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去影留

出版社:陆寿钧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0-12出版)
出版日期:2010-12-1
ISBN:9787106032524
作者:陆寿钧
页数:146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他出任了上影文学部的副主任,我被调至文学部任编辑,日子不太好过。一次,他要去四川开拓稿源,需带两个助手。一个挑中了巴金的女婿祝鸿生,那是理所当然的,巴金是四川人,祝鸿生去会有好多关系可以便于开展工作。另一个却选了我,那是让我至今都不能理解的。就是经过此行及以后对所组稿子的处理中,老王与我自然而然地成了忘年交。并且,我的编辑工作在他的指导下,也有了起色。以后,他升任文学部主任、文学副厂长,在我的心目中,他还是原来那个老王。他离休后,我常去看他,后来,我当了文学部的副主任兼支部书记,仍常常去看他,没少吃过师母汪老师烧的可口的上海家常菜。在老王的心目中,我还仍然是以前的“大陆”。我们一起谈创作、谈人生,无话不说。我消解了他的一丝寂寞,也从他那儿得到不少教益。 那天,我来到老王家,见他倚在床头看电视,人已骨瘦如柴,说话也十分吃力,却还为他夫人给我泡茶慢了而发火。他夫人告诉我说,他不能进食,脾气越来越倔。我鼻子一酸,我知道老王是为了无力对我这个老下级热情而在发急…… 我早明白他将不久于人世。我给他带去一束鲜花,有他喜欢的白丁香和红玫瑰。我还想给他写篇文章,赶在他走前报给他一点安慰,可由于种种顾忌,虽冲动地在大年初一就动了笔,最终还只是开了个头,我仍然认为,人走了,送再多的花圈,说再多的好话,已无多大意思。真有情,就赶在前。那天,我在他家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个认真的人在老而无权后的孤独。为此,我却更敬重认真的人。并将终生告诫自己:要雪中送炭,而无须锦上添花。 春节回沪后,我给老王打过一个电话。他说他的病好些了,能吃点流食了。想不到没过几天,他就病危送人了医院。此后,我去看过他两次。一次是与文学部的两位老同事去的。老王鼻中插着输氧管,手臂上扎着输液管,我们相对无言。另一次,听说他不行了,是跟随两位老厂长去的。老王挣扎着说出了三句话,一是问: “夏公走了?”他指的是夏衍逝世了。夏公病重,上影代表赴京去看望时,夏公也曾问起过老王。老王明白这回他将随夏公而去了。二是问起上影的现任领导。三是“谢谢领导的关心”。老厂长徐桑楚听到此,眼圈一红地说道: “我们是50年的老朋友了……”临别时,我挨着老王的耳朵说了声“保重!”他吐词不清地说道:“我没有完成任务……”这是我听到他最后对我说的一句话,这句话也只有我能听懂…… 老王离休后,我根据领导的指示,曾邀他写过周璇的传记电影剧本。这个剧本由他来写是有不少优势的,然而,他仍然十分认真,不但采访了不少人,而且还通过北京的电影资料馆,把三四十年代报刊上登载的有关周璇的文章全部复印了一份,足足有四百多篇。

内容概要

陆寿钧,1942年4月生于上海青浦朱家角。1963年8月进入上海电影界做绘景助理工作。“文革”后调任文学部编辑,曾担任过数十部影视剧的责任编辑和文学统筹,为国家一级编辑。又创作过数十部影视剧,其中,有电影《烛光里的微笑》、《第一诱惑》,电视剧《一号机密》、《红毛巾》等,屡获国家级大奖,为国家一级编剧。同时,又从事散文、传记、小说、评论创作,出版过十余本集子,其中《上官云珠生死录》、《影坛人生》等有较大的社会影响。为此,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评为上海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曾任上影文学部副主任、创作策划部主任。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上海电影家协会理事、上海市文联委员、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会员、上影艺委会成员。

书籍目录

序 写在前面的话 置景工 绘景人 老校长 对沈浮老厂长的一次采访 柯灵先生二三事 赵丹的两幅字画 白杨采访记 我所认识的道临老师 一位不该被湮没的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家 智者刘琼 “永不泯灭的回声” 四见艾芜 良师益友桑弧 怀念鲁韧 电影美术界泰斗韩尚义 老王 幕后的大师 魂断干校 叶明与沈浩 录音技师吴江海 人正、务实的齐副厂长 冯晶之死 导演岑范 欢乐留人间 大个子中叔皇 “土琵琶”的绝唱 忆对马烽、孙谦的一次拜访 刘藩老师 读《舞台挥毫一郑长符戏曲人物画作品集》 读《施琦平画集》 英年早逝的国家一级编辑祝鸿生 伟若大姐 永远的朋友 永远的老师——记日本友人森和代 一部影片与一位领导 楼下的老同乡 偶识陈学昭 在谢晋身边工作的日子里 后记

编辑推荐

《人去影留》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人去影留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