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

出版日期:2014-8-1
ISBN:9787515324503
作者:威廉·夏伊勒
页数:1560页

内容概要

[美]威廉·夏伊勒(1904-1993),著名驻外记者、新闻评论员、历史学家。先后为《芝加哥论坛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媒体服务,1947年获得当时广播电视领域的最高奖皮博迪奖。著有《柏林日记》《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等,其中《第三帝国的兴亡》成为了研究纳粹德国的传世之作,获得了1961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书籍目录

第一卷:《世纪初生》
第二卷:《噩梦年代》
第三卷:《旅人迟归》

作者简介

夏伊勒三卷本回忆录的第一卷,另两卷是《噩梦年代:1930—1940》《旅人迟归:1945—1988》。
夏伊勒出生于世纪之交的美国中西部小镇,为了逃离那里的保守氛围,夏伊勒来到欧洲,找到了一份报社的工作。夏伊勒在伦敦报道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巴黎报道林德伯格的跨大西洋飞 行,在日内瓦报道国际联盟的会议。作为记录者,夏伊勒见证了菲茨杰拉德夫妇、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伊莎朵拉·邓肯等人的生活片段,有时自己也置身其中。对于大洋彼岸的故事——芝加哥的地下之王、“猴子审判”、风靡全美的“肖托夸集会”、哈定时代的丑闻等等,夏伊勒也娓娓道来。一幅欧美大陆世纪初生的画卷徐徐展开。
夏伊勒三卷本回忆录的第二卷,另两卷是《世纪初生:1904—1930》《旅人迟归:1945—1988》。
面对纳粹魔鬼突然出现的严峻考验,夏伊勒受命前往柏林报道。夏伊勒亲眼见证希特勒攫取权力,横扫欧洲,在与纳粹新闻审查机制的斗争中跟踪报道了把世界拖向战争的每一次重要会议,并随德军的铁骑前往比利时、法国。文字中展现了丰富的历史细节,带有强烈的个人视角和临场感,堪称《第三帝国的兴亡》的“导演评论音轨”。
夏伊勒三卷本回忆录的第三卷,另两卷是《世纪初生:1904—1930》《噩梦年代:1930—1940》。
1940年,阔别祖国十五年的夏伊勒返回了美国,继续对战争的广播报道。冷战到来,麦卡锡主义席卷美国,夏伊勒因“左翼”倾向名列《赤色频道》刊物,由此丢掉了工作,与老友默罗反目,不得不靠写作和演讲勉强度日。写作生涯起起伏伏,《第三帝国的兴亡》又掀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给美德关系制造了麻烦。随着时间流逝,旧友接连故去,夏伊勒最后一次来到欧洲故地重游,看到以前心仪的街道和美食,却有心无力,无限唏嘘。


 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整整四十年前,在安徽南部水乡的农村中,一部名为《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两卷本大部头著作于不知不觉中开始在知青中口耳相传,让在远离家乡的生产队中过着百无聊赖生活的他们欣喜若狂。当这两本书到了我的舅舅的手中时,已经不知道在小圈子中流传多久了。跟所有其他人一样,我的舅舅只有两个晚上的阅读时间,就要把它继续传递下去。他度过了两个疯狂阅读终夜未眠的晚上,不仅通读了整本著作,还做了详尽的摘抄,至今仍对书中的内容记忆犹新。很难说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夏伊勒给当年的知青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现在在万圣书园温暖的咖啡馆里敲打着这篇书评的我,想来是永远也无法真正体会到当年身处在那样知识匮乏的浩劫时代下,干着沉重的农活,渴求着知识、更广阔的世界和属于自己的未来的他们通宵阅读这本书时的心情与感受。至少在许多年之后,当上教授的舅舅将《第三帝国》推荐给初中刚刚毕业的我时不能。