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亿城民

出版日期:2014-7
ISBN:9787545907620
作者:汤姆·米勒
页数:224页

内容概要

汤姆·米勒
现为《中国经济季刊》(由龙洲经讯出版)执行总编,曾任《南华早报》驻北京站记者。毕业于牛津大学,并获得英语学士学位,后在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学院取得汉学研究硕士学位。在上海大学任教一年,之后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和中央戏剧学院学习中文。旅居中国十余年,现与妻子和两个孩子住在北京。

书籍目录

目录:
致谢
引 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第一章 挥汗如雨——中国的城市建设者
第二章 绿卡炼狱——改革户口制度
第三章 田厂对决——土地之争
第四章 建设狂潮——农田里的浇筑
第五章 沙漠鬼城——中国式造城
第六章 十亿钱袋——中国新兴城民之买与不买
结 语:城市文明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中国,这个古老与现代并存的国度,正在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移民热潮。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的30余年间,伴随着城市挖掘机的轰鸣声,一座座新兴城镇拔地而起。在这30年中,中国的大小城市已容纳了五亿新增居民。到2030年时,这个数字将达到十亿,占全球人口的八分之一。
中国,早已启动了全面城镇化进程的“和谐号”快车,其承载的是亿万中国人的希望之梦,以及说不尽、道不完的个中故事。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它打破了城乡二元化的平静,在勾起了人们欲望的同时,也强迫着大批农民背井离乡,远离土地,到城市去寻觅自己的生机。这些城市移民者们的生存之路,与中国不断深入的城镇化发展一样,走得并不平坦。
本书结合国内外媒体报道和新近研究成果,以一个在中国居住多年的西方人的视角,对中国在城镇化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却未能从中获取充分的经济及社会回报,进行了冷静、理性地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务必要寻找到更健康、更具有包容性,也更持久的城市发展模式,只有这样,中国的城市才能真正实现文明,并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中国十亿城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现今好像很流行外国人看中国这样的题材,当然这是好事,至少表明我们愿意接受批评和建议。作者是记者,与《江城》的作者何伟选择以小城居民为切入点不同的是,米勒选择了宏观的视角,从政策层面去理解中国的城镇化。城镇化无疑是趋势。如何高效平稳落地。是举国关注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整个文章,作者做了很多的材料收集,因而显得有理有据有真相。当然也有部分的一笔带过的建议。果不过作者作为非学院派的写作者,能够对这一问题作如此透彻分析已经难能可贵,最难得的是,它竟然出版了。1、户口制度问题大概是由于政治体制的根本要求,所以中国现阶段户口制度仍有严格的城乡之分,当然这能够理解成中央层面对基本政治制度的坚守,以及对于历史教训的习得和不愿重蹈覆辙的制度自觉。现有户口制度不仅规定了自然人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也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社会地位。这一制度对城镇化发展的阻力正越来越明显。农民来到城市中挥汗如雨,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在城市化进程中积极奋斗。但是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脱离和农村的联系,他们的户口依然是农村户口,他们无法享受城里人的社会福利,子女无法享受城里的教育资源,也没有足够的资金在城市中拥有产权住房,只能住在集体宿舍和群租房。“城中村”正是这一问题的具体表述。如何使这一部分人真正的城市化,户籍制度如何改革,这需要各方面的综合考虑,既不影响到现今城市户口的利益,同时实现切实的农转非。当然子女教育问题已经在一步步的得到解决,今年中央层面对户口制度改革也已经有了新的动向了。后面应该还有新的决策,这点应该乐观。2、土地问题。向来土地问题是所有问题的焦点。