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历史与文化

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9-9
ISBN:9787228010424
作者:佟克力 编
页数:347页

内容概要

佟克力,本名:佟佳克力,锡伯族,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研

书籍目录

资料与研究(佟克力)
族源(贺灵)
编旗驻防(佟克力)
屯垦及其历史地位(佟克力)
伊犁锡伯营(佟克力)
民族关系史(贺灵)
古今人口(佟克力)
社会组织(佟克力)
习俗文化的特征(贺灵)
婚姻(佟克力)
丧葬(佟克力)
习惯法(佟克力)
原始信仰(贺灵)
萨满教及其文化(贺灵)
附:锝伯族《萨满歌》之一
锡伯族《萨满歌》之二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就锡伯族的族源、族名、锡伯族与周邻民族的关系、伊犁锡伯营、风俗习惯、古今人口、原始信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锡伯族历史与文化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一、关于族源众所周知,锡伯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中国的历史长河当中,无数曾经强大一时的民族昙花一现,如:匈奴、突厥、契丹。无数创造过灿烂文化的民族最终湮没无闻,如:党项、回鹘、鲜卑。而锡伯族作为一个人数相对稀少却又无比坚韧的民族共同体,在大浪淘沙中既保持了本民族的主体性,又对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自己独特而卓越的贡献。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史上一页华彩的篇章。因此,我们就更有必要了解一下锡伯族的前世今生,探究她从何处来,又正往何处去。对于锡伯族族源为何,学界并没有统一的结论。现在流行的有以下3种观点。第一种认为:锡伯族与满族同源。第二种认为:锡伯族与鄂伦春族同祖。还有一种也是被广大锡伯族同胞接受的观点认为:锡伯族是鲜卑的后裔。笔者赞成第三种观点,即:锡伯族是鲜卑人的后裔。理由如下:首先,从历史地理的角度上来看,鲜卑作为东胡的一支,在两汉时期长期活跃在今大兴安岭的广大区域内。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周边民族纷纷进入中原,鲜卑各部:慕容、拓跋、宇文、段、乞伏、秃发等相继兴起并逐鹿中原。建立起了前燕、西秦、南梁、北魏等政权。尤其是拓跋鲜卑部所建立的北魏政权,于公元439年统一了中国北方地区,结束了北方各民族长期割据战乱的局面。而其自身也在此过程中迅速封建化,并在中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至今仍留下诸多宝贵的遗产,如: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等。随着大量鲜卑人迁徙至中原和时间的推移,那些仍然留住在原居住地的鲜卑,在生产生活方式、语言文化、政治制度等多方面与那些迁徙到中原的鲜卑人间的差异越来越大。逐渐地,留在原居住地的鲜卑便不再有资格使用鲜卑的名号,而是被冠以契丹、库莫奚、室韦等称号,这也是居于中原统治地位的鲜卑人对本民族中处于边缘地区的那部分族群歧视的一种表现。其中的室韦,便是锡伯族的直接发源部族,在北魏时期分为五部分,即: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怛室韦、大室韦。室韦部族作为事实上的鲜卑同族,因久居嫩江、黑龙江流域,距离中原甚是遥远,与北魏政府联系甚少,并未受到中原王朝的直接统治。南室韦中的一部,在此时生活在绰尔河流域(嫩江支流),以狩猎为生,兼营渔业。正是这一支南室韦部族,最终直接发展成为了锡伯族。其活动的历史空间,也是之后形成的锡伯族活动的主要空间。通过以上历史地理的角度,我们简要分析了鲜卑——室韦——锡伯间的传承关系。接下来我们可以从民俗学的角度,分析锡伯族与鲜卑间的关系。在丧葬方面,锡伯族保留了诸多鲜卑的特点。如1960年发现于内蒙古的拓跋鲜卑墓葬,均为竖井土圹内放桦木棺材,尸体皆为仰身直肢。而在锡伯族的丧葬传统中,无论男女,其身死后墓葬也是竖井土圹内放松木棺材,尸体也为仰身直肢状。另外,在鲜卑的墓葬中,妇女的发辫是有辫有髻的,这种习俗在室韦身上即体现为“妇人盘发”。而过去锡伯族姑娘出嫁,也是把头发编成发辫并编成髻的。在这点上,也可以看到鲜卑——室韦——锡伯的传承关系。除此以外,在新中国成立前,锡伯族还有供奉“鲜卑兽”的习俗。一种主流说法是,当年鲜卑人从大兴安岭往南迁徙时,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似狗非狗、似狮非狮”的神兽帮助,鲜卑人才得以摆脱险境,成功南迁。鲜卑的神兽,得到了锡伯人的供奉,同样可以体现出彼此间的传承关系。从以上民俗学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随着鲜卑、室韦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他们的习俗也随之湮没无闻。但锡伯族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依然传承了部分其祖先的习俗及传说,保持了自身的完整性和主体性,为丰富多彩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除历史地理、民俗学的角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语音学及现代的DNA遗传学检测来判定鲜卑与锡伯间的传承关系。