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香港人

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9628326891
作者:呂大樂
页数:68页

内容概要

呂大樂,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近著包括《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山上之城:香港紅十字會的故事》、《階級分析與 香港 (九八增訂版)》、《誰說家長一定是好人》、《中產好痛》、”Consuming Hong Kong”、”The Dynamics of Social Movement in Hong Kong”、”City-States in the Global Economy”等。趕上五十年代的尾班車,認為生命還有許多過癮之處的新中年,童年最美好的回憶來自北角公共屋村的長廊;填鴨式教育制度的倖存者,熱愛並相信足球;中文大學社會系教授;儘管五音不全,但擁有多項其他特長,包括自嘲,講笑話,文化分析和社會觀察等。

作者简介

香港有四代人,生長於戰前的是第一代,依次直推至1990年誕生的第四代。呂大樂以精闢的透析力和高度的概括力,道出四代人的精神面貌,並令人不無警惕地指出,在安分寬容的第一代陸續退下舞台之際,「戰後嬰兒」卻未能為下一代提供更開放、更公平的環境,以致第三代人深感出頭無期,而第四代人打從開始便是輸家。


 四代香港人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我的父母是第一代人。虽然他们并不是香港土生,却(始料不及的)在这地方待了大半生,见证这社会从战后重光到走上工业化,再而踏上小康道路的历程。他们沉默、低调,有时(或应该是说经常)十分固执;战争经验——走难——对他们的生活态度有深刻的影响。p15但无论在战争中有无角色,最后的胜利得来不易。战时动荡不安,尝尽人间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战后的情况更是困难重重。在国家层面上,抗战胜利不久之后,又陷于一场内战。在个人层面上,战后家人团圆,重新生活,但搵食艰难,物资匮乏。我总觉得,那一代人在生活上的一切(一个面向是节俭、刻苦、不浪费、量入为出、认真、脚踏实地、做事亲力亲为、守时、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等,另一面向则是固执、过分紧张、重男轻女、孤寒、害怕开罪权贵、忍气吞声等),都是来自他们逃避战乱、在逆境中求存的经验。p18他们对未来生活的信心从何而来?难道他们没有试过觉得前路茫茫,不知如何是好的吗?他们的乐观本来就是一种逃避吗?父亲曾给我这样的答案:“当你经历过更容易令人感到悲观的环境后,你会懂得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保持希望。你们这一代,其实没有资格悲观。”第一代人有我们其他几代人所缺乏的一份平常心。p25-------------------------------------------------------------------------------------在战后成长的几代人当中,以“战后婴儿”算是生得逢时。在人口结构上,他们的上一代人因为战争的关系而人数较少。更重要的是,他们踏足社会之时,遇上经济快速发展,而且产业结构逐步转型。结构转型而带来中上层位置的高速增长,形成了一股向上流动的力量。机会就在眼前,而且整个社会求才若渴,需要大量年轻的、懂得新知识的生力军接上去。p33--------------------------------------------------------------------------------------“战后婴儿”在全球弥散着理想主义的大时代环境里成长。他们是通过想象去接触政治的:殖民主义下的政治现实没有为他们提供有意义的政治参与渠道,所以他们需要先有一个远景,然后有一套策略,最后才有生活中的参与。虽然现实中的中国遥不可及,但对不少人来说却是政治上的归宿。总之,概念先行。p44--------------------------------------------------------------------------------------“三十年代”很早便要面对实实在在的香港前途中英谈判,再目睹1989年……事件。他们见尽那些由亲英变为亲中的政客的嘴脸……亲身体验八九十年代移民潮的冲击。在政治上(由其是对政治人物),很难发展出一份信任。更重要的是,他们见过血腥镇压,了解理想主义的脆弱。到了最后关头,政治可以十分暴力。意识形态很不实在,同时也缺乏吸引力。刚好跟“战后婴儿”相反,他们注重微观,这个人是否可以信任,较一切(尤其是政治的)甜言蜜语来得重要。p45
