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

出版日期:2015-1-1
ISBN:9787549553726
作者: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
页数:436页

内容概要

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1884—1942),波兰裔英国社会人类学家,人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社会人类学的开创者和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他的《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是人类学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研究著作,其中的调查和工作方法对后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新的民族志写作方法。从马林诺夫斯基起,几乎所有的人类学家都必需到自己研究的文化部落实地居住,并参与聚落生活等。马林诺夫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岛上记录的民族志中“库拉圈”,更是成为了关于互惠和交换理论的奠基性研究。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就曾从师马林诺夫斯基。

书籍目录

001前 言
005序 言
015补 注
021第一部分 1914年—1915年
141第二部分 1917年—1918年
371当地术语索引
391译名对照表
17手稿拓本
18新几内亚东部和邻近岛屿示意图
48迈鲁岛和邻近的巴布亚海岸示意图
182库拉地区示意图
215特罗布里恩德岛示意图

作者简介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马林诺夫斯基生前的日记在1967年出版后,引发了持续近二十年的争议: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山祖师式人物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和特罗布里恩岛考察期间,所记日记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在日记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人的鄙夷和痛恨(甚至有种族歧视的嫌疑),而且他还不断怀疑自己和工作的意义,并饱受情感、健康的困扰。
本书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分别是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1915年间和1917-1918年间的两本日记。在日记中,他记录了自己在田野调查中的各种经历,作为一本从未打算发表的私人日记,他的记录简单明了,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录,从中我们可以窥到新几内亚土著在当时的实际生活状况、以及马林诺夫斯基作为普通人较为阴暗的一面和他对于个人人生、事业和感情的思考。
现在,这本日记已经被广泛用作《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的伴侣读物,因为它不仅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类学家在实际调查工作中的困惑与坚持,更将人类学家中的“人”回归到了其原原本本的含义,将人生的这种困惑与坚持扩大到了让每个普通人都能心有戚戚焉的层面上。