然而又过了五年,现在的我通读了这三卷《威廉•夏伊勒的二十世纪之旅》之后,觉得自己或许已经窥见了当年他们那种难以名状的炽热心情的端倪——那种发现了更加寥廓世界的存在、在这世界上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人生可能有这样的可能性的激动,以及更加无法言说但又挥之不去的失落与惆怅,对世界与生命本身的迷惑。这种迷惑与生俱来,随着阅历的增加而与之俱进,对答案的寻求构成了我们人生中最有意义的部分。而一个见证了整个二十世纪——人类财富、知识的增量,都远远超过了此前十九个世纪的总和;其战乱所造成的损失,也远远超越以往的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在世纪初蓬勃发展泥沙俱下的芝加哥、成长在大战之间最后繁荣岁月的巴黎、成熟于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加尔各答、并用十年深入观察了最黑暗时刻的柏林的饱学之士的人生旅程,显而易见会是最宝贵的参考。更不必说他长寿到目睹了冷战的开始与结束,苏联的新生与崩溃和新时代的黎明,是一位最佳的驻外记者、新闻评论员、历史学家与精彩的文字写作者。不必再赘述他的经历与书中的回忆,字里行间的世界万象与人生百态,这些都只能在自己的阅读中领略,在此处我只打算列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几个点,以供参考。纵观全书,个人认为最精华的部分是第一部,可能是因为写作第一卷时作者未至耄耋精力旺盛,可能是后两卷中的史实分量过重,也可能是十九岁的我与作者年轻时的心境精力更易产生共鸣。第一部中关于世纪初美国的飞速发展与保守混乱(与当下的我们何其相似)、初到巴黎与维也纳的兴奋、关于大学对人生意义的精妙点评和爱情生活的回忆,对国际联盟所代表的人类梦想失败的唏嘘我都记忆犹新,受益匪浅。第二部则主要记述的是作者在纳粹德国统治下的柏林生活时的那个“噩梦年代”的往事,为我们提供了《第三帝国》历史叙事之外的另一种观察角度。第三部主要讲述作者中晚年回到美国之后工作生活上的奔波,你会感叹,在那样波澜壮阔的前半生之后人生也同样不可避免的会落入平淡、衰败和迟暮,旧友一个个反目、失去联系或者辞世,维持了三十二年的婚姻一样会在混乱中以破裂收场。而那种对生命和世界的失落与惆怅只会越来越深,探求了一生的答案一样不会得到解答。正如作者在第一卷开头的前言(个人认为是全书千余页中最佳之处)的感叹——他虽已步入人生的终结,却依旧停留在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之上:“生命是什么?有什么目的?它是怎样开始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往哪里去?死亡就是一切的终止么?死亡又是什么?它通向永恒?通向虚无?”他只得到了很少的答案,但就连这些答案也并不乐观。“庸庸碌碌的琐事占据了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构成了挫败、成功、悲伤和瞬间的幸福。在这碌碌的人生中我偶尔会停下,去思考人类是多么卑微、渺小……在无穷的时空中,它无足轻重。”而这些,按照作者本人所说,就是整本回忆录的背景,而写作回忆录本身的目的,也只是“写下自己信以为真的一些事情。”仅此而已。同时在作者看来,就连回忆的书写本身,都是这样一件充满了微妙的不确定性的事情。当我们在写作回忆录、记录和追溯历史的时候,即使凭借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在这里,是作者本人每一天的日记和无数官方档案和研究书籍)和最权威的论断参考,我们也永远不可能说出事实真相。我们所叙写的,仅仅是自己的回忆与历史的传奇与神话。这种对人性与世界深入骨髓的悲观渗透在全书。或许正如木心所说,所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人都会坚定的抱持悲观主义。但是能够书写自己灵魂与人类历史的传奇与神话,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呐。这本书是作者作为一个人世间度过近百年的过客对这万物之逆旅的探索与收获,能够进行这种探索本身,或许就已经是意义所在了——正如同能在1974年的皖南农村和2014年的北京读到这同一位作者的著作并为之倾倒一样幸运。如果有可能的话,如果事情顺利的话,真想像当年如饥似渴的知青们一样,把这套书传递下去。
