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影子之舞》书评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44745703
作者:(加)艾丽丝·门罗
页数:283页

经不起拆穿的生活

短篇小说,也只能一天一篇的速度来欣赏,不是因为有多晦涩难懂,也不是因为文法翻译有问题,而是因为现实太残酷,生活太艰难,一天读一篇足以。也许作为读者内心太过脆弱的原因吧,有些故事很难连贯的读下来,时不时会发呆,想起自己,想起生活。作者的故事都是来自平凡的生活,甚至有些琐碎。描写的内容大多关于成长,性,羞耻,衰老,婚姻,疾病,爱情,亲情,这些每个人都会经历却永远无法把握的小事。故事们发生在北美,加拿大某个不知名的小镇,一场雪,一个炎热的夏天,一个颓废的旧房子、别墅、商店、狭窄的街道、或是泥土飞扬的马路、轻若鸿毛的青春、腐臭的衰老……互相压制,猜忌,同情,厌恶,不用说明却已经描写的一清二楚。换上一个中文名字,中式的场景,这就是我身边的故事。人生的苦涩就在门罗的笔尖用她手术刀一般的描写中敞开,我这个年纪,会想到自己的经历,自己的青春,自己的成长,自己的婚姻,自己的生活,如果对笔下的人物有一些同情或者感触,也完全出于对自己人生的哀叹。其实就是这样,不是吗?在彼岸那头,在这个女作家的眼里,人生没有什么不同,你的,他的,她们的,都在岁月中挣扎过,有时我们充满自信,而更多的时候,我们臣服屈从,在那些遗憾和不甘心还没有涌到面前时,一切都还平静。而生命的神秘在于它只有一次,你不想,那些已经发生的无法改变,你的力量就这样被耗尽,被生活的回忆,怨恨,不甘,遗憾……然后,你无从选择,继续面对,继续活着,让一切都成为记忆,跟着生命一起腐烂。悲从中来,读这些故事,它们告诉你这就是生活,简单,乏味,又不乏沉重。停下阅读可以喘息,其实生活的一切还不算糟糕,只是经不起拆穿而已。

关于《沃克兄弟的放牛娃》

《沃克兄弟的放牛娃》描述的是1930年发生在图柏镇的故事,故事讲得是本·乔丹一家因为世界经济危机的波及生活紧缩,不得不搬离过去的城市近郊到乡下为生。在故事中本·乔丹转行做起了推销员,并且在推销的途中,拜访了他的一位“曾经关系亲密”的旧相识(诺拉),相见中,本与诺拉经历了尴尬、问候、拒绝、离别,细致地展现了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活面貌。描述了这么多,其中很多情节其实是推测出来的。因为这篇短小说以本的女儿视角为主体,因此故事的走向都是站在女儿的角度来阐述的。它并非福斯特笔下全知全能的视角,女儿的视角是有限的、残缺不全的。这就需要读者从女儿的视角中去挖掘故事的细节,脑补残缺的部分。例如,当我们得知故事发生在1930年时,就应当明白,经济危机的影响是导致本的小经营衰落的重要原因,后来本和孩子去拜访诺拉的途中就能看到大量的实物描写:“眼前出现破旧的车、水泵、狗、一个个灰色的谷仓、倒塌的棚屋,还有不再转动的风车”。然而故事中的“妈妈”却不知道这一点,她抱怨丈夫的经营失败,称其现在的推销工作为“一个敲人后院厨房门的小贩”,同时“妈妈”又是一个与乡村生活格格不入的女人,她会打扮成淑女一样,故意装出和街上其他妈妈都不一样的腔调,从这里可以看出“妈妈”是个虚荣的、自诩为“非乡村人”然而又不得不生存在乡村的一位充满矛盾的女性。看得出,妻子对丈夫十分不屑,当丈夫数次询问妻子是否愿意与全家人一起出去兜风时,母亲如此坚定地回绝了,那么,这是不是丈夫去拜访老相识诺拉的导火索呢?就好像女儿的奇思妙想“随着车倒出了车道,一种对奇遇的渴望油然而生”。行程伊始,本确实是打算去推销产品,他准备的装着瓶瓶罐罐的行李箱,还穿了一套销售员的装束,他甚至还在途中拜访了几位客户;然而后来在途中,本脱离了自己负责的地盘,寻路找到了诺拉的家。剧情反转的很快,文中短短数语就将行程拉到了诺拉家的方向,本究竟是途中偶发奇想还是早有预谋我们无法知道,我们所能关注的就是诺拉事先一定并不知情本的到来,她穿着脏污,从后来遇见本的急促表情都能看出她的意外之情。然后,本试探性的询问了诺拉丈夫的事情,诺拉也直言不讳,承认其还没有出嫁的现状。进屋之后,本又热情洋溢地以夸张不实的故事取悦诺拉,还喝了过去从来不喝的酒,这些反常的举动都证实了本和诺拉过去不一般的关系,待到后来诺拉说道本过去跳舞也很有天赋的时候我们就能几乎能够确定本与诺拉曾经一定互相吸引过,甚至是交往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分开(可能是因为宗教信仰)。随着诺拉的酒意和因跳舞产生的兴奋之情高涨,诺拉做了自己对本的试探,她希望与本跳舞——像过去一样——从而拉近距离,找到过去的回忆。本拒绝了,他没有多走出可能会犯错的一步,随后诺拉用“我能一个喝酒,却没办法一个人跳舞”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寂寞,这又是诺拉在向本做的暗示,她希望能再度见到本,为了减轻本的顾虑,她甚至提出本可以带上孩子和太太,而本也告诉诺拉他的住址,希望她能回访他们,这时诺拉没有重复本的住址,她不需要重复,因为她不会去。最后,诺拉在本车子的挡泥板上留下了一个难以察觉的记号,这是本文唯一一处不是用女儿的视角写的话,这可能是作者故意不让女儿看见这个记号的缘故,这个记号表达了很多可能的意义,但无论是什么意思,那个符号只有本能看懂。回家的途中,“爸爸”心事重重、心不在焉。“他的生命从车里飞了出去”,他可能是在惋惜自己与诺拉的错过,或是回忆曾经的美好,更可能想的是他是不是应该再去找诺拉,门罗的文字总是能引起人们的遐想,本和诺拉隔了一道鸿沟,是一道无法想象的距离。

喜剧里的不幸之事

1,对自己杂乱平淡生活的失望促使我们拥有更大的好奇心去窥探别人的生活。2,对于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所谓悲苦,都是自找的。3,身边的人也是这样,要走,要留,都合情合理。4,当一群人在关乎自身利益之事上达成共识之后,他们就不再会觉得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他人事一件道德缺失的事了。5,许多事物都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有足够的力量来坚守自己的内心。

两姐妹的双重人生

挑灯夜战读完了《快乐影子之舞》,我承认阅读的心情起起伏伏,有的篇章很喜欢,有些感觉欲语还休、语焉不详,但总体说来,透过艾丽丝·门罗的这部处女作,我自认为已臻于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悄悄发生改变。门罗的作品全然无关宏大的叙事架构,她笔下的人物和环境真是要多平凡有多平凡,要多卑微有多卑微,某些甚至卑微过读者自己平淡的生活。而她作品的力量正是来自这些被逼入绝境的生存状态。它促使人重新去思考、去定义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被贬低的人物,门罗以自己的作品践行着西方的人文传统:尊重世上的每一种存在。本书的15个短篇有一共同特点,每篇中总会有一段话精准的定位主人公的身份和状态,而这段话往往具备扩展意义,透过书本迫近读者产生共性,主人公的困境很多时候也是众人的困境。这些描写一般不会出现在开篇也不在结尾,它的安排有任意性,所以,即便有时一片小说结束时让人感觉收获不大,仍有一段描写会停驻心底。这本集子中的人物、故事围绕加拿大一个不知名集镇“朱比利”及周边发生,各章中反复出现叫“海伦”的女主人公,作者却并未交代是否系同一个人物,这样的安排在相当程度上营造出狭小熟悉的生存空间。这里我想重点分析的是《乌得勒支的宁静》一篇。没想到全书临近结尾的这个故事带给我最多的感触和震撼。是的,震撼!朱迪和海伦姐妹俩成长于朱比利附近的荒凉小镇上,除了大学四年,她们就没离开过,她们一起照护着瘫痪、心智缺失的母亲,家中仅有三个女人,这是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她们以麻木、封闭感情的方式照顾缠绵病榻、需索无度的母亲。后来海伦远嫁多伦多,并诞下一对儿女,姐姐朱迪则永远的留在镇上,照顾母亲一直到死,始终未婚,过着心如死水的生活。母亲的葬礼海伦没有回来,理由是风雪天气航班停飞,其实她打从心里也不想回到让她感觉羞辱的家乡。咋看起来,这是一个关于还乡疗伤的故事,但情感的冷漠与伤害一直到结尾也没愈合,亲人间也没达成实质性的宽容与谅解;如果这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它也缺少温暖和重新定义。我们看到的,只是海伦回到一成不变的故乡,回忆起疯疯癫癫的母亲,因为她的不在场感到暂时的失落;拜访两位老姨妈,看到她们数十年如一日修女般清苦的生活;还有她的姐姐,终生沦陷于小镇的朱迪。读者看到的,仅只是门罗以残酷而精准的笔触再现了镇上的若干人物和她们的生活轨迹。能否引起共鸣,纯属读者的意愿了。《乌得勒支的宁静》算是全书中最私人化的一篇小说。尽管其他小说清一色以第一人称“我”展开描写,我们却知道,作者将的是别人的故事,唯有《乌得勒支的宁静》更像是讲述自己的散文。想起日本电影《何时是读书天》,影片开端女主角的自述“毕业后,哥哥姐姐们都离开了,只有我留了下来”。朱迪正是那个“留下来”的人,一直活在童年、少年的情境中,目睹并陪伴长者的衰老与死亡。埋没梦想、独自凋零,她们不属于明天,看不到越缩越短的未来有任何改变的可能。在这世上,在那些远离繁华都市的外省小城,还有多少被种种原因湮没的生命。直到小说结尾,朱迪仍对改变人生采取了谨小慎微的悲观态度。她真的打算就这样过一辈子了吗?