 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是一本人类学大师的日记,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学生和第二任妻子整理的手稿。是他生前最重要的参照物。我时常觉得,人只有在空无一人的环境里,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但凡有其他人在场,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多还是人少,都只是一种社交表达。我们会尽善尽美的讲较为动听的话,做希望别人看到的一面。我们学习社交礼仪不就是为了掩饰内心那个直白、自私、残酷、胆怯和孤独的真实自我吗。这也是这本日记备受争议的原因所在。马林诺夫斯基在日记里记录每天的生活,没有华丽的语言表达,就是简单的流水账和真实的情绪。讨厌某个人、不想和谁相处、混乱的男女情愫、性幻想......提到大师,谈到伟人,我们习以为常的认为他们是完美的,从专业领域到人格魅力都应该是值得被人尊敬和爱戴的。可我在这本日记里,看到的更多只是一个人的碎碎念。他身体好像不是很好,经常发烧,睡眠不好,最常表达的一种状态就是“难受”。当然也有好的时候,遇到可爱的人,发现美景,工作有好的进展,以及对一个女人无比的想念。庆幸的是,这些情绪宣泄是在死后才公诸于世,若在生前对他会是一种打击吗?我曾被人偷看过日记,那是一种谎言被揭穿的羞愧。读初二的时候,对,我也写下了几个讨厌的人名和嫉妒的对象。而拆开我日记本的是当时最要好的姐妹和一个男同学,他们还在日记本的第一页留下了读后感。我把日记本交给了班主任,因为能掩盖我丑陋的最好方式,就是与他们更为丑陋的偷看他人隐私的行为抗战。你可以把这个措施归为危机公关,但效果确实没用,我暴露了自己却失去了一个永远的朋友,我没办法再和她毫无尴尬的面对面。人们常说,爱一个人就要爱他的全部,好的坏的。这里所说的坏,其实不是指那些不优雅的习惯。挖鼻、抠脚、粗鲁...这些行为再难看也不及阴暗内心的难堪。别问我,为什么坏男坏女那么贱不也能找到伴侣。对一个人恨之入骨,却又爱到无法自拔,那是真爱呀!相对于“人之初,性本善”,我更相信“人之初,性本恶”。就像前段时间刚读过的微表情研究,我们都只是大脑皮层下的表演者。聪明的人,自导自演,愚笨的人,就容易被他人掌控情绪。看清这些就够了,我们还是要继续热爱生活,善待每一个人。日记,不过是那些动物本能的心理过程,即使你不去记录不去表达,那些想法依然真实存在过。
  •     标题套用了雷蒙德·卡佛和村上春树的小说,说的是一本在出版后引发了持续约二十年争议的日记。日记的主人是勃洛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20世纪最重要的人类学家之一。这位德高望重的开山祖师式人物在西太平洋做田野调查期间,饱受情感、健康的困扰,不断怀疑自己和工作的意义,还不时吐槽他的研究对象,表现出对当地土著的鄙夷和痛恨。关键是,这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大部分情况下,写日记的人默认内容是仅自己可见,没有想到一朝功成名就、他日归西以后,自己的日记成为仰慕者、研究者的案头读物,而其中“有料”的记录则成为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马林诺夫斯基在生前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日记付梓,而且在田野调查中远离故土与亲人的孤独心境,也使得他对着日记作了最坦诚的倾诉、最细致的剖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这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严格意义上的日记”。1914年9月,初到迈鲁小岛的马林诺夫斯基,面对热带的陌生环境、无尽的思乡、精神的困顿与灵肉的煎熬时,将之一一细致地记录了下来。于是我们看到日记作者不断赌咒发誓不再读小说,不再浪费时间在垃圾读物上(“我发誓,读完这本垃圾小说之后,我在新几内亚不会再碰任何闲书”),一面却又一次次快速地破戒(“我暗暗发誓再也不读小说了,但这誓言只能保持几天,我便又开始堕落了”)。一面不断思念女友,对灵魂伴侣表达忠诚,一面又一次次地在精神上背叛,向身边的女人献殷勤。(“前一分钟我还陷在对E.R.M诚挚而深切的思念中,后一分钟就不由自主地对姑娘们毛手毛脚。”)这样自相矛盾的记录比比皆是。当面对研究对象,作者的矛盾心态更为突出。初来到田野,面对高温和闷热的恐惧,对于工作如何开展一筹莫展,“这些半开化的土著天生令人反感和乏味,我没有一丁点儿研究他们的欲望”。然而,作者强迫自己进入工作状态,并且终于真正对所做的事情感兴趣起来。即便如此,仍然不时产生“不顾一切立刻逃离这里”的念头。这种疏离与非现实感,来自于田野世界与文明世界的生理与心理距离,“不敢相信自己正身处一群新石器时代的野蛮人之中”,也来自在研究过程中的种种困难与挫折。