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的想象

出版日期:2016-1-1
ISBN:9787511296610
作者:冷霜
页数:203页

内容概要

冷霜,1973年生于新疆,先后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文学学士(1995)、硕士(2000)、博士(2006)学位,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新诗评论》辑刊编委,主要从事新诗及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的研究。编选有《马雁诗集》(新星出版社,2012),合编《中国新诗百年大典》(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百年新诗选》(三联书店,2015)等。亦从事诗歌写作与翻译,诗作结集于《蜃景》(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曾获刘丽安诗歌奖(2010)、“诗建设”诗歌奖(2013)等。

书籍目录

第一辑
新中国成立前后废名思想的转变
——以《一个中国人民读了新民主主义论后欢喜的话》为中心的讨论
表达即挣扎
——论《野草》
当代文学中的“日常生活”
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
————读《回顾一次写作——<新诗发展概况>的前前后后》
想象中国的方法?
——试论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一说中的几个问题
喧宾夺主,还是客随主“变”?
——评刘禾《跨语际实践》
第二辑
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
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19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
第三辑
诗歌细读:从“重言”到发现
——以细读张枣《镜中》为例
减法所不能删除的
——细读萧开愚《安静,安静》
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王敖的诗
从“水泥柱体”说起
“打工诗歌”的美学争议
第四辑
论1990年代的“诗人批评”

作者简介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新诗的论文精选,内容涉及鲁迅、废名等现代作家的作品及其思想的研究,卞之琳、林庚、张枣、萧开愚等优秀诗人的经典文本的细读和诗学观念的探讨,旁及“诗人批评”、“打工诗歌”等当代诗歌现象的分析,“被压抑的现代性”、“跨语际实践”等海外中国学重要论述的评论等。作者长于从语言、形式的细节入手,解剖文学作品中的观念肌理,进而揭示作家思想、观念与历史之间的关联互动,文思缜密,视野开阔,既擅抽丝剥茧,也能见微知著,时时往复于文学的“内外之间”,而融通为独到的见解。