  •     感謝方老師的介紹,才知道呂大樂《四代香港人》這本好書。呂先生將香港分為四代人,並在書中描述這四代人的特質。雖然不認同他的劃分界線 (怎麼看我也是第三代人嘛~),但某些段落絕對一針見血,讓栗拍爛手掌。譬如以下關於第四代人的描述:是這一些家長給孩子機會和支持,參與各式各樣的興趣班,但也是他們把上興趣班變成孩子們為了滿足成人的期望而要完成的事功。是這一些家長願意放下事業,全職照顧孩子,每天接送,這一刻送孩子學習游泳,那一刻上小提琴課。但也是他們以多元發展之名,令孩子們學會了各種各樣之後,卻少了一種發自內心,自我追求的熱情。寥寥數語,便已道出下一代所面對的問題和悲哀──有豐盛的物質生活又如何?在一個處處受成人擺弄操控的環境中長大,又有甚麼幸福可言?---------------------------------------------------------------讀到以下一節,有點想哭:說來奇怪,以前我們認為人生在大學畢業之後才起步。大學或以前的教育只是基礎訓練,更認真的學習──由知識、語言 (外語、普通話)、待人處事,到交際、儀態、表達能力──由二十二三歲以後才開始。那時沒有終身學習這個概念,但大家都知道離開學校之後很多事情要重新學習。一紙證書只是入場券,「社會大學」才是真實的鍛鍊與考驗的場地。那不是說在學時期的學習並不重要,而是我們不會對小伙子的能力太早下判斷。大學畢業,「闖蕩江湖」之後而脫胎換骨者,大有人在。對十七八歲或二十二三歲的年輕人,我們重視潛質,但不認為早熟的日後就一定會更加成功。從前我們可能更相信一個人會不斷成長,可以有所突破,三歲未必定八十。只要一個人會要求自我進步,誰管他讀過哪一所中學或大學畢業試的成績。小時了了,絕不是燦爛人生的保證。那是一個可以容忍 late developer 的大環境,而遲發展也不一定表示隨後人生道路曲折。那時候,我們少計較一個人的出身,而多留意他最終可到達哪個終點。過去的就讓它過去,更重要的是,這個人能否倒下之後重新振作,努力翻身。那時候謂突破,真的可以是質的變化。總之,就算是在最實際的方面,例如關於職場生涯的種種計算 (誰不想一帆風順?誰不想每項投資都收到預期的回報),還是可以留有一點計算以外的空間。那時候,我們還相信很多事情都在離開校園,踏足社會之後才發生。(我自己作為一個 late developer,對今天遲發展的年輕人特別同情。真的十分諷刺,一個愈來愈強調個人成長,人人都應該有機會多作嘗試的社會,卻提早對個人的能力下判斷,大大減少了那些不依照主流的步伐和成長進度表生活的一批人的機會。)時代巨輪不住向前推進,當我們慨嘆自己錯過了甚麼甚麼時,下一代似乎比我們錯失了更多。---------------------------------------------------------------書名:四代香港人作者:呂大樂出版社: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定價:港幣 30 元 (田園有八折)
  •     《四代香港人》呂大樂表面上,時代之間相安無事。其實,時代之爭即將爆發,安份的第一代人陸續退出了舞台,已經開始長出銀髮的「戰後嬰兒」反而毫無倦意,繼續指指點點。內地,台灣的三是時代意氣風發,香港的確感到出頭無期,生活艱難。至於第四代人,他們打從開始便是輸家。戰後嬰兒潮1946-1965第一代是上世纪2.3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人总是为明天的生活而担忧。个人享受似乎从来不在他们的议程之上。第一代人有他们保守,专制,不懂沟通的一面,这是肯定的,但另一半是其实他们比较后来任何一代人都能忍。如果他们曾经想过要规划未来,那大概就是想办法给【后生仔】提供机会,给他们推一下。【当你经历过更容易让人感到悲观的环境后,你会懂得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保持希望。你们这一代人,其实没有资格悲观】第一代人有我们其他几代人所缺乏的一份平常心。【战后婴儿】是很奇怪的一代人,尽管他们也许未有真正长大过,但现实却是这一代人拥有支配的地位与能力。战后婴儿自相矛盾。