因此,作者不仅会在酒酣耳热之后彻底忘了研究土著这回事,甚至还曾扬言要消灭土著(“总之,我对这些土著的态度无疑是倾向于‘消灭这些畜生’”)。暂且不论作为严肃的学者,作者的言论是否大逆不道。相信每个写过论文或经历过工作deadline的人都曾体会过那种抓耳挠腮的煎熬。赌咒发誓,再刷某瓣、再上某宝就剁手,恨天怨地,再也不写论文再也不做这份工了。然而,剁了多少次都在往外伸的手,打了多少次终于打肿了的脸,都见证了那段艰苦的岁月,以及回味起来竟然有点甘甜的味道。当我们读名人日记,读到季羡林年轻时在日记里咒骂考试“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读到胡适在康奈尔大学留学时下课了打牌、考完试了打牌、读完小说打牌、天热不能读书还是打牌;读到蒋公中正“近日甚受淋病之苦,心生抑郁也”,我们到底在读些什么?是八卦、花边或者丑闻,还是慎独、解构或者人非圣贤?日记中的马林诺夫斯基尽管常常颓废,依然努力拟定研究计划,搜集材料,学习当地语言,寻找合适的报道人,尽可能地多接触多观察研究对象。尽管不时迷惘,他从来没有放弃省视内心,并在迂回中不断前进。在由这段田野经历写成的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中,马林诺夫斯基这样总结道:“通过认识遥远而陌生的人性,我们会看清我们自己”。是的,从鄙夷和痛恨土著,到理解他们的情感和愿望,最终,马林诺夫斯基在著作中主张赋予一切文化以同等价值,不再以欧洲文明为准则来划分社会进步的阶段性。马林诺夫斯基的热带岛屿之行是人生的“奥德赛”之旅,面对在田野中遇到的各种诱惑、软弱和绝望,他将日记作为引导乃至完善自己人格的手段。季羡林的《清华园日记》在出版之时,有人建议把抱怨考试的话删掉。然而季羡林则决定一字不改,他说,我70年前不是圣人,现在也不是圣人。当我们读日记,我们读到的是坦诚、自省,对自我的约束、突破,以及伟人之为伟人的奥义。(载《北京青年报》2015-4-3 书生活)
  •     今年有一本日记悄然出版,然而,估计除了专业人士无人会多加注意,即便如此,日记写于1920年代,作者是一个名叫马林诺夫斯基的波兰裔英国人类学家。他分别于1914-1915年和1917-1918年之间,逗留在西太平洋上的英国殖民地巴布亚新几内亚、美拉尼西亚群岛,对当地原著民进行“田野调查”,写成经典作品《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大家都觉得这位马先生与当地人相聚甚欢,才能写出这般深刻作品。不料,1960年代,他第二位妻子在他去世多年之后,将其早期日记全数出版———取名《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在学界引发轩然大波。日记披露他与“原著民”之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和睦,让大家仿佛觉得受了马先生的莫大欺骗。时过境迁,随着新一代学者感同身受的“反身”思考,人类学界逐渐意识到马先生的感情并不分裂,不过是发乎人性的真情流露。他在考察地点时长日久,难免会对当地妇女产生情愫,对当地助手的沟通不畅作愤愤然状,但他只是在日记中有所流露而已。这些其实都无可厚非。更可爱的是,马先生在考察期间因为缺乏现代娱乐,便随行携带了许多小说解闷。虽然我们不知道他是怎样将这些小说从欧洲带到了澳洲,但马先生阅读这些小说的篇目和顺序被他的《日记》完整记录。那么这就为我们一窥1920年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流行阅读,提供了非常有趣的视角,也让我们对他的“田野调查”能有更深入的感受。康拉德和吉卜林之间,隔着一个大仲马马林诺夫斯基在1914年9月抵达澳州时看的第一本书是《(澳大利亚)手册》。然后,他的日记中频繁出现的就是各类小说。10月17日开始,他看了第一本小说——— 萨克雷的《名利场》。这个月里,他的阅读热情很高,还读了美国诗人朗费罗的诗集《黄金传说》。第三本则是法国小说家维克多·谢尔比列的《拉迪斯劳斯·波尔斯基的冒险》。这个月的最后一天,10月31日,他读了第一本专业著作,英国皇家人类学会编的《人类学的询问与记录》,这是他全部日记里唯一出现名称的专业书。11月,他开始看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月底看了吉卜林的《基姆》,12月看了康拉德的《青春》以及泰奥菲尔·戈蒂埃的一些短篇小说。