众多学者认为,鲜卑、室韦都是锡伯(xiwe)的音转和异写。著名汉学家、法国人伯希和即认为鲜卑向室韦的音转规律是sirbi—sirvi。而关于锡伯,早在清代,学者何秋涛就认为锡伯是鲜卑的音转。清人西清也在《黑龙江外记》中记载:“鲜卑乃部种,非地名,今锡伯乃鲜卑之音转”此外,在2007年,吉林大学考古研究中心对新疆48名无亲缘关系的锡伯族进行了DNA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锡伯族与拓跋鲜卑之间表现为负的Fst距离(-0.013),暗示锡伯族不但与拓跋鲜卑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是在生物学上不可分的两个人群。综上所述,通过历史地理、民俗学、语音学及遗传学等多方面的分析,应当有足够的理由来判定鲜卑——室韦——锡伯间传承关系的存在。即锡伯族的远祖为鲜卑,而近祖为室韦。但要说明的是,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曾经这样说明满族与女真的关系:虽然满族为女真人的后裔,但那部分留在东北后来发展为满族的女真人,只是宋金时期女真人当中的边缘人群。这部分留住在原居住地的女真人与那些入主中原的女真人的差异巨大,其族群的历史记忆也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模糊。甚至到了明代,这部分女真人也是从明朝官员那里才得知那个由自己祖先建立的曾经灭亡北宋的金国的存在。因此,虽然在血缘上锡伯与鲜卑、室韦的关系密不可分,但是在文化及历史记忆方面,当锡伯族人登上历史舞台之时,对鲜卑、室韦的认知应当是非常简单甚至是极为陌生的。在当时,锡伯族自身也没有办法去获取鲜卑、室韦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遗产。而在锡伯族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至深的民族主要有两个,那就是蒙古族和满族。这也造就了之后锡伯族与蒙、满间紧密而特殊的关系。二、锡伯族的发展历程锡伯族的祖先室韦在唐代曾接受唐室韦都督府的管辖。之后契丹崛起,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迅速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政治形势。南室韦(锡伯族)亦被契丹所统治,契丹人在这一区域设置了治所在绰尔城的泰州以进行管辖。公元1114年,女真人崛起,并在其后灭亡了辽及北宋。这一时期活动于泰州的锡伯族人处于女真的统治之下。之后大量女真人融入中原,只有仍留在原居住地的女真人保持了自己的文化特点,并与同处于这一区域的锡伯人相互交流、友好相处。这一时期的锡伯人大量吸收了女真文化,并开始部分进行农业活动。金中期以后,蒙古人崛起,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之后蒙古人灭亡金国并统一东北,除少部分锡伯人流散逃亡外,大部分锡伯人仍然留住原地,成为之后的元朝属民。这一时期,东北许多城镇包括锡伯族的聚居区“绰尔城”都被夷为废墟,诸多耕地被改为牧场。在元、明和清初,锡伯族人在绰尔河流域依附于科尔沁蒙古,从此开启了长达近800年的与蒙古族交往相处的历史。在这期间,蒙古族的语言文字及宗教信仰深深影响了锡伯族。藏传佛教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与锡伯族的原始信仰萨满教并立的信仰。虽然锡伯族的人口较少,并在与蒙古族共处的过程中有不少锡伯人融入到了蒙古族之中。但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锡伯族一直保持着自身的完整性。这一方面是由于两族间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锡伯族自身的坚韧与骁勇。而在长期的锡、蒙相处过程中,也培养了两族间深厚的兄弟情谊。这在之后锡伯族西迁时,受到了众多蒙古族人的帮助一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公元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锡伯族联合科尔沁、叶赫、哈达、辉发、乌拉、卦尔察、珠舍里、纳殷等八部共3万余兵力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的军队在古垺山发生激战。史称“九部之战”或“九国之战”。这一战的最终结果是努尔哈赤获得了胜利,同时也成为了锡伯族的历史转折点。从这以后,大批锡伯族人开始了远离故土、驻防戍边的军役生活。而锡伯族与满洲的交往与联系也与日俱增。1636—1648年,除之前已加入满洲的锡伯族人外,原属科尔沁蒙古的锡伯被清政府编入旗兵之内,成为蒙古八旗的一部分。1692(康熙三十一年),锡伯族被编入满洲八旗之内,从此结束了科尔沁蒙古对其的直接统治。被编入八旗的锡伯族兵丁,先是前往齐齐哈尔、乌拉吉林、伯都纳等地当差,随后清政府又将他们派遣到盛京和北京进行驻防。锡伯族兵丁被频繁调遣的原因一是因为其骁勇善战,作风强悍。其次也是清政府“分而治之”政策的一种体现。锡伯族人在被编入满洲八旗后,开始大量吸收满文化,使用满文满语,从而放弃了之前使用过的蒙文蒙语。在与满族的相互交往过程中,也培养了两族间的情谊。而锡伯族作为一个骁勇坚韧的民族,有清一代,在维护国家主权、稳定边疆局势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新疆在清代,数次引发边患。