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上中下)》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 走向共和(上中下)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
ISBN:9787105053315
作者:盛和煜,张建伟
页数:1189页

我相信,这是孙中山先生曾说过的话。

我知道,诸位议员你们急什么。张勋复辟了,国会又开不成了。可我急的不是这个。我这些日子想的是,咱们本来是共和国啊,可怎么一次又一次地出现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的东西?这个问题不解决,复辟就是必然的,共和国就永远是一个泡影!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 ——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各级行政官员都视法律为粪土,人民仍被奴役着,被压迫着; ——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当权者的自由。权力大的有大的自由,权力小的有小的自由。而人民没有权力、没有自由; ——共和国是博爱之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是只有人民对当权者恐惧的‘爱’,当权者对人民口头上的虚伪的‘爱’。那种真诚的真挚的博爱,我们看不到。 共和国是法制之国,立法是国会做的。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是什么?是行政权力一次又一次肆无忌惮地干涉立法。你不听话,我就收买你、逮捕你,甚至暗杀你。立法者成了行政官员可任意蹂躏的妓女! 行政是大总统和他统领的文官制度。可民国六年来,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打着共和旗帜的‘家天下’——在行政中,我们看不到透明的程序,看不到监督系统;人民不知道他们如何花掉了人民的血汗钱,人民不知道他们把多少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共和国的行政应该暴露在阳光下,可我们看到的却是暗箱操作,漆黑一团! 司法是裁判,它在立法和行政之间。谁犯规,他就亮谁的黄牌、红牌,甚至罚下场去。而裁判的原则是什么?是一部主权在民的共和国宪法!可民国六年来,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这样一部宪法。就连那部不成熟的临时约法,也一次又一次地被强奸,被当权者玩弄于股掌之上。 女士们,先生们,我们的民主共和国成立整整六年了,可真正的共和国,她还没有开始!她一次又一次地被各种东西击败。 有人说——哦,不是一个人,是许多人——他们说,你说的这些个东西,太虚幻,太遥远,可望而不可及,不符合国情,是个气泡,看着很美丽,一飞上天,嘭,破灭了!这还是好听的。难听的,说我是‘孙大炮’,就会放空炮,嘭——响声很大,可什么也没有!他们说,共和国其实就是个称号,还是别说她了,我们想要点实际的东西。 那我想问问大家,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就要这样一个假共和吗? 如果共和是假的,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真专制; 如果共和是假的,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真复辟; 如果共和是假的,那我们有的就永远是被奴役! 如果共和错了,那自由就是错的; 如果共和错了,那平等就是错的;  如果共和错了,那博爱就是错的;  不,共和没有错。我追求共和没有错,你们追求共和也没有错。她只是还不完善。美国的共和制不完善,瑞士的共和制也不完善,咱们中华民国新生的共和制更不完善。我们要做的,是一点一滴地完善她,让她更美丽! 我想到的是什么?还是民权。我刚才说了,三权分立是西方的制度,很不完善,他们的立法、司法、行政,都是高高在上的权力,很难直接体现民权。所以我想在宪法中规定人民有参政议政的权力。而这如何体现呢? 一个是考试权。我们中国有考试的传统。可我们把科举废除了,这对大兴新学有好处,是好的;可当官不再考试了,这不好。这叫倒脏水把孩子也倒出去了。这就为任人唯亲、任人唯钱开了一个口子。大家看民国这六年来,行政上用的都是什么人?都是袁世凯北洋的人,至今还是如此!所以我们要把考试权还给人民!今后用人行政,凡是我们的公仆,都要经过考试。不管是谁,都有机会成为行政官员。 还有一个,是监察权,这也是我们中国古代就有的。就是皇上有错,御史也可以冒死直谏,风骨凛然。现在,我们应该把这个权力让人民掌管。共和国的人民,要人人都是御史,只要发现行政官员有错,就有权力弹劾。对你们国会的某项立法不满,也有权力弹劾。 所以,过去你们制定的共和国宪法,那是学西洋的,叫‘三权宪法’;我今天发明一个新词,叫做‘五权宪法’——就是在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外,再加上考试权和监察权。大家不要小看这两项权力,如果‘老三权’不过是代议制度下的间接民权的话,那么我所说的这考试权和监察权就是直接民权。所以真正的‘主权在民’不是西方的‘三权宪法’,而是我发明的这个‘五权宪法’!也就是我设计的这件服装,有人就用我的名字来称呼它,叫‘中山装’。——大家还不明白,是吧。我告诉你们。这本来是个秘密,连裁缝我都没告诉他。这衣服就是按照我们共和国的理念,按照‘五权宪法’的理念设计出来的。 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共和国的理念就是‘自由、平等、博爱’。这里也有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就是我们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这些口袋里装的,就是‘五权宪法’,这里装着立法权,这里装着行政权,这里装着司法权,这里装着考试权……哦,监察权没了?别急,监察权在这里装着。监察权为什么要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人民的杀手锏啊!当权者永远不知道人民什么时候就‘杀’过来弹劾他,所以,他要战战兢兢地当官,老老实实地为人民做事!    我是个疯子是吧?至少是个政治动物。穿衣吃饭都是政治,走路也是政治,开口就是政治。有点傻是吧?不好玩,一点也不好玩!没错。我不要求你们都跟我一样,更不能要求我们的人民天天过我这样的日子。我孙文此生啊,没有别的希望,就一个希望,那就是,这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因为,历史不是巧合,历史是选择,只有信仰坚定才能创造历史!-------------------------------------------------已至结尾,书中孙中山先生讲话的背景,是在张勋复辟后。1917年(民国六年)7月,由张勋一手策划,发动拥护清朝废帝溥仪在北京复辟的政变,前后历时共十二天。因发生在丁巳年,张勋复辟亦称丁巳复辟。时隔近百年。有谁能否认,即便此此话在今天摆出,也无疑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因而,《走向共和》电视连续剧之所以被紧,便也不难解释了。那些身着中山装的人们,你们是否明白自己所穿服装之上寄予的深意?作为“人民”的我们,大家是否辨分得出,自己的爱是否基于恐惧,老大哥的爱是否基于虚伪,那种真挚的博爱是否存在?我们愧对孙中山先生。

