经对此进行了自觉的探索。参考资料:《莫言论》,张志忠,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3月《莫言研究资料》,杨扬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陈思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被记忆缠绕的世界》,程德培,载《上海文学》1986年第四期

0/7- 情节控伤不起

意象模糊的短篇,作者想表达什么呢,看不懂情节控伤不起http://book.douban.com/people/neuxxm/annotation/1213495/拇指铐一个为母求医的小孩,抓完中药回家的路上被神秘男子用拇指铐铐到了树上...

15.06.22 189 拇指铐 ★★ 莫言 意象:或有隐喻

15.06.22 189 拇指铐 ★★ 莫言 意象:或有隐喻http://book.douban.com/review/7521336/小男孩给母亲抓药,路遇神秘男女,被男子用拇指铐铐在了树上小男孩半梦半醒间咬断拇指,拿药跑向家里—莫名其妙的情节书评说此书有隐喻,略有道理======12.10.25 093 拇指铐 ★★ 莫言 短篇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30252/意象模糊的短篇,作者想表达什么呢,看不懂情节控伤不起http://book.douban.com/people/neuxxm/annotation/1213495/拇指铐一个为母求医的小孩,抓完中药回家的路上被神秘男子用拇指铐铐到了树上...


 拇指铐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