门罗的赠予

每个作家的文字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质,而这种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是拿起同一个作家一本本书的理由。门罗的小说充满了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把在平日里往往被人们遗忘的角落给照亮,供人剖析。这些部分可能是隐秘心底深处的情绪和彷徨在悬崖边缘的意识,不管光彩与否,都是那么可靠和真实。这是一本跨时15年完成的短篇集,而主题都是绕不开的那几个:意外而残酷的事件对生活的震荡,女孩的认知、成长,在成人世界的体验和对外界环境抗争。事实上,虽然大多角色都是女性,但很多细微的情感都是不分性别的。印象深刻的是几篇比较好读的——其实都不算太容易读,冷清的写作风格和繁复的背景环境描写都不太友好(而翻译方面,虽然也有美感,但句子感觉不够通顺)——《亮丽家园》《办公室》,而《男孩女孩》《西海岸》等等也能全然触动我。门罗赠予了最为朴素同时又如此不可思议的的文字,让我们能感受到如你我平凡的人在生命河流中掀起的激荡——它不再是人们转瞬即逝且被永远遗忘的无所谓的念头,而是用印刷的铅字表现出的鲜活有力,细腻真实的故事。

杀马

对于我来说,《男孩和女孩》这篇小说有两个关键词,「角色」以及「违抗」,它们构成了这个故事发展的驱动力。如果将之还原成某种模型,它可能是这样的:主角对自身角色理解的偏差(自由的向往)——外界对该角色的认同(规范、压力)——主角的反抗——反抗的失败。可以想见,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剧的框架,只是在这个故事中,这个框架所触及的斗争是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只能化作生活里的一声叹息。即使如此,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仍能感受到那种高潮来临时的激动与随之而来的失落,在整本小说集中,《男孩和女孩》有着独一无二的爆发力,使它震荡起的况味久久不能平复。而当我再次阅读这则故事的时候,我也愈发能够体会作者门罗是如何绵密地编织其中的细节,使故事的高潮在紧绷的张力中自然来到。故事的主角「我」是加拿大一户普通家庭的长女,父亲豢养银狐为生,母亲操持家务,有一个弟弟(莱尔德),外加一个劳工亨利,这就是整个故事全部的人物。故事记叙了「我」幼年时的一段经历。如前所述,在这段经历中,「我」要反抗外界对于某种角色的规范——即,如标题所示,对于男孩和女孩的普通区分,一种约定俗成的理解,包括性格、喜好、身份、职责等等。我们先来看看主角对自身角色的认识。在故事中,由于家中缺少人手(也因为弟弟年纪尚幼),「我」有时候会帮父亲打下手、帮忙豢养银狐的工作。书中的一段心理描写很能准确反映出「我」彼时的想法:「我讨厌夏天闷热黑暗的厨房,讨厌绿色的百叶窗和捕蝇纸,讨厌破旧的油布桌,讨厌摇摇晃晃的镜子和崎岖不平的油毯。……对我而言,家里的活儿似乎永远都没完没了,疲惫不堪,特别令人情绪低落。而屋外的事儿,帮爸爸打下手,则具有仪式般的重要性。」对「我」而言,主内的妈妈代表的琐碎的、疲累不堪的生活令人情绪低落,而主外的父亲对我来说,既重要(它是整个家庭经济生活的唯一来源)又意味着一种自由。这是「我」所向往的,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它有一种古代英雄般的荣誉感(被依靠、敬仰,我们也可以把这理解为小孩对父亲的崇拜),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使用「仪式般的重要性」来形容这种感觉的原因。与之对应的是「我」每晚所做的梦,作者在此详细描述了这些梦的内容,从潜意识的层面强化了「我」对自身角色的预期——英雄的荣誉感。这些梦的内容大抵是这样的:「这是一个为勇气、胆量和自我牺牲提供机会的世界,而我生活的真实世界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机会。我在爆炸的楼房里救人(真正的战争离我们的朱比利如此遥远,这个现实着实让我沮丧)。我射杀了两只狂暴的狼,在它们试图威胁校园安全的时候(老师们恐慌地躲在我的背后)。我神采奕奕地骑着一匹好马,走在朱比利的大街上,答谢小镇居民对我的感激之情,大概是因为某种我还没想出来的英雄事迹。……」然而,这只是一种比较表面的解读,在更细微的所在,门罗同样留下了一些意义含糊的内容。也许这才是一名伟大作家区别于匠人的地方,他会呈现生活本身更为复杂、矛盾、多义的本质。例如在「我」每晚例行的床上活动中,也包括哼唱小曲儿这一项。「我唱的是《男孩丹尼》。我喜欢自己的声音,轻柔、恳切,从夜色中缓缓升起。」以下是我查到的《Danny Boy》的歌词:「Oh, Danny boy, the pipes, the pipes are callingFrom glen to glen, and down the mountain sideThe summer's gone, and all the flow'rs are dying'Tis you, 'tis you must go and I must bide.But come ye back when summer's in the meadowOr when the valley's hushed and white with snow'Tis I'll be here in sunshine or in shadowOh, Danny boy, 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And if you come, and all the flowers are dyingIf I am dead, as dead I well may beI pray you'll find the place where I am lyingAnd kneel and say an “Ave" there for me.And I shall hear, though soft you tread above meAnd all my grave will warm and sweeter beIf you'll not fail to tell me that you love meAnd I shall sleep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or I'll simply sleep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or And I shall rest in peace until you come to me.or Oh, Danny boy, oh, Danny boy, I love you so.」关于这首歌的词意,有几种解释,其中一种认为这是父母写给奔赴战场的儿子的留言,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是一个姑娘唱给情人小伙的歌谣。如果是前一种解释,那么此举依然可以看做「我」将自身比作男孩的欲望;如果是后一种理解,那么这里的「我」无疑展现的是作为女性温柔多情的一面。小说中还记叙了一段给在剥皮后存活的狐狸起名字的趣事,故事中的「我」叙述道:「爸爸取的名字,就叫王子、鲍勃、沃利、贝蒂。我取的名字,都是星星、土耳其人,或者莫琳、戴安娜。莱尔德取了一个名字叫莫德,是他小时候爸爸雇过的一个姑娘的名字,还有一个叫哈罗德,是他学校同学的名字,另外一个叫墨西哥的,他没说为什么。」在给动物起名字这种无关紧要的琐事中,「我」能想到的名字几乎大都是女性化的名字,它和唱歌(如果采取后一种解释)一样,又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对自身女孩角色的认同。简而言之,门罗向我们展示的「我」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的个体,她既对自身角色产生一种背离的欲望,但有时候(在一些更微不足道的地方)她又无意识的表现出这一角色应有的态度。我想,在这方面我已经说的够多了。接下来我们可以看看外界对「女孩」这一角色的规范。关于这一部分,小说里并没有花更多的笔墨去描述,因为这几乎是作为一种约定俗成的理念形成于整个环境中。不管是小说里虚拟的环境,还是我们读者所处的现实世界。故事只是通过一些旁敲侧击来暗示这种规范对「我」所产生的一种粗暴的轻蔑和压迫。例如当父亲向推销员介绍我这个小帮手的时候,对方回答说:「只是个小姑娘罢了。」;而母亲则会私下里找父亲谈论「我」的真正「职责」,「等莱尔德大一点,你就有真正的帮手了。」「那时候,我就可以让她多干屋里的活儿了。」最直接的管教来自前来寄住几个礼拜的奶奶:「『女孩子不要这样甩门。女孩子坐下来的时候,双膝要并拢。』更倒霉的是,当我问问题的时候,『这不是女孩子应该关心的事情。』」而「我」对此的态度是一次轻量级的交锋,「我继续甩门,坐相要多难看有多难看,觉得用这种办法就可以让自己获得自由。」真正的反抗是间接的,却更为震撼人心,它是这篇小说的力量核心!借以作为「我」反抗的象征的是一匹名为弗洛拉的栗色母马。在小说里的「我」的家中,一切各司其职,按其角色从事其所应为之事。马的存在原本是用于被杀后以其肉喂养银狐,而银狐则是「我」家的经济命脉,它的命运是被剥皮。在故事的一开始,「我」就已经非常习惯目睹动物的死亡,门罗以冷静的笔触借「我」之口叙述过将银狐剥皮的全过程。这其中不存在任何怜悯的因素。因为「我」知道我们活着需要它们死。这是这些动物的角色所承担的命运。其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弟弟第一次亲眼目睹了父亲杀马的过程。有关「杀马」,门罗是做足了铺垫的,也因此显得格外荡气回肠。首先是一些耳闻:「他们通常是当场射杀,就在原地杀了它。……要是手里已经有了足够的马肉,他们就会把马活着带回来,在我们家马厩里养几天,或者几个礼拜,直到需要肉的时候再杀。」随后是眼见的一些蛛丝马迹:「去年夏天,莱尔德和我偶然发现了一匹马的内脏,他们还没来得及埋掉。我们原以为是一条在太阳底下蜷起身体的大黑蛇。」接着是隔着一块木板的裂缝,偷窥整个杀马的过程(因为是偷窥,所以给人以额外惊心动魄的感觉)。所杀的马名为马克,与弗洛拉一样是在我家豢养过一段时间的老马。不同之处在于,马克脾性温和,而弗洛拉生性暴躁。枪杀马克显得极为平静,尽管铺陈了很久,整个过程却很快速:「我爸爸笔直地走开了,隔了一段距离,大约他觉得合适了,突然停下了脚步。亨利也从马克身边走开了,不过是侧着身子,仍然漫不经心地提着缰绳。我爸爸举起了枪,马克抬头看,仿佛注意到了什么,接着,我爸爸开了枪。马克没有立刻就倒下来,而是摇摇摆摆,突然歪向一边,倒了下来,开始是侧躺,接着,翻滚着后背倒地,接着,他令人吃惊地在空中踢腿,踢了足足有几秒钟。亨利看见这场景笑了,似乎马克在和他开玩笑。」这里不存在任何悲悯的情愫,一切活动都出于目的明确的责任,描述客观、冷静,也显得异常残酷。这不仅令我想起同样在今年读到的甘耀明的《丧礼上的故事》中的《微笑老妞》,那是一头被附以更多人情的老牛,她的死是牵动人心的、叫人落泪的,而不可能是一个「玩笑」。如前所述,尽管小说中的「我」也是一个非常习惯目睹动物死亡的人了,但是这次枪杀马克的场景仍然对「我」产生了一些作用:「看过以后,我也没有经常想那场景。不过,有时候,我在学校忙成一团的时候,或者站在镜子前梳头,想知道自己长大以后会不会漂亮的时候,整个场景便闪进我的脑海。」这里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移情,我们不知道其中究竟产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此之后,「我」和马之间有了一种奇妙的联系。这个联系促使「我」在后一次枪杀弗洛拉的行动中做出了惊人的反抗之举。是的,由于弗洛拉的暴烈,枪杀她的过程并不如枪杀马克来得那么简单直接,这正是整部小说的高潮所在,一种死亡迫近时挣脱逃跑的疯狂,一切都乱了套。在慌乱中,我协助弗洛拉逃离了包围圈,可是门罗的笔锋接着一转,补充了一句:然而「这个地方没有让她逃跑的开阔田野,这里只有农田。」垂死的挣逃只是延缓了死亡的时间,一切努力最终不会改变弗洛拉的命运,正如「女孩」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明确并将那规定的预期烙印于「我」的身上。当父亲、亨利和莱尔德带着死去的弗洛拉归来时,在饭桌上莱尔德告知父亲是「我」故意让弗洛拉逃跑的时候,「我」忍不住流下泪来。我想那是一种最终挫败时的伤心的泪水。在此之前,门罗仍不忘与之呼应的提一下「我」最近所做的梦,那些梦尽管仍然是一些相同的冒险故事,但已经有了奇妙的改变。「同样的开始,一个激动人心的危险处境,一场火灾,或者一头野兽,也许我救了大家;然后情况就变了,可能有人救了我,也许是我们学校的哪个男生,甚至可能是我们的老师,……故事中真正激动人心的部分早已消失。」(从英雄转向被拯救的人)看着落泪的「我」,父亲安慰道:「她只是个女孩子」。门罗在结尾写到:「我没有反对,即使心里也没有反对。也许这是真的。」在自我角色认同的反抗中,「我」彻底认输了。