走向共和

台灣這裡的版本總共有68集,主要分成三個系列,甲午戰爭、八國聯軍、走向共和。相信許多朋友都會不自覺將觀看重點放在純歷史的辯證身上,其實,我覺得這部份意義不見得是最重大的,畢竟,一個朝代、一個人物,究竟什麼叫做「正確」歷史,其實當中是非常有水份的,例如一個人之所以為人,必然存在「優點」以及「缺點」,至於什麼教科書的什麼說法,簡單而言,就只是這本書想要傳達作者甚至是政府在某種因素下的立場以及觀念,所以,什麼叫做正確的歷史,一直困擾著我,所以現在姑且不論歷史細節正確與否,在此也不多說劇中是否「史實」,我想著重在這部影片的精神:「走向共和」來說一下。這影集最可怕莫過於赤裸地揭露了專制腐敗的清王朝「改革開放」失敗必然性。所以「爭議」這麼大,是有其「背景」的。改革開放分成兩個階段第一、變法救大清江山,三個部分:李鴻章洋務運動(經濟、軍事改革),康梁的政治變法(政治改良),慈禧新政第二、變制保皇,君主立憲洋務運動,主要在經濟改革(引入外資、允許合資、民企產生、經濟特區、開放港口)。讓我想到「改革開放」。戊戌變法,就是政治變法,就是政治改良,拋給人民六顆血淋淋的腦袋,變法最後止於「菜市口」,告訴全世界政治改良不可行。讓我想起曾經看過有座門上面的一句話:「受命於天,安邦治民」,充滿故事。從沒電燈、沒電話、沒火車,短短幾數十年間,到矗立在近代中國埔江旁一座又一座的大樓與花園洋房,依然拯救不了專制又腐敗的滿清王朝,其實只是證明一件事情,純粹經濟改革,卻不進行政治改良,只能使擁有無上權力的階級貪汙以及腐敗。(居然有人相信在沒有其他人的制約情形下,還會綻放「為人民服務」的光芒)清王朝的政治改良,由於只是為了維護他屁股底下的那把權力之椅,形成帶有專制色彩局部改良,才導致孫文所倡導的共和革命有了歷史的正確性、政治的科學性,與此同時,劇中也呈現了在共和初長成的階段裡,勢必迎來許許多多與之抗衡,企圖追求個人私利、全人民倒退的專制力量,於是在共和革命和專制復辟之間產生了扭捏又可笑的角力過程(洪憲帝制、張勳復辟、十餘年的軍閥亂政),這個過程,就是「走向」共和。不論是接受60年的或者是100年的統治,如果我們選擇了放棄思考,那我們將不可能體會專制且腐敗的政府是多麼害怕反復辟的。彼得、路易、尼古拉都搞過改革,但都不成功,主要在於這類型的變化目的都只是為了維護專制制度的壽命,劇中慈禧說:「愛新覺羅的江山,是祖宗留給我們的江山,這是我的也是你們的,你們千萬別把它搞丟了。」如果說改革開放只是為了愛新覺羅這幾根生殖器串連起來的要命皇族圈圈,那是絕對不可能將改革做到底的,因為經濟改革必須由政治改革來配套,政權不下放,任何改革都將不會到位,而民主當然也不是萬能,可是民主背後的意義是法治社會,即使是在走向這個理想社會過程中可能會顛簸甚至漫長,但總是強過讓我們大家只能沒選擇地去信任一個無限權力的「少數派報告」,那我還是願意等,至少在等的過程中我知道我是有尊嚴的,畢竟呀,有哪位政治人物一生下來就是充滿奉獻精神的?沒有!所以只能用法律去限制他們、強迫他們,讓他們不得不為人民著想。否則現實就會像劇中裡面自稱是忠實小狗的岑春煊說的那樣:「新政以來,原先賣小官的,變成了賣大官的,小貪汙的成了大貪汙的……上下指責新政都是假的,過去不敢幹的腐敗,現在是大幹特幹了。」當然了,專政不是說完全沒有他的優點,只是進步的速度趕不上腐化的速度,於是他被取代了,所以清朝的改革開放是正確的,但由於目的搞錯了,於是我們驚覺:滿清王朝愛滿清更甚於愛中國,於是我們就不再愛他。在我們看到新加坡美好專政形象時,同時不要忘了世界上還有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寮人民民主共和國、古巴共和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和諧社會」,難道是社會主義的錯嗎?當然絕對不是!社會主義甚至是共產主義其實我都是最喜愛的,只是在社會主義、共產制度面前,我無法相信有任何專政的人物能夠實現並且奉獻他的民族,尤其當告訴你這句話的人是一個中國人的時候。兩岸人民都愛共和,說難聽一點,如果真有共和存在,就算變成日本人、韓國人、美國人甚至是朝鮮人又有何不可?現在就統一又有何不可?如果真有共和存在,兩岸不再有奇形怪狀的複雜問題。 我覺得追求普世價值沒有什麼國情適不適合的問題,法治正義、自由平等的觀念一百年前追求,現在依然會追求,這個才是普世價值、時代精神,大勢之所趨,任何人都拒絕不了。