在如今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则遵循着模块化的发展方式,对农村土地进行拆迁,划并然后转卖给开发商,这一过程中,因为农村地价远低于城市建筑用地的价格,因而政府可以获得一大笔财政收入,同时因为强大的利益驱使,土地腐败问题越来越多发生。非法占有和强拆事件不断见诸网络和报端。现阶段的土地改革试点表明,强化农民的财产权。使农民对其所有土地拥有支配和置换交易的权利,可以让农民有更多的选择,也能保证其财产权利的不受侵害。如何规范农村土地交易市场是一个重点问题。3、政府的难题根据目前的财政制度,更多的农转非意味着地方政府需要负担更多的社会福利支出,在本就入不敷出的地方财政窘境中,地产开发无疑是创收最容易的途径之一。在第一波城镇化建设狂潮中,郊区的地不断的被圈地造城,使得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利用率极低。城市边界不断的扩大,道路越来越多,密集型城市成为泡影,更多的是摊大饼式的多中心城市,这使得本就宝贵的农耕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面对如此情形。中央不得不强调“耕地保有量”这一土地红线。为此各地政策大幅收敛。居住型项目土地供应被严格限制。可获取建筑用地急剧减少。使得地价进一步上涨,同时地方政府为了获得高额的工业税收对工业区的热衷也是导致地价过度上涨的一大因素。当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地产开发捆绑得越来越紧,喧嚣一时的“鬼城”现象使得分散式的低效率城镇化问题更为突出,而当大城市的“鬼城”在强大的刚需下逐步消除的同时,真正需要担忧的是那些人口少且就业机会和经济水平并不突出的小型城市,他们该如何前行?“鬼城”现象的根源来自于政府对于城镇化未来的乐观预期。这一预期的筹码则是占有绝对数量农村人口,他们总是要来到城市中的。但这一发展模式所展现的低效率高耗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质疑,我们有必要为十年后的人们规划生活吗?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方式的追求更趋多元,十年前的城市区位规划能否满足这种需求仍有待商榷。而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不管是整体区位规划还是建筑形态,都无疑保持着强烈的意识形态风格。整齐划一的大楼,拥挤的街道、宽大的广场,历史老旧街区正在被改造成千篇一律的风情街、购物街。而毫无地方特色。4、消费问题在产能过剩的当下。全球都在期待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希望开拓中国市场,从鸦片战争以来各国对中国消费者的热切关心就没有停歇,所有人都清楚中国市场的消费潜能是无限的。但现实是,这一潜能如何被开发,刚刚完成城镇化迁移和更多没有城镇化的农民,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大的消费能力,他们依然遵循着传统的“不需要,不消费”的理财模式。如何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这才是那些关注这一新兴消费群体的机构和政府所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作者关注了现在生存于城市的那群背井离乡的人们。在目前的户籍壁垒之下。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文化水平层次的原因。虽然他们已经在城市漂泊了十几年甚至更多。但他们依然只能漂泊。孩子的上学问题、自身的社保等问题无从选择。大多数人对城市的高昂房价望而却步。不管是工业用地还是住宅规划对农耕土地的侵蚀使得更多的农民一步步的脱离土地而使“农民”这个称号变得有名无实。但同时他们又无法成为城里人。这一现状使得城市化的雄伟目标略显尴尬。作者认为在政府目前财政模式的推动下房地产依然会继续蓬勃。这一饮鸩止渴的畸形发展模式的问题也会日益显现。当然现今,地方政府在户籍和土地改革上的举措仍然对于未来有积极的意义。政府补贴性住房也在逐步的增多,但这部分农转非的未来在哪里,如何就业,如何生存依然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政府补贴不可能是长效药。毕竟政府不可能一直以卖地的形式来维持财政收入。所以更健康的更可持续性的城镇化发展之路依然是政府部门需要去思考的重点,只有那样,中国城镇化才能真正迎来文明。