快乐影子之舞

与以往一样,我仍旧关注今年的诺贝尔奖。除了让我看得云里雾里不甚明白的物理、生物、化学之外,文学奖大概是最通俗的了。而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了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在百科上查询关于门罗的信息,多半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她的小说写的都是渥太华郊区小镇平民中的爱情、家庭日常生活,涉及的却都是和生老病死相关的主题。芒罗笔触简单朴素却细腻地刻画出生活平淡真实的面貌,给读者带来真挚深沉的情感。>很多人把她和写美国南方生活的福克纳和奥康纳相比,她还被美国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称为“当代契诃夫”,并被很多欧美媒体评论为“当代最伟大小说家”。于是,看到亚马逊上有了门罗的作品之后,立刻就购买了她的成名作《快乐影子之舞》。《快乐影子之舞》是一部短篇小说集,由15部短篇小说组成,正如前面引用所说的那样,15个故事都显得平淡而简单。生活中的某个场景、某些事件、某几句对话,被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捕捉了下来,然后变成了流淌的文字。然而对于我而言,看门罗的小说还是有一些痛苦的,我不知道这样的痛苦是因为我看了太多男性作家的作品并且自己也是个男人所以不容易理解女性的思维和笔触,还是因为这些故事本身。我想,兼而有之。对于后者,豆瓣上有书友也有这样的感觉:>不懂的原因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太简单,就像too much happiness里的woods,平易到不懂何以激发作者把它写成小说。而对于前者,我想我只能尽量努力去理解和品味了。还是回过来说说故事。短篇小说并不是容易阅读的小说,在极其有限的篇幅里面需要交代清楚想要讲述的故事,没有好的布局和文笔是不行的。契诃夫也好,欧·亨利也罢,他们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如何在小说的结尾神奇地转折,将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变为了神奇。然而门罗的小说并不是靠转折取胜的,平淡的故事没有太大的起伏和波折,有的,只是可以拿“鸡毛蒜皮”来形容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我们每天都可能经历。然而简单生活中的味道也许才真的值得细细品味,好奇、爱情、琐事、生老病死,远在异国他乡的女作家眼中的平凡生活,自有她隽永的地方,细细咂摸,还是可以看出一些关于人生的思考的。我可以给每一个故事都打上标签:《亮丽家园》关于冲突,《重重想象》关于幻想,《有蝴蝶的一天》关于友谊,《快乐影子之舞》关于信念……等也许仅仅只是打上这样的标签就太低估这些故事了,在标签背后,在故事背后,也许还有很多可以和不可以言说的东西。这本书的读后感只能这么写,好多的东西,实在只能当你亲自看了之后才能体会。