吾辈努力犹未晚

吾辈努力犹未晚——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今天,开天辟地。譬如法国大革命对于法兰西,凯末尔革命对于土耳其,独立战争对于美利坚,你能完完全全看到革命——这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字眼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肌体和脉络的彻底改变。推翻封建帝制,推行五族共和,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直到今天,由于各种原因,政治上的、文化上的等等,我们仍不能完全、准确的体会到武昌城下的一声炮响对于这个古老、深厚、纷繁复杂的民族究竟有多莫深广的意义。 准确理解辛亥,要有历史的洞察力。它的前面,是严复,是梁启超,是邹容;它的身后,是鲁迅,是胡适,是傅斯年。我们讲,一切政治制度上变革都是以文化思想上的变革为背景和推手的,反过来,政治上的变革也会推动文化思想领域的极大进步和发展。辛亥革命的最大意义,正是思想启蒙。看看新文化运动和五四便可知晓。然而,辛亥革命区别于同时代其他国家的政治革命的很大不同点在于它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后袁氏当国,便有报纸就袁世凯、孙中山、黎元洪三个人剪辫子一事发表评论:“孙中山十七年剪辫子,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封建专制的彻底决裂;黎元洪于武昌首义后剪辫子,是在革命的枪口下被逼无奈的政治抉择;而袁世凯剪辫子,则显示了一个在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政治权衡。”高才高论,洞若观火。辛亥革命是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各个阶级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起着不同的重要作用。其中,理想的革命派揭竿而起,务实的保皇党人和立宪派群起响应,更有实际上的封建军阀势力参与其中。很难讲,如果没有立宪派由于对清廷“皇族内阁“的彻底失望在各省宣布独立响应革命派,又在“南北议和”中尽力斡旋,革命是否会成功,革命政权能否稳固抑或革命烽火究竟能燃烧多久亦是一个疑问。革命本身的妥协性造成了它的不彻底性,妥协的性格也是革命后实施民主共和遇到巨大阻力的原因。而这一切,皆可归于思想启蒙的不彻底。百年之后回望辛亥,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思想启蒙状况仍然不容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本想一蹴而就变为实践的种种美好理念至今仍未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散发它应有的光芒。“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是革命先行者留给后人的希冀和嘱咐。一百年前的革命仍未实现当年美好的理想和信念,面对历史,今人应该做什么呢?我常常想,一个青年人,应该怎样对待他所身处的不完美的民族和国家。我们可能连自己都养不起,我们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生活压力,各种各样的经济压力,最为关乎个人的实际问题我们都可能无法妥善的解决,又凭什么去思考庞大国家、民族的未来这样的大命题?几天前,我看了柴静——这位视角敏锐的女记者的演讲。“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这个国家拥有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去捍卫自己宪法权利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一个国家拥有这些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祖国骄傲;只有一个国家能够尊重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有信心让明天更美好。”为什末我们常怀热忱为这个民族、为这个国家去建言、去努力、去实践、去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吾辈努力犹未晚。2011年10月10日,“双十节”写于河南大学

优秀的历史剧

2011年辛亥革命一百年,趁这个机会重温了《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依旧的感动。首先就这部剧来看,尊重历史,客观反映就足以使得本剧从众多主题旋律剧中脱颖而出,以往历史课本上黑白分明的人物如李鸿章,慈禧,袁世凯,孙中山,在剧中是一个有血有肉完整的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功有过,是非恩怨只是任人评说。这是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观众的尊重。我当时一天连看几集的时候,突然发觉自己在下意识的模仿里面人说话的的味道,诸如“非香帅不能领袖群伦、结草衔环,报中堂大人再造之恩”,很多台词文雅优美,放在现在用也是适宜。其次,关于民主、法制,有了多一点的了解。开始知道民国诞生之艰辛,军政、训政、宪政三步走的长远规划。现在身处网络时代,言论有更多的表达渠道,但是同时也出现各种掐架攻击,各种愤青五毛,我想无论是左是右,更多的去了解一下自己所支持的的理论体系以及对方的理论体系,更多一点客观,理智,尊重,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的长远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事情。最后,我要表达一下对孙文孙先生的景仰,一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一个务实的践行者。我会想起春熙路广场上那四个大字“天下为公”,一心为天下百姓,自己不会谋取半点私利,云上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建国六十年有余,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开始暴露出更多的问题。身处在这个时代,体制依旧壁垒重重,很多人在网上骂,在讽刺,却也有更多的人认为即使如此又能怎样,不在其位,不能做什么,但是我想我们真的可以做点什么,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意识,更多的关注国家事情无论大事小事,这会慢慢的让我们更有责任之心,命运注定我们的绝大多数只是平凡一生,但是我们的良知会让我们在思考自己的同时也思考我们身边的人,老百姓。这是一种力量或许很小,但是仍然有光亮。