  •     当看到ISIS在伊拉克摩苏尔附近摧毁尼尼微(Nineveh)省博物馆的文物,自然能联想到乌尔遗址(Ur),也想起威廉·夏伊勒笔下在伊拉克的探险之旅,还有这部《二十世纪之旅》。作者从一位记者,慢慢演变为作家和历史学家,一路走来,图书出版的不平坦,50年代的封杀等等,还要记得他的一只眼睛是失明的。让读者从中体会出奋斗的艰辛,以及书写历史的价值。“读书学史”,也是从此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之前就对历史类图书有着浓厚地兴趣,只是感觉就是说史;然读完此书后,给了我一种新感觉,角度不同的历史书写,图书大量的备注和短评,挺有特点的。1924年前,可以慢慢感受到当时美国的历史。先是驱赶印第安人,接着是来自欧洲的移民在空旷的肥沃的土地上努力开拓。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人口慢慢增多,教育得到完善。第一批勇敢的开拓者积累了丰富的财富。后来者则被剥削,于是也有了工会组织、工党,也有了罢工。 美国总统及从政者,重要人物一个个的出现。不仅仅有此,还有重要的科技创新,如汽车的普及、无线电的发明、原子弹的制造等等,都在书中有了描述,和作者威廉·夏伊勒都有着某种的交集。 1924年的后半段,则通过作者的职历,将欧洲的生活展现在读者的眼球。迷人的巴黎,平庸的伦敦,音乐的维也纳,这都是读者留下的感受,让你能深刻体会到20世纪初战后欧洲大城市的第一印象。 作为当时的报社编辑,不仅仅可以四处奔波,寻找新闻消息,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搞作,还可以在报社的周围寻找快乐,自然还有美酒美女相伴。当然或许还能成为大作家。看看海明威,之前竟然当过短暂的编辑生涯,而且这些全球的作家,来曾在巴黎居住,挺有意思的。 书内,在1930年之前的重大事件作者都有着自身的解读,比如首位成功飞跃大洋横,俄国的共产主义、帝国的法西斯、美国的股市崩盘等等。让你可以用另一只眼睛来看问题。长知识哦! 30年代初先是来到阿富汗,这个鲜为人知的国家。这儿近年来国王的统治不断被军人颠覆着。短至数年长至数十年,老百姓的日子苦不堪言。 接着来到乌尔,没想到这儿竟然是苏美尔文化的遗址,30年代重大的考古被发现,也让读者了解到当时的考古负责人伦纳德·伍利(Leonard Woolley),顺便也了解到考古学家马克斯·马洛温(Max Mallowan)和文学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夫妇。很兴奋有这种内容,让读者对当时的考古发现有了新的认识。在这段时期,作者的身上发生了重大的变故,悲惨的事情接撞而来,先生一只眼睛失明,接着就是失业。不过福兮福所依,谁说这不是一个好的时光了,在失业期间能和心爱的女人平静地生活在一起,在此期间反思近几年来的记者生涯,并阅读大量图书不断地充实自己。 在重新又了新闻记者工作机会之后,作者来到二战时期的德国,了解到法西斯的备战,以及其所发动的侵略战争,背后的许多信息,之前很少了解。比如,斯大林竟然是协同德国发动二战的帮凶吧,和德国一起分割了波兰,之后又借机侵占了波罗的海三国。英法本可以在战争初始就将德国法西斯扼杀,比如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等战争,太多的机会,却由于私利而忍让退缩,甚至背叛同盟国。 直到德国侵略波兰时才犹犹豫豫的和德国宣战。只是到了此时,还是宣而不战。让德国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英法也因此失去了良机。 自然,好事不能只让德国一个人全占有,这不在英法联军大溃败德国也犯了错误,没有一鼓作气围歼英法联军,让联军有了两天的时间逃离至英国。接着,在英德空战时,没能去毁灭英军的雷达,也慢慢失去了先机,从此在战场上被英国被扭转了局势。