他们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自我为中心,而且还要自以为是,有种指点江山的傲慢。【战后婴儿】一代共同个经验有三点,第一点是他们认识众多。第二点是他们在一个拥挤的竞争激烈的环境里长大。(在参与淘汰考试的过程中他们渗透了两大人生哲理,一是淘汰考试的过程是一场游戏,二是尽管游戏的内容与规则本身百般不是,但最重要的是成功通过测试,然后领取奖品。---为竞争而竞争。)第三点是他们曾经是上一代人既害怕但又把未来寄托在其身上的对象。现状不少已晋身社会精英层的战后婴儿却好像至极的竞争激烈的现实,而忘记了竞争过程中公平与公开的另一面。他们会强调竞争本身,但却忘记了竞争背后应该是要达到一个meritocratic的制度。第三代人。没有考过升中试的平庸的一代。1966-1975【三十世代】【三十世代】成长于现实政治的时代。第四代人,个人性格是奢侈品。1976-1990他们属于香港近代历史上物质罪充裕的一代。但这不等于说他们比任何一代都要幸福。第四代人总是无法摆脱来自爸妈的紧密监视。第四代人是在一个很特别的生态环境里成长的。大环境不再容忍late developer。现在,成年人做很多事情都反映出一份不信任。第四大人需要提早进入成年人的世界,生活模式,价值系统。他们要满足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一起都是为了应付现实的需要和成年人的要求。当然,可以想象,成年人却总嫌他们不够成熟,而且天天投诉。在第四代人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前,周边的成年人已经结束讨论。有时候,他们连叫暂停的机会也没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小書過於集中描寫四代人特質和大環境的互動,卻對「大環境」到底怎樣變動的問題過於輕描淡寫。此外,全文亦過於以「第一代」和「第二代」的角度出發,到底第三、四代心裏怎樣想?價值觀怎樣改變?這些問題都很少談及。或者此書是向第一代人所致敬,但若從「天星事件」談起,卻又不談論「(部分)第四代人在想什麼?」則略有所失。如果說第三、四代人仍然在按照、重複嬰兒潮世代的模式,這樣若價值體系不改變,即使第二代人真的退下來了,世代矛盾亦只會轉移,而不會消失。
  •     一本小书,读完很慌。不过不喜欢按照出生年代划批次的方法,又不是生产香肠。
  •     很短小 很抓重点
  •     professor极力推荐的「教科书」,虽然不能完全赞同时代论的观点,但由于很快就能翻完而且确能有所启迪所以还是推荐一下吧~
  •     第四代人一齣生就輸了。
  •     写第四代的部分如醍醐灌顶
  •     Prof.Lui對於社會的分析,對香港的看法常是出乎人,止乎人.看他寫了"這些人經歷了這些事",對人的心理變化探索至微;但他又常說,大環境如何滄海桑田,--其實環境在他的行文里是極其抽象的.他從來不說,究竟變了什麽.= =|||這是我對他的學術唯一的好奇.
  •     根拠なし、でも読み切って心地よくなって。
  •     每一代人,不同的特点
  •     \' ol
  •     虽然书本很薄,售价也$30,花了我在商务一会儿的功夫就读完了,但确觉得值得读。
  •     社会成就了个人,还是个人成就了社会?比起“战后一代”,也许第四代香港人的首要任务不是开放,而是生存。
  •     其实这些问题和国内也差不多。。。只不过我们的发展是从那80年代开始的,他们是二战后
  •     大陆与之对比,好像总比香港晚了一代,但是代际之间的代沟,又似以更快的速度在扩大。
  •     大学书店买的,买单的时候店员说这本卖得很好。但是觉得谈得很浅层,只是把四代香港人的不同归于性格原因,anyway= =
  •     把香港人分为四代...体现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每一代人所具有的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环境对每一代人的影响极其巨大...按分类...我算是第四代...虽然作为大陆人...但由于生活环境渐渐相近...我能体会到书中所说的第四代人“个人性格是奢侈品”的这样一个说法...
  •     我是第四代香港人
  •     很多人会跟我说香港的故事,其实他们不是在告诉我香港的故事,他们是告诉我他们在什么位置讲香港的故事(搞不好自己都有点绕进去了...)