《走向共和》

读史使人明智。尤其是关于国家兴亡的悲壮历史,更会给你一种伤痛。历史真的很残忍,它把那些不堪都记在下载了,不管你承不承认,它都是真实存在的,不可磨灭的,像是一把烙印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中。不禁想起日本总是企图撰改他们的教科书,试图掩盖南京大屠杀犯下的错,这种做法多幼稚啊!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近来,有幸读《走向共和》这本书,通过一个星期的阅读,改变了以前的很多看法,尤其是对之前历史教科书的。为了让自己的表达更清楚些,还是才去分点的形式来写下心得。1、 关于改良保守派认为改良会损害他们的当前既得利益,所以他们绝不容忍改良的任何势头出现。所以可怜的改良就在在母亲肚子中刚怀上的孩子那般,还没来得及经历近十月在胎中的成形过程,就被一个叫强权专制的流产药毒死了。所以这就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纵观全局来看,保守派没有错,因为没有人会那么无私,把自己的所得利益全盘拱手让出。即使是必须的改革,也要对他们的利益所得做出部分妥协,显然,康有为他们太急于求成,想要一下子铲除那些封建势力,为了君主立宪制扫除所有的障碍,这个做法太天真了,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到以慈禧为主的背后一群封建势力的那一股强大的阻力。所以,荣禄他们在康梁变法的时候一直跑去太后那告状也不是无道理的,这就像是两个孩子,在争东西,眼看自己的东西要被人抢走了,必须要找到能制服对方的人让他把属于自己的东西还给他!康梁也没有错,他们看到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企图去化解那么矛盾,达到国富民安的局面。尤其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时刻,大清的统治不堪一击,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那些爱国的人民都想用自己的行动去摆脱国家这种窘境。既然两者都没有错,那错在哪里?笔者觉得是错在那个社会。社会的假象让康梁为首的改良派看到了要改良的必然性,但是虽然是必然的,但是条件还不成熟。当然,我更喜欢直接用改革的概念去阐述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改革,笔者的理解是,当矛盾上升到了极致,致使所有的人都思想一致地下定决心进行改革了,并且都心中都以改革为主要的信念去支撑自己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在书中,这场改良只是波及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并没有让那些最广大的人们去理解,所有注定是要失败的。后来的辛亥革命也是如此。失去民众基础的改革真的很难成功。再者,改革不仅需要群众基础,还需要物质基础,因为你要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的得失,只是好好协调了,这才能让大家拥护。现在的中国,毛病有点多,而且大家也看到了改革的必然性,但是这种改革不应该是填补性的,而应该是本质上,我们不需要拿东边的泥去补西方的墙,可是有一天东边的墙坏了,那我们要用北边的,这样的循环是没有意义的,说不定只会让那个洞越来越大。所有我们看到表象后面的真相,康梁派只是看到了制度的缺失,没有看到看到思想层面上的!所以这场运动也被后来称为是改良,而不是改革。2、 那些人看这本书的前面,有几十次是异常冲动想掐死慈禧这个人的。太不应该了,就因为修园子的事情,让朝中的财政如此紧张,但丝毫没有任何退步的意思,这无疑让所以的人都难做了,尤其是在修园子和购买炮仗上。专制和霸道是她的天性,自古以来后宫都是不问朝政的,偏偏她就是那个特例中的特例,不仅管,而且什么都管。这才是她最讨厌的之处。但是这本书最传神的之处就是,无论刚开始,你是多么地讨厌书中的人,但是后来的你还是会原谅她,并且会同情他们。当八国联军占领了朝廷的时候,看到王太后那么落魄地逃跑,还是原谅了她之前的霸道。虽然很讨厌翁同龢、荣禄那些人的愚昧无知,但是依旧很心疼他们,尤其是他们利益受损的时候,还是很希望慈禧能够帮他们一把。对李鸿章这个人的看法真的是彻底改变了。以前吧,就觉得他是卖国贼,叛徒,就像书中朝廷中那些不喜欢李鸿章的的人一样去评价他。现在才发现,我错了,错得太离谱。虽然看到很多网上的人说这本书对李鸿章有美化的嫌疑,但是就一些历史的考察资料来说,很多东西描写得还是很真实的。可能是因为每个人爱国的方式是一样的,而李鸿章采取的是比较极端的方式,反面而为之,所以他越是讨好外国就越能表明他那爱国的决心,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懂他。这就是他会发出感慨说,唯有小丫头红儿能懂他,一路走来,他真的太不容易了。爱国救国这个重任真的很艰辛。最后还有的就是谈谈袁世凯。他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或许是环境所逼,还有站在高处所承受的压力迫使他必须要这么做。笔者悟性有限,对该书的一些心得就先写到这吧,以后要是有新的感悟,再完善。