1915年1月阅读量比较大,有莎士比亚,美国边疆文学奠基人詹姆斯·库珀的《拓荒者》(他更著名的作品是《最后的莫西干人》)。大仲马的《布拉热洛纳子爵》。还读了英国旅居印度女诗人劳伦斯·霍普的诗集。还有则是,美国历史学家普雷斯科特的《墨西哥征服史》;反映吉卜林印度生活的动物小说《山中故事》。这份日记在中断了5个月后,8月最后记了一笔,他看了乔治·摩尔的《伊维琳·伊尼丝》,觉得比康拉德的小说更给力一点。成为勃朗特三姐妹的拥趸歇了两年以后,马先生又来巴布亚继续调查,他在这两年里都呆在澳大利亚,进行写作、恋爱,以及躲避澳洲政府关押同盟国人员的战争集中营。这一次他表现得比较好,除了刚到当地的1917年11月初,看了一些欧·亨利的短篇小说,直到月底才听人朗读了爱德华·鲍尔沃-利顿的神秘主义小说《扎诺尼》中的一章。这个月里,马先生非常挣扎,他的日记里提到好几次“我没读小说”、“我不能再看小说了”。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在11月17日这天又一次写下“特别想看小说”,但这也是他在日记中首次提到“库拉”概念(这是他一生研究中,关于“人类简单交换形式”最重要的发现)的一天。度过了难熬的11月,他在12月一口气看了4本小说和一些诗篇。分别是美国小说家乔治·巴尔·麦卡琴的《酿酒师的百万横财》、英国小说家马克思·彭伯顿的《驶向无政府状态》、哈代的《苔丝》、夏洛蒂·勃朗特的小说《维莱特》。他还看了诗人斯温伯恩的诗歌。他在1918年1月只看了一些短篇小说。但2月很快又回到阅读高峰,英国作家威廉·洛克的《克莱门蒂娜·温的莱耀》,康拉德的《间谍》、英国女诗人兼小说家黛娜·克雷克的《混血儿》,英国科幻小说家赫伯特·威尔斯的《基普斯》,英国作家维尔利特·汉特和福特·马多克斯·福特的《飞艇之夜:伦敦盛典》、英国小说家约瑟夫·霍金的《只为寸纸——— 当代战争罗曼史》,一共六本,看来他在研究和写作方面备受折磨。要不是那本左拉的《帕斯卡医生》在3月被偷,他还可以多读一本小说。这个月里他还看了文学期刊《英国人》,狄更生的《一个中国人通信》,若干本吉卜林的小说和“一本垃圾小说”。4月再次以吉卜林的小说开始,以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告终,中间还看了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缪塞的作品,以及17世纪法国剧作家让·拉辛的《费德拉》,这个月堪称马先生的“法国文学月”。5月有法国浪漫抒情诗人拉马丁的《约瑟兰》。这次轮到了勃朗特三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女人们的信》,马先生对此的评价是“其中一封有些下流,使我心绪不宁”。他这个月的读书任务还包括比阿特丽丝·格里姆肖的《红色诸神召唤之时》,威廉·洛克的《美好的一年》,一本佚名作品《扑克的拇指》,著名的柯南·道尔的冒险小说《有毒地带》,以及英国散文家哥尔德斯密斯的《维克菲尔德牧师传》。1918年6月,是马林诺夫斯基“日记”和田野调查的最后一个月份。这个月以他接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告终。但他还是坚持看了几本小说:不知作者的《反抗命运》、威尔斯的《托诺-邦盖》、鲁夫·本内特的《灾难上尉》、高尔斯华绥的《大航海家》。他在考察最后看的书是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尽管这无法帮他摆脱失去母亲的悲痛。做一个热爱文学的学术青年作为一个30多岁的文艺青年,在总共加起来差不多两年寄居海岛的时光里,马林诺夫斯基在日记中提到自己看了差不多40部长篇小说。他不做文学研究,所以看书纯粹为了解闷,尽管如此,丰厚的阅读成果反映了他丰富的内心世界。在第一次田野调查期间,他看的最多的是同乡康拉德激荡的航海冒险,和吉卜林旖旎的印度风貌,以及其他一些具有19世纪显著殖民和土著文化特征的作品。毫无疑问,从康拉德这位偶像那里,他获得了对异域的向往和动力。第二个阶段,马先生的涉猎更加博杂,但依然可以让我们找到不少线索。首先,他在遇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重要发现时———“库拉”贸易———仿佛有一种打通“任督二脉”的感觉,他强烈克制自己看小说的欲望,就像强迫自己“闭关”一样。但我们也应记得,在这之前的差不多三年时间里,他已经看掉至少十几本小说,所以,耐心、信念和持之以恒才是通往学术殿堂的唯一道路,不要为自己荒废的时光感到太多懊悔和沮丧,从文学阅读中获得思考的灵感同样是一种“修行”。