  •     “由农而城的旅程,正是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向全球经济大国转变的过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十亿,占全球总人口的八分之一。中国十亿城民的生活状态将决定着未来世界的基本格局。”这是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问题,户籍、住房、育儿,这就是本书中所要讨论的。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很容易忽略眼前的贫困。城市化过程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来自于偏远农村的,工作在建筑工地、服务于大小餐馆以及在按摩房从事皮肉生意的数百万流动人口依旧贫穷潦倒。这些城市中的贫民窟显得尤为扎眼。来自大都市周边偏僻郊县的城市新兴人口勉力维生。就在城市中心区的不远处,人行道上满是黏糊糊的餐厨垃圾,瘦骨嶙峋的男子正在兜售盗版光盘;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排列成行的妇女操作着缝纫机,一个个挥汗如雨;露天的用工市场上,成群结队的外来务工人员正在等待雇主。“在中国北方,城中村普遍是一溜溜简陋的低矮砖房。南方的城市,如昆明,城中村里常常杂乱地林立着稍高一些的水泥建筑,而精明的房主往往还铺上廉价地砖。类似的房屋一般拥挤不堪,缺乏必要的卫生条件。然而,它们与制约印度和非洲城镇发展的巨型贫民窟不同,中国避免了这样的局面,地方政府掌握人口流动和房屋建设的控制权要远高于其他国家。处于国家社会管理网络核心位置的是户口制度。该制度把所有的公民和大多数社会福利的享受权捆绑在其户口登记地点上。由于学校不好进,卫生保健费用很昂贵,进城务工人员通常仍旧会把自己的家人留在农村。也正是因为进城务工人员在农村留有居所,所以,他们一旦找不到活儿干,还可以回老家。自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对户口的限制已经大为松动,但它依然是人口永久性迁移的障碍。相比之下,印度的宪法允许自由迁移,使得农村家庭可以自由地举家入城。印度的政策有它自身的问题:来自农村的流动人口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乡下的贫困生活改换成城镇的贫困生活。不过,按照很多人的说法,中国的外来务工人员即便想让自己过上真正的城市生活,他们也会被有效地与城里人隔离开来,让人眼不见心不烦。在政府的默许下,他们一般居住在城中村或者地下室。”这样的问题应该引发我们的思考。这种制度既有好处也有弊端,:中国的城市流动人口远不像其他国家的流动人口那样过着龌龊的生活。因为中国严格限制农村家庭流入城市,所以其大大小小的城镇在控制人口流入方面做得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要好得多。这种制度不能无限制地延续下去,主要原因在于流动人口的身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新一代进城务工人员越来越多地想在城市里永久定居,并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一起入城。随着迁居城镇的外来务工人员数量的增加,他们会想方设法寻求租金便宜的住房。这就会对社会环境的稳定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值得我们深思。
  •     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小乡镇,呈现出一副与过去迥乎不同的面貌。整洁的街道,两边皆是有着当地特色的小洋楼,楼上住着镇民,楼下是他们开的店铺。乡镇里还有小公园,小桥流水凉亭,河里还有小鱼在游。整个小镇建确实非常漂亮。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街道上只有稀稀落落几个人,而乡镇上的店铺也大多不开门,开门的,也只是镇上的人相互在吃。今天我去你的店里吃碗面,明天你到我家店里吃碗粉。镇里没有外来人,店铺只能自己吃自己才能维持生意。这是我的一个朋友给我讲的故事,他的家乡就在旁边的村里。以前这个乡镇相当残破,现在搞得美仑美焕,但却少了人气。政府想得不错,农民都从村里搬到这里来,人住在上面,下面用来做店铺,这样农民的生计也解决了。原来宅基地占用的土地政府可以拿到,而该地的城镇化也可马上实现。真可谓一举多得。但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并非名胜之地,想吸引外来之人何其难。生意都在自家人之间做,没有外来的资金来源,乡民们的生计何以维持?其实,这是目前整个中国城镇化的一个缩影。这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三十年之后,所面临的一个现实。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着庞大的农业人口,这些年的发展,几亿的农民离开了土地,进入到发达的城市之中,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农民工。