忽然想起了很久前看过的电影《鹰》,不就描述这个场景的么,雷达被袭击。幸运哦!英国也不是好人,在二战期间,竟然把逃至英国的法国舰队被没收,法国海军被驱散,唉,咋这样呀。 自然,此书也让读者第一次了解到广播,电台可以第一时间传播出各类的新闻。尤其当德法在签订投降条约时,一战时签订的列车再次被搬至现场,这无疑是法国的耻辱! 威廉·夏伊勒在签订仪式后第一时间的广播,也由于德国监督的疏忽,竟然比希特勒的消息发布还要早。看到这儿让我有些感动,眼眶中含着眼泪,太激动啦。 看到前文,想起威廉·夏伊勒在德国二战时写下的日记,后期出版成了畅销书。而在阅读中,忽然想起才如何带出严查的德国呢?如果是我,我该如何带出来呢?是放弃还是努力! 这不,答案就来啦。惊险的方法,真是哪儿越危险就在哪儿想方法,挺佩服作者的好方法,如果作者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必备的技巧,又谈何容易呢?而这,必然是长期的工作培养慢慢才能具有的才能。 全卷之中读后印象挺深的,就是对苏联的描述,虽然断断续续,然而从中也基本将苏联社会主义国家描述出来。在独裁的斯大林政权,众多人员被清洗,连有异议的大作家高尔基,也没能幸免。国家陷入苦难,直至戈尔巴乔夫当选,国家才苦海中慢慢得以恢复。 反观美国,自由的言论,不受任何约束,从作者的书中也能体会。只是50年代杜撰的《赤色频道》上的黑名单,让包括作者在内的众多人被牵连,被排挤,没有工作,生活陷入苦难。十年之后社会才恢复正常,同样恐怖的十年。 书中对作家名人多有描述,像俄国伟大的作家托尔斯泰,作者亲自前往处所拜访,从中也能体会出这位大作家的与众不同。托尔斯泰也与大名人甘地有着书信的往来,只可惜甘地的内容由于被出版商干涉,而从此套图书中抽出,有单独的回忆录出版。对读者来说有些小小的遗憾。只是还能看到些小小的内容,如最终在绝食后,弱弱的身体在出席大型活动时,被射杀。 图书译者的努力,也让全书生动有趣。挺喜欢的厚本图书,自己阅读起来也很缓慢,平均50页要花上1小时的时间才能读完。自然收获还是不少,挺赞的!
  •     身兼记者、作家、历史学家于一身的夏伊勒亲眼见证了20世纪诸多重大历史事件。这部著作为读者开启了许多管窥历史渊源的通道。文|李翔《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留给世界的最后一部鸿篇巨制,一部倾注了大量情感的时代万花筒和人生思考录。威廉·夏伊勒的一生横贯整个20世纪。他出生于1904年,去世于1993年,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文学的崛起、1960年代的文化浪潮、交通与传播方式的革命式变化、越南战争、冷战、肯尼迪遇刺和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辞职、苏联帝国的崛起和解体。其中他个人留下印迹最深,也让他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三帝国的描述。在历史上他的名字同《柏林日记》以及《第三帝国的兴亡》联系在了一起。他也成为最为大众熟知的描写纳粹德国的历史学家。“这一时期,科学和发明获得了爆炸式的发展,这极大地改善着人类的生活方式,改变着人类对自身的认知。我出生于1904年,如今的年轻人会说,他们根本无法想象,在那之前,人类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那之前,人们出行时乘坐马拉的四轮车,那之前,世间没有汽车、电话、电灯、电力,也没有如此普及的中央供暖;那之前没有飞机、电影、收音机、电视机、交通灯、计算机、空间站、太空飞船,以及许许多多人们如今司空见惯的其他东西。”在他回忆录的最后一卷《旅人迟归》中,这个20世纪最知名的记者之一感慨说。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黑天鹅》与《反脆弱》的作者,同时也是成功的基金投资者—最知名的战绩包括在金融危机之前做空美国股市,曾经在读完威廉·夏伊勒的《柏林日记》后感慨说,这本书加深了他的一个认知,即绝大多数人类对于将要发生的甚至会极大影响自己命运的事情都是茫然无知的,对于那些不断提醒他们的征兆,他们通常会选择忽略。