在第二阶段中,除了始终伴随马林诺夫斯基的吉卜林外,勃朗特三姐妹超过了大仲马成为他最忠实的田野读物,尤其是在他寂寞难耐的时候。学术与个人生活并不矛盾,在马氏身上得到体现,大量女作家描绘女性内心的作品,使他对两性感情有了深入的认识,海岛田野中酿成的情愫,最终为他在澳洲缔结了人生第一段浪漫爱情。总的来看,马林诺夫斯基是一个热爱阅读的资深文艺青年,他阅读的作品中也有被他视作低俗的消遣小说,但大部分在今天也仍为经典。他的读书记录为我们呈现了20世纪初期,一位有着自我修养的文青的基本素质和时代刻画的阅读烙印,同时也向我们昭示,文学感悟对学术创造所提供的不灭的人性指南。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06月21日 星期日 编辑:南都 版次:GB05 版名: 阅读周刊http://epaper.oeeee.com/epaper/C/html/2015-06/21/content_3435214.htm?div=-1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译文非常优美。老马真是。。。很。白。羊。座啊哈哈哈哈哈
  •     马老师的似水年华
  •     读完不禁感叹、老马真是个情种呀。也更加坚信只有血有肉情感丰富之人才能做出极富感染力的研究。
  •     呈现了一个不怎么崇高却有血有肉的学者形象。史料价值大于学术价值,调查、病痛、思念、性幻想,是这本日记的关键词。正如弗斯所云:无论我们之中的大多数人是否愿意去效仿他的坦诚,至少应承认他的勇气。
  •     马林诺夫斯基
  •     田野工作的真实状态~
  •     看到一半就想扔,整个就是纠结在性和病里,换成亨利米勒就一个字,fuck!
  •     人类学大师的日记,这不是他专业所学的著作,只是其私人日记。应该没有打算将其出版的意图,但是却展现了真实的一个方面。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或者说,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多面的。而我们追求认同感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大师,也不例外。现阶段的人类为了精神中更美好的世界,压抑部分本性是自然的,也是现实的。这就是人啊!
  •     情欲,难忍。小说,垃圾,看老马最推崇康拉德了,唯一提到人类学“智识不介入”。
  •     谢karine 送书 !下次下田野记得带上我>< 这本书还起到激励我继续记日记的作用
  •     看完,最为震惊的是对他所有的矛盾、挣扎和痛苦产生了无条件无限度的亲切感。基于对这本日记的持续争议性,毫不犹豫5星双倍。
  •     你的人类学家
  •     对于神经质的马林诺夫斯基来说,小说阅读既是他的病灶,也是他的药丸。
  •     喜欢这本胜过天真人类学家~以及向三位译者深深致敬
  •     T_T
  •     窥视他人的生活
  •     马大师具有和常人无异的人性弱点:懒惰、好色、自大、精神空虚、缺乏自控力……日记里一次又一次发誓再也不看闲书不读小说,但过几天照读不误;一次又一次发誓要早起,但过两天又睡到中午。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因生理需求带来的内心煎熬,本能的需要与清教徒的道德感不断拉锯。他整天惦记着远方的情人,YY着身边的躯体(有时甚至有同性恋倾向),甚至还付诸实践地偷窥、调情或动手动脚。自大则体现在那句经典的"我感觉自己是个大人物"上,对于研究对象的鄙夷也是深入骨髓的。这一切人性弱点的揭露,对这么一位备受尊敬的学者显然不利,但也让他更加真实。诚如某位书评者所言,有几人能坦露自己真实内心到如此地步?将马大师的日记和学术著作对比阅读,可有不少值得反思的东西。
  •     看完之后我产生了两个巨分裂的想法:这次过年回家赶紧把以前的日记搜出来销毁~另外从现在开始应该开始记日记了~其实我最想说的是老马去世了就把人家日记拿出来发表真的好吗?
  •     人类学家也都是血肉做的,有七情六欲再正常不过。做田野也是要兼顾各种伦理人情,写个日记还不许人吐槽流了?或许错就错在把这书出版了吧。。。看这书最大的忌讳就是把假期工作的颓废感代入,然后安慰自己“马林诺夫斯基也这样呢~”
  •     看到有人要把他读过的书读一遍 我也要!