走向共和

我没想到根据这部书还能拍出精彩的电视剧,这部书是个突破,拷问传统思维。政治这东西说不清楚,中国尤其如此,乱得一塌糊涂。本书以客观的视角讲述了清末到民国初年这最动乱的二三十年,慈禧、李鴻章、光緒、袁世凱、孙文,没反面角色,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为很多历史人物正名。也以客观的历史观点如实讲述真实的历史事件,使我们不再受蒙蔽。历史篡改与否主要看当局立点,这部书也遭来众多非议,饱受诟病。管他呢,我喜欢就行。

全方位的、带有悲剧意味的英雄史诗——《走向共和》

说实话,我没有看过《走向共和(上中下)》的书,但我看了根据《走向共和(上中下)》改变的59集历史正剧《走向共和》。这是30年来我所看的最震撼我的作品。这部电视剧值得一看,该剧的创作一直遵循的是“历史的真实,人物的多面”这一条,所以,它真实的再现了真实的历史,让我们看到了真实的慈禧、李鸿章、张之洞、光绪、袁世凯、孙中山,他们不再概念化的人,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多维的。他们曾鲜活的存在于历史中,但是我们的历史教科书有意、无意的将他们压缩成平面的,没有个性的,我觉得中国人都应该看这部连续剧!看了该剧才能了解近代史上波澜壮阔的那个年代,才能深味中华民族的这曲慷慨悲歌,才能体会到祖国遭列强瓜分时的辱国之痛,才能真正理解“民主、共和”的含义,才能理解唤起民众觉醒、走向共和的艰辛。点击阅读全文...>>>http://caobin.blogchina.com/2181178.html