动物伤感

我又重读了其中的几篇:《谢谢让我们搭车》、《男孩和女孩》以及《快乐影子之舞》。整个集子中我最喜欢前两篇小说;而重读《快乐影子之舞》是因为初读时对结尾并不理解,后来我发现其实是翻译的缘故。毕竟,门罗不是一个难懂的作家。「Thanks for the Ride」是一句很平常的感谢语,但如今,在我读完《谢谢让我们搭车》这篇小说后,它仿佛一直凄凉的回荡在我耳边,令我伤感。这伤感可能源于故事中呈现的冷漠,以及这种冷漠对一位年轻女孩所造成的伤害。故事是这样开始的:一个周末,叙事者「我」和表兄乔治来到一个偏僻小镇钓马子。事情进展的并不顺利,因为小镇异常冷清。两人坐在咖啡馆无所事事,试图和咖啡馆的侍应搭讪,也遭到对方冷漠的回应。关于这个小镇,小说中一开始就点明了它冷漠的特质:「在小镇上,你可以看见往窗外瞅的人们,坐在台阶上的人,你能从他们的脸上看见这样的判断。他们脸上的事不关己,漠不关心是如此之强烈,仿佛他们已经承受了足够的幻灭并且暗暗以满足的心情保持着他们的幻灭。」就在两人百无聊赖之时,目标出现了,一个女孩走入咖啡馆。她长得并不漂亮,几乎可以说丑陋。但是她浑身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味。书里称这是一种「性的光环」。而这正是乔治两人正在找寻的,一种动物式的欲求。乔治立刻上前勾搭,很快一拍即合,三人简短熟悉后就出发去找这个女孩的朋友——洛伊丝,以凑成合适约会拍拖的人数。在这个过程中,乔治和女孩的对话值得留意。「爱德莱德说:『我认识的一个女孩可能愿意来,和她约会的那家伙已经订婚了,他的未婚妻来了,呆在他那里。他住在湖边他爸爸妈妈的房子……』『哦,好吧,这是个有趣的故事。』乔治问,『她叫什么名字?来吧,走,咱们去接她。你想坐在这里和一晚上的汽水?』『我喝完了。』爱德莱德回答说,『她也可能不会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不出来?她妈妈晚上不让她出门?』『哦,她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爱德莱德说,『不过有几次她不想出来。我不知道。』」从对话中,我们除了获知那尚未出场的洛伊丝的绯闻外,还可以获得另外一些确认:即她与女孩的关系可能仅限于普通朋友。如果是亲密的好友,女孩不该对预测洛伊丝的行为感到为难,也不会在她还处于失恋的情况下冒然想到约她与两个陌生男子外出鬼混,最重要的是,她不能轻易将洛伊丝的隐私当作八卦告诉并不相熟的外人。无论如何,我们可以推测:女孩只是把洛伊丝当作某种谈资,甚至还在内心轻蔑、鄙视着她。这在稍后磨坊处的对话中将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很快,他们在途中捎上了外出的洛伊丝,他们驱车前往她家,洛伊丝准备换身衣服外出,「我」获准和她一起进屋。这特殊的「恩典」让「我」有些纳闷,「进家门、见家长」对于两个仅是初次见面的男女来说似乎显得过于正式了。何况,在「我」和乔治的计划中,这应该只是一次萍水相逢的临时约会,没有后续、无关责任,单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尽管在某些方面,相比乔治,作为叙事者的「我」可能更为礼貌、得体而易于让人产生信任。洛伊丝为什么要让「我」进家门呢?作为读者的我和作为叙事者的「我」一样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技术手段上,它使我们可以通过叙事者的双眼一窥洛伊丝的生活环境;而就人物自身的情感逻辑,我们只能做出一些推测:也许她对「我」抱有一种莫名的希冀?又或者,是为了向她的家人证明着什么?当我现在回过头对此做出某种揣测的时候,我意识到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答案成了这种难过唯一的安慰。现在,让我们跟随叙事者来看看洛伊丝的住所,作者特别强调了「我」在嗅觉方面的感触:「我留意到屋里的味道,狭小空间内的陈腐味道。床单、油炸食品、清洗剂以及药膏的味道。还有灰尘的味道,尽管屋里也没有多少灰。」,这种味道,经「我」判断,可能来自洛伊丝的奶奶:「屋里的某些味道仿佛就来自她的身上。这是一种隐隐的腐烂味道,就像有某种黑暗的小动物死在了走廊下面,这些味道、邋遢的模样、倾诉的声音——这种生活有我从不曾了解过的东西。这些人的某些东西,我想,连我的妈妈和乔治的妈妈也是不知道的。就连乔治也一无所知。而这些人,就生来狡诈、悲戚、世故。」味道来自洛伊丝的奶奶,而这种感觉则来自「我」与洛伊丝妈妈的聊天,她一面向「我」讲述洛伊丝的爸爸在工厂事故中丧生的灾难,一面却又对「我」的家庭经济背景(例如所开的车是谁的?爸爸是干什么的?家里人在此地有没有度假屋)刨根问底。她也谈及洛伊丝的绯闻男友,却不是站在女儿一边的指责之类,而是回忆他给自己带来的种种好处。这一切的确都显得既悲戚又世故,一种奇怪的混杂。当两人准备离开时,他们经过洛伊丝奶奶身边,这个浑身散发腐烂味道的老人神经质般向「我」张嘴说道:「你和我孙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你喜欢就好。」至此,洛伊丝家庭的一面已差不多向我们展示殆尽,出乎意料的,我们看到一个阴暗、腐烂、缺乏家庭应有温暖的环境,可以肯定,一个姑娘(洛伊丝)在这里找不到任何安慰,甚至反而会因此遭到伤害、抛弃与出卖。两人在走出屋子的时候,门罗描述到洛伊丝「抓住了我的手」,一个并不特别的细节。但也许是我过于敏感,我觉得这个动作也许反映了洛伊丝当时微妙的心情。当听到家人仿佛出卖一件商品似的向陌生人「推销」自己的孩子,作为洛伊丝本人,能不感到一种人为的伤害吗?这种心痛会不会使她出于本能想要求得某种帮助?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般的抓住「我」的手,好像就能获得某种拯救。而这一小节的结尾门罗是这样写的:「我们笑着回到车上,仿佛我们是朋友似的。其实不是。」「我」不可能拯救洛伊丝,「我」其实只会给她带来伤害,就像其他人所做的那样。四人开车来到小镇郊外,「我」和洛伊丝下车散步,留下乔治和那姑娘在车里干好事。「我」试图以绯闻男友的事情刺激洛伊丝,在这场对话中,我们了解了更多细腻的东西和更多的伤害。「我」问洛伊丝那个男人是否喜欢她,洛伊丝回答说:「『他喜欢过妈妈,对孩子们也不错。不过他不喜欢我。』」她又说:「『他只是夏天的时候和我一起到处走走,湖边的男人都这样。他们来了,找一个姑娘一起跳跳舞,到处走走,过个夏天。他们一直都这样。』」(「我」和乔治难道不是这样?当然,他俩不会待一个夏天,而只是一个周末的夜晚。)她还说:「『我怎么会知道他喜欢不喜欢我呢?他说我永远是个贱货。你必须对这种男人感恩戴德,否则他们就说你是个贱货。』」「我」又问洛伊丝是否喜欢那个男人,她回答:「『哦,当然了!我应该喜欢。难道我不应该吗?我应该跪下来,感谢他。我妈妈就是这么干的。他送给她一个脏兮兮的廉价大象……』」这句戛然而止的话暗示洛伊丝母亲和那个男人之间存在的性关系。而从这一系列的回答中,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洛伊丝所遭受的耻辱和委屈。那被人鄙夷、唾弃的所为可能只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而这受迫部分又来源于家庭的压力。一种自家庭滋生的腐烂,凭幼小的一己之力似乎难以挣脱。后来「我」问到她为什么出来之前要换上一件不合时宜的连衣裙?「『我不知道。』她说着,把裙子拉开。僵直的、闪闪发光的面料。她带了一丝醉酒后的满足感:『我想给你们男人看看!』她的话,仿佛是怨恨突然的小小爆发。」门罗在处理这种微妙情绪上的笔触是极端细腻的,当两人之间的对话渐趋舒缓之时,洛伊丝开始嘲笑起同镇其他类似的女孩,门罗写到:「但是我再也不想说了,我发现她又有了一种新的力量,和她的敌意大抵相当的一种力量,实际上就是把自己紧紧地包裹起来,装出客观而冷淡的模样。」这个女孩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这样,不是自我作践却又冷傲地向对方报之以敌意,就是裹紧自身以冷淡的模样指点他人,也许,这个小镇上还有不少和她类似的女孩,她们没有成为彼此的安慰与保护,却只是互相诋毁、伤害又自我沉沦。故事终于要进入应走的步骤。「我」向洛伊丝建议去什么地方吧?(这毕竟是大家出来的目的)「她回答说:『过了这片田地,有一个谷仓。』这片乡村她熟悉,她以前来过这里。」门罗在这一小节的末尾如斯写到。一个如实的陈述。甚至会显得多余。但你也可以从这句话里读出微妙的言外之意:这不过是她又一次的相似经历。两人做完爱后回到车里,开车回家。四人相对无言,一片静默。一种伤感的情绪弥漫其中,如拉丁谚语所言「做爱后一切动物都伤感」。出于伤感,叙事者「我」在车上不仅思绪纷飞,门罗的这段心理描写极其精彩:「有关爱的行为,有些人只能走一小段路,另外一些人则可能走很远,他们能够做更大的妥协,如同神秘主义者一般。洛伊丝便是个爱的神秘主义者,她这会儿坐在车座上,距离遥远的另一端,神情冷淡,容装不整,将自己彻底地封闭起来。我想和她说的一切,都只能在自己脑海里空荡荡的格格作响。下次再来看你,怀念,爱,这些词儿,我一个也说不出来。我们之间的距离让这些话显得那么不真实。我想,到下一棵树之前,我要和她说话。到下一根电线杆之前。但我终于还是没有。」最后「我」把车停在洛伊丝家附近,乔治让两个女孩自己走回家去,我们随后开车离开。故事的高潮和结尾伴随着那句标题中的感谢语凄凉地传来:「谢谢让我们搭车!」这就是整个令我动容的故事的全部,我发现评述、总结它是那么困难,或者说,我无意于此。唯一谈论它的方式就是用一种细读的方式重新经历一遍,于是再次感到伤感、难过。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我时常读到类似的发生在加拿大某些偏僻小镇的冷漠的故事,有些故事里有人同情,有些故事里无人在意,有些故事则像这篇里的「我」,既感伤又施以伤害,唯一不变的总是有一些人(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因为各种原因,孤独地承受着伤害,却也以一种坚强的顽固、敌意的骄傲应对伤害和伴随伤害的深深冷漠。我觉得这是挺叫人感到难过和悲哀的。