他们为中国工业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当初的发展模式,如今已走到瓶颈。中国经济下一步如何走,如何让整个中国进入现代化,确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城镇化肯定是绕不过去的,但城镇化如何进行?采取何种方式让农村劳动力转移出来?目前在中国各地轰轰烈烈进行着的造城运动,难道真是城镇化的唯一路径吗?中国的城市究竟能够容纳多少数量的人口?这些问题很宏大,但也很迫切。汤姆·米勒最近所写的《中国十亿城民——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背后的故事》一书,探讨的也是这个问题。米勒作为一个英国记者,居住在中国已有十多年,对于中国的现状,当然会有着相当的了解。人口流动与城镇化,正是当前中国的热闹话题,从政府到民间,都颇为关注。政府将此作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亦投入大量的资金,欲启动城镇化项目。而地方政府也欲借重这一政策,借机置换土地,再次大拆大建,一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再来可以一补府银之不足。普通民众也面临着失去家园,带着茫然的神情打量着这股建设热潮。米勒无疑是个乐观者,他的《中国十亿城民》一书,是带着赞赏的眼光看待着中国城镇化运动的。他认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即在于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里来,未来的中国会是城市人口远远大于农村人口。从他此书的书名即可知道,他认为中国城市应该容纳的人口,应该是十亿以上,所谓的十亿城民即来源于此。想像一下这个数字,目前中国的总人口还只有十三亿,而中国人口增长已经远过了高峰期,也就是说中国未来总人口中将近五分之四的将住在城市里。这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人口大流动。能够在这个移动的现场亲眼目睹着这样历史性的情景,确实让米勒颇为兴奋。对于中国城镇化的路径,大致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加快小城镇建设,让农民能够就地转移成为城民。另一种观点就是建设大型甚至巨型城市,让更多的农民流入到大城市中。前者从目前来看,应该是此届政府所倾向的方向,在他们看来也是代价最小的路径,至少不会产生过多人涌入城市,造成严重的社会稳定问题。不过,我在前面所叙述的那个故事,即是这个路径所面临的难题,即小城镇如何能够提供那么多的工作岗位给入住的农民?目前中国的小城镇,除了东部沿海之外,经济大多相当凋敝,缺乏发展的动因及渠道。现在政府可以一个命令,很快就建设起一座新城。但全新的城镇建起来后,如何让它充满活力与生机,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可惜从各地的探索来看,恐怕目前还很难看到前景。汤姆·米勒显然是赞成第二种路径的。他认为中国目前城市的规模还是太小,远远没有发挥出城市的潜力。他列举了世界上几个巨型城市的人口数量,如东京都市圈甚至首尔都市圈,人口都远超京沪广深几大城市。他提出中国应该发展十多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的大型城市,甚至发展几个人口几千万的城市。他认为,在中国发展这种巨型都市,不会出现像印度孟买等城市的情景,贫民窟遍地皆是。他考察了北京深圳等城市的情况,发现即使如城中村,也非如孟买那样铁皮搭建,只不过缺少公共设施,建筑缺乏规划,较密较挤而已。由此出发,他对外媒曾经惊呼的中国鬼城现象,很不以为然。认为鬼城只是暂时现象,随着中国城镇化战略的推进,随着大量农民工的涌入,这些黑灯瞎火的鬼城,肯定会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他现场考察了鄂尔多斯、临沂新城、郑东新区等新城,这些城市近年来政府强力推行规划,并且征收了大量的农地,在原有的城市之外,重新规划了一座新城。在此过程中,大量郊区的农民失去耕地,而政府不仅靠卖地获得了不菲的财政收入,也大大提高了本地的GDP,而房地产商人更是大赚其钱。不过,当一幢幢楼宇拔地而起,才发现购房人的热情远不如政府,并未出现他们所预料到的情形。大量的新房闲置养蚊子。即使是白天,也是阴风惨惨不见行人,因此被人喻为鬼城。汤姆·米勒在考察之后,乐观地认为,这种情形不足惧。因为中国正在经历着最大的移民潮,当十亿城民出现时,他们会到处寻找居住之处,而现在这些房子还远远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米勒在这里陷入了逻辑循环之中,其实这种逻辑也是中国相当多地方政府的逻辑。因为需要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转移,因此需要大肆地建城建房。