不断靠近的共和

这书是同名历史剧《走向共和》的文学本,讲述的是清末至民初一系列制度变革的事。全书从甲午海战讲起,各方势力以各自的方式,或救国图强,或发展自己。甲午海战看似输在一些小细节之上,其实也是历史所趋,长期羸弱所致。看看两边政府的表现就一目了然,一边把颐和园修得风生水起,最后也难逃被烧杀抢夺的命,一边是举全国之力用一处啊,那种对比式的描述让人只能恨清之狭隘无能,叹那把窝里斗的优秀传统发扬的淋漓尽致的本事,那习惯性的大国心态,那根本看不清自己羸弱的心,那种死要面子的悠然心态。直到八国联军进北京,被狩猎西郊,才审视自身,再要图救,本就晚了,还障碍重重。该说是这千年封建帝制之庞大,想一朝更改,但惯性巨大呢,还是说百官的眼光短浅,更或者是各个只为自己利益,这就像一个将军投降了也许还是个将军,而王投降了就什么都不是了。而不管国体政体怎么换,做官的就还是要捧着官这个饭碗。至于当谁的官,给谁当官,我想大部分官员是不会在乎的吧。就是到国体更改,议会成立,但那国会也好,议员也罢,到后来无非也不过是名利下的工具,而更有太多议员以为国会之无力,更到政府谋职为官,所谓古今同也。本书的精彩之处更在于无论是慈禧、光绪、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等等都不再是脸谱式的人物,他们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更加真实而可信。窃以为一本优秀的小说,不管情节多离奇,背景多空远,形式多新奇,但是唯有真实才是他成为优秀小说的根本。当然,这个真不是说是真实发生过的,就像卡尔维诺说过的,真实本身也是一种可能性。袁世凯从发迹到死亡始终贯穿其中,他的北洋是民国最主要的力量,书中没写《二十一条》对他的影响颇为可惜,他最后称帝直到倒台和《二十一条》也是有很大的关系。袁世凯区别与李鸿章的方式就是把军权私有化,只有真正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东西,才能真正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去改变。而不必像李鸿章那样纵横捭阖,才能显尽,最后也抵不过党同伐异啊,正是这种万千大事都需要老佛爷一个心情的仲裁方式,把忠字根深蒂固的李鸿章压沉。其实,我觉得袁世凯和李鸿章最大的区别就是袁世凯怎么随时都有钱,李鸿章时刻都哭穷。真是又不禁感叹经济基础之中心啊。明也好,清也罢,现代国家的衰亡,大抵都会毁于经济吧。到民国初建时,袁世凯用强力的方式统治实质由各个都督管理的各省,也是一种手段,或许不是袁世凯的强硬,军阀分裂割据会爆发的更早,更混乱,这点与书中暗指的曹操也略有几分相似。至于如何评价这个人,实不该我来说一说,只是也算一个出彩的人吧。孙中山激情造就的革命同盟会无疑是真正推翻帝制的根本,被尊为“国父”当之无愧。当街剪辫,无谋而动,逐渐壮大,四处点火,不断失败,不断起义,众志成城,大义终成。孙中山真正让我知道什么叫终生为之奋斗,什么叫从无到有,什么是积跬步,致千里,什么是百折不挠。孙中山说:“共”就是,国家权利是公有的,国家的治理是所有公民的共同事业。“和”就是,合群力而治国,就是民主。袁世凯说:共和就是用共和的办法统治共和。那究竟什么是共和呢?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一样的共和,中华大地千千万同胞,就有千千万种关于共和的认识。