我是门罗粉

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时,我只看过她一部作品《逃离》。后来将门罗一套7的短篇小说集看完,读她的作品像做瑜珈,需要伸长缓慢地呼吸。这样的书不适合在闹麻麻的公交车上看,因为书里有种旁观的冷静,这冷静让人有刺痛感,但倏忽又会过去,于是断不能闹中取静,那种闹会抵消内心稍纵即逝感知的苍凉,有淡淡的隐约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疼痛,但你很享受。经常看着看着会猜想结局,但都没有猜中,无头无尾的故事给你足够的想象。读她的书,就如同坐在光影里,看人来人往,或明或暗,都是永恒,值得期待。最喜欢门罗历经14年完成的第一部小说《快乐影子之舞》,我用两个字来形容:过瘾,同时隐秘地 夹杂着一种对不熟知事件的危险美感和好奇,不知这些人物的命运将何去何从,同时这些没头没尾的故事,结局也根本无法臆测,因此很过瘾。收录在《快乐影子之舞》的第一篇小说《沃克兄弟的放牛娃》,我看了很多遍,她写尽养银狐人生意失败转而做起小推销员的小人物的生活。被人从窗口泼尿,却要在上车时装着若无其事地在孩子面前哼歌,似乎想高歌生活没那么难,你爸就是钢铁侠;与旧情人在跑业务的过程中无意相会,旧情人穿了“一件肥大的工作服,衣服上到处都是污渍,脚上是跑鞋”正在打扫鸡舍,可是我从她嬉皮笑脸地说平常不这样穿的对话里,读出了她的不安,她更想面对情人时穿得更体面些,她多想他来时,她不是正在喂鸡,而是坐在院子里晒太阳,正在喝一杯舒适的下午茶。双方一样局促不堪的生活,不写一字艰辛,却让生活的酸楚疼到骨子里。后来,看小说《推拿》里讲到痛和疼的区别,痛是个面,疼是个点,点更深入更持久,而痛可能就浮于表面,稍纵即逝,而门罗给我的显然是疼的感受,她是语言的高手。人生从来都不是随心所欲,更多的人是在局促的缝隙里生存,在缝隙里大口喘气,努力活得不那么难看。那位推销员老爸也不想让家人看到他的局促,要努力在孩子面前扮演工作轻松的角色,在小说的末尾,她写:“我感觉到爸爸的生命从画里飞了回去。这是下午的最后时分,天色渐渐变暗,变得陌生,仿佛一幅施了魔法的风景画,当你望着它,它看起来熟悉,平凡,而又亲切,但一转身,就变成了一种你永远也无法理解的东西,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以及根本无法想象的距离。”这段话读了很多遍,生活如此熟悉又切近,行过的生命被带回去不过也是回不去的小时候,瞬息万变阴晴难定才是生活的真相,与想象隔着长长的距离。生命有过饱满和充实,然而现实也许就是如此惨淡需要直面。门罗的小说总是在那些对话中看到悲伤。“干嘛要擦窗子”,母亲说,“想让里面的不幸更亮一些吗”,这是门罗作品《女孩和女人们的生活》里的一段对话,有一种尖酸刻薄,又有削铁如泥的痛快。不幸如此多,如果擦得更亮,放得更大,看得更清,也许生活都很难继续下去。门罗的每篇文章里有深深的无奈,一如《沃克兄弟的放牛娃》那个养狐狸失败的小推销员,一如《办公室》里那个想要一间房子写作的女人,一如《逃离》里那个走了又回来了的米拉,他们的生活似乎从来没有轻松过,可是有时又会看到一些宛如洞口的光照进洞里的希望。那个想要一间办公室写作的女人,虽然被房东视为异类,视为行为不端的女子,可是她的确曾经拥有过那么一间房子,然后真的她在那个房间里噼啪地写作过;《逃离》里的米拉虽然最后还是回到坏脾气的老公身边,可是她曾经出逃过,她做过她想做的事。我们在小说的细微处也看到了小人物的命运里纤细的愉悦,尽管置身在大命运之下,似乎无力挽回什么,可是人生不就是由那些细微的小小的愉悦组成的幸福吗?从来没有什么整块的幸福从天而降,而唯有用舌尖浅浅地尝,慢慢地消化,才能咀嚼出生活的甜。生活不像是一块沾满奶油的蛋糕,不会甜蜜到腻,生老病死,离别忧伤,生之艰辛,为人的辛苦,你我都一样。所以在门罗的小说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是那个隐藏在生活表面的自己,看起来风平浪静的自己。其实书中人物的忧伤就是我们的忧伤,他们的不幸福也影射着我们的艰难,所以看这样的小说很容易坠落下去,坠得很深,内心会感到疼,虽然时空不同,可是依然感同身受。她看似没有写生之痛苦,生活之不易,却将有些难以言说的东西刻到了骨子里,不那么明显,不像痒,可以挠。你说不准疼在哪个部位,没有明显的所指,但就是疼了,隐隐的疼,不那么轻易抖得掉,像湿漉漉的身上粘上一层白灰,抖是抖不掉的。只有大水冲刷,甚至需要借用刷子,狠劲儿地刷搓,有点泄恨的感觉。就像《逃离》里的米拉和她的丈夫,看似如此潦草地生活在一起,生活甚至都成问题,丈夫喜欢骂人,坏脾气,在新时代的女性那里,离开是唯一的出路,远离这样的生活。她真的坐上了那辆大巴,可是最后她终究下了车,回到了丈夫的身边。一个令人意外的结局。制造这个结局的正是门罗。正如那个《去海滨》里的梅,与外婆生活在一个远离城镇的小村庄,开着一家小加油站,一间狭小的屋子塞满了大家具,厨房的的水龙头永远都在漏着水,生活的逼仄之感如3D电影直扑眼帘。可是外婆怎么都不答应十一岁的梅放弃老房子去别的地方生活,甚至外出旅游也是不行的。突然有一天外婆同意放弃商店,卖了那幢老房子,要带梅出去旅行,她却于那天在一个催眠师的催眠术中长眠而去。生活有时就这样放肆地给我们开玩笑,你却束手无策。门罗的写作有一股狠劲儿,很擅长让人满面春风充满希望地去憧憬一些事情,可是最后命运又占了上风,似乎由不得你挣扎,你已习惯了种种命运的安排,有时想想这不就是命运吗?你时时在抗拒,却又不得不屈服,低头。生活永远让人懂得谦卑,我想门罗要说的还不是抗拒,而是中国的道法自然,有些习惯,有些顺势而为的东西在里面。门罗的小说里有生活的冷,但没有冷幽默,仿佛给每人都坠上了一块大石头,让我想起金基德的片子《春夏秋冬又一春》里的那个孩子,因给动物们尾巴坠上石头而被师傅责罚,让他也坠上石头去跳、负重、爬山。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好随意对之,唯有谨慎向前。门罗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出现在国内的一幅照片,穿着白衬衣,一头银发,让人很熟悉,总觉得门罗就该是这个样子,温润、知性、有笑意,尽管她笔下的人物,多半都像湿漉漉的天气,让人觉得有点滑稽,又透着寒气。很喜欢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们,她们都是年老时才获得如此大奖,无疑她们是优秀的,她们的作品也很优秀,我喜欢看辛波斯卡、多丽丝•莱辛,还有门罗的样子,她们都顶着雪亮的白发,趾高气扬地宣告着她们的年龄,但那些白发,让这些女人在多年的写作、生活之后迎来了最好的时光。门罗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时,说过一句话:“我没有别的天赋,唯有写作。”而我看门罗这些有重量的书时,珍惜着舍不得看,一天只看50页,也不能快速阅读,快也快不起来,快了就有浪费,我彻底成了这个自称是家庭主妇,业余写作的人的粉丝,自定义为门罗粉。

解刨平凡背后的隐秘生活

过去很少读当代女性作家的书,因为我有一种偏见——女性作家多数都是花架子,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尖酸刻薄,小情小调迷惑人智,称不上是大家。我的观念里,女性作家多数适合写一些适合青春期女生看的作品。当然我说过,这是偏见,女权主义者勿需反驳。但是现在,我在自己的读书框架里拿掉了这种偏见,这一改变就是从阅读门罗开始的。以我们国家的出版现状来说,如果没有诺贝尔的评奖,这个作家可能不会进入中国读书人的视野,至少是普通读者连愿意了解的倾向都没有。对,这个作家写的东西就是平实质朴,作品毫无波澜,谈不上技术手段,也不幽默诙谐。这是一个严肃的作家,除了获奖这个标签之外,其他所有的标签都不适合中国这片土壤(国外的情况我不清楚。)社会环境是滋养作家的土壤。北美人是否喜欢阅读,我没有做大量的调查,但就我接触的情况看,阅读水平和状况要高于中国。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么严肃的作品,还能被加拿大人,被北美人阅读,在我们这里,如果你没趣,那就失掉了一般的市场,如果你没技巧那就丧失了90%的观众和读者。中国难以出伟大的现代作家,与读者的构成关系密切。这是一道难解的题,因为我们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急功近利的,得不到市场的回报,我还要做吗?钱似乎成了一个大问题,我必须要生存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在这么说。这显然是一个懒惰的借口。门罗的写作方式为中国有志于写作的人提供了好的借鉴,家庭主妇闲来写作。换成中国的话语就是:时间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有的。视角也非常平凡,既不写豪门贵族也不写魔幻虚空,就是一个女性观察到的时代的变迁,人性的多样,丰富立体,到处可以寻去材料。门罗用一个女性的,家庭主妇的视角观察着这些,她能静下心来,在纸上解刨这一微小的生活创口,如果一台精密的机器,细致的解刨平凡人的平凡生活。然后告诉你,你生活痛苦的来源,你平凡生活背后被隐秘起来的东西。这种沉静和细致让门罗作品显示出了一种细密严肃的风格,过于细密和严肃,有时候让她的作品看起来不太像小说(至少与写人物故事见长的作家比起来)而像是生活化的散文。大概这是她的作品未被大量中国读者接纳的一个原因。但是正因为这种严肃又深入的解刨,显示出了门罗的内功深厚。(如果做一个简单比喻,就是外家拳与内家拳的感觉,外家拳好看,内家拳实用。)门罗的作品在加拿大有很高的荣誉。我想除了作为女权主义的代表被捧之外(她的这本小说集发表时,正好赶上了加拿大女权运动的高峰),更多的是她的作品在平凡故事的背后揭示的是加拿大人最隐秘的生活,每一个生活平静的小镇,每个寒冷干裂的街区背后都应该生活着门罗作品里的人。他们普通无助绝望可也许心怀梦想,可又不得不过着普通再普通的生活。在夜里幻想自己的辉煌生活快乐过往,可第二天早晨起来需要为了那平静如水的日子奔波。这是一种无以言说的苦,每个人都有感知,却不是所有人都能用文字精确定位并解读它。(当然这类作品的成功,说明加拿大社会阶层相对单一)。就这一点让我联想到的作家是美国作家约翰·厄普代克,我开始翻看《兔子三部曲》时,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个作家在美国有如此高的声誉,为什么这部书能引起美国人的巨大共鸣。后来生活的真实面目一步步暴露,即便我生活在魔幻的祖国,虽然我没有过上美国式的中产阶级生活,但仍然能够感受到“兔子”的那种生活苦衷和无奈。《快乐影子之舞》全部作品都是脱胎于加拿大渥太华的某个小镇,所有的小镇面目模糊但是人物事件和品行清晰可见。苦哈哈的推销员,简直就是厄运的代名词,做什么什么黄掉,可他依然有属于自己的过去的快乐回忆,而这些又不能再次重现,这就是生活与我们开的最大玩笑。为了改变生活而愿意与城里来的富人约会的小镇女孩,过着惨淡的生活,并不以此为耻辱,但是即便是这样的女孩子仍然有着属于自己的尊严,但男人们不关心尊严的问题,他们只看重身材和欲望。家庭主妇的写作之路看得见的阻力几乎没有,但是看不见的偏见带来重重阻力,这种偏见之一就是,因为生活富足却又无趣苦闷的男人企图在这种脱离正常生活的女人身上找些乐子等等。所有这些都有着各种无奈,这就是生活强加给我们的,或者说是我们的无奈构筑了整个生活,我们除了等待这种折磨之外,毫无办法。因为这就是生活,太多的人告诉了我们生活的美好,却没有人告诉我们生活的背面,是种种不堪,我们该怎么对付它。所幸有人发现了它,那就是门罗。