巨大的惯性让人不假思索地按照设定的轨迹行动,哪怕最终通往灾难。在塔勒布看来,2008年的金融危机如是,希特勒为德国和整个世界带来的战争灾难亦如是。在威廉·夏伊勒的回忆中,整个20世纪都是如此。绝大部分的人类都好发议论,但却毫无判断力。这个剧变的世纪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明显。也难怪随着年龄渐长,也见识到世界的更多面貌,威廉·夏伊勒会变得愈发悲观:“我活得越久,就越清楚地看到,对我来说,人类的进步十分缓慢……所谓文明,薄而易碎。它不断被轻易地破坏、粉碎,暴露出人类野蛮的本性。”当然,如果从数据和结果来看,这个让威廉·夏伊勒变得愤世嫉俗的世纪,也是一个人类取得巨大进步的世纪。威廉·夏伊勒列举的那些彻底改变我们生活的发明就是例证。在2014年红得发紫的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中,这位经济学界的摇滚明星写道:“1700年至2012年间,全球人均产出的平均增长率为0.8%,其中18世纪该增长率仅为0.1%,19世纪为0.9%,20世纪达到1.6%……大致来讲,18世纪与之前的若干个世纪一样仍然在经济停滞中挣扎,19世纪才首次出现人均产出的持续增长,但大部分人未从中获得显著收益。直到20世纪,经济增长才成为对所有人而言都切实可见、确定无疑的事实。”亲历者看到了进步,但也看到人类观念的滞后。“自以为是的美国报纸编辑认为飞机和无线电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可能成真,而早期的电影只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时尚。”威廉·夏伊勒说。1910年,他的父亲带着他去公园看刚刚出现的飞机进行飞行表演。父亲的评论只有一句话:“如果上帝想让我们飞翔,他早已赐予我们翅膀。”汽车刚出现时被视为一个笑话。甚至1914年当亨利·福特开始在福特的工厂推行8小时工作制和双倍工资时—后来我们会发现这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标志性时刻,当时亨利·福特面对的只有嘲笑。《纽约时报》的评论是:“福特汽车公司的管理理论显然是乌托邦化的,这种做法违反了一切经验……这样的试验势必以失败告终。因为这种做法明显是基于共同富裕的想法,企图通过单一事业来完成慈善工作。”威廉·夏伊勒在驻法国期间,见证了查尔斯·林德伯格横越大西洋的飞行。这一壮举让林德伯格成为那时候全球最著名的美国人。但在开始时,同样地,人们对一个籍籍无名的人想要飞越大西洋的努力,是不屑一顾的。“要想赢,得把全世界的运气集于一身才行。”人们对应该赞美的事物冷嘲热讽,对不该赞美的却笑脸相迎。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的总理之后,在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认为他是“欧洲的伟大人物”,温斯顿·丘吉尔也认为墨索里尼堪称欧洲的领袖,“与列宁主义的野蛮取向做斗争”。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则认为墨索里尼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才”。伟大的《纽约时报》说:“对墨索里尼没有丝毫疑问,没有人会怀疑他的正直诚实以及他的决心和能力。”威廉·夏伊勒说:“大多数西方民主国家的领袖把墨索里尼捧到了天上。”不过他自己的判断也出了问题。他在回忆录中说,他认为墨索里尼最终会因为不自量力而失败,就像最初他对希特勒早年的成功的判断一样。他认为这两位独裁者的才华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野心,因此总有一天会被后者吞没。“可是,在很多年里,我在这两件事上似乎大错特错了。”也就是说,他还是低估了两个独裁者的能量,以及大众对他们的容忍。回忆录的第二卷《噩梦年代》记述的正是第三帝国的崛起过程。希特勒一步一步走上高位,并且一步一步开始威慑整个欧洲乃至全球的过程,就是一个在复盘时让后来的人类大跌眼镜的过程。