从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开始,直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政府多次用兵才将新疆全境统一。但在此时,沙俄的力量又开始出现,其采取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逐步向我国境内推进,想要通过蚕食的方法霸占中国领土。面对内部可能的叛乱和域外势力的威胁,清政府采取了以下的行动:第一,将赴新疆平乱的重兵置于各要害防守。第二,设置伊犁将军,建立统辖全疆,军政合一的军府制。第三,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开始,从内地陆续调遣大批八旗兵士进驻天山南北,并将之前的内地平乱兵撤回。锡伯族气势恢宏的大西迁,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的。他们担负的是沉甸甸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面临的是从辽宁到新疆边境的万里征途(从今天的沈阳到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最短驾车距离为4532公里,当年锡伯族勇士经由外蒙至新疆,路途的遥远及艰辛更甚)。在1764年西迁至新疆的锡伯族人中,官方授发的正式户口册注册的锡伯族官兵及眷属共3275人,除此以外,西迁途中陆续诞生的婴幼儿共350余名。因不忍骨肉分离而自愿跟随的人丁为405人。当年,实际来到新疆的锡伯族人共4030名。而根据专家的推测,当时全国的锡伯族总人口大约在3万左右。由此可见,对于西迁,锡伯族人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此之后,史籍中对位于东北的锡伯族记载逐渐减少,而对新疆锡伯族的记载大量增加。西迁后的锡伯族最终在伊犁河南岸(今察布察尔地区)定居,并由原来的六旗(牛录)扩编为八旗,完成锡伯营八旗的编制。锡伯营的军民在万里外的他乡屯垦戍边、开凿水渠、勤劳生产。不仅做到了自食自耕,不领国家军粮,减轻了清政府的财政负担。还帮助周边的满、索伦营进行农业生产,在整个伊犁地区形成了南北西相呼应的“旗屯”大局。为稳固边疆,抵御外来侵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锡伯营除了进行屯田以保障后勤外,还担负着驻守卡伦和守卫台站的任务。此外,在保卫新疆内部安定和抵御沙俄侵略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826年的张格尔叛乱,锡伯营总管额尔古伦便带领锡伯、索伦兵士奔赴南疆,参与平叛,并最终挫败了张格尔的阴谋。1830年,张格尔之兄玉素甫和卓叛乱,锡伯营再次出征,赴南疆英勇作战,成功解除危局。1864年,全疆爆发反清农民起义,以麦格木扎提为首的封建主趁机在伊犁建立起所谓“苏丹汗国”并对各族人民进行血腥统治,锡伯族人在此期间遭遇巨大灾难。1871年,俄国侵占伊犁,对伊犁进行殖民统治。锡伯营总管喀尔莽阿坚决拒绝与俄国人进行合作,并始终保持与清廷的联络,这激起了锡伯营军民的斗志。之后俄国人将喀尔莽阿看押迫害,并将其逐出了伊犁。喀尔莽阿离开伊犁后毅然前往塔城进行开荒造田和囤积军粮的活动,这为之后左宗棠收复伊犁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三、余论以上内容简要分析了锡伯族的族源并简单介绍了其发展历程。回顾锡伯族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她具有顽强而坚韧的民族性格,在历史的洪流中,始终保持了本色与自身的完整性,从而在整个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锡伯族人一直拥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和适应性,无论是契丹还是女真,无论是蒙古还是满族,无论是维吾尔、哈萨克还是汉族。锡伯族人总能与她所生活的地域上同居的各民族长期共存,相互交流学习。直到今天,很多新疆的锡伯族人都会说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这是这种适应性和接受能力最生动鲜活的体现。锡伯族虽然人数不多,却能在历史上不断向前,无论经历怎样的坎坷波折,都始终不曾放弃与妥协。这是远远超过血脉相承的精神传承。无论使用何种语言文字,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种顽强坚韧的锡伯精神,有了这样一种自信坦荡的民族胸怀,有了这样一种永不服输的民族气魄。一代又一代的锡伯人才能不断披荆斩棘,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锡伯族人与众多民族都有着长期友好往来的历史,他们之间关系紧密,甚至是互称兄弟。蒙古、满族、鄂伦春、达斡尔,维吾尔、哈萨克、汉族等等等等。锡伯族与这些民族的交往史,同样可以作为中华各民族友好交往的典范。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境遇与选择。惟愿每一个锡伯族人继续传承着锡伯精神坚定向前,也愿锡伯族与每一个兄弟民族共同努力,共圆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我们祖辈一个个坚韧不屈的身影,将永远照耀着我们的前路,永不停息。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从草原到森林,从高山到平原。历经千百年风雨坎坷,走遍华夏的东西万里。今天的锡伯族人依然屹立而执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