润物细无声

快乐影子之舞写成于爱丽丝门罗的青年至中年时期,相对于她的爱的进程等后期小说文笔显得不那么成熟,但一开始文章中就充斥着对生活中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卑劣的人性的憎恶,特别突出的是贯穿在男孩和女孩等几篇中的对女性遭遇的不平等待遇的声讨。正如她的简介上写的:以细腻透彻而又波澜不惊的话语,洞见人性的幽微处,可谓是润物细无声。但又有巴尔扎克的那种读到最后就像瞬间染红了天边的感觉。因此,细细地去读她的作品真会像品茶一般,充满雅致的欢愉。当然仅有些许欢快是不够的,好的严肃文学一定要有振奋人心,使人变得更好的力量。而读爱丽丝门罗的快乐影子之舞有一种接受一次道德洗礼的感受。死亡时刻里面有个充满活力的外向小女孩,她在帮外出的邻居用沸水(她以为这样一定会洗的干净些)洗刷地板时,她那不满一岁的小弟弟不小心被烧开的水烫死。小女孩用“我从来没见过有谁因为烫伤而死掉,他的皮会重新长好的。”在小弟弟被送去医院后来安慰她在场的另外两个弟弟妹妹。死讯传来后,大人一致都认为是小女孩的错,她妈妈更哭叫着:“我不要再看见那个恶魔!”。倔强的小女孩想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照常去上学,住在邻居家,在镇上的舞台上演出,但在演出中,在小女孩在台上完美地展现舞步的时候,她妈妈在台下慢慢抽泣起来,接着整个观众席躁动起来,像看着杀人魔似的用责怪的眼神盯着小女孩。第二天,当家门口传来从前小弟弟一听到就会“咿呀”“咿呀”叫的叫卖剪刀的人的声音时,小女孩突然疯了一般冲出门外,对着卖剪刀人嘶叫着:“我讨厌你!我讨厌你!”然后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被妈妈灌一些安眠的药品抬进了屋里。这篇小说让人不禁会想为什么小女孩的妈妈和其他人对小女孩那么苛责,那么不放过小女孩的“过错”,实际上小女孩当然没有什么错,是大人没有教会小女孩关于安全也没有在邻居家里没大人的情况下看好孩子。而且文中展现的自私的母亲也丝毫没有为他人着想,尽管那人是她的未成年的女儿。除了道德方面的内涵,艾丽丝门罗作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她那引人入胜,震慑人心的写作方法也令人大开眼界。那之前的死亡时刻来说,开篇以小女孩母亲躺在沙发上和一堆人哭诉的场景吸引眼球,然后将惨剧经过娓娓道来。文章语言也给人一种充实华丽的冷漠,足以“伤害”读者的心。快乐影子之舞虽然不是艾丽丝门罗最出色的小说集,但却是她写的比较“浅显”的一部,所以不论从它作为严肃小说的难度和影响人的深度,从它作为小说集的内容多少,阅读的趣味性和写作手法的高超,它都是一部非常适合高中生的小说集,我从里面也获益不少。

昨日恋人与今日之尴尬

目前我只读了《沃克兄弟》,真的很喜欢,故事和情绪都是渐次推进的:首先是在一个静谧的傍晚展开,小女孩和父亲在湖边的谈话,让女孩顿悟到生命的短暂易逝,人的一生在苍茫洪荒的时空里只是匆匆一瞥,个体的情感和经历很容易被时空裹挟卷走。这一段给整篇小说定下了苍凉悲观的基调。然后转而描写女孩的母亲,母亲与小镇格格不入,并且瞧不起女孩的父亲,暗喻了夫妻两人的感情疏离。做推销员的父亲其实活得很尴尬,一直以自嘲、夸张的方式来自我消遣。后来在推销受辱的事件后,有意无意将车开到初恋情人诺拉的家——一个老处女常年陪伴盲眼母亲的荒芜的家园。门罗通过诺拉的言行反映出她内心的尴尬,与初恋情人不期而遇令她手足无措,自己却打扮得像个农妇,又因为看到对方的一双儿女而心生醋意。他们进屋后的那一页描写算是全书的高潮场景,连小女孩得看得出诺拉与老母窘迫的生存环境,隐没在乡间孤独终老,无人关心无人过问。小女孩通过墙上的圣母像断定诺拉一家是天主教徒,亦即女孩奶奶和姑妈口中的“异教徒”,从而暗示了父亲与诺拉当年劳燕分飞的原因:宗教信仰的分歧。通过跳舞一节看得出来,诺拉可能会是个更称职的母亲。当诺拉邀请父亲与自己共舞一曲,却被父亲直接拒绝,也许是他不愿当着儿女的面这么做,也许是近情情怯。诺拉黯然的说:我可以独自一人喝酒,却不能独自一人跳舞。父亲随即告辞,从两人匆匆道别来看,他们是不会去互访对方,不再打扰彼此的生活,也许这次便是诀别。归途上父亲沉默寡言,见到旧日恋人,勾起往事愁绪,让他不得不对生命严肃起来,他不再以滑稽的自嘲欺骗贬低自己。回到小镇又是一个傍晚,虽然经历了一场回忆,而人总是要回到平常生活中,这个结尾和开篇形成了呼应:人都会臣服在日复一日的生活轨迹中。伟人的人生经历有千百种,普通人的回忆却是如此淡然平凡。结尾有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小女孩忽然惊觉奶奶用“踩铲用错了脚”来形容异教徒是很过分的措辞和观念,以此表达对拆散一对恋人的愤懑。情绪在这里得到了释放和终结。相比谴责种族隔离制度的多丽丝莱辛、纳丁戈迪默,争取黑人民权的托尼莫里森,揭露罗马尼亚极权制度的丽塔米勒等诺贝尔文学奖师姐。爱丽丝门罗算是诺贝尔文学奖最不政治、最另类的一次选择。而我个人最爱的也恰是这类偏爱无名普通人的作家。---------------------------------------------------------------------------------------------------------------------------------------《乌得勒支的宁静》:两姐妹的人生轨迹挑灯夜战读完了《快乐影子之舞》,我承认阅读的心情起起伏伏,有的篇章很喜欢,有些感觉欲语还休、语焉不详,但总体说来,透过艾丽丝·门罗的这部处女作,我自认为已臻于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悄悄发生改变。门罗的作品全然无关宏大的叙事架构,她笔下的人物和环境真是要多平凡有多平凡,要多卑微有多卑微,某些甚至卑微过读者自己平淡的生活。而她作品的力量正是来自这些被逼入绝境的生存状态。它促使人重新去思考、去定义日常生活中被忽视的细节、被贬低的人物,门罗以自己的作品践行着西方的人文传统:尊重世上的每一种存在。本书的15个短篇有一共同特点,每篇中总会有一段话精准的定位主人公的身份和状态,而这段话往往具备扩展意义,透过书本迫近读者产生共性,主人公的困境很多时候也是众人的困境。这些描写一般不会出现在开篇也不在结尾,它的安排有任意性,所以,即便有时一片小说结束时让人感觉收获不大,仍有一段描写会停驻心底。这本集子中的人物、故事围绕加拿大一个不知名集镇“朱比利”及周边发生,各章中反复出现叫“海伦”的女主人公,作者却并未交代是否系同一个人物,这样的安排在相当程度上营造出狭小熟悉的生存空间。这里我想重点分析的是《乌得勒支的宁静》一篇。没想到全书临近结尾的这个故事带给我最多的感触和震撼。朱迪和海伦姐妹俩成长于朱比利附近的荒凉小镇上,除了大学四年,她们就没离开过,她们一起照护着瘫痪、心智缺失的母亲,家中仅有三个女人,这是一个父亲缺位的家庭。她们以麻木、封闭感情的方式照顾缠绵病榻、需索无度的母亲。后来海伦远嫁多伦多,并诞下一对儿女,姐姐朱迪则永远的留在镇上,照顾母亲一直到死,始终未婚,过着心如死水的生活。母亲的葬礼海伦没有回来,理由是风雪天气航班停飞,其实她打从心里也不想回到让她感觉羞辱的家乡。咋看起来,这是一个关于还乡疗伤的故事,但情感的冷漠与伤害一直到结尾也没愈合,亲人间也没达成实质性的宽容与谅解;如果这是一个关于回忆的故事,它也缺少温暖和重新定义。我们看到的,只是海伦回到一成不变的故乡,回忆起疯疯癫癫的母亲,因为她的不在场感到暂时的失落;拜访两位老姨妈,看到她们数十年如一日修女般清苦的生活;还有她的姐姐,终生沦陷于小镇的朱迪。读者看到的,仅只是门罗以残酷而精准的笔触再现了镇上的若干人物和她们的生活轨迹。能否引起共鸣,纯属读者的意愿了。《乌得勒支的宁静》算是全书中最私人化的一篇小说。尽管其他小说清一色以第一人称“我”展开描写,我们却知道,作者将的是别人的故事,唯有《乌得勒支的宁静》更像是讲述自己的散文。想起日本电影《何时是读书天》,影片开端女主角的自述“毕业后,哥哥姐姐们都离开了,只有我留了下来”。朱迪正是那个“留下来”的人,一直活在童年、少年的情境中,目睹并陪伴长者的衰老与死亡。埋没梦想、独自凋零,她们不属于明天,看不到越缩越短的未来有任何改变的可能。在这世上,在那些远离繁华都市的外省小城,还有多少被种种原因湮没的生命。直到小说结尾,朱迪仍对改变人生采取了谨小慎微的悲观态度。她真的打算就这样过一辈子了吗?