因为在这整个过程中人类似乎不乏机会将事态演化加以遏制,避免世界最终滑向灾难。可是大家似乎又都不在乎。在威廉·夏伊勒的记述中,这样的发现比比皆是:“对于第三帝国早期绝大多数人民来说,他们根本不关心教会怎么反抗纳粹政府的统治,抵抗行动对他们而言根本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我应该早点意识到与死亡或监禁相比,让一个人放弃自己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自由简直是一件太轻松的事情了。除了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那一小群人,绝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了守护什么信仰而甘心失去生命或自由。“绝大多数的外国游客都认为纳粹统治下的德国民众生活愉悦而富足,整个国家非常团结。至于那些基本人权根本得不到保障,也没有工作的犹太人,则根本不被允许接近外国游客。”……人类中最杰出的那些人也心甘情愿地相信由希特勒和戈培尔炮制出来的谎言。张伯伦相信他说服了希特勒,为此他甚至能够牺牲盟国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他得意于自己制造出来的和平幻象。大众也相信这一点。他们对张伯伦报以欢呼和掌声。威廉·夏伊勒描述过的那个飞行英雄林德伯格,心甘情愿地变成了纳粹的拥趸。在1939年的一片和平呼吁的声音中,威廉·夏伊勒感到幻灭:“尽管这些发言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高尚的,我在柏林却感觉,它们是虚幻和可悲的。看起来,包括教宗、罗斯福总统和那些北部民主小国的首脑们,和德意志帝国的人根本不是生活在一个星球上,他们根本一无所知。”在回忆录的第三卷,威廉·夏伊勒更多地回到了个人生活。他结束了十多年的驻外记者生涯回到美国。战争结束了。但他要面对的却是冷战中的意识形态的恐惧,以及势利资本主义的逻辑。他认为自己也是人类这种好发议论但却毫无判断力的陋习的受害者。他对历史的不确定性理解和对人性的悲观感慨,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回忆录,可以说就是一部人类愚言和愚行的记录。威廉·夏伊勒(1904-1993),著名驻外记者、新闻评论员、历史学家。先后为《芝加哥论坛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等媒体服务,1947年获得当时广播电视领域的最高奖皮博迪奖。著有《柏林日记》《第三帝国的兴亡》《第三共和国的崩溃》等,其中《第三帝国的兴亡》成为了研究纳粹德国的传世之作,获得了1961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

精彩短评 (总计10条)

  •     堪比光荣与梦想。
  •     可能是今年看得最厚且最好的书?
  •     夏伊勒只有一个,第三帝国史也只有一部~老头,真是20世纪最伟大的记者!
  •     盒装本。
  •     与黄仁宇《黄河青山》同读更佳。
  •     20160126读完
  •     一千五百页的自传,我竟然一点都不觉得长。自传中的上古大神还有《忏悔录》和《往事与随想》(下册还没买到!)等着我去啃啊。
  •     看完夏伊勒先生的回忆录,我不禁在想,这大概是上帝选定来记录二战的人吧,他的际遇、磨练、天分似乎都在指向《第三帝国的兴亡》。我最喜欢他描写的二战前的巴黎,人文荟萃,令人浮想,可以和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相参照。
  •     极其经典的全景描绘。不过,作者有点左倾式小清新,在苏维埃和法西斯之间明显拉偏架。
  •     回忆录与历史交相辉映,读到深处已无法辨认这是回忆录体裁的历史呢?还是历史体裁的回忆录。这是二十世纪珍贵的史料,也是写出《第三帝国的兴亡》的作者的另外一部伟大作品。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