  •     我是第4代的香港人
  •     好薄的書
  •     很薄很薄的一本小书,就要30块港币,但看完还是能让人觉得这份钱还是花得值的,看看香港人自己怎么给从二战前到现在四代香港人的定位和评价,用这作为认识香港的基础,会对香港的人和事有更深刻的理解。
  •     论文的参考文献
  •     四代人的道路,都佈滿了第二代戰後嬰兒的足跡。作為戰後嬰兒的一員,作者回頭反思第一代任的精神創舉,反襯出戰後一代的自滿與疏忽,可謂通透。 其實歷史總有相似之處,如果將現實政治的大事件及其影響的時間抽離,中國大陸可能就會取代香港,成為本書的主角。至少,人們能體驗到“四代”在中國大陸的“推遲”演現,這種感官并不需要腦洞大開就能在人們腦海中浮現。 只可惜,在2014年華人社會發生驚動全球的大事件后,本書未能及時更新梳理抗命世代的來源組成,及其面臨的時代環境。倒反是cochina雜誌敏銳的捕捉到這條線索,做出一組信息量大的稿件。
  •     其實我只特別喜歡論述第四代人的部分。
  •     写得挺好,可惜只是描述,没有test,且文学味多于学术味。
  •     Carol推薦的書,關於香港人的文化認同。
  •     这个四代划分稍作调整后其实也可以用在内地,或许还可以用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我想把它看成一个普遍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仅仅是从本土意识的角度去检讨这几十年代与代的问题,容易越看越无助,越看越消极。事实上呢,不可能什么坏都遇到,也不可能什么好都占尽。时到如今,虽然物质丰富了,但我想,我们依旧在解决生计问题,这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问题。“清高到不问饮食男女,一味关心国家大事”,这不是一种健康的生活状态。
  •     很好
  •     一本近來無數人討(爭)論的書,但我相信當中不少人是根本無看過或者是帶著偏見地讀!最觸動我的,不是對所謂第四代的討論,而是對第一代人的感激以及作者身為第二代人的懺悔。
  •     可圈可点的一本“小书”
  •     篇幅不長,短短3-4頁講述一代人,有保守有大膽闡述,外在環境少提及(其實在香港是很影響每代人的局)而是內在環境及人性方面分析,有些沒注意的也可找到,還不錯
  •     对76后的第四代,个性是一种奢侈品
  •     呂大樂教授的一本薄書:“三十世代”見盡那些政客的嘴臉,在政治上,很難發展出一份信任。見過血腥鎮壓,瞭解理想主義脆弱。意識形態很不實在,同時也缺乏吸引力。跟“戰後嬰兒”相反,他們着重微觀,這個人是否可以信任,較一切甜言蜜語來得重要。——聯想到近期香港政治風波,覺得頗為貼切。
  •     第一代与第四代人都是独立说,唯独第二代与第三代人不得不放在一起说,说到底还是个地产霸权的问题,如今的财阀大约都是战后婴儿,他们垄断了社会资源,社会流动不易,第三代出头也难了。vintageHKU, vintageCU,真是讽刺...
  •     講一二代比較好看。到四代,作者好像不太了解。
  •     理解与参照
  •     适用于内地。
  •     表面上,世代之间相安无事。其实,世代之争即将爆发。安分的第一代人陆续退下舞台,已经开始长出银发的「战后婴儿」反而毫无倦意,继续指指点点。内地、台湾的三十世代意气风发,香港的确感到出头无期,生活艰难。至于第四代人,他们打从开始便是输家。
  •     60几页的小册子本来是不能作为一本书的,四期在明报上连载的合集。观点很新,但也许是篇幅所限,很多结论缺乏支撑,也无怪乎之后有不少人会攻击这本书的观点。对想了解香港的人来说,这是个不错的引子。
  •     从我们这代人生活过的岁月中, 整理出我们感受得到却说不出来的生活中的道理。
  •     好薄。清晰。
  •     繁榮不僅僅是總體的指標,後繼的發展潛力和空間會更有說服力; 並且,沒有誰是不可取代。
  •     世代何以可能?何謂一代人?如何或捕捉或建構或敘述一種有效的代際共同觀念?對每一個社會學者喝歷史學者來說,都是艱巨的任務。呂大樂完成得很出色。
  •     写得真好!哎~吕大乐当年开的关于足球的书通听说很有趣很火爆,我却一次都没有尝试去听过...
  •     很有趣的小书本,把四代香港人的心路发展写出来。不能说作者的判断完全准确,可这种介绍、说明社会代际特性的小书还是值得一看。
  •     个人拥有的第一本独立出版物;是现象的观察总结。其实并不仅适用于香港,同样适用于内地。
  •     默默奉献的战前第一代;竞争但自我的战后婴儿;实在但不出头的三十世代;物质优越但缺乏个性的76,、80后。
  •     扩充成中篇小说好不好,吕老师
  •     90后会觉得作者的立场很亲切。用繁体做了点笔记,体会到为什么人大大学语文课会有老师要求期末用繁体字作答。
  •     粗粗浏览了一遍,有关香港的不少疑惑似乎有了解答。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