而建了大量的城与房没人住怎么办?也不用担心,因为会有大量的农民工会转入城市,他们会需要房子。一切都建立在一种虚构的幻想之中。只是中国地方政府靠着这个逻辑,会有着大量的利益,不知米勒先生从这种逻辑中会收获什么呢?当然,米勒先生比中国地方政府更清醒一些。他认为,像鄂尔多斯、临沂这样的城市,现在的新区有些超前,毕竟其经济增长的前景就在那里。这样的中小城市,是很难吸引外来人口的,它们也不会提供更多的商业及工作机会。这些城市即使是吸引本地劳动力,也会是非常有限的。米勒认为,应该是在特大城市里建设新城,特别是像郑州这样的省会城市。郑州所在的河南省有着将近一个亿的庞大人口,这些人口要转移出来,就必须得有像郑州这样的大城市来吸收,因此,在不无的未来,郑东新区也会人满为患。他举了当年的浦东新区做例子,当初那里也是门可罗雀,现在则城市上海市最为重要的金融与商业中心。米勒的看法是,对于鬼城只是需要点时间以及耐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鬼城里的灯火一定会明亮如昼。他还相当乐观地了他观察的结果,说连他也不看好的鄂尔多斯新城,现在也开始逐渐人丁兴旺了。他的这本书写于2012年,中文版又增加了去年的情况。如果米勒在今年再到这些鬼城去走一走,也许他会发现他的观察恐怕有些过时了。现在远不像前些年那样,蓬勃的工业与商业发展,对于劳动力有着旺盛的需求。农村劳力只要走出山村,总会有一份工作在等待着他们。现在的情形是,这些劳动力转移出来以后,将要去做什么?他们会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来养活自己及家庭?中国的经济,早已走过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现在的劳动力成本高昂,劳动密集型工厂逐渐迁移,而新的替代经济均未成型,经济的发展正处于瓶颈之中。在如此情势之下,对于未来抱持着玫瑰色的预测,是相当不理智的。米勒举了上海浦东,作为他乐观的例证。但中国会有多少城市能够像上海一样?上海地处中国最为富庶的东南沿海,扼守着中国最大航运河流长江,有着中国任何地方皆没有的天时地利。同时,上海在近一百多年来,一直皆是中国经济中心。近几十年来,国家重点打造,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给予了众多的政策优惠,才有这样的辉煌。作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也作为最多投资之地,众多的工作与商业机会,不吸引众多的人口前去才怪。但即使在上海周边不远的中小城市里,去年以来,也有很多新建的城区,一样的门可罗雀。其实,还有另外一个例子作者没有举,那就是天津。天津滨海新区也是国家重力打造的,其于家堡金融区当初甚至扬言要建成世界最大的金融区。现在的情形如何?相信身在北京的米勒先生,去看看就知道了。上海,并非完全的中国;天津,也许更能体现目前中国的模样。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的京沪广深来说,面对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这个国家又是一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他们有着远比其他城市更为繁荣的经济,也有着更多的商业机会,当然要吸纳更多的人口,目前的人口数量是不够的。相比于东京甚至首尔等都市,中国这几大城市远未尽到应有的责任。同时,就如作者所说,中国也还需要有一大批这样的城市,来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不过,从现状来看,即使如此,中国的城市也已经不堪重负,从环境到交通,从教育到医疗,都承受着沉重的压力。可谓是未老先衰。从其根源来看,在于中国的城市缺乏良好的规划,过多强调了城市功能区的划分,而忽略了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加拿大作家雅各布斯在她的名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就强烈地批评了此种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倾向。她分析了当时美国一些新兴大城市的情形,认为将商业与居住割裂开来,会让城市产生很多问题,是导致城市衰亡的重要原因。而我们直到今天,在建设城市新区时,仍然采用着雅各布斯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已经批评过的规划,先是建个硕大无比的所谓CBD,里面高楼林立,公司及政府机构皆处身其间;然后再建个商业区,将所有的商业都集中在一起;最后是住宅区,所有的市民都住在小区里。这样的结果,让人员每天都在不停地流动,交通承担着巨大的压力。CBD里白天人头涌动,晚上则是一片萧条。商业过分地集中,破坏了商业自身的生态,同时过高的营商成本,也让小店铺们消失殆尽;而市民在自己的住宅旁,再也享受不到以前那种出门就能解决衣食住行的闲适生活了。