我认为“共和”不仅仅只是一种体制,而更应该是一种目标,一种这样的状态。它能让想吃饭的人有饭吃,想睡觉的人有被子,想工作的人有活干;想做面包的做面包,烙大饼的烙大饼;喜欢弹琴的弹弹琴,喜欢唱歌的唱唱歌。就是那些特立独行的人,如喜欢挑刺骂人,喜欢引人注目,喜欢寄居山林,喜欢攀爬山峰,喜欢对着一堆数字发呆,喜欢对着雷电放风筝,喜欢一个人就那样待着,喜欢早上起来砌墙晚上再拆掉等各种没有杀伤性爱好之人,均可乐其所为。它就像一个大舞台,各种各样的人都在上面唱戏,互相有反对,有争执,却不会冲突,某一类人不会被高高捧着,即使一时红火也不长久。我以为的共和就是能包容,能融合,能让尽可能多的人不至于被国家潮流所控制着轨迹行走,而是尽可能多的人行走着自己的轨迹而影响国家前进。亚里斯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到过共和,他说国家是多个村庄的集合,村庄是多个家庭的组合,而理想的国家治理该由中产家庭的代表选出的国会来决定国家的走向,因为中产家庭是大多数的家庭,而且富有主见和自我思维,不像贵族,钱权相加就是暴政,也不似底层人民,文字不熟,容易受人指挥,他们这种共同妥协的方式就是共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体现在人治由法治的转变,其意义上的国家是人与人之间以契约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一个组合,而大多数人的契约就形成法,人们根据契约行事,推动国家前行。还有许多各种思想和见解以各种方式表明是走向共和的途径。我不知道这共和该以何种形式如何前进,我只是认为:共和,不该是像袁世凯所说的那样是被用来统治的一种方法。共和,不应该再是个人借国家意志行事的手段。共和,他也许还很远,但他在不断靠近。

走向共和

当抗日结束后,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会面都穿着中山装时,同说继承中山先生衣钵时,现在的年轻人还知道什么是中山装吗?知道它的来历和寓意吗?它是中山先生按照共和国的理念,按照‘五权宪法’的理念设计出来的。他一指右臂的袖口,“这里,我设计了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共和国的理念就是‘自由、平等、博爱’。”他一指左臂的袖口,“这里也有三个扣子,这是让人们记住,永远不要忘记人民,就是我们的‘民族、民权、民生’——就是三民主义。”他拍着衣服的四个口袋,“这些口袋里装的,就是‘五权宪法’,这里装着立法权,这里装着行政权,这里装着司法权,这里装着考试权,哦没了?别急……他撩开衣服,露出里面暗兜,监察权在这里装着!这个监察权为什么要藏在里面呢?因为它是人民的杀手锏啊!当权者永远不知道人民什么时候就‘杀’过来弹劾他,所以他要战战兢兢地当官,老老实实地为人民做事。满清王朝腐败及皇权政治在其六十年的变法中没能成功!归根结底不是缺乏民主是缺干事的人,李鸿章、袁世凯在皇权中是能臣和枭雄却不能实现宪政,当今一些普世论者叫嚣民主是纯粹的幌子他们不懂国情,走向共和表现的是维护法律和民权,更刻画了有绝对权力就有绝对腐败现象!他是惊醒国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巨作,告诉了百年来中国屈辱的产生缘由,不是落后挨打,而腐败祸国!建议当权者和学子们看看吧!