 分叉的想象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低声的风吟及其秘密风暴——简评冷霜师新书《分叉的想象》一冷霜师新书《分叉的想象》是一册薄薄的学术论文集,也是他本人出版的第一本学术著作。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是一本新书;然而,手里翻着它,又分明会觉得自己是在与一位故友相见。个中缘由,或许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其中收入的大部分文章(主要是关于新诗研究、批评的文章)自己在过去几年里,跟老师求学过程中已经陆续认真读过,如今仍然回忆得起初次阅读时所受到的启发和触动。尤其当文章的谈论对象正是自己当时心智上既喜欢又不十分得其要领的诗人、作家时,这种感觉就尤为强烈,比如谈王敖的那篇《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王敖的诗》。如今它们汇集成书,摊开在我的面前,再次阅读,正如故友重聚,虽然羁绊已深,但仍不会缺乏新奇的快乐,这种感觉,让我想起自己写过的一句诗:“遇故友如换新衣”。这本书,书如其名,不是围绕某一问题而写的专题性学术著作,也不是几篇主题相类但又彼此相对独立的论文的松散集结,而是一本“分叉”的论文集,集中每篇论文的写作都有着不同的缘起和契机,而且也都有着各自泾渭分明的论题与指向,可以说,这是一本篇幅不大但涉及了很多方面问题的论文集。但是,这种“分叉”,又与吉尔•德勒兹在《根茎》里面对“书的第二种形象”之谈论有很大差异,后者意在强调一种“主根的夭折”、“末端的摧毁”,由此而生的是“一个任意的、直接的次级根的多元体”,德勒兹正是以此来定义“书的第二种形象”。当然,德勒兹给出的形象有着自己鲜明的哲学思考,这里不从这个角度谈,而仅谈表象意义上的“形象”。与德勒兹这种极具后现代意味的杂乱“分叉”不同,冷霜师这本书,仔细读来,其实可以看到清晰的结构感:“分叉”事实上建立在一个强有力的“主根”基础上。然而如前所述,这个“主根”并不是某一核心性的或者专题性的问题,而是一种清晰可感的、几乎贯穿于整本书所有文章的核心研究方法,即,“对观念史的兴趣”。借用作者自己在后记中的话,具体说来,便是“一种通过观念层面的辨析来把握作家、作品和文学史的努力。一个时期各种文学观念、话语之间的勾连与角力,同一概念在不同文学时期的意义变迁,作家、诗人在其写作历程中思想、认识的曲折展开与自我调整,以及他们在观念论述与写作实践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异,乃至于文学研究中的话语运作与观念嬗替”。通读全书以后,我们会发现此言不虚,书中的所有文章几乎无不与此方法相关,它可以说构成了这些文章的写作之泵,书中众多警策、敏锐、极具说服力和创造力的洞见、观点之涌现,都肇始于作者对那些看起来已似成定见的观念、概念的重新分辨与仔细打量。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论文集的写作时间有十几年的跨度,所以与其说作者对这一研究方法的使用是刻意为之,倒毋宁说它是作者在这十几年中暗暗培养出的研究本能,它已然内化在作者的学术生涯之中,如今借这本书的出版而回望,或许才更为清晰地看出它的轮廓和与自己的关系。然而冷霜师对于学术是个高度自觉的学者,虽然作品不多(这其实也是对自觉性的某种证明),但他很注重学术上的自省,对于因这一研究方式的过多使用而生的固化模式已感到不满意,这一点,他在本书的后记中已有交代。从这个角度讲,这本书倒可作为他在学术道路上的阶段性成果而完整呈现,若对其面貌做个简单描绘,很像从同一个主根获取养分后,而向四面八方生出的千秋各异的枝枝叶叶。我们也会开始期待他后续研究的新面貌。二由冷霜师“对观念史的兴趣”,可以看到他学术上的师承意味。其导师洪子诚先生在《问题与方法》(这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内功心法)中就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的谈论。在该书第二讲“立场和方法”里“概念和叙述的‘清理’”一节中,洪子诚先生谈到自己在90年代的主要治学思路:“在我们过去的文学史中,那些我们经常使用、习焉不察的事实、概念、评价,是如何形成的,是通过什么样的办法‘构造’出来的?”通过对这些观念、概念进行“清理”,达到的效果便是“能够使过去那些表面看起来很严密、统一的叙述露出裂痕,能够在整体板块里头,看起来很平滑、被词语所抹平的‘板块’里头,发现错动和裂缝,然后来揭露其中的矛盾性和差异。这种方法是在原先已有的叙述的结论上发现问题,或者说,把既有的叙述‘终点’作为出发的‘起点’”。师生二人表述上的一脉相承由此清晰可见,具体的学术实践更为此提供了佐证。无需赘述,仅从本书中举两例:一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废名思想的转变》一文中,作者梳理了废名的个人精神史,透过表面上巨大的思想转变,勾勒出更深层次上的内在连贯性。二是《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里面细致辨析了卞氏晚年对“化古”的提倡,名为“化古”,实际上指向“化欧”,即重新伸张现代主义文学传统的努力。这样的思路,其实都是把“终点”作为“起点”来展开的,其结果也是发现了“板块”的错动和裂缝之处。即使面对晚近如“打工诗歌”者,亦是如此,《“打工诗歌”的美学争议》一文展现了良好的学术品格:它的写作,并不是要站在某种伦理立场上高声发言、借题发挥,或者指出一条斩钉截铁的路径(然而近年来关于这类主题的大多数文章都是如此写成的),而是耐心地辨析、提示出近年来围绕“打工诗歌”这一概念而生的种种歧异与争议,其目的,自然是要提请后继讨论者在选路猛进之前先好好徘徊一番,而非鼓动他们不假思索就盲目冒进。冷霜师是非常优秀的诗人,对文字的敏感与才华是极高的。但是,做一个诗人的才华与做一个学者的才华并不一定是加成的关系,处理不当,还可能适得其反。