中国现在各个城市都在进行旧改,将老城区及所谓的城中村拆除,然后在此基础上重建高楼大厦。同样是破坏了城市的生态与功能,也让城市失去了活力。米勒在书中说到了深圳对于城中村的改造。他觉得拆掉农民房后建设更多的摩天大厦,可以更多地容纳居住人口。其实,现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深圳的城中村可谓是城市的减压阀,新来深圳的人都会到城中村去寻找栖身之地,便宜的房租与方便的生活,使遍布深圳的各个城中村容纳了大量外来人口。里面商业街道与住宅混杂,使城中村可以自成一体,其自身也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近些年来深圳政府大肆拆除城中村,将原来栖身其中的很多白领都赶到了关外,无形之中提高了交通压力。同时,城中村那些陈旧房子的消失,只能在摩天楼里去承受高昂的租金,也让小店铺们纷纷关门,失去了很多工作岗位,同时市民们只能面对水涨船高的物价兴叹。以前在城中村居住的大量外来人员,为这个城市提供了大量便宜的服务工作,现在也被赶到关外,导致市内服务类工人紧缺。以前很多城中村很轻易地能让几万甚至数十万人员容身,而且自给自足且服务周边城区,现在则除了豪华的办公楼及高档住宅,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改造如何能容纳更多的人口?汤姆·米勒是个中国通,十多年的中国工作与生活经历,让他对中国有了足够多的了解。读他此书时,我总是想起另外一个中国通,那就是何伟(彼得·海斯勒)。他曾经写个几本关于中国的书,如《江城》、《寻路中国》等,在中国甚受追捧。有趣的是,此两人的书都是由一个译者翻译。米勒与何伟都是记者出身,但两人对于中国的观察则大异其趣。何伟在中国的小城里当过教师,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接触得比较多。我曾经写过《寻路中国》的书评,称何伟对于中国的观察是从底层的角度,有着很多自身的体验。在他的书中,他自己的经历,他与各色中国人的互动,总是显得那么的生动。他总是以叙述故事的方式,将他的观察他的感受,将他对于中国现状的思考,娓娓道来,让人觉得兴趣盎然。也正因为他是从底层普通人的角度看问题,所以他对于中国的理解让读者觉得更真实一些。而米勒则更多地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观察中国。这也许与他的身份有关。米勒先是作为南华早报驻京记者,然后作为《中国经济季刊》的执行总编,主要从事着中国政经新闻的报道。何伟是在为《纽约客》写稿,那当然要求更多的故事性,也要求更多普通人的视角。这种身份的差异,也导致他们观察角度的不同。米勒选择了一个宏大的题目,即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并对中国各地的造城运动进行了分析。这一点说明他很有新闻敏感,敏锐地抓住了中国目前的热点问题。在写作此书时,也能感觉到米勒更重宏观的把握,提出自己的论点,并寻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判断。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米勒对于此书还是相当用心的,他曾到中国各地进行采访,也有很多来自于第一线的观察。但总体感觉上,他对于各种官方文件比较重视,从中引用了很多的数据。特别是其中关于重庆市的很多说法,应该大量来自于官方的文件中。对于中国有着了解的人都知道,官方的文件的引用得相当的小心,里面的数据是当不得真的。另外,作者自己也承认自己缺乏经济学的背景,因此在本书的讨论中,少了些经济数据的分析,而只是从逻辑上进行论证,很难让人信服。本来,这样一本关于人口流动的书,应该涉及到众多的人物,他们都有着或者辛酸或者励志的故事,书中也写到了几例,但总觉得写得有些匆忙,而未将故事展开,从而减少了可读性。不过,无论如何,作为一个外国记者,米勒关注到了这么一个焦点问题,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并决定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在我的印象中,这是我所读到的第一本国外研究者关于中国人口转移的书籍。无论如何,这样的书籍都值得一读。对于了解中国当前的热点,了解未来的走向,都很富启发性。对于作者的观察,你可以反驳他的观点,也可以质疑他的结论,但却难以回避他在书中所提出的问题。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竟然能出来
  •     作者是有经济学背景的果然不虚,新型城镇化,特色小镇,户籍改革,希望中国越来越好。
  •     2017.03.03 虹口区图书馆。2014年的书,现在看看也挺有启发的。
  •     太久没看类似的书籍了 都看不出好坏了 不好评价其中的观点 以后还是要多读书
  •     初读不错,但总感觉啥也没说......