短篇小说不是写着玩

封面很好看,小说好看才是硬道理。是加拿大作家艾丽丝·门罗(艾丽斯·芒罗)的成名作和处女作,历时15年写成,一举赢得加拿大最高文学奖项总督奖。结构明快,一目了然,自不必说;层次清晰,语言流畅,也是共同的特点。短篇小说并非写着玩的东西。没有理由认为长的作品一定就比短的作品更好。知道了平常人的快乐痛苦,人生的苦闷沉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风格。

表面平静的生活永远不会平静

看完了“沃克兄弟的放牛娃”,真的是爱上了最后的场景描写:这是下午的最后时分,天色渐渐变暗,变得陌生,仿佛一副被施了魔法的风景画,当你望着它,它看起来熟悉,平凡,而又亲切,但一旦转身,就变成了一种你永远无法理解的东西,有着各种各样的天气,以及根本无法想象的距离。我猜,这场景的描写并不仅仅是说日暮的景色。文中“我”的父亲与旧情人相见时,叙旧与跳舞,正是这熟悉平凡而又亲切的“风景”,但当别离后,大家又各自迈上自己原本的轨道,彼此过着如何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日子,都变为背后的风景。

我还只是个宝宝,很多事情我不太懂

第一次读门罗的作品,多篇小说都充斥着浓浓的农场、小镇的味道,其对微妙情节的把握,女性细腻心理的描述,有的我深有同感,然而有的,也许是我经历不足,难以把握。大概因为我还只是个宝宝吧,颇有感触的多是一些女孩子的故事。还有失恋什么的,虽然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更深层次的情感我还是不懂。《沃克兄弟的放牛娃》中,女孩感受到的那父亲在母亲面前的强颜欢笑,工作过程并不光鲜甚至略带屈辱,而那位女性身上感受到的特质、情感却将整个下午变得慵懒平静,瞬间改变了原本的压抑情绪,然而有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却暗流涌动,那一瞬间的顿悟,恐怕是刷新了对爱情、婚姻观吧。《亮丽家园》基于的可能是对同性的关怀与理解,还有一种孤独的抗争精神吧?《男孩与女孩》中印象最深的是女主因为父亲的一句“她只是个女孩子”被永远地赦免,也被永远地判了刑。我们现在,又何尝不是每每被这看似谅解的话语所束缚?似乎被看做弱势群体被保护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不要期待从他们那里得到什么的预判。“成不了什么大事”似乎评判了女性的所有价值。不需要被保护,只需要被平等地对待,被相同地期待。《红裙子》原以为自己脱离了只会追逐男孩子的群体,已经不必再紧张地等待挑选的女孩,却终于在快要脱离世俗的那一瞬间,被拖拽回多数人的潮流中。多么可笑,她,还有自以为遗世独立的渺渺众生。你的领悟并非真正的领悟,并没有勇气成为那位开导女主的学姐。多少女性,在世俗的眼光中,答应了某个面目模糊的男人的邀请,融入了那些面露冷漠表情翩翩起舞的女子之中了呢。被挑选,然后走完一系列既定的程序,男孩的对话甚至一句话都插不上,无趣极了。这种空洞的毫无意义的经历,无论如何也无法宣之于口,其实也无话可说。也许,不单单只是一场舞会,一生或许也就是这样了。

英雄末路的平静生活

其实没有人的生活是真正平静的。我们惯常于使用“平静“这个词来描述某个山野间的小镇,某个民风淳风的村落,以及日复一日服务于家庭生活的主妇、上了岁数步入暮年的老人。但只要你不是一个只会在知乎发问的机器人,惯常句式不是两问一答,如果评价XXX?XXX是何种体验?以及,谢邀,我来简单讲一讲……那么,有过一些生活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平静只是一种短暂的愉快体验,我们很少有人能够幸福地长久生活在平静下,多数文学家使用平静这个词来委婉而充满历史温情色彩地描摹NPC角色的贫乏生活。另一部分人则直接把贫乏等同于平静。贫乏的生活多数只能带来精神上的贫瘠和荒芜,接踵而来的是,日复一日的疲惫和渴望改变,乃至于焦虑和愤怒,悲伤和怨气,但平静这件事情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灵的富足。类似于朱比利这样的加拿大小镇,人口稀少,居民们互相认识,大家都生活在保守而熟悉的社交圈内,遵守一些不言自明的规则。这里时不时是会搞一些文娱活动,给荒芜、偏远,远离城市文明中心地带的小镇带来一丝生机,年轻的男女们便期待着这样的盛事给死水无波的生活带来几丝涟漪,甚至希望自己的生活从此以后会发生一些改变。祖母们在这里日益衰老,逐渐变得无人问津,年轻的子女成年后迫不及待地离开这种看似平静实则沉闷压抑的小镇。当地的人们遵守着某种约定俗成的礼仪,应当怎样适当而体面地去拜访他人,怎样参加一场舞会,怎样准备一场晚宴招待久别重逢的故人。但就是在这样的社交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如同想象中那样被拉近,多数人想着逃离,而少数人,那些略显古怪,害怕被遗忘,不怎么得志的人,则热衷于这些。人们在这样的小镇被互相捆绑着,又或者说被这样贫乏的生活捆绑着前行,在这样子的一个世界里,容易丢失的东西叫做活力,有些人会离开,到更为中心的城市去感受更富有活力的生活,而另一些人,他们终身留在小镇内,你可以说,他们甚至没有活力去打破这样的生活,也可以说,可能生活真的过于平静,没有任何理由要去打破。末路或凯旋的英雄,生活在动荡不安世界里的人们往往最终的渴望便是平静的生活,可以说,平静的生活是英雄们的梦想乡。而出生成长于这样的小镇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想要的并不是平静,他们渴望改变,渴望发生什么大事,渴望恋爱,渴望被人喜爱,他们内心有着某种隐秘而急切的欲望,要去改变这样的生活,有些人想要变得特立独行,有些人渴望引起注意,有些人幻想着小镇之外的风光,如果不这样,那么,千篇一律的生活中,只剩下千篇一律的沉闷、不得志以及虚伪而惹人厌的社交,喋喋不休、管教严格的祖母。在这样的驱使下,有些人做出一些石破天惊的举动,引得保守的小镇舆论一片哗然,人民就靠着咀嚼这些八卦绯闻度过某个夏天或是某个冬天,靠着日复一日的谈论此事来打发时间,时过境迁后,所有人都在期待着另一件大事的发生,这才好打发乡野间漫长的时光,这时,所有人都或多或少能体察到小镇间此种社交的虚伪,看似平静,实则所有人都蠢蠢欲动。末路英雄最大的悔恨也许就是此生再无机会去过平静的生活,平静小镇中的人们跃跃欲试要去打破这种平静,甚至不惜成为一个末路英雄。由于每一天看起来都是差不多的,为生计发愁的父亲,堆叠着盘子的厨房,气味不好闻的祖母,母亲过时的花裙子……因此给人一种感觉,似乎在这里,人们从来没有生活过,人们生活了一天,此后开始不断地重复。而这样细致的描摹,无疑是对抗面目模糊的日子的利器,发现平静生活下的隐秘暗流,体察每一个瞬间情绪的变化,这极大地区分出,镇民们的不同,每一天与每一天之间的不同。从此,面目模糊的重复生活,又回归到了静水深流的生活本身。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作为处女作,门罗的文学起点很高。如果给小说集中的作品排个座次,个人觉得第一名毫无疑问是《办公室》,然后是《去海滨》、《沃克兄弟的放牛娃》、《乌德勒支的宁静》、《死亡时刻》、《谢谢让我们搭车》、《重重想象》等。在小说集中,主人公都曾有些快乐的幽灵在徘徊,但很快,凋蔽的环境、生活的压力、情人的抛弃、群体的排斥、意外的死亡,这些人生中的厄运接踵而来。《沃克兄弟的放牛娃》的主角是一位风趣、达观、对家庭负责的父亲,但他面临着事业破产、妻子疏离的沉重压力,只是在下乡推销过程中,其未成年女儿无意中发现他曾经的快乐与青春,而带给他快乐影子的那个初恋情人,如今也面临着生活的重重压力;《亮丽家园》中靠卖鸡蛋为生的女人,痴守着高档社区中间的破败小屋,忍受邻居的羞辱,只为等待那个注定不会再回来的负心汉;《谢谢让我们搭车》中那两个小镇姑娘,只能从两个登徒子一时兴起的猎艳游戏中得到暂时的慰籍;《一点儿疗伤药》与《明信片》是少女与成年版的失恋失态闹剧,但感情受伤后的疗伤不过是自我舔干血泪,还要漠然承受大众饭后茶余的消遣;《乌德勒支的宁静》中,为了承担照顾患帕金森氏综合症的母亲的责任,两姐妹中的一人必须牺牲自己的理想留在没有前途和未来的家乡;《去海滨》写的是独自一个坚守到死亡的老女人,她突兀的死亡写得匠心独具;《快乐影子之舞》中,老小姐费尽心思为智障儿童举办的音乐会,却受到其他正常儿童家长的排斥与非议;《死亡时刻》最摧人心肝,么弟的意外夭亡给小女孩造成的伤痛隐忍而尖锐,长久的平静后在某个时刻突然暴发;《周日午后》有点契可夫《凡卡》的意思,写的是一个被迫到富人家做短期佣人的少女对海滨之旅的幻想;《红裙子》刻画了少女对爱的饥渴;《重重想象》和《男孩和女孩》是全集中仅有的两篇暖色调作品,在这两篇类似海明威笔下的小男孩尼克故事中,小女孩的细腻、敏感特征始终被刻意压抑的性别角色所唤醒。在作家笔下,对小女孩的刻画十分见功力,某种程度上可与海明威的《尼克故事集》作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性别角色比较研究。但与本小说集基调明显不搭的《办公室》实系本书的压轴之作。在这篇女权主义的小说中,一个立场做作家的家庭主妇突然宣布要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并物色到一间出租房准备写作。但小说最终的走向却不是伍尔芙式的,笔锋一转,出场的是一个男人,出租房子的男主人。这个怯懦、委琐又强势介入女作家空间的家伙,代表了男性社会坚强捍卫者的角色。一个独立人格的女性的出现,让男性为主宰的社会惴惴不安。为了避免男权社会的崩溃与瓦解,男人用种种搔扰手段赶走了这个可怜的女作家。门罗是否在夫子自嘲自叹?