397.16.41 《走向共和》—盛和煜、张建伟。

震撼于孙中山先生悲壮的理想,以及为了实现理想所付出的努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同样敬仰李鸿章先生,他的政治眼光与手段、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心机,纵使有负面的一面,也堪称人杰。所有阻拦革新的未必是坏人,所有促成进步的也不一定是好人,历史有刻意的成分也有无意的机缘。

不一样的眼光

宪法学老师和毛邓三老师的联合推荐,我在寒假时将这3本书扛回了家然后读完了,也明白了它的电视剧为什么会被禁播——很多人物与我们一直以来的映像差太远了……不得不说,这里面人物都刻画得很生动,作者从未点出他们的性格,但是你可以一眼看出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慈禧并不守旧,她一直在调和双方;李鸿章永远都将国家利益放在最高,实际的处理事务,但是现实真的太无奈;袁世凯一路得到不同贵人相助,他知道感恩,但是从来都没有忠实于谁,也从来没有拒绝过谁;孙中山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也是一个感性的人……这本书是由盛和煜和张建伟两个人著的,我觉得盛和煜的部分(晚清)比张建伟的(民国)好看很多啊……首先,我觉得田沫和罗文这两个人的设置让小说的小说气息太浓了,很多历史事件仿佛都是这两个虚构的人搞出来的,而且他们那小资的爱情也让我觉得非常不和谐。另外,孙中山先生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gay……动不动就泪奔,然后经常动情的、深深的看到某某(黄兴啊、宋教仁啊、袁世凯啊……)让我有点无语……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可以帮你理一遍晚清的事件,可以让你以不同的眼光去看那个风起云涌的时刻的人的抉择,还可以让你对民主、宪政有些感知……啊,看了之后我很崇拜李鸿章啊!

学会的几个词

这是一本好书。可我不谈国事——清王朝从根里就烂了,我也不谈人——刚刚过了23岁的我还没有能力谈起。我只想说我学会的几个词。掣肘在一个没有制度的地方,任何人都可以凭着个人喜好对一件事横加阻挠。就如李鸿章,无论他做的事是于公还是于私,都要上上下下的照顾到,所谓阎王小鬼都要招待好。处心积虑想办个银行,李莲英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拉跨了几个月的筹备。小人袁世凯是小人。沈玉英说“要是一个痞子也当上了皇帝...”袁世凯直视着沈玉英说:“那才真叫有理想有报负!”有理想有抱负的小人,不幸还有旁人不具备的能力,那他想不成功实现理想都难。只是可惜了旁人,无论是曾经对他有用的人,还是绊脚石。书生百无一用是书生。这是负气话,可能也是真理。光绪对维新人说:“朕将你们从小臣擢升到现在的位置,不光是看中了你们的学问,本朝学问做得好官员有的是!也不光是看你中了你们的人品,尽忠行孝也不是难事。朕主要是看中了你们都是久经历练,有着实际办事的能力。像谭嗣同,少年时就能游万里,阅人做事,应当不尽是书生意气。”光绪错了。书生和意气从来就像连体婴,是分不开的。书生的命运就是依赖别人成事的。话扯远点,人们说现在的专家学者生存于制度中。别怪书生,书生是用来请愿的,不是用来反抗的。书生最激烈的反对也许就是死谏了。天真在今天天真这个词已经趋于贬义化的时代,用天真形容孙中山也许是不合适的。可是我想也许有着大理想(也许是永远不能实现的理想)的人都是天真的,因为有些理想是经不起理智的认真的推敲的。可是天真的理想者之所以可爱,不仅仅在于对理想本身的天真,还在于对于天真理想的执着。 大丈夫我本来想到的第一个词是英雄。但是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句话:英雄不能被击败,只能被毁灭。再加上我要提到的都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人,于是觉得有些不妥。所谓大丈夫,在我看来顶重要的是——胸襟。就如同李鸿章所说的“身怀利器”,就如同梁启超拒绝帮助老师康有为复辟时捧着手板跪下所说的“请先生原谅弟子!大丈夫立身处世,各有本末,道不同,不相与谋!...”非是心中有山河,是说不出这样的话的。


 走向共和(上中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