  •     普及式论文,采访不够纵深
  •     喜欢
  •     学习了
  •     这是一本不浪漫的书。写满了十亿人口带来的所有残酷的利益博弈。看多了风花雪月诗词歌赋,是在是应该看看这本书。
  •     外国人眼中中国,2016看此书,一些观点已经跟不上了。普及中国城镇化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     非常好的一本书,从最直观的角度理解中国现在的社会情况,让人寒心,
  •     “这与外国人为了获得英国公民身份而跟英国人结婚相比,还要多等7年时间。”……默然无语。
  •     刘老师推荐的书,给大家的推荐语是“大胆买房”。还是有一些收获,特别是对农村土地性质,流转方式有了一些理解,但是总得来说,并没有太多的新观点,更多像是整理剪报,也没有提出比较好的建议,3.5颗星,四舍五入4颗吧。
  •     完全可以作为纪录片的蓝本。 外国人眼中的当代中国和中国城镇化。不知道从比较专业资深的角度来看写的到底怎么样,各种数据形象的比较,选取的城市分析例子,城镇化的各个方面讲得很清楚。从五个角度进行阐释分析,真的感觉国家发展不是容易事…
  •     本以为是人口学,其实是城镇化的评价,很正面
  •     客观的描述、解释并且中肯的评价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然,解决方案没法在薄薄的一本书里完全呈现,也不可能。
  •     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看出很多问题。文中的观点基本都赞成
  •     中国城镇化进程会带来经济增长还是中等收入陷阱,值得关注!
  •     很棒的一本书
  •     单是这个题材能集结出版,也只有老外能隔岸观火地完成了吧,翻译者就是《江城》的李雪顺,非常流畅。
  •     亚马逊满200-120入的。虽然几年前城镇人口终于超过了农村人口,然并卵,由于收入没相应地增加,新城里人仍然维持着以前的消费观,同时由于社保的不健全,所谓的内需并没有大步地提高。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差的时代,拭目以待政府的表现。
  •     讲的是中国当代城市农村人民的各种状况,读起来枯燥无味,纪录片文稿,一本偏专业性的书
  •     之前以为大学生毕业后很多流入大城市的现象是城市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读完此书发现这是很合理的事情。城市都在扩张,大城市将更大并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未来形成的应该是以一线城市为核心向周边辐射的卫星城市群。所以,早点来大城市,早点安家,因为后面还有5、6亿人在排队。
  •     对中国的现状描写的很真实,其实每个有思想的中国人都能看到书中描写的状况,有的则更深刻。
  •     对地方政府举债投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的逻辑和影响梳理较清晰,论述农村和城市矛盾观点不算新颖
  •     以外国人的视角来看中国的城镇化,有些章节写的很好,不过看的是简体字版,应该删去了一些东西从而显得稍有失真。翻译通顺这点实在令人欣慰。 民工进城但户口难求,沙漠鬼城虽华丽但并不吸引居民,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     summer在地铁上读了90%+,前几天才重又想起读完了剩下的一小部分。我们常说外媒评价的不中肯甚至是恶意中伤,我们也应该从外国人的眼里读读我们生活的这个国家。读起来很有趣的一本书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客观真实指出了中国特色发展的弊病,当然大陆版肯定河蟹过,但读完的感受是在成都的我要快点买房啊,趁大浪潮来到之前啊赶紧了啊。
  •     从外国人的视角理解中国城乡发展,相当可观。第一次深入了解中国的城乡发展困境,有批评有展望。其中有一部分描写中国各大城市发展的相似性,这一点在我从台湾回来之后的感受如出一辙。最后,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当局者更别说我们这些小人物对城市建造真实都存在些许无力和无助,太难了。而我的心愿世界和平(知道没什么卵用)好书!