  •     还是有点儿赞~
  •     一直没有看完整
  •     可以说这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对老马的形象是个颠覆,不过它也促使今人用更加立体的眼光去看待一位名人作为人的真实七情六欲以及偏见、傲慢等自带的品格,知人论世通常不宜与是非分明挂钩,一个在自己的领域内有突出贡献的生命个体的复杂度往往大得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多少有些人格分裂的老马,恰以这些大胆表露心迹的文字留给后来者一个极为生动的人学研究样本,在这个意义上,我不认为公开发表这些日记有损于老马的声望。
  •     像在读鲁滨孙漂流记,老马连在日记里描写景色都那么地认真。也许我有窥视的癖好,这样的私人日记还是有吸引力,能让我很快读完。然而我是做不到这样诚实面对自己的一个人。
  •     没有感受到老马感性、奔放的自我记录、自我解剖有任何不妥之处。以前接触过一位人类学教授,极力鄙视老马和自己著作中的价值观分裂。读过这本日记反而更喜欢老马了。尤其是那些一直摇摆又努力坚定的脆弱情感。快结束时,他小孩般单纯的悲伤,打动我了。默……准备再找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看看
  •     看完以后默默对马老师路人转粉…并不觉得什么神话破灭,反而觉得他是真的在思考问题克服偏见的学者,加上自己最近心情不好看书效率很低就更有共鸣…
  •     一本真诚的日记。与土著共同生活与交流的田野调查日常,让我想起了《蛇之拥抱》里两位探访亚马逊雨林的人类学家(尤其是身患病痛的遭遇极其相似)。在日记里透露出的对淫欲的收放并不是缺点,反而是作为人类学家的马林诺夫斯基的真实人性体现,“清教徒式”的自省和自我谴责也着实有趣。除此之外,写信、读“垃圾小说”、想念ERM等,也是十分日常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写日记时意图深化思想的小九九也是我写日记时常常困扰自己的想法。
  •     老马真挺不容易的
  •     对文明世界的乡愁
  •     当我开始写日记,我发现这其中的微妙,它溢出了传统文体,变得极端触目惊心。
  •     敏感,纠结,矛盾,道德压力,精神分裂,疑病,矫情,饥渴。总结:无病呻吟,阅读小说,想女人。三者都伴随自我心理斗争
  •     简直了 除了写笔记 访谈 想女人 写信 但是觉得自己田野的状态总算是正常了
  •     在公司找到的书,草草翻了。像是追星时找来对方的社交网站和访谈一个个看。
  •     流水账
  •     太过琐碎...不过老马挺可爱的
  •     与作者的学术著作不同,日记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书里说是费孝通的老师,做人类学研究也许是件喜忧参半的事。
  •     掌阅理想国给了一个折扣,十块钱左右。纯陌生人转粉。费孝通的老师,想读他写的所有书!对人类学也产生了兴趣。(教练:你什么都想学!)
  •     看不下去... 本以为可以借日记窥视一个人的生活,却只能听到一个人酒后的胡言乱语
  •     也许是自身功力不够,没能看出有更大研究意义。只是提供另一个侧面来看一个伟大的学者。
  •     流水账式的记录,丝毫没有在看人日记的感觉,厚厚的一本书都是一个调调
  •     有时候光鲜亮丽的背后才是人性的真实。
  •     我决定把老马看过的小说列出来
  •     读的英语版,很易懂,是一本激萌的日记
  •     读不下去
  •     没有体会到乐趣
  •     田野中读毕,太多感同身受。
  •     读正经书不爱看,反倒读这种窥探人家隐私,尤其是一个人类学家的糗事,居然站着,两个半小时就刷完了……
  •     “所记日记与他在严肃著作中对于当地人的态度相去甚远、充满矛盾。在日记中,随处可见他对当地人的鄙夷和痛恨……”
  •     人类学家不只是旅行者、冒险家、独行侠,也可能是一个便秘患者、种族主义者、性瘾症、依恋妈妈的乖宝宝……
  •     一个真实诚恳的的人,满足我们窥视的欲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