夕阳之后的风景格外美丽

在这届诺贝尔文学奖发布之前,村上春树在赔率名单上排的很靠前,还有美国的欧茨和罗斯,当然这两位是都没读过的,也不去下结论,其中的诗人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散发着属于黑暗与灵魂交叠后的美,本是希望他能够摘下这届冠冕的,当然排在前十中的门罗,因为在鲤书系中偶尔有过一瞥,因为这个名字而留有一些印象,之后便找来了这本算是她初期的作品。开篇总是意外的美丽,这大概是一些短篇小说集会安排的事,沃克兄弟的放牛娃将整个集子的格调一下子铺展的充分又完满,毫无多余的闲语,只是站在整个故事的身后慢慢叙说着,像是用沉着的目光揽尽眼前的风景,再用浅浅的笑容告诉自己,这些过往全都尘封的很好很好,如深藏的浓酒,一揭开瓶塞便弥漫开来那熟悉又令人惊喜与窃喜的迷人味道。大概门罗就是这样的藏酒大师,借助语言和辞藻这些工具来炼制属于她自己也属于生活的佳酿。读有些短篇小说会吃力,可能是故事的冗长,或是结构的纠缠,亦或是语言的晦涩,而门罗的故事丝毫没有这些问题,整个故事像是一本薄薄的影集,一边读一边就像在随手翻看一页页贴在上面的老照片,尽数阅入心中,读完后大概也从那些泛黄却鲜活的影像中感叹了往日生活的真挚与弥足珍贵,尽管有诸多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能这样详细述说,作者本身已是从生活中获得了快乐与苦痛之外的东西。不是煽情的描述,也不是华丽的辞藻,只是些生活的语句加上一点点作者的情绪,像是烹饪了一道简洁却异常美味的菜肴,仅仅尝一口就能嗅到那双烹饪的双手的气息,以及来自那个烹饪之人的故事,像是一条线连接了一切,这是需要魔法的,而门罗却毫不费力地做到了。看了门罗的访问,知道她是一个在生活之中写作的人,繁杂的家务事占据着她的大部分时间,而留出时间的写作也是伴随着婴儿的啼哭和厨房卫生家务这些惯常琐事,但恰恰是这样的最平常的生活,却似乎给了她一个平坦却宽敞的舞台,让作者自由舞蹈,舞出时光和生活的旋律,精彩又余味重重。看到有评论说门罗是加拿大的契诃夫,契诃夫读的不多,只在读书时的课文里接触过那篇套中人,去找了契诃夫来读,果真是短篇小说大师级的人物,更为精确,更为直捣人心,像是一把带着讽刺的利刃,每每触及便会被割出人性的鲜血。而门罗呢,不是利刃,虽然也有淡淡的讽刺,却是更像柔软的讽刺,让你自己走入一个丛林,那里密布时间的雾霭,稍一吸气,便仿佛整个人都穿梭回了往昔,就是这样的魔力,我想契诃夫像利刃,而门罗更像雾霭,两者都是厉害的,却各有迷人的地方。之前读过的短篇小说中,只有舍伍德安德森的那篇手是让人至今都难以遗忘的,它像是一处隐形的胎记,不管时间过去多少,都会在某个时刻突然回到你身体之中,大师都是有他们自己的配方的,足以让阅读他们的人都中下难以治愈的毒。门罗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同样是加拿大的阿特伍德,我想门罗在某种细微与幽深之处更胜阿特伍德一筹。小也有小的强大之处,简单也有简单的魅力之处,生活处处是黄金,谁发现了,谁就是那个拥有的人,而爱丽丝·门罗,用她走过长长时光后的清晰记忆,配上她自制的独特配方,为我们轻轻诉说了夕阳之后最美丽的风景,最真的总是最美的,无所谓外表还是样貌。

隐藏的秘密

这是我读的第二本门罗的书,第一本是她后期的作品,《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而这本是门罗的处女作和成名作,当年门罗靠它一举斩获加拿大文学最高奖总督奖。合罢书本,我的感觉是,这本书太过晦涩了!怎么个晦涩法呢,倒不是读不懂里面的故事,每篇小说读完,我都会在章节最后附上自己的随想。每次都是在读完整篇小说之后,脑子里才能梳理出门罗这次讲的什么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有大量非常奇特而又隐晦的心理描写,有大量的加拿大环境描写,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并且对外国具体的生活习惯并不十分了解的中国人来说,或者也因为我缺乏某些生活阅历,对门罗书中的许多生活场景的描述,我的大脑并不能提供良好的想象。有好几篇小说的结尾让我摸不清头脑,不知道是门罗早期过于晦涩的表达,还是翻译的问题,或者是我自己不习惯这种太有个性的描述。总之对于文中大量的心理、感觉描写,我并不能切身体会,这是实话。总感觉不是很符合常情,包括人物的语言,对话。但是我在看《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以下简称《恨》)的时候,并不会有这种感觉。另外此书翻译有些怪,语法太不严谨,我个人并不很喜欢语法太随意的文笔,或许是译文的问题,因为在读《恨》的时候,我似乎并没有这样的印象。这本书与《恨》相比,有许多共同之处。门罗的表达依然相当委婉和隐晦,我依然读出了她克制的、冷静而理性的笔调。门罗几乎不会在字里行间中表达自己的感情,她总是通过第三者的眼光来写一个故事,然而这个第三者对于故事的核心人物来说,又常常是无关紧要的,或许这是门罗在主观与客观中寻找平衡的一种结果。就主题来说,由于这依然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所以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共同主题。在读《恨》时,我找到了某种共同的主题情感倾向,于是我当时写书评的时候,用的题目是《关于人性,你我都不会是例外》,因为在那本小说集里,门罗写的许多故事都透露出人性中渴望逃离现行生活轨道的愿望,并且他们的确这样做了。门罗在一个个故事里用沉着的笔调揭开平凡生活底下的情感欲望,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关于人性,你我都不会是例外。她的文字里永远没有谴责,但时不时能读出些温柔,那是在读完整篇小说之后,心底感觉到的属于门罗式的不易察觉的沉淀的温柔。她从不避开现实,就像《男孩和女孩》中一样,她从不否认现实的某种残酷,她的文字不会避开血腥的真实存在,但是,你能看到门罗最后透露的深情,她心里像是住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一直被岁月温柔对待。值得一提的当然还有门罗始终坚持的女性视角,门罗总是不留余力地去描写女孩们的细腻心理,不管她处于什么年纪,是垂垂老矣,还是风华正茂。她对女性给予的同情与爱,是非常鲜明的。当然文中的第一人称背后的人也有“他”,但对女性内心世界以及生活状况的描写依然是门罗小说的重中之重。读这本小说集我还发现了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这就是门罗不仅在小说描绘的地点上有许多重复,连人名也有大量重复,乔治,洛伊丝,玛丽都是极常出现的名字。我认为这本小说集里比较出色的小说有:《谢谢让我们搭车》、《男孩和女孩》、《去海滨》、《乌得勒支的宁静》。总而言之,感觉还是《恨》在总体上更为出色。不过作为门罗早期崭露头角的作品,对于了解门罗文学创作情况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帮助。枭涯2016.8.9晚 于连平家中

乌德勒支的宁静

平凡的话语,普通的生活,却勾勒出不同的感觉。读门罗,也读到了自己,读得满满的受益。也正是这看似卑微的短暂抓拍,才有了不寻常的感动。读着乌德勒支的宁静,不知不觉间流泪了。里面的老太太又何尝不是未来的我们呢?

流水账读后总结

门罗的处女作反而比较让人喜欢,因为主题更明显,容易读懂,温情的调子相比其他几本集子也多一些。《沃克兄弟的放牛娃》,女儿跟着父亲(心血来潮)顺路去看望他的初恋;《亮丽家园》,主妇同情等候丈夫归来的钉子户,不同意她家被拆迁(却无可奈何);《重重想象》,孩子“明白自己的恐惧只是无端的推测,从此想要快乐地生活”;《谢谢让我们搭车》,作者同情被男人们伤害的放荡女孩;《办公室》,一个变态的房东;《一点儿疗伤药》,不小心喝醉的女孩出丑的故事;《死亡时刻》,过失致弟弟死亡的女孩冷漠的外表下深藏着自责与悲痛;《有蝴蝶的那一天》,一个需要爱(友谊)的贫穷女孩;《男孩与女孩》,女孩的性别认知;《明信片》,突然被抛弃的女人;《红裙子1946年》,在圣诞舞会上她幸运地被拯救了;《周日午后》,一个打暑期工女仆的心态;《去海滨》,外婆总算决定去海滨了,但她死了;《乌得勒支的宁静》,被身患重病的母亲断绝一生幸福的姐姐的痛苦;《快乐影子之舞》,善良的钢琴教师老姑娘。


 快乐影子之舞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