  •     做到客观难能可贵,只有真正深入这片土地细致观察过的人才有如此敏锐的洞察力。比大多庸庸碌碌的国人更了解这个国家正在、已经、将要发生的变化,以及在过去近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狂潮中,中国的得与失。
  •     更多地从政策及城市的中观乃至宏观角度分析,个案较少,趣味性不足;但视角比较公正客观,结论也比较严谨。
  •     从农村城市化衍生出的很多话题,比如户籍二元制,农村土地流转,外地人歧视,城中村等等都谈到了。属于不错的纪实文学,增长了不少见识。七分半
  •     本年度最爱之一。对中国社会问题更客观地关注,醍醐灌顶。2016年12月7日
  •     非常好,推荐。
  •     新闻式的作品。可参考。但读开不如何伟的细节描写有生命感。
  •     90年代末,上海大学在北部边缘的大厂镇投资10多亿元建设新校区,空荡荡的农田里耸立着白色的校舍。校外的路上看不见车辆,除了吃腻了的食堂,学生无处就餐。乘公交车进城须等上一个小时。破旧不堪的公交车严重倾斜,排气管不断地吐着黑烟。坐一趟车要整整耗去一个半小时,但学生们毫不在意,聚在一起没完没了地打扑克。 不自量力地希望这本书所讲述的成为我第一部影片的选题。
  •     要发展经济,必然要城镇化,但中国式发展还是略显粗狂,更多外来务工者虽然收入提高了却无法融入城镇,甚至生活质量也不如在家乡。几亩良田被迫贱卖,赖以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复存在,却话来一个远不到实际的城市居民名头罢了。书很好地概括了城镇化取得的成就和突出问题,但总感觉不够尖锐,大概是阉割版的缘故吧
  •     客观详实
  •     作者肯定了一些我们曾经尝试的做法和尚未明朗的未来走向,具体的案例参插在翔实的数据与现实情况之中,有时会令人莞尔一笑,却能够体会到其中的苦涩。外国人写中国的事,有时会有一种不一样的角度让我们认识自己。全书草草读过,难免有些地方颇感无味,总体来看,能够在一个略高的层面上总揽全局。
  •     枯燥的报刊合集+事例 重庆模式看得我蛋疼
  •     当代
  •     这本书从社会学的学术角度解释了为啥我们总想往大城市跑,以及这个问题的好吃和坏处,对正要毕业,择业甚至决定要不要出国的年轻人会有很大的帮助。
  •     除非搬离土地的农民能像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相对应的权利与资源,真正参与城市生活,否则城市化进程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
  •     作为一篇调研报告,这本书内容详实,结构精密,更重要的是语言描写精彩万分。如果你对近十年中国的城市化感兴趣,这是一本合适的敲门书。
  •     中国城市化概论
  •     应该早读的,老外反而真实
  •     越是了解世界的宏观,越是感到自身渺小的悲鸣。成都今年的雾霾已经严重得不行了,但是我们还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     料蛮多的,不过福利主义,劳工权利白左东西也不少。
  •     还挺有意思。不过现在读,感觉有点过时了。时效性比较强。
  •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城市化,不够深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