因此,这本书更吸引我注意之处是他作为一个学者而处理诗人才华的方式、放置诗人才华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我格外喜爱《分叉的想象:重读林庚1930年代的新诗格律思想》《诗歌细读:从“重言”到发现——以细读张枣<镜中>为例》《爵士乐的自由即兴与王敖的诗》这三篇文章。第一篇最见诗人才华处是对文中所引几首林庚各个创作时期诗歌进行的颇具苏俄形式主义意味的的对读。所选的诗歌文本、所采用的阅读方式,都是作者的精心所在。这样的选择,实际上使得诗人才华内嵌在文章的问题推演之中,它不会喧宾夺主,而是宜室宜家;不是炫技,而是成为论述过程中的必然性存在,甚至说,没有这些对读,文章的论述过程就不可能完成。第二篇在于对“皇帝”意象的刷新性阐释,可谓抓住了这首诗的“命门”所在,进而使得这篇细读既获得了作者对“发现”的期待,又不言自明地反证了开篇论及的“重言”的危险。或许是自己的诗人才华遇到了一个高山流水式的谈论对象,第三篇文章是我个人阅读经验里,全书最酣畅淋漓的一篇,它在作者一贯谨慎、缜密的文风中略显松弛、张扬。 此文详细探讨了即兴性原则如何成为王敖诗歌中的必然性因素,或者如文中所言“在极端的意义上等于写作本身”。纯粹诗评,诗人才华在行文中处处彰显;专人专论,但实际上也暗暗通向“音乐性如何必然于诗歌写作”这一极为重要的大问题,因而暗含了某种普遍意义。因为对象不同、问题殊异,冷霜师在使用诗人才华上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上看仍然可见某些共性:他不会刻意为之,更不会过多使用,而是尽量少而精地使用、更具必然性地使用。更准确地说,他常常在一些关节之处使用才华,其结果往往打开大空间,更多的谈论可能由此敞开来。做个俏皮但恰当的比喻,冷霜师使用才华是“摸金校尉”式的,他绝少出现在张扬、喧嚣、“重言”频仍的闹市里,进行极具煽动性的演讲,而是把才华制成轻便精致的挠钩、钥匙,看准时机使用在为人所习焉不察的意识缝隙间,意在打开通往宝藏的暗门。这样的方式当然是寂寞的,或许能跟随他发现秘密的人,也非得先培养些不爱热闹的“古墓”气质不可。三本书的行文,在缓慢克制中自成风度,高音很少,大体上表现为一种“低声的风吟”。其原因至少有二。其一,书中所收文章大多以思维敏捷、逻辑缜密见长,论述一般会紧紧围绕相关材料展开,通常是有三分材料就说三分话,甚至两分,很少发扶摇直上的宏论,力求以理服人。这些文章,或启发读者理解难懂的文本,或提请读者注意一些易被忽视的问题,或揭示一些定见及认识中的误区,但少有高傲地指出一条“明路”让读者跟从的,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本书正是在读者面前善意地摆出的一团分叉的路,困难、问题、危险都在眼前,最后究竟要选哪条路,需读者细细打量、分辨后自己做选择。其二,作者的语言风格也是温柔清秀的,能看出从良好学术训练、写作经验中积淀出的素养,更重要的是渗透着某种与生俱来的语感和书卷气。然而,低声、温和并不是沉闷、糊涂,它并不意味着判断力和批判性的丧失。这就是说,低声的风吟中是潜藏着秘密风暴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想象历史的方法?》《喧宾夺主还是客随主“变”?》的对比阅读中看出端倪。标题是两个问句,其语气即值得深辩。行文表述上一贯地并不激烈,但是一抑一扬之间,判断力的棱角清晰展现。书中还有些观点在棱角清晰之余,极富文学才情,给人以审美享受。比如谈论《野草》的那篇《表达即挣扎》中有句表述的犀利和美妙让我印象至深:“《野草》中的自我纠缠在博尔赫斯的作品中也曾反复出现,但是,与后者如猫逐尾的智力嬉戏不同,在前者那里,我们所感受到的则是一种如蛇啮身一般的身体的涅磐。”其实,书中许多文章选择的论点、切入的角度、论述的方式都是手术刀般的犀利,但可贵的是作者并不愿意以此蛰人。作者无疑是聪明的,但不愿表现得聪明,而更愿意以一种谦虚探讨的方式去写作。可以说,这暗含着君子式的学术伦理和人品。再犀利的观点,再敏锐的发现,作者也会在论述的语言、语气上先自让三尺,其结果是,作者、读者之间会仰赖文本形成一个“六尺巷”,彼此都获得了余地去进行更多的探讨和抉择。可以说,在这本书中,低声的风吟与秘密风暴是共享着同一个身体的,我们享受清风拂面的同时也正是在经受风暴的秘密来袭。而且,低声的风吟本身,也即是一种风暴般强大的学术伦理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是全书最令我感动的一篇。此文谈到一些文学研究的前辈学者在两次“重写文学史“之间表现上的勾连之处,在研究态度上不同于年轻一代真理在握般的自信,而是更多表现出困惑、矛盾,因而克制、冷静、自省成为他们研究上的姿态和特点。此文的结尾最让人动容,作者谈到,1990年代以来围绕文学史问题的诸多争辩总让人感到我们仍处在那个消逝的“当代”的延长线上,似乎那个表面上观念不停摇摆但实际上从未摆脱意识形态“大势”的“当代”从未远离我们,暗含着同样“大势”情结的形形色色高音依旧不绝于耳——“这时,会想起那种困难和微弱的叙述,比起辩论的威力,它更倾向于维护学术的尊严,而唯其微弱,得以幸免于潮流”——风吟即风暴,对前辈学者治学伦理的追忆和赞佩,也未尝不是作者的夫子自道。以上就是我“重读”冷霜师这本新书所得的一些零散的感悟,或许也是些“分叉的想象”。文毕掩卷,不禁对它说:“等你等了太久,很辛苦,哈哈。”仿佛真的文字通灵,我分明听见它回答我说:“其实我自己也等得很久,很辛苦,呵呵。”2016/5/26 于北京 人民大学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在得到签名本之前作为迷弟已经从容浏览完一遍。
  •     不是那种思想火花式的各种双引号套着的观点罗列,而是展开了几乎无懈可击的绵密推理。浮躁如我,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修炼出这种节奏感。尤其喜欢《表达即挣扎》《从“重言”到发现》两篇。
  •     迷妹已到达现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